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一(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2024·天津北辰區期末)下圖是“依據某一自然要素劃分的中國區域圖”。據此完成1~2題。1.該區域的劃分依據可能為( )A.植被 B.降水 C.地形 D.積溫2.圖示內容主要體現了區域( )①具有明確的區位特征 ②區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③區域之間具有差異性,內部具有相似性④區域之間具有明確的聯系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讀圖,回答3~4題。3.圖示區域中,區域邊界劃分的主要依據及其特點是( )A.河流、明確的 B.湖泊、模糊的C.交通線、模糊的 D.山脈、明確的4.根據圖示信息分析,該區域最適宜發展( )A.化學工業 B.建材工業C.電子工業 D.紡織工業(2024·青海西寧聯考)四川省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 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 000米之間。全省被劃分為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三大主體功能區域,其中重點開發和限制開發區域以縣級(少數以鄉鎮)行政區為基本單元,禁止開發區域分布在其他類型主體功能區之中,限制開發區面積占全省面積近八成。下圖示意四川省重點開發和限制開發主體功能區分布。據此完成5~6題。5.四川省主體功能區中( )A.重點開發區與限制開發區之間有明確的邊界B.重點開發區內部存在顯著的差異性C.限制開發區內部自然條件完全相同D.禁止開發區沒有一定的區域面積和形狀6.與其他主體功能區相比,四川省限制開發區面積占全省面積近八成的原因可能是( )A.自然地理條件較均一 B.人口主要分布于西部C.東部地區污染較嚴重 D.生態功能區的面積大(2021·海南地理)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縣一個馬蹄形山彎中的小山村,村前是開闊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嶺。平山有“北方的魚米之鄉”之稱。據縣志記載,平山“北岳控其東,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帶滹沱,萬山峨峨,百川浩浩。”下圖為“西柏坡區位圖”。據此完成7~8題。7.西柏坡所在區域( )A.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B.位于黃土高原C.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區D.河流汛期在五六月8.平山形成“北方的魚米之鄉”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A.地形、河流 B.技術、降水C.土壤、植被 D.水文、習俗(2021·湖北地理)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是我國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下圖示意2015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分布。據此完成9~11題。9.2015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差異表現為( )A.東西差異大于南北差異B.東高西低C.南北變化大于東西變化D.北高南低10.影響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空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①能源消費結構 ②國內生產總值 ③能源利用技術 ④地區人口總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1.為實現我國碳減排目標,下列區域差異化減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東部地區推進自主創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②西部地區加強環境監管,合理推進產業布局③北方地區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產業比例④南方地區大力開發太陽能,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新疆和田期末)海岸帶位于海陸交界處,具有特殊的地貌特征及氣候特點。從第一批先民在海岸帶上定居開始,人們靠海住海,因地制宜地設計并建造出了形形色色的民居。下圖為我國某沿海地區的珊瑚房。讀圖完成12~13題。12.珊瑚房最可能分布在( )A.遼寧大連 B.廣東湛江C.江蘇連云港 D.山東青島13.下列關于珊瑚房的特征與地理環境關系的描述,合理的是( )①夏秋季節多臺風,房屋結構低矮 ②冬季降雪豐富,屋頂坡度較陡 ③春季西北風強烈,窗戶小而低 ④氣候濕熱,墻體有孔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圖所示島嶼面積約為15萬km2。讀圖,回答14~15題。14.關于該島嶼的自然地理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為主,主要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 ②終年受西南風控制,降水豐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④西南部冰川地貌發育顯著 ⑤位于板塊(張裂)生長邊界,面積不斷擴大A.①②③ B.②③⑤C.①③④ D.②④⑤15.該島嶼西側以畜牧業為主,東側以種植業為主,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時數與地貌 B.地面物質與土壤C.坡度與人口分布 D.地面坡度與交通(2024·山東青島月考)我國地理詩詞、諺語眾多,如①“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②“黃梅時節家家雨”,③“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④“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等。據此回答16~17題。16.①②③④依次反映我國地理特征的地區順序是( )A.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四川盆地 四川九寨溝B.內蒙古高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塔里木盆地 廣西桂林C.東北平原 青藏高原 珠江三角洲 浙江杭州D.柴達木盆地 云貴高原 黃河三角洲 西雙版納17.與③所反映的地區相比,②所反映的地區( )A.水陸交通便利B.同高度樓房南北間距大C.油氣資源豐富D.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近年來,浙江省著眼于山區與沿海優勢共同發揮,推進“山海協作”工程,重點建設了一批“山海協作”產業園、跨行政區“飛地”園區等共建平臺,成效顯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國家選擇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成為共同富裕的探路先鋒。據此完成18~20題。18.與江蘇省相比,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是因為浙江省( )A.經濟區域差異小 B.經濟發展水平高C.地域單元更復雜 D.氣候差異更顯著19.相對于山區城市,在沿海城市建設跨行政區“飛地”園區的主要優勢是( )A.利用沿海的生態優勢B.便于引進優質產業和人才C.利用便利的海運條件D.便于發展資源加工型產業20.浙江省推動“山海協作”工程主要是為了( )A.社會統籌協調發展 B.產業統籌協調發展C.生態統籌協調發展 D.區域統籌協調發展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有位記者曾到過圖示地區(圖a),發現在那里局部區域分布著很具地域特色的“蜂巢屋”(圖b)。“蜂巢屋”一般由3至4個相連的土塔狀建筑構成,土塔狀建筑主體用規則的多邊形土坯砌成,站在屋內仰望,仿佛置身于蜂窩中。當地氣候夏季干熱,冬季多雨,春秋季節多風沙,“蜂巢屋”充分適應了當地的氣候條件,是當地典型的傳統民居。(1)指出“蜂巢屋”分布的地理位置。(4分)(2)簡述“蜂巢屋”所在地區氣候特點的成因。(4分)22.(2024·江西南昌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材料一 世界和我國某區域圖。材料二 甲、乙兩地區氣候資料表。地區 年平均降水量 年太陽輻射總量 無霜期甲 <30 mm 180~200千卡/平方厘米 365天乙 >1 000 mm 100~120千卡/平方厘米 220~250天(1)甲、乙兩地區同處在30°N附近,氣候類型及特征有何差異?并分析其原因。(6分)(2)棉花是甲、乙兩地區共同的經濟作物。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與乙地區相比,甲地區棉花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和限制性自然條件。(4分)(3)甲、乙兩地區的石油工業發展現狀存在哪些差異?(4分)2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伊犁河谷位于古絲綢之路的北道要沖,是“一帶一路”倡議“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核心區之一,這里水源豐富,物產富饒,有“塞外江南”的美譽。按照社會文明、經濟富裕、環境優美、資源承載、生活便宜、公共安全等有關宜居城市的評價內容,伊犁河谷與昆明宜居區、天府宜居區、中原宜居區、江南宜居區共稱中國五大宜居區。下圖示意伊犁河谷位置及周邊區域。(1)分析地形對伊犁河谷氣候的影響。(6分)(2)與昆明宜居區相比,分析伊犁河谷突出的有利條件。(6分)24.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地狹人稠的“城市島國”,是世界級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新加坡資源匱乏,尤其缺油少氣,卻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最大燃油供應港口。據統計,新加坡的平均日照時間為4.51小時,較為豐富。未來50年,加大太陽能利用力度、提高天然氣效能、開發跨國電網和投資低碳替代能源將是新加坡的電力來源與發展重點。(1)比較新加坡與中國的電源結構的不同特點。(4分)(2)新加坡經濟發達,且非常重視環保,但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程度低。請解釋主要原因。(4分)(3)評價新加坡煉油工業的發展條件。(4分)(4)新加坡是我國能源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分析兩國在能源技術領域采取合作的可行性。(4分)答案精析1.A 2.D [第1題,熱量的變化主要是沿緯度(南北)方向,水分的變化主要是沿經度(東西)方向,圖示區域的劃分既有緯向,又有經向,還有地形地勢的變化,說明其劃分受水、熱、地形等影響大,故該區域的劃分依據可能為植被,A正確。第2題,植被分布范圍不同,因此具有明顯的區位特征,故①對;不同的地帶,特征往往不同,區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故②對;差異性是區域劃分的基礎,圖示區域內的植被各具特色,主要體現了區域之間的差異性特征,區域內部具有相似性,故③對;圖示內容未體現區域之間具有明確的聯系,④錯誤。所以選D。]3.D 4.C [第3題,圖示區域中的邊界是縣界,屬于行政區的邊界,是明確的。該邊界基本與河流的分水嶺一致,因此是依據山脈劃分的。故選D。第4題,該區域有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加之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因此適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如電子工業)。故選C。]5.A 6.D [第5題,重點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以縣級(少數以鄉鎮)行政區為基本單元,行政區有明確的邊界,故重點開發區與限制開發區之間有明確的邊界;區域間差異性顯著,區域內部一致性較為突出,但區域內部自然條件不會完全相同;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選A。第6題,生態功能區的面積大,需保護范圍廣,在此區域限制開發,故四川省限制開發區面積占全省面積近八成。選D。]7.C 8.A [第7題,根據圖中位置可知,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以東,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A錯誤。太行山以東為華北平原,B錯誤。華北平原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區,C正確。華北地區河流的汛期應出現在7、8月,D錯誤。第8題,結合圖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東側河流沖積扇平原,地勢平緩,土壤肥沃,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適宜農耕,使其成為“北方的魚米之鄉”,A正確。“魚米之鄉”仍然是基本的種養殖產業,技術早已成熟,不再是主要因素;北方地區降水量普遍少于800 mm,沒有其他水源補充就不足以發展水產養殖業,B錯誤。影響“魚米”生產的主要自然條件是水源、熱量和土壤條件,與植被基本無關,C錯誤。北方地區的主食是小麥,不是大米,D錯誤。]9.C 10.B 11.A [第9題,讀圖可知,北部有高強度,南部有低強度,而東部以中低強度為主,西部只有新疆為高強度,因此總體碳排放強度南北差異大于東西差異,A錯誤,C正確;總體看東低西高,B錯誤;內蒙古、東北地區有高強度,但南方貴州、廣西一帶為中高強度,因此總體并不是北高南低,D錯誤;故選C。第10題,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高強度主要分布在北方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①正確;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能源利用技術水平低,因此碳排放強度高,③正確;與國內生產總值、地區人口總量關系不大,②④錯誤,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11題,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能源利用技術水平高,因此應推進自主創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減少碳排放量,①正確;西部地區由于煤炭等資源的開采和加工,環境污染大,應加強環境監管,合理推進產業布局,減少碳排放量,②正確;北方地區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應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增加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比重;北方重工業發達,應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產業比例,③正確;南方地區陰雨天氣多,降水量大,應大力開發水能,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④錯誤;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2.B 13.D [第12題,珊瑚是由珊瑚蟲遺體堆積形成的,珊瑚蟲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域,滿足條件的只有廣東湛江,故選B。第13題,珊瑚房位于熱帶、亞熱帶的沿海地區,緯度較低,多臺風,因此房屋結構低矮,①正確;該地區緯度較低,氣候濕熱,冬季降雪較少,②錯誤、④正確;熱帶、亞熱帶在我國分布的區域春季西北風并不強烈,③錯誤。故選D。]14.C 15.A [第14題,結合經緯網和河流流向可知,該島嶼以山地丘陵為主,主要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①正確;根據圖中經緯度和島嶼輪廓判斷,該島嶼在南半球,屬于新西蘭,受南半球西風帶控制,盛行西北風,②錯誤;根據該島嶼面積及其地勢變化可判斷出,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③正確;西南部有峽灣,峽灣屬于冰川侵蝕地貌,④正確;該島嶼位于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⑤錯誤。第15題,該島西北側處于陡峭的迎風坡,常年有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該島嶼東南側處于和緩的背風坡,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發展種植業。]16.B 17.A [第16題,①反映內蒙古高原的景觀;②反映長江中下游平原梅雨季節的情況;③反映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氣狀況;④反映廣西桂林的山水景觀。故選B。第17題,與塔里木盆地(③)相比,長江中下游平原(②)水陸交通便利;緯度低,同高度樓房南北間距較小;油氣資源缺乏;降水量大,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大。故選A。]18.C 19.B 20.D [第18題,浙江省較江蘇省經濟區域差異大,A錯誤;江蘇省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B錯誤;江蘇省以平原為主,地域單元簡單,而浙江省山地、丘陵、平原錯雜,地域單元更復雜,C正確;江蘇省南北狹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而浙江省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氣候差異并不顯著,且氣候差異與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關系較小,D錯誤。第19題,與山區相比,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與周邊地區聯系密切,便于引進人才和優質產業,B正確;山區人口密度小,人類活動少,生態更有優勢,A錯誤;利用便利的海運條件不是主要目的,C錯誤;“飛地”園區主要發展技術指向型工業,D錯誤。第20題,浙江省推動“山海協作”工程,主要是為了推動山區與沿海地區的優勢互補、經濟合作,實現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故選D。]21.(1)地處北溫帶或中緯度;分布于敘利亞北部(或阿勒頗東北部)。(2)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所以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同時靠近沙漠,受干燥的東北風影響,多風沙。解析 第(1)題,可以從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進行描述。據圖例和圖分析可知,“蜂巢屋”分布在37°N,即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分布于敘利亞北部或阿勒頗東北部。第(2)題, 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方面分析氣候特征和形成原因;從周邊的氣候條件分析多風沙的原因。22.(1)差異:甲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乙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原因:甲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稀少;乙地區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季風氣候顯著。(2)優勢自然條件:夏季光照充足,冬季溫暖無霜;晝夜溫差大,利于棉花的生長。限制性自然條件:水源(降水)不足。(3)甲地區主要發展原油開采業,石油加工業欠發達。乙地區石油化工(加工)工業發達,原油開采業比重小。解析 第(1)題,讀材料一、材料二并根據所學知識分析,甲地區位于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乙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形成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乙地區季風氣候顯著。第(2)題,從材料二可知,甲地區光照充足,無霜期更長;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利于棉花的生長。甲地區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降水量少,水源不足成為種植棉花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條件。第(3)題,甲地區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開采條件較好,主要發展原油開采業,原油大量出口國際市場,但由于科技水平低,國內市場需求量小,石油加工業欠發達。乙地區石油資源缺乏,原油開采業比重小,但由于該地區經濟發達,科技力量雄厚,市場對石油的需求量大,主要發展石油化工(加工)工業。23.(1)地形向西開口,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北部高大山脈可抵御來自西伯利亞的干冷氣流;南部高大山脈可阻擋來自塔里木盆地的風沙入侵;三面環山,山脈阻擋了周邊荒漠地區熱浪的侵襲;獨特的地形使該地比同緯度其他地區冬溫夏涼;地形相對高度大,導致氣候垂直分異明顯。(2)伊犁河谷地廣人稀,物價低,生活成本低;獨特雪山草原景觀,環境優美;農牧業發展優勢顯著,物產豐富;地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核心區,政策優惠,利于發展邊境貿易,經濟發展潛力大。解析 第(1)題,先讀圖分析出伊犁河谷的地形特點,再結合伊犁河谷的氣候特點降水充沛,氣候宜人,即可分析出地形對于氣溫和降水的影響。讀圖可以看出伊犁河谷的地形呈喇叭口向西敞開,因而西風受地形阻擋形成豐富降水;北、東、南三面環山,則北部山脈可阻擋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冬季受冷空氣影響小;南部高山可阻擋塔里木盆地的風沙侵襲;地處內陸,三面環山可以減小周邊荒漠的熱浪侵襲;河谷周邊高山環繞,垂直差異明顯。第(2)題,與昆明相比,伊犁河谷位于新疆地區,地廣人稀,經濟欠發達,因而物價水平較低;具有獨特雪山草原景觀,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從工農業方面看,伊利河谷農牧業發展優勢顯著,物產豐富;從交通方面看,伊犁河谷地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核心區,政策優惠,利于發展邊境貿易,經濟發展潛力大。24.(1)新加坡電源結構單一,以天然氣發電為主;中國電源類型多樣,以火電為主,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比重較大。(2)地處赤道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近地面風力小;多陰雨天氣,太陽能發電不穩定且發電量小;土地面積狹小,不利于風能、太陽能發電設施建設。(3)不利:石油資源缺乏。有利:距離石油產區近,方便原油進口;靠近馬六甲海峽,海運便利;經濟發達,煉油技術先進;國內外消費市場廣闊。(4)中國制造業發達,在新能源裝備制造方面有優勢;中國在太陽能利用上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新加坡在煉油技術、能源清潔化與低碳化等方面技術比較先進,兩國可以在能源技術方面共同研發、交流。(共61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一第一章(2024·天津北辰區期末)如圖是“依據某一自然要素劃分的中國區域圖”。據此完成1~2題。1.該區域的劃分依據可能為A.植被 B.降水C.地形 D.積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熱量的變化主要是沿緯度(南北)方向,水分的變化主要是沿經度(東西)方向,圖示區域的劃分既有緯向,又有經向,還有地形地勢的變化,說明其劃分受水、熱、地形等影響大,故該區域的劃分依據可能為植被,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天津北辰區期末)如圖是“依據某一自然要素劃分的中國區域圖”。據此完成1~2題。2.圖示內容主要體現了區域①具有明確的區位特征 ②區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③區域之間具有差異性,內部具有相似性④區域之間具有明確的聯系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植被分布范圍不同,因此具有明顯的區位特征,故①對;不同的地帶,特征往往不同,區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故②對;差異性是區域劃分的基礎,圖示區域內的植被各具特色,主要體現了區域之間的差異性特征,區域內部具有相似性,故③對;圖示內容未體現區域之間具有明確的聯系,④錯誤。所以選D。讀圖,回答3~4題。3.圖示區域中,區域邊界劃分的主要依據及其特點是A.河流、明確的B.湖泊、模糊的C.交通線、模糊的D.山脈、明確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圖示區域中的邊界是縣界,屬于行政區的邊界,是明確的。該邊界基本與河流的分水嶺一致,因此是依據山脈劃分的。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回答3~4題。4.根據圖示信息分析,該區域最適宜發展A.化學工業B.建材工業C.電子工業D.紡織工業√該區域有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加之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因此適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如電子工業)。故選C。(2024·青海西寧聯考)四川省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 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 000米之間。全省被劃分為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三大主體功能區域,其中重點開發和限制開發區域以縣級(少數以鄉鎮)行政區為基本單元,禁止開發區域分布在其他類型主體功能區之中,限制開發區面積占全省面積近八成。下圖示意四川省重點開發和限制開發主體功能區分布。據此完成5~6題。5.四川省主體功能區中A.重點開發區與限制開發區之間有明確的邊界B.重點開發區內部存在顯著的差異性C.限制開發區內部自然條件完全相同D.禁止開發區沒有一定的區域面積和形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重點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以縣級(少數以鄉鎮)行政區為基本單元,行政區有明確的邊界,故重點開發區與限制開發區之間有明確的邊界;區域間差異性顯著,區域內部一致性較為突出,但區域內部自然條件不會完全相同;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青海西寧聯考)四川省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 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 000米之間。全省被劃分為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三大主體功能區域,其中重點開發和限制開發區域以縣級(少數以鄉鎮)行政區為基本單元,禁止開發區域分布在其他類型主體功能區之中,限制開發區面積占全省面積近八成。下圖示意四川省重點開發和限制開發主體功能區分布。據此完成5~6題。6.與其他主體功能區相比,四川省限制開發區面積占全省面積近八成的原因可能是A.自然地理條件較均一 B.人口主要分布于西部C.東部地區污染較嚴重 D.生態功能區的面積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生態功能區的面積大,需保護范圍廣,在此區域限制開發,故四川省限制開發區面積占全省面積近八成。選D。(2021·海南地理)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縣一個馬蹄形山彎中的小山村,村前是開闊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嶺。平山有“北方的魚米之鄉”之稱。據縣志記載,平山“北岳控其東,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帶滹沱,萬山峨峨,百川浩浩。”如圖為“西柏坡區位圖”。據此完成7~8題。7.西柏坡所在區域A.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B.位于黃土高原C.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區D.河流汛期在五六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據圖中位置可知,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以東,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A錯誤。太行山以東為華北平原,B錯誤。華北平原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區,C正確。華北地區河流的汛期應出現在7、8月,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1·海南地理)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縣一個馬蹄形山彎中的小山村,村前是開闊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嶺。平山有“北方的魚米之鄉”之稱。據縣志記載,平山“北岳控其東,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帶滹沱,萬山峨峨,百川浩浩。”如圖為“西柏坡區位圖”。據此完成7~8題。8.平山形成“北方的魚米之鄉”的主要地理要素是A.地形、河流 B.技術、降水C.土壤、植被 D.水文、習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結合圖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東側河流沖積扇平原,地勢平緩,土壤肥沃,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適宜農耕,使其成為“北方的魚米之鄉”,A正確。“魚米之鄉”仍然是基本的種養殖產業,技術早已成熟,不再是主要因素;北方地區降水量普遍少于800 mm,沒有其他水源補充就不足以發展水產養殖業,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影響“魚米”生產的主要自然條件是水源、熱量和土壤條件,與植被基本無關,C錯誤。北方地區的主食是小麥,不是大米,D錯誤。(2021·湖北地理)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是我國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下圖示意2015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分布。據此完成9~11題。9.2015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差異表現為A.東西差異大于南北差異B.東高西低C.南北變化大于東西變化D.北高南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可知,北部有高強度,南部有低強度,而東部以中低強度為主,西部只有新疆為高強度,因此總體碳排放強度南北差異大于東西差異,A錯誤,C正確;總體看東低西高,B錯誤;內蒙古、東北地區有高強度,但南方貴州、廣西一帶為中高強度,因此總體并不是北高南低,D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1·湖北地理)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是我國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下圖示意2015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分布。據此完成9~11題。10.影響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空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①能源消費結構 ②國內生產總值 ③能源利用技術 ④地區人口總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高強度主要分布在北方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①正確;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能源利用技術水平低,因此碳排放強度高,③正確;與國內生產總值、地區人口總量關系不大,②④錯誤,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為實現我國碳減排目標,下列區域差異化減排措施合理的是①東部地區推進自主創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②西部地區加強環境監管,合理推進產業布局③北方地區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產業比例④南方地區大力開發太陽能,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能源利用技術水平高,因此應推進自主創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減少碳排放量,①正確;西部地區由于煤炭等資源的開采和加工,環境污染大,應加強環境監管,合理推進產業布局,減少碳排放量,②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北方地區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應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增加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比重;北方重工業發達,應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產業比例,③正確;南方地區陰雨天氣多,降水量大,應大力開發水能,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④錯誤;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2024·新疆和田期末)海岸帶位于海陸交界處,具有特殊的地貌特征及氣候特點。從第一批先民在海岸帶上定居開始,人們靠海住海,因地制宜地設計并建造出了形形色色的民居。下圖為我國某沿海地區的珊瑚房。讀圖完成12~13題。12.珊瑚房最可能分布在A.遼寧大連B.廣東湛江C.江蘇連云港D.山東青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珊瑚是由珊瑚蟲遺體堆積形成的,珊瑚蟲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域,滿足條件的只有廣東湛江,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新疆和田期末)海岸帶位于海陸交界處,具有特殊的地貌特征及氣候特點。從第一批先民在海岸帶上定居開始,人們靠海住海,因地制宜地設計并建造出了形形色色的民居。下圖為我國某沿海地區的珊瑚房。讀圖完成12~13題。13.下列關于珊瑚房的特征與地理環境關系的描述,合理的是①夏秋季節多臺風,房屋結構低矮 ②冬季降雪豐富,屋頂坡度較陡 ③春季西北風強烈,窗戶小而低 ④氣候濕熱,墻體有孔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珊瑚房位于熱帶、亞熱帶的沿海地區,緯度較低,多臺風,因此房屋結構低矮,①正確;該地區緯度較低,氣候濕熱,冬季降雪較少,②錯誤、④正確;熱帶、亞熱帶在我國分布的區域春季西北風并不強烈,③錯誤。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如圖所示島嶼面積約為15萬km2。讀圖,回答14~15題。14.關于該島嶼的自然地理特征,說法正確的是①以山地丘陵為主,主要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 ②終年受西南風控制,降水豐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④西南部冰川地貌發育顯著 ⑤位于板塊(張裂)生長邊界,面積不斷擴大A.①②③ B.②③⑤C.①③④ D.②④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結合經緯網和河流流向可知,該島嶼以山地丘陵為主,主要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①正確;根據圖中經緯度和島嶼輪廓判斷,該島嶼在南半球,屬于新西蘭,受南半球西風帶控制,盛行西北風,②錯誤;根據該島嶼面積及其地勢變化可判斷出,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③正確;西南部有峽灣,峽灣屬于冰川侵蝕地貌,④正確;該島嶼位于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⑤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如圖所示島嶼面積約為15萬km2。讀圖,回答14~15題。15.該島嶼西側以畜牧業為主,東側以種植業為主,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時數與地貌B.地面物質與土壤C.坡度與人口分布D.地面坡度與交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該島西北側處于陡峭的迎風坡,常年有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該島嶼東南側處于和緩的背風坡,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發展種植業。(2024·山東青島月考)我國地理詩詞、諺語眾多,如①“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②“黃梅時節家家雨”,③“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④“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等。據此回答16~17題。16.①②③④依次反映我國地理特征的地區順序是A.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四川盆地 四川九寨溝B.內蒙古高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塔里木盆地 廣西桂林C.東北平原 青藏高原 珠江三角洲 浙江杭州D.柴達木盆地 云貴高原 黃河三角洲 西雙版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①反映內蒙古高原的景觀;②反映長江中下游平原梅雨季節的情況;③反映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氣狀況;④反映廣西桂林的山水景觀。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山東青島月考)我國地理詩詞、諺語眾多,如①“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②“黃梅時節家家雨”,③“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④“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等。據此回答16~17題。17.與③所反映的地區相比,②所反映的地區A.水陸交通便利 B.同高度樓房南北間距大C.油氣資源豐富 D.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與塔里木盆地(③)相比,長江中下游平原(②)水陸交通便利;緯度低,同高度樓房南北間距較小;油氣資源缺乏;降水量大,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大。故選A。近年來,浙江省著眼于山區與沿海優勢共同發揮,推進“山海協作”工程,重點建設了一批“山海協作”產業園、跨行政區“飛地”園區等共建平臺,成效顯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國家選擇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成為共同富裕的探路先鋒。據此完成18~20題。18.與江蘇省相比,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是因為浙江省A.經濟區域差異小 B.經濟發展水平高C.地域單元更復雜 D.氣候差異更顯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浙江省較江蘇省經濟區域差異大,A錯誤;江蘇省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B錯誤;江蘇省以平原為主,地域單元簡單,而浙江省山地、丘陵、平原錯雜,地域單元更復雜,C正確;江蘇省南北狹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而浙江省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氣候差異并不顯著,且氣候差異與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關系較小,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近年來,浙江省著眼于山區與沿海優勢共同發揮,推進“山海協作”工程,重點建設了一批“山海協作”產業園、跨行政區“飛地”園區等共建平臺,成效顯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國家選擇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成為共同富裕的探路先鋒。據此完成18~20題。19.相對于山區城市,在沿海城市建設跨行政區“飛地”園區的主要優勢是A.利用沿海的生態優勢 B.便于引進優質產業和人才C.利用便利的海運條件 D.便于發展資源加工型產業√與山區相比,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與周邊地區聯系密切,便于引進人才和優質產業,B正確;山區人口密度小,人類活動少,生態更有優勢,A錯誤;利用便利的海運條件不是主要目的,C錯誤;“飛地”園區主要發展技術指向型工業,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近年來,浙江省著眼于山區與沿海優勢共同發揮,推進“山海協作”工程,重點建設了一批“山海協作”產業園、跨行政區“飛地”園區等共建平臺,成效顯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國家選擇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成為共同富裕的探路先鋒。據此完成18~20題。20.浙江省推動“山海協作”工程主要是為了A.社會統籌協調發展 B.產業統籌協調發展C.生態統籌協調發展 D.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浙江省推動“山海協作”工程,主要是為了推動山區與沿海地區的優勢互補、經濟合作,實現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有位記者曾到過圖示地區(圖a),發現在那里局部區域分布著很具地域特色的“蜂巢屋”(圖b)。“蜂巢屋”一般由3至4個相連的土塔狀建筑構成,土塔狀建筑主體用規則的多邊形土坯砌成,站在屋內仰望,仿佛置身于蜂窩中。當地氣候夏季干熱,冬季多雨,春秋季節多風沙,“蜂巢屋”充分適應了當地的氣候條件,是當地典型的傳統民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指出“蜂巢屋”分布的地理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地處北溫帶或中緯度;分布于敘利亞北部(或阿勒頗東北部)。可以從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進行描述。據圖例和圖分析可知,“蜂巢屋”分布在37°N,即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分布于敘利亞北部或阿勒頗東北部。(2)簡述“蜂巢屋”所在地區氣候特點的成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所以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同時靠近沙漠,受干燥的東北風影響,多風沙。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方面分析氣候特征和形成原因;從周邊的氣候條件分析多風沙的原因。22.(2024·江西南昌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世界和我國某區域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材料二 甲、乙兩地區氣候資料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地區 年平均降水量 年太陽輻射總量 無霜期甲 <30 mm 180~200千卡/平方厘米 365天乙 >1 000 mm 100~120千卡/平方厘米 220~250天(1)甲、乙兩地區同處在30°N附近,氣候類型及特征有何差異?并分析其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差異:甲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乙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原因:甲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稀少;乙地區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季風氣候顯著。讀材料一、材料二并根據所學知識分析,甲地區位于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乙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形成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乙地區季風氣候顯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棉花是甲、乙兩地區共同的經濟作物。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與乙地區相比,甲地區棉花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和限制性自然條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優勢自然條件:夏季光照充足,冬季溫暖無霜;晝夜溫差大,利于棉花的生長。限制性自然條件:水源(降水)不足。從材料二可知,甲地區光照充足,無霜期更長;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利于棉花的生長。甲地區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降水量少,水源不足成為種植棉花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條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甲、乙兩地區的石油工業發展現狀存在哪些差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甲地區主要發展原油開采業,石油加工業欠發達。乙地區石油化工(加工)工業發達,原油開采業比重小。甲地區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開采條件較好,主要發展原油開采業,原油大量出口國際市場,但由于科技水平低,國內市場需求量小,石油加工業欠發達。乙地區石油資源缺乏,原油開采業比重小,但由于該地區經濟發達,科技力量雄厚,市場對石油的需求量大,主要發展石油化工(加工)工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伊犁河谷位于古絲綢之路的北道要沖,是“一帶一路”倡議“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核心區之一,這里水源豐富,物產富饒,有“塞外江南”的美譽。按照社會文明、經濟富裕、環境優美、資源承載、生活便宜、公共安全等有關宜居城市的評價內容,伊犁河谷與昆明宜居區、天府宜居區、中原宜居區、江南宜居區共稱中國五大宜居區。如圖示意伊犁河谷位置及周邊區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分析地形對伊犁河谷氣候的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地形向西開口,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北部高大山脈可抵御來自西伯利亞的干冷氣流;南部高大山脈可阻擋來自塔里木盆地的風沙入侵;三面環山,山脈阻擋了周邊荒漠地區熱浪的侵襲;獨特的地形使該地比同緯度其他地區冬溫夏涼;地形相對高度大,導致氣候垂直分異明顯。先讀圖分析出伊犁河谷的地形特點,再結合伊犁河谷的氣候特點降水充沛,氣候宜人,即可分析出地形對于氣溫和降水的影響。讀圖可以看出伊犁河谷的地形呈喇叭口向西敞開,因而西風受地形阻擋形成豐富降水;北、東、南三面環山,則北部山脈可阻擋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冬季受冷空氣影響小;南部高山可阻擋塔里木盆地的風沙侵襲;地處內陸,三面環山可以減小周邊荒漠的熱浪侵襲;河谷周邊高山環繞,垂直差異明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與昆明宜居區相比,分析伊犁河谷突出的有利條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伊犁河谷地廣人稀,物價低,生活成本低;獨特雪山草原景觀,環境優美;農牧業發展優勢顯著,物產豐富;地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核心區,政策優惠,利于發展邊境貿易,經濟發展潛力大。與昆明相比,伊犁河谷位于新疆地區,地廣人稀,經濟欠發達,因而物價水平較低;具有獨特雪山草原景觀,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從工農業方面看,伊利河谷農牧業發展優勢顯著,物產豐富;從交通方面看,伊犁河谷地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核心區,政策優惠,利于發展邊境貿易,經濟發展潛力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地狹人稠的“城市島國”,是世界級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新加坡資源匱乏,尤其缺油少氣,卻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最大燃油供應港口。據統計,新加坡的平均日照時間為4.51小時,較為豐富。未來50年,加大太陽能利用力度、提高天然氣效能、開發跨國電網和投資低碳替代能源將是新加坡的電力來源與發展重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比較新加坡與中國的電源結構的不同特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新加坡電源結構單一,以天然氣發電為主;中國電源類型多樣,以火電為主,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比重較大。(2)新加坡經濟發達,且非常重視環保,但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程度低。請解釋主要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地處赤道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近地面風力小;多陰雨天氣,太陽能發電不穩定且發電量小;土地面積狹小,不利于風能、太陽能發電設施建設。(3)評價新加坡煉油工業的發展條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不利:石油資源缺乏。有利:距離石油產區近,方便原油進口;靠近馬六甲海峽,海運便利;經濟發達,煉油技術先進;國內外消費市場廣闊。(4)新加坡是我國能源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分析兩國在能源技術領域采取合作的可行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中國制造業發達,在新能源裝備制造方面有優勢;中國在太陽能利用上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新加坡在煉油技術、能源清潔化與低碳化等方面技術比較先進,兩國可以在能源技術方面共同研發、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一.docx 章末檢測試卷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