資源簡介 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教學目標]1.充分體驗解決不進位的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的過程,以及形成豎式的過程。借助數形結合直觀感受算理。2.初步掌握不進位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理解其算理。3.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在相互比較中自主掌握優化的方法。4.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教學難點]1.理解乘的順序與口算算理。2.第二部分積的對位問題。[教學準備] 多媒體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提出問題1、提出問題師:同學們,節日期間的街心花園裝扮得異常漂亮,觀察街心花園的圖片,你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出示:“保護環境”花壇每排擺23盆,共12排)生:“保護環境”花壇每排23盆,共12排。師:你們觀察的可真仔細。那聰明的你們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生:一共用了多少盆花?2、引入課題師:你會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板書:23×12= 師:觀察這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以前我們學的都是兩位數乘一位數或者整十數,而這個算式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生:說的真不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是怎么計算的。(板書:兩位數乘兩位數)二、溝通“法”“理”,深入探究。(一)口算 師:為了解決這個新知識我們需要把它轉化成舊知識來計算,所以我們就需要想一想23×12可以轉化成什么算式來計算呢,也就是要把12排花盆分為哪幾部分的花盆呢?先用紅筆分一分,再根據你的分法列出相應的算式。師:同學們太棒了, 想出了不止一種方法,可惜時間不不允許,下面就請這兩位同學做代表,看看誰的分法和他們一樣!(1)展示方法1:把12排分成2個6排或者3個4排生邊指邊解釋:我把12排平均分成2份, 先用23×6=138, 算出6排的數量, 再乘2算出276個。(2)展示方法2:把12排分成10排和2排生邊指邊解釋:把12排花盆分成2排和10排,先用23×2算出2排共有46盆,再用23×10算出10排共有230盆花,最后把230和46加起來,一共有276盆。板書:2×23=46 10×23=230 46+230=276 師:前面同學是把12排平均分成幾個幾排,那這位同學有沒有平均分呢?你為什么不平均分,而是想到把12分成10和2 預設:因為23×10算起來方便。追問:除了計算方便會不會還有別的原因呢?引導:如果是擺17排,還會有其它分法嗎?小結:除了計算簡便,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是適用于所有兩位數的分法。(3)師:這些算法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你們發現了嗎?預設:都要先把12排分開成幾部分來算,最后再合起來。追問:轉化時用的是先分再合的方法,分的目的是什么?預設:分的目的就是把兩位數變小成整十數和一位數,計算起來更方便。(板書:先分再合)(二)筆算。師:我們剛才一共用了三步橫式口算出的結果,那你們會列豎式嗎?現在就請同學們試一試,23×12用豎式怎樣計算呢?在練習本上試一下。生試做,師巡視。(展示學生的答案)展示(1): 2 3 ×1 24 62 36 9師:你覺得這樣列豎式行不行?生:不行,結果和上面算的不一樣,因為數位沒對齊。展示(2): 2 3 ×1 22 7 6師:一部分同學是這樣寫的豎式,你覺得這樣列豎式行不行?預設1:行,以前我們就這樣列豎式。師:是呀,我們以前在學一位數的乘法時就是在橫線下面直接計算出得數。預設2:不行,雖然得數是對的,但看不出276是怎么算出來的。師:有道理,以前我們在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時,確實是只需要一步就可以計算出得數。但現在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了,我們口算時用了三步才計算出得數,這樣直接把最后得數寫出來,豎式就沒起到作用了。展示(3): 2 3 2 3 2 3 0× 2 ×1 0 + 4 64 6 2 3 0 2 7 6師:我們再來看看這位同學的方法是不是展現出了計算過程。針對他這種豎式計算的方法說說你的看法。預設1:這種算法我覺得挺好,讓人一看就知道每一步算的什么。預設2:他這種算法我看就是把剛才的口算過程用豎式寫出來了。師:真會學習,能主動去找前后知識的聯系。預設:我們以前學習用豎式計算都是用一個豎式,他這樣用三個豎式太麻煩了。師:直接寫出得數大家覺得不能體現計算過程,3個豎式大家又覺得太麻煩了。有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呢?既能看出計算過程,又不那么麻煩。展示(4): 2 3 × 1 24 6+ 2 3 02 7 6師:他把三個豎式合在一起了,用一個豎式來表示。誰先來說說,我們再寫豎式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生:應該注意位數要對齊。師:非常好,我們在寫豎式的時候應注意位數要對齊。那他分了幾步來完的 生1:分三步完成的。師:是哪三步 生: 第一步是23×2=46師:這一步在哪兒 你來指一指。(生指卡,師在黑板豎式上用彩色粉筆圈出23、2)問:口算時要一次性算出得數46,那筆算時是怎么算出46的 師和生:筆算時先用個位上的2去乘23,從個位起依次乘23的每一位,二三得六、二二得四,兩次乘得的結果合起來記作46。(板書) 2 3 ↖↑ × 1 2 4 6師:這樣第一步23×2=46就算完了。(畫箭頭將46指向橫式23×2=46。)生; 第二步是23×10=230師: 在哪兒呢 (生指卡)師:我看到的是1×23呀 生:十位的“1”是一個十。師:原來10×23=230藏在這兒(師用圈出23、1)。師和生:算10×23也就是筆算時用十位上的1去乘23,一三得三,一二得二。追問: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筆算時我們背過得數是0的口訣嗎 師:所以這個0在筆算時是省略不寫的(用虛線畫出0,并劃掉)。我們直接在十位下面寫3就表示3個十了。一二得二,2寫在哪?為什么?2 3 ↑↗ ×1 2 4 62 3師:這樣就得到了第二步23×10=230。(畫箭頭將23指向橫式23×10=230。)師:那第三步呢?生:第三步是46+230=276。師:這一步在哪兒 指一指。師和生:筆算加法時從個位加起,這道題算的是乘法,加法只是其中的一步,所以加號省略不寫,就和筆算除法中算減法的一步不寫減號一樣。師:最后一步算加法也就是算出了12排的總盆數.逐漸形成板書:: 2 3 × 1 24 62 32 7 6(三)梳理算法師:這樣就算完了,我們再來梳理一下吧。(多媒體視頻)師:大家學會了嗎?那就考驗一下自己,做一做任務單上的挑戰2.三、鞏固練習1 2 3 1× 4 4 ×2 3□ □□ □□ □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第一題。師:有兩個48,有什么不同嗎?預設:上面的48是12乘個位上的4,下面的48是12乘十位上的4。師:下面的48表示什么?預設:表示48個十(480)。第二題。師:豎式中的93是怎么來的?62呢?2.小結。師:我們通過解決一共多少盆花的問題,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之后,最終的結果是276,單位是盆。學到這里,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預設1:要對齊數位。預設2:用十位乘的時候要和十位對齊。師:是呀,在用個位上的數去乘時,得數的末位要和個位對齊,用十位上的數去乘時,得數的末位就要和十位對齊。四、總結師: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預設1:我學會了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預設2:我們今天又學會了兩位數乘不是整十數的兩位數。師:說得多準確。我們剛才一起學習的23乘12,如果是123乘12,就變成了三位數乘兩位數,又該怎么計算呢?請同學們課下開動腦筋好好研究研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