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5.1 概念的概述 5.2正確運用簡單判斷 5.3正確運用復合判斷 復習目標 1.構建第五課思維導圖,明確主干知識 2.通過自主復習,準確理解記憶判斷的含義和類型、邏輯性質等必備知識 3.結合邏輯知識明確性質判斷的類型區分、關系判斷的對稱和傳遞關系、復合判斷的類型區分和邏輯性質。 課標要求 1.知道判斷的基本特征;2.了解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 3.學會正確運用判斷;4.結合具體的判斷活動,區分判斷的不同類型。 1.判斷的含義 2.判斷的基本特征及其關系 3.判斷真假的檢驗標準 社會實踐 4.判斷的表達 5.判斷的類型 正確運用性質判斷 正確運用簡 單判斷 正確運用關系判斷 含義、構成、真假、意義及要求 必要性、含義、構成、類型、真假、意義及要 求 必要性、含義、構成、類型、真假、意義及要求 判斷的概述 正確運 用判斷 正確運用復 合判斷 1.含義 2.構成 3.種類 4.要求 1.必要性 2.含義 3.構成 4.種類 正確運用聯言判斷 正確運用選言判斷 正確運用假言判斷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知識體系 1、判斷:含義、特征、表達、類型 P30-32 2、性質判斷:含義、構成、種類、注意的問題 3、關系判斷:含義、構成、種類(相關鏈接) 自主復習一:判斷的概述、正確運用簡單判斷 1.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肯定的思維形式。 2.來源于社會實踐的判斷是真判斷。 3.判斷是通過語詞來表達的。 4.依據判斷本身的性質,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 5.所有性質判斷都需要量項。 6.依據判斷的質,性質判斷分為正確判斷和錯誤判斷;依據判斷的量,性質判斷分為全稱判斷和特稱判斷。 7.“小劉和小趙是學生”是關系判斷,“小劉和小趙是鄰居”是聯言判斷。 易錯易混 準確區分:性質判斷與關系判斷的不同 第一,二者研究的對象不同。性質判斷是斷定思維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性質的判斷,關系判斷是斷定思維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 第二,二者研究對象的數量不同。性質判斷主要是對一個或一類對象作判斷,關系判斷則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作判斷。 第三,二者的構成要素不同。性質判斷由主項、謂項、聯項和量項四部分組成,關系判斷則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組成。 1.下面是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的語句,屬于肯定判斷的是( ) ①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②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③中國人民從來沒有欺負、壓迫、奴役過其他國家人民,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 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2.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下列判斷中,屬于關系判斷的是(???) ①中國與俄羅斯堅持不結盟、不對抗 ②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 ③中國在高鐵以及超級計算機、“中國天眼”望遠鏡、量子技術等領域領先世界 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3.魯迅在1934年寫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指出,在帝國主義者向中國大舉侵略的嚴重時刻,“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其實就那些反動統治者來說,自信力早就失掉了。但同時,“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比绻凇爸袊耸У袅俗孕帕Α边@一性質判斷的主項(???) ①“中國人”前面加上“一部分”成為特稱判斷,那是符合實際的 ②“中國人”前面加上“全體”成為全稱判斷,那是對中國人的誣蔑 ③“自信力”前面加上“一部分”成為特稱判斷,那是符合實際的 ④“自信力”前面加上“全部”成為全稱判斷,那是對中國人的誣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4.關系判斷可以分為對稱性關系和傳遞性關系。下列對關系判斷理解正確的是(????) ①小李和小劉是雙胞胎——對稱關系 ②藍隊支持紅隊——反對稱關系 ③直線a與直線b平行,直線b與直線c平行,所以直線a與直線c平行——傳遞關系 ④甲是乙的兒子,乙是丙的兒子,則甲必不是丙的兒子——非傳遞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5.青色是在可見光譜中介于綠色和藍色之間的顏色,是大自然的顏色。無論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還是“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保只蚴恰拔汲浅隄戚p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都為我們描繪了一抹令人悅目舒心的色彩。也正因為如此,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青色是“萬物生之色”。追溯中國人對“青綠”色彩情有獨鐘的背后,其實隱藏著一條青色文化寓意變遷的軌跡,這條軌跡告訴我們,青色,或許正是解讀中華傳統文化的色彩密碼。對于這段文字的介紹,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①“青色,是大自然的顏色”是全稱肯定判斷 ②“在可見光譜中介于綠色和藍色之間”是種差 ③“青色是‘萬物生之色'”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 ④“青色,或許正是解讀中華傳統文化的色彩密碼”屬于相容選言判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6.古羅馬的西塞羅曾說,優雅和美不可能與健康分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道主義者洛倫佐巴拉強調說,健康是一種寶貴的品質,是“肉體的天賦”,是大自然的恩賜。他寫道:“很多健康的人并不美,但沒有一個美的人是不健康的?!睋瞬牧希铝信袛嗯c推理正確的是(???) ①有些健康的人是不美的???????? ②有些美的人不是健康的 ③只有美的人才是健康的???????? ④只要美的人就是健康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7.從適用法律角度來看,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獲得工資報酬而不是勞務報酬,而勞務報酬是根據民法典中有關承攬合同、技術合同、居間合同等規定簽訂合同而取得的報酬。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享有勞動合同法的權利義務,用人單位除了支付工資報酬之外,還應履行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勞務報酬則不存在這種關系。由此可見,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屬于(???) A.矛盾關系 B.種屬關系 C.對稱關系 D.全異關系 D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再次強調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要求“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專家指出,落實碳達峰和重要部署對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形成較大影響。 結合材料,運用邏輯與思維知識,談談你對“落實碳達峰和重要部署對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形成較大影響”這一判斷的認識。 ①該判斷肯定了落實碳達峰和重要部署與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形成之間有影響關系,是簡單判斷中的關系判斷。 ②落實碳達峰和重要部署是第一關系者項,未來我國經濟發展是第二關系者項,較大影響是關系項,未來是量項。 ③這一判斷是否是真判斷,要經受社會實踐的檢驗。 自主復習三:正確運用復合判斷 一、復合判斷及其種類 復合判斷的含義、組成、種類 二、正確運用聯言判斷 1、聯言判斷:含義、組成、邏輯性質(真假)、意義 3、選言判斷:含義、構成、種類、真假、意義、注意的問題 4、假言判斷:含義、構成、種類(區分、轉換)、真假 結合課本P36-38 復合 判斷 含義 分類 構成 聯結項 支判斷 (p,q) 真假 聯言 判斷 斷定對象 的幾種情 況同時存 在 聯結項 十 聯言支 (≥2) 可省略;并且,既 又,不但而且,雖 然但是, 一方面另 一方面,是也是 聯言支 p,g都真 判斷才為真; p,q只要有一假, 判斷即為假 選言 判斷 斷定對象 的 可能情況 ①相容的選言 判斷 ②不相容的選 言判斷 聯結項 十 選言支 (≥2) 不能省略;或者或 者,要么要么,不 是就是 選言支 ①相容: 至少一真 ②不相容: 只能一真 假言 判斷 (條 件判 斷 ) 斷定事物 某情況存 在或不存 在是另一 情況存在 或不存在 的條件 ①充分條件假 言判斷 ②必要條件假 言判斷 ③充分必要條 件假言判斷 聯結項 +前件 +后件 可省略 ; 如果那么,只要就, 只有才, 當且僅當, 前件 后件 取決于判斷所揭 示的事物之間的 條件關系能否成 立 知識總結:聯言、選言和假言判斷的比較 重難點突破 假言判斷的類型及成立條件 假言判斷的類型 成立的條件(p-前件;q-后件) 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p → q) 前件真后件假時,判斷才假 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事物情況的必要條件。 (p ← q)前件假后件真時,判斷才假。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某種情況。(p ←→ q) 聯言判斷的負判斷:并非P且Q就是P且Q為假,等值于“或者P假,或者Q假”或等值于“非P或者非Q”。 “小王并非既會游泳又會打網球”=小王或者不會游泳,或者不會打網球=小王不會游泳或者不會打網球 D 2023年杭州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這激發了許多青少年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帶動更多人關心、熱愛、參與運動?!靶⊥醪⒎羌葧斡居謺蚓W球?!备鶕陨媳硎?,下列斷定必然為真的是 A.如果小王不會打網球,那么他一定會游泳 B.小王會游泳,但不會打網球 C.小王既不會游泳,也不會打網球 D.如果小王會打網球,那么他一定不會游泳 3.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①某個實數,要么它是有理數,要么它是無理數。這個實數是有理數,所以,這個實數不是無理數 ②如果她會唱歌且會跳舞為假,那么意味著她要么不會唱歌,要么不會跳舞 ③某個數是偶數,當且僅當,它能被2整除。這個數是偶數,所以,這個數能被2整除 ④一個語句錯誤,或是不合語法,或是不合實際,或是不合邏輯。這個語句是不合語法的,所以,這個語句是合乎實際和合乎邏輯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大年初一,賀歲片《熱辣滾燙》在國內各大院線上映并火爆出圈,但觀眾對該片的評價卻褒貶不一。好評者認為導演巧妙地運用各種電影元素,給觀眾帶來了一場既有鮮明視覺效果又具備深入人心情節的視聽盛宴。而差評者則認為這部電影根本不值得一看,因為它就是一部減肥勵志電影。由此可知(???) ①好評者運用聯言判斷以斷定影片同時存在多種優點 ②只要影片具有鮮明視覺效果,好評者的斷定即為真 ③差評者運用假言判斷以斷定影片因其缺陷不值得看 ④如果這部電影是一部減肥勵志電影,那就不值得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9.1936年,毛澤東主席于戰火紛飛中寫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詩句,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抒發無產階級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遠大追求,展現出一代偉人的豪情壯志和家國情懷。該詩句(???) A.以不相容選言判斷形式表達了對成吉思汗的尊崇之情 B.以直言判斷形式揭露了成吉思汗勇猛過人但謀略不足 C.以假言判斷形式表述了天驕與狩獵之間具備條件關系 D.以聯言判斷形式指出了成吉思汗徒有“一代”天驕之名 D 10.目前許多市民的出行意愿較高。五一假期前,東東和陽陽約定:如果能訂到4月30日的機票,他們就一起去四川成都。據此,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①東東和陽陽沒有訂到當日機票,他們就一定不一起去成都 ②東東和陽陽沒有訂到當日機票,他們不一定不一起去成都 ③東東和陽陽沒有一起去成都,因為他們沒有訂到當日機票 ④東東和陽陽一起去成都了,他們一定是訂到了當日機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11.日本福島排放的核污染水中含有超過60種放射性核素。日本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引發國際社會的質疑與憤慨。日本政府卻辯稱自己排放的是核廢水,是符合世界各地核電站核廢水排海的通行做法,日方稱:排放的核污染水中放射性物質的含量低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排放是安全的。上述觀點(???) A.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前件真,后件假,所以觀點錯誤 B.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前件真,后件真,所以觀點正確 C.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前件假,后件真,所以觀點錯誤 D.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前件真,后件真,所以觀點正確 A 12.狄更斯在《雙線記》的開篇寫到: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照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尖湖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路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作者通過違背矛盾律的寫作手法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②作者的描述是從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 ③作者運用由關系判斷組成的復合判斷使認識更加簡密 ④作者巧妙運用聯言判斷多方面把握和分析事物的情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13.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以下選項一定為真的是(???) ①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充分條件 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觀點屬于復合判斷 ③科學技術與新質生產力在外延上是屬種關系 ④科技創新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非核心要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某校高二(1)、(2)班共同開展義工活動,可選活動方式有“社區垃圾分類宣傳”“流浪動物救助站”“福利院表演陪伴”。高二(1)班:如果不去流浪動物救助站,就不去社區垃圾分類宣傳。高二(2)班:要么去社區垃圾分類宣傳,要么去福利院表演陪伴。以下能滿足全體同學要求的方案是(???) ①去流浪動物救助站,并去福利院表演陪伴 ②只去福利院表演陪伴,不去流浪動物救助站 ③去社區垃圾分類宣傳,并去福利院表演陪伴 ④只去社區垃圾分類宣傳,不去流浪動物救助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15.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根據上述判斷,可以推論出(???) ①如果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能理解古代中國 ②只有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才能理解現代中國 ③如果能理解未來中國,就一定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 ④只要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能理解未來中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由此可知(????) ①通過劃分五個維度可以明確中國式現代化的外延 ②只要中國沒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一定實現不了中國式現代化 ③只有中國實現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才能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④中國式現代化一旦實現,要么實現了共同富裕,要么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1.競爭、合作、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針對中美兩國最高外交官在2024年2月18日結束的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向世界發出的不同聲音,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言人華春瑩22日在社交平臺上貼出了對比圖,并為此發問,“哪種哲學應該塑造我們的未來?” 中美兩國最高外交官的觀點,誰能代表我們的未來?請運用《邏輯與思維》的知識分別加以論證。 注:王毅表示,“多輸不是理性的選擇,共贏才是人類的未來”。布林肯則聲稱,“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你就會出現在菜單中”。 ①“多輸不是理性的選擇,共贏才是人類的未來”是一個聯言判斷,聯言判斷遵循的是“一假則假,全真則真”的原則,“多輸不是理性的選擇”與“共贏才是人類的未來”都是真判斷,因此王毅的觀點指明了人類的未來。 ②“競爭、合作、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表明在國際體系中,國與國的關系是可 以平等選擇的,在邏輯上應是一個相容的選言判斷。但布林肯認為“如果你不在餐桌上, 你就會出現在菜單上”,這是一個不相容的選言判斷,這不符合現實的國際關系和各國的 利益,因此不能代表我們的未來。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以“中國科技威脅”影響國家安全為由,美國總統拜登大談“中國威脅論”,簽署對華投資限制行政令,限制美國對中國部分高科技行業進行投資。但隨后,拜登又在一場政治籌款活動中,大談“中國崩潰論”,稱中國經濟增長疲軟,是“定時炸彈”。 據初步核算,2023年我國GDP超過126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2%,向好趨勢進一步鞏固,高于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中國經濟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領頭羊”“發動機”。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科技創新的成果,舉世矚目,且我國一直通過正常的國際貿易等途徑,使中國的發展、科技創新的成果惠及全球,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以拜登為首的一些美國政客,既認為中國是世界的威脅,又認為中國必將崩潰。 結合材料,《邏輯與思維》的知識,分析他們觀點的錯誤之處。 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美國一方面散布“中國威脅論”,一方面又大談“中國崩潰論”,違反了矛盾律,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②聯言判斷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共存的判斷,同真則真,一假則假,這些論斷相互矛盾,是不符合中國現實國情的假命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