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長江中下游平原第2課時【素養目標】1.通過圖文資料,能說出長江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發展中的作用。2.運用圖文資料,說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工業特點和城市分布特點。3.通過圖文資料,說明上海在全國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作用。4.閱讀圖文資料,了解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的發展現狀。【重點】1.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工業特點和城市分布特點。2.上海在全國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作用。【難點】1.長江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發展中的作用。2.上海在全國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作用。【自主預習】【知識點一】沿江工業地帶1.長江干流 綿延,支流多 分布,十分利于長江沿江地帶內部資源的調配和產品的輸出;長江水道把長江中下游平原與沿海地區連為一體,為該地區與世界各地溝通提供了便利的 條件。 2.長江中下游平原各工業基地共同構成我國最大的 工業地帶,包括以 為中心的鋼鐵、輕紡工業基地和以 為中心的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知識點二】人口、城市和區域發展1.長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條件優越, 便利,沿岸人口密集,城市眾多。 2.長江中游地區最大的城市是 ,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武漢港是我國華中地區的第 大港,是長江“黃金水道”的中轉站。 3. 位于長江入???地處我國 地帶和東部沿海地帶所構成的“T”字型構架的交叉接合部,具有強大的 和 作用,是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中心、商業中心和 中心。 4.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1)范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全域。(2)區位優勢:擁有 、承東啟西、聯南接北的區位優勢。 【合作探究】1.【思考——沿江工業地帶的發展條件】讀教材第91頁圖H“長江中下游平原工業的分布”,完成下列探究問題。(1)據圖分析沿江地帶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2)結合圖例分析長江中下游各工業基地的特點及形成原因。2.【分析——上海發展經濟的有利和不利條件】上海位于長江入???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對內,通過長江航道可以深入中國內陸,輻射廣闊的長江流域經濟腹地,為其提供了龐大的消費市場和豐富的原材料供應地;對外,上海港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之一,眾多國際航線在此匯聚,便于開展遠洋運輸,與世界各大洲的國家和地區進行經濟交往,有利于進出口貿易的開展。(1)簡述上海發展經濟的有利和不利條件。(2)針對其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上海是如何揚長避短發展經濟的。3.【探究——河流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讀教材第91頁圖I“長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完成下列探究問題。(1)觀察圖中城市分布,說出長江沿江地帶的城市分布規律。(2)以長江為例,認識河流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參考答案】自主預習知識點一1.東西 南北 水運2.綜合性 武漢 滬寧杭知識點二1.航運2.武漢 一3.上?!¢L江沿江 聚集 輻射 金融4.(2)通江達海合作探究1.(1)長江干流東西綿延,支流多南北分布,為長江沿江地區內部資源的調配和產品的輸出提供了方便且廉價的運輸;長江水道把長江中下游平原與沿海地區連為一體,為該地區與世界各地的溝通提供了便利的水運條件。(2)長江中游附近有鐵礦等礦產資源,還盛產棉花,因此形成鋼鐵、輕紡等工業部門;長江三角洲地區農業發達,憑借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從國內外獲取原料和能源,加上廣闊的消費市場,成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2.(1)有利條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科技和人才優勢、政策支持等。不利條件:土地資源有限,能源和原材料短缺。(2)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彌補了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的問題;針對土地資源有限,上海采取了開發新區的措施,如浦東新區。3.(1)圖中城市多沿江、沿湖分布。(2)河流可以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可以提供便利的水路運輸,有利于加強區域間的經濟聯系;可以為沿江城市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可以沖積形成平原,帶來肥沃的土壤;在水能較豐富的河段,可以利用水力發電;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