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四(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2024·湖南長沙調研)山洪是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某探險隊夏季前往我國南方某地考察,下圖為“該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此回答1~3題。1.若突發山洪,在③處的探險隊員正確的逃生方向應是( )A.向東 B.向南 C.向西 D.向北2.為了拍攝陡崖照片,探險隊員應選擇的最佳拍攝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3.圖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A.10米 B.18米 C.26米 D.34米(2024·廣東深圳期末)某學校地理野外考察小組對圖a中的M地進行實地考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近三十年來M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圖a示意我國某區域的水系分布,圖b為“圖a中M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4~6題。4.調取圖a中M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能夠( )①了解居民點的分布 ②幫助選擇考察線路 ③分析水系特征 ④分析植被分布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要得出“M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這一結論,考察小組主要查閱的相關資料有( )①植被覆蓋率及其變化 ②土地利用結構及其變化 ③人口數量變化及分布 ④旅游資源開發類型及分布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6.下列考察步驟在查閱資料之前就已經完成的是( )A.考察論文的撰寫 B.野外實地考察C.準備好考察裝備 D.考察地點的選取某地理實習小組解讀大鵬半島地理位置及“海岸地貌類型分布圖”(下圖),設計暑假野外實習線路。據此完成7~8題。7.要觀測最為豐富的海岸地貌,最理想的線路是( )A.沿西部海岸線路B.沿東南部海岸線路C.沿東北部海岸線路D.大澳灣—大鵬澳灣線路8.實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 )①海潮起落 ②午間太陽暴曬 ③夜間寒冷 ④海陸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2024·甘肅蘭州月考)下圖為“某同學在我國遼寧某景區面向正北方向拍攝的景點指向標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觀音閣可能位于果樹母本園的( )A.西北方向 B.東南方向C.西南方向 D.東北方向10.該同學在公園某處看見一個樹樁,樹木年輪清晰可見,該樹樁年輪示意圖最可能是下圖中的( )下表示意某野外實習調查所得信息處理后的數據。據此完成11~12題。月份 12 1 2 3 4 5含沙量(g/m3) 0.87 1.18 1.02 1.03 0.60 0.52月份 6 7 8 9 10 11含沙量(g/m3) 0.49 0.38 0.35 0.31 0.52 0.7411.該表格數據最可能來自( )A.氣象站 B.植物園C.水文站 D.地質所12.這次實習報告還可以延伸的內容是( )A.中國氣候和植被的分布和變化B.自然帶垂直分布規律變化趨勢C.氣候、植被、地形對水土流失的影響D.河道形態對泥沙的攔截作用(2023·河北保定期末)衛星云圖是天氣預報的重要依據。右圖是“2023年1月12日14時的衛星云圖”。據此完成13~14題。13.利用衛星云圖預報天氣,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A.遙感、地理信息系統B.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全球導航衛星系統D.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14.該云圖拍攝的時刻,山東省濟寧市( )①地面輻射比夜間強 ②地面輻射比夜間弱 ③大氣逆輻射比夜間強 ④大氣逆輻射比夜間弱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023·湖南張家界聯考)棉花遙感識別是棉花種植面積遙感估算的關鍵,下圖是“我國北疆地區9月棉花光譜信息與其他作物光譜信息的曲線分析圖”,圖中前3波段為可見光波段(分別為藍波段、綠波段、紅波段),第4波段為近紅外波段。讀圖回答15~16題。15.容易將棉花從其他作物中識別出來的最佳波段是( )A.藍波段 B.綠波段C.紅波段 D.近紅外波段16.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狀況有不同的反射率,據此原理,可以利用遙感監測的有( )①近海赤潮災害 ②人口分布 ③海上石油污染 ④工業生產總值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2024·山東棗莊月考)2020年7月20日鄭州由于連降暴雨,形成了特大洪災,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脅。據此完成17~18題。17.與鄭州特大洪災形成關系最小的是( )A.地勢平坦,排水不暢B.降水集中,降水強度大C.路面硬化多,下滲慢D.海水倒灌,河流排水慢18.地理信息技術在鄭州防洪抗洪中的作用是( )A.GIS確定最優的救助方案B.RS準確繪制灌水淹沒范圍C.BDS統計洪水帶來的損失D.GIS監測鄭州洪水實時變化地理信息技術應用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讀圖完成19~20題。19.110指揮中心確定警車位置并指揮最近的警車趕往事故地點需要應用( )A.遙感、地理信息系統B.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全球導航衛星系統D.衛星通信技術20.最近的巡邏警車行駛的方向是( )A.由北向南再向西 B.由北向南再向東南C.由東南向西北再向北 D.由西北向東南再向東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2023·江蘇鹽城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風景區龍鱗石海,位于重慶市石林鎮境內,是一個集旅游、科考、避暑和賞雪于一體的絕好去處。一線天是龍鱗石海著名景觀之一,為典型的地縫溶洞地貌。最長的一條從起點至終點約300米,寬則在1~2米之間,最深50米左右。人行其中,兩邊巨石堆砌、懸崖絕壁,仰望長空,藍天僅存一線。(1)在一線天內怎樣測定行走的方向?(4分)(2)如何根據一線天兩側巖石特征判斷巖石類型?(4分)(3)觀察一線天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安全問題?(4分)22.青藏鐵路建設的科技含量極高,在其規劃、建設和運營過程中也充分運用了“3S”技術。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0分)(1)設在西寧的指揮中心可以對青藏鐵路正在運行的列車隨時進行監測,了解列車的運行狀況。其所采用的技術是________和________。(2分)(2)若要在青藏鐵路沿線地區進行科學考察,請舉例說明考察中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4分)(3)根據3顆衛星提供的資料,運用數學原理就可以計算出地面靜止物體的位置。有4顆衛星提供資料,除可進一步提高定位的精確度外,還可迅速計算出__________物體的空間位置。(1分)(4)填寫下列工作主要應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用簡稱表示):水污染監測________;城市交通管理________;沙漠考察________。(3分)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某年暑假,某高一學生團隊到四川峨眉山進行研學實踐。團隊分若干小組,下表為某6人小組申領的任務清單。任務類型 自然地理類項目任務區域 峨眉山金頂景區冷杉林區域,海拔3 000~3 077米調查內容 冷杉林林下自然植物群落特征,包括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的物種豐富度(數量及優勢物種)、垂直結構(垂直分層)、水平結構(植株大小、覆蓋度)等,為研究該區域生物多樣性提供數據支撐調查方法 樣方法:樣方也叫樣本,是從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抽取出來的部分個體的集合。進行植物群落特征調查時,通常從研究區域內實地抽取若干個樣方,通過統計其平均值來表征該研究區域內整個群落調查時間 半天調查分工 每2人負責一個樣方內全部植株數據采集數據采集 群落特征數據采集表 植株號物種稱……12……(1)如果你是小組長,請從天氣角度,列出成員個人攜帶的裝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為保證樣方取樣的科學性,并按時完成調查工作,你認為樣方選址、面積大小、數量上應注意哪些問題?(6分)(3)數據采集時,除植株編號、物種名稱外,還要采集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分)24.某校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暑假對我國西南某地區進行了野外實習。下圖是“他們觀察后繪制的等高線(單位:m)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5分)(1)圖中C處有一石碑“×河源”。請在圖中畫出發源于該處的小河。小組同學發現,圖示區域內該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較急,而中游段水流緩慢,解釋原因。(4分)(2)該小組一位同學站在C處,另一位同學站在E處,如果不考慮樹木等物體的影響,請問站在D處的同學能否看到上述兩位同學?為什么?(4分)(3)該小組的兩位同學分別畫了DE、GH沿線的剖面圖,出現了圖右側①②兩種情況,你認為正確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請在①②兩圖中標出GH和DE的交點I。(3分)(4)兩位同學分別在A、B兩地測量當地的氣溫,你認為兩地之間的溫差約為多少?為什么?(4分)答案精析1.C 2.D 3.B [第1題,當發生山洪時,在山谷時正確的逃生方向是垂直于等高線向海拔高的地方逃生,圖中③處位于山谷線以西,所以應向西逃生。故選C。第2題,拍攝陡崖照片,應在陡崖的下方適當位置,可拍到陡崖的全景,同時比較安全,D正確;①處拍攝不安全,②③處無法拍到陡崖的全貌,A、B、C錯誤。故選D。第3題,陡崖的高度計算公式:(n-1)×d≤ΔH<(n+1)×d,其中n表示重疊的等高線的條數,d表示等高距,ΔH表示陡崖的相對高度,根據圖中信息,陡崖處有4條等高線重疊,等高距為5米,可得出15米≤ΔH<25米。故選B。]4.B 5.A 6.D [第4題,M地的等高線地形圖中沒有體現居民點的分布,①錯;借助等高線地形圖可幫助選擇考察線路,如線路設計中坡度的大小、安全性等問題可通過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出來,②對;圖中顯示出河流干、支流分布等水系特征,③對;植被的分布狀況需要進行實地考察才能得出,④錯。故選B。第5題,M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標志是植被覆蓋率明顯提升,同時土地利用結構也趨于合理。而人口的分布和旅游資源的開發不能反映生態環境的改善。故③④錯誤,①②符合題意,選A。第6題,在地理野外考察活動中首先要明確考察內容,選取考察地點,在此基礎上再查閱資料、準備考察裝備、進行野外實地考察,最后對考察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撰寫考察報告。因此,在查閱資料之前就已經完成的考察步驟是考察地點的選取,D正確。]7.B 8.A [第7題,讀圖可知,該島東南海岸地貌類型最為豐富。第8題,野外實習一般在白天進行,早晚有潮汐、午間太陽輻射強烈;低緯度地區夜間溫度不會太低;海陸風不是要注意的問題。]9.B 10.D [第9題,該圖是面向正北方向拍攝的,由圖中景點指向標可知,果樹母本園在指向標的北方,觀音閣在指向標的東方,由此可判斷,觀音閣可能位于果樹母本園的東南方向。B正確。第10題,遼寧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始終在其南方,故南方為向陽面;所以樹木朝南的一側生長快、年輪寬,朝北的一側生長慢、年輪窄。D正確。]11.C 12.C [第11題,表格中數據表示水體中含沙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最可能來自水文站。第12題,水體含沙量與水流速度有關,徑流速度與地形關系較大;植被、氣候則是影響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所以該實習報告還可以延伸的內容是氣候、植被、地形對水土流失的影響,C項正確。]13.A 14.A [第13題,獲取衛星云圖需應用遙感,處理衛星云圖并預報天氣需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故選A。第14題,物體的輻射強度與溫度呈正相關。拍攝時刻為14時,為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刻,大氣逆輻射比夜間強,③對;此時刻地溫也比夜間高,故地面輻射比夜間強,①對。選A。]15.D 16.D [第15題,讀圖可知,第4波段為近紅外波段,在該波段,棉花與番茄、玉米反射率差異明顯,故選D。第16題,遙感不能監測人口分布和工業生產總值。]17.D 18.A [第17題,鄭州位于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排水不暢;此次洪災由特大暴雨引發,降水強度大;鄭州城鎮化發展快,城市路面硬化多,不利于雨水下滲,增加了地表徑流;A、B、C都是鄭州特大洪災形成的原因;鄭州位于我國中部地區,遠離海洋,海水倒灌不會影響該地的河水流動速度,與鄭州特大洪災形成關系最小,選D。第18題,GIS可以根據洪水強度、淹沒范圍以及變化趨勢的數據處理分析,得出最優救助方案,A正確;RS可以監測洪水的實時變化情況,而精確繪制洪水淹沒范圍和統計洪水帶來的損失需要用到GIS,B、D錯誤;BDS可以確定被洪水困住人員的位置,不能統計洪水帶來的損失,C錯誤。故選A。]19.B 20.D [第19題,110指揮中心確定警車位置需用到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指揮最近的警車趕往事故地點需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故選B。第20題,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及警車的行駛路線可知,行駛的方向先由西北向東南,過十字路口后,再向東,故選D。]21.(1)可以使用羅盤儀定方向:羅盤儀指北針與表盤上“北”一致時,即可觀察所走路段與羅盤儀上主方向的夾角,即行走的方向;利用太陽定方向:若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可結合一天中太陽的方位變化確定行走的方向。(2)沿著一線天觀察,巖石層狀分明,其間可能含有化石等,即為沉積巖。(3)盡快有序前行,不要停滯不前,防止擁擠、踩踏事件的發生;注意高空墜物或腳下濕滑等。解析 (1)根據羅盤儀或太陽等來定方向。(2)圖中巖石為沉積巖,具有層理構造、含有化石是沉積巖的兩大特征。(3)結合景觀特征分析觀察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22.(1)GIS GNSS(2)運用RS獲得該地地質狀況的影像資料;運用GNSS進行導航、定位;運用GIS進行分析等。(3)運動(4)RS GIS GNSS23.(1)防雨物品(雨衣/雨披) 防風、保暖衣物 防曬物品(2)選址:應位于景區內人類活動干擾少的自然林區;位置應隨機抽樣選取。面積:樣方內應包含該群落的大多數植物種類;單個樣方面積盡量最小,以減小工作量。數量:應選多個樣方(可選取3個樣方),統計其平均值。(3)植株的數量 高度 直徑(或粗細) 覆蓋度(覆蓋面積)解析 第(1)題,天氣角度應從氣溫、降水、光照等角度進行分析。峨眉山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且山區天氣多變,要準備防雨物品;所研究的區域海拔較高,氣溫低,風速大,要準備防寒和防風衣物;山頂太陽輻射強,紫外線強,要準備防曬用品。第(2)題,為保證抽取樣方的代表性、準確性,在選址、面積、數量方面應盡可能做到科學、全面。選址:應選擇人為干擾少的區域,這樣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植物群落的原始狀態,增加數據的準確性,位置可隨機抽取。面積:樣方內應包括大多數的植物群落,提高樣方的代表性,樣方面積盡量小,減少工作量,以保證完成取樣。數量:樣方數量不能太多,太多會增加工作量,但也不能太少,太少會降低準確性和代表性,為保證樣方的代表性,應選多個樣方(可選取3個樣方),統計其平均值。第(3)題,數據采集時,除植株編號、物種名稱外,為保證樣方的數據全面性、準確性,還應采集植株的高度、數量、粗細、覆蓋度、生長狀況等。這樣對于植物群落特征的數據采集更科學全面。24.(1)畫圖略。該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經的地區等高線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較急;而中游段流經的地區等高線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對緩慢。(2)看不到C處的同學,因為C、D之間有山脊阻擋了視線;能看到E處的同學,因為D、E之間是低谷,不會阻擋視線。(3)② 畫圖略(分別標在最低、最高處)。(4)3 ℃。理由:根據等高線可知,兩地高度相差500 m,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 m,氣溫下降約6 ℃,故兩地之間溫差約3 ℃。解析 第(1)題,河流發育在山谷,山谷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等高線密集處,坡度較陡,河流流速較快。第(2)題,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的為山谷,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的為山脊。如果兩地之間有山脊相隔,就會阻擋視線,山谷則不會。第(3)題,G、H兩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從G到H海拔是先升高再降低,故選②。GH和DE的交點I為GH間的最高點、DE間的最低點。第(4)題,圖中等高距為100 m,所以B處海拔為700 m,A處海拔為1 200 m,兩地垂直高差為500 m,在近地面,海拔每升高1 000 m,氣溫下降約6 ℃,故兩地之間氣溫相差約3 ℃。(共55張PPT)章末檢測試卷四(2024·湖南長沙調研)山洪是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某探險隊夏季前往我國南方某地考察,下圖為“該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此回答1~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當發生山洪時,在山谷時正確的逃生方向是垂直于等高線向海拔高的地方逃生,圖中③處位于山谷線以西,所以應向西逃生。故選C。1.若突發山洪,在③處的探險隊員正確的逃生方向應是A.向東 B.向南 C.向西 D.向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湖南長沙調研)山洪是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某探險隊夏季前往我國南方某地考察,下圖為“該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此回答1~3題。2.為了拍攝陡崖照片,探險隊員應選擇的最佳拍攝地點是A.① B.② C.③ D.④√拍攝陡崖照片,應在陡崖的下方適當位置,可拍到陡崖的全景,同時比較安全,D正確;①處拍攝不安全,②③處無法拍到陡崖的全貌,A、B、C錯誤。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陡崖的高度計算公式:(n-1)×d≤ΔH<(n+1)×d,其中n表示重疊的等高線的條數,d表示等高距,ΔH表示陡崖的相對高度,根據圖中信息,陡崖處有4條等高線重疊,等高距為5米,可得出15米≤ΔH<25米。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湖南長沙調研)山洪是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某探險隊夏季前往我國南方某地考察,下圖為“該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此回答1~3題。3.圖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A.10米 B.18米 C.26米 D.34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廣東深圳期末)某學校地理野外考察小組對圖a中的M地進行實地考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近三十年來M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圖a示意我國某區域的水系分布,圖b為“圖a中M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4~6題。4.調取圖a中M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能夠①了解居民點的分布 ②幫助選擇考察線路 ③分析水系特征 ④分析植被分布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M地的等高線地形圖中沒有體現居民點的分布,①錯;借助等高線地形圖可幫助選擇考察線路,如線路設計中坡度的大小、安全性等問題可通過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出來,②對;圖中顯示出河流干、支流分布等水系特征,③對;植被的分布狀況需要進行實地考察才能得出,④錯。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廣東深圳期末)某學校地理野外考察小組對圖a中的M地進行實地考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近三十年來M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圖a示意我國某區域的水系分布,圖b為“圖a中M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4~6題。5.要得出“M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這一結論,考察小組主要查閱的相關資料有①植被覆蓋率及其變化 ②土地利用結構及其變化 ③人口數量變化及分布 ④旅游資源開發類型及分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M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標志是植被覆蓋率明顯提升,同時土地利用結構也趨于合理。而人口的分布和旅游資源的開發不能反映生態環境的改善。故③④錯誤,①②符合題意,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廣東深圳期末)某學校地理野外考察小組對圖a中的M地進行實地考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近三十年來M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圖a示意我國某區域的水系分布,圖b為“圖a中M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4~6題。6.下列考察步驟在查閱資料之前就已經完成的是A.考察論文的撰寫B.野外實地考察C.準備好考察裝備D.考察地點的選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在地理野外考察活動中首先要明確考察內容,選取考察地點,在此基礎上再查閱資料、準備考察裝備、進行野外實地考察,最后對考察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撰寫考察報告。因此,在查閱資料之前就已經完成的考察步驟是考察地點的選取,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某地理實習小組解讀大鵬半島地理位置及“海岸地貌類型分布圖”(下圖),設計暑假野外實習線路。據此完成7~8題。7.要觀測最為豐富的海岸地貌,最理想的線路是A.沿西部海岸線路B.沿東南部海岸線路C.沿東北部海岸線路D.大澳灣—大鵬澳灣線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可知,該島東南海岸地貌類型最為豐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某地理實習小組解讀大鵬半島地理位置及“海岸地貌類型分布圖”(下圖),設計暑假野外實習線路。據此完成7~8題。8.實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①海潮起落 ②午間太陽暴曬 ③夜間寒冷 ④海陸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野外實習一般在白天進行,早晚有潮汐、午間太陽輻射強烈;低緯度地區夜間溫度不會太低;海陸風不是要注意的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甘肅蘭州月考)下圖為“某同學在我國遼寧某景區面向正北方向拍攝的景點指向標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觀音閣可能位于果樹母本園的A.西北方向 B.東南方向C.西南方向 D.東北方向√該圖是面向正北方向拍攝的,由圖中景點指向標可知,果樹母本園在指向標的北方,觀音閣在指向標的東方,由此可判斷,觀音閣可能位于果樹母本園的東南方向。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甘肅蘭州月考)下圖為“某同學在我國遼寧某景區面向正北方向拍攝的景點指向標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10.該同學在公園某處看見一個樹樁,樹木年輪清晰可見,該樹樁年輪示意圖最可能是下圖中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遼寧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始終在其南方,故南方為向陽面;所以樹木朝南的一側生長快、年輪寬,朝北的一側生長慢、年輪窄。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下表示意某野外實習調查所得信息處理后的數據。據此完成11~12題。月份 12 1 2 3 4 5含沙量(g/m3) 0.87 1.18 1.02 1.03 0.60 0.52月份 6 7 8 9 10 11含沙量(g/m3) 0.49 0.38 0.35 0.31 0.52 0.7411.該表格數據最可能來自A.氣象站 B.植物園C.水文站 D.地質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表格中數據表示水體中含沙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最可能來自水文站。月份 12 1 2 3 4 5含沙量(g/m3) 0.87 1.18 1.02 1.03 0.60 0.52月份 6 7 8 9 10 11含沙量(g/m3) 0.49 0.38 0.35 0.31 0.52 0.7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下表示意某野外實習調查所得信息處理后的數據。據此完成11~12題。月份 12 1 2 3 4 5含沙量(g/m3) 0.87 1.18 1.02 1.03 0.60 0.52月份 6 7 8 9 10 11含沙量(g/m3) 0.49 0.38 0.35 0.31 0.52 0.7412.這次實習報告還可以延伸的內容是A.中國氣候和植被的分布和變化B.自然帶垂直分布規律變化趨勢C.氣候、植被、地形對水土流失的影響D.河道形態對泥沙的攔截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水體含沙量與水流速度有關,徑流速度與地形關系較大;植被、氣候則是影響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所以該實習報告還可以延伸的內容是氣候、植被、地形對水土流失的影響,C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河北保定期末)衛星云圖是天氣預報的重要依據。如圖是“2023年1月12日14時的衛星云圖”。據此完成13~14題。13.利用衛星云圖預報天氣,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A.遙感、地理信息系統B.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全球導航衛星系統D.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獲取衛星云圖需應用遙感,處理衛星云圖并預報天氣需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河北保定期末)衛星云圖是天氣預報的重要依據。如圖是“2023年1月12日14時的衛星云圖”。據此完成13~14題。14.該云圖拍攝的時刻,山東省濟寧市①地面輻射比夜間強 ②地面輻射比夜間弱 ③大氣逆輻射比夜間強 ④大氣逆輻射比夜間弱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物體的輻射強度與溫度呈正相關。拍攝時刻為14時,為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刻,大氣逆輻射比夜間強,③對;此時刻地溫也比夜間高,故地面輻射比夜間強,①對。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湖南張家界聯考)棉花遙感識別是棉花種植面積遙感估算的關鍵,下圖是“我國北疆地區9月棉花光譜信息與其他作物光譜信息的曲線分析圖”,圖中前3波段為可見光波段(分別為藍波段、綠波段、紅波段),第4波段為近紅外波段。讀圖回答15~16題。15.容易將棉花從其他作物中識別出來的最佳波段是A.藍波段 B.綠波段C.紅波段 D.近紅外波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可知,第4波段為近紅外波段,在該波段,棉花與番茄、玉米反射率差異明顯,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湖南張家界聯考)棉花遙感識別是棉花種植面積遙感估算的關鍵,下圖是“我國北疆地區9月棉花光譜信息與其他作物光譜信息的曲線分析圖”,圖中前3波段為可見光波段(分別為藍波段、綠波段、紅波段),第4波段為近紅外波段。讀圖回答15~16題。16.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狀況有不同的反射率,據此原理,可以利用遙感監測的有①近海赤潮災害 ②人口分布 ③海上石油污染 ④工業生產總值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遙感不能監測人口分布和工業生產總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山東棗莊月考)2020年7月20日鄭州由于連降暴雨,形成了特大洪災,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脅。據此完成17~18題。17.與鄭州特大洪災形成關系最小的是A.地勢平坦,排水不暢B.降水集中,降水強度大C.路面硬化多,下滲慢D.海水倒灌,河流排水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鄭州位于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排水不暢;此次洪災由特大暴雨引發,降水強度大;鄭州城鎮化發展快,城市路面硬化多,不利于雨水下滲,增加了地表徑流;A、B、C都是鄭州特大洪災形成的原因;鄭州位于我國中部地區,遠離海洋,海水倒灌不會影響該地的河水流動速度,與鄭州特大洪災形成關系最小,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山東棗莊月考)2020年7月20日鄭州由于連降暴雨,形成了特大洪災,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脅。據此完成17~18題。18.地理信息技術在鄭州防洪抗洪中的作用是A.GIS確定最優的救助方案B.RS準確繪制灌水淹沒范圍C.BDS統計洪水帶來的損失D.GIS監測鄭州洪水實時變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GIS可以根據洪水強度、淹沒范圍以及變化趨勢的數據處理分析,得出最優救助方案,A正確;RS可以監測洪水的實時變化情況,而精確繪制洪水淹沒范圍和統計洪水帶來的損失需要用到GIS,B、D錯誤;BDS可以確定被洪水困住人員的位置,不能統計洪水帶來的損失,C錯誤。故選A。地理信息技術應用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讀圖完成19~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110指揮中心確定警車位置并指揮最近的警車趕往事故地點需要應用A.遙感、地理信息系統B.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全球導航衛星系統D.衛星通信技術√110指揮中心確定警車位置需用到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指揮最近的警車趕往事故地點需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地理信息技術應用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讀圖完成19~20題。20.最近的巡邏警車行駛的方向是A.由北向南再向西 B.由北向南再向東南C.由東南向西北再向北 D.由西北向東南再向東√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及警車的行駛路線可知,行駛的方向先由西北向東南,過十字路口后,再向東,故選D。21.(2023·江蘇鹽城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風景區龍鱗石海,位于重慶市石林鎮境內,是一個集旅游、科考、避暑和賞雪于一體的絕好去處。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一線天是龍鱗石海著名景觀之一,為典型的地縫溶洞地貌。最長的一條從起點至終點約300米,寬則在1~2米之間,最深50米左右。人行其中,兩邊巨石堆砌、懸崖絕壁,仰望長空,藍天僅存一線。(1)在一線天內怎樣測定行走的方向?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可以使用羅盤儀定方向:羅盤儀指北針與表盤上“北”一致時,即可觀察所走路段與羅盤儀上主方向的夾角,即行走的方向;利用太陽定方向:若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可結合一天中太陽的方位變化確定行走的方向。根據羅盤儀或太陽等來定方向。(2)如何根據一線天兩側巖石特征判斷巖石類型?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沿著一線天觀察,巖石層狀分明,其間可能含有化石等,即為沉積巖。圖中巖石為沉積巖,具有層理構造、含有化石是沉積巖的兩大特征。(3)觀察一線天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安全問題?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盡快有序前行,不要停滯不前,防止擁擠、踩踏事件的發生;注意高空墜物或腳下濕滑等。結合景觀特征分析觀察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青藏鐵路建設的科技含量極高,在其規劃、建設和運營過程中也充分運用了“3S”技術。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設在西寧的指揮中心可以對青藏鐵路正在運行的列車隨時進行監測,了解列車的運行狀況。其所采用的技術是________和________。GISGNSS(2)若要在青藏鐵路沿線地區進行科學考察,請舉例說明考察中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答案 運用RS獲得該地地質狀況的影像資料;運用GNSS進行導航、定位;運用GIS進行分析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根據3顆衛星提供的資料,運用數學原理就可以計算出地面靜止物體的位置。有4顆衛星提供資料,除可進一步提高定位的精確度外,還可迅速計算出__________物體的空間位置。(4)填寫下列工作主要應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用簡稱表示):水污染監測________;城市交通管理________;沙漠考察________。運動RSGISGNSS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年暑假,某高一學生團隊到四川峨眉山進行研學實踐。團隊分若干小組,下表為某6人小組申領的任務清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任務類型 自然地理類項目任務區域 峨眉山金頂景區冷杉林區域,海拔3 000~3 077米調查內容 冷杉林林下自然植物群落特征,包括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的物種豐富度(數量及優勢物種)、垂直結構(垂直分層)、水平結構(植株大小、覆蓋度)等,為研究該區域生物多樣性提供數據支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任務類型 自然地理類項目調查方法 樣方法:樣方也叫樣本,是從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抽取出來的部分個體的集合。進行植物群落特征調查時,通常從研究區域內實地抽取若干個樣方,通過統計其平均值來表征該研究區域內整個群落調查時間 半天調查分工 每2人負責一個樣方內全部植株數據采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任務類型 自然地理類項目數據采集 群落特征數據采集表 植株編號 物種名稱 …… 1 2 …… (1)如果你是小組長,請從天氣角度,列出成員個人攜帶的裝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防雨物品(雨衣/雨披)防風、保暖衣物防曬物品天氣角度應從氣溫、降水、光照等角度進行分析。峨眉山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且山區天氣多變,要準備防雨物品;所研究的區域海拔較高,氣溫低,風速大,要準備防寒和防風衣物;山頂太陽輻射強,紫外線強,要準備防曬用品。(2)為保證樣方取樣的科學性,并按時完成調查工作,你認為樣方選址、面積大小、數量上應注意哪些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選址:應位于景區內人類活動干擾少的自然林區;位置應隨機抽樣選取。面積:樣方內應包含該群落的大多數植物種類;單個樣方面積盡量最小,以減小工作量。數量:應選多個樣方(可選取3個樣方),統計其平均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為保證抽取樣方的代表性、準確性,在選址、面積、數量方面應盡可能做到科學、全面。選址:應選擇人為干擾少的區域,這樣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植物群落的原始狀態,增加數據的準確性,位置可隨機抽取。面積:樣方內應包括大多數的植物群落,提高樣方的代表性,樣方面積盡量小,減少工作量,以保證完成取樣。數量:樣方數量不能太多,太多會增加工作量,但也不能太少,太少會降低準確性和代表性,為保證樣方的代表性,應選多個樣方(可選取3個樣方),統計其平均值。(3)數據采集時,除植株編號、物種名稱外,還要采集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植株的數量高度直徑(或粗細)覆蓋度(覆蓋面積)數據采集時,除植株編號、物種名稱外,為保證樣方的數據全面性、準確性,還應采集植株的高度、數量、粗細、覆蓋度、生長狀況等。這樣對于植物群落特征的數據采集更科學全面。24.某校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暑假對我國西南某地區進行了野外實習。下圖是“他們觀察后繪制的等高線(單位:m)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圖中C處有一石碑“×河源”。請在圖中畫出發源于該處的小河。小組同學發現,圖示區域內該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較急,而中游段水流緩慢,解釋原因。答案 畫圖略。該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經的地區等高線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較急;而中游段流經的地區等高線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對緩慢。河流發育在山谷,山谷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等高線密集處,坡度較陡,河流流速較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該小組一位同學站在C處,另一位同學站在E處,如果不考慮樹木等物體的影響,請問站在D處的同學能否看到上述兩位同學?為什么?答案 看不到C處的同學,因為C、D之間有山脊阻擋了視線;能看到E處的同學,因為D、E之間是低谷,不會阻擋視線。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的為山谷,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的為山脊。如果兩地之間有山脊相隔,就會阻擋視線,山谷則不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該小組的兩位同學分別畫了DE、GH沿線的剖面圖,出現了圖右側①②兩種情況,你認為正確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請在①②兩圖中標出GH和DE的交點I。答案 畫圖略(分別標在最低、最高處)。②G、H兩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從G到H海拔是先升高再降低,故選②。GH和DE的交點I為GH間的最高點、DE間的最低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兩位同學分別在A、B兩地測量當地的氣溫,你認為兩地之間的溫差約為多少?為什么?答案 3 ℃。理由:根據等高線可知,兩地高度相差500 m,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 m,氣溫下降約6 ℃,故兩地之間溫差約3 ℃。圖中等高距為100 m,所以B處海拔為700 m,A處海拔為1 200 m,兩地垂直高差為500 m,在近地面,海拔每升高1 000 m,氣溫下降約6 ℃,故兩地之間氣溫相差約3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四.docx 章末檢測試卷四.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