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第七節 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選擇題1~11題,每小題3分,共33分)(2024·廣東湛江期末)2021年11月,暴雪后的哈爾濱又迎來了凍雨、大風等極端天氣,雖然形成了晶瑩剔透的冰掛霧凇景觀,但大量被冰壓折的樹枝和倒伏的樹木也給城市交通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倒伏的樹木幾乎都為楊樹和柳樹。據此完成1~2題。1.推測楊樹、柳樹應屬于( )A.一年生溫帶落葉闊葉林B.多年生溫帶落葉闊葉林C.一年生亞寒帶針葉林D.多年生亞寒帶針葉林2.推測楊樹樹冠和樹根的特點可能是( )A.樹冠扁窄、樹根淺 B.樹冠扁窄、樹根深C.樹冠廣展、樹根深 D.樹冠廣展、樹根淺現在有很多手機軟件,對著植物拍攝,軟件就能立即對比辨認出植物。下面是某同學周末在野外使用某軟件時顯示出的三幅圖片。讀圖完成3~4題。3.根據圖片中的信息判斷,該同學拍攝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區 B.長白山區C.昆侖山區 D.武夷山區4.一個植物群落往往由喬木、灌木和草本等組成,它們高矮不一,錯落有致,分享著陽光雨露,三幅圖片顯示的植物從上層到下層排序正確的是(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我國有“榕不過吉”的說法,即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界,常見于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榕樹母樹上常長出許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氣中的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見下圖)。據此完成5~6題。5.“榕不過吉”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熱量 B.地形 C.土壤 D.洋流6.我國吉安以南的榕樹出現大量氣生根,是因為其適應的環境( )A.較酸 B.較干 C.較堿 D.較濕(2023·山西臨汾期中)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長的各種植物的整體。植被的分布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各個地區自然植被分布的差異,往往意味著自然環境的差異。據此回答7~9題。7.下列植被類型中,能夠反映土壤的水分條件較好的是( )A.溫帶草原 B.溫帶荒漠C.亞寒帶針葉林 D.河漫灘草甸8.下列關于植被的敘述,正確的是( )A.降水較多的地方,植被一定生長茂盛B.高溫多雨的地區,由于土壤肥力特別高,故植物生長茂盛C.自然植被相似的地區,其自然環境也基本相似D.自然植被一旦遭到破壞,就再也不能形成穩定的植被9.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青藏高原,雖然處在同一緯度,但自然植被差異很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C.地質歷史 D.水分狀況(2024·江蘇南通調研)北京北海團城是我國古代雨水利用的綜合示范工程。團城內除建筑物、古樹外,其余均由多氣孔的梯形青磚鋪筑。城內數十棵古樹不需要人工澆灌而百代常青。下圖為“團城設計示意圖”。據此完成10~11題。10.冬季含水涵洞對古樹生長的作用是( )A.吸納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樹爛根B.稀釋土壤污染物對古樹的危害C.為土壤提供養分,維持古樹生長D.營造適宜古樹生長的溫濕環境11.團城所在城市的典型植被類型是( )A.熱帶雨林 B.亞寒帶針葉林C.落葉闊葉林 D.常綠闊葉林(選擇題12~17題,每小題4分,共24分)(2023·福建廈門期末)保和島位于菲律賓中部,當地森林茂密,但是,島上1 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巖小山丘上卻只長草不長樹,形成草堆。每年熱季,“草堆”干枯,轉為褐色,猶如一排排巧克力擺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稱謂由此而來。下圖示意保和島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據此完成12~14題。12.從大尺度來看,保和島的植被類型是( )A.熱帶雨林 B.熱帶季雨林C.熱帶草原 D.熱帶荒漠13.“巧克力山”只長草不長樹的主要原因是( )A.土層太薄 B.溫度太高C.降水太多 D.海拔太高14.據圖推斷,“巧克力山”的最佳觀賞時間是(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塞罕壩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紀60年代林業部在這里建設了林場,幾十年來,林場建設者們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萬畝,創造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造林過程中發現荒山南坡難以綠化,需要攻克許多難關。下圖示意塞罕壩林場的位置。據此完成15~17題。15.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屬于( )A.落葉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C.針葉林 D.常綠闊葉林16.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條件是( )A.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B.降水較少,土層較薄,礫石較多C.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D.風力較大,受低溫凍害影響大17.塞罕壩林場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是( )A.增加生物多樣性 B.減輕風沙危害C.涵養水源,美化環境 D.減緩氣候變暖趨勢18.(2024·湖南長沙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流石灘是植物能夠抵達的上限,其環境異常惡劣,只有少數物種經受住了這樣的環境。流石灘上并沒有太強的種內競爭和種間競爭,這里分布的墊狀植物具有緊貼地面、周身被毛的特點,根系向縱深發展或為平行發展的橫走根,外層有致密的枝葉,葉片呈紫紅色。下圖為墊狀植物景觀圖。(1)根據墊狀植物的特點指出流石灘處的氣候特征。(8分)(2)說明墊狀植物兩種根系與環境的關系。(4分)答案精析1.B 2.D [第1題,楊樹、柳樹屬于多年生高大喬木,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的代表樹種,且為多年生樹種,B正確。第2題,在暴雪、凍雨、大風等極端天氣過后,形成了晶瑩剔透的冰掛霧凇景觀,說明楊樹樹冠廣展,承受了大量冰掛;容易倒伏說明樹根淺,D正確。]3.D 4.A [第3題,看圖可知,茶花為革質葉片,屬于常綠闊葉林,所以該同學拍攝地應在亞熱帶地區,最可能位于武夷山區,故選項D對。第4題,①鱗毛蕨是蕨類植物,喜潮濕環境,多分布在最下層;②茶花是灌木,適宜在中層生長,便于采茶;③樟樹是高大喬木,位于上層。]5.A 6.D [第5題,“榕不過吉”是指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為北界,吉安以北不能再種植榕樹是因為吉安以北熱量條件變差,所以“榕不過吉”的主要影響因素應為熱量條件,故選A。第6題,由材料可知,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我國南方地區雨量大,氣溫高,榕樹生長快,為了更好地生長,榕樹長出氣生根來吸收水分,同時也能支撐自身龐大的軀干,D正確。]7.D 8.C 9.B [第7題,河漫灘草甸主要分布在河床一側或兩側,受河流的影響,土壤的水分條件較好。D正確。第8題,自然植被類型相似,說明這些地區的氣候、土壤、地形等要素基本相似,所以其自然環境也基本相似,故C正確。降水較多的地方,若氣溫較低,植被生長較差,A錯誤。高溫多雨的地區植物生長茂盛,主要原因是水熱條件較好,與土壤肥力關系不大,B錯誤。自然植被遭到破壞,若該地的水熱條件較好,不受人類活動影響或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經過長時間的自我恢復,可以再形成穩定的植被,D錯誤。第9題,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地處平原,海拔較低,水熱條件好;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較高,氣溫低,降水少,水熱條件較差,故自然植被遠遠不如長江中下游地區長得茂盛,種類也不豐富。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故B正確。]10.D 11.C [第10題,冬季北京降水少,土壤中水分含量少,A錯。含水涵洞的水補給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帶走,稀釋土壤污染物的作用較小,B錯。對于北京而言,冬季不是古樹主要的生長季節,且含水涵洞為土壤提供更多的是水分,不是養分,C錯。結合圖中箭頭的方向可知,冬季含水涵洞對古樹的生長作用是為土壤提供水分,營造古樹生長適宜的溫濕環境,D正確。第11題,北京為溫帶季風氣候,典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正確。]12.A 13.A 14.B [第12題,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保和島的植被類型是熱帶雨林,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13題,位于菲律賓中部的保和島,多暴雨;40~120米小山的巖石以石灰巖為主,流水的溶蝕、侵蝕作用強烈,土層薄,土壤有機質含量少,樹木難以生長,A正確。溫度高,降水多,對樹木生長有利,B、C錯誤。40~120米的小山,海拔比較低,D錯誤。故選A。第14題,讀圖可知,該島3~5月,氣溫高,降水稀少,“草堆”會干枯轉為褐色“巧克力”。所以,“巧克力山”的最佳觀賞時間是5月,B正確,A、C、D錯誤。]15.C 16.A 17.B [第15題,塞罕壩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南緣,海拔1 010~1 940米,氣溫較低,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屬于針葉林。第16題,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是陽坡,其造林的主要不利條件是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第17題,塞罕壩林場位于荒漠沙地,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是減輕風沙危害。]18.(1)墊狀植物緊貼地面,說明該地多大風天氣;周身被毛,說明該地氣溫低;葉片呈紫紅色,說明該地太陽輻射強烈(紫外線強烈);外層有致密的枝葉,說明該地晝夜溫差大。(2)流石灘地下水埋藏深,向縱深發展的根系便于吸取地下水且能牢固地扎下地基;流石灘的碎石極易松動滑走,橫走根便于在植株被連根拔起之后重新扎根生長。第七節 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學習目標] 1.結合圖文資料,識別世界上主要的植被類型,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分布。(區域認知)2.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分析植被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地理實踐力)知識點一 世界主要植被類型1.基本概念植物種群 在一定環境空間內生長的________植物的個體集群植物群落 生活在一定區域內的所有____________,如森林、灌叢、草原和荒漠等植被 覆蓋地表某一區域的植物及其群落,分為自然植被和________植被2.世界主要植被類型植被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植被特征熱帶 植被 熱帶雨林 南北緯10°之間的南美洲 、非洲 、亞洲東南亞地區 終年高溫,降水豐沛 植物種類豐富,植物群落結構復雜,分為 、灌木層和草本層四季常綠,沒有老葉更新的周期性,也沒有一定的開花季節熱帶稀樹草原(薩瓦納) 熱帶較 的地區 分干濕兩季 濕季草木蔥郁,干季草木枯黃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喬木多為矮生,多分枝,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傘形樹冠。典型植物為亞熱 帶植 被 常綠 闊葉林 發育在亞熱帶地區大陸 岸濕潤季風氣候條件下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森林常綠,喬木多革質葉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結構較簡單常綠 硬葉林 發育在地中海氣候條件下 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由硬葉的常綠喬木和灌木組成;葉堅硬革質,葉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 ,樹皮粗糙亞熱帶荒漠草原 在北半球位于熱帶荒漠 緣 氣候干旱 由 和禾草組成溫帶 植被 落葉闊葉林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東西岸的溫帶地區 夏季炎熱或溫暖,冬季寒冷,雨熱同期 由春夏季長葉、冬季落葉的喬木組成的森林植被類型,具有明顯的 變化針葉林(泰加林)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部,呈帶狀分布 夏季短促溫和,冬季寒冷漫長 由單一樹種構成,立木端直,葉小為針狀,樹冠呈尖塔狀,群落結構比較溫帶 草原 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 冬冷夏熱,全年少雨 由低矮的 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組成,北半球由于陸地面積大,其草原常呈 狀分布寒帶 植被 極地 苔原 極地地區 終年寒冷干燥 由極地(或高山) 、苔蘚、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組成高山 苔原 寒溫帶、溫帶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區拓展延伸 我國主要陸地植被類型及分布我國幾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極地苔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類型,可劃分為8個植被區域,如下圖。內蒙古自治區位于我國北部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降水較少。下圖為內蒙古植被類型分布圖。1.[區域認知]判斷A、B、C三種植被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區域認知]描述內蒙古植被的分布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綜合思維]指出影響內蒙古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遼寧大連期末)下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1~2題。1.屬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關于圖示四種植被形態與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植被樹干粗大—防大風、抗倒伏B.乙植被板狀根系—防熱量散失C.丙植被莖葉短小—防低溫、抗嚴寒D.丁植被秋冬落葉—防水分蒸騰(2023·浙江杭州期中)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生長著一種高聳入云的巨樹杏仁桉,它們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達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樹下卻幾乎沒有樹影,因為它的樹葉細長彎曲,而且側面朝上,葉面與陽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蒸騰旺盛,被譽為“抽水機”,當地人稱之為“防瘧(瘧疾)樹”。據此完成3~5題。3.杏仁桉樹葉的生長特點是為了( )A.增加地面光照 B.減少葉面水分蒸騰C.滯留更多降水 D.增加太陽輻射總量4.人們往往把杏仁桉種在沼澤地區,主要是可以( )A.保護濕地 B.凈化沼澤水質C.獲得耕地 D.減少土壤侵蝕5.當地人把杏仁桉稱為“防瘧樹”的原因是( )A.改善環境溫度,抑制蚊蟲繁殖B.沼澤變成干地,減少蚊蟲滋生C.杏仁桉的提取物質可治療瘧疾D.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體抵抗力知識點二 植被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1.自然環境對植被的影響(1)根本因素:________和熱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狀況。(2)表現因素 表現 示例太陽輻射 熱量由赤道向兩極有規律地減少,由此形成了熱帶植被、________植被、寒帶植被等全球陸地植被基本格局 亞歐大陸東部從低緯到高緯依次為熱帶(季)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海陸位置 一般降水由沿海向內陸減少,________分布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________分布在半濕潤、半干旱的內陸地區,________分布在干旱地區 北半球中緯度從沿海向內陸植被依次為森林、草原和荒漠洋流 暖流增溫加濕,寒流降溫減濕,從而影響區域植被狀況 北緯50°附近的亞歐大陸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形成了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自然環境,發育了________________,大陸東岸受到千島寒流的影響形成了溫度較低、濕度較小的自然環境,發育了____________ 2.植被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影響 表現改變大氣環境 植被通過植物的____________,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減少,氧氣含量增加;植被蒸騰作用增加大氣__________________,調節局地氣候改變土壤環境 植被的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________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使植物的殘落體變成____________,改變了土壤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影響區域環境的演化 森林植被具有調節__________、凈化空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抵御風沙等作用,如果遭破壞會使降水減少、空氣干燥、氣溫年較差增大和水土流失加劇,甚至導致區域的沙漠化;草原也具有保持水土和__________的作用,過度放牧會引起草場退化,植被覆蓋度減小,最終導致局地沙漠化拓展延伸 植被對環境的指示作用影響因素 植物形態或分布 指示作用熱量 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苔原 不同溫度帶水分 濕生植物 葉子碩大柔嫩,根系退化,莖內有孔,如蓮藕、蘆葦等 水濕環境旱生植物 葉子退化為刺,根系發達,葉面有蠟質,莖粗大,如仙人掌、駱駝刺等 干旱環境光照 喜光植物 對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樹林上層的馬尾松等 光照充足喜陰植物 對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陰暗處,如樹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蘚等 光照不足土壤 鐵芒萁、茶樹、馬尾松等 酸性土壤堿蓬等 堿性土壤環境污染 矮牽?;苤甘維O2污染 SO2污染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于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耐高溫且耐旱力較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我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1.[綜合思維]簡述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綜合思維]試分析猴面包樹耐旱力極強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區域認知]分析我國引種猴面包樹后并未大規模種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讀“某地沿某方向的天然植被依次分布狀況和氣候條件關系示意圖”,回答1~2題。1.甲植被最可能是( )A.熱帶雨林 B.常綠闊葉林C.常綠硬葉林 D.溫帶草原2.影響圖中天然植被分布的基礎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熱量(2024·四川雅安聯考)香樟樹是常綠的高大喬木,樹徑可達3米,樹高可達30米,枝繁葉茂,一般生長在長江以南地區。在自然狀況下,不同樹齡的香樟樹下自然生長的雜草數量差異較大。據此完成3~4題。3.香樟樹樹齡越大,樹下野生雜草越少,這主要是由于( )A.樹下光照弱 B.樹下熱量少C.樹下水分少 D.樹下土壤肥力低4.香樟樹被很多城市引種為綠化樹種,其原因不可能是( )A.枝繁葉茂,遮陰效果好B.常綠樹種,美化環境效果好C.落葉較少,清潔工作量較小D.木材及根、枝、葉可提取樟腦和樟油,經濟價值高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世界主要植被類型梳理教材新知1.同一種 植物種群 人工2.亞馬孫河流域 剛果盆地 喬木層 干燥 猴面包樹 東刺 北 旱生灌木 季相 簡單 旱生 帶 灌木探究核心知識1.A為溫帶落葉闊葉林;B為溫帶草原;C為溫帶荒漠。2.森林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地區,草原主要分布在內蒙古中東部地區,荒漠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西部地區。3.水分(降水)。落實思維方法1.C 2.D [第1題,圖甲植被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植被景觀多為熱帶稀樹草原景觀,A錯誤。圖乙林木茂密,具有板狀根,是熱帶雨林景觀,B錯誤。圖丙植被稀疏,荒漠廣布,屬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觀,C正確。圖丁以高大喬木為主,春夏季長葉,冬季落葉,是落葉闊葉林景觀,D錯誤。第2題,圖甲中粗大的樹干,體內儲存大量水源,是為了適應旱季缺水,不是為了防大風、抗倒伏,A錯誤。圖乙中板狀根系主要是為了適應多雨環境,防洪澇,具有呼吸作用,有利于支撐高大的樹干,不是為了防止熱量散失,B錯誤。圖丙中植被莖葉短小主要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防止水分散失,C錯誤。圖丁中樹木秋冬季落葉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度蒸騰,減少水分和熱量散失,D正確。]3.B 4.C 5.B [第3題,據材料可知,杏仁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草原上,地處熱帶地區,蒸騰旺盛,杏仁桉的樹葉側面朝上,與陽光投射方向平行,樹葉與陽光接觸面減小,減少了太陽輻射總量,減少了葉面水分蒸騰,B正確,D錯誤;樹葉側面朝上,不利于樹葉滯留更多降水,C錯誤;杏仁桉樹葉朝向不是為了增加地面光照,A錯誤。故選B。第4題,據材料可知,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被譽為“抽水機”,在一些熱帶沼澤地區,有助于排干沼澤,形成耕地或作為其他用途,因此在一些熱帶沼澤地區頗受歡迎。故選C。第5題,據材料可知,由于這種樹的種植,沼澤變成了干地,蚊蟲失去了滋生的環境,有效地防止了因蚊蟲滋生導致的瘧疾的傳播,所以當地人把杏仁桉稱為“防瘧樹”,B正確。]知識點二 植被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梳理教材新知1.(1)水分 (2)溫帶 森林 草原 荒漠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寒帶針葉林2.光合作用 濕度 根系 土壤腐殖質 氣候 防風固沙探究核心知識1.氣候干旱,生長條件惡劣,影響猴面包樹生長。2.樹干高大,根系發達,濕季可以貯存大量水分;樹干粗大,表硬里軟,利于儲水。3.猴面包樹屬于熱帶樹種,我國熱帶范圍較?。缓锩姘鼧渖L緩慢,短時間內難以形成經濟效益。因此很難得到推廣和大規模種植。落實思維方法1.C 2.D [第1題,圖中顯示年均溫和年太陽輻射總量由苔原、針葉林、混交林、落葉林、甲的分布區到荒漠的分布區逐漸升高,則甲位于亞熱帶,排除A、D項。常綠闊葉林對應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常綠硬葉林對應地中海氣候,與落葉林分布區相比,常綠闊葉林分布區氣溫較高,降水量較多。圖中甲植被分布區年均溫比落葉林分布區高,但年降水量大致相同,約600 mm,B錯誤,C正確。第2題,由圖中年均溫和天然植被的分布可知,熱量是基礎條件,其變化影響了天然植被的分布,D項正確。]3.A 4.D [第3題,香樟樹是常綠高大喬木,樹齡越大,樹干越高大,越枝繁葉茂,林下光照越弱,樹下野生的雜草由于難以見到陽光,生長受到抑制,故A正確。第4題,城市的綠化樹種往往具有美化環境、遮陰等作用,可以為人類提供良好的休憩環境;香樟樹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落葉相對較少,美化環境效果好;綠化樹種的主要作用在于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不是經濟效益,故選D。](共74張PPT)第七節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現象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主要植被,說明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1.結合圖文資料,識別世界上主要的植被類型,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分布。(區域認知)2.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分析植被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地理實踐力)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世界主要植被類型知識點二 植被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世界主要植被類型><知識點一1.基本概念植物種群 在一定環境空間內生長的 植物的個體集群植物群落 生活在一定區域內的所有 ,如森林、灌叢、草原和荒漠等植被 覆蓋地表某一區域的植物及其群落,分為自然植被和 植被同一種植物種群人工2.世界主要植被類型亞馬孫河流域剛果盆地喬木層猴面包樹植被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植被特征熱帶 植被 熱帶 雨林 南北緯10°之間的南美洲 、非洲 、亞洲東南亞地區 終年高溫,降水豐沛 植物種類豐富,植物群落結構復雜,分為 、灌木層和草本層四季常綠,沒有老葉更新的周期性,也沒有一定的開花季節熱帶稀樹草原 (薩瓦納) 熱帶較 的地區 分干濕兩季 濕季草木蔥郁,干季草木枯黃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喬木多為矮生,多分枝,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傘形樹冠。典型植物為__________干燥植被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植被特征亞熱 帶植 被 常綠闊葉林 發育在亞熱帶地區大陸 岸濕潤季風氣候條件下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森林常綠,喬木多革質葉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結構較簡單常綠硬葉林 發育在地中海氣候條件下 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由硬葉的常綠喬木和灌木組成;葉堅硬革質,葉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 ,樹皮粗糙亞熱帶荒漠草原 在北半球位于熱帶荒漠 緣 氣候干旱 由 和禾草組成東刺北旱生灌木植被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植被特征溫帶 植被 落葉闊葉林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東西岸的溫帶地區 夏季炎熱或溫暖,冬季寒冷,雨熱同期 由春夏季長葉、冬季落葉的喬木組成的森林植被類型,具有明顯的 變化針葉林(泰加林)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部,呈帶狀分布 夏季短促溫和,冬季寒冷漫長 由單一樹種構成,立木端直,葉小為針狀,樹冠呈尖塔狀,群落結構比較______季相簡單植被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植被特征溫帶 植被 溫帶草原 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 冬冷夏熱,全年少雨 由低矮的 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組成,北半球由于陸地面積大,其草原常呈 狀分布寒帶 植被 極地苔原 極地地區 終年寒冷干燥 由極地(或高山) 、苔蘚、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組成高山苔原 寒溫帶、溫帶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區旱生帶灌木我國主要陸地植被類型及分布拓展延伸我國幾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極地苔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類型,可劃分為8個植被區域,如下圖。內蒙古自治區位于我國北部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降水較少。如圖為內蒙古植被類型分布圖。1.[區域認知]判斷A、B、C三種植被類型。答案 A為溫帶落葉闊葉林;B為溫帶草原;C為溫帶荒漠。2.[區域認知]描述內蒙古植被的分布規律。答案 森林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地區,草原主要分布在內蒙古中東部地區,荒漠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西部地區。3.[綜合思維]指出影響內蒙古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答案 水分(降水)。(2024·遼寧大連期末)下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1~2題。1.屬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觀的是A.甲 B.乙C.丙 D.丁√圖甲植被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植被景觀多為熱帶稀樹草原景觀,A錯誤。圖乙林木茂密,具有板狀根,是熱帶雨林景觀,B錯誤。圖丙植被稀疏,荒漠廣布,屬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觀,C正確。圖丁以高大喬木為主,春夏季長葉,冬季落葉,是落葉闊葉林景觀,D錯誤。(2024·遼寧大連期末)下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1~2題。2.關于圖示四種植被形態與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植被樹干粗大—防大風、抗倒伏B.乙植被板狀根系—防熱量散失C.丙植被莖葉短小—防低溫、抗嚴寒D.丁植被秋冬落葉—防水分蒸騰√圖甲中粗大的樹干,體內儲存大量水源,是為了適應旱季缺水,不是為了防大風、抗倒伏,A錯誤。圖乙中板狀根系主要是為了適應多雨環境,防洪澇,具有呼吸作用,有利于支撐高大的樹干,不是為了防止熱量散失,B錯誤。圖丙中植被莖葉短小主要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防止水分散失,C錯誤。圖丁中樹木秋冬季落葉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度蒸騰,減少水分和熱量散失,D正確。(2023·浙江杭州期中)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生長著一種高聳入云的巨樹杏仁桉,它們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達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樹下卻幾乎沒有樹影,因為它的樹葉細長彎曲,而且側面朝上,葉面與陽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蒸騰旺盛,被譽為“抽水機”,當地人稱之為“防瘧(瘧疾)樹”。據此完成3~5題。3.杏仁桉樹葉的生長特點是為了A.增加地面光照 B.減少葉面水分蒸騰C.滯留更多降水 D.增加太陽輻射總量√據材料可知,杏仁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草原上,地處熱帶地區,蒸騰旺盛,杏仁桉的樹葉側面朝上,與陽光投射方向平行,樹葉與陽光接觸面減小,減少了太陽輻射總量,減少了葉面水分蒸騰,B正確,D錯誤;樹葉側面朝上,不利于樹葉滯留更多降水,C錯誤;杏仁桉樹葉朝向不是為了增加地面光照,A錯誤。故選B。(2023·浙江杭州期中)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生長著一種高聳入云的巨樹杏仁桉,它們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達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樹下卻幾乎沒有樹影,因為它的樹葉細長彎曲,而且側面朝上,葉面與陽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蒸騰旺盛,被譽為“抽水機”,當地人稱之為“防瘧(瘧疾)樹”。據此完成3~5題。4.人們往往把杏仁桉種在沼澤地區,主要是可以A.保護濕地 B.凈化沼澤水質C.獲得耕地 D.減少土壤侵蝕√據材料可知,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被譽為“抽水機”,在一些熱帶沼澤地區,有助于排干沼澤,形成耕地或作為其他用途,因此在一些熱帶沼澤地區頗受歡迎。故選C。(2023·浙江杭州期中)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生長著一種高聳入云的巨樹杏仁桉,它們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達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樹下卻幾乎沒有樹影,因為它的樹葉細長彎曲,而且側面朝上,葉面與陽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蒸騰旺盛,被譽為“抽水機”,當地人稱之為“防瘧(瘧疾)樹”。據此完成3~5題。5.當地人把杏仁桉稱為“防瘧樹”的原因是A.改善環境溫度,抑制蚊蟲繁殖B.沼澤變成干地,減少蚊蟲滋生C.杏仁桉的提取物質可治療瘧疾D.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體抵抗力√據材料可知,由于這種樹的種植,沼澤變成了干地,蚊蟲失去了滋生的環境,有效地防止了因蚊蟲滋生導致的瘧疾的傳播,所以當地人把杏仁桉稱為“防瘧樹”,B正確。植被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知識點二1.自然環境對植被的影響(1)根本因素: 和熱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狀況。(2)表現水分溫帶森林草原荒漠因素 表現 示例太陽 輻射 熱量由赤道向兩極有規律地減少,由此形成了熱帶植被、 植被、寒帶植被等全球陸地植被基本格局 亞歐大陸東部從低緯到高緯依次為熱帶(季)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海陸 位置 一般降水由沿海向內陸減少, 分布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 分布在半濕潤、半干旱的內陸地區, 分布在干旱地區 北半球中緯度從沿海向內陸植被依次為森林、草原和荒漠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因素 表現 示例洋流 暖流增溫加濕,寒流降溫減濕,從而影響區域植被狀況 北緯50°附近的亞歐大陸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形成了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自然環境,發育了,大陸東岸受到千島寒流的影響形成了溫度較低、濕度較小的自然環境,發育了______________2.植被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影響 表現改變大氣環境 植被通過植物的 ,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減少,氧氣含量增加;植被蒸騰作用增加大氣 ,調節局地氣候改變土壤環境 植被的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 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使植物的殘落體變成 ,改變了土壤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光合作用濕度根系土壤腐殖質氣候防風固沙影響 表現影響區域環境的演化 森林植被具有調節 、凈化空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抵御風沙等作用,如果遭破壞會使降水減少、空氣干燥、氣溫年較差增大和水土流失加劇,甚至導致區域的沙漠化;草原也具有保持水土和 的作用,過度放牧會引起草場退化,植被覆蓋度減小,最終導致局地沙漠化植被對環境的指示作用拓展延伸影響因素 植物形態或分布 指示作用熱量 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苔原 不同溫度帶水分 濕生植物 葉子碩大柔嫩,根系退化,莖內有孔,如蓮藕、蘆葦等 水濕環境旱生植物 葉子退化為刺,根系發達,葉面有蠟質,莖粗大,如仙人掌、駱駝刺等 干旱環境光照 喜光植物 對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樹林上層的馬尾松等 光照充足植被對環境的指示作用拓展延伸影響因素 植物形態或分布 指示作用光照 喜陰植物 對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陰暗處,如樹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蘚等 光照不足土壤 鐵芒萁、茶樹、馬尾松等 酸性土壤堿蓬等 堿性土壤環境污染 矮牽?;苤甘維O2污染 SO2污染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于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耐高溫且耐旱力較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我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1.[綜合思維]簡述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的原因。答案 氣候干旱,生長條件惡劣,影響猴面包樹生長。2.[綜合思維]試分析猴面包樹耐旱力極強的原因。答案 樹干高大,根系發達,濕季可以貯存大量水分;樹干粗大,表硬里軟,利于儲水。3.[區域認知]分析我國引種猴面包樹后并未大規模種植的原因。答案 猴面包樹屬于熱帶樹種,我國熱帶范圍較??;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短時間內難以形成經濟效益。因此很難得到推廣和大規模種植。讀“某地沿某方向的天然植被依次分布狀況和氣候條件關系示意圖”,回答1~2題。1.甲植被最可能是A.熱帶雨林 B.常綠闊葉林C.常綠硬葉林 D.溫帶草原√圖中顯示年均溫和年太陽輻射總量由苔原、針葉林、混交林、落葉林、甲的分布區到荒漠的分布區逐漸升高,則甲位于亞熱帶,排除A、D項。常綠闊葉林對應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常綠硬葉林對應地中海氣候,與落葉林分布區相比,常綠闊葉林分布區氣溫較高,降水量較多。圖中甲植被分布區年均溫比落葉林分布區高,但年降水量大致相同,約600 mm,B錯誤,C正確。讀“某地沿某方向的天然植被依次分布狀況和氣候條件關系示意圖”,回答1~2題。2.影響圖中天然植被分布的基礎因素是A.地形 B.水分C.土壤 D.熱量√由圖中年均溫和天然植被的分布可知,熱量是基礎條件,其變化影響了天然植被的分布,D項正確。(2024·四川雅安聯考)香樟樹是常綠的高大喬木,樹徑可達3米,樹高可達30米,枝繁葉茂,一般生長在長江以南地區。在自然狀況下,不同樹齡的香樟樹下自然生長的雜草數量差異較大。據此完成3~4題。3.香樟樹樹齡越大,樹下野生雜草越少,這主要是由于A.樹下光照弱 B.樹下熱量少C.樹下水分少 D.樹下土壤肥力低√香樟樹是常綠高大喬木,樹齡越大,樹干越高大,越枝繁葉茂,林下光照越弱,樹下野生的雜草由于難以見到陽光,生長受到抑制,故A正確。(2024·四川雅安聯考)香樟樹是常綠的高大喬木,樹徑可達3米,樹高可達30米,枝繁葉茂,一般生長在長江以南地區。在自然狀況下,不同樹齡的香樟樹下自然生長的雜草數量差異較大。據此完成3~4題。4.香樟樹被很多城市引種為綠化樹種,其原因不可能是A.枝繁葉茂,遮陰效果好B.常綠樹種,美化環境效果好C.落葉較少,清潔工作量較小D.木材及根、枝、葉可提取樟腦和樟油,經濟價值高√城市的綠化樹種往往具有美化環境、遮陰等作用,可以為人類提供良好的休憩環境;香樟樹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落葉相對較少,美化環境效果好;綠化樹種的主要作用在于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不是經濟效益,故選D。課時對點練(2024·廣東湛江期末)2021年11月,暴雪后的哈爾濱又迎來了凍雨、大風等極端天氣,雖然形成了晶瑩剔透的冰掛霧凇景觀,但大量被冰壓折的樹枝和倒伏的樹木也給城市交通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倒伏的樹木幾乎都為楊樹和柳樹。據此完成1~2題。1.推測楊樹、柳樹應屬于A.一年生溫帶落葉闊葉林B.多年生溫帶落葉闊葉林C.一年生亞寒帶針葉林D.多年生亞寒帶針葉林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楊樹、柳樹屬于多年生高大喬木,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的代表樹種,且為多年生樹種,B正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4·廣東湛江期末)2021年11月,暴雪后的哈爾濱又迎來了凍雨、大風等極端天氣,雖然形成了晶瑩剔透的冰掛霧凇景觀,但大量被冰壓折的樹枝和倒伏的樹木也給城市交通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倒伏的樹木幾乎都為楊樹和柳樹。據此完成1~2題。2.推測楊樹樹冠和樹根的特點可能是A.樹冠扁窄、樹根淺B.樹冠扁窄、樹根深C.樹冠廣展、樹根深D.樹冠廣展、樹根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在暴雪、凍雨、大風等極端天氣過后,形成了晶瑩剔透的冰掛霧凇景觀,說明楊樹樹冠廣展,承受了大量冰掛;容易倒伏說明樹根淺,D正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現在有很多手機軟件,對著植物拍攝,軟件就能立即對比辨認出植物。下面是某同學周末在野外使用某軟件時顯示出的三幅圖片。讀圖完成3~4題。3.根據圖片中的信息判斷,該同學拍攝地最可能位于A.太行山區 B.長白山區C.昆侖山區 D.武夷山區√基礎過關看圖可知,茶花為革質葉片,屬于常綠闊葉林,所以該同學拍攝地應在亞熱帶地區,最可能位于武夷山區,故選項D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現在有很多手機軟件,對著植物拍攝,軟件就能立即對比辨認出植物。下面是某同學周末在野外使用某軟件時顯示出的三幅圖片。讀圖完成3~4題。4.一個植物群落往往由喬木、灌木和草本等組成,它們高矮不一,錯落有致,分享著陽光雨露,三幅圖片顯示的植物從上層到下層排序正確的是A.③②① B.③①②C.②①③ D.②③①√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①鱗毛蕨是蕨類植物,喜潮濕環境,多分布在最下層;②茶花是灌木,適宜在中層生長,便于采茶;③樟樹是高大喬木,位于上層。基礎過關我國有“榕不過吉”的說法,即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界,常見于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榕樹母樹上常長出許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氣中的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見下圖)。據此完成5~6題。5.“榕不過吉”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熱量 B.地形 C.土壤 D.洋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榕不過吉”是指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為北界,吉安以北不能再種植榕樹是因為吉安以北熱量條件變差,所以“榕不過吉”的主要影響因素應為熱量條件,故選A。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我國有“榕不過吉”的說法,即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界,常見于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榕樹母樹上常長出許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氣中的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見下圖)。據此完成5~6題。6.我國吉安以南的榕樹出現大量氣生根,是因為其適應的環境A.較酸 B.較干 C.較堿 D.較濕√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由材料可知,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我國南方地區雨量大,氣溫高,榕樹生長快,為了更好地生長,榕樹長出氣生根來吸收水分,同時也能支撐自身龐大的軀干,D正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3·山西臨汾期中)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長的各種植物的整體。植被的分布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各個地區自然植被分布的差異,往往意味著自然環境的差異。據此回答7~9題。7.下列植被類型中,能夠反映土壤的水分條件較好的是A.溫帶草原 B.溫帶荒漠C.亞寒帶針葉林 D.河漫灘草甸18√河漫灘草甸主要分布在河床一側或兩側,受河流的影響,土壤的水分條件較好。D正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山西臨汾期中)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長的各種植物的整體。植被的分布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各個地區自然植被分布的差異,往往意味著自然環境的差異。據此回答7~9題。8.下列關于植被的敘述,正確的是A.降水較多的地方,植被一定生長茂盛B.高溫多雨的地區,由于土壤肥力特別高,故植物生長茂盛C.自然植被相似的地區,其自然環境也基本相似D.自然植被一旦遭到破壞,就再也不能形成穩定的植被√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自然植被類型相似,說明這些地區的氣候、土壤、地形等要素基本相似,所以其自然環境也基本相似,故C正確。降水較多的地方,若氣溫較低,植被生長較差,A錯誤。高溫多雨的地區植物生長茂盛,主要原因是水熱條件較好,與土壤肥力關系不大,B錯誤。自然植被遭到破壞,若該地的水熱條件較好,不受人類活動影響或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經過長時間的自我恢復,可以再形成穩定的植被,D錯誤。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山西臨汾期中)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長的各種植物的整體。植被的分布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各個地區自然植被分布的差異,往往意味著自然環境的差異。據此回答7~9題。9.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青藏高原,雖然處在同一緯度,但自然植被差異很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土壤 B.地形C.地質歷史 D.水分狀況√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地處平原,海拔較低,水熱條件好;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較高,氣溫低,降水少,水熱條件較差,故自然植被遠遠不如長江中下游地區長得茂盛,種類也不豐富。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故B正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4·江蘇南通調研)北京北海團城是我國古代雨水利用的綜合示范工程。團城內除建筑物、古樹外,其余均由多氣孔的梯形青磚鋪筑。城內數十棵古樹不需要人工澆灌而百代常青。下圖為“團城設計示意圖”。據此完成10~11題。10.冬季含水涵洞對古樹生長的作用是A.吸納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樹爛根B.稀釋土壤污染物對古樹的危害C.為土壤提供養分,維持古樹生長D.營造適宜古樹生長的溫濕環境√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冬季北京降水少,土壤中水分含量少,A錯。含水涵洞的水補給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帶走,稀釋土壤污染物的作用較小,B錯。對于北京而言,冬季不是古樹主要的生長季節,且含水涵洞為土壤提供更多的是水分,不是養分,C錯。結合圖中箭頭的方向可知,冬季含水涵洞對古樹的生長作用是為土壤提供水分,營造古樹生長適宜的溫濕環境,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4·江蘇南通調研)北京北海團城是我國古代雨水利用的綜合示范工程。團城內除建筑物、古樹外,其余均由多氣孔的梯形青磚鋪筑。城內數十棵古樹不需要人工澆灌而百代常青。下圖為“團城設計示意圖”。據此完成10~11題。11.團城所在城市的典型植被類型是A.熱帶雨林 B.亞寒帶針葉林C.落葉闊葉林 D.常綠闊葉林√北京為溫帶季風氣候,典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正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18(2023·福建廈門期末)保和島位于菲律賓中部,當地森林茂密,但是,島上1 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巖小山丘上卻只長草不長樹,形成草堆。每年熱季,“草堆”干枯,轉為褐色,猶如一排排巧克力擺放在大地上?!扒煽肆ι健钡姆Q謂由此而來。下圖示意保和島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據此完成12~14題。12.從大尺度來看,保和島的植被類型是A.熱帶雨林 B.熱帶季雨林C.熱帶草原 D.熱帶荒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18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保和島的植被類型是熱帶雨林,A正確,B、C、D錯誤。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18(2023·福建廈門期末)保和島位于菲律賓中部,當地森林茂密,但是,島上1 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巖小山丘上卻只長草不長樹,形成草堆。每年熱季,“草堆”干枯,轉為褐色,猶如一排排巧克力擺放在大地上?!扒煽肆ι健钡姆Q謂由此而來。下圖示意保和島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據此完成12~14題。13.“巧克力山”只長草不長樹的主要原因是A.土層太薄 B.溫度太高C.降水太多 D.海拔太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18位于菲律賓中部的保和島,多暴雨;40~120米小山的巖石以石灰巖為主,流水的溶蝕、侵蝕作用強烈,土層薄,土壤有機質含量少,樹木難以生長,A正確。溫度高,降水多,對樹木生長有利,B、C錯誤。40~120米的小山,海拔比較低,D錯誤。故選A。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福建廈門期末)保和島位于菲律賓中部,當地森林茂密,但是,島上1 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巖小山丘上卻只長草不長樹,形成草堆。每年熱季,“草堆”干枯,轉為褐色,猶如一排排巧克力擺放在大地上?!扒煽肆ι健钡姆Q謂由此而來。下圖示意保和島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據此完成12~14題。14.據圖推斷,“巧克力山”的最佳觀賞時間是A.2月 B.5月C.8月 D.11月√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讀圖可知,該島3~5月,氣溫高,降水稀少,“草堆”會干枯轉為褐色“巧克力”。所以,“巧克力山”的最佳觀賞時間是5月,B正確,A、C、D錯誤。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塞罕壩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紀60年代林業部在這里建設了林場,幾十年來,林場建設者們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萬畝,創造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造林過程中發現荒山南坡難以綠化,需要攻克許多難關。下圖示意塞罕壩林場的位置。據此完成15~17題。15.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屬于A.落葉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C.針葉林 D.常綠闊葉林18√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塞罕壩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南緣,海拔1 010~1 940米,氣溫較低,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屬于針葉林。18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塞罕壩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紀60年代林業部在這里建設了林場,幾十年來,林場建設者們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萬畝,創造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造林過程中發現荒山南坡難以綠化,需要攻克許多難關。下圖示意塞罕壩林場的位置。據此完成15~17題。16.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條件是A.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B.降水較少,土層較薄,礫石較多C.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D.風力較大,受低溫凍害影響大√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是陽坡,其造林的主要不利條件是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塞罕壩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紀60年代林業部在這里建設了林場,幾十年來,林場建設者們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萬畝,創造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造林過程中發現荒山南坡難以綠化,需要攻克許多難關。下圖示意塞罕壩林場的位置。據此完成15~17題。17.塞罕壩林場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是A.增加生物多樣性B.減輕風沙危害C.涵養水源,美化環境D.減緩氣候變暖趨勢√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塞罕壩林場位于荒漠沙地,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是減輕風沙危害。能力提升18.(2024·湖南長沙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流石灘是植物能夠抵達的上限,其環境異常惡劣,只有少數物種經受住了這樣的環境。流石灘上并沒有太強的種內競爭和種間競爭,這里分布的墊狀植物具有緊貼地面、周身被毛的特點,根系向縱深發展或為平行發展的橫走根,外層有致密的枝葉,葉片呈紫紅色。下圖為墊狀植物景觀圖。(1)根據墊狀植物的特點指出流石灘處的氣候特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墊狀植物緊貼地面,說明該地多大風天氣;周身被毛,說明該地氣溫低;葉片呈紫紅色,說明該地太陽輻射強烈(紫外線強烈);外層有致密的枝葉,說明該地晝夜溫差大。能力提升(2024·湖南長沙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流石灘是植物能夠抵達的上限,其環境異常惡劣,只有少數物種經受住了這樣的環境。流石灘上并沒有太強的種內競爭和種間競爭,這里分布的墊狀植物具有緊貼地面、周身被毛的特點,根系向縱深發展或為平行發展的橫走根,外層有致密的枝葉,葉片呈紫紅色。下圖為墊狀植物景觀圖。(2)說明墊狀植物兩種根系與環境的關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流石灘地下水埋藏深,向縱深發展的根系便于吸取地下水且能牢固地扎下地基;流石灘的碎石極易松動滑走,橫走根便于在植株被連根拔起之后重新扎根生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第七節 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二章 第七節 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關系.docx 第二章 第七節 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關系.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