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數的近似數(1)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學生能深刻理解并熟練掌握用 “四舍五入” 法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能根據具體要求正確求出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清晰分辨求小數近似數時保留不同位數的精確程度差異,明確小數末尾的 “0” 在表示近似數時的重要作用,不可隨意省略。經歷從整數近似數到小數近似數的知識遷移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二、教學重難點(一)重點掌握用 “四舍五入” 法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能準確按要求求出小數的近似數。理解保留不同位數小數時的精確程度,明確求近似數時小數末尾 “0” 的意義。(二)難點理解求小數近似數時保留不同位數與精確程度之間的關系,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近似數的精確程度。正確處理 “四舍五入” 過程中連續進位的問題,避免出現錯誤。三、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相關練習題的紙質資料,用于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學生準備練習本、筆等學習用品。四、教材分析“小數的近似數” 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單元中的重要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系統學習了整數的近似數,掌握了 “四舍五入” 法,這為學習小數的近似數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同時,小數的近似數在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在數據統計、測量結果表示等方面都需要用到。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進一步完善小數知識體系,還能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學習小數的運算、求積和商的近似數等內容做好充分準備。教材在編排上,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通過具體情境引入小數近似數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同時,教材配備了豐富多樣的練習題,由淺入深,逐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五、教學過程(一)激活經驗,導入新課呈現整數近似數的練習題:“873534000 人≈( )億人”“44200 個≈( )萬個”,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請學生分享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回顧 “四舍五入” 法求整數近似數的方法:看要保留數位的下一位數字,如果小于 5 就舍去,如果大于或等于 5 就向前一位進 1。提出問題:“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可以求整數的近似數,那你覺得求小數的近似數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引發學生思考,從而導入新課 “小數的近似數(1)”。(二)自主探究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以 “小欣的身高是 0.984m” 為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求它的近似數。保留兩位小數:講解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需要觀察小數部分的第三位數字。對于 0.984,第三位數字是 4,小于 5,根據 “四舍五入” 法,應舍去,所以 0.984 保留兩位小數約等于 0.98,即 0.984≈0.98 。保留一位小數:說明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要觀察小數部分的第二位數字。0.984 的第二位數字是 8,大于 5,向前一位進 1,9 進 1 后滿 10,再向前一位進 1,得到 1.0 ,強調雖然 1 = 1.0,但在表示近似數時,小數點后面的 0 不能去掉,因為題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數,0 起到占位作用,即 0.984≈1.0(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整數:解釋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需觀察小數部分的第一位數字。0.984 的第一位數字是 9,大于 5,向前一位進 1,所以 0.984 保留整數約等于 1,即 0.984≈1 。歸納總結:和學生一起總結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可以用 “四舍五入” 的方法。保留整數時,觀察小數部分第一位;保留一位小數時,觀察小數部分第二位;保留兩位小數時,觀察小數部分第三位,然后按照 “四舍五入” 法進行取舍。(三)實際應用,提高能力基礎練習:讓學生完成下面表格請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指導。之后請學生匯報答案,集體訂正。判斷練習:呈現教材 P53 練習十三第 6 題: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3.56 精確到十分位是 4。2、6.05 和 6.0599 保留一位小數都是 6.1。3、近似數是 6.32 的三位小數不止一個。4、5.29 在自然數 5 和 6 之間,它約等于 5。5、0.596 保留兩位小數是 0.6。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最后全班匯報。通過判斷對錯,加深學生對求小數近似數方法的理解。拓展練習:給出教材 P52 練習十三第 2 題和第 5 題,讓學生思考下面的小數各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之間,它們各近似于哪個整數;以及求 3.47、0.239、4.08 保留一位小數,5.344、6.268、0.402 省略百分位后面尾數的近似數。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四)課堂小結請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保留不同位數小數的精確程度以及表示近似數時小數末尾 “0” 的作用。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強調求近似數時要根據題目要求,準確運用 “四舍五入” 法,同時要注意保留位數與精確程度的關系,以及小數末尾 “0” 不能隨意去掉。(五)備選練習按要求寫近似數:讓學生完成備選練習。1、精確到十分位:3.275、10.64、99.972、5.137 。2、保留兩位小數:11.806、19.999、6.024、4.2449 。3、省略千分位后面的尾數:6.4556、0.3832、9.2679、0.6004 。通過這些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方框填數練習:讓學生思考 58.6□≈58.7 ,7.05□4≈7.05 ,14.00□≈14.00 中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數字。這道題旨在考查學生對 “四舍五入” 法的靈活運用,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六、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復習整數近似數的知識,順利引導學生遷移到小數近似數的學習中,大部分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用 “四舍五入” 法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但在教學難點的突破上,仍有部分學生對保留不同位數小數的精確程度理解不夠深入,在處理連續進位問題時容易出錯。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個別輔導,設計更多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運用能力。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