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及空間分布(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中圖版(2019)選擇性必修3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及空間分布(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中圖版(2019)選擇性必修3

資源簡介

第一章 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及空間分布
(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2024·廣東廣州期中)自然環境為人類提供自然資源,同時產生自然災害。完成1~2題。
1.下列有關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資源是指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物質與能量
B.所有的自然環境都是由自然資源組成的
C.自然資源在空間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D.除礦產資源外,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資源
2.若如圖中三個圓圈表示有關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概念,根據圖形所示的相互關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
A.土地資源、自然資源、自然環境
B.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自然環境
C.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自然環境
D.水資源、自然環境、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下圖為“世界某自然資源主要分布圖”,該資源是全球陸地淡水的寶庫。讀圖完成3~4題。
3.該資源最可能是(  )
A.冰川資源 B.土地資源
C.太陽能資源 D.森林資源
4.近年來該資源的分布面積呈減少趨勢,主要原因是(  )
A.巖漿活動頻繁 B.大量開發利用
C.全球氣候變暖 D.降水變率增大
(2024·湖北武漢調研)2024年5月11日至17日是第33個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宣傳周的主題為“推進城市節水,建設美麗城市”。水資源對于青島這個北方沿海缺水城市顯得尤為珍貴。多年來引黃濟青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共向青島供水近50億立方米,為青島市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保障。據此完成5~6題。
5.作為沿海城市的青島,水資源短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緯度較高,蒸發旺盛
B.人口眾多,水污染嚴重
C.降水變率大,冬春季節降水少
D.河流稀少,地下水資源短缺
6.為建設節水型城市,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跨流域調入水資源
B.采用大水漫灌等農業灌溉方式
C.大量開采地下水資源
D.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
(2024·海南海口聯考)如圖為“某區域某種自然資源儲量和需求量關系圖”。讀圖,完成7~8題。
7.若該種自然資源為能源,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我國東北地區—③ B.我國華北地區—①
C.我國西北地區—② D.我國東南沿海地區—④
8.圖中四地之間最有可能產生資源跨區域調配現象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選擇題9~14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水污染是導致某些地區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此完成9~10題。
9.有學者將水污染造成的水資源短缺稱為水質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環不活躍造成的水資源短缺稱為資源型缺水。下列城市中,資源型缺水嚴重的是(  )
A.北京 B.杭州 C.廣州 D.南寧
10.下列不屬于造成“三湖”(太湖、巢湖、滇池)地區水污染原因的是(  )
A.三個湖泊周邊地區人口眾多,且都鄰近大城市,污染物排放多
B.三個湖泊水體相對封閉,水流速度均較緩慢
C.為了保持足夠的水量,建設大量水利工程以儲蓄水量,致使水流速度更為緩慢
D.周邊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利用量大
(2024·山西太原開學考試)斯里蘭卡是聞名遐邇的“寶石王國”,寶石資源豐富,開采歷史悠久。當地多采用人工淘洗的方式分選砂礦,生產方式落后,規模小,寶石產量很不穩定。下圖示意斯里蘭卡主要寶石產區分布。據此完成11~12題。
11.從氣候角度,推測斯里蘭卡寶石開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為(  )
A.冬冷夏熱,溫差大 B.全年多雨,水災頻發
C.海拔高,多凍害 D.緯度低,全年炎熱
12.在礦產資源機械化開采盛行的時代,斯里蘭卡依舊堅持采用小規模傳統開采方式的原因是(  )
A.資源保護性開采 B.國家經濟實力弱
C.礦區交通條件差 D.避免失業率上升
貴州安順盛產優質石料,且還有可一層層揭開的薄厚均勻的平整大石板。當地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這些石料修建一幢幢頗具布依族特色的石板房(如下圖)。據此完成13~14題。
13.當地修建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屬于(  )
①可再生資源 ②非可再生資源?、鄣V產資源?、苌镔Y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材料中的事例表明,自然資源(  )
A.分布影響人類開發利用方式
B.數量影響人類活動的規模
C.質量影響人類活動的經濟效益
D.組合影響區域產業結構與產業類型
15.(2024·山西大同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近年來,“冷”被作為一種氣候資源得到重新認識,逐步成為我國部分地區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的新優勢。內蒙古呼倫貝爾位于大興安嶺以西,冬季氣候極寒,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當地結合籌辦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的契機,大力培育和發展冰雪產業。
(1)分析極寒氣候對呼倫貝爾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6分)
(2)從地形角度分析呼倫貝爾建設滑雪場的有利條件。(4分)
(3)為了充分發揮呼倫貝爾的“冷”資源優勢,列舉四類可利用當地冰雪(“冷”)資源發展的相關產業。(4分)
答案精析
1.C 2.A [第1題,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從自然環境中獲得并能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需求的物質和能量,A錯誤;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自然要素不是自然資源,B錯誤;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過度使用,會影響資源再生能力,甚至導致資源枯竭,D錯誤;自然資源在空間分布上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區豐富,有的地區貧乏,故選C。第2題,自然資源是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的;自然環境包含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故選A。]
3.A 4.C [第3題,讀圖,該資源在兩極以及高山地區分布集中,且該資源是全球陸地淡水的寶庫,最可能是冰川資源,A對。選A。第4題,近年來該資源(冰川資源)的分布面積呈減少趨勢,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選C。]
5.C 6.D [第5題,B是人為原因,排除。緯度較高,氣溫低,蒸發應該弱,A錯誤。青島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受夏季風影響,降水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大,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節,冬春季節降水少,C正確。青島位于東部沿海地區,河流眾多,地下水資源較豐富,但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快,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大,導致水資源短缺,D錯誤。第6題,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一般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來進行,建設節水型城市,主要考慮節流措施。A、C為開源措施,且過度開采地下水,易造成地面沉降,A、C錯誤。采用大水漫灌等農業灌溉方式,浪費水資源,且易造成土壤次生鹽漬化,B錯誤。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可以減少工業用水量,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D正確。]
7.C 8.B [第7題,我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能源儲量大,工業發達,能源需求量也大,對應④,A、B錯誤;我國西北地區能源儲量大,經濟欠發達,能源需求量小,對應②,C正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儲量小,對應③,D錯誤。故選C。第8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資源跨區域調配是在資源儲量和需求量不匹配的情況下出現的,資源往往是從儲量大、需求量小的地區調配到儲量小、需求量大的地區。②地資源儲量大,需求量小;③地資源需求量大,儲量小。兩地之間最有可能產生資源跨區域調配現象,即②→③。故選B。]
9.A 10.D [第9題,降水量小、水循環不活躍造成的水資源短缺稱為資源型缺水。選項四個城市中,北京年降水量少,水循環不活躍,A對。杭州、廣州、南寧年降水量多,B、C、D錯。第10題,這三個湖泊均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周邊地區氣候濕潤,D表述錯誤,符合題意。]
11.D 12.A [第11題,讀圖可知,斯里蘭卡位于北半球熱帶地區,該區域為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兩季。熱帶季風氣候氣溫無明顯季節變化,溫差小,降水季節變化大,A、B錯誤;斯里蘭卡緯度低,且海拔較低,全年氣溫較高,基本不會發生凍害,C錯誤;緯度低,全年炎熱,不利于寶石開采,D正確。第12題,大規模機械化開采更多地適用于可以批量化開采的礦產資源,如煤炭、石油、鐵礦石等;寶石作為一種較為稀缺的礦產資源,大規模機械化開采會加速其枯竭,斯里蘭卡的小規模傳統開采方式是一種資源保護性開采方式,故A正確;與國家經濟實力、礦區交通條件和就業狀況關系不大,故B、C、D錯誤。]
13.B 14.A [第13題,由材料“可一層層揭開的薄厚均勻的平整大石板”可知,修建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屬于沉積巖。沉積巖經地質作用形成,因此石料應屬于礦產資源,且其形成時間漫長,相對于人類歷史時期是非可再生資源,②③正確。故選B。第14題,材料“當地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這些石料修建一幢幢頗具布依族特色的石板房”表明自然資源分布影響人類開發利用方式,A符合題意。]
15.(1)積溫低,熱量不足,生長期短;農作物種類少,以耐寒作物為主;蔬菜多在大棚里生長,種植成本高;病蟲害減少,農藥用量少,農產品綠色環保;氣溫低,不利于水產養殖、放牧及牲畜生長;對畜牧業場地保溫與牧草貯存條件要求高。
(2)呼倫貝爾處于大興安嶺的西側,位于冬季西北風的迎風坡,冷空氣易堆積,海拔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降雪量較大,冰雪期長;呼倫貝爾位于高原和山地過渡帶,海拔較高,坡度適中(陡坡與緩坡結合),地勢開闊,場地寬廣,有利于建設滑雪場。
(3)冰雪體育產業、冰雪旅游產業、冰雪裝備制造業、冰雪文化產業、冰雪康養產業、冰雪會展產業、冰雪影視產業、(航天器、車輛)耐寒測試產業、“冷”資源高效農業等。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及空間分布
[學習目標] 1.說明自然資源的含義、特征及分類。(綜合思維)2.通過資料,說明某一種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及空間分布特點。(區域認知)3.結合我國國情,闡釋自然資源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作用。(綜合思維)
知識點一 自然資源的含義及特征
1.自然資源的含義: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____________條件下,自然界中對人類有用的一切物質和能量。
拓展延伸 自然資源的屬性
(1)自然屬性:直接從自然界獲得。
(2)經濟屬性:能夠用于生產和生活。例如:雷電來自自然界且蘊藏巨大能量,但受技術條件限制,目前人類尚不能將其應用于生產和生活中,因此不能稱其為自然資源。汽油雖然能提供動力,但它是人類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不是直接來自自然界,不能稱其為自然資源。棉花的生長過程離不開人類的管理,因此不是直接來自自然界,也不能稱其為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與能源的區別
能源資源是指能夠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能量的物質或物質運動,因此能源資源只是自然資源中能夠提供能量的那一部分,并不是自然資源的全部。如煤、石油、天然氣既是能源,又是自然資源;汽油、水電、核電只是能源,但不是自然資源。其關系如下圖所示。 
2.自然資源分類:根據自然資源能否再生或恢復的特性劃分。
分類 概念 舉例
可再生資源 利用之后,能在一定時間內____________、再生,或者能夠重復利用或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____________、水資源和生物資源等
非可再生資源 需要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才能形成的資源,相對于人類歷史來說,可以認為它是不可再生的資源 ____________等
3.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及衡量指標
含義 衡量指標
自然資源的數量 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被人類開發利用的________ 例如,土地資源的數量以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衡量,水資源的數量以其________來衡量等
自然資源的質量 一定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各種自然資源滿足人類和社會環境需要的________程度,或獲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少和價值高低的表征 例如,礦產資源的質量是根據礦產資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指標來衡量的
4.自然資源的特征
特征 含義 開發利用要求
一定時間和區域內,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并且在一定的科學技術條件下,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以及自然資源的利用程度都有一定的限制性 珍惜、節約利用,合理規劃,適度開發,循環利用
不均衡性 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存在顯著的地域差異,非可再生的礦產資源符合一定的地質成礦規律,某些可再生資源的分布也存在明顯的地域分異規律 因地制宜,發揮地區優勢
各類自然資源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構成統一的自然資源系統 統籌兼顧,綜合利用
自然資源的種類會隨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擴展;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也會發生變化 慎重開發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開發利用途徑的非可再生資源
判斷
1.汽車燃燒的汽油屬于自然資源。(  )
2.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自然資源的種類不斷擴展。(  )
3.土地資源的數量以其占用的土地面積來衡量,水資源的數量以其徑流量來衡量。(  )
4.礦產資源的質量是根據礦產資源的品位、雜質含量等指標來衡量的。(  )
為認識自然資源,同學們搜集了一些圖片(下圖),但在辨別自然資源時產生了分歧。
1.[地理實踐力]你能幫他們判斷所示圖片是自然資源嗎?并說明你判斷的理由。
2.[綜合思維]將圖片中的自然資源進行分類,并說明哪些屬于可再生資源,哪些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3.[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同學們在討論時,有人說可再生資源永遠可以利用,不用考慮保護;而有人說雷電資源永遠也不會成為自然資源。你如何評價他們的說法?如何理解自然資源的可再生與非可再生?
(2024·山東青島月考)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他在陜西延州(今延安)當知州期間,看到有人用石油點燈,冒出的煙把白布都熏黑了。他從中受到啟發,嘗試用煙灰制作墨塊,結果比松木燃燒制作的松煙墨效果更好。據此完成1~2題。
1.石油是一種(  )
①礦產資源?、诳稍偕Y源 ③能源資源?、苄履茉?br/>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沈括“用石油制墨”,說明(  )
A.石油可以直接被人們消費而體現其能源價值
B.石油可以直接被人們消費而體現其物質價值
C.石油可以通過生產過程變成有價值的產品
D.當時人們利用石油的方式以直接利用為主
烏蘭哈達火山群位于內蒙古中部,如串珠狀分布在草原上(下圖)?;鹕絿姲l形成的浮石資源成為當地優質的建筑材料,有些火山錐曾經遭到亂挖濫掘,并引發了生態環境問題。目前,烏蘭哈達火山群已經成為自然保護區,禁止無序開采浮石。據此完成3~4題。
3.按自然資源的自然屬性分類,浮石屬于(  )
A.可再生資源 B.能源資源
C.非可再生資源 D.礦產資源
4.禁止無序開采烏蘭哈達火山群的浮石,主要目的是(  )
①保護火山的地質遺產價值?、跍p輕當地的水土流失?、鄞笠幠i_發火山的旅游價值 ④保護周邊地區的草場資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識點二 可再生資源及其空間分布——以水資源為例
1.水資源的概念:地球上的水資源,廣義上說,包括陸地水和海洋水,即地球上所有的淡水和咸水。狹義的水資源,即地球上的____________。目前人們較易開發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是地表水中的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以及地下水中的______________。
2.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衡量指標 影響因素
數量 多年平均徑流量 一個地區徑流量取決于該地的__________與__________。一個地區的年降水量減去年蒸發量即為該地的年徑流量
質量(水質) 水質劃分標準 根據水的環境功能和__________對水質進行劃分
3.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
(1)世界水資源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形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降水的____________。
(2)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
(3)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格局與年降水量空間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______。
(4)根據多年平均徑流量,我國可劃分為豐水帶、多水帶、__________、少水帶和缺水帶五個徑流帶。
4.水資源問題及治理措施
(1)問題:水過多(洪澇)或過少(干旱)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由于人類不合理利用水資源導致的淡水資源短缺和__________等問題,也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2)治理措施: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綜合開發和合理利用水資源,以達到興利除害的雙重目的。
5.水資源短缺原因分析思路
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
自然原因 蒸發 氣溫高,蒸發量較大
降水 降水少,降水季節變化大
地表徑流 山地比重大,地勢起伏大,不易蓄水;國土面積狹小,河流短小,儲水空間有限;喀斯特地貌區下滲嚴重,地表水缺乏
地下徑流 土層薄、坡度大、下滲少,持水保水性差
人為原因 人口 人口數量大,水資源需求總量大;人口增長快,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水資源量減少
農業 耕地面積大;水土配合欠佳;不合理的水資源利用方式,如大水漫灌等
工業 高耗水工業比重大,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水資源重復利用率低
其他 水資源管理法規和制度不完善;保護水資源的宣傳力度不夠,節水意識不強,水污染、水浪費嚴重
6.水污染嚴重原因分析思路
水體自凈能力差,污染物排放量大,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就會造成水污染。
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
自然原因 氣候 氣溫高,利于水體中藻類的生長,加劇水體富營養化;降水少,水體自凈能力差
地形 地形較封閉,不利于與外界水體交換
水文 一般徑流量越小,流速越慢,流域水質越差
生物 流域內植被覆蓋率較低,植被攔截凈化作用較差
人為原因 經濟 農業發展中大量使用農藥、化肥,農業污染嚴重;高污染工業比重大,工業污染嚴重
社會 人口眾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大;環保意識較低;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不完善
思考 水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為什么有時又說水資源是有限的資源?
拓展延伸
1.水資源短缺的應對措施
開源 修建水庫,儲存雨季降水;合理開采地下水;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等
節流 ①農業:推廣噴灌、滴灌技術,發展節水農業。 ②工業:調整工業結構;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 ③其他:意識先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節水意識;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凈化污水,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提高水質,防治水污染;加強水資源管理,適當提高水價等
2.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1)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
(2)加強農村水源污染的防治。
(3)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大力發展環保產業。
(4)產業結構調整,關停并轉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價高的產業。
(5)適當提高水污染排污費的收費標準。
(6)加強水污染的危害性宣傳教育。
水利部制定的《2022年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中強調,加快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推動以可用水量確定經濟社會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推進河湖生態環境復蘇與地下水超采治理,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安全利用能力和水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1.[綜合思維]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淡水短缺的問題,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2.[地理實踐力]水資源短缺會帶來哪些問題?
(2024·江蘇南京期中)下表示意北京市和湖北省的水資源狀況(2020年)。據此回答1~2題。
地區 水資源總量/108m3 人均水資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 ·人-1) 供水總量/108m3
北京市 25.8 117.8 185.4 40.6
湖北省 1 754.7 3 006.7 477.9 278.8
1.北京市供水總量大于當地水資源總量得益于(  )
A.開采地下水 B.建設海綿城市 C.修建水庫 D.跨流域調水
2.湖北省的人均用水量遠高于北京市的人均用水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北省的(  )
①工業用水量大?、谒廴緡乐亍、鬯锩娣e大?、芄澦夹g先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富營養化是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緩流水體,引起藻類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氧量下降,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體受到污染的現象。某年1月我國香港近海頻現熒光藻類富營養化現象。據此完成3~4題。
3.導致熒光藻類富營養化現象的人為原因是(  )
A.農藥匯入 B.近海養殖 C.近海捕撈 D.石油泄漏
4.我國香港1月容易出現水體富營養化現象的自然原因是(  )
①冬季氣溫較低?、谌牒搅鳒p少 ③近海降水減少 ④沿岸洋流減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知識點三 非可再生資源及其空間分布——以礦產資源為例
1.概念:礦產資源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在當前和可預見未來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和氣態的自然物質。
2.礦產資源的分類及特點
分類 概念 特點
金屬礦產資源 指經冶煉可以從中提取金屬元素的礦產資源 我國金屬礦產資源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的有鎢、錫、銻、__________、鉭、鈦、釩、鉬、鈮、鈹和鋰等;部分金屬礦產資源儲量大、質量高;但許多重要的金屬礦產資源質量欠佳;中小型礦床所占比重大,大型、超大型礦床所占比重??;我國金屬礦產資源分布廣泛,但又相對集中于幾個地區
非金屬礦產資源 指除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外,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可供工業提取非金屬化學元素、化合物或可直接利用的巖石與礦物 磷礦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礦物原料。世界磷礦儲量豐富,其中非洲的儲量約占世界的80%,__________是目前磷礦探明儲量最多的國家。我國已探明的非金屬礦產有90余種,產地有5 000多處
能源礦產資源 指埋藏在地下、山內或暴露于地表,開采后可直接或經加工提煉后作為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礦物。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等 石油的儲量有限,空間分布__________;目前中東地區的石油探明儲量約占世界的50%,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探明儲量最大。我國能源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結構不理想,煤炭資源比重偏大,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比重偏小。煤炭資源豐富,煤種齊全,但適于露天開采的儲量少,并且各地區煤炭種類和質量差異較大。石油資源探明程度______,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天然氣資源分布比較集中,__________地區的天然氣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一半以上
                               
3.我國礦產資源概況
(1)礦產資源儲量和開采總量大,但人均擁有量小。
(2)具有明顯優勢的礦產除煤以外,多數是用量較小的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而用途廣、用量大的大宗礦產如鐵、銅、石油及天然氣等,不具有明顯優勢。
(3)貧礦多,難選礦多,共生、伴生礦多。
(4)礦產資源區域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點,如煤炭儲量的90%分布在長江以北;磷礦儲量的80%以上分布在南方地區。
(5)部分礦產資源豐富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生態脆弱。
拓展延伸 能源的分類
1 按形成和來源分類
2 按開發利用的技術狀況分類
3 按可再生性分類
材料一 礦產資源的儲產比表示儲量可供開采的年限;儲消比反映現有儲量對消費的保障程度。下表示意中國及世界主要礦產資源的靜態保障程度。
礦產 石油 煤炭 天然氣 鐵礦石
靜態保 障年限 儲產比 世界 43 228 64 141
中國 15.3 113 44.2 48.3
儲消比 中國 11.6 113 44.2 39.2
礦產 錳礦石 鉻礦 銅礦 鋅礦
靜態保 障年限 儲產比 世界 100 257 27 24
中國 23.3 18 32.1 14.3
儲消比 中國 21.6 4.1 12.5 19.1
礦產 鋁土礦 鎢礦 稀土礦 鉀鹽礦
靜態保 障年限 儲產比 世界 189 87 1 012 327
中國 32.1 31.9 324 242
儲消比 中國 30.5 62.2 1 135 14.5
注:世界儲消比約等于儲產比。
材料二 下圖為我國稀土主要分布區稀土比重示意圖。
注:南方七省區指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南、云南、浙江。
1.[綜合思維]根據材料一,說出我國礦產資源靜態保障程度的總體特點,并指出保障程度較高的是哪種礦產資源。
2.[區域認知]分析我國稀土資源的主要分布特征。
3.[綜合思維]鉀鹽通常用來制作肥料,是農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與我國其他礦產資源相比,鉀鹽礦儲產比較高,儲消比較低,試分析原因。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隨著礦產資源消費量的急劇增長,有些礦產資源發生短缺甚至耗竭。據此回答1~2題。
1.有關礦產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礦產資源的特性之一是非可再生性
B.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消費礦產資源最多的國家
C.全世界消費礦產資源的數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
D.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資源短缺問題
2.中國礦產資源的特點是(  )
A.礦產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礦產資源中富礦少,貧礦多
C.開采中采富棄貧,提高了礦產資源的利用率
D.礦產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平衡,一般來說,東多西少
(2024·河北唐山月考)讀“我國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比較圖”,完成3~4題。
3.下列自然資源中,我國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4.該圖反映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是(  )
A.總量豐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總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自然資源的含義及特征
梳理教材新知
1.經濟技術
2.更新 氣候資源 礦產資源
3.總量 占用的土地面積 體積 優劣 品位 雜質含量
4.有限性 整體性 可變性
判斷
1.× 2.√ 3.× 4.√
探究核心知識
1.圖片中所示的煤炭、草地、海魚屬于自然資源,而水泥、汽油和雷電不屬于自然資源。
理由:水泥、汽油不是直接取自自然界,而是由人類加工制造的;雷電雖然存在于自然界,但人類目前還不能夠有效利用,所以水泥、汽油和雷電不屬于自然資源。煤炭、草地、海魚來自自然界,并能被人類利用,屬于自然資源。
2.煤炭屬于礦產資源,草地屬于土地資源,海魚屬于生物資源。草地、海魚屬于可再生資源,煤炭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3.兩種說法均不對。多數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合理開發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獲得再生。當開發利用不合理時,再生周期就會延長,甚至變成非可再生資源。雷電現在不屬于自然資源,但如果人類研究出可以利用的方法并加以利用,雷電就會成為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的可再生既是有條件的,又是相對而言的,應以合理利用、不被破壞或污染為條件。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是相對的。如土地資源可循環利用,但若利用不當,導致表土流失、肥力喪失,會變成非可再生資源。
自然資源的非可再生是從人類歷史尺度來看的,如水土流失后地表若經過成土過程(過程較漫長)恢復了表土,又是可以再生的;基因資源本身是可再生的,若物種滅絕,就變為非可再生資源。
落實思維方法
1.C 2.C [第1題,石油屬于礦產資源,礦產資源為非可再生資源,是常規能源,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故選C。第2題,據材料可知,沈括“用石油制墨”是先把石油點燃產生黑煙,然后用煙灰制作墨塊,說明石油可以通過生產過程變成有價值的產品,故選C。]
3.D 4.B [第3題,根據自然屬性分類,自然資源分為礦產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和土地資源等。浮石由火山噴發形成,屬于由地質作用形成的自然礦物,應屬于礦產資源,D正確。第4題,無序開采烏蘭哈達火山群的浮石,會破壞當地火山的地質遺產價值,①正確;烏蘭哈達火山群位于內蒙古中部,該地區降水較少,水土流失現象不明顯,②錯誤;由材料可知,烏蘭哈達火山群已經成為自然保護區,不能大規模開發火山的旅游價值,③錯誤;據材料可知,火山群周邊地區草場資源豐富,無序開采浮石會破壞周邊地區草場資源,④正確。故選B。]
知識點二 可再生資源及其空間分布——以水資源為例
梳理教材新知
1.淡水資源 淺層地下水
2.降水量 蒸發量 保護目標
3.(1)空間分布不均 (3)減少 (4)過渡帶
4.(1)水污染
思考
在特定時空條件下,只要利用合理、保護得當,水資源就能夠不斷更新、循環利用。但是,水資源的再生條件一旦發生改變或遭到破壞,水資源的再生能力就會減弱,甚至終止。
探究核心知識
1.自然原因:世界淡水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其中絕大部分是不能開發利用或開發利用代價過高的冰川水和深層地下水;受氣候條件的影響,淡水資源分布不均。
人為原因:主要是人類在利用水資源的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浪費和污染現象,導致水資源更加短缺。
2.水資源短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糧食產量,對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并且直接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此外,為爭奪水資源,一些國家或地區還引發了國際沖突。
落實思維方法
1.D 2.C [第1題,南水北調工程向北京市供水,使得當地供水總量大于當地水資源總量,D項正確。第2題,北京市的產業結構以第三產業為主,與北京市相比,湖北省的第一、二產業比重較大,一般情況下,第一、 二產業耗水量大于第三產業,故①③正確。水污染嚴重與人均用水量大關系不大,②錯誤。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更高,其節水技術和水資源利用效率都高于湖北省,④錯誤。故選C項。]
3.B 4.C [第3題,由材料可知,富營養化是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水體引起的,近海養殖會造成過多的氮、磷等營養物質排放入海,B對。第4題,氣溫較低不利于藻類繁殖,①錯。入海徑流減少、近海降水減少均會導致水體流速變緩,更新慢,凈化能力差,易出現水體富營養化,②③對。此時該地區沿岸洋流受冬季風影響,可能增強,④錯。C對。]
知識點三 非可再生資源及其空間分布——以礦產資源為例
梳理教材新知
1.地質作用
2.稀土 摩洛哥 不均衡 低 中西部
探究核心知識
1.我國礦產資源靜態保障程度整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稀土礦的保障程度較高。
2.稀土分布集中度比較高;包頭白云鄂博、山東微山是稀土的主要分布區。
3.我國鉀鹽礦儲量豐富,目前受經濟、技術等條件的制約,開采程度不足,儲產比高;我國耕地面積廣,鉀肥的使用量大,造成鉀肥的消費量比較大,儲消比低。
落實思維方法
1.B 2.B [第1題,礦產資源的特性之一是非可再生性;隨著生產力水平提高,全世界消費礦產資源的數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資源短缺問題,A、C、D正確。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消費礦產資源最多的國家,故選B。第2題,中國礦產資源的特點是礦產資源中富礦少,貧礦多,B對。中國礦產資源總量大,人口多,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A錯。開采中采富棄貧,浪費嚴重,降低了礦產資源的利用率,C錯。中國礦產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平衡,一般來說,西多東少,D錯。故選B。]
3.D 4.B [第3題,由圖中數據可知,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煤炭,D正確;石油、水、耕地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較大,A、B、C錯誤。故選D。第4題,由圖中數據可知,我國主要資源人均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少,B正確,D錯誤;沒有反映總量的相關信息,A、C錯誤。故選B。](共94張PPT)
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及空間分布
第一節
第一章 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
結合實例,說明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空間分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1.說明自然資源的含義、特征及分類。(綜合思維)
2.通過資料,說明某一種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及空間分布特點。(區域認知)
3.結合我國國情,闡釋自然資源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作用。(綜合思維)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自然資源的含義及特征
知識點二 可再生資源及其空間分布
——以水資源為例
知識點三 非可再生資源及其空間分布
——以礦產資源為例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自然資源的含義及特征
>
<
知識點一
1.自然資源的含義: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 條件下,自然界中對人類有用的一切物質和能量。
經濟技術
自然資源的屬性
拓展延伸
(1)自然屬性:直接從自然界獲得。
(2)經濟屬性:能夠用于生產和生活。例如:雷電來自自然界且蘊藏巨大能量,但受技術條件限制,目前人類尚不能將其應用于生產和生活中,因此不能稱其為自然資源。汽油雖然能提供動力,但它是人類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不是直接來自自然界,不能稱其為自然資源。棉花的生長過程離不開人類的管理,因此不是直接來自自然界,也不能稱其為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與能源的區別
能源資源是指能夠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能量的物質或物質運動,因此能源資源只是自然資源中能夠提供能量的那一部分,并不是自然資源的全部。如煤、石油、天然氣既是能源,又是自然資源;汽油、水電、核電只是能源,但不是自然資源。其關系如圖所示。
2.自然資源分類:根據自然資源能否再生或恢復的特性劃分。
分類 概念 舉例
再生資源  利用之后,能在一定時間內 、再生,或者能夠重復利用或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水資源和生物資源等
非可再生資源 需要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才能形成的資源,相對于人類歷史來說,可以認為它是不可再生的資源 等
更新
氣候資源
礦產資源
3.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及衡量指標
占用
的土地面積
體積
含義 衡量指標
自然資源的數量 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被人類開發利用的_____ 例如,土地資源的數量以其____
來衡量,水資源的數量以其 來衡量等
自然資源的質量 一定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各種自然資源滿足人類和社會環境需要的_____ 程度,或獲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少和價值高低的表征 例如,礦產資源的質量是根據礦產資源的 、 等指標來衡量的
總量
優劣
品位
雜質含量
4.自然資源的特征
特征 含義 開發利用要求
_______ 一定時間和區域內,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并且在一定的科學技術條件下,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以及自然資源的利用程度都有一定的限制性 珍惜、節約利用,合理規劃,適度開發,循環利用
不均衡性 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存在顯著的地域差異,非可再生的礦產資源符合一定的地質成礦規律,某些可再生資源的分布也存在明顯的地域分異規律 因地制宜,發揮地區優勢
有限性
特征 含義 開發利用要求
________ 各類自然資源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構成統一的自然資源系統 統籌兼顧,綜合利用
________ 自然資源的種類會隨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擴展;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也會發生變化 慎重開發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開發利用途徑的非可再生資源
整體性
可變性
判斷
1.汽車燃燒的汽油屬于自然資源。( )
2.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自然資源的種類不斷擴展。( )
3.土地資源的數量以其占用的土地面積來衡量,水資源的數量以其徑流量來衡量。
( )
4.礦產資源的質量是根據礦產資源的品位、雜質含量等指標來衡量的。( )
×

×

為認識自然資源,同學們搜集了一些圖片(下圖),但在辨別自然資源時產生了分歧。
1.[地理實踐力]你能幫他們判斷所示圖片是自然資源嗎?并說明你判斷的理由。
答案 圖片中所示的煤炭、草地、海魚屬于自
然資源,而水泥、汽油和雷電不屬于自然資源。
理由:水泥、汽油不是直接取自自然界,而是
由人類加工制造的;雷電雖然存在于自然界,但人類目前還不能夠有效利用,所以水泥、汽油和雷電不屬于自然資源。煤炭、草地、海魚來自自然界,并能被人類利用,屬于自然資源。
2.[綜合思維]將圖片中的自然資源進行分類,并說明哪些屬于可再生資源,哪些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答案 煤炭屬于礦產資源,草地屬于土地資源,海魚屬于生物資源。草地、海魚屬于可再生資源,煤炭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3.[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同學們在討論時,有人說可再生資源永遠可以利用,不用考慮保護;而有人說雷電資源永遠也不會成為自然資源。你如何評價他們的說法?如何理解自然資源的可再生與非可再生?
答案 兩種說法均不對。多數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合理開發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獲得再生。當開發利用不合理時,再生周期就會延長,甚至變成非可再生資源。雷電現在不屬于自然資源,但如果人類研究出可以利用的方法并加以利用,雷電就會成為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的可再生既是有條件的,又是相對而言的,應以合理利用、不被破壞或污染為條件。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是相對的。如土地資源可循環利用,但若利用不當,導致表土流失、肥力喪失,會變成非可再生資源。
自然資源的非可再生是從人類歷史尺度來看的,如水土流失后地表若經過成土過程(過程較漫長)恢復了表土,又是可以再生的;基因資源本身是可再生的,若物種滅絕,就變為非可再生資源。
(2024·山東青島月考)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他在陜西延州(今延安)當知州期間,看到有人用石油點燈,冒出的煙把白布都熏黑了。他從中受到啟發,嘗試用煙灰制作墨塊,結果比松木燃燒制作的松煙墨效果更好。據此完成1~2題。
1.石油是一種
①礦產資源?、诳稍偕Y源?、勰茉促Y源 ④新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石油屬于礦產資源,礦產資源為非可再生資源,是常規能源,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故選C。
(2024·山東青島月考)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他在陜西延州(今延安)當知州期間,看到有人用石油點燈,冒出的煙把白布都熏黑了。他從中受到啟發,嘗試用煙灰制作墨塊,結果比松木燃燒制作的松煙墨效果更好。據此完成1~2題。
2.沈括“用石油制墨”,說明
A.石油可以直接被人們消費而體現其能源價值
B.石油可以直接被人們消費而體現其物質價值
C.石油可以通過生產過程變成有價值的產品
D.當時人們利用石油的方式以直接利用為主

據材料可知,沈括“用石油制墨”是先把石油點燃產生黑煙,然后用煙灰制作墨塊,說明石油可以通過生產過程變成有價值的產品,故選C。
烏蘭哈達火山群位于內蒙古中部,如串珠狀分布在草原上(如圖)。火山噴發形成的浮石資源成為當地優質的建筑材料,有些火山錐曾經遭到亂挖濫掘,并引發了生態環境問題。目前,烏蘭哈達火山群已經成為自然保護區,禁止無序開采浮石。據此完成3~4題。
3.按自然資源的自然屬性分類,浮石屬于
A.可再生資源 B.能源資源
C.非可再生資源 D.礦產資源

根據自然屬性分類,自然資源分為礦產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和土地資源等。浮石由火山噴發形成,屬于由地質作用形成的自然礦物,應屬于礦產資源,D正確。
烏蘭哈達火山群位于內蒙古中部,如串珠狀分布在草原上(如圖)。火山噴發形成的浮石資源成為當地優質的建筑材料,有些火山錐曾經遭到亂挖濫掘,并引發了生態環境問題。目前,烏蘭哈達火山群已經成為自然保護區,禁止無序開采浮石。據此完成3~4題。
4.禁止無序開采烏蘭哈達火山群的浮石,主要目的是
①保護火山的地質遺產價值?、跍p輕當地的水土流失 
③大規模開發火山的旅游價值?、鼙Wo周邊地區的草場資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無序開采烏蘭哈達火山群的浮石,會破壞當地火山的地質
遺產價值,①正確;
烏蘭哈達火山群位于內蒙古中部,該地區降水較少,水
土流失現象不明顯,②錯誤;
由材料可知,烏蘭哈達火山群已經成為自然保護區,不能大規模開發火山的旅游價值,③錯誤;
據材料可知,火山群周邊地區草場資源豐富,無序開采浮石會破壞周邊地區草場資源,④正確。故選B。
可再生資源及其空間
分布——以水資源為例
>
<
知識點二
1.水資源的概念:地球上的水資源,廣義上說,包括陸地水和海洋水,即地球上所有的淡水和咸水。狹義的水資源,即地球上的 。目前人們較易開發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是地表水中的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以及地下水中的 。
淡水資源
淺層地下水
2.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衡量指標 影響因素
數量 多年平均徑流量 一個地區徑流量取決于該地的 與 。一個地區的年降水量減去年蒸發量即為該地的年徑流量
質量(水質) 水質劃分標準 根據水的環境功能和 對水質進行劃分
降水量
蒸發量
保護目標
3.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
(1)世界水資源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形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降水的_______
。
(2)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
(3)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格局與年降水量空間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 。
(4)根據多年平均徑流量,我國可劃分為豐水帶、多水帶、 、少水帶和缺水帶五個徑流帶。
空間分
布不均
減少
過渡帶
4.水資源問題及治理措施
(1)問題:水過多(洪澇)或過少(干旱)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由于人類不合理利用水資源導致的淡水資源短缺和 等問題,也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2)治理措施: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綜合開發和合理利用水資源,以達到興利除害的雙重目的。
水污染
5.水資源短缺原因分析思路
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
自然原因 蒸發 氣溫高,蒸發量較大
降水 降水少,降水季節變化大
地表徑流 山地比重大,地勢起伏大,不易蓄水;國土面積狹小,河流短小,儲水空間有限;喀斯特地貌區下滲嚴重,地表水缺乏
地下徑流 土層薄、坡度大、下滲少,持水保水性差
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
人為原因 人口 人口數量大,水資源需求總量大;人口增長快,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水資源量減少
農業 耕地面積大;水土配合欠佳;不合理的水資源利用方式,如大水漫灌等
工業 高耗水工業比重大,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水資源重復利用率低
其他 水資源管理法規和制度不完善;保護水資源的宣傳力度不夠,節水意識不強,水污染、水浪費嚴重
6.水污染嚴重原因分析思路
水體自凈能力差,污染物排放量大,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就會造成水污染。
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
自然原因 氣候 氣溫高,利于水體中藻類的生長,加劇水體富營養化;降水少,水體自凈能力差
地形 地形較封閉,不利于與外界水體交換
水文 一般徑流量越小,流速越慢,流域水質越差
生物 流域內植被覆蓋率較低,植被攔截凈化作用較差
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
人為原因 經濟 農業發展中大量使用農藥、化肥,農業污染嚴重;高污染工業比重大,工業污染嚴重
社會 人口眾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大;環保意識較低;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不完善
思考
水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為什么有時又說水資源是有限的資源?
答案 在特定時空條件下,只要利用合理、保護得當,水資源就能夠不斷更新、循環利用。但是,水資源的再生條件一旦發生改變或遭到破壞,水資源的再生能力就會減弱,甚至終止。
拓展延伸
1.水資源短缺的應對措施
開源 修建水庫,儲存雨季降水;合理開采地下水;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等
節流 ①農業:推廣噴灌、滴灌技術,發展節水農業。
②工業:調整工業結構;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
③其他:意識先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節水意識;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凈化污水,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提高水質,防治水污染;加強水資源管理,適當提高水價等
拓展延伸
2.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1)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
(2)加強農村水源污染的防治。
(3)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大力發展環保產業。
(4)產業結構調整,關停并轉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價高的產業。
(5)適當提高水污染排污費的收費標準。
(6)加強水污染的危害性宣傳教育。
水利部制定的《2022年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中強調,加快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推動以可用水量確定經濟社會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推進河湖生態環境復蘇與地下水超采治理,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安全利用能力和水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1.[綜合思維]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淡水短缺的問題,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自然原因:世界淡水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其中絕大部分是不能開發利用或開發利用代價過高的冰川水和深層地下水;受氣候條件的影響,淡水資源分布不均。
人為原因:主要是人類在利用水資源的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浪費和污染現象,導致水資源更加短缺。
2.[地理實踐力]水資源短缺會帶來哪些問題?
答案 水資源短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糧食產量,對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并且直接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此外,為爭奪水資源,一些國家或地區還引發了國際沖突。
(2024·江蘇南京期中)下表示意北京市和湖北省的水資源狀況(2020年)。據此回答1~2題。
地區 水資源總量/108m3 人均水資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 (m3 ·人-1) 供水總量/108m3
北京市 25.8 117.8 185.4 40.6
湖北省 1 754.7 3 006.7 477.9 278.8
1.北京市供水總量大于當地水資源總量得益于
A.開采地下水 B.建設海綿城市
C.修建水庫 D.跨流域調水

南水北調工程向北京市供水,使得當地供水總量大于當地水資源總量,D項正確。
地區 水資源總量/108m3 人均水資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 (m3 ·人-1) 供水總量/108m3
北京市 25.8 117.8 185.4 40.6
湖北省 1 754.7 3 006.7 477.9 278.8
2.湖北省的人均用水量遠高于北京市的人均用水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北省的
①工業用水量大 ②水污染嚴重 ③水田面積大 ④節水技術先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北京市的產業結構以第三產業為主,與北京市相比,湖北省的第一、二產業比重較大,一般情況下,第一、 二產業耗水量大于第三產業,故①③正確。
水污染嚴重與人均用水量大關系不大,②錯誤。
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更高,其節水技術和水資源利用效率都高于湖北省,④錯誤。故選C項。
富營養化是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緩流水體,引起藻類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氧量下降,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體受到污染的現象。某年1月我國香港近海頻現熒光藻類富營養化現象。據此完成3~4題。
3.導致熒光藻類富營養化現象的人為原因是
A.農藥匯入 B.近海養殖
C.近海捕撈 D.石油泄漏

由材料可知,富營養化是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水體引起的,近海養殖會造成過多的氮、磷等營養物質排放入海,B對。
富營養化是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緩流水體,引起藻類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氧量下降,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體受到污染的現象。某年1月我國香港近海頻現熒光藻類富營養化現象。據此完成3~4題。
4.我國香港1月容易出現水體富營養化現象的自然原因是
①冬季氣溫較低?、谌牒搅鳒p少 ③近海降水減少?、苎匕堆罅鳒p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氣溫較低不利于藻類繁殖,①錯。
入海徑流減少、近海降水減少均會導致水體流速變緩,更新慢,凈化能力差,易出現水體富營養化,②③對。
此時該地區沿岸洋流受冬季風影響,可能增強,④錯。C對。
非可再生資源及其空間
分布——以礦產資源為例
>
<
知識點三
1.概念:礦產資源是由 形成的,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在當前和可預見未來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和氣態的自然物質。
地質作用
2.礦產資源的分類及特點
分類 概念 特點
金屬礦產資源 指經冶煉可以從中提取金屬元素的礦產資源 我國金屬礦產資源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的有鎢、錫、銻、 、鉭、鈦、釩、鉬、鈮、鈹和鋰等;部分金屬礦產資源儲量大、質量高;但許多重要的金屬礦產資源質量欠佳;中小型礦床所占比重大,大型、超大型礦床所占比重??;我國金屬礦產資源分布廣泛,但又相對集中于幾個地區
稀土
分類 概念 特點
非金屬礦產 資源 指除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外,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可供工業提取非金屬化學元素、化合物或可直接利用的巖石與礦物 磷礦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礦物原料。世界磷礦儲量豐富,其中非洲的儲量約占世界的80%, 是目前磷礦探明儲量最多的國家。我國已探明的非金屬礦產有90余種,產地有5 000多處
摩洛哥
分類 概念 特點
能源礦產資源 指埋藏在地下、山內或暴露于地表,開采后可直接或經加工提煉后作為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礦物。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等 石油的儲量有限,空間分布 ;目前中東地區的石油探明儲量約占世界的50%,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探明儲量最大。我國能源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結構不理想,煤炭資源比重偏大,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比重偏小。煤炭資源豐富,煤種齊全,但適于露天開采的儲量少,并且各地區煤炭種類和質量差異較大。石油資源探明程度低,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天然氣資源分布比較集中, 地區的天然氣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一半以上
不均衡
中西部
3.我國礦產資源概況
(1)礦產資源儲量和開采總量大,但人均擁有量小。
(2)具有明顯優勢的礦產除煤以外,多數是用量較小的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而用途廣、用量大的大宗礦產如鐵、銅、石油及天然氣等,不具有明顯優勢。
(3)貧礦多,難選礦多,共生、伴生礦多。
(4)礦產資源區域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點,如煤炭儲量的90%分布在長江以北;磷礦儲量的80%以上分布在南方地區。
(5)部分礦產資源豐富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生態脆弱。
梳理
教材新知
能源的分類
拓展延伸
(1)按形成和來源分類
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如太陽能、煤、石油、天然氣、
風能、生物質能)
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如地熱能)
天體引力能(如潮汐能)
(2)按開發利用的技術狀況分類
常規能源:大規模廣泛應用、開發利用技術比較成熟
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 氣、水能)
新能源:未被廣泛應用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核
能、風能、海洋能
拓展延伸
(3)按可再生性分類
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水能、風能、生物質
能、海洋能)
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核能
材料一 礦產資源的儲產比表示儲量可供開采的年限;儲消比反映現有儲量對消費的保障程度。下表示意中國及世界主要礦產資源的靜態保障程度。
礦產 石油 煤炭 天然氣 鐵礦石
靜態保 障年限 儲產比 世界 43 228 64 141
中國 15.3 113 44.2 48.3
儲消比 中國 11.6 113 44.2 39.2
礦產 錳礦石 鉻礦 銅礦 鋅礦
靜態保 障年限 儲產比 世界 100 257 27 24
中國 23.3 18 32.1 14.3
儲消比 中國 21.6 4.1 12.5 19.1
礦產 鋁土礦 鎢礦 稀土礦 鉀鹽礦
靜態保 障年限 儲產比 世界 189 87 1 012 327
中國 32.1 31.9 324 242
儲消比 中國 30.5 62.2 1 135 14.5
注:世界儲消比約等于儲產比。
材料二 下圖為我國稀土主要分布區稀土比重示意圖。
注:南方七省區指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南、云南、浙江。
1.[綜合思維]根據材料一,說出我國礦產資源靜態保障程度的總體特點,并指出保障程度較高的是哪種礦產資源。
答案 我國礦產資源靜態保障程度整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稀土礦的保障程度較高。
2.[區域認知]分析我國稀土資源的主要分布特征。
答案 稀土分布集中度比較高;包頭白云鄂博、山東微山是稀土的主要分布區。
3.[綜合思維]鉀鹽通常用來制作肥料,是農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與我國其他礦產資源相比,鉀鹽礦儲產比較高,儲消比較低,試分析原因。
答案 我國鉀鹽礦儲量豐富,目前受經濟、技術等條件的制約,開采程度不足,儲產比高;我國耕地面積廣,鉀肥的使用量大,造成鉀肥的消費量比較大,儲消比低。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隨著礦產資源消費量的急劇增長,有些礦產資源發生短缺甚至耗竭。據此回答1~2題。
1.有關礦產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礦產資源的特性之一是非可再生性
B.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消費礦產資源最多的國家
C.全世界消費礦產資源的數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
D.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資源短缺問題

礦產資源的特性之一是非可再生性;隨著生產力水平提高,全世界消費礦產資源的數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資源短缺問題,A、C、D正確。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消費礦產資源最多的國家,故選B。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隨著礦產資源消費量的急劇增長,有些礦產資源發生短缺甚至耗竭。據此回答1~2題。
2.中國礦產資源的特點是
A.礦產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礦產資源中富礦少,貧礦多
C.開采中采富棄貧,提高了礦產資源的利用率
D.礦產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平衡,一般來說,東多西少

中國礦產資源的特點是礦產資源中富礦少,貧礦多,B對。
中國礦產資源總量大,人口多,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A錯。
開采中采富棄貧,浪費嚴重,降低了礦產資源的利用率,C錯。
中國礦產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平衡,一般來說,西多東少,D錯。故選B。
(2024·河北唐山月考)讀“我國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比較圖”,完成3~4題。
3.下列自然資源中,我國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由圖中數據可知,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煤炭,D正確;
石油、水、耕地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較大,A、B、C錯誤。故選D。
(2024·河北唐山月考)讀“我國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比較圖”,完成3~4題。
4.該圖反映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是
A.總量豐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總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由圖中數據可知,我國主要資源人均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少,B正確,D錯誤;
沒有反映總量的相關信息,A、C錯誤。故選B。
課時對點練
(2024·廣東廣州期中)自然環境為人類提供自然資源,同時產生自然災害。完成1~2題。
1.下列有關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資源是指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物質與能量
B.所有的自然環境都是由自然資源組成的
C.自然資源在空間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D.除礦產資源外,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的可再生資源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基礎過關
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從自然環境中獲得并能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需求的物質和能量,A錯誤;
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自然要素不是自然資源,B錯誤;
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過度使用,會影響資源再生能力,甚至導致資源枯竭,D錯誤;
自然資源在空間分布上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區豐富,有的地區貧乏,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若如圖中三個圓圈表示有關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概念,根據圖形所示的相互關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A.土地資源、自然資源、自然環境
B.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自然環境
C.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自然環境
D.水資源、自然環境、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是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的;自然環境包含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故選A。
基礎過關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下圖為“世界某自然資源主要分布圖”,該資源是全球陸地淡水的寶庫。讀圖完成3~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該資源最可能是
A.冰川資源 B.土地資源
C.太陽能資源 D.森林資源

讀圖,該資源在兩極以及高山地區分布集中,且該資源是全球陸地淡水的寶庫,最可能是冰川資源,A對。選A。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下圖為“世界某自然資源主要分布圖”,該資源是全球陸地淡水的寶庫。讀圖完成3~4題。
4.近年來該資源的分布面積呈減少趨勢,主要原因是
A.巖漿活動頻繁 B.大量開發利用
C.全球氣候變暖 D.降水變率增大

近年來該資源(冰川資源)的分布面積呈減少趨勢,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選C。
基礎過關
(2024·湖北武漢調研)2024年5月11日至17日是第33個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宣傳周的主題為“推進城市節水,建設美麗城市”。水資源對于青島這個北方沿海缺水城市顯得尤為珍貴。多年來引黃濟青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共向青島供水近50億立方米,為青島市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保障。據此完成5~6題。
5.作為沿海城市的青島,水資源短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緯度較高,蒸發旺盛
B.人口眾多,水污染嚴重
C.降水變率大,冬春季節降水少
D.河流稀少,地下水資源短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基礎過關
B是人為原因,排除。緯度較高,氣溫低,蒸發應該弱,A錯誤。
青島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受夏季風影響,降水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大,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節,冬春季節降水少,C正確。
青島位于東部沿海地區,河流眾多,地下水資源較豐富,但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快,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大,導致水資源短缺,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24·湖北武漢調研)2024年5月11日至17日是第33個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宣傳周的主題為“推進城市節水,建設美麗城市”。水資源對于青島這個北方沿海缺水城市顯得尤為珍貴。多年來引黃濟青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共向青島供水近50億立方米,為青島市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保障。據此完成5~6題。
6.為建設節水型城市,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跨流域調入水資源
B.采用大水漫灌等農業灌溉方式
C.大量開采地下水資源
D.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一般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來進行,建設節水型城市,主要考慮節流措施。A、C為開源措施,且過度開采地下水,易造成地面沉降,A、C錯誤。
采用大水漫灌等農業灌溉方式,浪費水資源,且易造成土壤次生鹽漬化,B錯誤。
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可以減少工業用水量,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D正確。
基礎過關
(2024·海南海口聯考)如圖為“某區域某種自然資源儲量和需求量關系圖”。讀圖,完成7~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若該種自然資源為能源,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我國東北地區—③ B.我國華北地區—①
C.我國西北地區—② D.我國東南沿海地區—④

基礎過關
我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能源儲量大,工業發達,能源需求量也大,對應④,A、B錯誤;
我國西北地區能源儲量大,經濟欠發達,能源需求量小,對應②,C正確;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儲量小,對應③,D錯誤。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左圖中N點對應的地球公轉速度最慢,說明此時地球位于遠日點附近,應為7月初,與夏至日最接近,地球位置接近右圖中的丙。故選C。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24·海南??诼摽?如圖為“某區域某種自然資源儲量和需求量關系圖”。讀圖,完成7~8題。
8.圖中四地之間最有可能產生資源跨區域調配現象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資源跨區域調配是在資源儲量和需求量不匹配的情況下出現的,資源往往是從儲量大、需求量小的地區調配到儲量小、需求量大的地區。②地資源儲量大,需求量?。?br/>③地資源需求量大,儲量小。兩地之間最有可能產生資源跨區域調配現象,即②→③。故選B。
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水污染是導致某些地區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此完成9~10題。
9.有學者將水污染造成的水資源短缺稱為水質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環不活躍造成的水資源短缺稱為資源型缺水。下列城市中,資源型缺水嚴重的是
A.北京 B.杭州 C.廣州 D.南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能力提升
降水量小、水循環不活躍造成的水資源短缺稱為資源型缺水。選項四個城市中,北京年降水量少,水循環不活躍,A對。
杭州、廣州、南寧年降水量多,B、C、D錯。
這三個湖泊均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周邊地區氣候濕潤,D表述錯誤,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能力提升
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水污染是導致某些地區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此完成9~10題。
10.下列不屬于造成“三湖”(太湖、巢湖、滇池)地區水污染原因的是
A.三個湖泊周邊地區人口眾多,且都鄰近大城市,污染物排放多
B.三個湖泊水體相對封閉,水流速度均較緩慢
C.為了保持足夠的水量,建設大量水利工程以儲蓄水量,致使水流速度更為緩慢
D.周邊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利用量大

能力提升
(2024·山西太原開學考試)斯里蘭卡是聞名遐邇的“寶石王國”,寶石資源豐富,開采歷史悠久。當地多采用人工淘洗的方式分選砂礦,生產方式落后,規模小,寶石產量很不穩定。下圖示意斯里蘭卡主要寶石產區分布。據此完成11~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從氣候角度,推測斯里蘭卡寶石開采過程中可能
遇到的困難為
A.冬冷夏熱,溫差大 B.全年多雨,水災頻發
C.海拔高,多凍害 D.緯度低,全年炎熱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讀圖可知,斯里蘭卡位于北半球熱帶地區,該區域為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兩季。熱帶季風氣候氣溫無明顯季節變化,溫差小,降水季節變化大,A、B錯誤;
斯里蘭卡緯度低,且海拔較低,全年氣溫較高,基本不會發生凍害,C錯誤;
緯度低,全年炎熱,不利于寶石開采,D正確。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24·山西太原開學考試)斯里蘭卡是聞名遐邇的“寶石王國”,寶石資源豐富,開采歷史悠久。當地多采用人工淘洗的方式分選砂礦,生產方式落后,規模小,寶石產量很不穩定。下圖示意斯里蘭卡主要寶石產區分布。據此完成11~12題。
12.在礦產資源機械化開采盛行的時代,斯里蘭卡依舊堅持采用小規模傳統開采方式的原因是
A.資源保護性開采 B.國家經濟實力弱
C.礦區交通條件差 D.避免失業率上升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大規模機械化開采更多地適用于可以批量化開采的礦產資源,如煤炭、石油、鐵礦石等;寶石作為一種較為稀缺的礦產資源,大規模機械化開采會加速其枯竭,斯里蘭卡的小規模傳統開采方式是一種資源保護性開采方式,故A正確;
與國家經濟實力、礦區交通條件和就業狀況關系不大,故B、C、D錯誤。
貴州安順盛產優質石料,且還有可一層層揭開的薄厚均勻的平整大石板。當地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這些石料修建一幢幢頗具布依族特色的石板房(如下圖)。據此完成13~14題。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當地修建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屬于
①可再生資源 ②非可再生資源?、鄣V產資源 
④生物資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能力提升
由材料“可一層層揭開的薄厚均勻的平整大石板”可知,修建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屬于沉積巖。沉積巖經地質作用形成,因此石料應屬于礦產資源,且其形成時間漫長,相對于人類歷史時期是非可再生資源,②③正確。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貴州安順盛產優質石料,且還有可一層層揭開的薄厚均勻的平整大石板。當地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這些石料修建一幢幢頗具布依族特色的石板房(如下圖)。據此完成13~14題。
14.材料中的事例表明,自然資源
A.分布影響人類開發利用方式
B.數量影響人類活動的規模
C.質量影響人類活動的經濟效益
D.組合影響區域產業結構與產業類型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材料“當地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這些石料修建一幢幢頗具布依族特色的石板房”表明自然資源分布影響人類開發利用方式,A符合題意。
15.(2024·山西大同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來,“冷”被作為一種氣候資源得到重新認識,逐步成為我國部分地區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的新優勢。內蒙古呼倫貝爾位于大興安嶺以西,冬季氣候極寒,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當地結合籌辦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的契機,大力培育和發展冰雪產業。
(1)分析極寒氣候對呼倫貝爾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積溫低,熱量不足,生長期短;農作物種類少,以耐寒作物為主;蔬菜多在大棚里生長,種植成本高;病蟲害減少,農藥用量少,農產品綠色環保;氣溫低,不利于水產養殖、放牧及牲畜生長;對畜牧業場地保溫與牧草貯存條件要求高。
近年來,“冷”被作為一種氣候資源得到重新認識,逐步成為我國部分地區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的新優勢。內蒙古呼倫貝爾位于大興安嶺以西,冬季氣候極寒,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當地結合籌辦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的契機,大力培育和發展冰雪產業。
(2)從地形角度分析呼倫貝爾建設滑雪場的有利條件。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呼倫貝爾處于大興安嶺的西側,位于冬季西北風的迎風坡,冷空氣易堆積,海拔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降雪量較大,冰雪期長;呼倫貝爾位于高原和山地過渡帶,海拔較高,坡度適中(陡坡與緩坡結合),地勢開闊,場地寬廣,有利于建設滑雪場。
近年來,“冷”被作為一種氣候資源得到重新認識,逐步成為我國部分地區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的新優勢。內蒙古呼倫貝爾位于大興安嶺以西,冬季氣候極寒,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當地結合籌辦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的契機,大力培育和發展冰雪產業。
(3)為了充分發揮呼倫貝爾的“冷”資源優勢,列舉四類可利用當地冰雪(“冷”)資源發展的相關產業。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冰雪體育產業、冰雪旅游產業、冰雪裝備制造業、冰雪文化產業、冰雪康養產業、冰雪會展產業、冰雪影視產業、(航天器、車輛)耐寒測試產業、“冷”資源高效農業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綦江县| 临泽县| 卢湾区| 竹山县| 慈利县| 永城市| 德保县| 周宁县| 观塘区| 綦江县| 溧阳市| 渝中区| 鄂尔多斯市| 进贤县| 博湖县| 梅河口市| 钟祥市| 安岳县| 庄浪县| 临泽县| 阿拉尔市| 平定县| 阜新市| 呼和浩特市| 莱州市| 海门市| 裕民县| 南阳市| 乌审旗| 红河县| 永定县| 沈阳市| 嵩明县| 阜新| 奈曼旗| 白山市| 巴林左旗| 淅川县| 高青县|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