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學期課程要 六年級下冊 一、背景分析 課標分析 【核心素養要求】 政治認同 ①初步了解國情,具有維護國家利益和祖國尊嚴的意識與行動, 形成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初步認識重要歷史事實,了解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和中 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 ②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及其意義,為中 華民族創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 ③初步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在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積極踐行。 道德修養 ①懂得自律, 誠實守信,能夠得體地與人交往,團結互助,能夠平等友好地與他人相處,學會合 作。 法治觀念 ①了解每個人都有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責任。 健全人格 ①樹立生命至上的觀念,敬畏生命,掌握基本的應對災害和保護 生命安全的技能。 ②正確認識自己,自信樂觀,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③學習調控情緒,掌握自我調控情緒的方法。 ④不怕困難,具有一 定的抗挫折能力。 ⑤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體會 他人的心情和需要。 ⑥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能夠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 責任意識 ①關心公益事業,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和志愿者活動,有團隊意識,能夠與 他人合作互助。②樹立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責任意識。 ③熱愛并尊重自然,自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初步了解可持續發展理念。 【主題內容要求(第三學段)】 道德教育 ①懂得做人要誠信,自尊、自愛、自強的道理; ②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為,學會理性思考,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 ③理解平等待人的意義,懂得謙讓、友善和寬容,學會尊重、同情、關心和感恩,能夠相互幫助,具有團結互助精神。 ④了解和感受社會生活,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服務性勞動,做一個熱愛生活、樂于奉獻的人,積極服務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①了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管控措施和個人行為要求初步樹立社會安全意識和遵守公共衛生規則的意識。 ②了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地震洪水等等抗疫抗災的偉大實踐認識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價值理念。 法治教育 認識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對社會生活的意義初步具備民主參與、責任擔當意識。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傳統教育 ①解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②了解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為中華民族創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堅定文化自信。 ③了解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的重要性,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以包容的態度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 國情教育 ①初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并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初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初步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③初步感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界發展大勢,能夠舉例說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 【學業要求標準】 通過學習,能夠初步了解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程及形成的革命精神,珍愛生命,具有安全意識,具備維護社會安全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明辨日常生活中的是非善悉,平等待人,樂于合作,相互幫助,具有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做到遵守公共秩序,遵紀守法,擔當責任,養成親社會的行為和品格,提升道德和人格修養;能夠增強 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關心國家大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整體呈現 本冊教材主要圍繞學生熟悉的生活領域而設計,作為循環上升的課程內容,本冊教材主要聚焦兒童健康成長中的尊重、寬容和反思等問題,世界生活中的愛護地球、尊重多元文化、 科技發展、國際組織和世界和平等話題。本冊教材根據“完善自我 ”“保護地球 ”“多元文化 ”“世界發展 ”四個學習主題,設計了“完善自我 健康成長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 ”“多樣文明 多彩生活 ”和“讓世界更美好 ”四個單元。 2.教材橫向分析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四個單元聯系緊密。第一單元探討個人成長,強調尊重他人與自我反思,是基礎。第二單元聚焦社會層面,闡述寬容等品質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是個人品德在社會的延伸。第三單元從歷史角度,展現人類文明成就與挫折,讓學生明白尊重不同文明,為理解世界做鋪墊。第四單元關注世界和平發展,引導學生以全球視野,將個人、社會與世界相聯系,培養責任感,是升華。 各單元在邏輯關系上是螺旋上升、層層遞進,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3.教材縱向分析 在小學階段,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它是對小學中低年級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深化與拓展 ,從基礎的品德培養逐步上升到對社會、世界層面的思考。低年級注重日常行為規范,而六年級下冊則引導學生從尊重他人、自我反思出發,上升到理解社會和諧構建、不同文明交流,最后關注全球和平發展,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其宏觀思維,為初中學習(小初銜接)奠定了良好基礎。 學情分析 1.已知經驗 (1)知識基礎:經過小學階段前幾年的學習,六年級學生已掌握基本道德規范和簡單法律常識,如誠實守信、遵守交通規則等。五年級對傳統文化和歷史發展的學習,也為六年級下冊理解文化差異、人類文明發展等內容奠定基礎。 (2)生活經驗:學生處于身心快速發展階段,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活動,對社會現象有了初步觀察和思考,能幫助他們理解教材中世界局勢、全球性問題等內容。 2.未知經驗 (1)深度的國際理解:學生對不同國家文化深層次內涵、歷史成因和價值體系缺乏系統深入認識,不了解宗教信仰在文化中的地位及文化差異對國際交往的影響機制。 (2)復雜的全球問題剖析:學生雖聽說過氣候變化、貧困等全球性問題,但缺乏全面分析能力,不了解其產生的復雜背景、因素及內在聯系。 3.學習困難與障礙 (1)抽象概念理解困難:像“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抽象概念,學生因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難以把握其本質和意義。 (2)知識整合運用障礙:教材內容領域多,學生難以整合運用不同板塊知識,分析問題易片面。 (3)情感體驗與認同不足:受年齡和閱歷限制,學生對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全球責任意識等內容,難以產生深刻情感體驗和認同。 4.突破措施 (1)運用多媒體將抽象概念具象化,如用視頻展示全球合作應對疫情,幫助學生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 (2)通過分析國際案例與知識整合:,引導學生調動不同知識綜合運用,如分析“中美貿易摩擦”。 (3)通過舉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與情感體驗,如組織模擬聯合國等實踐活動,開展公益活動等,增強學生情感體驗與認同,培養全球責任意識 。 二、課程目標 1.通過借助生活經驗、實際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擬等,分析歸納尊重、寬容和反思的重要意義并說出和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寬容待人以及反思的具體做法,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2.通過觀看視頻、案例分析、活動體驗以及小組辨析等方式,能夠說出保護自然、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并能夠以實際行動愛護地球,形成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思想態度,培養保護自然的意識;同時學會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的方法,提高防災避險意識,增強自救自護的知識和能力,體會人們在危難中不屈不撓團結互助的抗災精神。 3.通過搜集資料、情境探究和小組合作等,能夠說出人類共同創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意義,增強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和責任感;歸納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樣性的意義,形成尊重文化差異的觀念與態度。 4.通過觀看視頻、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方式,概括出科學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改變和危害),逐步養成科學探索和實踐精神,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說出不同類型的國際組織及在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并概括我國在國際組織中的作用以及在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所做的重要貢獻,初步形成人類共同體意識,和萌發對國家的認同感,激發愛國之情。 三、課程實施 (一)學習策略與資源建設 (二)學期任務統領下的單元任務設計 學期總任務 “我能和別人友好的交往”交流會 作為新時代的大觀學子,我們怎樣從自身、國家與世界、自然等方面說負責任的話,干負責任的事,做有責任感的人呢?本學期,讓我們從不同領域開展實踐活動,做有責任感的大觀學子吧! 單元任務設計 第一單元:擇善而從——做更好的自己 評價任務 評價量規 課時 三人行必有我師。生活中朋友們總在無形地影響著我們。你的朋友有哪些品質值得你學習?請你舉出事例、說出理由找出他與眾不同的閃光點,為你朋友的優秀品質打call!請用 3-5 分鐘進行展示吧! 任務一:尊重自己和他人 任務二:懂得寬容與包容他人 任務三:能夠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評價標準 等級 學生能夠知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能說出如何 尊重自己和他人。 能夠通過小組交流分享生活中寬待和包容他人的瞬間。 能夠通過“秘密樹洞”撰寫反思自我的一封信,寫出自我 反思的方法和故事,從反思中獲得成長。 8 第二單元:自然災害知識問答競賽---環保達人選拔賽 評價任務 評價量規 課時 同學們,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 ——地球,由于自然及人為破壞,災害頻發。今年 5月12 日是我國 第 16 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濰坊市 組織開展防災減災自選活動,面對 面解答群眾關系的防災減災方面 的問題,并科普防災減災只適合注 意事項,現面向我們學校招募宣傳 小分隊,想一想為進一步做好志愿 服務工作,你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工 作?用 5-8 分鐘進行競聘演講,并 繪制宣傳手冊。 任務一:地球知識我知道 任務二:自然災害我應對 評價標準 等級 學生能夠了解地球環境相關知識,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 性,明確保護環境的行為措施。 學生能夠通過自然災害相關知識的問答競賽,了解自然災 害的主要類型及其產生的危害,能夠說出面對自然災害的 自救方法,通過著名抗震救災事跡的講解明確抗震救災精神。 6 第三單元:我是小小志愿者 評價任務 評價量規 課時 一年一度的世界遺產大會即將在中國濰坊召開,大會需要招募一批志愿者。要求志 愿者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的相關情況及保護工作進行介紹。想一想為做好志愿服務 工作,你應該進行哪些準備工作?用5-8分鐘進行演講,做小小志愿者。 任務一:縱觀古今——文化發展源遠流長 任務二:交融中外——多元多彩包容開放 評價標準 等級 學生能夠了解并說出人類早期文明的四個重要發祥地及 其燦爛文化,能夠通過查閱資料、親身探訪等方式探究世 界和中國文化遺產及其他古代文明成就 能夠了解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環境,通過圖片視頻感受各種自然環境的美;通過小組探究、分組選題從四大視角感知多元文化;通過角色扮演小劇場體會并養成對待文化差異 時包容開放的心態。 6 第四單元:小小宣講員,描述美好世界 評價任務 評價量規 課時 濰坊市博物館想要開辟世界美好 發展展覽區,共有科技發展、國際 組織、世界和平三大板塊。教體局 將與博物館攜手,充分發揮博物館 資源的教育職能,將博物館列為校 外實踐基地。現面向學校招募小志 愿者宜講員,你將如何展現世界的 美好?請進行 10 分鐘以內的試講解。 任務一:科技——自古以來的雙刃劍 任務二:國際組織——撲朔迷離的國際關系 任務三:和平——世界人民的期許盼望 評價標準 等級 學生能夠通過查閱資料、觀看視頻、主題辯論等方式,了 解科技對認識世界的意義,明白科技對改變世界的重要作 用,樹立科學精神和科技夢想 能夠對國際組織形成一個總體認識,明確聯合國和世界貿 易組織的性質和作用,認識到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的重要作用。 能夠通過國際時事新聞了解國際基本形式,感受戰爭給人 類帶來的巨大傷害,認識和平的重要性,感受到中國對維 護和平的貢獻。 10 (三)項目化學習案例 項目名稱:古代文明志愿講解員 項目時長:4周 學科:道德與法治、語文、美術 適用年級:六年級 項目設計人:六年級全體道法教師 項目執行人:六年級全體道法教師 驅動問題:一年一度的世界遺產大會即將在中國濰坊召開,成為志愿者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機會,想一想為做好志愿服務工作,你應該進行哪些準備工作?用5-8 分鐘進行演講,做小小講解員。 項目概述 一年一度的世界遺產大會即將在中國濰坊召開,大會需要招募一批志愿者。要求志 愿者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的相關情況及保護工作進行介紹。想一想為做好志愿服務工作,你應該進行哪些準備工作?用5-8分鐘進行演講,做小小講解員。 項目里程碑 里程碑1:入項 里程碑2 里程碑3 里程碑4 里程碑5 里程碑6:公開作品 科普劇展演活動,發布任務。 開展我是“小小考古家”活 動,學生查找古代文明信息 并探究古人創造的文化遺產。 開展古代文明我知道競賽活動。 學生利用超輕黏土、樂高、紙板等材料,動手制作世界文化遺產模型。 開展“我設計、我宣傳”活動, 學生們將自己感興趣的文化遺 產進行設計,并寫好宣傳手冊。 做小小講解員 過程評價 結果評價 學生展現出探究熱情。 通過查資料能夠說出人類文明歷史發展軌跡。 通過競賽,學生們更進一步了解古代文明的知識。 通過動手能感受古代勞 動者智慧,有一定的成 果展示。 宣傳手冊合理且具體可執行,能夠宣傳中國文化的1-2點。 能積極參與活動。 四、課程評價 道德與法治課程評價,注重診斷、激勵、調節的發展, 功能、標準多元,是立足現在面向未來的評價。 (一)學生表現(100%)=過程性評價(60%)+結果性評價(40%) 1. 課堂表現評價,聚焦課前、課后、課中。 2. 活動表現評價,圍繞生活性、活動性、啟動性、開放性。 素養測試評價。 (二)過程性評價(60%)=課堂評價(30%)+實踐活動表現(30%) 評價要素 評價標準 課堂評價 (30%) 1.課前 :做好課文預習和用具準備。 (1)瀏覽課文 ,掌握主題思想。 (2)提出疑問 等級評價: A.能按照要求進行預習 ,完成任務。 B.能按照要求進行預習 ,但是不全面。 C.不預習。 2.課中: (1)上課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主動發言并 能完整表達。 (2)組織或參與小組交流,主動發言、積極討論、 完整匯報 A ☆☆☆☆☆☆ B ☆☆☆☆☆ C ☆☆☆ D ☆☆ 實踐任務(30%) 課后實踐 : 按時并獨立完成必做作業 ,興趣高的同學能完成拓展任務 具有團結合作、知識技能、創新意識。 A.課后獨立完并高質量成作業,并高質量 作業。 B.課后能獨立完成作業 ,但是質量不高。 業不能完成或質量不高。 C.不能獨立完成作業。 對學生課堂回答問題或進行練習時的觀察 項目 說明 觀察學生是否認真(聽講、作業、討論) 1 =認真 ,2 =一般 , 3 =不認真 觀察學生是否積極(舉手發言、提出問題并詢問、 討論與交流、 閱讀課外讀物) 1 =積極 , 2 =一般 3 =不積極 觀察學生是否自信(提出和別人不同的問題、大膽 嘗試并表達自己的想法) 1 =經常 , 2 =一般 , 3 =很少 觀察學生是否善于與人合作(聽別人的意見、積極表 達自己的意見) 1 =能 , 2 =一般 , 3 =很少 觀察學生思維的條理性(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解決問題的過程清楚,做事有計劃) 1 =強 , 2 =一般 , 3 =不足 觀察學生思維的創造性(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獨 立思考) 1 =能 , 2 =一般 , 3 =很少 (三)結果性評價(40%) 評價項目 評價要素 評價標準 綜合素養測 試 與學校德育相結合,爭創七彩 文明好少年。 A.積極主動參與七彩少年爭創取得成績 B.主動參與但未獲得獎次 C.無參與意識 基于信息化教學,借助希沃、班級優化大師等平臺軟件的數據分析進行結果性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