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學 科 音樂 年 級 八年級 教學形式 探究式課題名稱 合唱探究課《雪絨花》學情分析 1、八年級學生正處于變聲期,生理、心理漸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愿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 2、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識讀樂譜、器樂演奏和合唱演唱能力。教材分析 歌曲《雪絨花》是人音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彩音樂劇》的一首重點學唱曲目,選自音樂劇《音樂之聲》。因其具有熱愛祖國的思想內涵、深情舒緩的旋律,不僅被奧地利人喻為第二國歌,更是被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它有獨唱、對唱、重唱、合唱等多種演唱形式。這首歌曲七度的音域、中等的速度、簡易和諧的二聲部,都非常適合變聲期學生的演唱,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教材佳品。 《雪絨花》為C大調、拍。全曲為二段體結構(即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結構方整,曲調樸實感人,具有較濃郁的奧地利民歌風格。主題旋律(下例)先后在全曲中出現3次,把贊頌祖國、祝愿祖國之情貫穿全曲。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雪絨花》體驗音樂所傳達的情感信息,進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通過演唱與欣賞,初步了解音樂劇的有關知識。 3.能用舒緩輕柔、優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雪絨花》,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的二聲部。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用輕柔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并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的二聲部。 難點: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二聲部。教學策略: 1、貫徹音樂教學以聆聽為基礎,以演唱為中心,以表現為手段的基本理念,遵循教學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 2、針對本節課歌曲的特點,課前主要進行的是氣息的練習 3、采用“先入為主”的方法,通過科爾文手勢、樂器演奏,解決歌曲二聲部主題旋律音準。 4、體現音樂的審美體驗價值,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蘊含的美和豐富的情感。 5、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的能力。運用柯爾文手勢、識讀樂譜、樂器演奏等形式輔助二聲部合唱練習。 6、貫徹德育一體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 二、歌曲《雪絨花》第一聲部學唱 1. 初聽歌曲 2、再聽歌曲, 3. 加歌詞演唱 4. 處理歌曲 (1)視唱樂譜 (2)分段處理歌曲 5. 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雪絨花》第二聲部學唱 1. 復習演唱旋律 2. 演唱歌詞 (1)跟老師伴奏演唱歌曲 (2)跟兩位同學伴奏演唱歌曲。 3. 跟音樂伴奏演唱(手號輔助) 四、合唱練習 1. 分句合唱練習 (1)第一聲部注意聽老師的琴聲,第二聲部注意聽兩位同學的伴奏,我們來嘗試演唱歌曲前四小節。 (2)同樣的方法,演唱第一樂句。 (3)同樣的方法,演唱第二樂句。 (4)演唱前兩個樂句。 (5)去掉伴奏樂器,老師指揮輕聲演唱歌曲前兩個樂句。 2. 完整練習 3. 跟伴奏演唱 五、拓展欣賞 1、音樂劇中的《雪絨花》 2、音樂劇概念 帶領學生做柯爾文手勢 老師來做手勢,請同學們邊做邊唱出來,看哪位同學學的最正確,唱的最準。 下面咱們跟著琴完整的唱一遍。 思考:歌曲的速度和力度分別是怎樣的? 劃拍輕聲跟唱 提問:歌曲是幾拍子?三拍子的指揮手勢大家知道嗎? 提出聲音要求 思考:請同學們找出相同樂句,同時思考歌曲可以分為幾個樂段? 第一樂段描寫的是對雪絨花的喜愛之情,咱們怎么通過聲音表現出來?大家來看旋律的走向(師唱)高低起伏的,聽老師演唱的聲音有什么變化?隨著旋律的高低起伏,做漸強漸弱的處理。 第二樂段又表現的什么? 注意兩個樂段情緒、力度的對比,看老師的指揮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二聲部的旋律大家熟悉嗎?就是剛才咱們演唱的旋律,一起來復習下。(手號輔助) 跟老師伴奏演唱歌曲 提出演唱要求。 老師指揮輕聲演唱歌曲前兩個樂句。 看老師的指揮咱們完整的唱一遍。 音樂劇中的《雪絨花》 歌曲《雪絨花》是一首音樂劇歌曲,選自音樂劇《音樂之聲》。它講述的是七個失去了母親的孩子、他們的父親以及家庭教師瑪利亞之間的故事。歌曲《雪絨花》在劇中完整的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在家里父親為他的孩子們演唱。 第二次演唱是在侵略者嚴密監視的音樂會上 兩次演唱給你的感覺一樣嗎? 通過分析大家感受到音樂劇歌曲在音樂劇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呢? 什么是音樂劇呢? 這節課通過音樂劇歌曲《雪絨花》的演唱與欣賞,只是為同學們打開了走進音樂劇的大門,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還會接觸到更多的音樂劇作品,希望同學們在課下能夠關注多彩的音樂劇,相信在音樂劇的世界里你會有更大的收獲。 伸出雙手跟老師一起來做幾個柯爾文手勢。 請同學們拿出你的豎笛,一起來吹奏這條旋律。 演唱旋律。 跟琴完整演唱旋律 交流總結:歌曲的名字叫《雪絨花》是一首奧地利民歌。歌曲的速度為中速,力度弱。 結論:歌曲為三拍子,學習指揮手勢。 伸出右手食指劃拍視唱樂譜。總結:歌曲分為兩個樂段,一二樂句第一樂段,三四樂句第二樂段,一、二、四樂句前半句是相同的,第二樂句跟第四樂句是相同的,所以歌曲的曲式結構為帶再現的二段體 借雪絨花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情緒較為激動,力度應該相對加強。 看老師的指揮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復習演唱《雪絨花》二聲部旋律。 跟老師伴奏演唱歌曲 跟兩位同學伴奏演唱歌曲。 跟音樂伴奏演唱 嘗試演唱歌曲前四小節。 演唱第一樂句。 演唱第二樂句。 演唱前兩個樂句。 看老師的指揮咱們完整的唱一遍 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觀看視頻,提示學生英文跟唱歌曲 欣賞并提示學生英文跟唱歌曲。 填表格 此時的雪絨花已經不再是那種嬌小柔美的花了,它已經凝聚成一種力量,在奧地利人心中怒放,他們都懷著一種必勝的信念和一顆愛國心,相信總有一天要把敵人趕出自己的家鄉 采用“先入為主”的方法,通過科爾文手勢、樂器演奏,解決歌曲二聲部主題旋律音準。 體現音樂的審美體驗價值,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蘊含的美和豐富的情感。 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的能力。運用柯爾文手勢、識讀樂譜、樂器演奏等形式輔助二聲部合唱練習。 回到音樂劇中,是對歌曲《雪絨花》情感的再次升華,同時貫徹德育一體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