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五(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2024·安徽銅陵期末)臭氧層保護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環保議題之一。下圖反映了部分年份9月30°S~80°S平流層臭氧總量變化狀況。讀圖,回答1~2題。1.隨著時間的推移,臭氧總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隨緯度的升高而遞減C.在高緯地區遞減明顯D.隨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增加2.臭氧總量減少直接導致( )A.太陽紫外線輻射減少B.平流層氣溫降低C.酸雨區面積縮小D.地面輻射強度減弱某日小明同學在他的家鄉郊游時看到,山區坡地上多臺挖掘機正在作業,這些挖掘機將山坡林地開鑿成一階一階的。下圖為“挖掘機作業場景圖”。據此完成3~5題。3.圖中當地人用挖掘機開鑿山坡林地主要是為了( )A.開發利用礦產資源B.減輕坡地水土流失C.增加農民就業機會D.擴大糧食種植面積4.圖中山坡林地的開鑿可能會產生的環境問題有( )①礦產資源枯竭 ②大氣污染加重 ③森林資源減少 ④水土流失加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針對小明家鄉開鑿山坡林地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節約淡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B.因地制宜,禁止陡坡開荒C.開發風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D.修建蓄水工程,保障居民生活用水讀“某農業生態園生態鏈循環模式圖”,完成6~7題。6.該產業鏈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A.持續性原則 B.公平性原則C.共同性原則 D.效益最優化原則7.該農業生態園的主要生態效益有( )①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②廢棄物資源化,減少環境污染 ③使用有機肥料,發展綠色生產 ④果草套種,提高土地利用率 ⑤促進餐飲、休閑旅游等第三產業的發展A.①②⑤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讀“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示意圖”,回答8~10題。8.圖中箭頭表示環境反饋作用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9.圖中數字代表環境向人類社會提供生存空間、物質和能量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根據圖中的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環境具有提供無限的物質、能量,容納無限廢棄物的能力B.如果人類向環境過度排放廢棄物,將引發環境問題C.如果人類過度索取物質、能量,那么環境的反饋作用將不利于人類的生存D.人類依賴并改造環境,環境又反作用于人類(2024·江西新余開學考試)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落地施行。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按照“干濕分開,資源回收,末端決定前端”的原則開展。下圖為“生活垃圾回收處理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1~12題。11.依據“干濕分開,資源回收,末端決定前端”的原則,北京市生活垃圾( )①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 ②分類體系分為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四步 ③最終處理方法都是集中焚燒、填埋 ④其中的有害垃圾投放應注意避免二次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垃圾分類處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①公平性原則 ②持續性原則 ③共同性原則 ④階段性原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四川西昌期末)下圖為“某社會發展階段人地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13~14題。13.關于該社會發展階段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人類依賴環境,崇拜自然B.人類試圖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環境問題主要為局部性的生態破壞D.人類已經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14.圖示生產活動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主要有( )①植被破壞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環境污染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024·福建泉州期末)煤礦污水中除了有毒有害物質外,還存在大量懸浮物質。傳統處理方法一般是通過沉淀處理后直接排放,等待周期較長。某煤廠對煤礦污水處理工藝進行了優化,加入混凝劑和消毒劑,下圖示意該廠污水處理流程。據此完成15~16題。15.圖示該廠污水處理流程中,加入混凝劑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有毒有害物質 B.加速水體流動C.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D.精準調節水量16.與傳統污水處理方法相比,優化后的污水處理模式的顯著優點是( )A.改善工業結構 B.降低處理成本C.減少土地占用 D.提高經濟效益讀“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某地開墾荒地引起的惡性循環示意圖”,回答17~18題。17.該地區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長過快 B.不合理利用資源C.片面追求經濟增長 D.工業化快速發展18.該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于( )A.緩坡退耕,發展大牧場放牧業B.修建梯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態環境D.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立體農業讀“比利時鏈式循環綠色清潔能源項目示意圖”,完成19~20題。19.關于該項目的分析,正確的是( )①依靠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而發展 ②提高馬鈴薯產品附加值 ③上一個環節的廢棄物成為下一個環節的生產原料 ④徹底消除了污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借鑒該項目的經驗,依托當地豐富的農作物秸稈等原料發展清潔能源,下列地區與實際最符合的是( )A.在吉林,以豐富的玉米秸稈為原料結合養殖業發展沼氣條件最為優越B.在新疆、內蒙古等干旱、半干旱地區,發展該類項目是解決農村能源不足的主要出路C.在山東,利用豐富的稻草為原料結合農產品加工發展類似項目D.在廣西,利用以養豬為重點的養殖業和以水果為龍頭的種植業大力發展類似項目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材料一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孕育出備受矚目的“巴厘島路線圖”計劃。該計劃第一項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考慮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其他相關因素,與會各方同意長期合作,共同行動,把“減排溫室氣體”作為全球長期目標。材料二 下圖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與二氧化碳排放比重比較圖。(1)材料一中“巴厘島路線圖”計劃第一項第一款所指出的內容最能體現可持續發展的__________原則。(2分)(2)分析發達國家在減排中要承擔更多責任的原因。(4分)(3)公眾參與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做才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6分)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某購物節過后,市民李女士在網上搶購的十幾件商品陸續送達家中。商品到來的同時,李女士家中也增加了不少快遞包裝垃圾:紙盒、塑料袋、氣泡墊等。據悉快遞包裝盒用掉的一噸紙,需要用掉20株樹齡為20~40年的樹木,一個普通快遞盒重量不會超過50 g,但這個盒子的制作需要消耗2 000 g的水和木材。此外,有消息稱,每年快遞包裝用的膠帶紙總長能繞地球200多圈。(1)使用快遞包裝帶來的主要環境問題有哪些?(4分)(2)針對日益嚴重的快遞污染,請提出一些治理建議。(8分)23.(2024·貴州貴陽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滸苔是一種藻類植物,生長在潮間帶的灘涂和礫石上。滸苔生長適宜水溫為20~25 ℃,25 ℃以上則會慢慢死亡消失。每年春夏季節,山東青島頻繁遭受大規模滸苔侵襲,大量滸苔漂浮聚集到岸邊,不僅破壞海洋生態,還會嚴重影響海上活動。專家推測,青島滸苔的爆發主要與水溫、季風、海域輪廓、人類活動等因素有關。圖1示意2021年夏季某日青島附近海域滸苔分布,圖2為人工清理滸苔圖片。(1)簡述漲、落潮對滸苔生長的有利影響。(4分)(2)說明青島附近海域春夏季節滸苔爆發的原因。(8分)(3)提出青島海域防治滸苔泛濫成災的措施。(6分)2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發展循環經濟是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下圖為某企業木塑復合材料生產流程示意圖。(1)根據圖示,指出可以為木塑復合材料生產提供原料的工業部門。(2分)(2)該生產流程中,減少資源浪費的主要措施包括______(填序號)。(2分)①廢棄物再生利用 ②使用化學添加劑 ③廢料處理后循環使用(3)根據該生產流程的啟示,列舉兩項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普遍參與且符合可持續發展模式的行為。(4分)答案精析1.C 2.B [第1題,結合圖示分析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臭氧總量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在中緯度,臭氧總量大致隨緯度的升高而遞增,而在高緯度臭氧總量隨緯度的升高而遞減且遞減明顯;臭氧總量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無關。第2題,臭氧總量減少使平流層吸收太陽紫外線短波輻射的能力降低,從而使平流層氣溫降低,使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輻射增強。]3.D 4.C 5.B [第3題,根據圖示及材料可知,當地人用挖掘機將山坡林地開鑿成一階一階的,主要目的是將山地開墾為梯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D正確;開發礦產資源不會將山坡開鑿成一階一階的,A錯誤;把林地開鑿成一階一階的,會破壞植被,加劇坡地水土流失,B錯誤;該工程會增加農民就業機會,但不是主要目的,C錯誤。第4題,開墾山坡林地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開發礦產,不會造成礦產資源枯竭,也不會加重大氣污染,①②錯誤;梯田雖然有減緩山坡水流速度的作用,但由于開墾山坡林地造成森林資源減少,地表變得裸露,會加劇水土流失,③④正確。第5題,根據上題分析可知,開墾山坡林地造成森林資源減少,水土流失加劇,針對這些問題可因地制宜,采取禁止陡坡開荒等措施,B正確。節約淡水資源、開發風電、修建蓄水工程對解決該地環境問題作用不大,A、C、D錯誤。]6.A 7.B [第6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包括持續性原則、公平性原則和共同性原則。該產業鏈中的廢棄物循環利用、資源充分利用等,減少了廢棄物排放,節約了資源,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原則。故A正確。第7題,注意題目要求為生態效益。①⑤屬于經濟效益,不屬于生態效益。②③④屬于農業生態園的生態效益。故B正確。]8.C 9.D 10.A [第8題,環境的反饋作用是環境直接指向人類社會的箭頭,是人類生產、生活向自然界排放廢棄物后,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Ⅲ符合題意。故選C。第9題,環境向人類社會提供生存空間、物質和能量的箭頭是由自然環境向外的兩個箭頭,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第10題,環境供應資源和凈化廢棄物的能力是有限的,人類向環境過度索取物質和能量,過度排放廢棄物,將會引發一系列的環境問題,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11.B 12.A [第11題,從圖中看,不同垃圾最終的處理方法不是全部集中焚燒、填埋,危險廢物進入處理廠,廚余垃圾經處理廠加工,成為沼氣和肥料,可回收物經分揀中心進入再生資源企業,③錯誤,故選B。第12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公平性、持續性和共同性,沒有階段性原則,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故選A。]13.C 14.A [第13題,圖中的生產活動為農業生產,因而該圖反映的社會發展階段是農業文明時期。農業文明時期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漸增強,在局部地區出現了生態破壞問題。故選C。第14題,農業生產活動會造成地表植被破壞,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故選A。]15.C 16.D [第15題,由材料可知,該廠污水處理中加入混凝劑后在水池進行反應,可以加速懸浮物的沉淀,有利于快速進行污水處理,提高污水處理效率,C正確。第16題,由材料“傳統處理方法一般是通過沉淀處理后直接排放,等待周期較長”可知,傳統污水處理方法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優化后的污水處理模式,可以快速使大量懸浮物質沉降,將污水更快地處理、分解,更快地進入到新環節,且沉淀、過濾后的水可作為工農業、生活用水,可以提高經濟收益,D正確。對改善工業結構作用不大,A錯誤;材料中沒有占地面積的相關信息,C錯誤;優化后的污水處理模式需要加入消毒劑和混凝劑,會增加處理成本,B錯誤。]17.A 18.D [第17題,結合圖示可知,該地區環境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擴大耕地,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長過快,對糧食需求量增多。故選A。第18題,該地位于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人多地少。當地農業主要為種植業,導致圍湖造田、毀林開荒,引起水土流失、旱澇加重等一系列問題,因此該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立足于當地山地面積占比較大的實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立體農業。故選D。]19.B 20.D [第19題,根據圖中內容可判斷出該項目是依靠當地豐富的馬鈴薯資源發展起來的;在該項目中,馬鈴薯得到充分利用和加工,提高了馬鈴薯產品的附加值;在生產過程中,上一個環節的廢棄物成為下一個環節的生產原料,大大減輕了環境污染,但不能徹底消除污染,②③正確。故選B。第20題,吉林緯度較高,熱量條件較差,因而發展沼氣條件并不優越;在新疆等干旱、半干旱地區,農作物秸稈并不豐富;山東水稻的種植面積較小,因此稻草原料并不豐富;廣西熱量條件好,可利用以養豬為重點的養殖業和以水果為龍頭的種植業產生的原料發展清潔能源。故選D。]21.(1)共同性(2)發達國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歷史上累計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發展中國家。(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紙;踐行垃圾分類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節約用水、用電。(其他回答合理即可)解析 第(1)題,“巴厘島路線圖”計劃第一項第一款最能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性原則。第(2)題,據圖分析可知,發達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的比重較大。第(3)題,聯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面來回答,合理即可。22.(1)消耗大量木材和水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產生大量垃圾,嚴重污染環境。(2)使用可降解的環保包裝袋;鼓勵市民對快遞包裝進行循環利用;企業采取快遞包裝的有償回收措施;立法規范快遞包裝的種類、規格、技術要求;不可降解的垃圾統一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理等。23.(1)漲潮時,滸苔浸入海水中,可以吸收養分;落潮時,滸苔出露在空氣中,進行光合作用。(2)青島附近海域海水溫度適宜滸苔生長;夏季風由南向北吹動海水,把滸苔帶到青島附近海域;山東半島深入海洋,將北上的滸苔截留;青島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大量廢水排入海水中,為滸苔的生長提供了營養。(3)加強海域環境監測;入海污水凈化;提高滸苔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可利用水平。24.(1)化學工業、木材加工業(家具制造業、塑料加工業等)。(2)①③ (3)垃圾分類處理、淘米水洗菜等。解析 (1)從圖中可以看出,木塑復合材料的原料是化學添加劑、廢舊塑料、廢舊家具、農業秸稈、木材、稻殼。因此,可以為木塑復合材料生產提供原料的工業部門有化學工業、木材加工業(家具制造業、塑料加工業等)。(2)在該生產流程,減少資源浪費的主要方式是對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因此,填寫序號①③。使用化學添加劑在該生產流程中沒有循環。(3)只要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模式,綠色環保且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普遍參與的措施即可。如:垃圾分類處理、淘米水洗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共55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B D C B A B C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B A C A C D題號 17 18 19 20答案 A D B D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1)共同性(2)發達國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歷史上累計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發展中國家。(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紙;踐行垃圾分類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節約用水、用電。(其他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1)消耗大量木材和水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產生大量垃圾,嚴重污染環境。(2)使用可降解的環保包裝袋;鼓勵市民對快遞包裝進行循環利用;企業采取快遞包裝的有償回收措施;立法規范快遞包裝的種類、規格、技術要求;不可降解的垃圾統一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理等。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1)漲潮時,滸苔浸入海水中,可以吸收養分;落潮時,滸苔出露在空氣中,進行光合作用。(2)青島附近海域海水溫度適宜滸苔生長;夏季風由南向北吹動海水,把滸苔帶到青島附近海域;山東半島深入海洋,將北上的滸苔截留;青島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大量廢水排入海水中,為滸苔的生長提供了營養。(3)加強海域環境監測;入海污水凈化;提高滸苔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可利用水平。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1)化學工業、木材加工業(家具制造業、塑料加工業等)。(2)①③ (3)垃圾分類處理、淘米水洗菜等。答案(2024·安徽銅陵期末)臭氧層保護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環保議題之一。下圖反映了部分年份9月30°S~80°S平流層臭氧總量變化狀況。讀圖,回答1~2題。1.隨著時間的推移,臭氧總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隨緯度的升高而遞減C.在高緯地區遞減明顯D.隨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答案結合圖示分析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臭氧總量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在中緯度,臭氧總量大致隨緯度的升高而遞增,而在高緯度臭氧總量隨緯度的升高而遞減且遞減明顯;臭氧總量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無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安徽銅陵期末)臭氧層保護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環保議題之一。下圖反映了部分年份9月30°S~80°S平流層臭氧總量變化狀況。讀圖,回答1~2題。2.臭氧總量減少直接導致A.太陽紫外線輻射減少B.平流層氣溫降低C.酸雨區面積縮小D.地面輻射強度減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臭氧總量減少使平流層吸收太陽紫外線短波輻射的能力降低,從而使平流層氣溫降低,使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輻射增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某日小明同學在他的家鄉郊游時看到,山區坡地上多臺挖掘機正在作業,這些挖掘機將山坡林地開鑿成一階一階的。下圖為“挖掘機作業場景圖”。據此完成3~5題。3.圖中當地人用挖掘機開鑿山坡林地主要是為了A.開發利用礦產資源B.減輕坡地水土流失C.增加農民就業機會D.擴大糧食種植面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根據圖示及材料可知,當地人用挖掘機將山坡林地開鑿成一階一階的,主要目的是將山地開墾為梯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D正確;開發礦產資源不會將山坡開鑿成一階一階的,A錯誤;把林地開鑿成一階一階的,會破壞植被,加劇坡地水土流失,B錯誤;該工程會增加農民就業機會,但不是主要目的,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某日小明同學在他的家鄉郊游時看到,山區坡地上多臺挖掘機正在作業,這些挖掘機將山坡林地開鑿成一階一階的。下圖為“挖掘機作業場景圖”。據此完成3~5題。4.圖中山坡林地的開鑿可能會產生的環境問題有①礦產資源枯竭 ②大氣污染加重 ③森林資源減少 ④水土流失加劇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開墾山坡林地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開發礦產,不會造成礦產資源枯竭,也不會加重大氣污染,①②錯誤;梯田雖然有減緩山坡水流速度的作用,但由于開墾山坡林地造成森林資源減少,地表變得裸露,會加劇水土流失,③④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某日小明同學在他的家鄉郊游時看到,山區坡地上多臺挖掘機正在作業,這些挖掘機將山坡林地開鑿成一階一階的。下圖為“挖掘機作業場景圖”。據此完成3~5題。5.針對小明家鄉開鑿山坡林地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可采取的措施是A.節約淡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B.因地制宜,禁止陡坡開荒C.開發風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D.修建蓄水工程,保障居民生活用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根據上題分析可知,開墾山坡林地造成森林資源減少,水土流失加劇,針對這些問題可因地制宜,采取禁止陡坡開荒等措施,B正確。節約淡水資源、開發風電、修建蓄水工程對解決該地環境問題作用不大,A、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某農業生態園生態鏈循環模式圖”,完成6~7題。6.該產業鏈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A.持續性原則B.公平性原則C.共同性原則D.效益最優化原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包括持續性原則、公平性原則和共同性原則。該產業鏈中的廢棄物循環利用、資源充分利用等,減少了廢棄物排放,節約了資源,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原則。故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7.該農業生態園的主要生態效益有①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②廢棄物資源化,減少環境污染 ③使用有機肥料,發展綠色生產 ④果草套種,提高土地利用率 ⑤促進餐飲、休閑旅游等第三產業的發展A.①②⑤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某農業生態園生態鏈循環模式圖”,完成6~7題。注意題目要求為生態效益。①⑤屬于經濟效益,不屬于生態效益。②③④屬于農業生態園的生態效益。故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示意圖”,回答8~10題。8.圖中箭頭表示環境反饋作用的是A.Ⅰ B.ⅡC.Ⅲ D.Ⅳ√環境的反饋作用是環境直接指向人類社會的箭頭,是人類生產、生活向自然界排放廢棄物后,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Ⅲ符合題意。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環境向人類社會提供生存空間、物質和能量的箭頭是由自然環境向外的兩個箭頭,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讀“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示意圖”,回答8~10題。9.圖中數字代表環境向人類社會提供生存空間、物質和能量的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示意圖”,回答8~10題。10.根據圖中的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環境具有提供無限的物質、能量,容納無限廢棄物的能力B.如果人類向環境過度排放廢棄物,將引發環境問題C.如果人類過度索取物質、能量,那么環境的反饋作用將不利于人類的生存D.人類依賴并改造環境,環境又反作用于人類√環境供應資源和凈化廢棄物的能力是有限的,人類向環境過度索取物質和能量,過度排放廢棄物,將會引發一系列的環境問題,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江西新余開學考試)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落地施行。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按照“干濕分開,資源回收,末端決定前端”的原則開展。下圖為“生活垃圾回收處理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1~12題。11.依據“干濕分開,資源回收,末端決定前端”的原則,北京市生活垃圾①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 ②分類體系分為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四步 ③最終處理方法都是集中焚燒、填埋 ④其中的有害垃圾投放應注意避免二次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從圖中看,不同垃圾最終的處理方法不是全部集中焚燒、填埋,危險廢物進入處理廠,廚余垃圾經處理廠加工,成為沼氣和肥料,可回收物經分揀中心進入再生資源企業,③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公平性、持續性和共同性,沒有階段性原則,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故選A。(2024·江西新余開學考試)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落地施行。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按照“干濕分開,資源回收,末端決定前端”的原則開展。右圖為“生活垃圾回收處理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1~12題。12.垃圾分類處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①公平性原則 ②持續性原則 ③共同性原則 ④階段性原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四川西昌期末)下圖為“某社會發展階段人地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13~14題。13.關于該社會發展階段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類依賴環境,崇拜自然B.人類試圖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環境問題主要為局部性的生態破壞D.人類已經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圖中的生產活動為農業生產,因而該圖反映的社會發展階段是農業文明時期。農業文明時期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漸增強,在局部地區出現了生態破壞問題。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四川西昌期末)下圖為“某社會發展階段人地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13~14題。14.圖示生產活動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主要有①植被破壞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環境污染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農業生產活動會造成地表植被破壞,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福建泉州期末)煤礦污水中除了有毒有害物質外,還存在大量懸浮物質。傳統處理方法一般是通過沉淀處理后直接排放,等待周期較長。某煤廠對煤礦污水處理工藝進行了優化,加入混凝劑和消毒劑,右圖示意該廠污水處理流程。據此完成15~16題。15.圖示該廠污水處理流程中,加入混凝劑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有毒有害物質 B.加速水體流動C.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D.精準調節水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材料可知,該廠污水處理中加入混凝劑后在水池進行反應,可以加速懸浮物的沉淀,有利于快速進行污水處理,提高污水處理效率,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福建泉州期末)煤礦污水中除了有毒有害物質外,還存在大量懸浮物質。傳統處理方法一般是通過沉淀處理后直接排放,等待周期較長。某煤廠對煤礦污水處理工藝進行了優化,加入混凝劑和消毒劑,右圖示意該廠污水處理流程。據此完成15~16題。16.與傳統污水處理方法相比,優化后的污水處理模式的顯著優點是A.改善工業結構 B.降低處理成本 C.減少土地占用 D.提高經濟效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材料“傳統處理方法一般是通過沉淀處理后直接排放,等待周期較長”可知,傳統污水處理方法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優化后的污水處理模式,可以快速使大量懸浮物質沉降,將污水更快地處理、分解,更快地進入到新環節,且沉淀、過濾后的水可作為工農業、生活用水,可以提高經濟收益,D正確。對改善工業結構作用不大,A錯誤;材料中沒有占地面積的相關信息,C錯誤;優化后的污水處理模式需要加入消毒劑和混凝劑,會增加處理成本,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結合圖示可知,該地區環境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擴大耕地,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長過快,對糧食需求量增多。故選A。讀“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某地開墾荒地引起的惡性循環示意圖”,回答17~18題。17.該地區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增長過快B.不合理利用資源C.片面追求經濟增長D.工業化快速發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該地位于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人多地少。當地農業主要為種植業,導致圍湖造田、毀林開荒,引起水土流失、旱澇加重等一系列問題,因此該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立足于當地山地面積占比較大的實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立體農業。故選D。讀“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某地開墾荒地引起的惡性循環示意圖”,回答17~18題。18.該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于A.緩坡退耕,發展大牧場放牧業B.修建梯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態環境D.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立體農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比利時鏈式循環綠色清潔能源項目示意圖”,完成19~20題。19.關于該項目的分析,正確的是①依靠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而發展 ②提高馬鈴薯產品附加值 ③上一個環節的廢棄物成為下一個環節的生產原料 ④徹底消除了污染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根據圖中內容可判斷出該項目是依靠當地豐富的馬鈴薯資源發展起來的;在該項目中,馬鈴薯得到充分利用和加工,提高了馬鈴薯產品的附加值;在生產過程中,上一個環節的廢棄物成為下一個環節的生產原料,大大減輕了環境污染,但不能徹底消除污染,②③正確。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比利時鏈式循環綠色清潔能源項目示意圖”,完成19~20題。20.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借鑒該項目的經驗,依托當地豐富的農作物秸稈等原料發展清潔能源,下列地區與實際最符合的是A.在吉林,以豐富的玉米秸稈為原料結合養殖業發展沼氣條件最為優越B.在新疆、內蒙古等干旱、半干旱地區,發展該類項目是解決農村能源不足的主要出路C.在山東,利用豐富的稻草為原料結合農產品加工發展類似項目D.在廣西,利用以養豬為重點的養殖業和以水果為龍頭的種植業大力發展類似項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吉林緯度較高,熱量條件較差,因而發展沼氣條件并不優越;在新疆等干旱、半干旱地區,農作物秸稈并不豐富;山東水稻的種植面積較小,因此稻草原料并不豐富;廣西熱量條件好,可利用以養豬為重點的養殖業和以水果為龍頭的種植業產生的原料發展清潔能源。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孕育出備受矚目的“巴厘島路線圖”計劃。該計劃第一項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考慮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其他相關因素,與會各方同意長期合作,共同行動,把“減排溫室氣體”作為全球長期目標。材料二 右圖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與二氧化碳排放比重比較圖。(1)材料一中“巴厘島路線圖”計劃第一項第一款所指出的內容最能體現可持續發展的_________原則。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共同性“巴厘島路線圖”計劃第一項第一款最能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性原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據圖分析可知,發達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的比重較大。答案 發達國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歷史上累計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發展中國家。(2)分析發達國家在減排中要承擔更多責任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聯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面來回答,合理即可。答案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紙;踐行垃圾分類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節約用水、用電。(其他回答合理即可)(3)公眾參與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做才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某購物節過后,市民李女士在網上搶購的十幾件商品陸續送達家中。商品到來的同時,李女士家中也增加了不少快遞包裝垃圾:紙盒、塑料袋、氣泡墊等。據悉快遞包裝盒用掉的一噸紙,需要用掉20株樹齡為20~40年的樹木,一個普通快遞盒重量不會超過50 g,但這個盒子的制作需要消耗2 000 g的水和木材。此外,有消息稱,每年快遞包裝用的膠帶紙總長能繞地球200多圈。(1)使用快遞包裝帶來的主要環境問題有哪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消耗大量木材和水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產生大量垃圾,嚴重污染環境。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某購物節過后,市民李女士在網上搶購的十幾件商品陸續送達家中。商品到來的同時,李女士家中也增加了不少快遞包裝垃圾:紙盒、塑料袋、氣泡墊等。據悉快遞包裝盒用掉的一噸紙,需要用掉20株樹齡為20~40年的樹木,一個普通快遞盒重量不會超過50 g,但這個盒子的制作需要消耗2 000 g的水和木材。此外,有消息稱,每年快遞包裝用的膠帶紙總長能繞地球200多圈。(2)針對日益嚴重的快遞污染,請提出一些治理建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使用可降解的環保包裝袋;鼓勵市民對快遞包裝進行循環利用;企業采取快遞包裝的有償回收措施;立法規范快遞包裝的種類、規格、技術要求;不可降解的垃圾統一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理等。23.(2024·貴州貴陽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滸苔是一種藻類植物,生長在潮間帶的灘涂和礫石上。滸苔生長適宜水溫為20~25 ℃,25 ℃以上則會慢慢死亡消失。每年春夏季節,山東青島頻繁遭受大規模滸苔侵襲,大量滸苔漂浮聚集到岸邊,不僅破壞海洋生態,還會嚴重影響海上活動。專家推測,青島滸苔的爆發主要與水溫、季風、海域輪廓、人類活動等因素有關。圖1示意2021年夏季某日青島附近海域滸苔分布,圖2為人工清理滸苔圖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簡述漲、落潮對滸苔生長的有利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漲潮時,滸苔浸入海水中,可以吸收養分;落潮時,滸苔出露在空氣中,進行光合作用。(2)說明青島附近海域春夏季節滸苔爆發的原因。答案 青島附近海域海水溫度適宜滸苔生長;夏季風由南向北吹動海水,把滸苔帶到青島附近海域;山東半島深入海洋,將北上的滸苔截留;青島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大量廢水排入海水中,為滸苔的生長提供了營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3)提出青島海域防治滸苔泛濫成災的措施。答案 加強海域環境監測;入海污水凈化;提高滸苔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可利用水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發展循環經濟是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下圖為某企業木塑復合材料生產流程示意圖。(1)根據圖示,指出可以為木塑復合材料生產提供原料的工業部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化學工業、木材加工業(家具制造業、塑料加工業等)。從圖中可以看出,木塑復合材料的原料是化學添加劑、廢舊塑料、廢舊家具、農業秸稈、木材、稻殼。因此,可以為木塑復合材料生產提供原料的工業部門有化學工業、木材加工業(家具制造業、塑料加工業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發展循環經濟是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下圖為某企業木塑復合材料生產流程示意圖。(2)該生產流程中,減少資源浪費的主要措施包括______(填序號)。①廢棄物再生利用 ②使用化學添加劑 ③廢料處理后循環使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①③在該生產流程,減少資源浪費的主要方式是對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因此,填寫序號①③。使用化學添加劑在該生產流程中沒有循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發展循環經濟是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下圖為某企業木塑復合材料生產流程示意圖。(3)根據該生產流程的啟示,列舉兩項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普遍參與且符合可持續發展模式的行為。答案 垃圾分類處理、淘米水洗菜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只要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模式,綠色環保且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普遍參與的措施即可。如:垃圾分類處理、淘米水洗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五.docx 章末檢測試卷五.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