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長春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初考試初三年級 道德與法治本試卷共4頁。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10題每題1分,11-15題每題2分,共20分)1. “役其所長,則事無廢功;避其所短,則事無棄材矣。”這啟示我們做更好的自己要A.知行合一 B.換位思考 C.自信自強 D.揚長避短2. “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視頻演講中引用的這句古詩告訴我們A.友誼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關系 B.友誼就要以自我為中心C.美好的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 D.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3. 由于年齡、學識、閱歷、性格、情感與思維方式等差異,我們的老師會呈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面對老師在教學風格上的差異,我們應當A.拒絕和不喜歡的老師交往 B.只接納、尊重自己喜歡的老師C.對不喜歡的老師表達厭惡 D.接納、尊重每位老師的“不同”4. 九年級學生小雨與父母、爺爺、奶奶一起居住,小雨很愛自己的父母,也非常孝敬爺爺奶奶,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小雨的家庭結構屬于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聯合家庭 D.單親家庭5. “電影可以重拍,生命不能重來。”這句話告訴我們A.生命是獨特的,要減少交往 B.生命是不可逆的,要珍愛生命C.生命是艱難的,要逃避困難 D.生命是有韌性的,要拒絕失敗6. 如圖《座右銘》啟示我們A.挫折是把雙刃劍,生活中要正確面對挫折B.情緒是不穩定的,要用恰當方式表達出來C.情緒作用很神奇,影響人們的觀念和行動D.挫折與人生相伴,挫折越多越有利于成長7. 初中生小明的身高一年內增高了6厘米,體重也隨之增加。這體現青春期A.內部器官的完善 B.性機能的成熟C.身體外形的變化 D.自我意識迅速發展8. 青春有格,這里的“格”所表達的是A.飛揚青春 善待青春 B.墨守成規 循規蹈矩C.行己有恥 止于至善 D.我行我素 唯我獨尊9. “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靈魂達到偉大的成就。”狄德羅的這句名言告訴我們A.情感是豐富而復雜的 B. 情感是個人取得成功的唯一因素C.情感發揮的都是正面的作用 D.情感對于個人發展具有重要作用10. 古語說:“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這說明在集體中A.要避免內部競爭,精誠合作 B.要民主公正,滿足個人意愿C.要確立共同目標,團結協作 D.要平等自由,維護他人利益11. 吉林省某地檢察院聯合教育局,聘任多名中小學生擔任法治副校長的“法治小助理”,承擔校園法治教育宣傳員和監督員的職責。該舉措有利于①引導學生學法知法守法 ②鼓勵學生參與法治實踐③提高青少年的執法能力 ④加強青少年的司法保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 親社會行為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步養成的,是有益于他人又能促進雙方關系協調的行為。我們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其原因有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要積極投身社會實踐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與社會方方面面發生聯系③親社會行為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④親社會行為要求我們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關懷和幫助他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 某小區一名業主要求在自家車位上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小區物業以電容量不足為由拒絕。業主起訴后,法院認為安裝充電裝置符合物權使用規定,使用新能源汽車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應鼓勵與推廣。法院依法判決,業主有權安裝充電裝置,物業應提供必要協助。由此可見①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有效方式 ②業主起訴物業屬于行政訴訟③國家倡導節能低碳生活方式 ④物業拒絕安裝屬于犯罪行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 2025年1月中國DeepSeek應用在美區下載榜上超越了ChatGPT。它通過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能夠理解用戶的需求并提供個性化的建議。人工智能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學術造假等風險。我們應①親近社會,遠離人工智能 ②遵守法律,維護網絡安全③一分為二,提高媒介素養 ④順其自然,推動網絡進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4年4月8日播出的《感動中國》揭曉了十位英雄豪杰,他們在不同領域做出非凡貢獻。包括中科院院士俞鴻儒、特殊教育教師劉玲琍、社區書記孟二梅、游泳運動員張雨霏、農業科學家楊華德等。這些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啟示我們①用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承擔社會責任就能得到媒體的褒獎③要有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 ④服務和奉獻社會是我們的法定義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40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6分)2024年12月10日,習近平主席同主要國際經濟組織負責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深入交流。“中方始終認為,中國好,世界才會好;世界好,中國會更好”習近平主席的闡述,道出了中國與世界攜手發展的深層邏輯。閱讀這一新聞后,小吉同學發表如下言論:(1)材料體現了我國堅持什么開放戰略?(1分)(小吉)(2)請依據材料,運用世界舞臺上的中國相關知識對此觀點進行評析。(5分)17.閱讀新聞,回答問題。(6分)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夯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政治責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朝著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扎實邁進。(1)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我國重視“三農”工作的原因。(4分)(2)重視“三農”工作,中學生首先應從節約糧食做起,為此我們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2分)18. 2024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召開,習主席在表彰大會上的發表重要講話。某校開展“落實講話精神 推進民族團結”探究活動,請你參與。(8分)內容摘要(部分) 探究任務加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要支持民族地區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各地區在經濟上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融為一體。 任務一:加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原因。(2分) 任務二:請再列舉兩項國家為實現共同富裕,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的舉措。(2分)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不斷提高民族事務治理能力和水平。逐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 任務三:材料表明我國堅持哪一基本政治制度?(2分)請你完成探究任務。(6分)任務一: (2分)任務二: (2分)任務三: (2分)(2)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能為促進民族團結做些什么 (2分)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6分)2024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能源規劃、能源開發利用、能源市場體系、能源儲備和應急、能源科技創新等。能源法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實際,適應能源發展新形勢,就能源領域基礎性重大問題在法律層面作出規定,是能源領域的基礎性、統領性法律。(1)材料表明我國落實了厲行法治的哪一項要求?(2分)(2)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我國修訂上述法律的意義。(4分)(振興發展新成效發展韌性持續增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12.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16.9%;氫基綠能產業園配套新能源80%實現自發自用,開啟全國首創新能源直供模式。)20.2025年1月14日,吉林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在長春開幕,省長胡玉亭作省政府工作報告。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以“熱愛家鄉 了解兩會”為主題開展探究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14分)(1)上述材料彰顯了我省推進了哪些文明建設?(2分)(2)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吉林省發展韌性持續增強的原因。(4分)(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財力80%以上用于民生領域。城鎮新增就業23.3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95.56萬人,高校畢業生留吉突破15萬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3)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中吉林省的舉措。(4分)(拓展發展新空間聚焦景區運營、康養度假、冰雪裝備,引進龍頭企業,打造標志性項目。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發展文化游、紅色游、鄉村游、邊境游,完善交通、住宿、醫療等配套設施,推動景區承載能力和便利化建設,凈化旅游市場環境。)(4)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畫線部分的意義。(2分)(5)作為小主人,請你為家鄉的未來發展設計一句祝福語。(2分)選擇1-5D D D B B6-10A C C D C11-15A C B C B非選擇16(1)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小吉的觀點正確。中國同世界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中國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言之有理即可)17(1)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現實挑戰。(兩個角度,每個角度2分。)適量點餐;去飯店吃飯打包剩菜。(言之有理即可)18(1)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加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經濟方面的言之有理即可)(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4)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幫助有困難的少數民族同學。(言之有理即可)19(1)科學立法(2)有利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利于建設美麗中國。(兩個角度:一個法治,一個生態。言之理由即可)20(1)物質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吉林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吉林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吉林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這樣做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言之有理即可)愿吉林省發展越來越好。(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