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0.1 正確行使訴訟權利 練習一、單選題1.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下列對訴訟代理人理解正確的是( )①任何人都可被當事人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②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數量不受限制③訴訟代理人對在代理權限內的訴訟負責 ④委托訴訟代理人能節約當事人訴訟時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可能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認為不宜作訴訟代理人的人,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①排除。②: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至2人作為訴訟代理人,②排除。③④: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訴訟代理人對在代理權限內的訴訟負責,委托訴訟代理人能節約當事人訴訟時間,③④入選。故本題選D。2.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法律服務制度,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和辯護等法律服務。下列能承辦法律援助服務的人員是( )①社區志愿者 ②基層群眾 ③律師 ④公證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③④:在生活中,一些公民受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影響,難以在訴訟過程中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從而可能喪失保障自身合法權益的寶貴機會。為此,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③④正確。①②:社區志愿者、基層群眾不能承辦法律援助服務,①②排除。故本題選D。3.去法院“打官司”,通常被看作是一件極不情愿的事情。這是因為( )①訴訟可能導致雙方當事人傷和氣 ②訴訟具有程序性,沒有調解和仲裁便捷 ③訴訟是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中的最后途徑 ④對方如果請了律師,那么有理也說不清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去法院“打官司”,通常被看作是一件極不情愿的事情。這是因為訴訟可能導致雙方當事人傷和氣 ,訴訟具有程序性,沒有調解和仲裁便捷,①②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③:“訴訟是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中的最后途徑”與設問不存在因果關系,③排除;④:訴訟遵循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基本原則,與對方是否請律師沒有必然關系,④說法錯誤,應排除。故本題選A。4.王老漢與鄰居張大媽因宅基地問題產生糾紛,張大媽告到法院。在訴訟過程中,張大媽無意間發現審理此案的法官是王老漢的侄子,遂要求更換法官。張大媽的要求( )A.合理,因為當事人說了算B.合理,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C.不合理,公民不得干涉法院的審理D.不合理,這損害了王老漢的權利【答案】B【詳解】ABCD:在訴訟中,當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不宜參加案件審理或有關訴訟活動的情形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其退出,這就是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王老漢的侄子是審理此案的法官,這不利于公正審理,故張大媽行使的申請回避權利是合理的,B正確,A、C、D三項說法均錯誤,排除。故本題選B。5.“年僅16歲的長安少年山西打工遭到毒打,致傷后丟棄荒野使其凍掉雙腳……”陜西省各級領導、有關團體、醫療機構密切關注,省殘疾人聯合會安排少年張某在省博愛醫院免費治療,長安區法律援助機構受理了其法律援助申請。張某可以得到法律援助的原因是( )A.當事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B.當事人是盲、聾、啞而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C.當事人是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D.當事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答案】C【詳解】C:我國訴訟法規定,公民有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的權利。本案中張某年僅16歲,屬于未成年人,且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因此可以得到相應的法律援助,C正確。AB:材料沒有介紹當事人存在經濟困難,是盲、聾、啞等情況,AB排除。D:辯護人是為犯罪嫌疑人行使辯護權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人,而張某是受害人,D排除。故本題選C。6.賀某因搶劫、偷盜、故意傷害罪被捕入獄。劉律師受賀某家人的委托,在法庭上為賀某作了無罪辯護。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劉律師開展了申訴、控告的業務②劉律師擔任了訴訟代理人的角色③劉律師維護了賀某的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④劉律師擔任了賀某的辯護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申訴、控告是個人的權利,不是律師的業務,①錯誤。②:刑事訴訟中,律師充當的是當事人的辯護人而不是代理人,②錯誤。③④:該案屬于刑事訴訟,劉律師擔任了賀某的辯護人,訴訟辯護人的主要職責是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審理,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7.無依無靠的17歲孤兒小利被劉某教唆參與了一起搶劫,后小利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小利享有的訴訟權利有( )①可以委托辯護人為他辯護 ②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幫其進行訴訟③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出起訴 ④如對一審結果不服,可以申請上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詳解】①④:小利被劉某教唆參與了一起搶劫,作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小利可以可以委托辯護人為他辯護,如對一審結果不服,可以申請上訴,①④正確。②:訴訟代理人是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小利作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辯護人為他辯護,而不是委托訴訟代理人,②錯誤。③:小利屬于被訴的一方,是被告,起訴的是原告,③錯誤。故本題選B。8.柳某和皮某曾是戀人。分手后,皮某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發表了一些捏造的言論來詆毀柳某。柳某非常氣憤,欲起訴皮某。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柳某若不服一審判決,可在20日內提出上訴 ②皮某侵犯了柳某的名譽權 ③若不服法院判決,雙方都須提起上訴 ④皮某和柳某均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民事訴訟中,不服一審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5日,①錯誤。②:皮某在微信朋友圈中詆毀柳某,侵犯了柳某的名譽權,②正確。③:是否提出上訴,完全由當事人自主決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③錯誤。④: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④正確。故本題選C。9.20歲的王某涉嫌重傷李大爺被拘留。開庭審理前,王某委托做律師的舅舅為自己辯護審理,王某發現審理此案的法官是李大爺的遠房親戚,遂要求更換法官。一審判決作出后,王某認為量刑不妥,要求重新審理。這一案例表明( )①當事人有申請一切訴訟審理人員回避的權利②對審判決不服的當事人都有權申請再審③程序的公正旨在保障當事人實體權利的實現④刑事案件的被告可委托近親幫自己打官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只有當存在影響案件審理公正性的法院審理人員,公民才有權要求這些審理人員回避,①錯誤。②:對一審判決不服,且一審判決還未生效時,當事人有權提起上訴進入二審程序,而不是申請再審,②錯誤。③:無論是委托做律師的舅舅為自己辯護,還是要求更換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法官,還是一審判決后要求重新審理,這些都體現了程序的公正,而這些程序公正是為了保障當事人實體權利的實現,③符合題意。④:刑事案件的被告可以委托近親幫自己打官司,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0.王某在酒店住宿三天后結賬,隨后走向酒店大門,在該酒店濕滑且有障礙物的大門臺階上摔倒,致右股骨近端骨折,王某要求該酒店承擔治療費、營養費、誤工費等相關費用,但酒店以王某自身疏忽導致受傷為由拒絕擔責,于是王某將該酒店起訴至人民法院。在本案中( )①王某要準備證據并撰寫起訴狀②王某如對判決不服,可在判決書送達15日后上訴③王某有申請回避等廣泛的訴訟權利④若被告不提交答辯狀,則此案無法審理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在民事訴訟中,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王某主張酒店承擔相關費用,所以他需要準備能證明自己主張的證據,以支持自己的訴求。同時,向人民法院起訴需要撰寫起訴狀,所以王某要準備證據并撰寫起訴狀,①正確。②:本案是民事訴訟,王某如對判決不服,可在判決書送達15日內上訴,而不是15日后上訴,②錯誤。③: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享有申請回避的訴訟權利。王某作為原告,在訴訟過程中,如果發現審判人員、書記員等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他們回避,以保證案件的公正審理,③正確。④:法律規定被告不提交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案件,④錯誤。故本題選C。11.2024年2月,王某在某商貿有限公司的抖音直播間下單購買了一套智能門鎖。之后,商家的工作人員到王某家中安裝門鎖,在未經王某許可的情況下,全程進行了視頻拍攝,王某及其家人入鏡。剪輯后的視頻被發布于抖音,用于廣告宣傳。王某在網上看到該視頻后,隨即聯系商家要求刪除。對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商家侵犯了王某及其家人的肖像權②商家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和榮譽權③王某應立即將商家上訴至法院追究法律責任④王某可以要求商家停止侵害并發布致歉聲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④:未經過王某許可,拍攝并發布王某及家人入鏡的視頻,侵犯了王某及家人的肖像權,王某可以要求商家停止侵害并發布致歉聲明,①④正確。②:材料未體現侵犯榮譽權,②排除。③: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王某可以提起訴訟,而不是上訴,③不選。故本題選B。12.李某與丁某于2001年登記結婚。2018年,丈夫丁某與趙某結識并保持不正當男女關系,直至2023年被妻子李某發現。在此期間,在李某不知情的情況下,丁某多次向趙某贈與財產,其中通過微信轉賬金額達12萬余元,據此,李某訴至法院,主張判令被告趙某返還丁某贈與款并支付相應利息損失。對此案解讀正確的是( )①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和社會道德,該贈與行為應屬無效②如果丁某對判決不服,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上訴③趙某應向李某返贈與款但不需要支付相應利息損失④原告應該提交證據能夠證明丁某贈與趙某的財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④:丁某在與李某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與趙某保持不正當男女關系,并多次向趙某贈與財產,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和社會道德,該贈與行為應屬無效。李某訴至法院,主張判令被告趙某返還丁某贈與款并支付相應利息損失。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原告應該提交證據能夠證明丁某贈與趙某的財產,①④正確。②:上訴并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時提起,一審裁判就會生效,當事人就會失去上訴權,②錯誤。③:丁某的贈與行為損害了李某的夫妻共有財產權,該贈與行為應屬無效。故趙某應向李某返還贈與款,也需要支付相應利息損失,③錯誤。故本題選B。13.H公司向市知識產權局投訴郭某侵犯其擁有的“某包裝機的傳動裝置”實用新型專利,市知識產權局作出行政裁決,責令郭某停止生產、銷售侵權產品,郭某不服提起行政訴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如果法院判決郭某敗訴,郭某可以在一審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內提出上訴②在這起訴訟中,作為被告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③H公司所擁有的實用新型專利保護期為15年,保護期內權利人享有獨占權④如果法院審理認定郭某侵權,則郭某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等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①:如果法院判決郭某敗訴,郭某應在一審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提出上訴,而非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內。一審判決生效后,不能提起上訴,只能提起再審程序,①錯誤。②: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在這起訴訟中,作為被告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②正確。③:實用新型專利保護期為10年,而不是15年,③錯誤。④:如果法院審理認定郭某侵權,郭某應當按照法律規定承擔侵權責任,包括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④正確。故本題選D。14.王某夫婦上無父母,下無子女。2023年,王某將工資收入3萬元轉存入老伴賬戶。但2024年年初,老伴意外去世。因王某不知老伴的密碼,多次輸錯后銀行卡被鎖定,該銀行某支行以此為由不讓取款。王某遂訴至法院。訴訟過程中,他得知參與該訴訟的書記員是該支行經理的舅舅。本案中( )①王某可以委托辯護人幫助其進行訴訟②王某有權要求該書記員退出案件審理③王某最終可獲得該存款的全部所有權④王某可以在一審判決生效后提起上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詳解】①: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該案件為民事訴訟,王某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幫助其進行訴訟,①排除。②: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依據訴訟法規定的回避制度,當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不宜參加案件審理或有關訴訟活動的情形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其退出訴訟。該訴訟的書記員是該支行經理的舅舅,王某有權要求該書記員退出案件審理,②正確。③:王某夫婦上無父母,下無子女,而且工資收入3萬元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因此,構成遺產的是1.5萬元,王某是其老伴遺產的唯一法定繼承人,最終可獲得該存款的全部所有權,③正確。④: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判決生效后不能再提起上訴,④排除。故本題選C。15.小王籌備開一家茶樓,與石雕師小明簽訂一份合同,約定“一個月后正式簽訂承攬合同,由小明給茶樓雕刻兩只石獅,不簽訂者賠償對方違約金5000元”。一個月后,小明收到小王發來的信息:“考慮到茶樓風格,現外飾定為木制屏風,不再需要石獅子,抱歉無法與你合作。”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小王未與小明簽訂正式承攬合同,可直接解除與小明的合作②雙方訂立了預約合同,雙方當事人都應受到預約合同的約束③若小明要維權,可直接以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方式進行④小王未履行雙方約定的訂立正式合同義務,需承擔侵權責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小王未與小明簽訂正式承攬合同,但雙方訂立了預約合同,不可直接解除與小明的合作,①排除。②:小王與小明簽訂一份合同,約定“一個月后正式簽訂承攬合同,由小明給茶樓雕刻兩只石獅,不簽訂者賠償對方違約金5000元”。這說明雙方訂立了預約合同,雙方當事人都應受到預約合同的約束,②正確。③:當小明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他可以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直接以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方式進行維權,這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合法救濟途徑,③正確。④:小王未履行雙方約定的訂立正式合同義務,其行為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而非侵權責任,④排除。故本題選B。16.某人向《今日說法》進行法律咨詢,以下是咨詢內容:我在某公司就職,干了六個月了,還沒有簽勞動合同,經多次協商,老板欠我的工資仍拖著不還。我如果打官司,經濟上又負擔不起。該如何維權呢?如果你是律師,可作出如下回應( )①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只能二選一,考慮成本,可以選擇仲裁②一般情況,不經勞動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③雖然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已經形成勞動關系,要積極維權④基于你的經濟困難,可以考慮申請法律援助,獲得國家賠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詳解】①:商事仲裁和訴訟只能二選一,考慮成本,可以選擇仲裁,勞動爭議如果選擇訴訟解決的話必須仲裁前置,①錯誤。②:勞動爭議一般情況,不經勞動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②正確。③:雖然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已經形成勞動關系,要積極維權,③正確。④:基于你的經濟困難,可以考慮申請法律援助幫助解決訴訟問題,并不是申請法律援助獲得國家賠償,④錯誤。故本題選C。17.分別居住在三亞市吉陽區的甲和崖州區的乙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多年好友。2020年3月,甲因資金周轉問題向乙借款10萬元,約定兩年后還款。借款到期后,乙在多次催討未果后,決定于2023年4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乙可聘請辯護人向三亞市中院起訴②乙的訴訟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③甲不提交答辯狀不會影響法院的審理④乙可以向吉陽區人民法院起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本案為民事訴訟,乙聘請的是訴訟代理人,且一般民事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①錯誤。②: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訴訟時效的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本案未過訴訟時效,②錯誤。③: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案件,③正確。④:本案為民事訴訟,應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乙可以向甲居住的三亞市吉陽區人民法院起訴,④正確。故本題選D。18.初中生甲、乙、丙、丁為同校學生。某日,丙將校友微信群內評論甲的群聊記錄發送給乙,內容包含“人品不行”等言論。乙隨后在朋友圈發布“要‘瓜’找我,人品破產”等言論,并將群聊記錄內容轉發給丁。甲知道后,將乙訴至法院。本案中( )①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侵權行為②乙侵犯了甲的人格權③乙不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由甲的父母承擔侵權責任④甲的父母可以委托其朋友作為本案的訴訟代理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①: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人身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因此,本案中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①排除。②④:乙將丙轉發給他的評論甲的群聊記錄發布于朋友圈,且包含一些侮辱性言論,并將群聊記錄內容轉發給丁,本案中乙侵犯了甲的名譽權(人格權),甲父母可以委托其朋友作為本案的訴訟代理人,②④符合題意。③:乙作為初中生,侵犯同學的名譽權(人格權),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應承擔侵權責任,③錯誤。故本題選D。19.原告某物業公司為某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被告吳某、案外人徐某系該小區業主。2020年12月11日,徐某在業主微信群內發了15秒的短視頻,并在群內發表“小區大門口動用該房屋維修金,你們大家簽了字,同意了嗎?”被告吳某接著發表“現在一點這個東西就這么多錢,到時電梯壞了,樓頂壞了等咋辦,維修基金被物業套完了,拍拍屁股走人了,業主找誰去!”“真要大修沒錢就自生自滅了,太黑心了”“所以這個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是迫在眉睫”“不管怎樣你們簽的字違規,我們不認可,要求公示名單”等言論,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在該群內制止吳某并要求吳某道歉,吳某繼續發表“憑什么跟你道歉”“我說的是事實”等。原告某物業公司認為被告吳某的言論侵害其名譽權,遂訴至法院,要求吳某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吳某對原告某物業公司所作的負面評價,措辭有不文明、不嚴謹之處,超過必要的限度B.吳某沒有侵犯物業公司的名譽權,法院不會支持物業公司的訴求C.吳某應提供證據證明其言論沒有侵犯物業公司的權利D.物業公司在一審后如果不服判決,可在判決生效后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答案】B【詳解】AB: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材料中吳某對原告某物業公司所作的負面評價,沒有超過必要的限度,沒有侵犯物業公司的名譽權,法院不會支持物業公司的訴求,A錯誤,B正確。C: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原告某物業公司認為被告吳某的言論侵害其名譽權,原告應提供有關吳某侵害物業公司的權利的證據,C錯誤。D:物業公司在一審后如果不服判決,可在判決生效前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D錯誤。故本題選B。20.某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飲食店經營的魚生刺身及餐具進行抽樣檢驗,檢驗結論為不合格,認定其構成經營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違法行為,決定沒收違法所得并罰款5萬元。該飲食店不服,訴至法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飲食店可以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幫助其訴訟②該飲食店與該市監局之間的訴訟屬于行政訴訟③該飲食店如果對判決不服,還可以采取行政復議的方式解決爭議④本案中該市監局應當提供處罰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①:根據法律規定,刑事案件中被告可以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材料不是刑事訴訟,①不選。②④:該飲食店不服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處罰,訴至法院,屬于行政訴訟,根據法律規定,該市監局應當提供處罰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②④入選。③:程序錯誤,針對市場監督局作出的行政處罰,如果不服,可以采取行政復議方式解決爭議,如果,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可以提起訴訟,如果對判決不服,可以提出上訴,③不選。故本題選D。二、簡答題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鐘是一名有聽力障礙的7歲男童,因放暑假,父母將其托管至某幼兒園。一天晚上,父母為小鐘洗澡,發現小鐘身體有大面積腫大、淤血、烏青,經醫院診斷為外力損傷。小鐘父母反復詢問幼兒園,幼兒園負責人堅稱小鐘不是在幼兒園受傷的。小鐘的父親憤憤不平但又一籌莫展,因家里是低保戶,妻子和年幼兒女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實在無力承擔律師費。(1)結合材料,運用尋求法律援助的知識,分析說明小鐘的父親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闡述法律援助機構是如何接收法律援助申請的。【答案】(1)小鐘的父親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小鐘的父親經濟困難,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小鐘是未成年人,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法律握助。(2)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對該申請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小鐘父母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后,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查實小鐘一家屬于低保戶,符合法律援助條件,將會指派律師或法律工作者承辦該案。【分析】背景素材:申請法律援助考點考查:法律援助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精神【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結合材料,運用尋求法律援助的知識,分析說明小鐘的父親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解答時把握材料關鍵信息,調動運用法律援助的有關知識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小鐘的父親憤憤不平但又一籌莫展,因家里是低保戶,妻子和年幼兒女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實在無力承擔律師費→可聯系小鐘的父親經濟困難,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可以申請法律援助;關鍵詞②:小鐘是一名有聽力障礙的7歲男童,因放暑假,父母將其托管至某幼兒園→可聯系小鐘是未成年人,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法律援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闡述法律援助機構是如何接收法律援助申請的,考查教材知識的運用。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法律援助機構如何接收法律援助申請→可聯系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對該申請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關鍵詞②:小鐘的父親憤憤不平但又一籌莫展,因家里是低保戶,妻子和年幼兒女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實在無力承擔律師費→可聯系小鐘父母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后,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查實小鐘一家屬于低保戶,符合法律援助條件,將會指派律師或法律工作者承辦該案。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高校畢業生王某征,四處找工作。2023年6月,他通過手機聊天軟件,結識了一名昵稱為“畫家”的人。王某征與“畫家”約定,由“畫家”提供“虛擬撥號”設備、電話卡等工具,王某征負責再找一人按“畫家”要求前往G市周邊,尋找隱蔽地點架設“虛擬撥號”設備,并由“畫家”支付每日工資及二人所有開銷。后來,王某征找到同學王某聰,告知其主要工作是架設并操作“虛擬撥號”設備。2023年8月,王某征和王某聰在明知“畫家”提供的上家在實施網絡犯罪的情況下,仍多次架設“虛擬撥號”設備,供上家向不特定多數人撥打電話以實施電信網絡詐騙。2023年9月,王某征被公安機關逮捕,并被檢察院提起公訴。請你運用所學訴訟的有關知識分析王某征應該如何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答案】(1)王某征有權委托辯護人為其辯護。如果家庭條件困難,可以依法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法律咨詢或代理服務。(2)開庭審理后,應積極應訴,積極舉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如果對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分析】背景素材:電信網絡詐騙案例考點考查:訴訟實現公平正義等有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可把握知識指向通過材料中的關鍵詞進行定位。運用訴訟權利的相關知識,從措施角度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2023年8月,王某征和王某聰在明知“畫家”提供的上家在實施 網絡犯罪的情況下,仍多次架設“虛擬撥號”設備,供上家向不特定多數人撥打電話以實施電 信網絡詐騙→可聯系王某征有權委托辯護人為其辯護。關鍵詞②:某高校畢業生王某征,四處找工作→可聯系如果家庭條件困難,可以依法申請法律援助。關鍵詞③:王某征被公安機關逮捕,并被檢察院提起公訴→可聯系開庭審理后,應積極應訴,積極舉證;如果對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萬某是“縫合器與縫合針套件”的實用新型專利權人,以及“縫合器、具有縫合器的治療裝置以及治療系統”的發明專利申請人。Z公司認為,萬某曾系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在職期間完成的上述兩項發明創造屬于職務發明創造(執行本單位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相關權利應歸Z公司所有,故向H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法院以證據不足為由判決駁回訴訟請求。Z公司不服,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在二審程序中,全面梳理雙方當事人一系列矛盾糾紛,幫助其厘清各自核心訴求,充分釋明,耐心引導,一攬子化解雙方全部關聯糾紛,實現合作共贏。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說明Z公司采取上述糾紛解決途徑的理由。【答案】訴訟法賦予當事人廣泛的訴訟權利。Z公司作為民事主體,其訴訟過程中的合法訴訟權益受到法律保障。一審結束后,Z公司不服一審裁判,有權提起上訴,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Z公司最終以和為貴,接受調解,這避免了訟累和傷和氣,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析】背景素材:知識產權糾紛案例考點考查:正確行使訴訟權利、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說明Z公司采取上述糾紛解決途徑的理由,需要調用正確行使訴訟權利、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的有關知識,結合案情進行闡釋。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Z公司不服,提起上訴→可聯系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關鍵詞②:幫助其厘清各自核心訴求,實現合作共贏→可聯系民法凸顯了文明、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教材信息與材料信息相結合。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律援助是指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援助關乎人民群眾和案件當事人的權益保障,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自1979年全國人大通過刑事訴訟法規定指定辯護以來,法律援助工作已在我國開展40多年。為了適應新時代新要求,2022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2023全國辦理法律援助158.5萬件,有效維護了公民的合法權益。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說明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是如何惠及民生的。【答案】①順應時代的新要求,通過科學立法,使法律援助更加規范,為公民享受公共法律服務的權利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②為困難群眾提供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務,充分彰顯法律援助對弱勢群體的特殊關愛,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社會有正面導向作用,有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③通過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推進了法治社會的建設,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分析】背景素材:法律援助越來越健全考點考查:科學立法、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等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科學立法、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等有關知識,說明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是如何惠及民生的。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2022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可聯系通過科學立法,推動了法律體系的完善;關鍵詞②: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可聯系彰顯法律援助對弱勢群體的特殊關愛,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有正面導向作用。關鍵詞③:法律援助關乎人民群眾和案件當事人的權益保障,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可聯系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促進公平正義;關鍵詞④:2023全國辦理法律援助158.5萬件,有效維護了公民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推進法治社會的建設,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試卷第1頁,共3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0.1 正確行使訴訟權利 練習一、單選題1.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下列對訴訟代理人理解正確的是( )①任何人都可被當事人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②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數量不受限制③訴訟代理人對在代理權限內的訴訟負責 ④委托訴訟代理人能節約當事人訴訟時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法律服務制度,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和辯護等法律服務。下列能承辦法律援助服務的人員是( )①社區志愿者 ②基層群眾 ③律師 ④公證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去法院“打官司”,通常被看作是一件極不情愿的事情。這是因為( )①訴訟可能導致雙方當事人傷和氣 ②訴訟具有程序性,沒有調解和仲裁便捷 ③訴訟是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中的最后途徑 ④對方如果請了律師,那么有理也說不清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王老漢與鄰居張大媽因宅基地問題產生糾紛,張大媽告到法院。在訴訟過程中,張大媽無意間發現審理此案的法官是王老漢的侄子,遂要求更換法官。張大媽的要求( )A.合理,因為當事人說了算B.合理,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C.不合理,公民不得干涉法院的審理D.不合理,這損害了王老漢的權利5.“年僅16歲的長安少年山西打工遭到毒打,致傷后丟棄荒野使其凍掉雙腳……”陜西省各級領導、有關團體、醫療機構密切關注,省殘疾人聯合會安排少年張某在省博愛醫院免費治療,長安區法律援助機構受理了其法律援助申請。張某可以得到法律援助的原因是( )A.當事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B.當事人是盲、聾、啞而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C.當事人是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D.當事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6.賀某因搶劫、偷盜、故意傷害罪被捕入獄。劉律師受賀某家人的委托,在法庭上為賀某作了無罪辯護。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劉律師開展了申訴、控告的業務②劉律師擔任了訴訟代理人的角色③劉律師維護了賀某的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④劉律師擔任了賀某的辯護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無依無靠的17歲孤兒小利被劉某教唆參與了一起搶劫,后小利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小利享有的訴訟權利有( )①可以委托辯護人為他辯護 ②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幫其進行訴訟③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出起訴 ④如對一審結果不服,可以申請上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柳某和皮某曾是戀人。分手后,皮某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發表了一些捏造的言論來詆毀柳某。柳某非常氣憤,欲起訴皮某。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柳某若不服一審判決,可在20日內提出上訴 ②皮某侵犯了柳某的名譽權 ③若不服法院判決,雙方都須提起上訴 ④皮某和柳某均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歲的王某涉嫌重傷李大爺被拘留。開庭審理前,王某委托做律師的舅舅為自己辯護審理,王某發現審理此案的法官是李大爺的遠房親戚,遂要求更換法官。一審判決作出后,王某認為量刑不妥,要求重新審理。這一案例表明( )①當事人有申請一切訴訟審理人員回避的權利②對審判決不服的當事人都有權申請再審③程序的公正旨在保障當事人實體權利的實現④刑事案件的被告可委托近親幫自己打官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王某在酒店住宿三天后結賬,隨后走向酒店大門,在該酒店濕滑且有障礙物的大門臺階上摔倒,致右股骨近端骨折,王某要求該酒店承擔治療費、營養費、誤工費等相關費用,但酒店以王某自身疏忽導致受傷為由拒絕擔責,于是王某將該酒店起訴至人民法院。在本案中( )①王某要準備證據并撰寫起訴狀②王某如對判決不服,可在判決書送達15日后上訴③王某有申請回避等廣泛的訴訟權利④若被告不提交答辯狀,則此案無法審理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1.2024年2月,王某在某商貿有限公司的抖音直播間下單購買了一套智能門鎖。之后,商家的工作人員到王某家中安裝門鎖,在未經王某許可的情況下,全程進行了視頻拍攝,王某及其家人入鏡。剪輯后的視頻被發布于抖音,用于廣告宣傳。王某在網上看到該視頻后,隨即聯系商家要求刪除。對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商家侵犯了王某及其家人的肖像權②商家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和榮譽權③王某應立即將商家上訴至法院追究法律責任④王某可以要求商家停止侵害并發布致歉聲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李某與丁某于2001年登記結婚。2018年,丈夫丁某與趙某結識并保持不正當男女關系,直至2023年被妻子李某發現。在此期間,在李某不知情的情況下,丁某多次向趙某贈與財產,其中通過微信轉賬金額達12萬余元,據此,李某訴至法院,主張判令被告趙某返還丁某贈與款并支付相應利息損失。對此案解讀正確的是( )①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和社會道德,該贈與行為應屬無效②如果丁某對判決不服,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上訴③趙某應向李某返贈與款但不需要支付相應利息損失④原告應該提交證據能夠證明丁某贈與趙某的財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H公司向市知識產權局投訴郭某侵犯其擁有的“某包裝機的傳動裝置”實用新型專利,市知識產權局作出行政裁決,責令郭某停止生產、銷售侵權產品,郭某不服提起行政訴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如果法院判決郭某敗訴,郭某可以在一審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內提出上訴②在這起訴訟中,作為被告的市知識產權局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③H公司所擁有的實用新型專利保護期為15年,保護期內權利人享有獨占權④如果法院審理認定郭某侵權,則郭某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等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王某夫婦上無父母,下無子女。2023年,王某將工資收入3萬元轉存入老伴賬戶。但2024年年初,老伴意外去世。因王某不知老伴的密碼,多次輸錯后銀行卡被鎖定,該銀行某支行以此為由不讓取款。王某遂訴至法院。訴訟過程中,他得知參與該訴訟的書記員是該支行經理的舅舅。本案中( )①王某可以委托辯護人幫助其進行訴訟②王某有權要求該書記員退出案件審理③王某最終可獲得該存款的全部所有權④王某可以在一審判決生效后提起上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小王籌備開一家茶樓,與石雕師小明簽訂一份合同,約定“一個月后正式簽訂承攬合同,由小明給茶樓雕刻兩只石獅,不簽訂者賠償對方違約金5000元”。一個月后,小明收到小王發來的信息:“考慮到茶樓風格,現外飾定為木制屏風,不再需要石獅子,抱歉無法與你合作。”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小王未與小明簽訂正式承攬合同,可直接解除與小明的合作②雙方訂立了預約合同,雙方當事人都應受到預約合同的約束③若小明要維權,可直接以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方式進行④小王未履行雙方約定的訂立正式合同義務,需承擔侵權責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某人向《今日說法》進行法律咨詢,以下是咨詢內容:我在某公司就職,干了六個月了,還沒有簽勞動合同,經多次協商,老板欠我的工資仍拖著不還。我如果打官司,經濟上又負擔不起。該如何維權呢?如果你是律師,可作出如下回應( )①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只能二選一,考慮成本,可以選擇仲裁②一般情況,不經勞動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③雖然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已經形成勞動關系,要積極維權④基于你的經濟困難,可以考慮申請法律援助,獲得國家賠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分別居住在三亞市吉陽區的甲和崖州區的乙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多年好友。2020年3月,甲因資金周轉問題向乙借款10萬元,約定兩年后還款。借款到期后,乙在多次催討未果后,決定于2023年4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乙可聘請辯護人向三亞市中院起訴②乙的訴訟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③甲不提交答辯狀不會影響法院的審理④乙可以向吉陽區人民法院起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初中生甲、乙、丙、丁為同校學生。某日,丙將校友微信群內評論甲的群聊記錄發送給乙,內容包含“人品不行”等言論。乙隨后在朋友圈發布“要‘瓜’找我,人品破產”等言論,并將群聊記錄內容轉發給丁。甲知道后,將乙訴至法院。本案中( )①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侵權行為②乙侵犯了甲的人格權③乙不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由甲的父母承擔侵權責任④甲的父母可以委托其朋友作為本案的訴訟代理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原告某物業公司為某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被告吳某、案外人徐某系該小區業主。2020年12月11日,徐某在業主微信群內發了15秒的短視頻,并在群內發表“小區大門口動用該房屋維修金,你們大家簽了字,同意了嗎?”被告吳某接著發表“現在一點這個東西就這么多錢,到時電梯壞了,樓頂壞了等咋辦,維修基金被物業套完了,拍拍屁股走人了,業主找誰去!”“真要大修沒錢就自生自滅了,太黑心了”“所以這個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是迫在眉睫”“不管怎樣你們簽的字違規,我們不認可,要求公示名單”等言論,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在該群內制止吳某并要求吳某道歉,吳某繼續發表“憑什么跟你道歉”“我說的是事實”等。原告某物業公司認為被告吳某的言論侵害其名譽權,遂訴至法院,要求吳某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吳某對原告某物業公司所作的負面評價,措辭有不文明、不嚴謹之處,超過必要的限度B.吳某沒有侵犯物業公司的名譽權,法院不會支持物業公司的訴求C.吳某應提供證據證明其言論沒有侵犯物業公司的權利D.物業公司在一審后如果不服判決,可在判決生效后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某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飲食店經營的魚生刺身及餐具進行抽樣檢驗,檢驗結論為不合格,認定其構成經營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違法行為,決定沒收違法所得并罰款5萬元。該飲食店不服,訴至法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飲食店可以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幫助其訴訟②該飲食店與該市監局之間的訴訟屬于行政訴訟③該飲食店如果對判決不服,還可以采取行政復議的方式解決爭議④本案中該市監局應當提供處罰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簡答題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鐘是一名有聽力障礙的7歲男童,因放暑假,父母將其托管至某幼兒園。一天晚上,父母為小鐘洗澡,發現小鐘身體有大面積腫大、淤血、烏青,經醫院診斷為外力損傷。小鐘父母反復詢問幼兒園,幼兒園負責人堅稱小鐘不是在幼兒園受傷的。小鐘的父親憤憤不平但又一籌莫展,因家里是低保戶,妻子和年幼兒女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實在無力承擔律師費。(1)結合材料,運用尋求法律援助的知識,分析說明小鐘的父親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闡述法律援助機構是如何接收法律援助申請的。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高校畢業生王某征,四處找工作。2023年6月,他通過手機聊天軟件,結識了一名昵稱為“畫家”的人。王某征與“畫家”約定,由“畫家”提供“虛擬撥號”設備、電話卡等工具,王某征負責再找一人按“畫家”要求前往G市周邊,尋找隱蔽地點架設“虛擬撥號”設備,并由“畫家”支付每日工資及二人所有開銷。后來,王某征找到同學王某聰,告知其主要工作是架設并操作“虛擬撥號”設備。2023年8月,王某征和王某聰在明知“畫家”提供的上家在實施網絡犯罪的情況下,仍多次架設“虛擬撥號”設備,供上家向不特定多數人撥打電話以實施電信網絡詐騙。2023年9月,王某征被公安機關逮捕,并被檢察院提起公訴。請你運用所學訴訟的有關知識分析王某征應該如何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萬某是“縫合器與縫合針套件”的實用新型專利權人,以及“縫合器、具有縫合器的治療裝置以及治療系統”的發明專利申請人。Z公司認為,萬某曾系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在職期間完成的上述兩項發明創造屬于職務發明創造(執行本單位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相關權利應歸Z公司所有,故向H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法院以證據不足為由判決駁回訴訟請求。Z公司不服,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在二審程序中,全面梳理雙方當事人一系列矛盾糾紛,幫助其厘清各自核心訴求,充分釋明,耐心引導,一攬子化解雙方全部關聯糾紛,實現合作共贏。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說明Z公司采取上述糾紛解決途徑的理由。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律援助是指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援助關乎人民群眾和案件當事人的權益保障,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自1979年全國人大通過刑事訴訟法規定指定辯護以來,法律援助工作已在我國開展40多年。為了適應新時代新要求,2022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2023全國辦理法律援助158.5萬件,有效維護了公民的合法權益。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說明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是如何惠及民生的。試卷第1頁,共3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1 正確行使訴訟權利 練習(原卷版)-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docx 10.1 正確行使訴訟權利 練習(解析版)-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