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階段練習三(課件 練習,共2份)(含解析)中圖版(2019)選擇性必修3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階段練習三(課件 練習,共2份)(含解析)中圖版(2019)選擇性必修3

資源簡介

第三章 階段練習三 [分值:96分]
(選擇題1~16題,每小題4分,共64分)
(2024·廣東東莞期末)“碳達峰”是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碳中和”是指通過一定手段,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下圖示意中國、歐盟、美國、日本四個國家和地區的“碳達峰”和“碳中和”時間(含預計)。據此完成1~2題。
1.我國“碳達峰”時間明顯滯后,且碳排放峰值遠高于其他三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公眾、企業的積極性不高
B.固碳技術水平較落后
C.能源消費量大且結構不合理
D.工業生產方式落后
2.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下列措施有效的是(  )
①禁止發展高耗能產業 ②推進碳交易市場建設
③積極推廣生物固碳技術 ④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⑤工業循環使用淡水資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024·廣西桂林聯考)下圖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5題。
3.下列關于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心區位于西藏自治區
B.它是重點開發的主體功能區
C.重點保護對象是自然遺跡
D.高寒氣候,生態環境脆弱
4.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為了(  )
A.保護水源地生態系統
B.遏制全球氣候變暖趨勢
C.開發利用當地水能資源
D.培養公民的生態文明觀
5.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具體措施有(  )
A.實行輪耕、輪牧制度
B.加快科研基地建設速度
C.加強采礦、捕獵行為
D.實施天然林草保護工程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下圖為“2014~2018年我國進口固體廢棄物量及變化情況圖”。據此完成6~8題。
6.關于2014~2018年我國進口固體廢棄物量及增長率變化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先減后增,2017~2018年減少最快
B.先增后減,2017~2018年減少最慢
C.整體呈減少趨勢,2017~2018年減少最快
D.整體呈增加趨勢,2017~2018年減少最慢
7.進口固體廢棄物對我國的危害有(  )
①加劇環境污染 ②可利用資源減少 ③加快病菌擴散 ④原料成本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促進就業率上升 B.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
C.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D.保護我國生態環境
加快環境保護立法,是保護環境、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據此完成9~10題。
9.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主要原因是(  )
A.提高汽油燃燒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鉛資源短缺 D.避免重金屬污染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均屬于(  )
A.環境保護基本法
B.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C.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D.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2024·青海西寧聯考)生態紅線是指對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必須嚴格管理的空間邊界線。下表為“某年南京市部分生態紅線區域面積統計表”。據此完成11~12題。
類型 總面積(km2) 類型 總面積(km2)
風景名勝區 373.16 生態綠地 134.70
洪水調蓄區 32.61 飲用水水 源保護區 221.85
森林公園 211.30 重要濕地 127.42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態紅線區兼有生態、經濟效益
B.設置生態紅線的主要目的是劃定城市邊界
C.生態紅線區決定南京資源環境承載力
D.設置生態紅線區將阻礙南京城市面積擴大
12.保護生態紅線區對南京城市環境的意義是(  )
A.調節城市氣候,擴大晝夜溫差
B.影響城市水循環,地表徑流變化增大
C.保護生物多樣性,改變植被類型
D.提高環境自凈能力
珠峰自然保護區觀測資料顯示,該地區冰湖數量不斷增加,目前已超過1 000個。黑碳是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吸光性物質,觀測發現,冰湖數量增加與黑碳物質的增加有一定的相關性。下圖示意珠峰自然保護區1961~2018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氣溫變化。據此完成13~14題。
13.近年來,珠峰自然保護區內冰湖數量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氣降水增加 B.大氣溫度升高
C.植被覆蓋率增加 D.地下水補給增多
14.目前珠峰地區的黑碳等大氣污染物輸入不斷增多,推測其主要來源地是(  )
A.南亞地區 B.中亞地區
C.西亞地區 D.我國西北地區
近年來,安徽省能源消費的碳排放強度(單位GDP的碳排放量)不斷降低。圖1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碳排放量與GDP變化,圖2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煤炭和石油碳排放構成。據此完成15~16題。
15.圖中(  )
A.GDP增速低于碳排放量增速
B.a表示碳排放量
C.c表示石油
D.能源消費總量幾乎不變
16.為降低碳排放強度,安徽省應著力(  )
①加強皖北平原水能的開發 ②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③調整產業結構 ④發展節能技術 ⑤提高皖南植被覆蓋率,保護生態環境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④
17.(2024·黑龍江哈爾濱開學考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
南四湖地處山東省南部,由微山湖、昭陽湖、南陽湖和獨山湖連接而成。近年來,山東在南四湖沿岸推行“退耕還濕”,把以前圍湖造的臺田還原為濕地,種植蘆竹、杞柳、蒲草、芡實等濕地作物。加上修復的原始濕地保護區,南四湖濕地面積已經達到6.5萬畝,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打造了一道“綠色屏障”。
(1)指出南四湖湖泊濕地的生態作用。(8分)
(2)指出人們在濕地上圍湖造臺田導致的后果。(4分)
(3)為保證南四湖濕地的穩定性,濕地外圍一定距離內植樹造林,形成圍繞沿湖濕地的防護林帶。試分析該防護林帶的作用。(6分)
18.(2024·甘肅蘭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2年11月,中蒙兩國簽署了荒漠化治理雙邊合作文件,將擴大應對氣候變化、荒漠化防治領域的合作。近年來,源自蒙古國的沙塵暴不僅使其國內遭受嚴重災害,也波及了周邊國家和地區。沙塵暴是影響中國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冬春季節,尤其是春季,活動更為頻繁。近些年,東亞沙塵暴活動整體上處于減弱趨勢。相比于2001年,2010~2017年東亞主要沙塵源區起沙量減少明顯。下圖示意中國北方和蒙古國主要沙塵源區主要因子變化對地表起沙量減少的相對貢獻(2010~2017年相比于2001年)。
(1)分析中國北方和蒙古國成為中國沙塵暴主要沙塵源地的原因。(4分)
(2)指出近年來影響東亞沙塵暴活動的主要因子變化的關聯性。(6分)
(3)說明中蒙兩國簽署荒漠化治理雙邊合作文件的意義。(4分)
答案精析
1.C 2.B [第1題,由于我國人口眾多,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升,能源資源消耗量大,特別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新能源占比較小,使得我國爭取達到“碳達峰”目標時間相對滯后,碳排放峰值較高,C正確。第2題,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應該從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兩個方面努力。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部分高耗能產業,完全禁止發展高耗能產業不現實,①錯誤;工業循環使用淡水資源與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關系不大,⑤錯誤;推進碳交易市場建設,積極推廣生物固碳技術,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均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目標,②③④正確。故選B。]
3.D 4.A 5.D [第3題,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置示意圖可知,核心區位于青海省,A錯誤;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禁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區,B錯誤;重點保護對象是保護區內的珍稀動植物等,不是自然遺跡,C錯誤;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生態環境脆弱,D正確。故選D。第4題,結合上題分析,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禁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區,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水源地的生態系統,故選A。第5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禁止大部分人類活動,以自然恢復和保護生態環境為主,故實施天然林草保護工程符合題意,D正確。]
6.C 7.B 8.D [第6題,讀圖即可得知,2014~2018年我國進口固體廢棄物量整體呈減少趨勢,在2017~2018年減少最快,C正確。第7題,固體廢棄物可能含有一些病菌并且有一些不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會加大我國的環境治理壓力,加劇環境污染,加快病菌的擴散,①③正確。故選B。第8題,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的最主要目的是保護我國生態環境。故選D。]
9.D 10.B [第9題,鉛是一種重金屬,對人體有害,含鉛汽油燃燒時會排放出含鉛的污染物,從而污染空氣,故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第10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是針對環境要素頒布的,均屬于環境保護單行法律。故選B。]
11.A 12.D [第11題,從材料中得知生態紅線對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故A正確;設置生態紅線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B錯誤;資源環境承載力決定生態紅線區,C錯誤;設置生態紅線區將有利于南京建設生態城市,不會阻礙城市面積合理擴大,D錯誤。第12題,保護生態紅線區有利于調節城市氣候,縮小晝夜溫差,A錯誤;影響城市水循環,地表徑流變化減小,B錯誤;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但不會改變植被類型,C錯誤;可以提高環境自凈能力,D正確。]
13.B 14.A [第13題,讀圖可知,近年來,珠峰自然保護區的氣溫波動上升,由于氣溫升高,冰川融水增多,所以,珠峰自然保護區內冰湖數量不斷增加,B正確。讀圖可知,大氣降水波動變化,總體降水不一定增加,A錯誤。材料沒有植被覆蓋率增加和地下水補給增多的相關信息,C、D錯誤。第14題,南亞地區距離珠峰地區較近,并且南亞地區夏季盛行西南季風,西南季風會將南亞地區的大氣污染物帶到珠峰地區,A正確。中亞地區、西亞地區和我國西北地區距離珠峰地區都較遠,且有山地、高原阻擋,帶來的污染物少,B、C、D錯誤。]
15.B 16.D [第15題,安徽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故C錯;隨著GDP 增加,能源消費總量應該不斷增加,D錯;讀材料可知,安徽省能源消費的碳排放強度不斷降低,即GDP增速大于碳排放量增速,a表示碳排放量,B對,A錯。第16題,皖北平原水能資源貧乏,①錯;提高皖南植被覆蓋率能夠增加碳吸收,但不能降低碳排放強度,⑤錯。②③④正確。故選D。]
17.(1)調蓄洪水、補充地下水;維護生物多樣性;降解污水和貯存營養物;促進碳循環和碳積累,減弱溫室效應。
(2)濕地面積萎縮,會破壞濕地景觀和生態系統,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使濕地對沿岸的保護作用減弱等。
(3)可以護坡、護堤,達到保持水土、減少濕地淤積;涵蓄水源,起到對濕地水量調控、保持濕地面積穩定的作用;可以攔截農田回流水,固定農田回流水中的氮、磷、農藥等物質,使水質得到初步凈化。
18.(1)中國北方和蒙古國分布著大面積半干旱草原、干旱荒漠,地表干燥且沙質沉積物豐富;處于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的東南緣,冬春季風力強勁;過度放牧、過度農墾,加劇了土地荒漠化,地表裸露面積大。
(2)植被覆蓋率提高,地表粗糙度增大,降低近地面風速,產生沙塵暴的動力減弱;近地面風速降低,水分蒸發減少,土壤濕度提高;土壤濕度增加,沙塵啟動困難,沙塵暴難以發生;土壤濕度增加,植物生長的水分條件改善,有利于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覆蓋率提高,裸地面積減少,沙塵暴的沙源減少,發生頻率降低。
(3)促使兩國更加科學、有效地合作治理蒙古高原上的荒漠化,修復生態環境,減少沙塵暴災害;加強兩國相關部門交流與技術合作,推動沙塵暴源區和路徑區的旱災防治和沙源控制,提高災害預警預報和應急處理能力;促進草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發展綠色產業,改善民生,發展經濟。(共35張PPT)
階段練習三
第三章 環境與國家安全
(2024·廣東東莞期末)“碳達峰”是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碳中和”是指通過一定手段,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下圖示意中國、歐盟、美國、日本四個國家和地區的“碳達峰”和“碳中和”時間(含預計)。據此完成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我國“碳達峰”時間明顯滯后,且碳排放峰值遠高于其他三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公眾、企業的積極性不高
B.固碳技術水平較落后
C.能源消費量大且結構不合理
D.工業生產方式落后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升,能源資源消耗量大,特別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新能源占比較小,使得我國爭取達到“碳達峰”目標時間相對滯后,碳排放峰值較高,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廣東東莞期末)“碳達峰”是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碳中和”是指通過一定手段,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下圖示意中國、歐盟、美國、日本四個國家和地區的“碳達峰”和“碳中和”時間(含預計)。據此完成1~2題。
2.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下列措施有效的是
①禁止發展高耗能產業 ②推進碳交易市場建設
③積極推廣生物固碳技術 ④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⑤工業循環使用淡水資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應該從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兩個方面努力。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部分高耗能產業,完全禁止發展高耗能產業不現實,①錯誤;
工業循環使用淡水資源與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關系不大,⑤錯誤;
推進碳交易市場建設,積極推廣生物固碳技術,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均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目標,②③④正確。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廣西桂林聯考)下圖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5題。
3.下列關于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心區位于西藏自治區
B.它是重點開發的主體功能區
C.重點保護對象是自然遺跡
D.高寒氣候,生態環境脆弱

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置示意圖可知,核心區
位于青海省,A錯誤;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禁
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區,B錯誤;
重點保護對象是保護區內的珍稀動植物等,不
是自然遺跡,C錯誤;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生態環境脆弱,D正確。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廣西桂林聯考)下圖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5題。
4.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為了
A.保護水源地生態系統
B.遏制全球氣候變暖趨勢
C.開發利用當地水能資源
D.培養公民的生態文明觀

結合上題分析,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禁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區,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水源地的生態系統,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廣西桂林聯考)下圖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5題。
5.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具體措施有
A.實行輪耕、輪牧制度
B.加快科研基地建設速度
C.加強采礦、捕獵行為
D.實施天然林草保護工程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禁止大部分人類活動,以自然恢復和保護生態環境為主,故實施天然林草保護工程符合題意,D正確。
讀圖即可得知,2014~2018年我國進口固體廢棄物量整體呈減少趨勢,在2017~2018年減少最快,C正確。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下圖為“2014~2018年我國進口固體廢棄物量及變化情況圖”。據此完成6~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關于2014~2018年我國進口固體廢棄物量及增長
率變化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先減后增,2017~2018年減少最快
B.先增后減,2017~2018年減少最慢
C.整體呈減少趨勢,2017~2018年減少最快
D.整體呈增加趨勢,2017~2018年減少最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固體廢棄物可能含有一些病菌并且有一些不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會加大我國的環境治理壓力,加劇環境污染,加快病菌的擴散,①③正確。故選B。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下圖為“2014~2018年我國進口固體廢棄物量及變化情況圖”。據此完成6~8題。
7.進口固體廢棄物對我國的危害有
①加劇環境污染 ②可利用資源減少 ③加快病菌
擴散 ④原料成本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的最主要目的是保護我國生態環境。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下圖為“2014~2018年我國進口固體廢棄物量及變化情況圖”。據此完成6~8題。
8.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的最主要目的是
A.促進就業率上升 B.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
C.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D.保護我國生態環境

加快環境保護立法,是保護環境、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據此完成9~10題。
9.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主要原因是
A.提高汽油燃燒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鉛資源短缺 D.避免重金屬污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鉛是一種重金屬,對人體有害,含鉛汽油燃燒時會排放出含鉛的污染物,從而污染空氣,故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加快環境保護立法,是保護環境、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據此完成9~10題。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均屬于
A.環境保護基本法
B.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C.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D.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是針對環境要素頒布的,均屬于環境保護單行法律。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4·青海西寧聯考)生態紅線是指對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必須嚴格管理的空間邊界線。下表為“某年南京市部分生態紅線區域面積統計表”。據此完成11~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類型 總面積(km2) 類型 總面積(km2)
風景名勝區 373.16 生態綠地 134.70
洪水調蓄區 32.61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221.85
森林公園 211.30 重要濕地 127.42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態紅線區兼有生態、經濟效益
B.設置生態紅線的主要目的是劃定城市邊界
C.生態紅線區決定南京資源環境承載力
D.設置生態紅線區將阻礙南京城市面積擴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類型 總面積(km2) 類型 總面積(km2)
風景名勝區 373.16 生態綠地 134.70
洪水調蓄區 32.61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221.85
森林公園 211.30 重要濕地 127.42

從材料中得知生態紅線對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故A正確;
設置生態紅線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B錯誤;
資源環境承載力決定生態紅線區,C錯誤;
設置生態紅線區將有利于南京建設生態城市,不會阻礙城市面積合理擴大,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類型 總面積(km2) 類型 總面積(km2)
風景名勝區 373.16 生態綠地 134.70
洪水調蓄區 32.61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221.85
森林公園 211.30 重要濕地 127.42
12.保護生態紅線區對南京城市環境的意義是
A.調節城市氣候,擴大晝夜溫差
B.影響城市水循環,地表徑流變化增大
C.保護生物多樣性,改變植被類型
D.提高環境自凈能力

保護生態紅線區有利于調節城市氣候,縮小晝夜溫差,A錯誤;
影響城市水循環,地表徑流變化減小,B錯誤;
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但不會改變植被類型,C錯誤;
可以提高環境自凈能力,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珠峰自然保護區觀測資料顯示,該地區冰湖數量不斷增加,目前已超過1 000個。黑碳是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吸光性物質,觀測發現,冰湖數量增加與黑碳物質的增加有一定的相關性。下圖示意珠峰自然保護區1961~2018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氣溫變化。據此完成13~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近年來,珠峰自然保護區內冰湖數量不斷
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氣降水增加 B.大氣溫度升高
C.植被覆蓋率增加 D.地下水補給增多

讀圖可知,近年來,珠峰自然保護區的氣溫波動上升,由于氣溫升高,冰川融水增多,所以,珠峰自然保護區內冰湖數量不斷增加,B正確。
讀圖可知,大氣降水波動變化,總體降水不一定增加,A錯誤。
材料沒有植被覆蓋率增加和地下水補給增多的相關信息,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珠峰自然保護區觀測資料顯示,該地區冰湖數量不斷增加,目前已超過1 000個。黑碳是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吸光性物質,觀測發現,冰湖數量增加與黑碳物質的增加有一定的相關性。下圖示意珠峰自然保護區1961~2018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氣溫變化。據此完成13~14題。
14.目前珠峰地區的黑碳等大氣污染物輸入不
斷增多,推測其主要來源地是
A.南亞地區 B.中亞地區
C.西亞地區 D.我國西北地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南亞地區距離珠峰地區較近,并且南亞地區夏季盛行西南季風,西南季風會將南亞地區的大氣污染物帶到珠峰地區,A正確。
中亞地區、西亞地區和我國西北地區距離珠峰地區都較遠,且有山地、高原阻擋,帶來的污染物少,B、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近年來,安徽省能源消費的碳排放強度(單位GDP的碳排放量)不斷降低。圖1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碳排放量與GDP變化,圖2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煤炭和石油碳排放構成。據此完成15~1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5.圖中
A.GDP增速低于碳排放量增速
B.a表示碳排放量
C.c表示石油
D.能源消費總量幾乎不變

安徽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故C錯;
隨著GDP 增加,能源消費總量應該不斷增加,D錯;
讀材料可知,安徽省能源消費的碳排放強度不斷降低,即GDP增速大于碳排放量增速,a表示碳排放量,B對,A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為降低碳排放強度,安徽省應著力
①加強皖北平原水能的開發 ②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③調整產業結構 ④發展節能技術 ⑤提高皖南植
被覆蓋率,保護生態環境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皖北平原水能資源貧乏,①錯;
提高皖南植被覆蓋率能夠增加碳吸收,但不能降低碳排放強度,⑤錯。②③④正確。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2024·黑龍江哈爾濱開學考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南四湖地處山東省南部,由微山湖、昭陽湖、南陽湖和獨山湖連接而成。近年來,山東在南四湖沿岸推行“退耕還濕”,把以前圍湖造的臺田還原為濕地,種植
蘆竹、杞柳、蒲草、芡實等濕地作物。加上修復的原始濕地保護區,南四湖濕地面積已經達到6.5萬畝,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打造了一道“綠色屏障”。
(1)指出南四湖湖泊濕地的生態作用。
答案 調蓄洪水、補充地下水;維護生物多樣性;降解污水和貯存營養物;促進碳循環和碳積累,減弱溫室效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南四湖地處山東省南部,由微山湖、昭陽湖、南陽湖和獨山湖連接而成。近年來,山東在南四湖沿岸推行“退耕還濕”,把以前圍湖造的臺田還原為濕地,種植
蘆竹、杞柳、蒲草、芡實等濕地作物。加上修復的原始
濕地保護區,南四湖濕地面積已經達到6.5萬畝,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打造了一道“綠色屏障”。
(2)指出人們在濕地上圍湖造臺田導致的后果。
答案 濕地面積萎縮,會破壞濕地景觀和生態系統,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使濕地對沿岸的保護作用減弱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南四湖地處山東省南部,由微山湖、昭陽湖、南陽湖和獨山湖連接而成。近年來,山東在南四湖沿岸推行“退耕還濕”,把以前圍湖造的臺田還原為濕地,種植
蘆竹、杞柳、蒲草、芡實等濕地作物。加上修復的原始
濕地保護區,南四湖濕地面積已經達到6.5萬畝,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打造了一道“綠色屏障”。
(3)為保證南四湖濕地的穩定性,濕地外圍一定距離內植樹造林,形成圍繞沿湖濕地的防護林帶。試分析該防護林帶的作用。
答案 可以護坡、護堤,達到保持水土、減少濕地淤積;涵蓄水源,起到對濕地水量調控、保持濕地面積穩定的作用;可以攔截農田回流水,固定農田回流水中的氮、磷、農藥等物質,使水質得到初步凈化。
18.(2024·甘肅蘭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中蒙兩國簽署了荒漠化治理雙邊合作文件,將擴大應對氣候變化、荒漠化防治領域的合作。近年來,源自蒙古國的沙塵暴不僅使其國內遭受嚴重災害,也波及了周邊國家和地區。沙塵暴是影響中國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冬春季節,尤其是春季,活動更為頻繁。近些年,東亞沙塵暴活動整體上處于減弱趨勢。相比于2001年,2010~2017年東亞主要沙塵源區起沙量
減少明顯。如圖示意中國北方和蒙古國主要沙塵
源區主要因子變化對地表起沙量減少的相對貢獻
(2010~2017年相比于2001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分析中國北方和蒙古國成為中國沙塵暴主要沙塵源地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中國北方和蒙古國分布著大面積半干旱草原、干旱荒漠,地表干燥且沙質沉積物豐富;處于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的東南緣,冬春季風力強勁;過度放牧、過度農墾,加劇了土地荒漠化,地表裸露面積大。
(2)指出近年來影響東亞沙塵暴活動的主要因子變化的關聯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植被覆蓋率提高,地表粗糙度增大,降低近地面風速,產生沙塵暴的動力減弱;近地面風速降低,水分蒸發減少,土壤濕度提高;土壤濕度增加,沙塵啟動困難,沙塵暴難以發
生;土壤濕度增加,植物生長的水分條件改善,有利于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覆蓋率提高,裸地面積減少,沙塵暴的沙源減少,發生頻率降低。
(3)說明中蒙兩國簽署荒漠化治理雙邊合作文件的意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促使兩國更加科學、有效地合作治理蒙古高原上的荒漠化,修復生態環境,減少沙塵暴災害;加強兩國相關部門交流與技術合作,推動沙塵暴源區和路徑區的旱災防治和沙源控
制,提高災害預警預報和應急處理能力;促進草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發展綠色產業,改善民生,發展經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霞浦县| 寿宁县| 山东| 吉安县| 太白县| 扬中市| 兰溪市| 南靖县| 禹城市| 石门县| 嘉祥县| 东乡族自治县| 龙游县| 神木县| 休宁县| 黄龙县| 浙江省| 晋中市| 贡觉县| 呼伦贝尔市| 綦江县| 苏尼特左旗| 无极县| 曲沃县| 庄河市| 嘉荫县| 大洼县| 抚松县| 巴林左旗| 紫金县| 福州市| 沂南县| 东至县| 城市| 西平县| 沁水县| 读书| 哈尔滨市| 河源市| 古丈县|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