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節 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中圖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節 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中圖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資源簡介

第二節 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分值:88分]
(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浙江選考)下圖為“我國兩大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圖”。完成1~2題。
1.工程Ⅰ、Ⅱ分別是(  )
A.南水北調 西氣東輸
B.南水北調 西電東送
C.西氣東輸 南水北調
D.西氣東輸 西電東送
2.工程Ⅰ、Ⅱ對圖示地區的有利影響是(  )
①減輕大氣污染 ②緩解能源短缺 ③減輕水土流失 ④緩解洪澇災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截至2021年4月20日,世界首個新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已累計向華中地區輸送“綠電”100億千瓦時。這條“綠電大通道”將青海的可再生能源送到千里之外的河南。據此完成3~4題。
3.這條“綠電大通道”輸送的電力主要有(  )
①地熱發電 ②水力發電 ③光伏發電 ④火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該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建設(  )
A.有效減輕華中地區的石漠化現象
B.有利于緩解青海能源供應緊張局面
C.大力促進河南省發電設施的建設
D.將青海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西氣東輸一線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開工,2004年10月1日全線建成投產。主干線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西橫貫9個省級行政區,最終到達上海市,是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世界級天然氣管道工程。據此完成5~6題。
5.建設西氣東輸工程主要是為了(  )
A.緩解區域發展與天然氣資源供給不平衡問題
B.解決東部地區的大氣污染問題
C.解決沿線地區的就業問題
D.解決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脆弱問題
6.西氣東輸工程在甲處發生了彎曲,比沿圖中的虛線距離更長,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緩解陜、晉兩省的能源短缺
B.提高晉煤外運能力
C.途經陜甘寧氣區,提高供氣可靠性
D.避開大江大河,減少工程量
(2024·河南新鄉統考)下圖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簡圖”。據此完成7~8題。
7.太行山以東地區(  )
A.夏、秋季節多臺風和暴雨
B.水路交通便捷
C.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
D.黑土肥沃廣布
8.南水北調工程線路中,與中線相比東線的優點是(  )
A.水量更大,水質更好
B.全程可以自流
C.可利用大運河,工程量較小
D.流經地區人口稠密
(選擇題9~16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2024·云南大理期末)2020年12月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正式投產運營,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可以直接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該管道與我國的東北管網、華北管網、陜京管道系統及遼河儲氣庫等互聯互通,管道建設采用絕對隔離的全封閉管理。下圖示意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線路。據此完成9~11題。
9.與經過蒙古相比,東線管道線路繞道我國東北有利于(  )
A.降低管道工程建設難度
B.縮短管道工程建設周期
C.改善東北能源消費結構
D.保護線路沿途生態環境
10.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與我國多個管道系統和儲氣庫互聯互通,主要是為了(  )
A.增加天然氣進口量
B.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C.靠近能源消費市場
D.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
11.中俄東線中段管道建設過程中采用全封閉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工程質量 B.確保工程進度
C.減少風沙干擾 D.降低凍害影響
我國西藏自治區能源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低,電力自給不足。藏中電力聯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復雜、最具建設挑戰性的高原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干線全長1 521 km,平均作業海拔超過4 000 m。藏中電力聯網工程連接西南電網,徹底結束了西藏中東部地區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下圖示意波密線路段“高低腿”電塔景觀。據此完成12~14題。
12.目前,藏中電力聯網工程主要電力來源和輸送方向是(  )
A.火電—東送 B.地熱能—西送
C.太陽能—東送 D.水電—西送
13.藏中電力聯網工程線路走向主要考慮(  )
A.接近用電中心 B.遠離斷裂帶
C.沿河谷布設 D.依山脊而建
14.該工程大部分電塔采用“高低腿”而不采用通常的“平底基座等高腿”方案,其主要目的是(  )
A.減少鋼材消耗 B.避免景觀單調
C.減少生態破壞 D.縮短施工工期
(2024·黑龍江大慶期中)膠東引黃調水工程是我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山東省濱州市打漁張引黃閘引黃河水,輸送至威海市米山水庫,輸水線路長482 km,涉及濱州、東營、濰坊、煙臺、威海和青島6市。膠東引黃調水工程與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形成了“T”字形的線路,該工程的貫通,極大地緩解了膠東地區的水資源緊張狀況。據此完成15~16題。
15.膠東引黃調水工程輸水一般選擇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膠東引黃調水工程對膠東地區環境的影響是(  )
A.加劇海水入侵程度
B.減輕地表鹽堿化程度
C.減輕大氣污染程度
D.減輕城市地面下沉程度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埃及人口多,耕地少,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羅河三角洲和尼羅河谷地。為增加糧食產量,埃及政府實施西起尼羅河三角洲,東至西奈半島北部的阿里什河谷的西水東調工程。西奈半島北部調水線路基本在沙漠地區穿行,采取混凝土全斷面襯砌。
材料二 灌溉回歸水是指灌溉水通過排水系統及地下滲流,部分流回河道的水體。西水東調工程引用水由尼羅河淡水和三角洲灌溉回歸水大體按1∶1混合組成。
(1)分析西奈半島地區調水線路采取混凝土全斷面襯砌的目的。(2分)
(2)評價埃及利用灌溉回歸水進行灌溉對灌區生態環境的主要影響。(6分)
(3)說明西水東調工程對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6分)
18.(2024·西藏林芝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12月頒布《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晉陜蒙煤炭主產區中長距離運輸(運距500 km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鐵路運輸比例力爭達到90%(目前約為60%)。“公轉鐵”政策執行力度在未來需持續加強,以提高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在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中的占比。近年來,作為“北煤南運”輸入地的珠江三角洲,煤炭消費量出現下降,以廣州市為例,2019年廣州市煤炭消費量1 281萬噸,相比2013年(1 967萬噸)減少了686萬噸,煤炭消費量在能源消費總量占比由27%下降到14%。
(1)與公路運輸方式相比,說明晉陜蒙煤炭外運不斷提高鐵路、水路聯合運輸(“鐵海聯運”)比重的合理性。(6分)
(2)說明晉陜蒙煤炭外運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6分)
(3)推測近年來廣州市煤炭消費量明顯下降的原因。(6分)
答案精析
1.D 2.A [第1題,工程Ⅰ、Ⅱ的目的地是上海,南水北調的目的地是北方地區,A、B、C項錯誤。據工程Ⅰ走向可知其是西氣東輸工程,工程Ⅱ是西電東送工程,D項正確。第2題,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對減輕水土流失、緩解洪澇災情作用不大,③④錯誤。故選A。]
3.B 4.D [第3題,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地勢起伏大,發育了長江、黃河、瀾滄江等河流,水能資源豐富,且太陽輻射強,水力發電量和光伏發電量較大,②③正確;地熱發電量較小,青海煤炭資源少,火電占比低,且火電(以燃煤發電為主)不是綠色能源,①④錯誤,故選B。第4題,該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可以將青海省較為豐富的水能、太陽能轉化為電能輸送至華中地區,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從而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D正確;華中地區石漠化不嚴重,A錯誤;青海本身能源不缺乏,B錯誤;該工程可緩解河南省能源供應緊張的狀況,河南省發電設施的建設會減少,C錯誤。]
5.A 6.C [第5題,由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天然氣生產地區和消費地區差異大,建設西氣東輸工程主要是為了緩解區域發展與天然氣資源供給不平衡問題。西氣東輸只能緩解東部地區的大氣污染、增加沿線地區的就業機會,并不能解決這些問題,也不能解決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脆弱問題。A正確,故選A。第6題,西氣東輸工程在甲處發生了彎曲,途經陜甘寧氣區,可將陜甘寧氣區的天然氣作為補充氣源,可以提高供氣可靠性。陜、晉兩省的能源豐富。輸氣管道并不能提高山西煤炭外運能力。由圖可看出,西氣東輸工程線路比虛線穿過的大江大河更多,增加了工程量。]
7.C 8.C [第7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行山以東地區夏、秋季節很少受到臺風的影響,A項錯誤;太行山以東地區河流較少,河流水量季節變化大,黃河下游為地上河,泥沙淤積嚴重,水運不發達,B項錯誤;太行山以東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C項正確;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D項錯誤。故選C。第8題,南水北調工程線路中,與中線相比,東線可利用大運河,工程量較小,C項正確;東線比中線水質差,A項錯誤;東線黃河以南地勢北高南低,水不能自流,B項錯誤;中線與東線流經地區都是人口稠密區,D項錯誤。故選C。]
9.C 10.D 11.B [第9題,由所學知識可知,與煤炭、石油等常規能源相比,天然氣為清潔能源。與經過蒙古相比,東線管道線路繞道我國東北地區,經過了更多的城市,如黑河、大慶等,改善了沿線城市的能源消費結構。管道線路更長,建設周期更長,建設難度更高,修建管道本身就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壞。故選C。第10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與我國多個天然氣管道系統和儲氣庫互聯互通,可以保障天然氣的穩定供應。故選D。第11題,采取絕對隔離的全封閉管理,有利于確保工程進度,故選B。]
12.D 13.A 14.C [第12題,根據材料可知,藏中電力聯網工程連接西南電網,西藏自治區能源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低,電力自給不足,而我國西南地區水電豐富,故藏中電力聯網工程電力主要來源于西南地區,輸送方向為自西南地區向西輸送,故選D。第13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輸電線走向和公路走向基本一致,連接該區域的主要城市,連接城市可以接近用電中心,減少損耗,A正確。第14題,該線路位于青藏高原地區,電塔采用“高低腿”而不采用“平底基座等高腿”,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平底基座的工程量更大,會加大對坡面的破壞),C正確。]
15.D 16.D [第15題,膠東調水工程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夏、秋季節受東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富,水資源豐富。而此時雖然黃河徑流量較大,但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在夏季正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季節,黃河是農業用水的主要來源,此時調水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同時由于冬季膠東地區降水較少,缺水嚴重,因而選擇在冬季調水。故選D。第16題,對于膠東地區而言,引黃調水工程可以增加膠東地區河流的徑流量,增加河流入海口的水位,減輕海水倒灌(入侵)的程度,A項錯誤;引黃調水工程增加了膠東地區農業的用水量,會使地下水位上升,可能會增加地表鹽堿化的程度,B項錯誤;對于減輕大氣污染沒有影響,C項錯誤;引黃調水工程可以增加膠東地區淡水資源,降低膠東地區對地下水的開采力度,進而減輕城市地面下沉的程度,D項正確,故選D。]
17.(1)減少滲漏和蒸發。
(2)有利:補充地下水;緩解水資源緊缺;增加生物多樣性;減緩荒漠化。
不利:(農藥、化肥殘留導致)土壤污染;(回歸水中鹽分導致)土壤次生鹽堿化。
(3)擴大耕地面積,緩解糧食緊缺;促進東部(西奈半島)開發,實現協調發展;發展沿線地區產業,提供就業機會。
18.(1)與公路運輸相比,“鐵海聯運”運量大,運輸成本低,連續性強,適合長距離運輸;減輕公路運輸中汽車尾氣排放、道路揚塵,利于環境保護;現有的運煤鐵路、水路專用線、環渤海港口群建設較為完善,提供了運輸保障;晉陜蒙煤炭生產基地與東南沿海地區消費市場的煤炭運量大,運輸距離遠,“鐵海聯運”能減少能量消耗。
(2)將煤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促進以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域交通運輸能力;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促進城鎮化進程;帶動相關產業(如煤化工、火力發電等工業)發展,推動當地的工業化進程。
(3)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煤炭資源集約化利用水平提高;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部分高耗能產業遷移,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對煤炭的需求減少;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均使廣州的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對煤炭的需求減少;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優質高效的新能源不斷推廣,廣泛應用,占區域能源消費比重持續增加。第二節 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課程標準 以某區域為例,說明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學習目標 1.結合某區域特征,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綜合思維)2.結合實例,評價資源跨區域調配的路徑。(綜合思維)3.結合圖文資料,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調入區和調出區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區域認知)
知識點一 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概念:資源跨區域調配是自然資源及初級開發產品的跨________或行政區域的人為調配,如礦產資源、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2.原因:為了使區域發展________與自然資源供給趨于平衡,就必須進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3.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對資源跨區域調配意義的分析要從資源調入地區和資源調出地區的資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對調入地區 對調出地區
經濟 緩解資源供應緊張的局面,促進經濟發展 變資源優勢為經濟效益,增加經濟收入
社會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設施的完善 增加居民收入,擴大就業,帶動地區城鎮化發展
生態環境 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改善環境質量 (經濟收入增加)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區域協調 實現地區間資金、技術、資源的合理配置,利于區域間的協調發展
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分析方法
判斷
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根本原因是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不均。(   )
2.資源的調出區一定為經濟落后地區,資源的調入區一定為經濟發達地區。(   )
(2024·廣西桂林調研)下圖為“某區域某種自然資源儲量和需求量關系圖”。讀圖,完成1~2題。
1.若該種自然資源為能源,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我國東北地區—①
B.我國華北地區—②
C.我國東南沿海地區—③
D.我國西北地區—④
2.圖中四地之間最有可能產生資源跨區域調配現象的是(  )
A.①→③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下圖為“某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發電量和用電量柱狀圖”。讀圖,完成3~4題。
3.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東部地區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應不足 ②東部地區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區能源資源豐富,但消費量相對較小 ④東、西部地區之間的交通不暢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為緩解東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現狀,下列節流措施可行的有(  )
①降低能耗 ②進口煤炭 ③開發新能源 ④調整產業結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知識點二 南水北調工程
1.原因:我國北方地區人口________,城市密集,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________大,但水資源相對________;而南方地區水網密集,水資源豐富,在當前經濟條件及人口狀況下,水資源供水量________其需求量,水資源相對富足。
拓展延伸 造成地區水資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該地區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即需大于供,其主要受自然和人為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前者主要影響“供”,后者主要影響“需”,具體分析如下:
淡水短缺原因 解決措施
自然原因 儲量有限 海水淡化
在空間上分布不均 跨流域調水
在時間上分布不均 修建水庫
人為原因 用水量增加較快 節約用水,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水污染嚴重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水資源浪費普遍 節約用水,減少浪費
2.格局:建設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將________、淮河、黃河和海河相互連接,形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項目 東線 中線 西線
調水線路 長江下游江蘇省揚州市→京杭大運河→華北地區 丹江口水庫→北京、天津 雅礱江和大渡河→黃河上游
水源區 長江下游江蘇省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 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 長江上游支流雅礱江、大渡河
受水區 淮河下游地區、黃河下游地區、海河流域 海河平原、京津地區、黃河下游 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
優點 有京杭運河及沿線湖泊可以利用,工程量較小;調水量大 有丹江口水庫、三峽水庫可利用;可自流供水;調水量較大;丹江口水庫主要承納山區來水,水質良好 青藏高原地勢高于西北、華北地區,可自流供水;水質最好
缺點 黃河以南地區地勢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沿線污染較重,水質差;沿線地下水位上升,易造成土壤鹽漬化 地勢復雜,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需穿越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工程量巨大;可利用的設施極少;長江上游水量有限,調水量較小
3.南水北調工程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保障城市的________安全。
(2)保障________用水。
(3)改善沿線地區________。
(4)提高________安全。
拓展延伸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影響
積極意義 ↓ 調入區 社會效益 能有效緩解當地水資源供需矛盾,為人們提供潔凈的飲用水源,并保障工農業用水
改善調入區的投資環境,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可以緩解城鄉爭水、地區爭水、工農業爭水的矛盾,有利于社會安定
經濟效益 破除了調入區水資源短缺的瓶頸,有利于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生態效益 增加了調入區的水資源總量,有效保障了地區生態用水的需求,有利于美化環境和改善城鄉居民的衛生條件
減少了地下水的開采,有效緩解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趨勢,控制地面沉降,使區域生態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
不利影響 ↓ 調出區 徑流量減少  使河口地區鹽度升高,影響長江下游水質
可能引起長江中下游泥沙淤積加重,使航道淤塞
工程沿線地區 對江淮沿線地區水生生物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
地下水位升高,土壤容易發生鹽漬化現象
水質 位于長江下游,沿江工業園區眾多,輸水沿線有油田、煤礦及工業發達的城鎮,大量的污水排放會降低水質
判斷
1.南水北調東線調水時可能造成沿線水質下降。(   )
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途經我國經濟最發達地區,水污染嚴重。(   )
下圖為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干線縱斷面示意圖,水源調出區所在區域水源涵養能力突出,水質優良。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產生大量移民,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安置到附近海拔更高區域)。
1.[區域認知]根據圖文材料說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選線的主要優勢條件。
2.[地理實踐力]請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水質保障提出三項可行性措施。
3.[綜合思維]指出影響“后靠安置”移民村規模的主要因素,以及在移民村可扶持發展的產業。
讀“我國‘北水南調’工程規劃示意圖”,完成1~3題。
1.圖示地區的南部需要從北部調水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甲河流域內降水量不大,蒸發較強 ②甲河流域為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澤為主 ③甲河中下游地區人口較稠密,重工業較多,需水量大 ④甲河含沙量較大,水質較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該工程建設的有利條件是(  )
A.地勢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經過地區主要是沼澤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輸水線路短,線路里程小于300千米
D.輸水干線經過地區以平原為主
3.該工程建成后,對哈爾濱的有利影響主要是(  )
A.緩解其水資源緊張狀況
B.有利于該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
C.改善其航運條件
D.減輕洪水危害
(2024·甘肅酒泉期末)下圖為“2001~2018年北京市供水結構變化圖”。完成4~5題。
4.圖示期間北京市供水結構的變化為(  )
A.地表水供應持續增加
B.地下水主體地位下降
C.再生水比重逐漸下降
D.南水北調水持續增加
5.南水北調對華北地區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主要有(  )
A.減少地表徑流量 B.加快地面的沉降
C.擴大濕地的面積 D.加劇灌區鹽堿化
知識點三 我國的其他資源調配工程
1.西電東送工程
概況 線路(主力電源) 對輸入地的影響 對輸出地的影響
西電東送工程指開發貴州、云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陜西等地區的電力資源,將其輸送至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京津唐等電力緊缺地區 北線:晉、陜、內蒙古(火電)和黃河上中游(水電)→環渤海地區 緩解能源緊張局面,促進經濟發展;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減輕環境污染;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縮小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對社會穩定起重要作用
中線:三峽和金沙江(水電)→華東地區
南線:紅水河(水電)和黔、滇(火電)→珠江三角洲地區
2.西氣東輸工程
(1)西氣東輸工程示意
(2)我國實施西氣東輸工程的原因
①我國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
②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③西部是我國油氣資源未來開發的戰略重點之一
(3)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西氣東輸工程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社會經濟及生態環境的影響有所不同,對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項目 中西部地區 東部地區
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經濟建設 將西部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效益,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緩解能源緊張狀況,促進經濟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 加快發展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工業,推動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促進東部的能源生產和工業結構調整
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推動天然氣、電力等產業的發展,以及用戶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有利影響 在沿線農村推廣使用天然氣,減少對薪柴的需求,緩解因植被破壞而產生的環境壓力 優化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有利于改善大氣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不利影響 途經地區地貌類型復雜,生態環境脆弱,植被稀疏,會加劇部分地區生態環境惡化
(2024·云南昆明質檢)長期以來,粵東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等為主。2021年3月,全長約115千米的粵東輸氣管道工程正式投產運行,每年接收海外及南海的天然氣近53億立方米。據此完成1~2題。
1.該工程施工成本較高,主要是由于該區域(  )
A.丘陵廣布,工程難度大
B.河流眾多,水流速度快
C.地跨多省,輸氣距離長
D.人口稀少,勞動力短缺
2.該工程有利于粵東地區(  )
A.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管道建設
B.緩解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
C.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D.改善大氣質量,優化能源結構
為適應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供給的平衡,需要進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20世紀80年代我國提出并實施了“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油氣發展戰略,其中實施這一戰略的重要舉措是“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讀圖,回答3~4題。
3.為實現西氣東輸的區域協調發展,中央政府的舉措是(  )
A.提高西部天然氣價格
B.將東部工業轉移到西部
C.將東部資源利用的稅收用來投資、補貼給西部
D.發揮西部資源利用率高的優勢
4.西氣東輸的根本目的是(  )
A.促進東、西部地區的協調發展
B.解決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問題
C.發揮西部的資源、技術優勢
D.加快東部資源與西部資金的調配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梳理教材新知
1.自然區域
2.需求
判斷
1.× 2.×
落實思維方法
1.C 2.D [第1題,讀圖可知,①表示資源需求量小,儲量小,我國東北地區能源資源儲量較大,A項錯誤。②表示資源需求量小,儲量大,我國華北地區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能源資源需求量較大,B項錯誤。③表示資源需求量大,儲量小,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能源資源需求量較大,但是能源資源儲量小。C項正確。④表示資源需求量大,儲量大,我國西北地區人口稀少,經濟較落后,能源資源需求量較小,但是能源資源儲量大,D項錯誤。故選C。第2題,②地資源豐富但需求量小,資源供大于求,③地資源貧乏但需求量大,資源供不應求,因此最有可能產生資源由②運往③的跨區域調配現象。]
3.D 4.D [第3題,由圖可以看出,東部地區用電量大于發電量,而中、西部地區用電量小于發電量,說明東部地區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供應不足,中、西部地區能源資源豐富,但消費量相對較小。東部地區能源供應不足,不可能大量出口;東、西部地區之間的交通是否通暢,無法從圖中看出。綜上分析,①③正確,故選D。第4題,緩解東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現狀的節流措施是降低能耗和調整產業結構,進口煤炭和開發新能源屬于開源方面的措施。綜上分析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選D。]
知識點二 南水北調工程
梳理教材新知
1.稠密 需求量 貧乏 大于
2.長江
3.(1)供水飲水 (2)農業 (3)人居環境 (4)生態
判斷
1.√ 2.×
探究核心知識
1.水源地水質好,水量充足;地勢南高北低,全程基本可自流輸水。
2.提高植被覆蓋率(加快重點流域的生態修復);健全“河長制”(加強對環境的監測和監督);進行全流域綜合治理;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污染、低能耗的工業;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減少農業污水的排放;加強水資源保護的宣傳工作等。
3.資源環境承載力。產業:生態農業、農產品加工、生態旅游等。
落實思維方法
1.B 2.D 3.D [第1題,甲河流域地處遼東半島,降水量不大,蒸發較強,故①正確;甲河中下游地區人口較稠密,遼中南工業基地位于此地,重工業較發達,需水量大,故③正確;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區,故②錯誤;該調水工程與甲河的含沙量關系不大,故④錯誤。故選B。第2題,引水線路北段地勢北低南高,南段地勢北高南低,A錯;經過地區主要以平原為主,山地面積較小,占用耕地較多,B錯,D正確;輸水線路較長,根據緯度差與距離的換算公式可知,線路里程超過300千米,C錯。第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水庫等水利工程的建設可以減輕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危害,D正確。A、B、C三項主要是對調入區的影響,而松花江(哈爾濱位于松花江流域)是調出區,故A、B、C錯。]
4.B 5.D [第4題,讀圖,圖示期間,北京市地表水供應呈減少趨勢,A錯;地下水占比較大,但其主體地位下降,B正確;再生水比重呈上升趨勢,C錯;南水北調水并沒有持續增加,如2013~2014年減少,D錯。故選B。第5題,南水北調并不會減少華北地區地表徑流量,A錯;隨著南水北調水的調入,華北地區對地下水的開采減少,地面沉降減緩。同時,灌區由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導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地鹽堿化加劇,D正確、B錯;隨著南水北調水的調入,華北地區生態用水增加,濕地面積擴大,但這不屬于不利影響,C錯。故選D。]
知識點三 我國的其他資源調配工程
落實思維方法
1.A 2.D [第1題,結合圖示陸高信息可知,該區域丘陵廣布,工程沿線地勢起伏相對較大,工程難度大,施工成本高,A項正確。讀圖可知,河流流經地區地勢較平坦,水流速度慢,B項錯誤。該管道主要位于廣東省內,未跨多省,C項錯誤。區域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D項錯誤。故選A。第2題,根據材料可知,長期以來,粵東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等為主,而該工程建成后,粵東地區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相對更為清潔,有利于粵東地區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大氣質量,D正確。該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為主,推測其天然氣儲量較少,A錯。緩解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主要通過植被恢復等措施實現,該工程對粵東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影響不大,B錯。該工程為粵東地區輸送了天然氣資源,保證了當地的能源供應,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是對輸出地的影響,C錯。故選D。]
3.C 4.A [第3題,提高西部天然氣價格對東部資源利用不利,A錯誤;將東部工業向西部轉移,會加大西部地區的環境壓力,也不利于東部地區的發展,B錯誤;由圖可知,通過東部資源利用的稅收用來投資、補貼給西部,有利于實現區域協調發展,C正確;西部地區是資源開發,東部地區是資源利用,發揮東部地區的技術優勢,提高資源利用率,D錯誤。故選C。第4題,西氣東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東、西部地區的協調發展,A正確;不能解決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問題,可以緩解西部地區荒漠化問題,但施工過程中也會對環境帶來一定的壓力,B錯誤;西部地區有資源優勢,東部地區有技術優勢,可實現優勢互補,C錯誤;加快西部地區資源與東部地區資金的調配,D錯誤。故選A。](共98張PPT)
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第三章 區域協調
以某區域為例,說明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結合某區域特征,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綜合思維)
2.結合實例,評價資源跨區域調配的路徑。(綜合思維)
3.結合圖文資料,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調入區和調出區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區域認知)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及
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知識點二 南水北調工程
知識點三 我國的其他資源調配工程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
<
知識點一
1.概念:資源跨區域調配是自然資源及初級開發產品的跨_________或行政區域的人為調配,如礦產資源、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2.原因:為了使區域發展_____與自然資源供給趨于平衡,就必須進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自然區域
需求
3.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對資源跨區域調配意義的分析要從資源調入地區和資源調出地區的資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對調入地區 對調出地區
經濟 緩解資源供應緊張的局面,促進經濟發展 變資源優勢為經濟效益,增加經濟收入
社會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設施的完善 增加居民收入,擴大就業,帶動地區城鎮化發展
對調入地區 對調出地區
生態環境 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改善環境質量 (經濟收入增加)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區域協調 實現地區間資金、技術、資源的合理配置,利于區域間的協調發展
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分析方法
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根本原因是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不均。(  )
2.資源的調出區一定為經濟落后地區,資源的調入區一定為經濟發達地區。
(  )
判斷
×
×
(2024·廣西桂林調研)下圖為“某區域某種自然資源儲量和需求量關系圖”。讀圖,完成1~2題。
1.若該種自然資源為能源,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我國東北地區—①
B.我國華北地區—②
C.我國東南沿海地區—③
D.我國西北地區—④

讀圖可知,①表示資源需求量小,儲量小,我國東北
地區能源資源儲量較大,A項錯誤。
②表示資源需求量小,儲量大,我國華北地區人口稠
密、工農業發達,能源資源需求量較大,B項錯誤。
③表示資源需求量大,儲量小,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
濟發達,能源資源需求量較大,但是能源資源儲量小。C項正確。
④表示資源需求量大,儲量大,我國西北地區人口稀少,經濟較落后,能源資源需求量較小,但是能源資源儲量大,D項錯誤。故選C。
(2024·廣西桂林調研)下圖為“某區域某種自然資源儲量和需求量關系圖”。讀圖,完成1~2題。
2.圖中四地之間最有可能產生資源跨區域調配現象的是
A.①→③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②地資源豐富但需求量小,資源供大于求,③地資源貧乏但需求量大,資源供不應求,因此最有可能產生資源由②運往③的跨區域調配現象。
下圖為“某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發電量和用電量柱狀圖”。讀圖,完成3~4題。
3.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東部地區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應不足 
②東部地區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區能源資源豐富,但消費量相對較小 
④東、西部地區之間的交通不暢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由圖可以看出,東部地區用電量大于發電量,而中、西部地區用電量小于發電量,說明東部地區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供應不足,中、西部地區能源資源豐富,但消費量相對較小。東部地區能源供應不足,不可能大量出口;東、西部地區之間的交通是否通暢,無法從圖中看出。綜上分析,①③正確,故選D。
下圖為“某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發電量和用電量柱狀圖”。讀圖,完成3~4題。
4.為緩解東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現狀,
下列節流措施可行的有
①降低能耗 ②進口煤炭 ③開發新能源 
④調整產業結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緩解東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現狀的節流措施是降低能耗和調整產業結構,進口煤炭和開發新能源屬于開源方面的措施。綜上分析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選D。
南水北調工程
>
<
知識點二
1.原因:我國北方地區人口_____,城市密集,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________大,但水資源相對_____;而南方地區水網密集,水資源豐富,在當前經濟條件及人口狀況下,水資源供水量_____其需求量,水資源相對富足。
稠密
需求量
貧乏
大于
造成地區水資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該地區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即需大于供,其主要受自然和人為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前者主要影響“供”,后者主要影響“需”,具體分析如下:
拓展延伸
淡水短缺原因 解決措施
自然原因 儲量有限 海水淡化
在空間上分布不均 跨流域調水
在時間上分布不均 修建水庫
人為原因 用水量增加較快 節約用水,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水污染嚴重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水資源浪費普遍 節約用水,減少浪費
2.格局:建設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將_____、淮河、黃河和海河相互連接,形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長江
項目 東線 中線 西線
調水線路 長江下游江蘇省揚州市→京杭大運河→華北地區 丹江口水庫→北京、天津 雅礱江和大渡河→黃河上游
水源區 長江下游江蘇省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 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 長江上游支流雅礱江、大渡河
受水區 淮河下游地區、黃河下游地區、海河流域 海河平原、京津地區、黃河下游 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
項目 東線 中線 西線
優點 有京杭運河及沿線湖泊可以利用,工程量較小;調水量大 有丹江口水庫、三峽水庫可利用;可自流供水;調水量較大;丹江口水庫主要承納山區來水,水質良好 青藏高原地勢高于西北、華北地區,可自流供水;水質最好
項目 東線 中線 西線
缺點 黃河以南地區地勢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沿線污染較重,水質差;沿線地下水位上升,易造成土壤鹽漬化 地勢復雜,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需穿越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工程量巨大;可利用的設施極少;長江上游水量有限,調水量較小
3.南水北調工程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保障城市的_________安全。
(2)保障_____用水。
(3)改善沿線地區_________。
(4)提高_____安全。
供水飲水
農業
人居環境
生態
拓展延伸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影響
積極意義 ↓ 調入區 社會效益 能有效緩解當地水資源供需矛盾,為人們提供潔凈的飲用水源,并保障工農業用水
改善調入區的投資環境,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可以緩解城鄉爭水、地區爭水、工農業爭水的矛盾,有利于社會安定
經濟效益 破除了調入區水資源短缺的瓶頸,有利于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生態效益 增加了調入區的水資源總量,有效保障了地區生態用水的需求,有利于美化環境和改善城鄉居民的衛生條件
減少了地下水的開采,有效緩解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趨勢,控制地面沉降,使區域生態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
拓展延伸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影響
不利影響 ↓ 調出區 徑流量減少  使河口地區鹽度升高,影響長江下游水質
可能引起長江中下游泥沙淤積加重,使航道淤塞
工程沿線地區 對江淮沿線地區水生生物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
地下水位升高,土壤容易發生鹽漬化現象
水質 位于長江下游,沿江工業園區眾多,輸水沿線有油田、煤礦及工業發達的城鎮,大量的污水排放會降低水質
1.南水北調東線調水時可能造成沿線水質下降。(  )
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途經我國經濟最發達地區,水污染嚴重。(  )
判斷

×
如圖為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干線縱斷面示意圖,水源調出區所在區域水源涵養能力突出,水質優良。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產生大量移民,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安置到附近海拔更高區域)。
1.[區域認知]根據圖文材料說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選線的主要優勢條件。
答案 水源地水質好,水量充足;地勢南高北低,全程基本可自流輸水。
如圖為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干線縱斷面示意圖,水源調出區所在區域水源涵養能力突出,水質優良。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產生大量移民,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安置到附近海拔更高區域)。
2.[地理實踐力]請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水質保障提出三項可行性措施。
答案 提高植被覆蓋率(加快重點流域的生態修復);健全“河長制”(加強對環境的監測和監督);進行全流域綜合治理;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污染、低能耗的工業;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減少農業污水的排放;加強水資源保護的宣傳工作等。
如圖為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干線縱斷面示意圖,水源調出區所在區域水源涵養能力突出,水質優良。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產生大量移民,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安置到附近海拔更高區域)。
3.[綜合思維]指出影響“后靠安置”移民村規模的主要因素,以及在移民村可扶持發展的產業。
答案 資源環境承載力。產業:生態農業、農產品加工、生態旅游等。
讀“我國‘北水南調’工程規劃示意圖”,完成1~3題。
1.圖示地區的南部需要從北部調水的主要原因有
①甲河流域內降水量不大,蒸發較強 ②甲河流域為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澤為主 ③甲河中下游地區人口較稠密,重工業較多,需水量大 ④甲河含沙量較大,水質較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甲河流域地處遼東半島,降水量不大,蒸發較強,故①正確;
甲河中下游地區人口較稠密,遼中南工業基地位于此地,重工業較發達,需水量大,故③正確;
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區,故②錯誤;
該調水工程與甲河的含沙量關系不大,故④錯誤。故選B。
讀“我國‘北水南調’工程規劃示意圖”,完成1~3題。
2.該工程建設的有利條件是
A.地勢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經過地區主要是沼澤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輸水線路短,線路里程小于300千米
D.輸水干線經過地區以平原為主

引水線路北段地勢北低南高,南段地勢北高南低,A錯;
經過地區主要以平原為主,山地面積較小,占用耕地較多,B錯,D正確;
輸水線路較長,根據緯度差與距離的換算公式可知,線路里程超過300千米,C錯。
讀“我國‘北水南調’工程規劃示意圖”,完成1~3題。
3.該工程建成后,對哈爾濱的有利影響主要是
A.緩解其水資源緊張狀況
B.有利于該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
C.改善其航運條件
D.減輕洪水危害

從圖中可以看出水庫等水利工程的建設可以減輕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危害,D正確。
A、B、C三項主要是對調入區的影響,而松花江(哈爾濱位于松花江流域)是調出區,故A、B、C錯。
(2024·甘肅酒泉期末)下圖為“2001~2018年北京市供水結構變化圖”。完成4~5題。
4.圖示期間北京市供水結構的變化為
A.地表水供應持續增加
B.地下水主體地位下降
C.再生水比重逐漸下降
D.南水北調水持續增加

讀圖,圖示期間,北京市地表水供
應呈減少趨勢,A錯;
地下水占比較大,但其主體地位下
降,B正確;
再生水比重呈上升趨勢,C錯;
南水北調水并沒有持續增加,如2013
~2014年減少,D錯。故選B。
(2024·甘肅酒泉期末)下圖為“2001~2018年北京市供水結構變化圖”。完成4~5題。
5.南水北調對華北地區可能產生的不利
影響主要有
A.減少地表徑流量
B.加快地面的沉降
C.擴大濕地的面積
D.加劇灌區鹽堿化

南水北調并不會減少華北地區地表
徑流量,A錯;
隨著南水北調水的調入,華北地區
對地下水的開采減少,地面沉降減
緩。同時,灌區由于不合理的灌溉
方式導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地鹽堿
化加劇,D正確、B錯;
隨著南水北調水的調入,華北地區生態用水增加,濕地面積擴大,但這不屬于不利影響,C錯。故選D。
我國的其他資源調配工程
>
<
知識點三
1.西電東送工程
概況 線路(主力電源) 對輸入地的影響 對輸出地的影響
西電東送工程指開發貴州、云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陜西等地區的電力資源,將其輸送至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京津唐等電力緊缺地區 北線:晉、陜、內蒙古(火電)和黃河上中游(水電)→環渤海地區 緩解能源緊張局面,促進經濟發展;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減輕環境污染;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縮小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對社會穩定起重要作用
中線:三峽和金沙江 (水電)→華東地區
南線:紅水河(水電)和黔、滇(火電)→珠江三角洲地區
2.西氣東輸工程
(1)西氣東輸工程示意
(2)我國實施西氣東輸工程的原因
①我國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
②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③西部是我國油氣資源未來開發的戰略重點之一
(3)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西氣東輸工程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社會經濟及生態環境的影響有所不同,對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項目 中西部地區 東部地區
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經濟建設 將西部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效益,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緩解能源緊張狀況,促進經濟發展
項目 中西部地區 東部地區
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產業結構調整 加快發展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工業,推動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促進東部的能源生產和工業結構調整
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推動天然氣、電力等產業的發展,以及用戶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項目 中西部地區 東部地區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有利影響 在沿線農村推廣使用天然氣,減少對薪柴的需求,緩解因植被破壞而產生的環境壓力 優化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有利于改善大氣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不利影響 途經地區地貌類型復雜,生態環境脆弱,植被稀疏,會加劇部分地區生態環境惡化
(2024·云南昆明質檢)長期以來,粵東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等為主。2021年3月,全長約115千米的粵東輸氣管道工程正式投產運行,每年接收海外及南海的天然氣近53億立方米。據此完成1~2題。
1.該工程施工成本較高,主要是由于該區域
A.丘陵廣布,工程難度大
B.河流眾多,水流速度快
C.地跨多省,輸氣距離長
D.人口稀少,勞動力短缺

結合圖示陸高信息可知,該區域丘陵廣布,工程沿線地勢起伏相對較大,工程難度大,施工成本高,A項正確。
讀圖可知,河流流經地區地勢較平坦,水流速度慢,B項錯誤。
該管道主要位于廣東省內,未跨多省,C項錯誤。
區域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D項錯誤。故選A。
(2024·云南昆明質檢)長期以來,粵東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等為主。2021年3月,全長約115千米的粵東輸氣管道工程正式投產運行,每年接收海外及南海的天然氣近53億立方米。據此完成1~2題。
2.該工程有利于粵東地區
A.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管道建設
B.緩解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
C.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D.改善大氣質量,優化能源結構

根據材料可知,長期以來,粵東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等為主,而該工程建成后,粵東地區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相對更為清潔,有利于粵東地區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大氣質量,D正確。
該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為主,推測其天然氣儲量較少,A錯。
緩解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主要通過植被恢復等措施實現,該工程對粵東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影響不大,B錯。
該工程為粵東地區輸送了天然氣資源,保證了當地的能源供應,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是對輸出地的影響,C錯。故選D。
為適應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供給的平衡,需要進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20世紀80年代我國提出并實施了“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油氣發展戰略,其中實施這一戰略的重要舉措是“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讀圖,回答3~4題。
3.為實現西氣東輸的區域協調發展,中央政府的舉措是
A.提高西部天然氣價格
B.將東部工業轉移到西部
C.將東部資源利用的稅收用來投資、補貼給西部
D.發揮西部資源利用率高的優勢

提高西部天然氣價格對東部資源利用不利,A錯誤;
將東部工業向西部轉移,會加大西部地區的環境壓
力,也不利于東部地區的發展,B錯誤;
由圖可知,通過東部資源利用的稅收用來投資、補
貼給西部,有利于實現區域協調發展,C正確;
西部地區是資源開發,東部地區是資源利用,發揮東部地區的技術優勢,提高資源利用率,D錯誤。故選C。
為適應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供給的平衡,需要進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20世紀80年代我國提出并實施了“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油氣發展戰略,其中實施這一戰略的重要舉措是“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讀圖,回答3~4題。
4.西氣東輸的根本目的是
A.促進東、西部地區的協調發展
B.解決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問題
C.發揮西部的資源、技術優勢
D.加快東部資源與西部資金的調配

西氣東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東、西部地區的協調發
展,A正確;
不能解決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問題,可以緩解西部
地區荒漠化問題,但施工過程中也會對環境帶來一
定的壓力,B錯誤;
西部地區有資源優勢,東部地區有技術優勢,可實現優勢互補,C錯誤;
加快西部地區資源與東部地區資金的調配,D錯誤。故選A。    
課時對點練
(浙江選考)如圖為“我國兩大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圖”。完成1~2題。
1.工程Ⅰ、Ⅱ分別是
A.南水北調 西氣東輸
B.南水北調 西電東送
C.西氣東輸 南水北調
D.西氣東輸 西電東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工程Ⅰ、Ⅱ的目的地是上海,南水北調的目的地是北方地區,A、B、C項錯誤。
據工程Ⅰ走向可知其是西氣東輸工程,工程Ⅱ是西電東送工程,D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浙江選考)如圖為“我國兩大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圖”。完成1~2題。
2.工程Ⅰ、Ⅱ對圖示地區的有利影響是
①減輕大氣污染 
②緩解能源短缺 
③減輕水土流失 
④緩解洪澇災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對減輕水土流失、緩解洪澇災情作用不大,③④錯誤。故選A。
18
截至2021年4月20日,世界首個新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已累計向華中地區輸送“綠電”100億千瓦時。這條“綠電大通道”將青海的可再生能源送到千里之外的河南。據此完成3~4題。
3.這條“綠電大通道”輸送的電力主要有
①地熱發電 ②水力發電 ③光伏發電 ④火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地勢起伏大,發育了長江、黃河、瀾滄江等河流,水能資源豐富,且太陽輻射強,水力發電量和光伏發電量較大,②③正確;
地熱發電量較小,青海煤炭資源少,火電占比低,且火電(以燃煤發電為主)不是綠色能源,①④錯誤,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截至2021年4月20日,世界首個新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已累計向華中地區輸送“綠電”100億千瓦時。這條“綠電大通道”將青海的可再生能源送到千里之外的河南。據此完成3~4題。
4.該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建設
A.有效減輕華中地區的石漠化現象
B.有利于緩解青海能源供應緊張局面
C.大力促進河南省發電設施的建設
D.將青海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18
該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可以將青海省較為豐富的水能、太陽能轉化為電能輸送至華中地區,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從而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D正確;
華中地區石漠化不嚴重,A錯誤;
青海本身能源不缺乏,B錯誤;
該工程可緩解河南省能源供應緊張的狀況,河南省發電設施的建設會減少,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西氣東輸一線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開工,2004年10月1日全線建成投產。主干線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西橫貫9個省級行政區,最終到達上海市,是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世界級天然氣管道工程。據此完成5~6題。
5.建設西氣東輸工程主要是為了
A.緩解區域發展與天然氣資源供給不平衡問題
B.解決東部地區的大氣污染問題
C.解決沿線地區的就業問題
D.解決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脆弱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由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天然氣生產地區和消費地區差異大,建設西氣東輸工程主要是為了緩解區域發展與天然氣資源供給不平衡問題。西氣東輸只能緩解東部地區的大氣污染、增加沿線地區的就業機會,并不能解決這些問題,也不能解決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脆弱問題。A正確,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西氣東輸一線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開工,2004年10月1日全線建成投產。主干線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西橫貫9個省級行政區,最終到達上海市,是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世界級天然氣管道工程。據此完成5~6題。
6.西氣東輸工程在甲處發生了彎曲,比沿圖
中的虛線距離更長,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緩解陜、晉兩省的能源短缺
B.提高晉煤外運能力
C.途經陜甘寧氣區,提高供氣可靠性
D.避開大江大河,減少工程量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西氣東輸工程在甲處發生了彎曲,途經陜甘寧氣區,可將陜甘寧氣區的天然氣作為補充氣源,可以提高供氣可靠性。陜、晉兩省的能源豐富。輸氣管道并不能提高山西煤炭外運能力。由圖可看出,西氣東輸工程線路比虛線穿過的大江大河更多,增加了工程量。
18
(2024·河南新鄉統考)如圖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簡圖”。據此完成7~8題。
7.太行山以東地區
A.夏、秋季節多臺風和暴雨
B.水路交通便捷
C.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
D.黑土肥沃廣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行山以東地區夏、秋季節很少受到臺風的影響,A項錯誤;
太行山以東地區河流較少,河流水量季節變化大,黃河下游為地上河,泥沙淤積嚴重,水運不發達,B項錯誤;
太行山以東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C項正確;
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D項錯誤。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河南新鄉統考)如圖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簡圖”。據此完成7~8題。
8.南水北調工程線路中,與中線相比東線的優點是
A.水量更大,水質更好
B.全程可以自流
C.可利用大運河,工程量較小
D.流經地區人口稠密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南水北調工程線路中,與中線相比,東線可利用大運河,工程量較小,C項正確;
東線比中線水質差,A項錯誤;
東線黃河以南地勢北高南低,水不能自流,B項錯誤;
中線與東線流經地區都是人口稠密區,D項錯誤。故選C。
18
(2024·云南大理期末)2020年12月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正式投產運營,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可以直接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該管道與我國的東北管網、華北管網、陜京管道系統及遼河儲氣庫等互聯互通,管道建設采用絕對隔離的全封閉管理。下圖示意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線路。據此完成9~11題。
9.與經過蒙古相比,東線管道線路繞道我國東北有利于
A.降低管道工程建設難度
B.縮短管道工程建設周期
C.改善東北能源消費結構
D.保護線路沿途生態環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由所學知識可知,與煤炭、石油等常規能源相比,天然氣為清潔能源。與經過蒙古相比,東線管道線路繞道我國東北地區,經過了更多的城市,如黑河、大慶等,改善了沿線城市的能源消費結構。管道線路更長,建設周期更長,建設難度更高,修建管道本身就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壞。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云南大理期末)2020年12月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正式投產運營,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可以直接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該管道與我國的東北管網、華北管網、陜京管道系統及遼河儲氣庫等互聯互通,管道建設采用絕對隔離的全封閉管理。下圖示意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線路。據此完成9~11題。
10.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與我國多個管道系統和
儲氣庫互聯互通,主要是為了
A.增加天然氣進口量
B.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C.靠近能源消費市場
D.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與我國多個天然氣管道系統和儲氣庫互聯互通,可以保障天然氣的穩定供應。故選D。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云南大理期末)2020年12月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正式投產運營,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可以直接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該管道與我國的東北管網、華北管網、陜京管道系統及遼河儲氣庫等互聯互通,管道建設采用絕對隔離的全封閉管理。下圖示意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線路。據此完成9~11題。
11.中俄東線中段管道建設過程中采用全封閉管理的
主要目的是
A.提高工程質量
B.確保工程進度
C.減少風沙干擾
D.降低凍害影響

采取絕對隔離的全封閉管理,有利于確保工程進度,故選B。
18
我國西藏自治區能源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低,電力自給不足。藏中電力聯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復雜、最具建設挑戰性的高原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干線全長1 521 km,平均作業海拔超過4 000 m。藏中電力聯網工程連接西南電網,徹底結束了西藏中東部地區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下圖示意波密線路段“高低腿”電塔景觀。據此完成12~14題。
12.目前,藏中電力聯網工程主要電力來源和
輸送方向是
A.火電—東送 B.地熱能—西送
C.太陽能—東送 D.水電—西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根據材料可知,藏中電力聯網工程連接西南電網,西藏自治區能源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低,電力自給不足,而我國西南地區水電豐富,故藏中電力聯網工程電力主要來源于西南地區,輸送方向為自西南地區向西輸送,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我國西藏自治區能源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低,電力自給不足。藏中電力聯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復雜、最具建設挑戰性的高原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干線全長1 521 km,平均作業海拔超過4 000 m。藏中電力聯網工程連接西南電網,徹底結束了西藏中東部地區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下圖示意波密線路段“高低腿”電塔景觀。據此完成12~14題。
13.藏中電力聯網工程線路走向主要考慮
A.接近用電中心 B.遠離斷裂帶
C.沿河谷布設 D.依山脊而建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輸電線走向和公路走向基本一致,連接該區域的主要城市,連接城市可以接近用電中心,減少損耗,A正確。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我國西藏自治區能源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低,電力自給不足。藏中電力聯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復雜、最具建設挑戰性的高原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干線全長1 521 km,平均作業海拔超過4 000 m。藏中電力聯網工程連接西南電網,徹底結束了西藏中東部地區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下圖示意波密線路段“高低腿”電塔景觀。據此完成12~14題。
14.該工程大部分電塔采用“高低腿”而不采用通
常的“平底基座等高腿”方案,其主要目的是
A.減少鋼材消耗 B.避免景觀單調
C.減少生態破壞 D.縮短施工工期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該線路位于青藏高原地區,電塔采用“高低腿”而不采用“平底基座等高腿”,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平底基座的工程量更大,會加大對坡面的破壞),C正確。
18
(2024·黑龍江大慶期中)膠東引黃調水工程是我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山東省濱州市打漁張引黃閘引黃河水,輸送至威海市米山水庫,輸水線路長482 km,涉及濱州、東營、濰坊、煙臺、威海和青島6市。膠東引黃調水工程與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形成了“T”字形的線路,該工程的貫通,極大地緩解了膠東地區的水資源緊張狀況。據此完成15~16題。
15.膠東引黃調水工程輸水一般選擇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膠東調水工程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夏、
秋季節受東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富,
水資源豐富。而此時雖然黃河徑流量較
大,但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在夏季正是農
業生產的主要季節,黃河是農業用水的
主要來源,此時調水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同時由于冬季膠東地區降水較少,缺水嚴重,因而選擇在冬季調水。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黑龍江大慶期中)膠東引黃調水工程是我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山東省濱州市打漁張引黃閘引黃河水,輸送至威海市米山水庫,輸水線路長482 km,涉及濱州、東營、濰坊、煙臺、威海和青島6市。膠東引黃調水工程與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形成了“T”字形的線路,該工程的貫通,極大地緩解了膠東地區的水資源緊張狀況。據此完成15~16題。
16.膠東引黃調水工程對膠東地區環境的影響是
A.加劇海水入侵程度
B.減輕地表鹽堿化程度
C.減輕大氣污染程度
D.減輕城市地面下沉程度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對于膠東地區而言,引黃調水工程可以
增加膠東地區河流的徑流量,增加河流
入海口的水位,減輕海水倒灌(入侵)的
程度,A項錯誤;
引黃調水工程增加了膠東地區農業的用
水量,會使地下水位上升,可能會增加地表鹽堿化的程度,B項錯誤;
對于減輕大氣污染沒有影響,C項錯誤;
引黃調水工程可以增加膠東地區淡水資源,降低膠東地區對地下水的開采力度,進而減輕城市地面下沉的程度,D項正確,故選D。
18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埃及人口多,耕地少,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羅河三角洲和尼羅河谷地。為增加糧食產量,埃及政府實施西起尼羅河三角洲,東至西奈半島北部的阿里什河谷的西水東調工程。西奈半島北部調水線路基本在沙漠地區穿行,采取混凝土全斷面襯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材料二 灌溉回歸水是指灌溉水通過排水系統及地下滲流,部分流回河道的水體。西水東調工程引用水由尼羅河淡水和三角洲灌溉回歸水大體按1∶1混合組成。
18
(1)分析西奈半島地區調水線路采取混凝土全斷面襯砌的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有利:補充地下水;緩解水資源緊缺;增加生物多樣性;減緩荒漠化。
不利:(農藥、化肥殘留導致)土壤污染;(回歸水中鹽分導致)土壤次生鹽堿化。
答案 減少滲漏和蒸發。
(2)評價埃及利用灌溉回歸水進行灌溉對灌區生態環境的主要影響。
18
(3)說明西水東調工程對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擴大耕地面積,緩解糧食緊缺;促進東部(西奈半島)開發,實現協調發展;發展沿線地區產業,提供就業機會。
18
18.(2024·西藏林芝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12月頒布《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晉陜蒙煤炭主產區中長距離運輸(運距500 km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鐵路運輸比例力爭達到90%(目前約為60%)。“公轉鐵”政策執行力度在未來需持續加強,以提高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在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中的占比。近年來,作為“北煤南運”輸入地的珠江三角洲,煤炭消費量出現下降,以廣州市為例,2019年廣州市煤炭消費量1 281萬噸,相比2013年(1 967萬噸)減少了686萬噸,煤炭消費量在能源消費總量占比由27%下降到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與公路運輸方式相比,說明晉陜蒙煤炭外運不斷提高鐵路、水路聯合運輸(“鐵海聯運”)比重的合理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與公路運輸相比,“鐵海聯運”運量大,運輸成本低,連續性強,適合長距離運輸;減輕公路運輸中汽車尾氣排放、道路揚塵,利于環境保護;現有的運煤鐵路、水路專用線、環渤海港口群建設較為完善,提供了運輸保障;晉陜蒙煤炭生產基地與東南沿海地區消費市場的煤炭運量大,運輸距離遠,“鐵海聯運”能減少能量消耗。
18
(2)說明晉陜蒙煤炭外運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將煤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促進以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域交通運輸能力;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促進城鎮化進程;帶動相關產業(如煤化工、火力發電等工業)發展,推動當地的工業化進程。
18
(3)推測近年來廣州市煤炭消費量明顯下降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煤炭資源集約化利用水平提高;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部分高耗能產業遷移,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對煤炭的需求減少;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均使廣州的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對煤炭的需求減少;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優質高效的新能源不斷推廣,廣泛應用,占區域能源消費比重持續增加。
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灵宝市| 罗田县| 西乌珠穆沁旗| 杨浦区| 莒南县| 永康市| 化隆| 昭通市| 南木林县| 大英县| 安义县| 湘潭市| 姚安县| 门头沟区| 姚安县| 威远县| 宽城| 罗平县| 子长县| 渭源县| 稻城县| 揭东县| 平舆县| 永定县| 昌黎县| 阿图什市| 师宗县| 北安市| 西宁市| 东乡族自治县| 杂多县| 龙口市| 石林| 邓州市| 湛江市| 东莞市| 垦利县| 桦川县| 塔河县| 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