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中檢測試卷(課件 練習,共2份)中圖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中檢測試卷(課件 練習,共2份)中圖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期中檢測試卷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2023·河南洛陽調研)編號為Kepler-452b的天體距離地球約1 400光年,被稱為地球的“孿生星球”,圍繞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恒星運行。據此回答1~2題。
1.與編號為Kepler-452b的天體類型相同的是(  )
A.太陽 B.木星 C.月球 D.哈雷彗星
2.編號為Kepler-452b的天體可能屬于(  )
A.地月系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太陽輻射以平行光線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稱為太陽直接輻射。下圖為貴州貴陽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陽直接輻射的年變化。讀圖完成3~4題。
3.塔中春、秋季太陽直接輻射差異大,秋季太陽直接輻射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B.白晝時間較長
C.陰雨天氣少 D.風沙天氣少
4.塔中和貴陽太陽直接輻射差異明顯,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資源 B.水文 C.地勢 D.氣候
(2024·云南昆明期中)下圖為“太陽黑子谷值周期各年阜新暴雨日數與太陽黑子相對數的關系圖”,圖中將太陽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劃分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為太陽黑子谷值年,其他為谷值周期內各年。讀圖,回答5~6題。
5.由圖可知,某年太陽黑子相對數與阜新相應年份的暴雨日數(  )
A.完全一致 B.毫無關聯
C.大致呈正相關 D.大致呈負相關
6.對阜新暴雨日數與太陽黑子相對數的關系的研究可以(  )
①確定阜新暴雨日數具有周期性 ②確定阜新暴雨日數無明顯周期性 ③有助于暴雨、洪澇災害的預報 ④有助于避免阜新的洪澇災害損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4年2月1日3時21分,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北緯41.31度、東經78.71度)發生3.9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下圖為“地球內部圈層局部示意圖”。完成7~8題。
7.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圖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8.關于地球內部圈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圈層為巖石圈,由固體巖石組成
B.②圈層中縱波傳播速度比橫波快
C.④圈層為地核,軟流層位于其頂部
D.⑤圈層為巖石圈,平均厚度為17千米
(2024·河南開封月考)山東諸城是中生代地層較為發育的小型盆地,被古生物專家譽為“世界恐龍化石寶庫”。下圖是諸城發掘出土的角龍科恐龍化石。據研究,該類恐龍體型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葉和多汁的根、莖為食。據此完成9~10題。
9.推測該角龍存在時期諸城的氣候特征為(  )
A.溫暖濕潤 B.炎熱干燥
C.寒冷干燥 D.低溫濕潤
10.推測該角龍存在的地質時期(  )
A.勞亞古陸形成
B.重要的造煤時代
C.現代海陸位置形成
D.三葉蟲等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
(2023·四川成都期中)地處我國西北地區的河西走廊有一種形狀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崗巖千瘡百孔,類似于“蜂巢”。下圖是“該地貌的地質剖面圖”。完成11~12題。
11.形成這種“蜂巢”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堆積 B.風力沉積
C.風力侵蝕 D.流水侵蝕
12.下圖中的地貌與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火箭飛行約2 200秒后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據此完成13~14題。
13.圖示大氣圈層中(  )
A.①層大氣層內常見云、雨現象
B.②層大氣處于高度電離狀態
C.③層中的臭氧層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D.④層大氣能見度好,適合航空飛行
14.“嫦娥五號”探測器返回時進入圖示②層至地面所經歷的大氣溫度變化情況是(  )
A.不斷升高 B.不斷下降
C.先下降后升高 D.先升高后下降
(2024·廣東東莞期末)下圖是“南京9月5日與9月6日天氣預報圖”和“大氣受熱過程圖”。讀圖,完成15~16題。
15.南京9月6日與9月5日相比(  )
A.溫度較低 B.溫差較大
C.風力較弱 D.光照較弱
16.南京在9月5日(  )
A.①較弱 B.②較強
C.③較弱 D.④較強
(2023·浙江溫州月考)布紋球(圖1)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屬于多漿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徑8~12厘米,棱緣上有褐色小鈍齒。王蓮(圖2)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發育,擁有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非常壯觀。讀圖,完成17~18題。
17.從形態特征推測,布紋球比王蓮(  )
A.葉片更肥厚,有蠟質 B.葉片面積大,多肉質
C.根系欠發達,可移動 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
18.王蓮原產區的植被特征是(  )
A.單一樹種組成,群落結構簡單
B.植被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
C.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
D.終年常綠,喬木多革質葉
由于沙漠戈壁和湖泊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天陽光照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強烈增溫,通過大氣的環流作用,暖空氣被帶到湖泊上空,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上下層空氣間的熱交換難以進行,下層冷空氣得以保持穩定,因而形成一個濕潤、涼爽的小氣候。這種現象稱為“冷湖效應”。讀圖完成19~20題。
19.“冷湖效應”顯著出現的時段是(  )
A.1月上午 B.7月午后
C.10月中午 D.4月傍晚
20.在博斯騰湖“冷湖效應”的作用下,可能導致(  )
A.沙漠戈壁近地面形成高壓
B.風從沙漠戈壁吹向湖泊
C.沙漠戈壁與湖泊降水增多
D.冷空氣堆積在湖泊上面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2023·北京通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21年5月15日8時20分左右,我國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的火星車“祝融號”確認著陸在火星表面。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第三個實現登陸“紅色星球”的國家。據研究,火星的土壤中有水分存在,火星南北極存有固態水。長遠來看,火星是一個可供人類移民的星球。我國計劃2033年后載人登陸火星。下圖為太陽系結構示意圖。
材料二 下表為太陽系八顆行星主要物理性質比較。
八顆 行星 質量 (地球=1) 體積 (地球=1) 自轉 周期/d (地球=1) 公轉 周期/a (地球=1) 軌道 傾角 表面大 氣平均 溫度 (℃)
水星 0.06 0.06 58.79 0.24 7° 167
金星 0.82 0.86 243.69 0.62 3.4° 464
地球 1.00 1.00 1.00 1.0 0° 15
火星 0.11 0.15 1.03 1.88 1.9° -65
木星 317.83 1 321.33 0.42 11.86 1.3° -110
土星 95.16 763.59 0.45 29.46 2.5° -140
天王星 14.54 63.08 0.72 84.01 0.8° -195
海王星 17.15 57.74 0.67 164.79 1.8° -200
(1)太陽系中,與地球為鄰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按結構特征劃分,A屬于______行星;G行星是______(填名稱)。(4分)
(2)八顆行星繞日公轉共同的運動特征是________、______、近圓性。(2分)
(3)結合材料分析“長遠來看,火星是一個可供人類移居的星球”的原因。(4分)
(4)假如2033年由你作為航天員執行探測火星任務,你認為探測時可能遇到哪些困難?(4分)
22.(2024·西藏拉薩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喀斯特地貌發育受石灰巖分布、地殼運動、氣溫和降水影響,石灰巖主要形成于清澈且溫暖的淺海環境。我國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叢、孤峰等(如下圖),該地石灰巖形成于同一時期且厚度相當。該地區由于特殊的地貌條件,形成“地下水滾滾流,地表水貴如油”的現象。
(1)說明圖中峰叢-峰林-孤峰地貌發育過程中石灰巖巖層的變化過程。(6分)
(2)解釋該地形成“地下水滾滾流,地表水貴如油”現象的原因。(4分)
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 太陽輻射強度是指地面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下圖示意某地連續兩天太陽輻射強度的變化。
(1)說明該地太陽輻射強度在一天中的變化特征。(3分)
(2)比較前后兩天太陽輻射強度的差異,分析可能的原因。(4分)
(3)分析第二天的晝夜溫差比第一天小的原因。(4分)
2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經常、最活躍的外力作用,貫穿于河流地貌形成的全過程。流水不斷以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塑造形態各異的河谷和河流地貌。
材料二 圖1為湄公河流域圖及甲、乙兩處河谷形態圖。
材料三 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的規模,主要取決于河流挾帶泥沙的數量、入海口附近地勢以及海浪的侵蝕速度。圖2為黃河三角洲面積1976~2004年的變化趨勢。
(1)比較甲、乙兩處河谷形態差異并分析原因。(6分)
(2)說出丙處地貌名稱及形成過程。(4分)
(3)根據材料三分析1990~2003年黃河三角洲面積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原因。(5分)
答案精析
1.B 2.B [第1題,由材料信息“地球的‘孿生星球’,圍繞……恒星運行”可知,編號為Kepler-452b的天體為行星,與木星屬于同一類型。第2題,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而此天體距離地球約1 400光年,應屬于銀河系,而不屬于河外星系。]
3.D 4.D [第3題,塔中深居內陸,氣候干旱,秋季、春季,均降水少;白晝時間和正午太陽高度相差不大;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護,風沙天氣多,風沙導致太陽輻射被削弱,從而使春季太陽直接輻射少,秋季風沙天氣少,太陽直接輻射多,故選D。第4題,塔中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晴天多,獲得太陽直接輻射多,貴陽則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陰雨天氣多,獲得的太陽直接輻射少,D正確。兩地都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地勢相差不大,資源差異與太陽輻射無關,A、C錯誤。水文條件對太陽輻射幾乎沒有影響,B錯誤。]
5.D 6.A [第5題,讀圖可知,某年太陽黑子相對數與阜新相應年份的暴雨日數之間大致呈負相關,D對。第6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對阜新暴雨日數與太陽黑子相對數的關系的研究,可以確定阜新暴雨日數具有周期性,①對、②錯;有助于暴雨、洪澇災害的預報,③對;可以減輕阜新的洪澇災害的損失,但不能避免,④錯。A對。]
7.A 8.B [第7題,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千米,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為39~41千米,所以本次地震發生在地殼,圖中①為地殼,A正確。第8題,①圈層是地殼,巖石圈由地殼和軟流層以上的上地幔部分組成,A錯誤。②圈層位于地幔,縱波傳播速度比橫波快,B正確。④圈層為地幔的一部分,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C錯誤。⑤圈層為巖石圈,平均厚度遠超過17千米,D錯誤。]
9.A 10.B [第9題,根據材料,該角龍體型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葉和多汁的根、莖為食。故推測其存在時期應植被茂密,氣候溫暖濕潤,選A。第10題,該角龍存在的地質時期為中生代,勞亞古陸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時代;現代海陸位置形成于新生代;在早古生代,三葉蟲等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選B。]
11.C 12.B [第11題,據材料可知,該地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外力作用主要以風力作用為主,這種“蜂巢”地貌是石窩,形成這種地貌的主要作用是風力侵蝕,C正確。第12題,“蜂巢”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風力侵蝕。A圖為峽谷地貌,是流水侵蝕的結果;B圖為風蝕蘑菇,是風力侵蝕的結果;C圖為沙丘,是風力堆積的結果;D圖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積的結果。故選B。]
13.A 14.C [第13題,①層為對流層,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常見云、雨現象,A正確;③層和④層大氣處于高度電離狀態,B錯誤;臭氧層主要分布在②平流層,C錯誤;②平流層大氣穩定,能見度好,適合航空飛行,D錯誤。故選A。第14題,讀圖分析,“嫦娥五號”探測器返回時進入圖示②平流層后,隨著高度下降溫度下降;進入①層對流層后,隨著高度下降溫度升高,C正確。]
15.B 16.A [第15題,讀圖分析可知,南京9月6日與9月5日相比,9月6日的平均溫度更高,A錯;9月6日的溫差達14 ℃,而9月5日的溫差為6 ℃,所以9月6日的溫差更大,B正確;從圖中可以看出9月6日和9月5日的風向有所不同,但風力強弱無法判斷,C錯;9月6日為晴天,云層少,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較弱,光照更強,D錯。第16題,9月5日白天多云,夜間中雨。白天多云,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較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少,①較弱,A正確;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弱,地溫不高,地面輻射不會很強,②表示地面輻射,B錯;夜間多雨,大氣逆輻射較強,③為大氣逆輻射,③較強,C錯;④為地面射向宇宙空間的輻射,白天和夜晚的云層較厚,④不會較強,D錯。]
17.A 18.C [第17題,由材料可知,布紋球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是耐旱植物,為適應干旱少雨的環境,其葉片通常面積小、多肉質、肥厚且具有蠟質,從而可以減少水分蒸騰,A對,B錯。為獲取更多的水分,其根系通常發達,但孔隙少,C、D錯。第18題,王蓮原產于南美洲高溫、高濕環境,即熱帶雨林氣候區,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A錯,C對。全年高溫多雨,植被季相變化不明顯,B錯。革質葉片是亞熱帶的植物葉片特征,D錯。故選C。]
19.B 20.D [第19題,由材料可知,“冷湖效應”是由于白天沙漠戈壁和湖泊受熱狀況的差異而形成,夏季(7月)午后太陽輻射最強烈,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升溫最強烈,氣溫高于湖面,與湖泊的溫差最明顯,“冷湖效應”最顯著。故選B。第20題,由材料可知,“冷湖效應”發生時,沙漠戈壁氣溫高于湖面,出現在夏季的白天,此時沙漠戈壁近地面形成熱低壓,A錯誤;湖泊氣溫低、氣壓高,風從湖泊吹向沙漠戈壁,B錯誤;“冷湖效應”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空氣對流受抑制,冷空氣堆積在湖面上保持穩定,不易形成降水,C錯誤,D正確。故選D。]
21.(1)B D 類地 天王星
(2)同向性 共面性
(3)距離太陽位置適中,溫度相對適宜;有固態水和大氣的存在;表面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在太陽系中,距離地球較近。
(4)宇宙空間強輻射;長期失重;溫度過低等。
22.(1)峰叢基部石灰巖連續且較厚;峰林基部石灰巖進一步被侵蝕,基部石灰巖變薄,斷續相連;孤峰由峰林進一步被侵蝕形成,基部石灰巖被侵蝕穿透,不再相連。
(2)喀斯特地貌多巖溶洞穴,地表水滲漏嚴重,地下水豐富;地表植被稀少,涵養水源能力差,地表水容易流失。
23.(1)日出后太陽輻射逐漸增強,正午前后達到最大值,至日落逐漸減小。
(2)第二天的太陽輻射強度比第一天弱。原因:第二天出現陰天、多云等天氣(或大氣污染嚴重),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
(3)第二天多云、陰天(或大氣污染嚴重),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氣溫低;夜晚大氣的保溫作用強,氣溫高,故晝夜溫差小。
24.(1)甲處河谷深而窄,呈“V”形;乙處河谷淺而寬,呈“U”形。原因:甲處河流流經高山峽谷,落差大,流速快,下蝕作用強;乙處地形平坦,流速慢,下蝕作用弱,沉積作用加強。
(2)河口三角洲。河流挾帶泥沙,搬運至河口;河口地區地形平坦,并且受海水頂托作用,流速減慢,泥沙大量沉積形成三角洲。
(3)黃河三角洲面積整體呈減小趨勢。原因: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改善,水土流失減少,三角洲泥沙來源少;上中游修建水利工程,對河流進行攔泥蓄水,減少泥沙來源;海水侵蝕速度加快。
解析 (1)從圖1中可看出,甲處位于湄公河上游,流經地區地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下蝕作用強,河谷深而窄,呈“V”形;乙處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區,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側蝕作用和沉積作用加強,河谷呈寬而淺的“U”形。(2)丙處位于湄公河入海口附近,此處地形平坦,流速慢,泥沙易沉積;受海水頂托作用,流速進一步減慢,挾帶的泥沙大量沉積,形成河口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3)從圖2中可看出,從1990~2003年,黃河三角洲的面積波動下降,整體面積呈減小趨勢,說明形成三角洲的泥沙在減少。一方面是由于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有所改善,水土流失減緩,河流含沙量減少,再加上黃河上中游修建了大量的水電站,泥沙在庫區沉積,使得上中游來沙量減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海水侵蝕加強,帶走部分泥沙。(共54張PPT)
期中檢測試卷
(2023·河南洛陽調研)編號為Kepler-452b的天體距離地球約1 400光年,被稱為地球的“孿生星球”,圍繞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恒星運行。據此回答1~2題。
1.與編號為Kepler-452b的天體類型相同的是
A.太陽 B.木星 C.月球 D.哈雷彗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由材料信息“地球的‘孿生星球’,圍繞……恒星運行”可知,編號為Kepler-452b的天體為行星,與木星屬于同一類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河南洛陽調研)編號為Kepler-452b的天體距離地球約1 400光年,被稱為地球的“孿生星球”,圍繞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恒星運行。據此回答1~2題。
2.編號為Kepler-452b的天體可能屬于
A.地月系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而此天體距離地球約1 400光年,應屬于銀河系,而不屬于河外星系。
太陽輻射以平行光線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稱為太陽直接輻射。下圖為貴州貴陽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陽直接輻射的年變化。讀圖完成3~4題。
哈勃望遠鏡運行在地球大氣層外緣,大約每100分鐘繞地球一周,與月球相似,屬于地球的衛星,A選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塔中春、秋季太陽直接輻射差異大,秋季太陽
直接輻射多的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B.白晝時間較長
C.陰雨天氣少 D.風沙天氣少

塔中深居內陸,氣候干旱,秋季、春季,均降水少;白晝時間和正午太陽高度相差不大;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護,風沙天氣多,風沙導致太陽輻射被削弱,從而使春季太陽直接輻射少,秋季風沙天氣少,太陽直接輻射多,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太陽輻射以平行光線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稱為太陽直接輻射。下圖為貴州貴陽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陽直接輻射的年變化。讀圖完成3~4題。
4.塔中和貴陽太陽直接輻射差異明顯,其主要
影響因素是
A.資源 B.水文 C.地勢 D.氣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塔中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晴天多,獲得太陽直接輻射多,貴陽則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陰雨天氣多,獲得的太陽直接輻射少,D正確。
兩地都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地勢相差不大,資源差異與太陽輻射無關,A、C錯誤。
水文條件對太陽輻射幾乎沒有影響,B錯誤。
(2024·云南昆明期中)下圖為“太陽黑子谷值周期各年阜新暴雨日數與太陽黑子相對數的關系圖”,圖中將太陽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劃分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為太陽黑子谷值年,其他為谷值周期內各年。讀圖,回答5~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由圖可知,某年太陽黑子相對數與阜新
相應年份的暴雨日數
A.完全一致 B.毫無關聯
C.大致呈正相關 D.大致呈負相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圖可知,某年太陽黑子相對數與阜新相應年份的暴雨日數之間大致呈負相關,D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云南昆明期中)下圖為“太陽黑子谷值周期各年阜新暴雨日數與太陽黑子相對數的關系圖”,圖中將太陽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劃分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為太陽黑子谷值年,其他為谷值周期內各年。讀圖,回答5~6題。
6.對阜新暴雨日數與太陽黑子相對數的關系
的研究可以
①確定阜新暴雨日數具有周期性 ②確定阜
新暴雨日數無明顯周期性 ③有助于暴雨、
洪澇災害的預報 ④有助于避免阜新的洪澇
災害損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結合上題分析可知,對阜新暴雨日數與太陽黑子相對數的關系的研究,可以確定阜新暴雨日數具有周期性,①對、②錯;
有助于暴雨、洪澇災害的預報,③對;
可以減輕阜新的洪澇災害的損失,但不能避免,④錯。A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4年2月1日3時21分,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北緯41.31度、東經78.71度)發生3.9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下圖為“地球內部圈層局部示意圖”。完成7~8題。
7.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圖中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千米,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為39~41千米,所以本次地震發生在地殼,圖中①為地殼,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4年2月1日3時21分,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北緯41.31度、東經78.71度)發生3.9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下圖為“地球內部圈層局部示意圖”。完成7~8題。
8.關于地球內部圈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圈層為巖石圈,由固體巖石組成
B.②圈層中縱波傳播速度比橫波快
C.④圈層為地核,軟流層位于其頂部
D.⑤圈層為巖石圈,平均厚度為17千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①圈層是地殼,巖石圈由地殼和軟流層以上的上地幔部分組成,A錯誤。
②圈層位于地幔,縱波傳播速度比橫波快,B正確。
④圈層為地幔的一部分,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C錯誤。
⑤圈層為巖石圈,平均厚度遠超過17千米,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河南開封月考)山東諸城是中生代地層較為發育的小型盆地,被古生物專家譽為“世界恐龍化石寶庫”。下圖是諸城發掘出土的角龍科恐龍化石。據研究,該類恐龍體型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葉和多汁的根、莖為食。據此完成9~10題。
9.推測該角龍存在時期諸城的氣候特征為
A.溫暖濕潤 B.炎熱干燥
C.寒冷干燥 D.低溫濕潤

根據材料,該角龍體型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葉和多汁的根、莖為食。故推測其存在時期應植被茂密,氣候溫暖濕潤,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河南開封月考)山東諸城是中生代地層較為發育的小型盆地,被古生物專家譽為“世界恐龍化石寶庫”。下圖是諸城發掘出土的角龍科恐龍化石。據研究,該類恐龍體型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葉和多汁的根、莖為食。據此完成9~10題。
10.推測該角龍存在的地質時期
A.勞亞古陸形成
B.重要的造煤時代
C.現代海陸位置形成
D.三葉蟲等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

該角龍存在的地質時期為中生代,勞亞古陸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時代;現代海陸位置形成于新生代;在早古生代,三葉蟲等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四川成都期中)地處我國西北地區的河西走廊有一種形狀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崗巖千瘡百孔,類似于“蜂巢”。下圖是“該地貌的地質剖面圖”。完成11~12題。
11.形成這種“蜂巢”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堆積 B.風力沉積
C.風力侵蝕 D.流水侵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據材料可知,該地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外力作用主要以風力作用為主,這種“蜂巢”地貌是石窩,形成這種地貌的主要作用是風力侵蝕,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四川成都期中)地處我國西北地區的河西走廊有一種形狀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崗巖千瘡百孔,類似于“蜂巢”。下圖是“該地貌的地質剖面圖”。完成11~12題。
12.下圖中的地貌與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蜂巢”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風力侵蝕。A圖為峽谷地貌,是流水侵蝕的結果;
B圖為風蝕蘑菇,是風力侵蝕的結果;
C圖為沙丘,是風力堆積的結果;
D圖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積的結果。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火箭飛行約2 200秒后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據此完成13~14題。
13.圖示大氣圈層中
A.①層大氣層內常見云、雨現象
B.②層大氣處于高度電離狀態
C.③層中的臭氧層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D.④層大氣能見度好,適合航空飛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①層為對流層,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常見云、雨現象,A正確;
③層和④層大氣處于高度電離狀態,B錯誤;
臭氧層主要分布在②平流層,C錯誤;
②平流層大氣穩定,能見度好,適合航空飛行,
D錯誤。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火箭飛行約2 200秒后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據此完成13~14題。
14.“嫦娥五號”探測器返回時進入圖示②層至地面
所經歷的大氣溫度變化情況是
A.不斷升高 B.不斷下降
C.先下降后升高 D.先升高后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圖分析,“嫦娥五號”探測器返回時進入圖示②平流層后,隨著高度下降溫度下降;進入①層對流層后,隨著高度下降溫度升高,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廣東東莞期末)下圖是“南京9月5日與9月6日天氣預報圖”和“大氣受熱過程圖”。讀圖,完成15~16題。
15.南京9月6日與9月5日相比
A.溫度較低 B.溫差較大
C.風力較弱 D.光照較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圖分析可知,南京9月6日與9月5日相比,9月6日的平均溫度更高,A錯;
9月6日的溫差達14 ℃,而9月5日的溫差為6 ℃,所以9月6日的溫差更大,B正確;
從圖中可以看出9月6日和9月5日的風向有所不同,但風力強弱無法判斷,C錯;
9月6日為晴天,云層少,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較弱,光照更強,D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廣東東莞期末)下圖是“南京9月5日與9月6日天氣預報圖”和“大氣受熱過程圖”。讀圖,完成15~16題。
16.南京在9月5日
A.①較弱 B.②較強
C.③較弱 D.④較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月5日白天多云,夜間中雨。白天多云,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較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少,①較弱,A正確;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弱,地溫不高,地面輻射不會很強,②表示地面輻射,B錯;
夜間多雨,大氣逆輻射較強,③為大氣逆輻射,③較強,C錯;
④為地面射向宇宙空間的輻射,白天和夜晚的云層較厚,④不會較強,D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浙江溫州月考)布紋球(圖1)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屬于多漿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徑8~12厘米,棱緣上有褐色小鈍齒。王蓮(圖2)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發育,擁有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非常壯觀。讀圖,完成17~18題。
17.從形態特征推測,布紋球比王蓮
A.葉片更肥厚,有蠟質
B.葉片面積大,多肉質
C.根系欠發達,可移動
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材料可知,布紋球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是耐旱植物,為適應干旱少雨的環境,其葉片通常面積小、多肉質、肥厚且具有蠟質,從而可以減少水分蒸騰,A對,B錯。
為獲取更多的水分,其根系通常發達,但孔隙少,C、D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浙江溫州月考)布紋球(圖1)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屬于多漿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徑8~12厘米,棱緣上有褐色小鈍齒。王蓮(圖2)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發育,擁有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非常壯觀。讀圖,完成17~18題。
18.王蓮原產區的植被特征是
A.單一樹種組成,群落結構簡單
B.植被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
C.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
D.終年常綠,喬木多革質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王蓮原產于南美洲高溫、高濕環境,即熱帶雨林氣候區,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A錯,C對。
全年高溫多雨,植被季相變化不明顯,B錯。
革質葉片是亞熱帶的植物葉片特征,D錯。故選C。
由于沙漠戈壁和湖泊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天陽光照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強烈增溫,通過大氣的環流作用,暖空氣被帶到湖泊上空,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上下層空氣間的熱交換難以進行,下層冷空氣得以保持穩定,因而形成一個濕潤、涼爽的小氣候。這種現象稱為“冷湖效應”。讀圖完成19~2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冷湖效應”顯著出現的時段是
A.1月上午 B.7月午后
C.10月中午 D.4月傍晚

由材料可知,“冷湖效應”是由于白天沙漠戈壁和湖泊受熱狀況的差異而形成,夏季(7月)午后太陽輻射最強烈,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升溫最強烈,氣溫高于湖面,與湖泊的溫差最明顯,“冷湖效應”最顯著。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于沙漠戈壁和湖泊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天陽光照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強烈增溫,通過大氣的環流作用,暖空氣被帶到湖泊上空,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上下層空氣間的熱交換難以進行,下層冷空氣得以保持穩定,因而形成一個濕潤、涼爽的小氣候。這種現象稱為“冷湖效應”。讀圖完成19~20題。
20.在博斯騰湖“冷湖效應”的作用下,可能導致
A.沙漠戈壁近地面形成高壓
B.風從沙漠戈壁吹向湖泊
C.沙漠戈壁與湖泊降水增多
D.冷空氣堆積在湖泊上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材料可知,“冷湖效應”發生時,沙漠戈壁氣溫高于湖面,出現在夏季的白天,此時沙漠戈壁近地面形成熱低壓,A錯誤;
湖泊氣溫低、氣壓高,風從湖泊吹向沙漠戈壁,B錯誤;
“冷湖效應”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空氣對流受抑制,冷空氣堆積在湖面上保持穩定,不易形成降水,C錯誤,D正確。故選D。
21.(2023·北京通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5月15日8時20分左右,我國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的火星車“祝融號”確認著陸在火星表面。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第三個實現登陸“紅色星球”的國家。據研究,火星的土壤中有水分存在,火星南北極存有固態水。長遠來看,火星是一個可供人類移民的星球。我國計劃2033年后載人登陸火星。下圖為太陽系結構示意圖。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材料二 下表為太陽系八顆行星主要物理性質比較。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八顆 行星 質量 (地球=1) 體積 (地球=1) 自轉周期/d (地球=1) 公轉周期/a (地球=1) 軌道 傾角 表面大氣平均
溫度(℃)
水星 0.06 0.06 58.79 0.24 7° 167
金星 0.82 0.86 243.69 0.62 3.4° 464
地球 1.00 1.00 1.00 1.0 0° 15
火星 0.11 0.15 1.03 1.88 1.9° -65
木星 317.83 1 321.33 0.42 11.86 1.3° -110
土星 95.16 763.59 0.45 29.46 2.5° -140
天王星 14.54 63.08 0.72 84.01 0.8° -195
海王星 17.15 57.74 0.67 164.79 1.8° -200
(1)太陽系中,與地球為鄰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按結構特征劃分,A屬于______行星;G行星是_______(填名稱)。
(2)八顆行星繞日公轉共同的運動特征是________、______、近圓性。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D
類地
天王星
同向性
共面性
(3)結合材料分析“長遠來看,火星是一個可供人類移居的星球”的原因。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距離太陽位置適中,溫度相對適宜;有固態水和大氣的存在;表面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在太陽系中,距離地球較近。
(4)假如2033年由你作為航天員執行探測火星任務,你認為探測時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宇宙空間強輻射;長期失重;溫度過低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2024·西藏拉薩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貌發育受石灰巖分布、地殼運動、氣溫和降水影響,石灰巖主要形成于清澈且溫暖的淺海環境。我國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叢、孤峰等(如下圖),該地石灰巖形成于同一時期且厚度相當。該地區由于特殊的地貌條件,形成“地下水滾滾流,地表水貴如油”的現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說明圖中峰叢-峰林-孤峰地貌發育過程中石灰巖巖層的變化過程。
答案 峰叢基部石灰巖連續且較厚;峰林基部石灰巖進一步被侵蝕,基部石灰巖變薄,斷續相連;孤峰由峰林進一步被侵蝕形成,基部石灰巖被侵蝕穿透,不再相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解釋該地形成“地下水滾滾流,地表水貴如油”現象的原因。
答案 喀斯特地貌多巖溶洞穴,地表水滲漏嚴重,地下水豐富;地表植被稀少,涵養水源能力差,地表水容易流失。
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陽輻射強度是指地面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下圖示意某地連續兩天太陽輻射強度的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說明該地太陽輻射強度在一天中的變化特征。
答案 日出后太陽輻射逐漸增強,正午前后達到最大值,至日落逐漸減小。
材料 太陽輻射強度是指地面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下圖示意某地連續兩天太陽輻射強度的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比較前后兩天太陽輻射強度的差異,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案 第二天的太陽輻射強度比第一天弱。原因:第二天出現陰天、多云等天氣(或大氣污染嚴重),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
材料 太陽輻射強度是指地面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下圖示意某地連續兩天太陽輻射強度的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分析第二天的晝夜溫差比第一天小的原因。
答案 第二天多云、陰天(或大氣污染嚴重),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氣溫低;夜晚大氣的保溫作用強,氣溫高,故晝夜溫差小。
2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經常、最活躍的外力作用,貫穿于河流地貌形成的全過程。流水不斷以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塑造形態各異的河谷和河流地貌。
材料二 圖1為湄公河流域圖及甲、乙兩處河谷形態圖。
材料三 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的規模,主要取決于河流挾帶泥沙的數量、入海口附近地勢以及海浪的侵蝕速度。圖2為黃河三角洲面積1976~2004年的變化趨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比較甲、乙兩處河谷形態差異并分析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甲處河谷深而窄,呈“V”形;乙處河谷淺而寬,呈“U”形。原因:甲處河流流經高山峽谷,落差大,流速快,下蝕作用強;乙處地形平坦,流速慢,下蝕作用弱,沉積作用加強。
從圖1中可看出,甲處位于湄公河上游,流經地區地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下蝕作用強,河谷深而窄,呈“V”形;乙處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區,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側蝕作用和沉積作用加強,河谷呈寬而淺的“U”形。
(2)說出丙處地貌名稱及形成過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河口三角洲。河流挾帶泥沙,搬運至河口;河口地區地形平坦,并且受海水頂托作用,流速減慢,泥沙大量沉積形成三角洲。
丙處位于湄公河入海口附近,此處地形平坦,流速慢,泥沙易沉積;受海水頂托作用,流速進一步減慢,挾帶的泥沙大量沉積,形成河口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
(3)根據材料三分析1990~2003年黃河三角洲面積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黃河三角洲面積整體呈減小趨勢。原因: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改善,水土流失減少,三角洲泥沙來源少;上中游修建水利工程,對河流進行攔泥蓄水,減少泥沙來源;海水侵蝕速度加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從圖2中可看出,從1990~2003年,黃河三角洲的面積波動下降,整體面積呈減小趨勢,說明形成三角洲的泥沙在減少。一方面是由于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有所改善,水土流失減緩,河流含沙量減少,再加上黃河上中游修建了大量的水電站,泥沙在庫區沉積,使得上中游來沙量減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海水侵蝕加強,帶走部分泥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山东省| 南丰县| 崇仁县| 青阳县| 金塔县| 临西县| 扎兰屯市| 徐闻县| 洪江市| 睢宁县| 清河县| 达孜县| 密山市| 聂拉木县| 清远市| 河北省| 烟台市| 独山县| 秦皇岛市| 商水县| 永福县| 博湖县| 林西县| 阜阳市| 光泽县| 湘潭县| 沭阳县| 建昌县| 玉龙| 沙坪坝区| 仙桃市| 崇礼县| 韶关市| 军事| 汾阳市| 宁安市| 抚顺市| 栾川县| 滁州市|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