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3.6 除法的簡便運算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材P29.例8教材分析 本節課學生是在學習了四則運算、加法運算定律、乘法運算定律以及減法的簡便運算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著力引導學生將運算定律的學習與簡便計算應用及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關注方法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從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情分析 學生們已經理解了運算的意義和定律的內涵,并且已經初步建立了運算定律的模型。核心素養 關注方法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從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目標 1.在比較解決實際問題的多種策略中,進一步理解連除法的簡便運算,能運用運算律解決問題。 2.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合理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發展運算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 在比較解決實際問題的多種策略中,進一步理解運算律,合理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難點 合理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發展思維的靈活性。教學方法 實踐活動、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啟發引導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一、 知識鏈接 1.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相關知識。 (1)回憶學過的運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出來。 (2)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2.小結,引出課題。 對舊知識的回顧,喚醒已有的知識經驗,做好前測,為探究新知做好準備。二、 探究新知 教學例8. 1.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例8的主題圖,師:你從圖上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什么是“一打” 明確:“一打”表示12個。 (1)乘法的簡便運算 解決問題:王老師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球 列式:12×25 小組合作探究: 12×25應該怎么算更簡便些 學生嘗試計算,探索簡算方法。展示交流各種算法,并說明算理。 方法一: 12×25=(3×4)×25=3×(4×25)=3×100=300(個)方法一把其中的一個兩位數12改成了兩個一位數相乘的形式,即4與3的乘積,目的是使4和25相乘得100。 方法二: 12×25=(10+2)×25=10×25+2×25=250+50=300(個)方法二是轉化為一個數分別乘兩個數再相加的簡便方法。把12寫成10與2的和,目的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計算10個25是多少,再計算2個25是多少,最后把計算的結果相加。方法三: 12×25=12×(100÷4)=12×100÷4=1200÷4=300(個)方法三把其中的一個因數改成了兩個數相除的形式,然后變成乘除混合運算,可以任意交換位置進行簡便計算。是把25看成100,擴大到原來的4倍,為使積不變,再除以4。 引發思考:想一想,大家為什么不用豎式計算呢 這幾種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師生交流后小結:這幾種方法都應用了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但是根據不同的想法可以有多種方法解題,體現算法的多樣化。 (2)除法的簡便運算 解決問題: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錢 出示問題后讓學生自主列式,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簡算“330÷5÷2”。 學生嘗試解題,合作討論、交流,展示解法。 方法一: 330÷5÷2=66÷2=33(元)按運算順序,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方法二: 330÷5÷2=330÷(5×2)=33(元)先將兩個除數乘起來,再用被除數除以它們的積。質疑1:觀察比較上面的除法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發現:連除可以變成一個數除以后面兩個數的乘積的形式。 質疑2:這個規律我們可以用帶字母的式子來表示嗎 有了前面學的加法運算定律及乘法運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式的基礎,學生小組合作,共同得出: a÷b÷c=a÷(b×c) 算法多樣性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探索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搭建寬松的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才會積極主動應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真正領悟學數學的價值。 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三、 課堂演練 基礎演練: 1.完成教材第29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0頁“練習八”第2題。 拓展延伸: 分層次的鞏固練習有助于對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進行評價。四、 總結評價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怎么學會的? 引導學生總結梳理所學知識,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板書設計 連除的簡便運算 330÷5÷2 330÷5÷2=66÷2 =330÷(5×2)=33(元) =330÷10 =33(元) 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用這個數除以這兩個數的積。用字母表示為:a÷b÷c=a÷(b×c)。課后作業 1.從課本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反思 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探究、嘗試,讓學生交流,相應地,老師也應發揮主導作用,當學生探究時,仔細觀察,認真揣摩學生的思路,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啟發,當學生交流時,耐心傾聽,洞悉學生的真實想法,加以必要的點撥,幫助學生講清自己的算法,讓其他同學也能明白。 不足之處,學生在利用連乘、連除進行簡便計算時,不能靈活運用,以后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