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節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課件 學案 練習,共10份)中圖版(2019)必修 第一冊 第一單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節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課件 學案 練習,共10份)中圖版(2019)必修 第一冊 第一單元

資源簡介

第一章 第一節 課時1 宇宙環境
(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2024·四川成都期中)下圖為“不同級別天體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體系統依次為(  )
A.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可觀測宇宙
B.地月系、銀河系、太陽系、可觀測宇宙
C.可觀測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D.太陽系、銀河系、可觀測宇宙、地月系
2.作為地月系的中心天體——地球,從其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角度出發,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①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谑翘栂抵械囊活w巨行星?、叟c太陽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鄰 ④是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嫦娥奔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講述了嫦娥飛到“月宮”的故事。讀圖,完成3~4題。
3.“月宮”屬于(  )
①河外星系?、阢y河系 ③太陽系?、艿卦孪?br/>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如果圖中有一個天體是“月宮”(月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M是行星 B.E是衛星
C.M是恒星 D.S是恒星
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2021年9月下旬開始,受日凌現象的影響,“祝融號”火星車與地球間的通信出現不穩定甚至中斷,“祝融號”進入約一個月的“休假”期。10月下旬,火星車已恢復與地球間的通信,繼續開展火星地面勘探工作。據此完成5~6題。
5.日凌期間,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
6.八顆行星繞日公轉特征中,與日凌現象的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  )
A.近圓性 B.共面性
C.同向性 D.周期性
(2023·山西大同月考)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順利著陸。隨后,“嫦娥四號”探測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軌道的“鵲橋”中繼衛星發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號”探測器釋放“玉兔二號”探月車到月面進行考察。讀圖,完成7~8題。
7.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下列不屬于天體的是(  )
A.位于奔月軌道的“嫦娥四號”探測器
B.“鵲橋”中繼衛星
C.“玉兔二號”探月車
D.月球
8.“玉兔二號”探月車回傳的數據表明,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巨大。而具有適宜的溫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條件,形成地球表面適宜溫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晝夜交替的周期較適中?、诘厍蚓哂羞m中的質量和體積?、鄣厍虼髿庵芯哂谐粞鯇印、艿厍蚺c太陽的距離較適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選擇題9~13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024·江西南昌月考)根據外國媒體報道,科學家日前發現了一顆比太陽還要明亮1 000萬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圖右下角最亮處。它的質量是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據此完成9~10題。
9.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屬于(  )
A.可觀測宇宙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10.假設用恒星“R136a1”替換太陽的位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地球上將很難存在生命 ②地球將遭受的紫外線輻射量減少?、鄣厍騼蓸O冰川將減少?、芙鹦菍⒏赡芫邆洚a生生命的條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浙江寧波調研)“好奇號”確認火星上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物質。分析檢測顯示,取出的巖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鹽和其他對生命非常關鍵的礦物成分?;鹦且远趸紴橹鞯拇髿饧认”∮趾?。閱讀下表,完成11~13題。
行星 與日 距離① 質量② 體積③ 自轉周期 公轉周期 表面平均 溫度(℃)
水星 0.39 0.06 0.06 58.6天 87.9天 晝350 夜-170
金星 0.72 0.82 0.86 243天 224.7天 480(固)
地球 1.00 1.00 1.00 23時56分 1.0年 22(固)
火星 1.52 0.11 0.15 24時37分 1.88年 -22(固)
注:①②③欄中均以地球為1,其他行星數據為其與地球的比值;“固”指固體表面。
11.若登陸表中四顆行星,最能體會到“度日如年”的是(  )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
12.火星大氣比地球大氣溫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比地球質量小 B.比地球密度小
C.距離太陽遠 D.比地球體積小
13.火星雖然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物質,但目前仍然沒有發現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  )
A.火星自轉周期長 B.火星表面溫度高
C.火星上沒有液態水 D.火星上沒有大氣
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 沖日是指某一行星在繞日公轉過程中運行到與地球、太陽成一條直線的位置,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陽和該行星之間的一種天文現象。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318倍,體積約是地球的1 321倍。2022年9月27日出現木星沖日現象,此時,木星特別明亮。
材料二 下圖為木星沖日示意圖。
材料三 木衛二的組成與類地行星相似。木衛二的表面溫度很低,赤道地區約-160 ℃,兩極地區表面溫度低于-220 ℃,所以表面形成永久凍結的冰層。由于木星存在內部能量源,其冰下深處或擁有液態水。1994年,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光譜儀觀測到,木衛二的表面包裹著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含有氧氣。
(1)推測除木星以外的太陽系各行星中,可能出現沖日現象的行星。(4分)
(2)據圖和所學知識,推測木星沖日時,木星特別明亮的原因。(4分)
(3)木衛二上是否存在生命是長期爭論的話題,請根據材料三及自己的認知,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7分)
答案精析
1.C 2.B [第1題,讀圖可知,丁天體系統中有地球和月球,且以地球為中心天體,故為地月系;地球及其公轉軌道位于丙天體系統中,故丙為太陽系;太陽系位于銀河系中,故乙天體系統為銀河系;銀河系位于可觀測宇宙中,故甲天體系統為可觀測宇宙。故選C。第2題,按照與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八顆行星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地球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①正確。地球不是巨行星,②錯誤。地球與太陽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鄰,③正確。地球是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但這不是關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描述,④錯誤。故選B。]
3.B 4.D [第3題,“月宮”位于月球上,屬于地月系,④對,排除A;地月系屬于太陽系,又屬于銀河系,②③對,B正確;銀河系與河外星系是同一等級,是并列關系,月球屬于銀河系,①錯,C、D錯誤。故選B。第4題,如果圖中有一個天體是“月宮”(月球),月球是天體,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組成地月系,所以圖中M是衛星月球,E是行星地球,S是恒星太陽,故選D。]
5.C 6.B [第5題,根據材料可知,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A圖中地球和火星在太陽的同一側,地球會擋住太陽的一部分輻射,此時“祝融號”火星車受到太陽輻射干擾較小,A錯誤;B圖和D圖中火星比地球距離太陽更近,位置關系錯誤,B、D錯誤;C圖中火星與地球分別位于太陽的兩側,此時“祝融號”火星車有可能會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C正確。第6題,根據材料可知,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發生日凌與八顆行星繞日公轉的近圓性,同向性關系不大,周期性不屬于八顆行星繞日公轉特征,A、C、D錯誤;與日凌現象的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共面性,當行星位于同一平面時,日凌現象才可能發生,B正確。]
7.C 8.C [第7題,“玉兔二號”探月車位于月球表面,是月球的附屬物,不屬于天體,故選C。第8題,由于地球晝夜交替的周期較適中、日地距離適中,使得地球具有適宜的溫度條件,①④正確。]
9.D 10.A [第9題,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屬于太陽系,D正確。第10題,恒星“R136a1”比太陽還要明亮1 000萬倍,它的質量是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用恒星“R136a1”替換太陽的位置后,地球在其照射下溫度會升高,兩極冰川會減少;地球將會受到更加強烈的紫外線輻射,不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發展;金星的溫度會更高,更不具備產生生命的條件。①③正確,A正確。]
11.B 12.C 13.C [第11題,讀表可知,金星自轉周期為243天,為四顆行星中自轉周期最長的行星,最能體會到“度日如年”。第12題,火星大氣的熱量來源于太陽,由于火星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遠,所以火星大氣溫度比地球低。第13題,據材料可知,火星自轉周期適中,表面平均溫度低,有稀薄的大氣,故A、B、D錯誤。因為火星溫度較低,故火星上沒有液態水,選C。]
14.(1)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木星體積大,對太陽光的反射作用強;此時木星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此時木星距離地球最近。
(3)不存在生命。理由:木衛二大氣層極其稀薄,表面溫度極低,生命難以產生和存活;可能存在的液態水位于冰層深處,壓力極大,不適宜生物生存;科學探測并未發現木衛二有生命存在。
或存在生命。理由:木衛二或存在液態水,水是孕育生命的必要條件;有大氣層,而且有氧氣存在;其存在內部能量源,可為生命提供能量。第一節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課時1 宇宙環境
[學習目標] 1.結合圖片識別天體的主要類型,了解其特點。(綜合思維)2.學會通過不同級別天體系統模式圖,描述地球在不同的宇宙空間尺度中的位置。(地理實踐力)3.結合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綜合思維)
知識點一 宇宙
1.宇宙的概念:________和空間的統一,是萬事萬物的總稱。
2.天體——宇宙的物質性
(1)概念:宇宙由不同形態的________組成,我們把這些物質統稱為天體。
(2)類型
劃分依據 主要類型
物理和化學性質 星云、________、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和星際物質等。其中______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體,是構成宇宙的主要物質形態
3.天體系統——宇宙的運動性
(1)形成:運動著的鄰近天體之間相互________,形成了以質量____的天體為中心,其他天體圍繞這個中心________的天體“集團”。
(2)層次
A可觀測宇宙
1.“三看法”判斷天體
 
2.“四看法”判斷天體系統
 
天體系統至少由兩個天體組成,單個天體不能構成天體系統。構成天體系統的天體位置比較靠近時,相互之間的吸引力足夠大,才能通過相互吸引而相互繞轉;天體之間必須同時具備“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兩個條件才能構成天體系統。
拓展延伸 認識常見的天體
天體 類型 組成物質 (或成員) 特點 觀測到的現象
恒星 熾熱的氣體 ①質量龐大,溫度高,能自己發出光和熱;②恒星之間相距遙遠;③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明亮閃爍
星云 氣體和塵埃,主要物質是氫 ①本身不發光,呈云霧狀;②密度小,體積和質量都很大 發光的云霧狀,圖為獵戶座星云
行星 如:太陽系八顆行星 ①在橢圓形軌道上繞恒星運行,質量比恒星??;②本身不發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發亮 明亮不閃爍,在天空有明顯位置移動
衛星 如:月球 ①環繞行星運轉、本身不發光;②衛星大小不一,但是質量不會超過所繞轉的行星 圓缺變化
流星體 塵粒和固體塊 ①不能自己發光,但與大氣摩擦形成光跡;②進入大氣層后,與大氣摩擦燃燒而發光,產生流星現象;③沒有燃燒盡的殘體落到地面叫隕星,其中石質隕星叫隕石,鐵質隕星叫隕鐵 一閃即逝的流星現象
彗星 冰物質 ①密度很小,具有云霧狀外表,不能自己發光;②繞太陽運行 拖著掃帚狀長尾
獵戶座流星雨以其流量穩定、持續時間長、亮流星多而聞名于世,非常適合天文愛好者觀測。2023年流星雨極大期為10月22日8時,最多時肉眼每小時可看到20顆流星。
1.[綜合思維]結合材料,判斷圖中各事物是否都是天體,并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獵戶座是天體系統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理實踐力]讀下圖,寫出A、B、C、D所代表的天體系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理實踐力]把常見天體及其特點連線。
2023年6月3日21時29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讀圖,完成1~2題。
1.圖1中的“神舟十五號”返回艙表面有類似“燒焦”的痕跡,與其成因類似的是(  )
A.流星 B.極光 C.彗星 D.磁暴
2.按照天體類型,在太空運行的空間站屬于(  )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衛星
(2023·陜西榆林期末)下圖中的“藍月亮”為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出的銀河系中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據推測其本身不發光,但該天體上光照良好。據此回答3~4題。
3.“藍月亮”應屬于(  )
A.行星 B.恒星 C.彗星 D.衛星
4.“藍月亮”上的光照可能來自(  )
A.恒星 B.地球 C.行星 D.流星
知識點二 太陽系和地球
1.太陽系
(1)組成:包括太陽、________及其衛星、眾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等。
(2)八顆行星  ↓距離太陽由近及遠
(3)在上圖中短線處用箭頭畫出八顆行星的公轉方向。
2.地球
(1) 普通性
(2)特殊性
①表現: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______特別是存在著高級智慧生物的天體。
②存在生命的條件
條件 成因
自身 條件 適宜的_______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
水主要以 形式存在
適宜生物生存的大氣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引力適當
外部條件 的宇宙環境 太陽系中的行星幾乎都在 上沿著各自的橢圓形公轉軌道和相同的 圍繞太陽運行,互不干擾
1.圖示法記憶太陽系行星分類及物理特性
2.行星存在生命條件的分析思路
在經歷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北京時間2021年5月1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下表為地球與火星物理性質對比表。
地球 火星
與太陽的平均 距離(×108 km) 1.496 2.279
大氣成分 N2、O2 CO2
公轉周期 1年 1.9年
自轉周期 23時56分4秒 24時37分
質量(地球為1) 1 0.11
體積(地球為1) 1 0.15
大氣密度 1 0.01
表面溫度 15 ℃ -65 ℃
1.[區域認知]結合所學知識,說出火星在宇宙中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說明火星大氣密度較地球低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綜合思維]分析與地球相比,生物難以在火星生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廣東中山期中)某影片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面臨絕境,開啟“流浪地球”計劃的故事。計劃中地球將流浪2 500年,泊入比鄰星附近,成為比鄰星的行星。讀下圖,完成1~2題。
1.影片中將地球推進至木星軌道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軌道是(  )
A.水星軌道 B.金星軌道
C.火星軌道 D.土星軌道
2.地球外圍能夠形成大氣層的主要原因是(  )
A.日地距離適中 B.體積與質量適中
C.自轉周期適中 D.公轉周期適中
“生命宜居帶”是指恒星周圍的一個適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區域。下圖為“天文學家公認的恒星周圍‘生命宜居帶’示意圖”。橫坐標表示行星距離恒星的遠近,縱坐標表示恒星的大小。結合下圖,回答3~4題。
3.在這個宜居帶中,之所以可能出現生命,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液態水的存在 B.宇宙輻射的強度
C.行星的體積 D.適宜呼吸的大氣
4.如果把太陽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換一下,則(  )
A.地球上將不會有大氣
B.地球上將只有固態和晶體物質
C.地球上將會被水淹沒,人類無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D.地表溫度太高,原子無法結合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會有生命物質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宇宙
梳理教材新知
1.時間
2.(1)物質 (2)恒星 星云
3.(1)吸引 大 旋轉 (2)銀河系 太陽系 地月系
探究核心知識
1.(1)流星體是運行于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小塊,是天體。
(2)流星現象是流星體闖入地球大氣層,與地球大氣摩擦燃燒而出現的發光現象,不是天體。
(3)隕星是未燃燒盡的流星物質落在地球表面,成為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體。
2.不是。理由: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才能形成天體系統,組成獵戶座的各個天體宇宙空間相距很遠,不存在相互吸引、相互繞轉的關系,所以不是天體系統。
3.A:可觀測宇宙;B:銀河系;C:太陽系;D:地月系。
4.
落實思維方法
1.A 2.D [第1題,圖1中的“神舟十五號”返回艙表面有類似“燒焦”的痕跡,是返回艙進入地球大氣層與大氣摩擦燃燒形成的,其成因類似于流星,A正確。第2題,按照天體類型,在太空運行的空間站屬于衛星,其環繞地球運轉,屬于人造天體,D正確。]
3.D 4.A [第3題,“藍月亮”為圍繞行星運轉的一個天體,因此其應該屬于衛星,D正確。第4題,“藍月亮”位于圖中恒星天體系統,該系統中只有恒星能夠發光發熱,行星與衛星不發光,因此“藍月亮”上的光照來自圖中的恒星,A正確。]
知識點二 太陽系和地球
梳理教材新知
1.(1)八顆行星 (2)金星 火星 木星 海王星
(3)
2.(2)①生物?、跍囟取∫簯B 安全 同一個平面 方向
探究核心知識
1.火星位于銀河系中的太陽系;位于地球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或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
2.火星的質量和體積小,引力小。
3.火星距太陽更遠,表面溫度過低;溫度低,液態水難以存在;大氣密度低,且大氣成分缺少O2,故生物難以在火星生存。
落實思維方法
1.C 2.B [第1題,地球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有火星軌道,C正確。第2題,地球體積與質量適中使地球有適當的引力,可以吸引大氣層, B正確。]
3.A 4.D [第3題,圖中主要反映恒星與行星距離適中,使宜居帶內行星表面的溫度適中,有液態水的存在。第4題,如果把太陽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換一下,則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變近,受影響最大的是溫度條件,地表溫度變高,因此D項正確。](共66張PPT)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第一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環境
課時1
運用資料,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說明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結合圖片識別天體的主要類型,了解其特點。(綜合思維)
2.學會通過不同級別天體系統模式圖,描述地球在不同的宇宙空間尺度中的位置。(地理實踐力)
3.結合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綜合思維)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宇宙
知識點二 太陽系和地球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宇宙
>
<
知識點一
1.宇宙的概念: 和空間的統一,是萬事萬物的總稱。
2.天體——宇宙的物質性
(1)概念:宇宙由不同形態的 組成,我們把這些物質統稱為天體。
(2)類型
時間
物質
恒星
星云
劃分依據 主要類型
物理和化學性質 星云、 、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和星際物質等。其中
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體,是構成宇宙的主要物質形態
3.天體系統——宇宙的運動性
(1)形成:運動著的鄰近天體之間相互 ,形成了以質量 的天體為中心,其他天體圍繞這個中心 的天體“集團”。
(2)層次
A可觀測宇宙
B________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統
吸引
旋轉

銀河系
C________
太陽系
D ________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統
1.“三看法”判斷天體
2.“四看法”判斷天體系統
天體系統至少由兩個天體組成,單個天體不能構成天體系統。構成天體系統的天體位置比較靠近時,相互之間的吸引力足夠大,才能通過相互吸引而相互繞轉;天體之間必須同時具備“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兩個條件才能構成天體系統。
認識常見的天體
拓展延伸
天體 類型 組成物質 (或成員) 特點 觀測到的現象
恒星 熾熱的氣體 ①質量龐大,溫度高,能自己發出光和熱;②恒星之間相距遙遠;③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明亮閃爍
星云 氣體和塵埃,主要物質是氫 ①本身不發光,呈云霧狀;②密度小,體積和質量都很大
發光的云霧狀,圖為獵戶座星云
拓展延伸
認識常見的天體
天體 類型 組成物質 (或成員) 特點 觀測到的現象
行星 如:太陽系八顆行星 ①在橢圓形軌道上繞恒星運行,質量比恒星?。虎诒旧聿话l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發亮
明亮不閃爍,在天空有明顯位置移動
衛星 如:月球 ①環繞行星運轉、本身不發光;②衛星大小不一,但是質量不會超過所繞轉的行星
圓缺變化
拓展延伸
認識常見的天體
天體 類型 組成物質 (或成員) 特點 觀測到的現象
流星體 塵粒和固體塊 ①不能自己發光,但與大氣摩擦形成光跡;②進入大氣層后,與大氣摩擦燃燒而發光,產生流星現象;③沒有燃燒盡的殘體落到地面叫隕星,其中石質隕星叫隕石,鐵質隕星叫隕鐵
一閃即逝的流星現象
彗星 冰物質 ①密度很小,具有云霧狀外表,不能自己發光;②繞太陽運行
拖著掃帚狀長尾
獵戶座流星雨以其流量穩定、持續時間長、亮流星多而聞名于世,非常適合天文愛好者觀測。2023年流星雨極大期為10月22日8時,最多時肉眼每小時可看到20顆流星。
1.[綜合思維]結合材料,判斷圖中各事物是否都是天體,并說明理由。
答案 (1)流星體是運行于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小塊,
是天體。
(2)流星現象是流星體闖入地球大氣層,與地球大氣摩擦燃燒而出現的發光現象,不是天體。
(3)隕星是未燃燒盡的流星物質落在地球表面,成為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體。
2.[綜合思維]獵戶座是天體系統嗎?為什么?
答案 不是。理由: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才能形成天體系統,組成獵戶座的各個天體宇宙空間相距很遠,不存在相互吸引、相互繞轉的關系,所以不是天體系統。
3.[地理實踐力]讀下圖,寫出A、B、C、D所代表的天體系統。
答案 A:可觀測宇宙;B:銀河系;C:太陽系;D:地月系。
4.[地理實踐力]把常見天體及其特點連線。
答案 
2023年6月3日21時29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讀圖,完成1~2題。
1.圖1中的“神舟十五號”返回艙表面有類似“燒焦”的痕跡,與其成因類似的是
A.流星 B.極光
C.彗星 D.磁暴

圖1中的“神舟十五號”返回艙表面有類似“燒焦”的痕跡,是返回艙進入地球大氣層與大氣摩擦燃燒形成的,其成因類似于流星,A正確。
2023年6月3日21時29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讀圖,完成1~2題。
2.按照天體類型,在太空運行的空間站屬于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衛星

按照天體類型,在太空運行的空間站屬于衛星,其環繞地球運轉,屬于人造天體,D正確。
(2023·陜西榆林期末)下圖中的“藍月亮”為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出的銀河系中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據推測其本身不發光,但該天體上光照良好。據此回答3~4題。
3.“藍月亮”應屬于
A.行星 B.恒星
C.彗星 D.衛星

“藍月亮”為圍繞行星運轉的一個天體,因此其應該屬于衛星,D正確。
(2023·陜西榆林期末)下圖中的“藍月亮”為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出的銀河系中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據推測其本身不發光,但該天體上光照良好。據此回答3~4題。
4.“藍月亮”上的光照可能來自
A.恒星 B.地球
C.行星 D.流星

“藍月亮”位于圖中恒星天體系統,該系統中只有恒星能夠發光發熱,行星與衛星不發光,因此“藍月亮”上的光照來自圖中的恒星,A正確。
太陽系和地球
>
<
知識點二
1.太陽系
(1)組成:包括太陽、 及其衛星、眾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等。
八顆行星
(2)八顆行星
類地行星
A水星
B_____
C地球
D_____
巨行星
E_____
F土星
遠日行星
G天王星
H_______
距離太陽由近及遠
金星
火星
木星
海王星
(3)在上圖中短線處用箭頭畫出八顆行星的公轉方向。
答案 
2.地球
(1)普通性
體積和質量:地球在太陽系中并不突出
運動特征:八顆行星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等特征
(2)特殊性
①表現: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 特別是存在著高級智慧生物的天體。
生物
②存在生命的條件
溫度
液態
安全
同一個平面
方向
條件 成因
自身 條件 適宜的______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
水主要以 形式存在
適宜生物生存的大氣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引力適當
外部條件 的宇宙環境 太陽系中的行星幾乎都在 上沿著各自的橢圓形公轉軌道和相同的____
圍繞太陽運行,互不干擾
1.圖示法記憶太陽系行星分類及物理特性
2.行星存在生命條件的分析思路
在經歷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北京時間2021年5月1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下表為地球與火星物理性質對比表。
地球 火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108 km) 1.496 2.279
大氣成分 N2、O2 CO2
公轉周期 1年 1.9年
自轉周期 23時56分4秒 24時37分
質量(地球為1) 1 0.11
體積(地球為1) 1 0.15
大氣密度 1 0.01
表面溫度 15 ℃ -65 ℃
1.[區域認知]結合所學知識,說出火星在宇宙中的位置。
答案 火星位于銀河系中的太陽系;位于地球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或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
2.[綜合思維]說明火星大氣密度較地球低的主要原因。
答案 火星的質量和體積小,引力小。
3.[綜合思維]分析與地球相比,生物難以在火星生存的原因。
答案 火星距太陽更遠,表面溫度過低;溫度低,液態水難以存在;大氣密度低,且大氣成分缺少O2,故生物難以在火星生存。
(2024·廣東中山期中)某影片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面臨絕境,開啟“流浪地球”計劃的故事。計劃中地球將流浪2 500年,泊入比鄰星附近,成為比鄰星的行星。讀下圖,完成1~2題。
1.影片中將地球推進至木星軌道附近需要穿越的
行星軌道是
A.水星軌道 B.金星軌道
C.火星軌道 D.土星軌道

地球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有火星軌道,C正確。
(2024·廣東中山期中)某影片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面臨絕境,開啟“流浪地球”計劃的故事。計劃中地球將流浪2 500年,泊入比鄰星附近,成為比鄰星的行星。讀如圖,完成1~2題。
2.地球外圍能夠形成大氣層的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離適中 B.體積與質量適中
C.自轉周期適中 D.公轉周期適中

地球體積與質量適中使地球有適當的引力,可以吸引大氣層,B正確。
“生命宜居帶”是指恒星周圍的一個適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區域。下圖為“天文學家公認的恒星周圍‘生命宜居帶’示意圖”。橫坐標表示行星距離恒星的遠近,縱坐標表示恒星的大小。結合下圖,回答3~4題。
3.在這個宜居帶中,之所以可能出現生命,
主要影響因素是
A.液態水的存在 B.宇宙輻射的強度
C.行星的體積 D.適宜呼吸的大氣

圖中主要反映恒星與行星距離適中,使宜居帶內行星表面的溫度適中,有液態水的存在。
“生命宜居帶”是指恒星周圍的一個適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區域。下圖為“天文學家公認的恒星周圍‘生命宜居帶’示意圖”。橫坐標表示行星距離恒星的遠近,縱坐標表示恒星的大小。結合下圖,回答3~4題。
4.如果把太陽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換一下,則
A.地球上將不會有大氣
B.地球上將只有固態和晶體物質
C.地球上將會被水淹沒,人類無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D.地表溫度太高,原子無法結合形成生物大分子,
也就不會有生命物質

如果把太陽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換一下,則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變近,受影響最大的是溫度條件,地表溫度變高,因此D項正確。
課時對點練
(2024·四川成都期中)下圖為“不同級別天體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圖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體系統依次為
A.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可觀測宇宙
B.地月系、銀河系、太陽系、可觀測宇宙
C.可觀測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D.太陽系、銀河系、可觀測宇宙、地月系

基礎過關
讀圖可知,丁天體系統中有地球和月球,且以地球為中心天體,故為地月系;地球及其公轉軌道位于丙天體系統中,故丙為太陽系;太陽系位于銀河系中,故乙天體系統為銀河系;銀河系位于可觀測宇宙中,故甲天體系統為可觀測宇宙。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四川成都期中)下圖為“不同級別天體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2.作為地月系的中心天體——地球,從其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角度出發,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①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谑翘栂抵械囊活w巨行星 ③與太陽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鄰?、苁且活w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按照與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八顆行星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地球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①正確。
地球不是巨行星,②錯誤。
地球與太陽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鄰,③正確。
地球是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但這不是關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描述,④錯誤。故選B。
基礎過關
“嫦娥奔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講述了嫦娥飛到“月宮”的故事。讀圖,完成3~4題。
3.“月宮”屬于
①河外星系?、阢y河系 ③太陽系?、艿卦孪?br/>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月宮”位于月球上,屬于地月系,④對,排除A;
地月系屬于太陽系,又屬于銀河系,②③對,B正確;
銀河系與河外星系是同一等級,是并列關系,月球屬于銀河系,①錯,C、D錯誤。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如果圖中有一個天體是“月宮”(月球),月球是天體,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組成地月系,所以圖中M是衛星月球,E是行星地球,S是恒星太陽,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嫦娥奔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講述了嫦娥飛到“月宮”的故事。讀圖,完成3~4題。
4.如果圖中有一個天體是“月宮”(月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M是行星 B.E是衛星
C.M是恒星 D.S是恒星

基礎過關
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2021年9月下旬開始,受日凌現象的影響,“祝融號”火星車與地球間的通信出現不穩定甚至中斷,“祝融號”進入約一個月的“休假”期。10月下旬,火星車已恢復與地球間的通信,繼續開展火星地面勘探工作。據此完成5~6題。
5.日凌期間,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根據材料可知,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
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A圖中
地球和火星在太陽的同一側,地球會擋住
太陽的一部分輻射,此時“祝融號”火星車受到太陽輻射干擾較小,A錯誤;
B圖和D圖中火星比地球距離太陽更近,位置關系錯誤,B、D錯誤;
C圖中火星與地球分別位于太陽的兩側,此時“祝融號”火星車有可能會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2021年9月下旬開始,受日凌現象的影響,“祝融號”火星車與地球間的通信出現不穩定甚至中斷,“祝融號”進入約一個月的“休假”期。10月下旬,火星車已恢復與地球間的通信,繼續開展火星地面勘探工作。據此完成5~6題。
6.八顆行星繞日公轉特征中,與日凌現象的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
A.近圓性 B.共面性
C.同向性 D.周期性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據材料可知,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發生日凌與八顆行星繞日公轉的近圓性,同向性關系不大,周期性不屬于八顆行星繞日公轉特征,A、C、D錯誤;
與日凌現象的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共面性,當行星位于同一平面時,日凌現象才可能發生,B正確。
基礎過關
(2023·山西大同月考)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順利著陸。隨后,“嫦娥四號”探測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軌道的“鵲橋”中繼衛星發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號”探測器釋放“玉兔二號”探月車到月面進行考察。讀圖,完成7~8題。
7.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下列不屬于天體的是
A.位于奔月軌道的“嫦娥四號”探測器
B.“鵲橋”中繼衛星
C.“玉兔二號”探月車
D.月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玉兔二號”探月車位于月球表面,是月球的附屬物,不屬于天體,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玉兔二號”探月車回傳的數據表明,月球表面晝
夜溫差巨大。而具有適宜的溫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
要條件,形成地球表面適宜溫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晝夜交替的周期較適中?、诘厍蚓哂羞m中的
質量和體積?、鄣厍虼髿庵芯哂谐粞鯇印、艿厍蚺c太
陽的距離較適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于地球晝夜交替的周期較適中、日地距離適中,使得地球具有適宜的溫度條件,①④正確。
(2024·江西南昌月考)根據外國媒體報道,科學家日前發現了一顆比太陽還要明亮1 000萬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圖右下角最亮處。它的質量是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據此完成9~10題。
9.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屬于
A.可觀測宇宙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屬于太陽系,D正確。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江西南昌月考)根據外國媒體報道,科學家日前發現了一顆比太陽還要明亮1 000萬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圖右下角最亮處。它的質量是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據此完成9~10題。
10.假設用恒星“R136a1”替換太陽的位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球上將很難存在生命 ②地球將遭受的紫
外線輻射量減少?、鄣厍騼蓸O冰川將減少 
④金星將更可能具備產生生命的條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能力提升
恒星“R136a1”比太陽還要明亮1 000萬
倍,它的質量是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
超過4萬攝氏度,用恒星“R136a1”替換
太陽的位置后,地球在其照射下溫度會升高,兩極冰川會減少;地球將會受到更加強烈的紫外線輻射,不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發展;金星的溫度會更高,更不具備產生生命的條件。①③正確,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2023·浙江寧波調研)“好奇號”確認火星上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物質。分析檢測顯示,取出的巖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鹽和其他對生命非常關鍵的礦物成分?;鹦且远趸紴橹鞯拇髿饧认”∮趾?。閱讀下表,完成11~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注:①②③欄中均以地球為1,其他行星數據為其與地球的比值;“固”指固體表面。
行星 與日距離① 質量② 體積③ 自轉周期 公轉周期 表面平均溫度(℃)
水星 0.39 0.06 0.06 58.6天 87.9天 晝350
夜-170
金星 0.72 0.82 0.86 243天 224.7天 480(固)
地球 1.00 1.00 1.00 23時56分 1.0年 22(固)
火星 1.52 0.11 0.15 24時37分 1.88年 -22(固)
能力提升
11.若登陸表中四顆行星,最能體會到“度日如年”的是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讀表可知,金星自轉周期為243天,為四顆行星中自轉周期最長的行星,最能體會到“度日如年”。
能力提升
12.火星大氣比地球大氣溫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比地球質量小 B.比地球密度小
C.距離太陽遠 D.比地球體積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火星大氣的熱量來源于太陽,由于火星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遠,所以火星大氣溫度比地球低。
13.火星雖然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物質,但目前仍然沒有發現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
A.火星自轉周期長 B.火星表面溫度高
C.火星上沒有液態水 D.火星上沒有大氣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據材料可知,火星自轉周期適中,表面平均溫度低,有稀薄的大氣,故A、B、D錯誤。因為火星溫度較低,故火星上沒有液態水,選C。
能力提升
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 沖日是指某一行星在繞日公轉過程中運行到與地球、太陽成一條直線的位置,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陽和該行星之間的一種天文現象。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318倍,體積約是地球的1 321倍。2022年9月27日出現木星沖日現象,此時,木星特別明亮。
材料二 下圖為木星沖日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材料三 木衛二的組成與類地行星相似。木衛二的表面溫度很低,赤道地區約-160 ℃,兩極地區表面溫度低于-220 ℃,所以表面形成永久凍結的冰層。由于木星存在內部能量源,其冰下深處或擁有液態水。1994年,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光譜儀觀測到,木衛二的表面包裹著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含有氧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1)推測除木星以外的太陽系各行星中,可能出現沖日現象的行星。(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據圖和所學知識,推測木星沖日時,木星特別明亮的原因。(4分)
答案 木星體積大,對太陽光的反射作用強;此時木星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此時木星距離地球最近。
能力提升
(3)木衛二上是否存在生命是長期爭論的話題,請根據材料三及自己的認知,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7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不存在生命。理由:木衛二大氣層極其稀薄,表面溫度極低,生命難以產生和存活;可能存在的液態水位于冰層深處,壓力極大,不適宜生物生存;科學探測并未發現木衛二有生命存在。
或存在生命。理由:木衛二或存在液態水,水是孕育生命的必要條件;有大氣層,而且有氧氣存在;其存在內部能量源,可為生命提供能量。第一章 第一節 課時2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選擇題1~11題,每小題3分,共33分)
(2024·甘肅蘭州期末)太陽能屋頂就是在房屋頂部裝設太陽能發電裝置,“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送入電網。某集團宣布將聯合合作伙伴共同建設全球屋頂光伏發電產能最大的生態體系。完成1~2題。
1.太陽輻射(  )
A.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災多發
B.擾動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
C.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唯一能量來源
D.為生命活動、水體運動等提供能量
2.該集團建設屋頂光伏發電生態體系的自然原因是(  )
A.該集團技術先進,土地儲備充足
B.該集團資金雄厚,能源供應短缺
C.太陽能具有豐富、清潔等特點
D.太陽能穩定,不受天氣影響
(2023·遼寧沈陽月考)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天和核心艙”在我國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標志著我國正式邁出了空間站建設的第一步,其空間位置如圖所示。據此完成3~4題。
3.以下對“天和核心艙”與地球站通信聯系干擾強度最大的是(  )
A.極光現象 B.耀斑爆發
C.流星現象 D.太陽輻射
4.“天和核心艙”工作時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A.太陽能 B.太陽風
C.核能 D.風能
讀“上海和昆明多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統計圖”,完成5~6題。
5.7、8月上海太陽輻射量明顯多于昆明,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 B.地勢
C.天氣 D.海陸位置
6.昆明年太陽輻射總量多于上海,主要是因為昆明(  )
A.地勢高 B.晝夜溫差小
C.植被覆蓋率高 D.緯度低
(2024·江蘇揚州期中)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我國研制的太陽雙超衛星首次亮相。作為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其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探日時代”。據此完成7~9題。
7.與太陽輻射有關的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為薪。②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③煙火沖天,其聲如雷,晝夜不絕,聲聞五六十里,其飛出者皆黑石硫黃之類,經年不斷……熱氣逼人三十余里。④生于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頗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主要有(  )
①太陽活動強烈時,會影響衛星導航、空間通信等?、谝弑l時,太陽風變得強勁,從而干擾地球的電離層?、厶柡谧用?1年出現一次,與地震、暴雨等災害密切相關 ④釋放出高能帶電粒子流干擾地球磁場,使全球可見極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太陽活動強烈時,下列行為能有效防范其影響的是(  )
A.增加戶外活動,增強皮膚活力
B.加強監測和預報,做好應急準備
C.擴大電信網絡建設,保持網絡通暢
D.清理“宇宙垃圾”,保護宇宙環境
下圖示意太陽能“屋頂”。晴朗的白天,“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送入電網。我國上海正在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據此完成10~11題。
10.下列自然現象與太陽輻射無關的是(  )
A.風的形成 B.巖漿噴發
C.生物的出現 D.海水蒸發
11.正常年份上?!拔蓓敗碧柲馨l電量波動最大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選擇題12~17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2024·山東濟南期末)2021年10月28日,本年度第二強的太陽表面耀斑活動出現,并且形成了一次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對地球輻射出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及高能量的質子和電子束。隨著大量高能粒子逐漸抵達地球,11月4日美國發出強地磁風暴警報。下圖示意日冕儀拍攝的日冕物質拋射現象。據此完成12~13題。
12.日冕儀拍攝時需要遮蔽光球層,是因為光球層(  )
A.厚度過大
B.亮度比日冕層高
C.和日冕層相似,不易區分
D.太陽活動頻繁、雜亂
13.此次日冕物質拋射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可能有(  )
A.產生極光現象 B.地表氣溫升高
C.大氣降水增多 D.冬季格外寒冷
太陽能光熱電站(如下圖)通過數以十萬計的反光板聚焦太陽能,給高塔頂端的鍋爐加熱,產生蒸汽,驅動發電機發電。據此完成14~15題。
14.我國下列地區中,資源條件最適宜建太陽能光熱電站的是(  )
A.柴達木盆地 B.黃土高原
C.山東半島 D.東南丘陵
15.太陽能光熱電站可能會(  )
A.提升地表溫度 B.干擾飛機電子導航
C.誤傷途經飛鳥 D.提高作物產量
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適合生物生存的行星。讀某同學制作的“太陽系模型(通電后太陽可發光)圖”,完成16~17題。
16.該模型模擬地球上生物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是(  )
A.地熱能 B.重力勢能
C.太陽輻射 D.太陽活動
17.該模型中有待改進之處有(  )
①太陽位置需要上移?、谛行菙盗啃枰黾印、酃D軌道未能顯示 ④行星大小比例不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
材料 1988年7月上旬,4萬多只鴿子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北—南”國際信鴿大賽。可令人吃驚的是,許多參加過多次大賽的經驗豐富的“信鴿選手”卻紛紛迷航。7月3日,從法國放飛的大約5 000只來自英國的鴿子,僅有285只被找到,許多鴿子死后被沖上海岸。
(1)北美洲受太陽活動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是__________。屆時該國人們將可能看到壯觀的________現象。(2分)
(2)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下列哪些部門應加強對太陽活動研究的預報(多選)(  )(3分)
A.通信部門 B.航天部門
C.冶金工業部門 D.氣候研究部門
(3)鴿子依據大腦中的“磁場”感應地球磁場來定方向,據此推測材料中信鴿迷航的原因。(4分)
答案精析
1.D 2.C [第1題,太陽輻射不會導致地球各地降水增多,A錯誤;太陽輻射不會擾動電離層,B錯誤;太陽輻射是人類生產、生活的主要能量來源,但不是唯一能量來源,C錯誤;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光和熱,為生命活動、水體運動提供能量,D正確。第2題,A、B項敘述不是自然原因;太陽能為可再生能源,能量豐富且基本無污染,C正確;太陽能不穩定,受天氣影響大,D錯誤。]
3.B 4.A [第3題,耀斑產生的磁暴粒子可能會導致通信受到影響,B正確;極光、流星現象對通信聯系干擾不大,A、C錯誤;太陽輻射不會干擾通信,D錯誤。第4題,據圖可知,“天和核心艙”通過吸收太陽輻射,將太陽能先轉化為電能,再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因此“天和核心艙”工作時利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陽能,A正確。]
5.C 6.D [第5題,緯度、地勢、海陸位置均不存在季節變化,因此不會導致7、8月上海太陽輻射量明顯多于昆明。與昆明相比,7、8月上海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豐富,影響因素是天氣,故選C。第6題,昆明緯度較上海低,太陽輻射量多于上海,D正確;昆明位于云貴高原,地勢較高,但不是主要因素;晝夜溫差大小對太陽輻射量影響不大;植被覆蓋率對年太陽輻射無顯著影響。]
7.B 8.A 9.B [第7題,由材料可知,①為煤炭,②為風的運動,④為石油。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均是由太陽能轉化來的,大氣運動、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是太陽輻射能,①②④正確。③為火山噴發,其能量來自地球內部,與太陽輻射能無關。故選B。第8題,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約為11年,并非11年出現一次,③錯誤;釋放出高能帶電粒子流干擾地球磁場,使地球出現磁暴現象,④錯誤。太陽活動強烈時,會影響衛星導航,空間通信,耀斑爆發時,太陽風變得強勁,干擾地球的電離層,①②正確,故選A。第9題,太陽活動強烈時增加戶外活動,會導致皮膚疾病的發病率上升,A錯誤;加強監測和預報,做好應急準備,能有效防范太陽活動的不利影響,B正確;擴大電信網絡建設與防范太陽活動無關,C錯誤;清理“宇宙垃圾”,保護宇宙環境,不能有效防范太陽活動產生的影響,D錯誤。]
10.B 11.B [第10題,巖漿噴發的動力來自地球內部,與太陽輻射無關,故選B。第11題,夏季是上海降水較多的季節,陰雨天多,太陽能發電量在夏季波動最大。]
12.B 13.A [第12題,太陽大氣層從內到外分別是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從內到外亮度由高到低,厚度由小到大,所以光球層亮度最高,日冕層亮度最低,因此日冕儀拍攝時需要遮蔽光球層,故B正確,A錯誤;光球層和日冕層容易區分,C錯誤;光球層的太陽活動是太陽黑子,周期平均約為11年,D錯誤。第13題,由材料可知,日冕層拋射出大量高能粒子,能夠擾動地球磁場,使地球兩極地區產生極光現象,故A正確。太陽活動對地球上的氣候有一定影響,但不一定導致氣溫升高、降水變多、冬季格外寒冷,B、C、D錯誤。]
14.A 15.C [第14題,柴達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強烈,太陽能最豐富。第15題,太陽能光熱電站通過反光板聚焦太陽能,給高塔頂端的鍋爐加熱,所以高溫可能會誤傷途經的飛鳥。]
16.C 17.D [第16題,讀材料可知,該模型通電后太陽可發光,故該模型模擬地球上生物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是太陽輻射,C對。第17題,太陽系八顆行星與太陽近乎在同一平面上,而圖中太陽的位置過高。從圖中可以看出公轉軌道未能顯示,太陽系中的巨行星木星和土星,體積大,從圖中可看出行星大小比例不當,D對。]
18.(1)加拿大 極光 (2)ABD
(3)鴿子迷航失蹤是太陽活動所致。太陽黑子、耀斑爆發時,太陽大氣拋出的大量高能帶電粒子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鴿子的定向能力就會因此喪失,從而迷航。課時2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學習目標] 1.結合區域圖,描述太陽輻射的分布特點。(地理實踐力)2.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對地球的影響。(綜合思維)3.結合具體地理現象,分析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綜合思維)
知識點一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概況
(1)狀態:巨大的熾熱________。
(2)主要成分:________和氦。
(3)外部圈層
2.太陽輻射
(1)概念:太陽源源不斷地以________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能量。
(2)能量來源:太陽內部的________反應。
(3)波長分布
名稱 特征
A是____區 波長小于0.4微米
B是______區 波長在0.4~0.76微米之間,太陽輻射能的主體,約占太陽輻射總量的____
C是____區 波長大于0.76微米
(4)對地球的影響
①為地球提供________。
②地球上的能量絕大部分直接或間接來自太陽。
③維持著地表溫度,為地球上的水循環、大氣運動、生物和人類活動提供__________,是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
拓展延伸
1.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
(1)全球的太陽輻射分布
太陽輻射總量最大值出現在回歸線附近的沙漠地區,而不是出現在赤道地區。
世界各地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不均衡,總體分布特征如下:
①空間分布
②時間分布:夏季太陽輻射強于冬季。
(2)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及原因
2.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2022年8月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等地電力供應偏緊,新能源的開發再次引發國人熱議。國家電網電力公司數據顯示,青海是光伏發電的冠軍。下面圖1是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圖,圖2是“蜀犬吠日”圖。
1.[區域認知]根據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歸納太陽輻射在我國的分布規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青海光伏發電奪冠,分析青海太陽能豐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理實踐力]“蜀犬吠日”反映了什么地理現象?形成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山西太原月考)2021年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報送整縣(市、
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要求分布式光伏“宜建盡建”與“應接盡接”。全國掀起整縣光伏試點推進浪潮。右圖為“皖南某村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
1.該地各月光伏發電度數結算差異較大,發電量最低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2.與集中式光伏發電相比,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  )
A.占地面積小 B.發電效率高
C.受天氣影響小 D.環境污染小
3.從發電角度,分布式光伏“宜建盡建”的地區是(  )
A.貴州 B.安徽
C.重慶 D.西藏
(2023·遼寧大連階段考)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主要通過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產生影響。據此完成4~5題。
4.太陽輻射(  )
A.可以使地表水轉化為地下水
B.造成地球內部溫度不斷升高
C.能誘發地震和火山噴發
D.造成不同熱量帶生物量的差異
5.下列因素中,與地表各地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呈正相關的是(  )
A.緯度 B.經度
C.海拔 D.大氣中水汽含量
知識點二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概況
(1)概念:太陽大氣各種活動和變化的總稱。
(2)類型
類型 位置 表現 意義
太陽黑子 ____層 暗黑斑點 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耀斑 ____層 增亮的斑塊
日珥 色球層 噴射的紅色火焰
太陽風 日冕層 高能帶電粒子脫離太陽飛向宇宙空間
(3)周期:約為____年。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對下列各項進行連線。
判斷
1.太陽黑子處不發光。(  )
2.太陽黑子活動的峰年和谷年,地球上降水較多。(  )
3.兩極地區的夜空可能看到極光現象。(  )
太陽會產生強大的磁場,該磁場大約每11年翻轉一次,也就是說,在每一輪太陽周期結束時,太陽磁場的南北極會對調。下圖為第22~24個太陽活動周期觀測與模擬趨勢圖。
1.[綜合思維]推測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及活動高峰期的時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指出第22~24個太陽活動周期的變化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指出居民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會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太陽結構示意圖”,完成1~2題。
1.耀斑和太陽黑子分別位于圖中(  )
A.①② B.②① C.③② D.②③
2.太陽活動(  )
A.對人類生產生活不會產生影響
B.變化周期約為11年
C.可能導致手表上時針失靈
D.發生在太陽內部
(2023·海南海口期中)極光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需要特殊的條件才能形成。下圖為天文愛好者拍攝的極光圖片。據此完成3~4題。
3.如果你想拍攝到此照片,需要從網上提前查詢(  )
A.太陽輻射強度 B.太陽活動周期
C.天氣預報情況 D.八顆行星位置
4.你認為在我國可能拍攝到類似照片的地點是(  )
A.黑龍江漠河 B.青藏高原
C.海南三亞 D.新疆阿勒泰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梳理教材新知
1.(1)氣體球 (2)氫 (3)光球 色球 日冕
2.(1)電磁波 (2)核聚變 (3)紫外 可見光 50% 紅外 (4)①光和熱 ③動力
探究核心知識
1.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從東南向西北遞增;青藏高原最豐富,四川盆地最貧乏。
2.青海地處青藏高原,降水較少;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時間較長。
3.“蜀犬吠日”反映出四川太陽能資源貧乏。原因:四川盆地地形封閉,大氣密度大,年降水量較大,陰雨天氣多,日照時間較短。
落實思維方法
1.B 2.A 3.D [第1題,由材料可知,該地為安徽南部,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6月降水較多,日照時數短,發電量最低,B正確。第2題,集中式光伏發電需要占用大面積的土地,而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可以充分利用屋頂空間,不占用土地,空間利用率高,A正確;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的發電效率、受天氣影響程度及環境污染程度相差不大,B、C、D錯誤。第3題,分布式光伏發電“宜建盡建”的地區應該具備晴天多、光照時間長、發電效率高等特點。西藏位于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空氣稀薄,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光伏發電效率高。貴州、安徽和重慶位于季風氣候區,加之受地形影響,日照時間短,光伏發電效率低。故選D。]
4.D 5.C [第4題,太陽輻射在地表分布不均,造成不同熱量帶生物量的差異,D對。第5題,與地表各地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呈正相關的是海拔,一般情況下,海拔越高,大氣越稀薄,地表獲得的太陽輻射能越大,C對。]
知識點二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梳理教材新知
1.(2)光球 色球 (3)11
2.
判斷
1.× 2.× 3.√
探究核心知識
1.2020~2031年。2025年。
2.太陽活動呈規律性變化;太陽活動的強度呈下降趨勢。
3.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干擾等。
落實思維方法
1.D 2.B [第1題,圖中,太陽的大氣層分為③光球層、②色球層和①日冕層,對應的太陽活動分別是:光球層—太陽黑子、色球層—耀斑、日冕層—太陽風,所以耀斑和太陽黑子分別位于圖中②③,D正確,故選D。第2題,對人類生產生活會產生影響,A錯誤。太陽黑子和耀斑的活動周期均約為11年,B正確。對手表時針沒有影響,C錯誤。發生在太陽的大氣層,而非太陽內部,D錯誤。]
3.B 4.A [第3題,極光是太陽活動的產物,要想拍攝到極光,首先需要查詢太陽活動周期,B正確。第4題,極光的形成是太陽活動釋放的帶電粒子,進入地球高層大氣時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發產生光芒。受地球磁場影響,在極地易出現。我國緯度較高地區可能拍攝到類似現象,黑龍江漠河緯度較高,A正確。](共66張PPT)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第一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課時2
運用資料,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說明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結合區域圖,描述太陽輻射的分布特點。(地理實踐力)
2.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對地球的影響。(綜合思維)
3.結合具體地理現象,分析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綜合思維)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知識點二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
<
知識點一
1.太陽概況
(1)狀態:巨大的熾熱 。
(2)主要成分: 和氦。
(3)外部圈層
氣體球

光球
色球
日冕
2.太陽輻射
(1)概念:太陽源源不斷地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能量。
(2)能量來源:太陽內部的 反應。
(3)波長分布
電磁波
核聚變
紫外
50%
名稱 特征
A是 區 波長小于0.4微米
B是 區 波長在0.4~0.76微米之間,太陽輻射能的主體,約占太陽輻射總量的____
C是 區 波長大于0.76微米
可見光
紅外
(4)對地球的影響
①為地球提供 。
②地球上的能量絕大部分直接或間接來
自太陽。
③維持著地表溫度,為地球上的水循環、
大氣運動、生物和人類活動提供 ,
是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
光和熱
動力
拓展延伸
1.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
(1)全球的太陽輻射分布
太陽輻射總量最大值出現在回歸線附近的沙漠地區,而不是出現在赤道地區。
拓展延伸
世界各地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不均衡,總體分布特征如下:
①空間分布
不同緯度分布: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相同緯度分布:由沿海向內陸遞增;
地勢高處太陽輻射強,地勢低處太陽輻射弱
②時間分布:夏季太陽輻射強于冬季。
拓展延伸
(2)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及原因
拓展延伸
2.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2022年8月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等地電力供應偏緊,新能源的開發再次引發國人熱議。國家電網電力公司數據顯示,青海是光伏發電的冠軍。下面圖1是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圖,圖2是“蜀犬吠日”圖。
1.[區域認知]根據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歸納太陽輻射在我國的分布規律。
答案 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從東南向西北遞增;青藏高原最豐富,四川盆地最貧乏。
2.[綜合思維]青海光伏發電奪冠,分析青海太陽能豐富的原因。
答案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降水較少;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時間較長。
3.[地理實踐力]“蜀犬吠日”反映了什么地理現象?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案 “蜀犬吠日”反映出四川太陽能資源貧乏。原因:四川盆地地形封閉,大氣密度大,年降水量較大,陰雨天氣多,日照時間較短。
(2024·山西太原月考)2021年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要求分布式光伏“宜建盡建”與“應接盡接”。全國掀起整縣光伏試點推進浪潮。如圖為“皖南某村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
1.該地各月光伏發電度數結算差異較大,發電量最低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由材料可知,該地為安徽南部,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6月降水較多,日照時數短,發電量最低,B正確。
(2024·山西太原月考)2021年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要求分布式光伏“宜建盡建”與“應接盡接”。全國掀起整縣光伏試點推進浪潮。如圖為“皖南某村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
2.與集中式光伏發電相比,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
A.占地面積小 B.發電效率高
C.受天氣影響小 D.環境污染小

集中式光伏發電需要占用大面積的土地,而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可以充分利用屋頂空間,不占用土地,空間利用率高,A正確;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的發電效率、受天氣影響程度及環境污染程度相差不大,B、C、D錯誤。
(2024·山西太原月考)2021年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要求分布式光伏“宜建盡建”與“應接盡接”。全國掀起整縣光伏試點推進浪潮。如圖為“皖南某村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
3.從發電角度,分布式光伏“宜建盡建”的地區是
A.貴州 B.安徽 C.重慶 D.西藏

分布式光伏發電“宜建盡建”的地區應該具備晴天多、光照時間長、發電效率高等特點。西藏位于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空氣稀薄,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光伏發電效率高。貴州、安徽和重慶位于季風氣候區,加之受地形影響,日照時間短,光伏發電效率低。故選D。
(2023·遼寧大連階段考)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主要通過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產生影響。據此完成4~5題。
4.太陽輻射
A.可以使地表水轉化為地下水 B.造成地球內部溫度不斷升高
C.能誘發地震和火山噴發 D.造成不同熱量帶生物量的差異

太陽輻射在地表分布不均,造成不同熱量帶生物量的差異,D對。
(2023·遼寧大連階段考)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主要通過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產生影響。據此完成4~5題。
5.下列因素中,與地表各地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呈正相關的是
A.緯度 B.經度
C.海拔 D.大氣中水汽含量
與地表各地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呈正相關的是海拔,一般情況下,海拔越高,大氣越稀薄,地表獲得的太陽輻射能越大,C對。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
<
知識點二
1.太陽活動的概況
(1)概念:太陽大氣各種活動和變化的總稱。
(2)類型
類型 位置 表現 意義
太陽黑子 層 暗黑斑點 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耀斑 層 增亮的斑塊
日珥 色球層 噴射的紅色火焰
太陽風 日冕層 高能帶電粒子脫離太陽飛向宇宙空間
(3)周期:約為 年。
光球
色球
11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對下列各項進行連線。
答案 
判斷
1.太陽黑子處不發光。( )
2.太陽黑子活動的峰年和谷年,地球上降水較多。( )
3.兩極地區的夜空可能看到極光現象。( )
×

×
太陽會產生強大的磁場,該磁場大約每11年翻轉一次,也就是說,在每一輪太陽周期結束時,太陽磁場的南北極會對調。下圖為第22~24個太陽活動周期觀測與模擬趨勢圖。
1.[綜合思維]推測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及活
動高峰期的時間。
答案 2020~2031年。2025年。
2.[綜合思維]指出第22~24個太陽活動周期的變化特點。
答案 太陽活動呈規律性變化;太陽活動的強度呈下降趨勢。
3.[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指出居民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會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
答案 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干擾等。
讀“太陽結構示意圖”,完成1~2題。
1.耀斑和太陽黑子分別位于圖中
A.①② B.②① C.③② D.②③
圖中,太陽的大氣層分為③光球層、②色球層和①日冕層,對應的太陽活動分別是:光球層—太陽黑子、色球層—耀斑、日冕層—太陽風,所以耀斑和太陽黑子分別位于圖中②③,D正確,故選D。

讀“太陽結構示意圖”,完成1~2題。
2.太陽活動
A.對人類生產生活不會產生影響
B.變化周期約為11年
C.可能導致手表上時針失靈
D.發生在太陽內部

對人類生產生活會產生影響,A錯誤。
太陽黑子和耀斑的活動周期均約為11年,B正確。
對手表時針沒有影響,C錯誤。
發生在太陽的大氣層,而非太陽內部,D錯誤。
(2023·海南??谄谥?極光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需要特殊的條件才能形成。如圖為天文愛好者拍攝的極光圖片。據此完成3~4題。
3.如果你想拍攝到此照片,需要從網上提前查詢
A.太陽輻射強度 B.太陽活動周期
C.天氣預報情況 D.八顆行星位置

極光是太陽活動的產物,要想拍攝到極光,首先需要查詢太陽活動周期,B正確。
(2023·海南??谄谥?極光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需要特殊的條件才能形成。如圖為天文愛好者拍攝的極光圖片。據此完成3~4題。
4.你認為在我國可能拍攝到類似照片的地點是
A.黑龍江漠河 B.青藏高原
C.海南三亞 D.新疆阿勒泰

極光的形成是太陽活動釋放的帶電粒子,進入地球高層大氣時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發產生光芒。受地球磁場影響,在極地易出現。我國緯度較高地區可能拍攝到類似現象,黑龍江漠河緯度較高,A正確。
課時對點練
(2024·甘肅蘭州期末)太陽能屋頂就是在房屋頂部裝設太陽能發電裝置,“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送入電網。某集團宣布將聯合合作伙伴共同建設全球屋頂光伏發電產能最大的生態體系。完成1~2題。
1.太陽輻射
A.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災多發
B.擾動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
C.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唯一能量來源
D.為生命活動、水體運動等提供能量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太陽輻射不會導致地球各地降水增多,A錯誤;
太陽輻射不會擾動電離層,B錯誤;
太陽輻射是人類生產、生活的主要能量來源,但不是唯一能量來源,C錯誤;
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光和熱,為生命活動、水體運動提供能量,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甘肅蘭州期末)太陽能屋頂就是在房屋頂部裝設太陽能發電裝置,“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送入電網。某集團宣布將聯合合作伙伴共同建設全球屋頂光伏發電產能最大的生態體系。完成1~2題。
2.該集團建設屋頂光伏發電生態體系的自然原因是
A.該集團技術先進,土地儲備充足
B.該集團資金雄厚,能源供應短缺
C.太陽能具有豐富、清潔等特點
D.太陽能穩定,不受天氣影響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B項敘述不是自然原因;
太陽能為可再生能源,能量豐富且基本無污染,C正確;
太陽能不穩定,受天氣影響大,D錯誤。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3·遼寧沈陽月考)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天和核心艙”在我國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標志著我國正式邁出了空間站建設的第一步,其空間位置如圖所示。據此完成3~4題。
3.以下對“天和核心艙”與地球站通信聯系干
擾強度最大的是
A.極光現象 B.耀斑爆發
C.流星現象 D.太陽輻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耀斑產生的磁暴粒子可能會導致通信受到影響,B正確;
極光、流星現象對通信聯系干擾不大,A、C錯誤;
太陽輻射不會干擾通信,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據圖可知,“天和核心艙”通過吸收太陽輻射,將太陽能先轉化為電能,再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因此“天和核心艙”工作時利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陽能,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3·遼寧沈陽月考)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天和核心艙”在我國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標志著我國正式邁出了空間站建設的第一步,其空間位置如圖所示。據此完成3~4題。
4.“天和核心艙”工作時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A.太陽能 B.太陽風
C.核能 D.風能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讀“上海和昆明多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統計圖”,完成5~6題。
5.7、8月上海太陽輻射量明顯多于昆明,
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 B.地勢
C.天氣 D.海陸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緯度、地勢、海陸位置均不存在季節變化,因此不會導致7、8月上海太陽輻射量明顯多于昆明。與昆明相比,7、8月上海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豐富,影響因素是天氣,故選C。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讀“上海和昆明多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統計圖”,完成5~6題。
6.昆明年太陽輻射總量多于上海,主要是
因為昆明
A.地勢高 B.晝夜溫差小
C.植被覆蓋率高 D.緯度低

昆明緯度較上海低,太陽輻射量多于上海,D正確;昆明位于云貴高原,地勢較高,但不是主要因素;晝夜溫差大小對太陽輻射量影響不大;植被覆蓋率對年太陽輻射無顯著影響。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4·江蘇揚州期中)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我國研制的太陽雙超衛星首次亮相。作為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其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探日時代”。據此完成7~9題。
7.與太陽輻射有關的是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為薪。②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③煙火沖天,其聲如雷,晝夜不絕,聲聞五六十里,其飛出者皆黑石硫黃之類,經年不斷……熱氣逼人三十余里。④生于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頗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由材料可知,①為煤炭,②為風的運動,④為石油。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均是由太陽能轉化來的,大氣運動、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是太陽輻射能,①②④正確。③為火山噴發,其能量來自地球內部,與太陽輻射能無關。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江蘇揚州期中)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我國研制的太陽雙超衛星首次亮相。作為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其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探日時代”。據此完成7~9題。
8.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主要有
①太陽活動強烈時,會影響衛星導航、空間通信等?、谝弑l時,太陽風變得強勁,從而干擾地球的電離層 ③太陽黑子每11年出現一次,與地震、暴雨等災害密切相關?、茚尫懦龈吣軒щ娏W恿鞲蓴_地球磁場,使全球可見極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約為11年,并非11年出現一次,③錯誤;
釋放出高能帶電粒子流干擾地球磁場,使地球出現磁暴現象,④錯誤。
太陽活動強烈時,會影響衛星導航,空間通信,耀斑爆發時,太陽風變得強勁,干擾地球的電離層,①②正確,故選A。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江蘇揚州期中)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我國研制的太陽雙超衛星首次亮相。作為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其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探日時代”。據此完成7~9題。
9.太陽活動強烈時,下列行為能有效防范其影響的是
A.增加戶外活動,增強皮膚活力
B.加強監測和預報,做好應急準備
C.擴大電信網絡建設,保持網絡通暢
D.清理“宇宙垃圾”,保護宇宙環境

基礎過關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太陽活動強烈時增加戶外活動,會導致皮膚疾病的發病率上升,A錯誤;
加強監測和預報,做好應急準備,能有效防范太陽活動的不利影響,B正確;
擴大電信網絡建設與防范太陽活動無關,C錯誤;
清理“宇宙垃圾”,保護宇宙環境,不能有效防范太陽活動產生的影響,D錯誤。
基礎過關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如圖示意太陽能“屋頂”。晴朗的白天,“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送入電網。我國上海正在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據此完成10~11題。
10.下列自然現象與太陽輻射無關的是
A.風的形成 B.巖漿噴發
C.生物的出現 D.海水蒸發

巖漿噴發的動力來自地球內部,與太陽輻射無關,故選B。
基礎過關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如圖示意太陽能“屋頂”。晴朗的白天,“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送入電網。我國上海正在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據此完成10~11題。
11.正常年份上海“屋頂”太陽能發電量波動最大的
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夏季是上海降水較多的季節,陰雨天多,太陽能發電量在夏季波動最大。
基礎過關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2024·山東濟南期末)2021年10月28日,本年度第二強的太陽表面耀斑活動出現,并且形成了一次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對地球輻射出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及高能量的質子和電子束。隨著大量高能粒子逐漸抵達地球,11月4日美國發出強地磁風暴警報。下圖示意日冕儀拍攝的日冕物質拋射現象。據此完成12~13題。
12.日冕儀拍攝時需要遮蔽光球層,是因為光球層
A.厚度過大
B.亮度比日冕層高
C.和日冕層相似,不易區分
D.太陽活動頻繁、雜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太陽大氣層從內到外分別是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從內到外亮度由高到低,厚度由小到大,所以光球層亮度最高,日冕層亮度最低,因此日冕儀拍攝時需要遮蔽光球層,故B正確,A錯誤;
光球層和日冕層容易區分,C錯誤;
光球層的太陽活動是太陽黑子,周期平均約為11年,D錯誤。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山東濟南期末)2021年10月28日,本年度第二強的太陽表面耀斑活動出現,并且形成了一次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對地球輻射出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及高能量的質子和電子束。隨著大量高能粒子逐漸抵達地球,11月4日美國發出強地磁風暴警報。下圖示意日冕儀拍攝的日冕物質拋射現象。據此完成12~13題。
13.此次日冕物質拋射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可能有
A.產生極光現象 B.地表氣溫升高
C.大氣降水增多 D.冬季格外寒冷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材料可知,日冕層拋射出大量高能粒子,能夠擾動地球磁場,使地球兩極地區產生極光現象,故A正確。
太陽活動對地球上的氣候有一定影響,但不一定導致氣溫升高、降水變多、冬季格外寒冷,B、C、D錯誤。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太陽能光熱電站(如下圖)通過數以十萬計的反光板聚焦太陽能,給高塔頂端的鍋爐加熱,產生蒸汽,驅動發電機發電。據此完成14~15題。
14.我國下列地區中,資源條件最適宜建太陽能
光熱電站的是
A.柴達木盆地 B.黃土高原
C.山東半島 D.東南丘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柴達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強烈,太陽能最豐富。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太陽能光熱電站(如下圖)通過數以十萬計的反光板聚焦太陽能,給高塔頂端的鍋爐加熱,產生蒸汽,驅動發電機發電。據此完成14~15題。
15.太陽能光熱電站可能會
A.提升地表溫度 B.干擾飛機電子導航
C.誤傷途經飛鳥 D.提高作物產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太陽能光熱電站通過反光板聚焦太陽能,給高塔頂端的鍋爐加熱,所以高溫可能會誤傷途經的飛鳥。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適合生物生存的行星。讀某同學制作的“太陽系模型(通電后太陽可發光)圖”,完成16~17題。
16.該模型模擬地球上生物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是
A.地熱能 B.重力勢能
C.太陽輻射 D.太陽活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讀材料可知,該模型通電后太陽可發光,故該模型模擬地球上生物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是太陽輻射,C對。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適合生物生存的行星。讀某同學制作的“太陽系模型(通電后太陽可發光)圖”,完成16~17題。
17.該模型中有待改進之處有
①太陽位置需要上移 ②行星數量需要增加 
③公轉軌道未能顯示?、苄行谴笮”壤划?br/>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太陽系八顆行星與太陽近乎在同一平面上,而圖中太陽的位置過高。從圖中可以看出公轉軌道未能顯示,太陽系中的巨行星木星和土星,體積大,從圖中可看出行星大小比例不當,D對。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 1988年7月上旬,4萬多只鴿子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北—南”國際信鴿大賽??闪钊顺泽@的是,許多參加過多次大賽的經驗豐富的“信鴿選手”卻紛紛迷航。7月3日,從法國放飛的大約5 000只來自英國的鴿子,僅有285只被找到,許多鴿子死后被沖上海岸。
(1)北美洲受太陽活動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是__________。屆時該國人們將可能看到壯觀的________現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加拿大
極光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材料 1988年7月上旬,4萬多只鴿子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北—南”國際信鴿大賽。可令人吃驚的是,許多參加過多次大賽的經驗豐富的“信鴿選手”卻紛紛迷航。7月3日,從法國放飛的大約5 000只來自英國的鴿子,僅有285只被找到,許多鴿子死后被沖上海岸。
(2)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下列哪些部門應加強對太陽活動研究的預報(多選)
A.通信部門 B.航天部門
C.冶金工業部門 D.氣候研究部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材料 1988年7月上旬,4萬多只鴿子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北—南”國際信鴿大賽。可令人吃驚的是,許多參加過多次大賽的經驗豐富的“信鴿選手”卻紛紛迷航。7月3日,從法國放飛的大約5 000只來自英國的鴿子,僅有285只被找到,許多鴿子死后被沖上海岸。
(3)鴿子依據大腦中的“磁場”感應地球磁場來定方向,據此推測材料中信鴿迷航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鴿子迷航失蹤是太陽活動所致。太陽黑子、耀斑爆發時,太陽大氣拋出的大量高能帶電粒子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鴿子的定向能力就會因此喪失,從而迷航。
14
15
16
17
18微專題1 太陽系模式圖的判讀
1.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質量約占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2.八顆行星的位置按照它們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八顆行星都圍繞太陽公轉,且公轉的方向相同,都是逆時針方向。
4.八顆行星公轉軌道接近圓形,近乎在一個平面上,且相鄰行星軌道之間的距離越向外越大。
5.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
6.圖示彗星為哈雷彗星,其繞日軌道為扁長的橢圓形,其繞日運動方向為自東向西,彗尾長度與其距離太陽遠近的關系為“遠短近長”,彗尾方向背向太陽。
(2023·江蘇南京期中)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1~3題。
1.圖中共有幾級天體系統(  )
A.一級 B.兩級
C.三級 D.四級
2.小行星帶位于(  )
A.水星軌道與金星軌道之間
B.地球軌道與火星軌道之間
C.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
D.木星軌道與天王星軌道之間
3.距離c行星最近的恒星是(  )
A.太陽 B.哈雷彗星
C.織女星 D.比鄰星
(2024·遼寧大連期末)“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蓋的自然現象,與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國部分地區觀測到了這一難得的天文奇觀。下圖為“部分天體及軌道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4.本次“月掩金星”發生時,金星和月球的位置可能分別位于(  )
A.① ③ B.① ④
C.②?、? D.②?、?br/>5.與地球相比,下列關于金星沒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A.距離太陽更遠,溫度更低
B.體積、質量遠小于地球
C.缺少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D.宇宙環境不安全
6.(2024·北京東城區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宜居帶是指一顆恒星周圍適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區域,圖1為太陽系的宜居帶分布圖。在距離地球約40光年的一顆恒星(TRAPPIST-1)周圍發現了7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類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帶內。圖2為TRAPPIST-1系統示意圖。科學家研究發現太陽系宜居帶有外移趨勢。
(1)位于太陽系宜居帶的星球除地球外,還有__________。美國在該星某隕石坑內發現了富含礦物鹽的沉積物,表明坑內曾有鹽水湖,說明可能有適宜__________存在的條件。(4分)
(2)TRAPPIST-1相當于太陽系中的__________。(2分)
(3)液態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下列敘述中與地球存在液態水有密切關系的有__________。(2分)
①地球上晝夜交替的周期較適中 ②地球上有可見光?、鄣厍蛱幵谝粋€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中?、艿厍蚺c太陽的距離比較適中
(4)下列關于太陽系宜居帶外移對太陽系各行星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2分)
A.木星表面氣溫逐漸升高
B.金星將更適宜人類居住
C.火星表面氣溫降低
D.土星衛星將持續增多
7.(2023·內蒙古呼和浩特聯考)結合下面圖表,回答相關問題。(15分)
地球與火星資料比較
地球 火星
與日距離(天文單位) 1.00 1.52
質量(地球為1.00) 1.00 0.11
體積(地球為1.00) 1.00 0.15
大氣密度(地球為1.00) 1.00 0.01
大氣主要成分 N2、O2 CO2
表面平均溫度(℃) 22 (固體表面) -23 (固體表面)
自轉周期 23時56分 24時37分
公轉周期 1.0年 1.9年
(1)火星軌道飛行器等探測器在圍繞火星運轉時,處于右圖中哪一級天體系統________(填數字)。其他兩個數字代表的天體系統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分別寫出數字和名稱)。(3分)
(2)太陽系模式圖的字母中,代表火星的是______,屬于類地行星的有__________,小行星帶位于__________和________之間。(4分)
(3)科學家認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之一,是因為火星的哪些自身特征與地球相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若火星上的確曾經有生命存在,你認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生命的消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落實思維方法
1.B 2.C 3.A [第1題,圖中顯示,八顆行星、小行星和哈雷彗星環繞太陽公轉構成太陽系,圖中c行星(地球)與d衛星(月球)構成地月系,因此圖中共有兩級天體系統,選B。第2題,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選C。第3題,c行星是地球,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選A。]
4.C 5.C [第4題,據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蓋的自然現象,與日全食的原理相似”可知發生“月掩金星”時月球位于地球與金星之間,且三者在同一直線上,結合圖示,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別位于②③位置,故選C。第5題,金星距離太陽比地球更近,A錯誤;金星屬于類地行星,體積、質量與地球相近,B錯誤;金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缺少適合生物呼吸的氧氣,所以沒有生命存在,C正確;太陽系八顆行星的宇宙環境都是相對安全的,D錯誤。]
6.(1)火星 生命 (2)太陽 (3)①④ (4)A
解析 (1)讀圖1可知,位于太陽系宜居帶的是距太陽的第三、四顆行星,即地球與火星。根據題干可知,隕石坑內曾有鹽水湖,即有液態水存在,說明可能具有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2)由材料可知,TRAPPIST-1是一顆恒星,類似太陽系中的太陽。(3)地球上液態水的存在與地球上具有適宜的溫度有關。地球上存在適宜的溫度,一方面是因為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④正確;另一方面也與地球上晝夜交替的周期適中有關,①正確;而地球上有可見光、所處宇宙環境安全等與地球上存在液態水的關聯不大,②③錯誤。(4)太陽系宜居帶外移,說明太陽系整體溫度上升,木星、火星等行星表面溫度升高,A正確,C錯誤;金星表面氣溫上升,更不適合人類居住,B錯誤;土星衛星的數量變化與此無關,D錯誤。
7.(1)③?、巽y河系?、谔栂怠?2)F A、H、G、F E F
(3)與日距離和自轉周期。
(4)可能是溫度不再適宜,液態水消失,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消失。
解析 第(1)題,火星軌道飛行器等探測器在圍繞火星運轉時,成為火星的衛星,構成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它屬于太陽系,太陽系屬于銀河系。第(2)題,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類地行星,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第(3)題,由表中資料可以看出,火星、地球距太陽的距離以及自轉周期最接近。第(4)題,生命存在的條件包括適宜的溫度、液態水和適宜生命呼吸的大氣。(共28張PPT)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第一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太陽系模式圖的判讀
微專題1
1.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質量約占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2.八顆行星的位置按照它們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八顆行星都圍繞太陽公轉,且公轉的方向相同,都是逆時針方向。
4.八顆行星公轉軌道接近圓形,近乎在一個平面上,且相鄰行星軌道之間的距離越向外越大。
5.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
6.圖示彗星為哈雷彗星,其繞日軌道為扁長的橢圓形,其繞日運動方向為自東向西,彗尾長度與其距離太陽遠近的關系為“遠短近長”,彗尾方向背向太陽。
(2023·江蘇南京期中)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1~3題。
1.圖中共有幾級天體系統
A.一級 B.兩級 C.三級 D.四級

圖中顯示,八顆行星、小行星和哈雷彗星環繞太陽公轉構成太陽系,圖中c行星(地球)與d衛星(月球)構成地月系,因此圖中共有兩級天體系統,選B。
(2023·江蘇南京期中)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1~3題。
2.小行星帶位于
A.水星軌道與金星軌道之間
B.地球軌道與火星軌道之間
C.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
D.木星軌道與天王星軌道之間

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選C。
(2023·江蘇南京期中)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1~3題。
3.距離c行星最近的恒星是
A.太陽 B.哈雷彗星
C.織女星 D.比鄰星

c行星是地球,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選A。
(2024·遼寧大連期末)“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蓋的自然現象,與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國部分地區觀測到了這一難得的天文奇觀。下圖為“部分天體及軌道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4.本次“月掩金星”發生時,金星和月球的位
置可能分別位于
A.① ③ B.① ④
C.②?、? D.②?、?br/>√
據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蓋的自然現象,與日全食的原理相似”可知發生“月掩金星”時月球位于地球與金星之間,且三者在同一直線上,結合圖示,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別位于②③位置,故選C。
(2024·遼寧大連期末)“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蓋的自然現象,與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國部分地區觀測到了這一難得的天文奇觀。下圖為“部分天體及軌道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5.與地球相比,下列關于金星沒有生命存在的
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A.距離太陽更遠,溫度更低
B.體積、質量遠小于地球
C.缺少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D.宇宙環境不安全

金星距離太陽比地球更近,A錯誤;
金星屬于類地行星,體積、質量與地球相近,B錯誤;
金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缺少適合生物呼吸的氧氣,所以沒有生命存在,C正確;
太陽系八顆行星的宇宙環境都是相對安全的,D錯誤。
6.(2024·北京東城區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宜居帶是指一顆恒星周圍適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區域,圖1為太陽系的宜居帶分布圖。在距離地球約40光年的一顆恒星(TRAPPIST-1)周圍發現了7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類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帶內。圖2為TRAPPIST-1系統示意圖??茖W家研究發現太陽系宜居帶有外移趨勢。
(1)位于太陽系宜居帶的星球除地球外,還有__________。美國在該星某隕石坑內發現了富含礦物鹽的沉積物,表明坑內曾有鹽水湖,說明可能有適宜__________存在的條件。
火星
生命
讀圖1可知,位于太陽系宜居帶的是距太陽的第三、四顆行星,即地球與火星。根據題干可知,隕石坑內曾有鹽水湖,即有液態水存在,說明可能具有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
(2)TRAPPIST-1相當于太陽系中的__________。
太陽
由材料可知,TRAPPIST-1是一顆恒星,類似太陽系中的太陽。
(3)液態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下列敘述中與地球存在液態水有密切關系的有__________。
①地球上晝夜交替的周期較適中 ②地球上有可見光?、鄣厍蛱幵谝粋€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中?、艿厍蚺c太陽的距離比較適中
①④
地球上液態水的存在與地球上具有適宜的溫度有關。地球上存在適宜的溫度,一方面是因為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④正確;
另一方面也與地球上晝夜交替的周期適中有關,①正確;
而地球上有可見光、所處宇宙環境安全等與地球上存在液態水的關聯不大,②③錯誤。
(4)下列關于太陽系宜居帶外移對太陽系各行星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A.木星表面氣溫逐漸升高
B.金星將更適宜人類居住
C.火星表面氣溫降低
D.土星衛星將持續增多

太陽系宜居帶外移,說明太陽系整體溫度上升,木星、火星等行星表面溫度升高,A正確,C錯誤;
金星表面氣溫上升,更不適合人類居住,B錯誤;
土星衛星的數量變化與此無關,D錯誤。
7.(2023·內蒙古呼和浩特聯考)結合下面圖表,回答相關問題。
地球與火星資料比較
地球 火星
與日距離(天文單位) 1.00 1.52
質量(地球為1.00) 1.00 0.11
體積(地球為1.00) 1.00 0.15
大氣密度(地球為1.00) 1.00 0.01
大氣主要成分 N2、O2 CO2
地球 火星
表面平均溫度(℃) 22(固體表面) -23(固體表面)
自轉周期 23時56分 24時37分
公轉周期 1.0年 1.9年
(1)火星軌道飛行器等探測器在圍繞火星運轉時,處于下圖中哪一級天體系統________(填數字)。其他兩個數字代表的天體系統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別寫出數字和名稱)。

①銀河系
②太陽系
火星軌道飛行器等探測器在圍繞火星運轉時,成為火星的衛星,構成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它屬于太陽系,太陽系屬于銀河系。
(2)太陽系模式圖的字母中,代表火星的是_________,屬于類地行星的有______,小行星帶位于____和____________之間。
F A
H
G
F E F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類地行星,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
(3)科學家認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之一,是因為火星的哪些自身特征與地球相近?
答案 與日距離和自轉周期。
由表中資料可以看出,火星、地球距太陽的距離以及自轉周期最接近。
(4)假若火星上的確曾經有生命存在,你認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生命的消失?
答案 可能是溫度不再適宜,液態水消失,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消失。
生命存在的條件包括適宜的溫度、液態水和適宜生命呼吸的大氣。微專題2 年太陽輻射分布圖的判讀
1.大氣上界是地球大氣層的最大上限高度,太陽輻射到達大氣上界還沒有被大氣層削弱,所以該處的太陽輻射量比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要大得多。
2.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量從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少。
3.太陽輻射量隨緯度的變化,導致不同緯度的生物量不同,低緯度太陽輻射量大,生物量也大。
4.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遠小于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量,地表接收太陽輻射的多少取決于太陽輻射強度和日照時數,具體包括緯度、地勢和天氣等因素。
影響因素 日照時數 太陽輻射強度
緯度 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極夜現象,極圈以外地區夏季日照時數多于冬季 緯度越低,正午太陽高度越大,輻射強度越大
地勢 一般地勢高的高原日照時數多于地勢低的盆地 地勢高,大氣稀薄,透明度高,固體雜質、水汽少,輻射強度大
天氣 多陰雨天氣的地區,日照時數少;多晴朗天氣的地區,日照時數多 晴天越多,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多,太陽輻射強度越大
               
(2024·河南洛陽期中)某地實際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會受到緯度、日照時間、地形地勢和天氣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下圖示意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據此完成1~3題。
1.影響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規律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日照時間
C.地形地勢 D.天氣狀況
2.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規律是(  )
A.隨緯度升高先升高再降低
B.隨緯度升高而降低
C.隨緯度升高先降低再升高
D.隨緯度升高而升高
3.撒哈拉沙漠與我國東南丘陵緯度位置基本一致,但年太陽輻射總量差異很大,其影響因素主要是(  )
A.緯度位置 B.地形類型
C.海拔高度 D.天氣狀況
讀“我國太陽輻射分布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4~6題。
4.下列地形區中年太陽輻射總量屬于豐富地區的是(  )
A.四川盆地 B.準噶爾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5.你若是一名化妝品推銷員,你不會向哪個地區推銷防曬護膚品(只考慮太陽輻射的豐富程度)(  )
A.貴州 B.內蒙古
C.青海 D.西藏
6.自然狀態下,青藏高原與同緯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開得更鮮艷,病蟲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冬夏溫差大
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熱條件好,地形平坦
D.太陽紫外線強,總輻射量大
(2023·湖南長沙月考)下圖為“非洲局部地區年太陽輻射量分布圖”。據此完成7~8題。
7.影響圖示地區年太陽輻射量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 B.降水 C.地形 D.人類活動
8.太陽輻射能可以轉化為(  )
A.潮汐能 B.礦物能源
C.地熱能 D.核能
(2024·陜西漢中開學考)下面圖1為“我國部分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單位:兆焦/米2)分布圖”,圖2為“該地區某地理要素的分布圖”。讀圖,回答9~10題。
9.圖2中的等值線最可能表示(  )
A.年降水量等值線(單位:毫米)
B.年日照時數等值線(單位:小時)
C.≥10 ℃積溫等值線(單位:℃)
D.等高線(單位:米)
10.圖2中的等值線與圖1中的等值線存在較強的相關性,下列關于兩者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年降水量越多,年太陽輻射總量越大
B.年日照時數越長,年太陽輻射總量越大
C.≥10 ℃積溫越高,年太陽輻射總量越大
D.海拔越高,年太陽輻射總量越小
1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4分)
甘肅省風能、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2019年,甘肅省太陽能發電量為90億千瓦時,約占全省電量的6.10%。下圖為甘肅省太陽輻射[單位:kW·h/(m2·a)]分布示意圖。
(1)風能的根本來源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甘肅省太陽輻射分布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甘肅省太陽輻射地域差異的主導因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甘肅省太陽輻射豐富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落實思維方法
1.A 2.B 3.D [第1題,地球大氣上界接收的太陽輻射不受地形地勢、天氣狀況和日照時間的影響,影響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規律的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故選A。第2題,據圖可知,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規律是隨緯度升高而降低,故選B。第3題,撒哈拉沙漠晴天多,年太陽輻射總量大;東南丘陵陰雨天多,年太陽輻射總量小,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天氣狀況,故選D。]
4.C 5.A 6.D [第4題,結合圖例,讀圖可知,四川盆地為太陽輻射貧乏區,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為較豐富區,柴達木盆地為豐富區,故C正確。第5題,結合圖例,讀圖可知,四個地區中貴州省為太陽輻射貧乏區,對防曬護膚品的需求量小,故A正確。第6題,青藏高原為我國太陽輻射能最豐富的地區,紫外線比較強,有利于殺菌,病蟲害較少;由于光照豐富,光合作用強,所以花比較鮮艷。]
7.B 8.B [第7題,讀圖可知,圖示區域南部地區降水較為豐富,年太陽輻射量較小,北部地區降水較少,年太陽輻射量較大,因此影響圖示地區年太陽輻射量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降水,B正確。第8題,太陽輻射能可以轉化為煤、石油等礦物能源,B正確。]
9.B 10.B [第9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越往青藏高原內部(西北方向),年降水量越小,排除A項;海拔越高,≥10 ℃積溫越低,排除C項;結合經緯度位置和河流流向可知,圖示區域地勢西北高,南部和東南部低,且圖示區域為我國青藏高原地區,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可排除D項;該等值線數值在河谷地區比河谷周圍小,且由東南向西北數值逐漸增加,最可能是年日照時數等值線,B項正確。第10題,圖2中的等值線表示年日照時數等值線,而且年日照時數越長,年太陽輻射總量越大。]
11.(1)太陽輻射。
(2)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陽輻射豐富,東部、東南部太陽能資源相對匱乏。
(3)天氣(降水)。
(4)甘肅省位于中緯度地區,夏季太陽高度較大,白晝較長;地處內陸,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共27張PPT)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第一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年太陽輻射分布圖的判讀
微專題2
1.大氣上界是地球大氣層的最大上限高度,太陽輻射到達大氣上界還沒有被大氣層削弱,所以該處的太陽輻射量比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要大得多。
2.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量從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少。
3.太陽輻射量隨緯度的變化,導致不同緯度的生物量不同,低緯度太陽輻射量大,生物量也大。
4.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遠小于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量,地表接收太陽輻射的多少取決于太陽輻射強度和日照時數,具體包括緯度、地勢和天氣等因素。
影響因素 日照時數 太陽輻射強度
緯度 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極夜現象,極圈以外地區夏季日照時數多于冬季 緯度越低,正午太陽高度越大,輻射強度越大
地勢 一般地勢高的高原日照時數多于地勢低的盆地 地勢高,大氣稀薄,透明度高,固體雜質、水汽少,輻射強度大
天氣 多陰雨天氣的地區,日照時數少;多晴朗天氣的地區,日照時數多 晴天越多,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多,太陽輻射強度越大
(2024·河南洛陽期中)某地實際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會受到緯度、日照時間、地形地勢和天氣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下圖示意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據此完成1~3題。
1.影響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
規律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日照時間
C.地形地勢 D.天氣狀況

地球大氣上界接收的太陽輻射不受地形地勢、天氣狀況和日照時間的影響,影響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規律的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故選A。
(2024·河南洛陽期中)某地實際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會受到緯度、日照時間、地形地勢和天氣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下圖示意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據此完成1~3題。
2.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規律是
A.隨緯度升高先升高再降低
B.隨緯度升高而降低
C.隨緯度升高先降低再升高
D.隨緯度升高而升高

據圖可知,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規律是隨緯度升高而降低,故選B。
(2024·河南洛陽期中)某地實際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會受到緯度、日照時間、地形地勢和天氣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下圖示意北半球大氣上界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據此完成1~3題。
3.撒哈拉沙漠與我國東南丘陵緯度位置基本一致,
但年太陽輻射總量差異很大,其影響因素主要是
A.緯度位置 B.地形類型
C.海拔高度 D.天氣狀況

撒哈拉沙漠晴天多,年太陽輻射總量大;東南丘陵陰雨天多,年太陽輻射總量小,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天氣狀況,故選D。
讀“我國太陽輻射分布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4~6題。
4.下列地形區中年太陽輻射總量屬于豐富
地區的是
A.四川盆地 B.準噶爾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結合圖例,讀圖可知,四川盆地為太陽輻射貧乏區,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為較豐富區,柴達木盆地為豐富區,故C正確。
讀“我國太陽輻射分布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4~6題。
5.你若是一名化妝品推銷員,你不會向哪個
地區推銷防曬護膚品(只考慮太陽輻射的豐
富程度)
A.貴州 B.內蒙古
C.青海 D.西藏

結合圖例,讀圖可知,四個地區中貴州省為太陽輻射貧乏區,對防曬護膚品的需求量小,故A正確。
讀“我國太陽輻射分布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4~6題。
6.自然狀態下,青藏高原與同緯度的四川
盆地相比,花開得更鮮艷,病蟲害更少。
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冬夏溫差大
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熱條件好,地形平坦
D.太陽紫外線強,總輻射量大

青藏高原為我國太陽輻射能最豐富的地區,紫外線比較強,有利于殺菌,病蟲害較少;由于光照豐富,光合作用強,所以花比較鮮艷。
(2023·湖南長沙月考)下圖為“非洲局部地區年太陽輻射量分布圖”。據此完成7~8題。
7.影響圖示地區年太陽輻射量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 B.降水
C.地形 D.人類活動

讀圖可知,圖示區域南部地區降水較為豐富,年太陽輻射量較小,北部地區降水較少,年太陽輻射量較大,因此影響圖示地區年太陽輻射量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降水,B正確。
(2023·湖南長沙月考)下圖為“非洲局部地區年太陽輻射量分布圖”。據此完成7~8題。
8.太陽輻射能可以轉化為
A.潮汐能 B.礦物能源
C.地熱能 D.核能

太陽輻射能可以轉化為煤、石油等礦物能源,B正確。
(2024·陜西漢中開學考)下面圖1為“我國部分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單位:兆焦/米2)分布圖”,圖2為“該地區某地理要素的分布圖”。讀圖,回答9~10題。
9.圖2中的等值線最可能表示
A.年降水量等值線(單位:毫米)
B.年日照時數等值線(單位:小時)
C.≥10 ℃積溫等值線(單位:℃)
D.等高線(單位:米)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越往青藏高原內部
(西北方向),年降水量越小,排除A項;
海拔越高,≥10 ℃積溫越低,排除C項;
結合經緯度位置和河流流向可知,圖示
區域地勢西北高,南部和東南部低,且圖示區域為我國青藏高原地區,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可排除D項;
該等值線數值在河谷地區比河谷周圍小,且由東南向西北數值逐漸增加,最可能是年日照時數等值線,B項正確。
(2024·陜西漢中開學考)下面圖1為“我國部分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單位:兆焦/米2)分布圖”,圖2為“該地區某地理要素的分布圖”。讀圖,回答9~10題。
10.圖2中的等值線與圖1中的等值線存在
較強的相關性,下列關于兩者關系的說
法,正確的是
A.年降水量越多,年太陽輻射總量越大
B.年日照時數越長,年太陽輻射總量越大
C.≥10 ℃積溫越高,年太陽輻射總量越大
D.海拔越高,年太陽輻射總量越小

圖2中的等值線表示年日照時數等值線,而且年日照時數越長,年太陽輻射總量越大。
1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甘肅省風能、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2019年,甘肅省太陽能發電量為90億千瓦時,約占全省電量的6.10%。下圖為甘肅省太陽輻射[單位:kW·h/(m2·a)]分布示意圖。
(1)風能的根本來源是什么?
答案 太陽輻射。
(2)指出甘肅省太陽輻射分布特征。
答案 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陽輻射豐富,東部、東南部太陽能資源相對匱乏。
甘肅省風能、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2019年,甘肅省太陽能發電量為90億千瓦時,約占全省電量的6.10%。下圖為甘肅省太陽輻射[單位:kW·h/(m2·a)]分布示意圖。
(3)造成甘肅省太陽輻射地域差異的主導因素是什么?
答案 天氣(降水)。
(4)分析甘肅省太陽輻射豐富的原因。
答案 甘肅省位于中緯度地區,夏季太陽高度較大,白晝較長;地處內陸,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石河子市| 阳朔县| 夏河县| 保定市| 汉沽区| 从江县| 忻州市| 诏安县| 汝城县| 澳门| 耒阳市| 石景山区| 顺义区| 库车县| 象州县| 延边| 沙洋县| 开原市| 临汾市| 拉孜县| 浦东新区| 安多县| 济南市| 韩城市| 芜湖市| 蒙自县| 皋兰县| 阳泉市| 图们市| 永胜县| 岳西县| 灵宝市| 武陟县| 山东省| 金山区| 施甸县| 阿尔山市| 云南省| 古田县|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