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節 遼寧阜新的轉型與發展(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中圖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節 遼寧阜新的轉型與發展(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中圖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資源簡介

第三節 遼寧阜新的轉型與發展
[分值:95分]
(選擇題1~11題,每小題3分,共33分)
(2024·河南洛陽質檢)下圖陰影地區分布著我國和世界上罕見的特大煤田,被稱為“黑三角”或“烏金三角”,包括內蒙古的準格爾旗、鄂爾多斯,陜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為我國優質動力煤生產和輸出基地。讀圖完成1~2題。
1.下列屬于“烏金三角”地區能源基地建設的優勢條件是(  )
①煤炭儲量豐富 ②煤炭質量高,開采條件好 ③水資源充足 ④廣闊的能源消費市場 
⑤水陸交通便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2.下列做法與“烏金三角”地區能源基地的可持續發展相違背的是(  )
A.積極進行生態環境整治,控制三廢污染
B.調整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
C.發展技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減少浪費
D.努力擴大煤炭的開采量和外運量,提高經濟效益
20世紀50年代,已是工業制成品主要出口國的荷蘭發現大量石油和天然氣,政府將石油、天然氣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出口劇增,經濟繁榮,卻也埋下隱患,其他工業遭到削弱。20世紀80年代初期,天然氣資源開始趨向枯竭,荷蘭政府不得不面對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業人口陡升的困境。國際上把這種資源產業短期繁榮后留下的問題稱為“荷蘭病”。據此完成3~5題。
3.下列城市會出現“荷蘭病”的是(  )
A.株洲 B.桂林 C.拉薩 D.鞍山
4.這類城市要避免“荷蘭病”的出現,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關停資源型產業,大力發展新興工業
B.完善交通網,加強對內、對外聯系
C.合理規劃,保護環境,完善基礎設施
D.因地制宜,發展第三產業
5.由于石油資源趨近枯竭,大慶開始了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歷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區縣優勢,建設特色化中小城鎮 ②利用技術積累,發展石油裝備等制造業 ③組織城市人口向農村疏散,發展農業 ④向我國西部油氣資源豐富的地區搬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山西省煤炭行業長期存在“多、小、散、亂”的局面,隨之帶來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安全事故頻發等嚴重問題,整合煤炭行業已迫在眉睫。2009年4月20日,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宣告成立,經過整合后,山西省煤炭行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山西省礦井數由2 600座減少到1 053座,企業主體由2 200多家減少到130家;70%的礦井規模達到年產90萬噸以上,年產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全部淘汰,順應了經濟轉型的趨勢,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據此完成6~8題。
6.“多、小、散、亂”主要指的是當時煤炭行業中(  )
A.煤炭資源的分布特點
B.煤炭銷售市場的特點
C.煤炭企業的分布特點
D.煤炭管理機構的特點
7.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可以(  )
①減少資源浪費、減輕生態破壞 ②減少安全事故 ③減少煤炭生產量 ④降低運輸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以后,煤礦企業數量減少但產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區域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B.企業勞動力投入數量增加
C.區域社會服務水平提升
D.企業生產技術提高
(2024·山東煙臺聯考)因煤而興的焦作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近年來,焦作市緊緊抓住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的重大政策機遇,在煤炭資源枯竭之前,將發展視野由“地下”轉至“地上”,強力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帶動、生態立市“三大戰略”,從材料到產品、從產品到產業、從產業到產業鏈、從產業鏈到“互聯網+”,實現了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的轉變,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之路。下圖為“焦作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
9.促使焦作市由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轉變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消費市場萎縮 B.煤炭資源完全枯竭
C.經濟政策導向驅動 D.煤炭開發技術落后
10.焦作市獨具特色轉型發展之路的特點是(  )
①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弱 ②實現上、中、下游產業對接 ③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④產業種類單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焦作以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突破口的原因是(  )
A.汽車產業基礎雄厚 B.當地市場需求量大
C.技術人才儲備充足 D.生態與經濟潛力大
(選擇題12~16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024·山東青島聯考)《2019年新型城鎮化重點建設任務》中首次提出“收縮型城市”概念,明確要求收縮型城市要“瘦身強體”,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是重要的煤炭資源型城市,濕地、森林資源豐富,近年來卻出現了城市收縮的現象。下圖1示意雙鴨山市2006~2015年生產總值和人口總量變化,圖2示意雙鴨山市2006~2015年人口變化。據此完成12~14題。
12.據圖推測,雙鴨山市出現城市收縮現象的主要表現是(  )
A.人均生產總值下降 B.城市人口持續外遷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出生人口持續下降
13.造成雙鴨山市城市收縮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資源密集型產業衰落
B.交通不便居民外遷
C.大城市虹吸作用增強
D.城市發展空間受限
14.雙鴨山市實現“瘦身強體”的措施是(  )
①資源管控,生態治理 ②設施優化,擴大城區 ③環境改善,吸引人口 ④產業升級,打造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由于對煤炭資源大規模、高強度的開發,東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資源型城市雖然為國家工業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能源和資源支撐,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資源、環境、生命和后續發展能力的代價。下圖為“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與資源產業生命周期圖”。據此回答15~16題。
15.資源型城市最佳的產業結構調整時間段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16.下列措施中,不適合我國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過程中產業結構調整選擇的是(  )
A.將煤炭產業的重心由開采轉為深加工,延長開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傳統工業,提高產業競爭力
C.大力扶持機械制造業和生物制藥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D.利用區位和市場優勢,重點發展食品加工業,削弱第三產業
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2分)
材料一 萬山鎮隸屬于貴州省銅仁市,坐落在湘黔交界處的群山之中,自古以來,商貿發達。境內河流縱橫,山高水急。三千年前,萬山就有了朱砂 (汞原料,可做藥物、顏料等)的開采。曾是我國最大的汞工業基地,被譽為“中國汞都”。萬山鎮因長期過度開采,朱砂資源儲量銳減,被國家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
材料二 近年來,萬山依托厚重的朱砂文化和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將舊礦區變廢為寶,打造“朱砂古鎮”,建成了萬山國家礦山公園,發展旅游業,將朱砂工藝品遠銷全國各地。 2017年,該鎮被列入中國特色小鎮。
(1)萬山鎮歷史悠久,能夠支撐萬山鎮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萬山鎮長期過度開采朱砂資源,對地理環境帶來哪些危害?(6分)
(3)萬山鎮從資源枯竭型城市轉變為新型特色小鎮,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4)朱砂從“工業原料”轉變成“工藝品”,對萬山鎮可持續發展帶來哪些影響?(8分)
18.(2024·江蘇蘇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黑龍江省鶴崗市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耕地面積廣闊,有多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濕地和風景區。鶴崗因煤而興、因煤而衰,2011年被列為我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2010~2020年,鶴崗常住人口下降15.81%。鶴崗長期以來因房價低廉聞名全國,近幾年,一些外地人通過網絡在鶴崗買房,但到鶴崗定居的人有限。近幾年,鶴崗新探明石墨礦石儲量達17.31億噸,石墨開發逐漸興盛。下圖為鶴崗市氣候資料示意圖。
(1)簡述導致鶴崗市常住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4分)
(2)試說明鶴崗地理位置及氣候對外地人移居鶴崗所產生的不利影響。(4分)
(3)鶴崗在開發石墨資源過程中,應采取哪些措施促進可持續發展?(6分)
(4)除大力開發石墨資源外,你認為鶴崗市應如何推動經濟轉型發展?(6分)
答案精析
1.A 2.D [第1題,該地區位于晉、陜、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主要為半干旱和半濕潤地區,水資源不足,③錯;該地區主要位于我國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界處,地勢起伏較大,陸上運輸不便,且河流少,河流流量較小,故水運不便,⑤錯,故選A。第2題,擴大煤炭的開采量和外運量,經濟效益低,且環境問題突出,與可持續發展相違背,故選D。]
3.D 4.A 5.A [第3題,由材料中“荷蘭病”的定義可知,可能會出現“荷蘭病”的城市應為資源型城市。株洲位于京廣線和滬昆線的交會處,是在鐵路樞紐上發展起來的;桂林是在旅游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拉薩是在宗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鞍山是在鐵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鋼鐵城。四個城市中只有鞍山符合。故選D。第4題,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升級不能盲目關停資源型產業,A符合題意,故選A。第5題,大慶可以利用區位優勢,建設特色化中小城鎮,發展旅游業等,①正確;同時可以利用技術積累發展石油裝備制造業,②正確;組織城市人口向農村疏散,發展農業以及向我國西部油氣資源豐富的地區搬遷均不符合實際情況,③④錯誤。故選A。]
6.C 7.A 8.D [第6題,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多、小、散、亂”主要指的是當時煤炭企業分布特點,故C項正確。第7題,由材料可知,山西省煤炭行業長期存在“多、小、散、亂”的局面,隨之帶來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安全事故頻發等嚴重問題,因此山西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可以減少資源浪費、減輕生態破壞和減少安全事故,①②正確。而兼并重組整合并不一定會減少煤炭生產量和降低運輸成本,③④錯誤。第8題,山西煤礦企業兼并重組以后,企業數量減少但產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企業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提高,D項正確;區域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對煤礦企業產量影響不大,A項錯誤;企業兼并重組以后,整個煤炭行業勞動力投入數量變化不大,B項錯誤;區域社會服務水平提升對煤礦企業產量影響不大,C項錯誤。]
9.C 10.B 11.D [第9題,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消費市場大,A錯誤;焦作市煤炭沒有完全枯竭,B錯誤;焦作市抓住國家政策,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創新驅動、開放帶動、生態立市“三大戰略”,所以促使其產業轉型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及地方經濟政策導向驅動,C正確;焦作市因煤而興,煤炭開發產業基礎好,開發技術實力強,D錯誤。第10題,讀圖可知,該發展之路實現上、中、下游產業有效對接,延長產業鏈,豐富產品種類,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①④錯誤,②正確;生態立市,降低煤炭產業比重,發展新興產業,節能減排效果顯著,③正確。故選B。第11題,新能源汽車相對傳統汽車而言較為環保,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溢出效應更加明顯,生態與經濟潛力大,D正確;焦作市汽車產業基礎并不雄厚,當地市場需求相對較小,和東部發達地區相比,當地并沒有技術人才方面的優勢,A、B、C錯誤。]
12.B 13.A 14.C [第12題,讀圖2可知,雙鴨山市2006~2015年人口遷移率均為負值,可知該市遷出人口大于遷入人口,人口持續外遷,B正確;讀圖1可知,雙鴨山市人口總量近年來呈快速下降趨勢而生產總值總體呈上升趨勢,因此人均生產總值可能上升,A錯誤;讀圖2可知,雙鴨山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總體呈下降趨勢,甚至出現負值,可推測其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老年人口比重增加,C錯誤;讀圖2可知,雙鴨山市人口自然增長率并非一直為負值,因此出生人口不是持續下降,D錯誤。第13題,由材料可知,雙鴨山市是重要的煤炭資源型城市,自2013年后,生產總值逐漸下降,說明該市近年來可能由于煤炭資源趨于枯竭,產量下降或者煤炭市場達到飽和等原因,導致資源密集型產業衰落,就業機會減少,人口外遷,城市收縮,A正確。第14題,雙鴨山市是重要的煤炭資源型城市,近年來主導產業收縮,應合理開發利用現有資源,注意生態環境保護;通過改善環境質量,吸引人口;優化產業結構,進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發揮本地濕地、森林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①③④與題意相符。故選C。]
15.C 16.D [第15題,讀圖可以看出前期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滯后于資源產業生命周期,故資源型城市的最佳產業結構調整階段應處于資源開采進入衰退階段、城市經濟增長還維持著高位時期,圖中④~⑤階段符合題意,故選C。第16題,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第三產業有利于發展城市經濟和增加就業,故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不應削弱第三產業的發展,D項符合題意,故選D。]
17.(1)位于兩省交界處,是重要的商貿通道,地理位置優越;朱砂資源開采、加工、貿易為小鎮帶來了持續發展。
(2)破壞地表植被和土壤;引發水土流失;造成塌陷等地質災害;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氣;會導致朱砂資源枯竭。
(3)加強對傳統產業的繼承和挖掘;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大環境整治力度。
(4)對社會的影響: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發揮現有資源的教育功能。對經濟的影響: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旅游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對朱砂資源的依賴,延緩資源的枯竭;促進了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利于環境的保護。
解析 (1)由材料可知,萬山鎮坐落在湘黔交界處,三千年前,萬山就有了朱砂的開采,能夠支撐萬山鎮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兩省交界處,是重要的商貿通道,地理位置優越;朱砂資源開采、加工、貿易為小鎮帶來了持續發展。(2)萬山鎮長期過度開采朱砂資源,對地理環境帶來的危害有破壞地表植被和土壤;引發水土流失;造成塌陷等地質災害;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氣;會導致朱砂資源枯竭。(3)由材料可知,萬山將舊礦區變廢為寶,打造“朱砂古鎮”,建成了萬山國家礦山公園、將朱砂工藝品遠銷全國各地,從資源枯竭型城市轉變為新型特色小鎮,采取的措施有加強對傳統產業的繼承和挖掘;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大環境整治力度。(4)朱砂從“工業原料”轉變成“工藝品”,對萬山鎮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影響主要從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三個方面考慮。
18.(1)伴隨煤炭產業的衰落,收入下降;城市產業結構單一,就業渠道窄,經濟收入來源少。
(2)地處東北邊境,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冬季寒冷漫長,外地人適應困難。
(3)杜絕非法開采,保護礦產資源;加強環境保護,減少生態破壞;發展石墨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4)加大投資,積極改善交通條件;依托耕地和氣候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依托本地旅游資源和氣候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第三節 遼寧阜新的轉型與發展
課程標準 以某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例,分析該類城市發展的方向。
學習目標 1.了解資源枯竭型城市及發展規律。(綜合思維) 2.描述阜新存在的問題與轉型條件。(區域認知)3.概括阜新的發展方向選擇與轉型成效。(區域認知)4.針對某區域自然資源開發面臨的枯竭問題,分析該地區產業轉型所采取的措施。(人地協調觀)
知識點一 資源枯竭型城市
1.概念:資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區________、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類型。資源型城市賴以生存的主體自然資源大部分被________時,即演變為資源枯竭型城市。
2.發展規律:建設—繁榮—衰退—________—振興或消亡。
3.世界不同地區的煤炭產區的替代產業
國家或地區 替代產業
羅馬尼亞和俄羅斯 畜牧養殖、________產品加工、樹木種植和木材加工等行業
德國多特蒙德、法國洛林等 汽車、電子信息、化工、建筑和環保等行業
比利時、日本、英國等 環保、旅游和房地產等第三產業
內蒙古阿爾山市是國務院確定的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并且是可再生資源的枯竭。下圖示意阿爾山市的位置。據此完成1~2題。
1.阿爾山市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是(  )
A.草場退化 B.森林資源枯竭
C.土地污染 D.煤炭資源枯竭
2.最適宜阿爾山市轉型發展的產業是(  )
A.航空航天及相關旅游業
B.化石能源產業
C.以糧食為主的種植業
D.綠色、特色食品加工業
阜新市因煤炭資源豐富曾被稱為“煤電之城”。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煤礦陸續關閉。截至2022年,阜新市累計關閉退出煤礦65家,去產能495萬噸。下圖為“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資源型城市發展生命周期中(  )
A.興起期人口聚集是由于服務業的發展
B.繁榮期城市主導產業對資源依賴性較弱
C.衰退期城市可能會出現人口外遷
D.衰退期城市蕭條是永久的
4.相對于繁榮期,阜新市在新生期的發展應主要著眼于(  )
A.拓寬資源進口通道
B.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C.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D.關閉重污染企業
知識點二 阜新存在的問題與轉型條件分析
1.存在的問題
(1)社會經濟問題:經濟發展嚴重依賴________資源,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單一,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隨著煤炭資源枯竭、________,導致單一產業衰退,產生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
(2)環境問題:大面積采空區土地________,破壞了大量的農田與房屋;露天礦的采掘場和外排土場直接壓占了大量土地;煤矸石等固體廢棄物吞噬了大量耕地;煤炭開采與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造成了區域內嚴重的________污染。
2.轉型條件分析
多特蒙德 阜新
替代產業選擇 ________產業 處于工業化發展初期,缺乏資金、技術和人才
投入方式 高投入方式 ________的轉型道路
勞動力轉移方向 主要面向服務業 采取________方式實現勞動力的轉移
經濟轉型潛力 工業化程度高,資金、技術、人才優勢明顯 ________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地方工業已有一定基礎;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具有一定前景;擁有培養經濟轉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國家________支持
判斷
1.阜新因煤炭資源豐富和火力發電被譽為“煤電之城”。(   )
2.阜新應借鑒多特蒙德的經驗,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
3.阜新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具有一定前景。(   )
歸納總結 分析資源枯竭型地區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問題 表現 成因
經濟問題 產業結構單一,多以傳統重化工業為主 經濟發展充分利用當地礦產、能源,但也存在過分依賴現象
生態問題 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主要資源為非可再生資源;經濟結構以傳統重化工業為主
社會問題 用地緊張,交通擁堵,失業人口增加 工業高度集聚,呈過飽和狀態
(2024·寧夏中衛質檢)遼寧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的城市。2008年3月,阜新市被國家確定為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據此完成1~2題。
1.與魯爾區相比,阜新的區位優勢是(  )
A.鐵礦資源豐富 B.交通便利
C.煤炭資源豐富 D.市場廣闊
2.“礦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將轉型目標鎖定“現代農業”,其主要依據是(  )
①礦區有大量廢棄土地,人均土地資源豐富 ②交通條件優越 ③現代農業市場前景廣闊
④農業能承載更多勞動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焦作市曾是全國優質無煙煤生產基地,除煤炭外,耐火黏土、鋁礬土等礦產資源也很豐富;市內地形復雜、地質遺跡豐富。在發展早期采用粗放式、掠奪式開采方式,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20世紀末焦作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成功實現轉型。據此回答3~5題。
3.焦作市成為全國優質無煙煤生產基地的有利條件不包括(  )
A.水源充足 B.交通便利
C.位置適中 D.人才眾多
4.焦作市煤炭開采導致的環境問題可能是(  )
①地面塌陷 ②土壤污染 ③草場退化 ④能源短缺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5.焦作市農業轉型發展的方向是(  )
A.發展特色農業 B.擴大耕地面積
C.減少農業投資 D.增加化肥使用
知識點三 阜新的發展方向選擇與轉型成效
1.發展方向選擇
(1)發展________工業經濟。
(2)大力發展________農業。
(3)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4)積極推進________的恢復與整治。
2.發展成效
(1)經濟狀況不斷改善,城鎮化程度逐步________,城市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產業結構逐步________。
(2)生態環境日益________。
3.努力方向
(1)大力發展________,增加農民收入。
(2)加快第二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轉移農村勞動力。
(3)積極推進城鎮化,全面促進________。
(4)加快生態環境建設,實現阜新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判斷
1.阜新轉型發展后不存在社會經濟問題和環境問題。(   )
2.阜新的資源瀕臨枯竭,因此應當禁止煤炭開采,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
歸納總結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與發展——以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例
問題 發展方向選擇 措施
(1)社會經濟問題 ①嚴重依賴當地的煤炭資源,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單一,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②以煤炭為主導的單一產業衰退,導致比較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 (2)環境問題 ①大面積采空區土地沉陷,破壞了大量的農田與房屋;②露天礦的采掘場和外排土場直接壓占了大量土地;③煤矸石等固體廢棄物吞噬了大量耕地;④煤炭開采與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造成了區域內嚴重的大氣污染 經濟基礎好 采取高投入方式。如:德國多特蒙德、法國洛林等煤炭產區主要選擇了汽車、電子信息、化工、建筑和環保等行業;比利時、日本、英國等國的煤炭產區主要選擇了環保、旅游和房地產等第三產業 ①改造傳統產業,優化工業布局;②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③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等新興工業;④大力發展現代農業;⑤發展第三產業,壯大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如大力發展工業遺產旅游業);⑥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生態管理
經濟基礎較差 低成本的轉型道路。如:羅馬尼亞和俄羅斯的煤炭產區主要選擇了畜牧養殖、農牧產品加工、樹木種植和木材加工等行業;我國阜新選擇了新能源基地、現代農業、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等
                
拓展延伸
1.資源型地區開發條件的評價
要從優勢條件與制約因素兩方面進行分析,重點考慮以下要素。
(1)資源及其組合狀況:資源的種類及組合狀況;資源的數量、質量、地位;水源條件等。
(2)位置及交通狀況:優越的位置及便捷的交通利于與外界的聯系,降低原料和產品的運輸成本。一般要從水陸交通兩方面具體分析。
(3)科技、市場、政策等:影響資源開發的規模、效率、發展水平及產業結構。
2.山西煤炭資源開發的優勢條件評價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與其優越的開發利用條件密切相關,優勢條件評價的具體分析如下圖所示:
材料一 伊春市素有“祖國林都”之稱,是我國專業化林業資源型城市。該地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森林中有1 390余種植物,是山野果、山野菜的豐產區,已被采集利用的山野果和山野菜有40余種,開發利用潛力巨大。目前,伊春市呈現出“林竭城衰”態勢。圖1為伊春市在黑龍江省的位置。
材料二 為充分發揮地區優勢,擺脫單純依靠資源發展的經濟模式,伊春市一些專家提出了開放式生態工業園區構想,如圖2所示。
1.[綜合思維]簡述資源型城市伊春市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2.[人地協調觀]簡述伊春市開放式生態工業園區構想的優越性。
3.[地理實踐力]請你為伊春市生態林區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2024·黑龍江大慶期中)多特蒙德是魯爾區第三大城市,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多特蒙德的支柱產業相繼陷入危機,為應對經濟衰退,多特蒙德采取積極措施促進當地的產業發展,在土地利用布局上主要以更新、改造為主,已開發和正在開發的地區主要包括市中心四片區域(如下表)。據此完成1~2題。
名稱 原有用途 開發特征 新用途
電子物流港 內河碼頭 改建 新經濟、娛樂和物流
鳳凰新區(西區) 鳳凰鋼鐵廠 改建、新建 工貿、居住和休閑娛樂
斯塔克魯區 軍事基地 改建 科技、研發、電子商務
多特蒙德市中心 文化和經濟中心 新建 綜合性購物、娛樂、休閑中心
1.多特蒙德原有的支柱產業最可能是(  )
A.航運、物流 B.煤炭、鋼鐵
C.石化、電子 D.紡織、食品
2.多特蒙德更新、改造后(  )
①成為重化工基地 ②現代化科技園區增多 ③成為醫療保健中心 ④高品質住宅區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4·浙江浙南名校聯盟統考)甘肅省金昌市擁有豐富的銅、鎳等資源,有色冶金和化工為其傳統主導產業。近年來,該市聚焦有色金屬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重點引進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光伏發電等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完成3~4題。
3.金昌市產業轉型中選擇重點引進的產業類型,主要考慮了該市的(  )
①資源種類 ②產業基礎 ③交通條件 ④勞動力數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金昌市在原有的有色金屬產業鏈基礎上“延鏈”,有利于原有企業(  )
A.降低制造成本 B.減少原料運費
C.減少能源消耗 D.縮短市場距離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資源枯竭型城市
梳理教材新知
1.礦產 耗盡
2.轉型
3.農牧
落實思維方法
1.B 2.D [第1題,阿爾山市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是我國重要的林木生產基地,從而可推斷其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是森林資源枯竭。故選B。第2題,阿爾山市森林資源枯竭,轉型的方向應是利用當地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大興安嶺擁有綠色生態環境和豐富的野果、野菜、食用菌資源,適合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綠色食品加工業;阿爾山市作為一個緯度較高、降水少的山區森林城市,不適宜發展技術水平較高的航空航天產業;不具備發展以糧食為主的種植業的水熱等條件;阿爾山市沒有大量的化石能源,不宜發展化石能源產業。故選D。]
3.C 4.C [第3題,資源型城市興起期人口聚集是由于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加工業的發展,A項錯誤;繁榮期城市主導產業高度依賴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加工,B項錯誤;衰退期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倒退,可能會出現人口外遷,C項正確;衰退期如果找到了合適的轉型之路,城市也可獲得持續發展,D項錯誤。第4題,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阜新市應該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再次拉動本地經濟增長,而不是拓寬資源進口通道,A項錯誤,C項正確;阜新市技術力量薄弱,高技術人才不足,不適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B項錯誤;盲目關閉重污染企業,可能會導致經濟停滯甚至衰退,D項錯誤。]
知識點二 阜新存在的問題與轉型條件分析
梳理教材新知
1.(1)煤炭 開采成本上升 (2)沉陷 大氣
2.高新技術 低成本 多元化 農牧業 政策
判斷
1.√ 2.× 3.√
落實思維方法
1.A 2.A [第1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阜新市煤炭、鐵礦等礦產資源豐富,魯爾區缺少鐵礦資源,A正確。交通不是阜新的優勢條件,B錯。C、D為兩者所共有的優勢。故選A。第2題,農業生產的基礎是土地,阜新市礦區有大量廢棄土地,人均土地資源豐富,且現代農業的市場前景廣闊,促使阜新將將轉型目標確定為現代農業,①③正確。交通條件不能作為阜新將轉型目標鎖定“現代農業”的主要依據;現代農業受技術條件影響,不需要太多勞動力,②④錯誤,故選A。]
3.D 4.C 5.A [第3題,煤炭工業屬于資源密集型產業,對勞動力素質要求不高,且焦作市技術人才短缺,故本題選D。第4題,焦作市多年采煤,形成地下采空區,導致地面塌陷,①對;煤矸石的隨意堆放,可能導致土壤污染,②對。故本題選C。第5題,焦作市轉型的方向應是利用當地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焦作市農業生產條件好,所產小麥、玉米品質優良。依托這些農產品,該市重點培育農產品品牌,發展特色農業,故本題選A。]
知識點三 阜新的發展方向選擇與轉型成效
梳理教材新知
1.(1)多元化 (2)現代 (4)生態環境
2.(1)提升 優化 (2)改善
3.(1)現代農業 (3)城鄉融合
判斷
1.× 2.×
探究核心知識
1.生態環境惡化;森林資源面臨枯竭;經濟增長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
2.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提高廢棄物的利用率;利于保護森林資源;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綜合發展(旅游業、農業、工業),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產業集聚效應明顯,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收入,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3.依托豐富的野生藥材、山野果、山野菜等資源,發展相關綠色產業;選擇性采伐森林與更新造林相結合;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如生態旅游;加強林區的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加強環保教育,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等。
落實思維方法
1.B 2.D [第1題,由材料可知,多特蒙德位于魯爾區,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支柱產業相繼陷入危機,故推測原有的支柱產業最可能是傳統的煤炭、鋼鐵工業,故選B。第2題,讀表可知,多特蒙德更新、改造后,出現了科技、研發、居住、休閑娛樂等新用途,可推知多特蒙德更新、改造后現代化科技園區和高品質住宅區增多,②④正確,D正確。]
3.A 4.D [第3題,結合材料信息“甘肅省金昌市擁有豐富的銅、鎳等資源,有色冶金和化工為其傳統主導產業”可知,金昌市有色金屬資源豐富,有色冶金和化工產業基礎好,此外風能、太陽能資源充足;因此該市重點引進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光伏發電等產業,主要考慮了該市的資源種類及產業基礎,①②對。故選A。第4題,“延鏈”即延伸產業鏈,將原有的有色金屬產業鏈盡可能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其中向下游延伸形成的新企業,以原有企業的產品為原料,成為原有企業的市場,有利于原有企業縮短市場距離,D對。](共94張PPT)
遼寧阜新的轉型與發展
第三節
第二章 區域發展
以某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例,分析該類城市發展的方向。
1.了解資源枯竭型城市及發展規律。(綜合思維)
2.描述阜新存在的問題與轉型條件。(區域認知)
3.概括阜新的發展方向選擇與轉型成效。(區域認知)
4.針對某區域自然資源開發面臨的枯竭問題,分析該地區產業轉型所采取的措施。(人地協調觀)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資源枯竭型城市
知識點二 阜新存在的問題
     與轉型條件分析
知識點三 阜新的發展方向
     選擇與轉型成效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資源枯竭型城市
>
<
知識點一
1.概念:資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區_____、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類型。資源型城市賴以生存的主體自然資源大部分被______時,即演變為資源枯竭型城市。
2.發展規律:建設—繁榮—衰退—_____—振興或消亡。
礦產
耗盡
轉型
3.世界不同地區的煤炭產區的替代產業
國家或地區 替代產業
羅馬尼亞和俄羅斯 畜牧養殖、_____產品加工、樹木種植和木材加工等行業
德國多特蒙德、法國洛林等 汽車、電子信息、化工、建筑和環保等行業
比利時、日本、英國等 環保、旅游和房地產等第三產業
農牧
內蒙古阿爾山市是國務院確定的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并且是可再生資源的枯竭。下圖示意阿爾山市的位置。據此完成1~2題。
1.阿爾山市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是
A.草場退化
B.森林資源枯竭
C.土地污染
D.煤炭資源枯竭

阿爾山市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是我國重要的林木生產基地,從而可推斷其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是森林資源枯竭。故選B。
內蒙古阿爾山市是國務院確定的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并且是可再生資源的枯竭。下圖示意阿爾山市的位置。據此完成1~2題。
2.最適宜阿爾山市轉型發展的產業是
A.航空航天及相關旅游業
B.化石能源產業
C.以糧食為主的種植業
D.綠色、特色食品加工業

阿爾山市森林資源枯竭,轉型的方向應是利用
當地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大興安嶺擁有綠色
生態環境和豐富的野果、野菜、食用菌資源,
適合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綠色食品加工業;阿
爾山市作為一個緯度較高、降水少的山區森林
城市,不適宜發展技術水平較高的航空航天產
業;不具備發展以糧食為主的種植業的水熱等條件;阿爾山市沒有大量的化石能源,不宜發展化石能源產業。故選D。
阜新市因煤炭資源豐富曾被稱為“煤電之城”。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煤礦陸續關閉。截至2022年,阜新市累計關閉退出煤礦65家,去產能495萬噸。下圖為“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資源型城市發展生命周期中
A.興起期人口聚集是由于服務業的發展
B.繁榮期城市主導產業對資源依賴性較弱
C.衰退期城市可能會出現人口外遷
D.衰退期城市蕭條是永久的

資源型城市興起期人口聚集是由于自然
資源的開采和加工業的發展,A項錯誤;
繁榮期城市主導產業高度依賴自然資源
的開采和加工,B項錯誤;
衰退期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倒退,可能會
出現人口外遷,C項正確;
衰退期如果找到了合適的轉型之路,城市也可獲得持續發展,D項錯誤。
阜新市因煤炭資源豐富曾被稱為“煤電之城”。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煤礦陸續關閉。截至2022年,阜新市累計關閉退出煤礦65家,去產能495萬噸。下圖為“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4.相對于繁榮期,阜新市在新生期的發展應主要著眼于
A.拓寬資源進口通道
B.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C.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D.關閉重污染企業

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阜新市應該著力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再次拉動本地經
濟增長,而不是拓寬資源進口通道,A
項錯誤,C項正確;
阜新市技術力量薄弱,高技術人才不足,
不適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B項錯誤;
盲目關閉重污染企業,可能會導致經濟停滯甚至衰退,D項錯誤。
阜新存在的問題與轉型條件分析
>
<
知識點二
1.存在的問題
(1)社會經濟問題:經濟發展嚴重依賴_____資源,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單一,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隨著煤炭資源枯竭、_____________,導致單一產業衰退,產生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
(2)環境問題:大面積采空區土地_____,破壞了大量的農田與房屋;露天礦的采掘場和外排土場直接壓占了大量土地;煤矸石等固體廢棄物吞噬了大量耕地;煤炭開采與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造成了區域內嚴重的_____污染。
煤炭
開采成本上升
沉陷
大氣
2.轉型條件分析
多特蒙德 阜新
替代產業選擇 _________產業 處于工業化發展初期,缺乏資金、技術和人才
投入方式 高投入方式 _______的轉型道路
勞動力轉移方向 主要面向服務業 采取_______方式實現勞動力的轉移
經濟轉型潛力 工業化程度高,資金、技術、人才優勢明顯 _______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地方工業已有一定基礎;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具有一定前景;擁有培養經濟轉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國家_____支持
高新技術
低成本
多元化
農牧業
政策
1.阜新因煤炭資源豐富和火力發電被譽為“煤電之城”。(  )
2.阜新應借鑒多特蒙德的經驗,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
3.阜新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具有一定前景。(  )
判斷

×

分析資源枯竭型地區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歸納總結
問題 表現 成因
經濟問題 產業結構單一,多以傳統重化工業為主 經濟發展充分利用當地礦產、能源,但也存在過分依賴現象
生態問題 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主要資源為非可再生資源;經濟結構以傳統重化工業為主
社會問題 用地緊張,交通擁堵,失業人口增加 工業高度集聚,呈過飽和狀態
(2024·寧夏中衛質檢)遼寧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的城市。2008年3月,阜新市被國家確定為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據此完成1~2題。
1.與魯爾區相比,阜新的區位優勢是
A.鐵礦資源豐富 B.交通便利
C.煤炭資源豐富 D.市場廣闊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阜新市煤炭、鐵礦等礦產資源豐富,魯爾區缺少鐵礦資源,A正確。
交通不是阜新的優勢條件,B錯。
C、D為兩者所共有的優勢。故選A。
(2024·寧夏中衛質檢)遼寧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的城市。2008年3月,阜新市被國家確定為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據此完成1~2題。
2.“礦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將轉型目標鎖定“現代農業”,其主要依據是
①礦區有大量廢棄土地,人均土地資源豐富 ②交通條件優越 ③現代農業市場前景廣闊 ④農業能承載更多勞動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農業生產的基礎是土地,阜新市礦區有大量廢棄土地,人均土地資源豐富,且現代農業的市場前景廣闊,促使阜新將將轉型目標確定為現代農業,①③正確。
交通條件不能作為阜新將轉型目標鎖定“現代農業”的主要依據;現代農業受技術條件影響,不需要太多勞動力,②④錯誤,故選A。
焦作市曾是全國優質無煙煤生產基地,除煤炭外,耐火黏土、鋁礬土等礦產資源也很豐富;市內地形復雜、地質遺跡豐富。在發展早期采用粗放式、掠奪式開采方式,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20世紀末焦作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成功實現轉型。據此回答3~5題。
3.焦作市成為全國優質無煙煤生產基地的有利條件不包括
A.水源充足 B.交通便利
C.位置適中 D.人才眾多

煤炭工業屬于資源密集型產業,對勞動力素質要求不高,且焦作市技術人才短缺,故本題選D。
焦作市曾是全國優質無煙煤生產基地,除煤炭外,耐火黏土、鋁礬土等礦產資源也很豐富;市內地形復雜、地質遺跡豐富。在發展早期采用粗放式、掠奪式開采方式,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20世紀末焦作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成功實現轉型。據此回答3~5題。
4.焦作市煤炭開采導致的環境問題可能是
①地面塌陷 ②土壤污染 ③草場退化 ④能源短缺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焦作市多年采煤,形成地下采空區,導致地面塌陷,①對;
煤矸石的隨意堆放,可能導致土壤污染,②對。故本題選C。
焦作市曾是全國優質無煙煤生產基地,除煤炭外,耐火黏土、鋁礬土等礦產資源也很豐富;市內地形復雜、地質遺跡豐富。在發展早期采用粗放式、掠奪式開采方式,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20世紀末焦作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成功實現轉型。據此回答3~5題。
5.焦作市農業轉型發展的方向是
A.發展特色農業 B.擴大耕地面積
C.減少農業投資 D.增加化肥使用

焦作市轉型的方向應是利用當地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焦作市農業生產條件好,所產小麥、玉米品質優良。依托這些農產品,該市重點培育農產品品牌,發展特色農業,故本題選A。
阜新的發展方向選擇與轉型成效
>
<
知識點三
1.發展方向選擇
(1)發展_______工業經濟。
(2)大力發展_____農業。
(3)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4)積極推進_________的恢復與整治。
2.發展成效
(1)經濟狀況不斷改善,城鎮化程度逐步_____,城市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產業結構逐步_____。
(2)生態環境日益_____。
多元化
現代
生態環境
提升
優化
改善
3.努力方向
(1)大力發展_________,增加農民收入。
(2)加快第二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轉移農村勞動力。
(3)積極推進城鎮化,全面促進_________。
(4)加快生態環境建設,實現阜新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現代農業
城鄉融合
1.阜新轉型發展后不存在社會經濟問題和環境問題。(  )
2.阜新的資源瀕臨枯竭,因此應當禁止煤炭開采,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  )
判斷
×
×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與發展——以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例
歸納總結
問題
(1)社會經濟問題
①嚴重依賴當地的煤炭資源,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單一,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②以煤炭為主導的單一產業衰退,導致比較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
(2)環境問題
①大面積采空區土地沉陷,破壞了大量的農田與房屋;②露天礦的采掘場和外排土場直接壓占了大量土地;③煤矸石等固體廢棄物吞噬了大量耕地;④煤炭開采與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造成了區域內嚴重的大氣污染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與發展——以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例
歸納總結
發展方向選擇
經濟基礎好 采取高投入方式。如:德國多特蒙德、法國洛林等煤炭產區主要選擇了汽車、電子信息、化工、建筑和環保等行業;比利時、日本、英國等國的煤炭產區主要選擇了環保、旅游和房地產等第三產業
經濟基礎較差 低成本的轉型道路。如:羅馬尼亞和俄羅斯的煤炭產區主要選擇了畜牧養殖、農牧產品加工、樹木種植和木材加工等行業;我國阜新選擇了新能源基地、現代農業、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等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與發展——以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例
歸納總結
措施
①改造傳統產業,優化工業布局;②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③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等新興工業;④大力發展現代農業;⑤發展第三產業,壯大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如大力發展工業遺產旅游業);⑥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生態管理
拓展延伸
1.資源型地區開發條件的評價
要從優勢條件與制約因素兩方面進行分析,重點考慮以下要素。
(1)資源及其組合狀況:資源的種類及組合狀況;資源的數量、質量、地位;水源條件等。
(2)位置及交通狀況:優越的位置及便捷的交通利于與外界的聯系,降低原料和產品的運輸成本。一般要從水陸交通兩方面具體分析。
(3)科技、市場、政策等:影響資源開發的規模、效率、發展水平及產業結構。
拓展延伸
2.山西煤炭資源開發的優勢條件評價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與其優越的開發利用條件密切相關,優勢條件評價的具體分析如圖所示:
材料一 伊春市素有“祖國林都”之稱,是我國專業化林業資源型城市。該地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森林中有1 390余種植物,是山野果、山野菜的豐產區,已被采集利用的山野果和山野菜有40余種,開發利用潛力巨大。目前,伊春市呈現出“林竭城衰”態勢。圖1為伊春市在黑龍江省的位置。
材料二 為充分發揮地區優勢,擺脫單純依靠資源發展的經濟模式,伊春市一些專家提出了開放式生態工業園區構想,如圖2所示。
1.[綜合思維]簡述資源型城市伊春市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答案 生態環境惡化;森林資源面臨枯竭;經濟增長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
2.[人地協調觀]簡述伊春市開放式生態工業園區構想的優越性。
答案 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提高廢棄物的利用率;利于保護森林資源;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綜合發展(旅游業、農業、工業),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產業集聚效應明顯,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收入,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3.[地理實踐力]請你為伊春市生態林區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答案 依托豐富的野生藥材、山野果、山野菜等資源,發展相關綠色產業;選擇性采伐森林與更新造林相結合;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如生態旅游;加強林區的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加強環保教育,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等。
(2024·黑龍江大慶期中)多特蒙德是魯爾區第三大城市,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多特蒙德的支柱產業相繼陷入危機,為應對經濟衰退,多特蒙德采取積極措施促進當地的產業發展,在土地利用布局上主要以更新、改造為主,已開發和正在開發的地區主要包括市中心四片區域(如下表)。據此完成1~2題。
名稱 原有用途 開發特征 新用途
電子物流港 內河碼頭 改建 新經濟、娛樂和物流
鳳凰新區(西區) 鳳凰鋼鐵廠 改建、新建 工貿、居住和休閑娛樂
斯塔克魯區 軍事基地 改建 科技、研發、電子商務
多特蒙德市中心 文化和經濟中心 新建 綜合性購物、娛樂、休閑中心
1.多特蒙德原有的支柱產業最可能是
A.航運、物流 B.煤炭、鋼鐵
C.石化、電子 D.紡織、食品

名稱 原有用途 開發特征 新用途
電子物流港 內河碼頭 改建 新經濟、娛樂和物流
鳳凰新區(西區) 鳳凰鋼鐵廠 改建、新建 工貿、居住和休閑娛樂
斯塔克魯區 軍事基地 改建 科技、研發、電子商務
多特蒙德市中心 文化和經濟中心 新建 綜合性購物、娛樂、休閑中心
由材料可知,多特蒙德位于魯爾區,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支柱產業相繼陷入危機,故推測原有的支柱產業最可能是傳統的煤炭、鋼鐵工業,故選B。
2.多特蒙德更新、改造后
①成為重化工基地 ②現代化科技園區增多 ③成為醫療保健中心 ④高品質住宅區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名稱 原有用途 開發特征 新用途
電子物流港 內河碼頭 改建 新經濟、娛樂和物流
鳳凰新區(西區) 鳳凰鋼鐵廠 改建、新建 工貿、居住和休閑娛樂
斯塔克魯區 軍事基地 改建 科技、研發、電子商務
多特蒙德市中心 文化和經濟中心 新建 綜合性購物、娛樂、休閑中心
讀表可知,多特蒙德更新、改造后,出現了科技、研發、居住、休閑娛樂等新用途,可推知多特蒙德更新、改造后現代化科技園區和高品質住宅區增多,②④正確,D正確。
(2024·浙江浙南名校聯盟統考)甘肅省金昌市擁有豐富的銅、鎳等資源,有色冶金和化工為其傳統主導產業。近年來,該市聚焦有色金屬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重點引進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光伏發電等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完成3~4題。
3.金昌市產業轉型中選擇重點引進的產業類型,主要考慮了該市的
①資源種類 ②產業基礎 ③交通條件 ④勞動力數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結合材料信息“甘肅省金昌市擁有豐富的銅、鎳等資源,有色冶金和化工為其傳統主導產業”可知,金昌市有色金屬資源豐富,有色冶金和化工產業基礎好,此外風能、太陽能資源充足;因此該市重點引進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光伏發電等產業,主要考慮了該市的資源種類及產業基礎,①②對。故選A。
(2024·浙江浙南名校聯盟統考)甘肅省金昌市擁有豐富的銅、鎳等資源,有色冶金和化工為其傳統主導產業。近年來,該市聚焦有色金屬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重點引進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光伏發電等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完成3~4題。
4.金昌市在原有的有色金屬產業鏈基礎上“延鏈”,有利于原有企業
A.降低制造成本 B.減少原料運費
C.減少能源消耗 D.縮短市場距離

“延鏈”即延伸產業鏈,將原有的有色金屬產業鏈盡可能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其中向下游延伸形成的新企業,以原有企業的產品為原料,成為原有企業的市場,有利于原有企業縮短市場距離,D對。
課時對點練
1.下列屬于“烏金三角”地區能源基地建設的優勢條
件是
①煤炭儲量豐富 ②煤炭質量高,開采條件好 ③水
資源充足 ④廣闊的能源消費市場 ⑤水陸交通便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河南洛陽質檢)如圖陰影地區分布著我國和世界上罕見的特大煤田,被稱為“黑三角”或“烏金三角”,包括內蒙古的準格爾旗、鄂爾多斯,陜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為我國優質動力煤生產和輸出基地。讀圖完成1~2題。
18
該地區位于晉、陜、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主要為半干旱和半濕潤地區,水資源不足,③錯;
該地區主要位于我國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界處,地勢起伏較大,陸上運輸不便,且河流少,河流流量較小,故水運不便,⑤錯,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河南洛陽質檢)如圖陰影地區分布著我國和世界上罕見的特大煤田,被稱為“黑三角”或“烏金三角”,包括內蒙古的準格爾旗、鄂爾多斯,陜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為我國優質動力煤生產和輸出基地。讀圖完成1~2題。
2.下列做法與“烏金三角”地區能源基地的可持續發
展相違背的是
A.積極進行生態環境整治,控制三廢污染
B.調整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
C.發展技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減少浪費
D.努力擴大煤炭的開采量和外運量,提高經濟效益

18
擴大煤炭的開采量和外運量,經濟效益低,且環境問題突出,與可持續發展相違背,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世紀50年代,已是工業制成品主要出口國的荷蘭發現大量石油和天然氣,政府將石油、天然氣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出口劇增,經濟繁榮,卻也埋下隱患,其他工業遭到削弱。20世紀80年代初期,天然氣資源開始趨向枯竭,荷蘭政府不得不面對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業人口陡升的困境。國際上把這種資源產業短期繁榮后留下的問題稱為“荷蘭病”。據此完成3~5題。
3.下列城市會出現“荷蘭病”的是
A.株洲     B.桂林     C.拉薩     D.鞍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由材料中“荷蘭病”的定義可知,可能會出現“荷蘭病”的城市應為資源型城市。株洲位于京廣線和滬昆線的交會處,是在鐵路樞紐上發展起來的;桂林是在旅游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拉薩是在宗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鞍山是在鐵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鋼鐵城。四個城市中只有鞍山符合。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世紀50年代,已是工業制成品主要出口國的荷蘭發現大量石油和天然氣,政府將石油、天然氣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出口劇增,經濟繁榮,卻也埋下隱患,其他工業遭到削弱。20世紀80年代初期,天然氣資源開始趨向枯竭,荷蘭政府不得不面對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業人口陡升的困境。國際上把這種資源產業短期繁榮后留下的問題稱為“荷蘭病”。據此完成3~5題。
4.這類城市要避免“荷蘭病”的出現,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敘述不正確的是
A.關停資源型產業,大力發展新興工業
B.完善交通網,加強對內、對外聯系
C.合理規劃,保護環境,完善基礎設施
D.因地制宜,發展第三產業

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升級不能盲目關停資源型產業,A符合題意,故選A。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世紀50年代,已是工業制成品主要出口國的荷蘭發現大量石油和天然氣,政府將石油、天然氣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出口劇增,經濟繁榮,卻也埋下隱患,其他工業遭到削弱。20世紀80年代初期,天然氣資源開始趨向枯竭,荷蘭政府不得不面對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業人口陡升的困境。國際上把這種資源產業短期繁榮后留下的問題稱為“荷蘭病”。據此完成3~5題。
5.由于石油資源趨近枯竭,大慶開始了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歷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是
①利用區縣優勢,建設特色化中小城鎮 ②利用技術積累,發展石油裝備等制造業 ③組織城市人口向農村疏散,發展農業 ④向我國西部油氣資源豐富的地區搬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
大慶可以利用區位優勢,建設特色化中小城鎮,發展旅游業等,①正確;
同時可以利用技術積累發展石油裝備制造業,②正確;
組織城市人口向農村疏散,發展農業以及向我國西部油氣資源豐富的地區搬遷均不符合實際情況,③④錯誤。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山西省煤炭行業長期存在“多、小、散、亂”的局面,隨之帶來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安全事故頻發等嚴重問題,整合煤炭行業已迫在眉睫。2009年4月20日,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宣告成立,經過整合后,山西省煤炭行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山西省礦井數由2 600座減少到1 053座,企業主體由2 200多家減少到130家;70%的礦井規模達到年產90萬噸以上,年產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全部淘汰,順應了經濟轉型的趨勢,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據此完成6~8題。
6.“多、小、散、亂”主要指的是當時煤炭行業中
A.煤炭資源的分布特點 B.煤炭銷售市場的特點
C.煤炭企業的分布特點 D.煤炭管理機構的特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多、小、散、亂”主要指的是當時煤炭企業分布特點,故C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山西省煤炭行業長期存在“多、小、散、亂”的局面,隨之帶來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安全事故頻發等嚴重問題,整合煤炭行業已迫在眉睫。2009年4月20日,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宣告成立,經過整合后,山西省煤炭行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山西省礦井數由2 600座減少到1 053座,企業主體由2 200多家減少到130家;70%的礦井規模達到年產90萬噸以上,年產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全部淘汰,順應了經濟轉型的趨勢,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據此完成6~8題。
7.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可以
①減少資源浪費、減輕生態破壞 ②減少安全事故 ③減少煤炭生產量 ④降低運輸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由材料可知,山西省煤炭行業長期存在“多、小、散、亂”的局面,隨之帶來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安全事故頻發等嚴重問題,因此山西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可以減少資源浪費、減輕生態破壞和減少安全事故,①②正確。
而兼并重組整合并不一定會減少煤炭生產量和降低運輸成本,③④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山西省煤炭行業長期存在“多、小、散、亂”的局面,隨之帶來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安全事故頻發等嚴重問題,整合煤炭行業已迫在眉睫。2009年4月20日,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宣告成立,經過整合后,山西省煤炭行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山西省礦井數由2 600座減少到1 053座,企業主體由2 200多家減少到130家;70%的礦井規模達到年產90萬噸以上,年產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全部淘汰,順應了經濟轉型的趨勢,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據此完成6~8題。
8.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以后,煤礦企業數量減少但產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區域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B.企業勞動力投入數量增加
C.區域社會服務水平提升 D.企業生產技術提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山西煤礦企業兼并重組以后,企業數量減少但產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企業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提高,D項正確;
區域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對煤礦企業產量影響不大,A項錯誤;
企業兼并重組以后,整個煤炭行業勞動力投入數量變化不大,B項錯誤;
區域社會服務水平提升對煤礦企業產量影響不大,C項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山東煙臺聯考)因煤而興的焦作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近年來,焦作市緊緊抓住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的重大政策機遇,在煤炭資源枯竭之前,將發展視野由“地下”轉至“地上”,強力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帶動、生態立市“三大戰略”,從材料到產品、從產品到產業、從產業到
產業鏈、從產業鏈到“互聯網+”,實現了黑色
印象到綠色主題的轉變,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
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之路。如圖為“焦作市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促使焦作市由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轉變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消費市場萎縮
B.煤炭資源完全枯竭
C.經濟政策導向驅動
D.煤炭開發技術落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
消費市場大,A錯誤;
焦作市煤炭沒有完全枯竭,B錯誤;
焦作市抓住國家政策,結合自身實際制定
創新驅動、開放帶動、生態立市“三大戰
略”,所以促使其產業轉型的主要原因是
國家及地方經濟政策導向驅動,C正確;
焦作市因煤而興,煤炭開發產業基礎好,開發技術實力強,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焦作市獨具特色轉型發展之路的特點是
①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弱 ②實現上、中、下游產業對接 ③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④產業種類單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讀圖可知,該發展之路實現上、中、下游
產業有效對接,延長產業鏈,豐富產品種
類,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①④
錯誤,②正確;
生態立市,降低煤炭產業比重,發展新興
產業,節能減排效果顯著,③正確。故選B。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焦作以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突破口的原因是
A.汽車產業基礎雄厚
B.當地市場需求量大
C.技術人才儲備充足
D.生態與經濟潛力大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新能源汽車相對傳統汽車而言較為環保,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溢出效應更加明顯,生態與經濟潛力大,D正確;
焦作市汽車產業基礎并不雄厚,當地市場需求相對較小,和東部發達地區相比,當地并沒有技術人才方面的優勢,A、B、C錯誤。
18
(2024·山東青島聯考)《2019年新型城鎮化重點建設任務》中首次提出“收縮型城市”概念,明確要求收縮型城市要“瘦身強體”,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是重要的煤炭資源型城市,濕地、森林資源豐富,近年來卻出現了城市收縮的現象。下圖1示意雙鴨山市2006~2015年生產總值和人口總量變化,圖2示意雙鴨山市2006~2015年人口變化。據此完成12~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據圖推測,雙鴨山市出現城市收縮現象的主要表現是
A.人均生產總值下降 B.城市人口持續外遷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出生人口持續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讀圖2可知,雙鴨山市2006~2015年人口遷移率均為負值,可知該市遷出人口大于遷入人口,人口持續外遷,B正確;
讀圖1可知,雙鴨山市人口總量近年來呈快速下降趨勢而生產總值總體呈上升趨勢,因此人均生產總值可能上升,A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讀圖2可知,雙鴨山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總體呈下降趨勢,甚至出現負值,可推測其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老年人口比重增加,C錯誤;
讀圖2可知,雙鴨山市人口自然增長率并非一直為負值,因此出生人口不是持續下降,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造成雙鴨山市城市收縮的最主要原因是
A.資源密集型產業衰落 B.交通不便居民外遷
C.大城市虹吸作用增強 D.城市發展空間受限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由材料可知,雙鴨山市是重要的煤炭資源型城市,自2013年后,生產總值逐漸下降,說明該市近年來可能由于煤炭資源趨于枯竭,產量下降或者煤炭市場達到飽和等原因,導致資源密集型產業衰落,就業機會減少,人口外遷,城市收縮,A正確。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4.雙鴨山市實現“瘦身強體”的措施是
①資源管控,生態治理 ②設施優化,擴大城區 ③環境改善,吸引人口 ④產業升級,打造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雙鴨山市是重要的煤炭資源型城市,近年來主導產業收縮,應合理開發利用現有資源,注意生態環境保護;通過改善環境質量,吸引人口;優化產業結構,進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發揮本地濕地、森林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①③④與題意相符。故選C。
18
由于對煤炭資源大規模、高強度的開發,東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資源型城市雖然為國家工業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能源和資源支撐,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資源、環境、生命和后續發展能力的代價。如圖為“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與資源產業生命周期圖”。據此回答15~1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資源型城市最佳的產業結構調整時間段為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18
讀圖可以看出前期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滯后于資源產業生命周期,故資源型城市的最佳產業結構調整階段應處于資源開采進入衰退階段、城市經濟增長還維持著高位時期,圖中④~⑤階段符合題意,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由于對煤炭資源大規模、高強度的開發,東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資源型城市雖然為國家工業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能源和資源支撐,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資源、環境、生命和后續發展能力的代價。如圖為“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與資源產業生命周期圖”。據此回答15~16題。
16.下列措施中,不適合我國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過程中產業結構調整選擇的是
A.將煤炭產業的重心由開采轉為深加工,延長開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傳統工業,提高產業競爭力
C.大力扶持機械制造業和生物制藥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D.利用區位和市場優勢,重點發展食品加工業,削弱第三產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第三產業有利于發展城市經濟和增加就業,故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不應削弱第三產業的發展,D項符合題意,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萬山鎮隸屬于貴州省銅仁市,坐落在湘黔交界處的群山之中,自古以來,商貿發達。境內河流縱橫,山高水急。三千年前,萬山就有了朱砂 (汞原料,可做藥物、顏料等)的開采。曾是我國最大的汞工業基地,被譽為“中國汞都”。萬山鎮因長期過度開采,朱砂資源儲量銳減,被國家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
材料二 近年來,萬山依托厚重的朱砂文化和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將舊礦區變廢為寶,打造“朱砂古鎮”,建成了萬山國家礦山公園,發展旅游業,將朱砂工藝品遠銷全國各地。 2017年,該鎮被列入中國特色小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萬山鎮歷史悠久,能夠支撐萬山鎮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位于兩省交界處,是重要的商貿通道,地理位置優越;朱砂資源開采、加工、貿易為小鎮帶來了持續發展。
由材料可知,萬山鎮坐落在湘黔交界處,三千年前,萬山就有了朱砂的開采,能夠支撐萬山鎮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兩省交界處,是重要的商貿通道,地理位置優越;朱砂資源開采、加工、貿易為小鎮帶來了持續發展。
18
(2)萬山鎮長期過度開采朱砂資源,對地理環境帶來哪些危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破壞地表植被和土壤;引發水土流失;造成塌陷等地質災害;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氣;會導致朱砂資源枯竭。
萬山鎮長期過度開采朱砂資源,對地理環境帶來的危害有破壞地表植被和土壤;引發水土流失;造成塌陷等地質災害;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氣;會導致朱砂資源枯竭。
18
(3)萬山鎮從資源枯竭型城市轉變為新型特色小鎮,采取了哪些措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加強對傳統產業的繼承和挖掘;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大環境整治力度。
由材料可知,萬山將舊礦區變廢為寶,打造“朱砂古鎮”,建成了萬山國家礦山公園、將朱砂工藝品遠銷全國各地,從資源枯竭型城市轉變為新型特色小鎮,采取的措施有加強對傳統產業的繼承和挖掘;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大環境整治力度。
18
(4)朱砂從“工業原料”轉變成“工藝品”,對萬山鎮可持續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對社會的影響: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發揮現有資源的教育功能。對經濟的影響: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旅游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對朱砂資源的依賴,延緩資源的枯竭;促進了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利于環境的保護。
朱砂從“工業原料”轉變成“工藝品”,對萬山鎮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影響主要從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三個方面考慮。
18
18.(2024·江蘇蘇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黑龍江省鶴崗市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耕地面積廣闊,有多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濕地和風景區。鶴崗因煤而興、因煤而衰,2011年被列為我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2010~2020年,鶴崗常住人口下降15.81%。
鶴崗長期以來因房價低廉聞名全國,近幾年,
一些外地人通過網絡在鶴崗買房,但到鶴崗
定居的人有限。近幾年,鶴崗新探明石墨礦
石儲量達17.31億噸,石墨開發逐漸興盛。
如圖為鶴崗市氣候資料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簡述導致鶴崗市常住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伴隨煤炭產業的衰落,收入下降;城市產業結構單一,就業渠道窄,經濟收入來源少。
(2)試說明鶴崗地理位置及氣候對外地人移居鶴崗所產生的不利影響。
答案 地處東北邊境,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冬季寒冷漫長,外地人適應困難。
18
(3)鶴崗在開發石墨資源過程中,應采取哪些措施促進可持續發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杜絕非法開采,保護礦產資源;加強環境保護,減少生態破壞;發展石墨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4)除大力開發石墨資源外,你認為鶴崗市應如何推動經濟轉型發展?
答案 加大投資,積極改善交通條件;依托耕地和氣候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依托本地旅游資源和氣候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
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靖安县| 上饶市| 许昌县| 聂拉木县| 南漳县| 明水县| 大同市| 潜江市| 蓝田县| 巩留县| 垦利县| 韩城市| 什邡市| 元谋县| 泰来县| 黑山县| 潼关县| 南城县| 丹巴县| 惠安县| 嘉荫县| 改则县| 拉萨市| 台山市| 雅安市| 双柏县| 昭平县| 白河县| 波密县| 墨脱县| 乳山市| 永丰县| 安阳县| 庆云县| 姚安县| 东至县| 永城市| 长岭县| 东明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