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目錄01.整體聆聽02.曲式結構03.作品背景04.知識拓展整體聆聽0101.整體聆聽這首樂曲常常出現在什么情景中?可以用多少溫度來感受這首樂曲?可以用什么顏色來描繪這首樂曲?可以用什么天氣來展現這首樂曲?01.整體聆聽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管樂合奏鄭 律 成曲羅 浪 編曲行進速度 勇往直前曲式結構0202.曲式結構引子+A+B+C請全體同學起立1、整齊踏步2、為每個片段創編聲勢動作融入音樂3、行進表演作品背景0303.樂曲背景1937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原為《八路軍大合唱》中的第四首歌曲《八路軍進行曲》,公木作詞,鄭律成作曲。是一首銅管樂作品,銅管樂即由木管樂、銅管樂、打擊樂組成的樂隊演奏的音樂成為管樂。03.樂曲背景創作過程1938年8月,帶著在晉綏抗日前線創作的革命詩稿,詩人公木(原名張松如)回到了革命根據地延安,與作曲家鄭律成合住一個窯洞。兩個文藝工作者都想為了這個時代做出些什么,于是一拍即合,立志為人民軍隊譜曲兩人具體商定,立即動手創作《八路軍大合唱》。公木一氣呵成,寫下包括《八路軍進行曲》在內的共八支歌曲的歌詞,完成這些歌詞的創作時間不到一周 [3] 。進入譜曲階段后,為了便于交流,公木和鄭律成搬到一起居住。為了譜好曲,鄭律成對詞曲進行反復推敲和琢磨。他為了不影響公木讀書和工作,有時就跑到外面去思考。鄭律成為了譜好曲子,雙手各執石子邊想邊敲,反復琢磨,忘情之下把手指敲破了歌曲改名1940年夏,《八路軍進行曲》在《八路軍軍政雜志》刊載后便在各抗日根據地廣泛流傳。解放戰爭中又對歌詞作了修改,更名為《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草案)》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之名刊登了該曲。1953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頒發試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草案)》,又將其改名為《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65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7月25日,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正式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鄧小平簽署了頒定軍歌的命令03.樂曲背景歌曲鑒賞《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歌詞內容,反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性質、任務、革命精神和戰斗作風。曲調氣勢磅礴,堅毅豪邁,熱情奔放。詞曲渾然一體,表現了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肩負歷史重托,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英勇奮戰的英雄形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形象鮮明,旋律流暢,音調堅實,節拍規整,集中表現了人民軍隊豪邁雄壯的軍威,具有一往無前的戰斗風格和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于1952年7月10日在北京東郊的馬駒橋鎮正式成立 ,其前身為1948年成立的華北軍區軍樂隊 。現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主要擔負黨、國家和軍隊內外事司禮演奏任務 ,是國家級司禮演奏部隊,組建60多年來,圓滿完成黨、國家和軍隊歷次重大典禮、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司禮演奏任務,先后為訪華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隊領導人演奏。創作編排一大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經典音樂作品,先后應邀赴世界多個國家訪問演出,是一支政治素質優良、藝術水準一流、演奏風格硬朗的軍樂勁旅知識拓展0404.知識拓展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