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數的近似數 (2)》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把較大數改寫成用 “萬” 或 “億” 作單位的數的方法,能正確進行改寫;明確改寫與求近似數的區別,會根據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是掌握把較大數改寫成用 “萬” 或 “億” 作單位的數的方法,以及求近似數時正確使用 “≈”。難點是理解改寫和求近似數在意義和方法上的差異,并能靈活運用。三、教學方法采用自主探究法、練習法、小組合作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嘗試練習和小組討論,探索改寫方法,在練習中鞏固知識,提高應用能力。四、教學準備準備相關練習題單,涵蓋改寫、求近似數等不同類型題目,幫助學生鞏固知識。五、教學流程(一)舊知巧回顧出示復習題:(1)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千米。橫線上的數寫作 (),改寫成用 “萬” 作單位的數是 ( )。(2)太陽的直徑大約是一百三十八萬九千千米。橫線上的數寫作 ( ),“四舍五入” 到萬位約是 ( )。(3)7.058≈______(保留一位小數) (4)30.0443≈______(精確到百分位)。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答案,教師點評并引導回顧整數改寫和小數求近似數的方法。(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激活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學習新知識搭建橋梁,降低學習難度,同時自然地導入新課。)(二)距離巧改寫提出問題:地球與月球的平均距離是 384400km,改寫成用 “萬” 作單位的數是多少?讓學生嘗試改寫。學生匯報改寫方法,教師引導總結:在萬位的右邊點上小數點,然后在數的后面加上 “萬” 字,去掉小數末尾的 “0”,即 384400km = 38.44 萬千米。(設計意圖:以實際問題為驅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改寫方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三)深入探改寫呈現問題:木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 778330000km,改寫成用 “億” 作單位的數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數)學生自主完成,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之后請小組代表匯報。引導學生總結:在億位的右邊點上小數點,去掉末尾的 0,加上 “億” 字,再按要求保留小數位數,778330000km = 7.7833 億千米≈7.8 億千米。(設計意圖:進一步拓展知識,讓學生在解決木星與太陽平均距離改寫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對改寫方法的理解,明確改寫的步驟和要點,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四)異同細分辨組織學生思考討論:把一個數改寫成用 “萬” 或 “億” 作單位的數,在什么情況下用 “=”,什么情況下用 “≈”?引導學生總結:把一個數改寫成用 “萬” 或 “億” 作單位的數,求的是準確數,用 “=”;改寫成用 “萬” 或 “億” 作單位的數后再按要求保留小數位數,求的是近似數,用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分析,幫助學生清晰地理解改寫和求近似數的區別,避免在實際應用中混淆,加深對兩種數學方法本質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五)實踐大挑戰出示練習題:(1)89921000 臺=_______萬臺;184965000 臺≈_____億臺(保留兩位小數)。把 2019 年全國客運量統計結果中的數改寫成用 “億” 作單位的數(鐵路:3660000000 人次;公路:13010000000 人次;民航:660000000 人次;水運:270000000 人次)。(3)把臺灣島(面積約 35990km )和海南島(面積約 33900km )的面積改寫成用 “萬” 作單位的數(保留兩位小數)。(4)2020 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為 1443497378 人,約為_____億人(保留一位小數)。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答案,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分析講解。(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題,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教師調整教學策略。)(六)課堂總回顧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如何把較大數改寫成用 “萬” 或 “億” 作單位的數,改寫和求近似數的區別,以及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讓學生分享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收獲和疑惑,教師進行補充和解答,強調重點和易錯點。(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化重點知識,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讓學生在回顧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六、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際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對改寫方法掌握較好,但在區分改寫和求近似數時仍有部分學生存在困難。后續教學應加強針對性練習,設計更多對比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