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撒哈拉以南非洲【素養目標】1.結合圖文材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豐富的自然資源,理解富饒大陸的含義。2.結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氣候分布圖,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環境概況。3.通過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狀況的分析,理解單一商品經濟的成因及影響,并提出解決措施,從而理解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重要性。4.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糧食問題、人口問題、環境問題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產生原因、解決途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重點】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環境概況,單一商品經濟的成因、影響及解決措施。【難點】理解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重要性,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自主預習】【知識點一】富饒的大陸1.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般指 中部以南的地區,面積約占非洲的 80%。地形以 為主,大部分屬于 氣候,自然資源豐富。 2.撒哈拉以南非洲 資源豐富,生活著眾多野生動物,盛產多種名貴木材。撒哈拉以南非洲還是 作物的重要產區,可可、咖啡等的生產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3.撒哈拉以南非洲素有“ ”之稱,礦產資源種類多,其中 、 的儲量和產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知識點二】單一商品經濟1.撒哈拉以南非洲雖然物產富饒,但曾經長期受 ,經濟基礎脆弱、發展緩慢、水平不高,是世界最 的區域。 2.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國家工業生產落后,出口的多半是價格低廉的 ,附加值不高, 價格昂貴的 主要靠進口,在國際貿易中處于 地位。 3.受 經濟影響,加之 增長速度過快, 惡化,農牧業生產落后,撒哈拉以南非洲 問題依然突出,長期依賴進口和外部援助。 【知識點三】發展中的熱土1.近年來,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通過加強 ,推進區域一體化,積極參加國際合作,加快 建設和農業、工業、服務業的發展,努力改變過分依賴初級產品的單一商品經濟發展模式,促進經濟 ,取得了明顯成效。 2.對資源進行深加工,延長 ,提升 ,是改變單一商品經濟的一種有效途徑。 【合作探究】1.結合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分布圖,完成下列探究任務。【氣候與自然景觀】 猴面包樹根系發達,樹干粗壯高大,木質疏松利于儲水。它喜熱耐旱,適宜生長在年降水量為300—800毫米的地區,氣候濕熱或降水量大于1 000毫米,生長較差。干季時完全落葉以減少水分蒸發,濕季時可大量儲水于樹干中。判斷適宜猴面包樹生長的氣候區,說明猴面包樹特征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氣候與人文景觀】 茅草屋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廣泛。一般用樹枝、木棍構架,房頂鋪茅草。試分析這種民居的特點,并分析其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2.活動:了解非洲的經濟。 材料一 加納進、出口資料圖。 材料二 由于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的占領和掠奪,非洲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由于工業制成品比初級農礦產品貴得多,所以,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1)加納最主要的出口產品是 。 (2)靠此類產品出口賺取外匯,對國家的發展有什么不利影響 (3)加納主要的進口產品是 。 (4)依賴其他國家供應此類進口產品,有什么弊端 (5)改變“單一商品經濟”的有效途徑有哪些 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稱,目前全球有58個國家和地區約2.58億人口正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缺糧問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目前有23個國家面臨食物短缺危機,急需食品援助。(1)結合自己對非洲現狀的了解,試著從人口、氣候、歷史、政治等幾個方面分析非洲地區缺糧的主要原因。人口因素: 。 氣候因素: 。 歷史因素: 。 政治因素: 。 (2)試分析缺糧危機將會給這些國家的環境帶來什么影響。(3)你能為這些存在缺糧危機的國家提供一些擺脫困境的建議嗎 【參考答案】自主預習知識點一1.撒哈拉沙漠 高原 熱帶2.生物 熱帶經濟3.世界原料寶庫 黃金 金剛石知識點二1.殖民統治 貧窮2.初級農礦產品 工業制成品 不利3.單一商品 人口 環境 糧食知識點三1.區域內協調 基礎設施 多元化2.產業鏈 附加值合作探究1.【氣候與自然景觀】熱帶草原氣候區。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分為干濕兩季;猴面包樹喜熱耐旱,在濕季可以儲存大量水分,以順利度過干季,符合猴面包樹的生長習性。【氣候與人文景觀】熱帶草原氣候廣布,植被以稀樹草原為主,便于就地取材;茅草屋通風散熱,遮陽避雨。2.(1)可可(2)價格低廉,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波動大。(3)交通設備及機械(4)價格高。(5)努力發展民族工業,振興本國經濟;發展多樣化的產業,改變過分依賴單一產品的局面;加強區域內聯合,尋求跨區域的經濟合作;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發展旅游業。3.(1)人口增長快,對糧食的需求量大熱帶草原氣候在非洲分布最廣,干濕季降水不均,旱澇災害頻發歷史上長期受殖民統治,造成非洲農牧業水平不高,農產品產量低連年不斷的戰亂(2)由于缺糧,人們便亂砍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從而導致土地肥力喪失和草原退化,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