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階段練習二(分值:98分)(選擇題1~17題,每小題4分,共68分)城市作為一種聚落景觀,是人類文明的體現。蘇州古城坐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并行,建筑臨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據此完成1~2題。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蘇州古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北美現代城市的布局與蘇州類似C.法國巴黎市中心也為“前巷后河”景觀D.蘇州的建筑格局與北京類似2.下列不能體現地域文化對城市影響的是( )A.蘇州古城“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B.北京故宮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C.華盛頓以國會大廈為中心D.商業區多布局在人流量大的地區(2024·福建廈門期末)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市水生態環境正發生著變化。下圖為“城市某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雨水排放模式比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對區域水循環造成的影響是( )A.蒸發量增加B.降水量增加C.雨季地表徑流量增加D.地下徑流量增加4.圖示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優點包括( )①減輕土壤侵蝕 ②補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滲量④根治城市內澇 ⑤解決城市缺水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下圖為“某城市規劃圖”,為加強新區建設,將新建住宅區、公路線各一處。圖中住宅區B1、B2、B3和公路L1、L2、L3作為選址方案。讀圖回答5~6題。5.新建住宅區和公路線的最佳組合是( )A.B1、L2 B.B3、L2C.B2、L3 D.B3、L36.下列關于該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A.工業區分散布局利于環境保護B.為改善城市環境設置了基本農田C.工業新區位于城市盛行風的上風向D.城市空間形態主要受鐵路線的影響(2024·天津北辰區月考)填充式改造是指在基礎設施配套較完善的城區內,對閑置、廢棄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進行再開發。下圖示意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某老舊住宅區,該住宅區建于20世紀70年代,目前原住戶比例較高。開發商對其進行填充式改造,改善原有公寓樓的內部設施,加裝電梯,并在樓頂加建2~3層。據此完成7~8題。7.填充式改造可以( )①改善居住環境 ②擴大城市面積 ③緩解住房壓力 ④節約建設用地 ⑤節省建筑能耗A.②③④ B.②③⑤C.①③④ D.①③⑤8.讓開發商擔心的改造后停車空間不足問題實際上并未出現,最可能的原因是( )A.車輛停放時間短暫B.住戶老齡化較嚴重C.常住人口數量較少D.經濟水平低購車少下圖為“城鎮化發展階段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9.與階段Ⅰ相比,階段Ⅱ正處于( )A.中心城市化階段 B.郊區城市化階段C.逆城市化階段 D.再城市化階段10.階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達性差 ②地價昂貴 ③污染嚴重 ④遠離商業中心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2024·吉林長春期末)云南中部高原區的傳統民居“一顆印”(見下圖),正房多為三間,由長輩居住,左右各一間或兩間耳房,由子女居住;底層為廚房和豬、馬牲畜欄圈,樓上房間供人居住、儲存糧食和雜物等;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并均挑出腰檐,正房腰稱“大廈”,耳房腰稱“小廈”,大小廈連通。據此完成11~13題。11.“一顆印”一樓、二樓的用途不同,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洪澇 C.氣候 D.地震12.“一顆印”大小廈相連通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雨天穿行 B.增加居住面積C.減少建筑材料 D.增加太陽輻射13.“一顆印”正房、耳房的高度差異,主要體現的中華傳統文化理念是( )A.人地協調 B.陰陽平衡C.長幼有序 D.中庸之道(2024·安徽安慶調研)下圖是“我國某城市沿某方向各類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14~15題。14.從2010年到2020年,該城市住宅區范圍大致由距市中心( )A.0.5~5.8千米處擴展到1.1~6.5千米處B.0.5~3.9千米處擴展到1.1~4.5千米處C.1.1~3.9千米處擴展到1.5~4.5千米處D.1.1~3.9千米處擴展到1.5~6.5千米處15.2020年某大型超市連鎖店進駐該城市,選址位于圖示方向距市中心4.5千米處,選址原因最可能是( )A.市中心交通擁堵B.地租比周圍地區低C.交通便利,便于居民就近消費D.市中心人口減少浙江省某市某中學開展鄉土地理社會調查活動,分別選取了該市旅游、商業、工業、農業四個面積大致相當的功能區作為研究對象。下圖為學生繪制的“該市四個功能區某年人口與經濟狀況統計圖”,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功能區的常住人口分別為1.7萬、5萬、8萬、2萬,圓心位置表示該功能區坐標值,扇形圖表示其人口年齡構成。據此完成16~17題。16.圖示甲、乙、丙、丁四個功能區分別表示( )A.農業區、工業區、旅游區、商業區B.農業區、旅游區、工業區、商業區C.工業區、農業區、商業區、旅游區D.工業區、農業區、旅游區、商業區17.甲功能區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城鎮化導致勞動力向外遷移B.環境優美吸引老年人至此養老C.經濟因素使人口出生率下降D.醫療水平使人口死亡率下降18.(2024·浙江寧波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傳統民居可以反映鄉村聚落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同時也受當地地域文化的影響。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房屋類型景觀圖,分別拍攝于我國山東膠東某漁村、新疆吐魯番某村莊、海口騎樓老街民居。(1)海草房以石筑墻,用曬干的海草做屋頂,有的海草房上還覆蓋著細漁網,推測分析海草房屋頂上覆蓋漁網的主要目的。(4分)(2)比較海草房和晾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的坡度大小,并說明原因。(6分)(3)說明騎樓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形式的原因。(4分)19.(2024·湖北武漢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把加快發展中小城市作為優化城鎮規模結構的主攻方向。鼓勵引導產業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把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下圖為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示意圖。(1)據圖說出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4分)(2)指出我國目前城鎮化所處發展階段及易出現的城鎮化問題。(6分)(3)簡述我國推進中小城市城鎮化的意義。(6分)答案精析1.A 2.D [第1題,蘇州古城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A正確。北美現代城市的布局與蘇州不同,B錯誤。歐洲的傳統城市多以教堂為中心,法國巴黎是以巴黎圣母院為中心布局,C錯誤。北京以故宮建筑群為中心布局,與蘇州的建筑格局不同,D錯誤。第2題,商業區多布局在人流量大的地區,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不能體現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D符合題意,故選D。]3.C 4.B [第3題,城鎮化使城市水體面積減少,硬化道路增加,蒸發量減少,A錯誤;城鎮化對區域降水量影響不大,B錯誤;城鎮化使硬化道路增加,雨季地表徑流量增加,C正確;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城市道路逐漸硬化,使用不透水磚,導致下滲量逐漸減少,地下徑流減少,D錯誤。故選C。第4題,讀圖可知,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滲水路面,下滲量增加,可補充地下水資源,②③正確;增加了綠化帶、滲水道路,可以減小地表徑流,緩解城市內澇,但是不能根治城市內澇,④錯誤;圖中對雨水進行收集,可以緩解城市缺水問題,但不能解決城市缺水問題,⑤錯誤;該模式對減輕土壤侵蝕影響不大,①錯誤。故選B。]5.D 6.A [第5題,圖中B1占用基本農田,且距離公路較遠,出行不便,故A項不合適。B2距城區較遠,兩側被鐵路包圍,且沒有通往市區的公路,出行不便,故C項不合適。B3位于城市盛行風的上風向,依山傍水,環境較好,且交通便利,最適宜建住宅區;L2占用基本農田,而L3不占用基本農田且距離B3較近,故L3是最適宜修建的公路線,故選D。第6題,該城市北部、東部為丘陵地形,城區布局空間較小,主導風向為東南風。若工業區集中布局,大氣污染物不易擴散,將會加重環境污染,故工業區分散布局利于環境保護;設置基本農田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糧食生產,與改善城市環境關系不大;圖中顯示工業新區位于市中心的東北部,位于與城市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該城市空間形態受地形影響較大。]7.C 8.B [第7題,根據材料可知,填充式改造是對閑置、廢棄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進行再開發,在樓頂加建2~3層,因而可以緩解住房壓力,但不能節省建筑能耗,③正確,⑤錯誤;該方式是對已經發展成熟的城區進行完善式再開發,而不是擴張新的城市用地,因此可以節約建設用地,避免“攤大餅”式擴張造成的城市問題,②錯誤,④正確;由材料“改善原有公寓樓的內部設施,加裝電梯”可知,填充式改造改善了居住環境,①正確。綜上,①③④正確,②⑤錯誤。故選C。第8題,根據材料可知,該住宅區建于20世紀70年代,且原住戶比例較高,推測該住宅區住戶中老年人口比例較高,私家車需求少,停車位需求較少,B正確。]9.B 10.D [第9題,與階段Ⅰ相比,階段Ⅱ城市人口分布特征是:城區市中心附近,人口密度呈現高峰,郊區呈現人口密度次高峰,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郊區人口密度上升,屬于郊區城市化階段,B正確。故選B。第10題,階段Ⅱ中,郊區人口增長速度大于城區,城區的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城區地價高,部分居民遷到了郊區;另一方面是因為城區污染比較嚴重,人們選擇了環境相對優越的郊區,②③符合題意,D正確。故選D。]11.C 12.A 13.C [第11題,云南中部高原區降水較多,“一顆印”底層潮濕且多蚊蟲,因此主要用作廚房和豬、馬等牲畜欄圈;二樓相對干燥,蚊蟲少,主要用于居住、儲存糧食和雜物等。故選C。第12題,大小廈是正房和耳房面向天井挑出的腰檐,無法住人,也不能減少建筑材料,而且會遮擋光照,但便于雨天時穿行。故選A。第13題,由材料可知,正房多是長輩居住,耳房多是晚輩居住,因此正房高、耳房低的高度差異主要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長幼有序理念,C正確。]14.B 15.C [第14題,2010年,住宅區的范圍大致是距市中心0.5~3.9千米處;2020年,住宅區的范圍大致是距市中心1.1~4.5千米處。故選B。第15題,影響商業區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場和交通。2020年,圖中距市中心4.5千米處地租突然升高,很可能是交通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加上靠近住宅區,便于居民就近消費。]16.B 17.A [第16題,讀圖可知,甲功能區GDP總量最小,建設用地比重最小,最可能為農業區;乙、丙功能區GDP總量相當,但丙建設用地比重更高,所以乙應為旅游區,丙應為工業區;丁功能區GDP總量最大,建設用地比重接近100%,建設用地比重大,應為商業區,故選B。第17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甲功能區為農業區,其GDP總量最小。由于城鎮化吸引大量勞動力進城務工,勞動力向外遷移,導致當地老年人口比重大,A正確。故選A。]18.(1)避免海風刮跑屋頂海草;減輕飛鳥、走獸對屋頂的破壞;減輕降水等外力對海草房屋頂的沖刷。(2)海草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大于晾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原因:海草房位于季風區,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為增加排水速度,屋脊坡度較大;晾房位于西北地區,降水少,屋脊坡度小。(3)海口夏季太陽高度較大,走廊可以避免太陽暴曬,可用于納涼;降水較多,多臺風,走廊可以為行人遮風避雨。19.(1)城鎮化水平較低,速度快;人口向城鎮集聚,城鎮人口不斷增加;中小城鎮的規模擴大,數量增加等。(2)階段:中期(加速發展)階段。問題:住房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3)促進中小城市經濟增長,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改善居住環境,提高中小城市的幸福指數(生活品質);促進產業布局更加合理,提高區域資源利用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社會和諧等。(共41張PPT)階段練習二第二章123456789101112131415對一對答案16171819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D C B D A C B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C A C B C B題號 17答案 A12345678910111213141518.(1)避免海風刮跑屋頂海草;減輕飛鳥、走獸對屋頂的破壞;減輕降水等外力對海草房屋頂的沖刷。(2)海草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大于晾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原因:海草房位于季風區,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為增加排水速度,屋脊坡度較大;晾房位于西北地區,降水少,屋脊坡度小。(3)海口夏季太陽高度較大,走廊可以避免太陽暴曬,可用于納涼;降水較多,多臺風,走廊可以為行人遮風避雨。答案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19.(1)城鎮化水平較低,速度快;人口向城鎮集聚,城鎮人口不斷增加;中小城鎮的規模擴大,數量增加等。(2)階段:中期(加速發展)階段。問題:住房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3)促進中小城市經濟增長,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改善居住環境,提高中小城市的幸福指數(生活品質);促進產業布局更加合理,提高區域資源利用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社會和諧等。答案16171819城市作為一種聚落景觀,是人類文明的體現。蘇州古城坐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并行,建筑臨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據此完成1~2題。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蘇州古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北美現代城市的布局與蘇州類似C.法國巴黎市中心也為“前巷后河”景觀D.蘇州的建筑格局與北京類似√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蘇州古城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A正確。北美現代城市的布局與蘇州不同,B錯誤。歐洲的傳統城市多以教堂為中心,法國巴黎是以巴黎圣母院為中心布局,C錯誤。北京以故宮建筑群為中心布局,與蘇州的建筑格局不同,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商業區多布局在人流量大的地區,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不能體現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D符合題意,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城市作為一種聚落景觀,是人類文明的體現。蘇州古城坐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并行,建筑臨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據此完成1~2題。2.下列不能體現地域文化對城市影響的是A.蘇州古城“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B.北京故宮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C.華盛頓以國會大廈為中心D.商業區多布局在人流量大的地區√(2024·福建廈門期末)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市水生態環境正發生著變化。下圖為“城市某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雨水排放模式比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對區域水循環造成的影響是A.蒸發量增加B.降水量增加C.雨季地表徑流量增加D.地下徑流量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城鎮化使城市水體面積減少,硬化道路增加,蒸發量減少,A錯誤;城鎮化對區域降水量影響不大,B錯誤;城鎮化使硬化道路增加,雨季地表徑流量增加,C正確;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城市道路逐漸硬化,使用不透水磚,導致下滲量逐漸減少,地下徑流減少,D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2024·福建廈門期末)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市水生態環境正發生著變化。下圖為“城市某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雨水排放模式比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4.圖示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優點包括①減輕土壤侵蝕 ②補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滲量 ④根治城市內澇 ⑤解決城市缺水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讀圖可知,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滲水路面,下滲量增加,可補充地下水資源,②③正確;增加了綠化帶、滲水道路,可以減小地表徑流,緩解城市內澇,但是不能根治城市內澇,④錯誤;圖中對雨水進行收集,可以緩解城市缺水問題,但不能解決城市缺水問題,⑤錯誤;該模式對減輕土壤侵蝕影響不大,①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右圖為“某城市規劃圖”,為加強新區建設,將新建住宅區、公路線各一處。圖中住宅區B1、B2、B3和公路L1、L2、L3作為選址方案。讀圖回答5~6題。5.新建住宅區和公路線的最佳組合是A.B1、L2 B.B3、L2C.B2、L3 D.B3、L3√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圖中B1占用基本農田,且距離公路較遠,出行不便,故A項不合適。B2距城區較遠,兩側被鐵路包圍,且沒有通往市區的公路,出行不便,故C項不合適。B3位于城市盛行風的上風向,依山傍水,環境較好,且交通便利,最適宜建住宅區;L2占用基本農田,而L3不占用基本農田且距離B3較近,故L3是最適宜修建的公路線,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右圖為“某城市規劃圖”,為加強新區建設,將新建住宅區、公路線各一處。圖中住宅區B1、B2、B3和公路L1、L2、L3作為選址方案。讀圖回答5~6題。6.下列關于該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A.工業區分散布局利于環境保護B.為改善城市環境設置了基本農田C.工業新區位于城市盛行風的上風向D.城市空間形態主要受鐵路線的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該城市北部、東部為丘陵地形,城區布局空間較小,主導風向為東南風。若工業區集中布局,大氣污染物不易擴散,將會加重環境污染,故工業區分散布局利于環境保護;設置基本農田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糧食生產,與改善城市環境關系不大;圖中顯示工業新區位于市中心的東北部,位于與城市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該城市空間形態受地形影響較大。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2024·天津北辰區月考)填充式改造是指在基礎設施配套較完善的城區內,對閑置、廢棄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進行再開發。下圖示意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某老舊住宅區,該住宅區建于20世紀70年代,目前原住戶比例較高。開發商對其進行填充式改造,改善原有公寓樓的內部設施,加裝電梯,并在樓頂加建2~3層。據此完成7~8題。7.填充式改造可以①改善居住環境 ②擴大城市面積 ③緩解住房壓力 ④節約建設用地 ⑤節省建筑能耗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根據材料可知,填充式改造是對閑置、廢棄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進行再開發,在樓頂加建2~3層,因而可以緩解住房壓力,但不能節省建筑能耗,③正確,⑤錯誤;該方式是對已經發展成熟的城區進行完善式再開發,而不是擴張新的城市用地,因此可以節約建設用地,避免“攤大餅”式擴張造成的城市問題,②錯誤,④正確;由材料“改善原有公寓樓的內部設施,加裝電梯”可知,填充式改造改善了居住環境,①正確。綜上,①③④正確,②⑤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2024·天津北辰區月考)填充式改造是指在基礎設施配套較完善的城區內,對閑置、廢棄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進行再開發。下圖示意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某老舊住宅區,該住宅區建于20世紀70年代,目前原住戶比例較高。開發商對其進行填充式改造,改善原有公寓樓的內部設施,加裝電梯,并在樓頂加建2~3層。據此完成7~8題。8.讓開發商擔心的改造后停車空間不足問題實際上并未出現,最可能的原因是A.車輛停放時間短暫 B.住戶老齡化較嚴重C.常住人口數量較少 D.經濟水平低購車少√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根據材料可知,該住宅區建于20世紀70年代,且原住戶比例較高,推測該住宅區住戶中老年人口比例較高,私家車需求少,停車位需求較少,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下圖為“城鎮化發展階段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9.與階段Ⅰ相比,階段Ⅱ正處于A.中心城市化階段B.郊區城市化階段C.逆城市化階段D.再城市化階段√與階段Ⅰ相比,階段Ⅱ城市人口分布特征是:城區市中心附近,人口密度呈現高峰,郊區呈現人口密度次高峰,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郊區人口密度上升,屬于郊區城市化階段,B正確。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階段Ⅱ中,郊區人口增長速度大于城區,城區的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城區地價高,部分居民遷到了郊區;另一方面是因為城區污染比較嚴重,人們選擇了環境相對優越的郊區,②③符合題意,D正確。故選D。下圖為“城鎮化發展階段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10.階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①交通通達性差 ②地價昂貴 ③污染嚴重 ④遠離商業中心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2024·吉林長春期末)云南中部高原區的傳統民居“一顆印”(見下圖),正房多為三間,由長輩居住,左右各一間或兩間耳房,由子女居住;底層為廚房和豬、馬牲畜欄圈,樓上房間供人居住、儲存糧食和雜物等;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并均挑出腰檐,正房腰稱“大廈”,耳房腰稱“小廈”,大小廈連通。據此完成11~13題。11.“一顆印”一樓、二樓的用途不同,主要影響因素是A.地形 B.洪澇C.氣候 D.地震√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云南中部高原區降水較多,“一顆印”底層潮濕且多蚊蟲,因此主要用作廚房和豬、馬等牲畜欄圈;二樓相對干燥,蚊蟲少,主要用于居住、儲存糧食和雜物等。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大小廈是正房和耳房面向天井挑出的腰檐,無法住人,也不能減少建筑材料,而且會遮擋光照,但便于雨天時穿行。故選A。(2024·吉林長春期末)云南中部高原區的傳統民居“一顆印”(見下圖),正房多為三間,由長輩居住,左右各一間或兩間耳房,由子女居住;底層為廚房和豬、馬牲畜欄圈,樓上房間供人居住、儲存糧食和雜物等;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并均挑出腰檐,正房腰稱“大廈”,耳房腰稱“小廈”,大小廈連通。據此完成11~13題。12.“一顆印”大小廈相連通的主要目的是A.便于雨天穿行 B.增加居住面積C.減少建筑材料 D.增加太陽輻射√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由材料可知,正房多是長輩居住,耳房多是晚輩居住,因此正房高、耳房低的高度差異主要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長幼有序理念,C正確。(2024·吉林長春期末)云南中部高原區的傳統民居“一顆印”(見下圖),正房多為三間,由長輩居住,左右各一間或兩間耳房,由子女居住;底層為廚房和豬、馬牲畜欄圈,樓上房間供人居住、儲存糧食和雜物等;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并均挑出腰檐,正房腰稱“大廈”,耳房腰稱“小廈”,大小廈連通。據此完成11~13題。13.“一顆印”正房、耳房的高度差異,主要體現的中華傳統文化理念是A.人地協調 B.陰陽平衡C.長幼有序 D.中庸之道√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2024·安徽安慶調研)下圖是“我國某城市沿某方向各類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14~15題。14.從2010年到2020年,該城市住宅區范圍大致由距市中心A.0.5~5.8千米處擴展到1.1~6.5千米處B.0.5~3.9千米處擴展到1.1~4.5千米處C.1.1~3.9千米處擴展到1.5~4.5千米處D.1.1~3.9千米處擴展到1.5~6.5千米處√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2010年,住宅區的范圍大致是距市中心0.5~3.9千米處;2020年,住宅區的范圍大致是距市中心1.1~4.5千米處。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2024·安徽安慶調研)下圖是“我國某城市沿某方向各類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14~15題。15.2020年某大型超市連鎖店進駐該城市,選址位于圖示方向距市中心4.5千米處,選址原因最可能是A.市中心交通擁堵B.地租比周圍地區低C.交通便利,便于居民就近消費D.市中心人口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影響商業區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場和交通。2020年,圖中距市中心4.5千米處地租突然升高,很可能是交通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加上靠近住宅區,便于居民就近消費。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浙江省某市某中學開展鄉土地理社會調查活動,分別選取了該市旅游、商業、工業、農業四個面積大致相當的功能區作為研究對象。下圖為學生繪制的“該市四個功能區某年人口與經濟狀況統計圖”,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功能區的常住人口分別為1.7萬、5萬、8萬、2萬,圓心位置表示該功能區坐標值,扇形圖表示其人口年齡構成。據此完成16~17題。16.圖示甲、乙、丙、丁四個功能區分別表示A.農業區、工業區、旅游區、商業區B.農業區、旅游區、工業區、商業區C.工業區、農業區、商業區、旅游區D.工業區、農業區、旅游區、商業區√16171819讀圖可知,甲功能區GDP總量最小,建設用地比重最小,最可能為農業區;乙、丙功能區GDP總量相當,但丙建設用地比重更高,所以乙應為旅游區,丙應為工業區;丁功能區GDP總量最大,建設用地比重接近100%,建設用地比重大,應為商業區,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浙江省某市某中學開展鄉土地理社會調查活動,分別選取了該市旅游、商業、工業、農業四個面積大致相當的功能區作為研究對象。下圖為學生繪制的“該市四個功能區某年人口與經濟狀況統計圖”,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功能區的常住人口分別為1.7萬、5萬、8萬、2萬,圓心位置表示該功能區坐標值,扇形圖表示其人口年齡構成。據此完成16~17題。17.甲功能區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A.城鎮化導致勞動力向外遷移B.環境優美吸引老年人至此養老C.經濟因素使人口出生率下降D.醫療水平使人口死亡率下降√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結合上題分析可知,甲功能區為農業區,其GDP總量最小。由于城鎮化吸引大量勞動力進城務工,勞動力向外遷移,導致當地老年人口比重大,A正確。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8.(2024·浙江寧波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傳統民居可以反映鄉村聚落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同時也受當地地域文化的影響。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房屋類型景觀圖,分別拍攝于我國山東膠東某漁村、新疆吐魯番某村莊、海口騎樓老街民居。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海草房以石筑墻,用曬干的海草做屋頂,有的海草房上還覆蓋著細漁網,推測分析海草房屋頂上覆蓋漁網的主要目的。16171819答案 避免海風刮跑屋頂海草;減輕飛鳥、走獸對屋頂的破壞;減輕降水等外力對海草房屋頂的沖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比較海草房和晾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的坡度大小,并說明原因。16171819答案 海草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大于晾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原因:海草房位于季風區,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為增加排水速度,屋脊坡度較大;晾房位于西北地區,降水少,屋脊坡度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3)說明騎樓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形式的原因。16171819答案 海口夏季太陽高度較大,走廊可以避免太陽暴曬,可用于納涼;降水較多,多臺風,走廊可以為行人遮風避雨。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9.(2024·湖北武漢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把加快發展中小城市作為優化城鎮規模結構的主攻方向。鼓勵引導產業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把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下圖為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示意圖。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據圖說出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16171819答案 城鎮化水平較低,速度快;人口向城鎮集聚,城鎮人口不斷增加;中小城鎮的規模擴大,數量增加等。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指出我國目前城鎮化所處發展階段及易出現的城鎮化問題。16171819答案 階段:中期(加速發展)階段。問題:住房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3)簡述我國推進中小城市城鎮化的意義。16171819答案 促進中小城市經濟增長,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改善居住環境,提高中小城市的幸福指數(生活品質);促進產業布局更加合理,提高區域資源利用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社會和諧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階段練習二.docx 第二章 階段練習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