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第一節 農業區位因素(分值:61分)(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2021·河北地理)察隅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當地農牧民曾引種獼猴桃,2011年開始規模種植(如圖)。種植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山區河谷臺地,土壤肥沃,水質優良,2017年“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可錯峰上市。獼猴桃種植帶動了當地農牧民脫貧。據此完成1~2題。1.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關鍵在于( )A.獨特的自然環境 B.傳統的生產方式C.先進的農業科技 D.豐富的種植經驗2.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有利于( )A.降低產品運輸費用 B.提高市場競爭力C.降低果園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2024·陜西漢中期末)棗樹,耐旱澇、耐鹽堿、耐貧瘠,能夠廣泛栽培。棗樹原產于我國,在亞洲、歐洲及南北美洲常有栽培。我國的紅棗生產量占世界的97%以上,但出口量不足1%,紅棗出口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日本等華人聚集區,國外非華人市場難以進入。據此完成3~4題。3.與歐洲國家相比,我國紅棗生產量高的原因可能是棗樹( )A.分布范圍廣大 B.栽培歷史悠久C.生產技術先進 D.國家政策支持4.國外非華人聚集地區紅棗銷售困難的主要影響因素可能是( )A.冷藏、保鮮技術 B.交通運輸費用C.國際貿易壁壘 D.飲食習慣差異煙臺市郊區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產蔬菜,并同時開辦了養豬場(如圖所示)。據此回答5~7題。5.利用塑料大棚種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條件 B.熱量條件C.降水條件 D.土壤條件6.該村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 )A.市場 B.交通 C.政策 D.技術7.大棚中生產的蔬菜,質量略遜于自然狀態下生長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環境與自然狀態相比( )A.光照太強 B.熱量不足C.日溫差較小 D.年溫差較大(2024·黑龍江大慶月考)下圖是“我國玉米主產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8~9題。8.與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有( )A.熱量更豐富 B.機械化程度高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9.提高乙地玉米單產的有效途徑是( )A.擴大播種面積B.提高機械化水平C.選用優良品種D.減少小麥種植面積,改種植玉米(選擇題10~14題,每小題4分,共20分)(2023·全國文綜甲)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開始購買國外優良而昂貴的胡蘿卜種子,在沿海沙質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產品主要出口東亞、東南亞國家,成為全國重要的胡蘿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培育的胡蘿卜種子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替代了進口種子,當地海關也助力胡蘿卜出口基地發展,全程跟蹤胡蘿卜生產過程,并保障產品及時通關。據此完成10~12題。10.泉州成為全國重要胡蘿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①胡蘿卜精深加工能力強?、趽碛袃灹几劭凇、酆}卜品質優且產量大?、荑F路運輸發達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實現進口種子替代對泉州胡蘿卜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是( )A.明顯提高胡蘿卜產量B.明顯提高胡蘿卜質量C.增加胡蘿卜出口國家D.增加胡蘿卜種植收益12.泉州海關助力胡蘿卜出口基地發展,重點關注胡蘿卜的( )①新鮮程度?、诔隹陉P稅?、鄢隹跀盗俊、苁秤冒踩?br/>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秋天,是水稻豐收的季節,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滿需要晾曬兩周的稻谷。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養成分的干物質積累豐富。脫殼后,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品質上乘的稻米,需要經過138天漫長的生長期?!边@是某美食節目關于黑龍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據此完成13~14題。13.黑龍江五常大米成為中國品質上乘的稻米的優勢條件是( )①熱量充足 ②生長期長,有機質豐富?、酃庹粘渥恪、芡寥婪饰?,使用的化肥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促使黑龍江省五常市由“種稻禁區”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變冷B.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C.優良水稻品種的引入和培育農田D.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15.(2024·湖南長沙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茶樹,喜濕怕澇,喜光忌曬。斯里蘭卡是當今世界三大紅茶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茶葉種植主要集中在錫蘭高地山區。茶園采用生態密集種植方式,每個小塊茶地中都有高層樹木,且每隔幾年修剪一次茶樹,修剪下來的枝葉覆蓋于被砍的樹樁和茶園內地面。錫蘭紅茶具有獨特的香味,是調制飲料的常用原料,且不會改變或干擾所加入水果的原本滋味,深受各國喜歡調制飲料人的喜愛。(1)斯里蘭卡茶葉按生長的海拔高度分為高地茶、中地茶和低地茶。分析高地茶品質更佳的氣候條件。(4分)(2)分析斯里蘭卡茶園采用生態密集種植方式對茶樹生長的有利影響。(6分)(3)說明斯里蘭卡茶葉市場需求量大的原因。(4分)答案精析1.A 2.B [第1題,根據材料“種植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山區河谷臺地,土壤肥沃,水質優良”,可推測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關鍵在于當地自然環境獨特,A正確;獼猴桃為當地引種,且2011年開始規模種植,種植經驗不豐富,也非傳統的種植方式,B、D錯誤;察隅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業科技并不先進,C錯誤。第2題,產品的運費與掛果期長短無關,A錯誤;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品質好,并可錯峰上市,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B正確;掛果期長導致果園管理成本升高,土地利用率降低,C、D錯誤。]3.A 4.D [第3題,與歐洲國家相比,我國紅棗生產量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棗樹適應性強,可以在多種環境生存,在我國分布范圍廣大,A正確;與栽培歷史、生產技術無關,B、C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國家政策,D錯誤。第4題,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紅棗可出口到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因此可排除冷藏、保鮮技術差,交通運輸困難,貿易壁壘森嚴等因素;非華人市場難以開拓的主要原因是飲食習慣不同,紅棗消費量低,D正確。]5.B 6.A 7.C [第5題,塑料大棚利用溫室保溫的原理,改善了熱量條件而發展反季節蔬菜生產,B正確。第6題,市場需求決定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A對;交通、政策、技術是該村農業區位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而非主導因素,B、C、D錯。第7題,大棚中的蔬菜由于晝夜溫差小,有機質的積累量不如自然狀態下生長的蔬菜,C正確;大棚中的光照較大棚外弱,A錯誤;冬季大棚里的熱量條件要好于自然狀態下的熱量條件,B錯誤;蔬菜是季節性作物,與年溫差關系不大,D錯誤。]8.C 9.C [第8題,圖中丙地位于我國南方地區,甲地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甲地黑土分布廣,土壤更肥沃,C正確;甲地緯度高,熱量不如丙地豐富,機械化程度高不屬于自然條件,丙地水源更充足。第9題,提高乙地玉米單產的有效途徑是選用優良品種,C正確;擴大播種面積不會提高單產;減少小麥種植面積,改種植玉米會增加玉米總產量,但不會提高單產;提高機械化水平會提高生產效率,但不會提高單產。]10.B 11.D 12.D [第10題,泉州市購買的國外胡蘿卜種子品質優良,加上土壤質地適宜種植胡蘿卜,故胡蘿卜品質優且產量大,③對;出口的是胡蘿卜本身,不是加工后的產品,排除①;產品主要出口到東亞、東南亞國家,可依靠廉價的海洋運輸,且泉州擁有優良港口助力胡蘿卜出口,②對、排除④。選B。第11題,我國培育的胡蘿卜種子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并沒有超過國際先進水平,不能確定產量與質量是否有明顯提高,也就不能確定是否增加了胡蘿卜出口國家,排除A、B、C;進口的種子價格昂貴,國產種子替代后,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收益,選D。第12題,海關全程跟蹤生產過程,可以監督胡蘿卜綠色生產,保障出口到國際市場的胡蘿卜質量,關注的是食用安全,④正確;保障產品及時通關,減少運輸時間,可以保障胡蘿卜的新鮮程度,①正確。故選D。]13.D 14.C [第13題,黑龍江五常大米成為中國品質上乘的稻米的優勢條件是生長期長,有機質豐富,②正確。降水較少,光照充足,③正確。黑土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④正確。黑龍江省緯度較高,熱量不足,①錯誤。第14題,促使黑龍江省五常市由“種稻禁區”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是優良水稻品種的引入和培育農田。近年來全球變暖;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不是五常市稻米品質好的主要原因。故選C。]15.(1)海拔高、氣溫低,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農藥殘留少。(2)茶園中都有高層樹木,減少日曬,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高層樹木根系較發達,利于保持水土,涵養水源;修剪茶樹,降低茶樹樹冠高度,便于茶葉采摘;裁剪產生的大量枝葉,覆蓋地表抑制雜草生長,枝葉分解后補充土壤有機質。(3)斯里蘭卡茶葉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知名度高;農藥和化肥使用量少,茶葉質量高;茶葉口味獨特,產品種類多樣,調制方法多樣。第一節 農業區位因素[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區域認知)2.結合材料,指出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綜合思維)知識點一 農業及其發展變化1.概念:指利用________和微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采集、捕撈,以及人工馴化、培育、種植和養殖等途徑,來獲得________的物質生產部門。2.分類(1)根據產業形式:________、林業、牧業、漁業、養殖業和栽培業等。(2)根據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原始農業、________農業和現代農業。3.分布在地球陸地面積中,約11%是____,約24%是草原和牧場,約31%是森林和林地。海洋和內陸水域則是________生產的場所。小明的家鄉位于廣西北部灣沿岸,他曾經是一位靠捕魚為生的漁民,小時候魚多到不怕人。后來國家開始實行伏季休漁制度,大約在十幾年前他就不下海捕魚了,改在近海從事淺海網箱人工養殖。初期,小明養殖海鱸魚,海鱸魚是肉食性為主的魚類,嘴比較刁,要喂食小魚,只有休漁期才吃點飼料,從魚苗到上市需要近一年的時間。后來他們發現,金鯧魚是一種很有潛力的經濟魚類,而且北部灣水域非常適合金鯧魚的生長。金鯧魚主要以活鮮、冰鮮、凍品魚三種形式流通,其中,凍品魚流通量占近七成,流向全國各地,并出口歐洲、北美洲等地。冰鮮占近三成,流向沿海地區,活鮮魚比例小,主要供應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近海養殖給市場帶來了豐富的海產品,但是消毒劑、殺蟲劑等的大量使用,飼料的投放,給水域的水質帶來了較大影響,現在國家明令禁止近海養殖,海水養殖產業由近海轉為遠海養殖。1.[綜合思維]相對于遠海捕魚,分析近海網箱人工養殖的優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區域認知]據材料推測金鯧魚的生長習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理實踐力]說明凍品魚、冰鮮魚流通比例高,活鮮魚流通比例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地協調觀]請分析相對于近海養殖,遠海人工養殖的優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云南大理月考)蔬菜如花卉般在盆中“綻放”,菜品新鮮,不僅適合在家中種植,還很受餐館歡迎。在上海松江,一家蔬菜種植基地將盆栽蔬菜(蔬菜幼苗移栽上盆至成活后銷售)作為創意產品推入百姓生活,剛一上市就供不應求。目前,該基地還積極開拓網絡銷售,擴大銷售范圍。據此完成1~3題。1.蔬菜種植基地選擇推廣盆栽蔬菜時,應首選( )A.本地品種 B.新奇品種C.反季品種 D.速生品種2.盆栽蔬菜受到市場歡迎的主要原因是( )A.可隨時采摘 B.節省生活費C.觀賞價值高 D.品質有保障3.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蔬菜基地( )A.占地面積擴大B.資金投入減少C.勞動力投入減少D.生產周期縮短江西省上堡梯田興起于秦漢時期,一代代居民在此依山建房、開山墾田,梯田規模逐漸擴大,最高海拔1 260米,最低海拔280米,垂直高差近千米。下圖為“上堡梯田景觀圖”。讀圖,完成4~5題。4.當地自古就有“驚蟄后犁田,清明至谷雨播種育秧,立夏至小滿插秧,處暑至白露收獲”的一年一季水稻的傳統農事安排,與其密切相關的自然條件是( )A.地處中溫帶,年平均氣溫低B.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于春夏季節C.耕地面積小,機械化水平高D.海拔較高,熱量較少,生長周期長5.圖中傳統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主要是由于( )A.降水量大,利于防洪B.地勢起伏較大,便于勞作C.植被茂密,利于防風D.道路交錯,利于發展旅游知識點二 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1)氣候:影響農作物分布和農業生產首要的自然因素。不同的農作物有著不同的________條件要求。(2)土壤:農作物的生長地,也是農作物所需養分的主要來源地。(3)地形:平原宜發展________,山地、丘陵宜發展林業和畜牧業。(4)水源:農業一般布局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如干旱區的種植業主要分布于水源豐富的________地帶或河谷地帶。2.社會經濟因素(1)市場:對農產品的品種和________有較大影響。(2)交通:容易腐爛變質的農產品一般布局在交通________的地方;集約化程度較高的農作物生產可以遠離市場布局。(3)政策:用來調整農業________,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4)生產技術:使土地單位面積產量大幅度提高,導致________降低。(5)勞動力:____________和數量的多少是重要的農業區位因素。拓展延伸 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區位因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氣候 光照 光照強,利于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長;光照時間長,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熱量不足熱量 積溫多少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種類、生長期和耕作制度。熱量充足,生長期長,復種指數高,單產高;熱量不足,生長期短,農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無法生長。氣溫日較差大,有利于農作物的營養物質積累,農作物品質好;氣溫日較差過大,農作物易受凍害降水 降水適中且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降水過多則易造成洪澇災害,過少則易造成旱災地形 平原 適宜發展耕作業和機械化作業山區 適宜發展林業和畜牧業,農作物分布有垂直變化,緩坡(坡度小于25°)適宜發展梯田土壤 不同土壤適宜生長的作物不同水源 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灌溉水源成為發展種植業的關鍵(2)社會經濟因素區位因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市場 市場需求決定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運輸 方便、快捷的交通促進農業的發展政策 政府制定相應政策,干預農業生產生產技術 機械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化肥增加了農業的產出;良種使單產提高;冷藏技術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范圍勞動力 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影響農業生產的類型和經營方式農業區位選擇的基本思路(1)從宏觀角度(自然因素)對大范圍地區進行區位選擇首先根據經緯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確定各地的氣候特征;其次根據等高線圖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最后結合各種作物的生長習性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2)從微觀角度(社會經濟因素)對小范圍地區進行區位選擇對局部地區進行農業區位選擇時應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材料一 山東壽光是我國冬暖式大棚的發源地。材料二 冬季,海南島是北京重要的蔬菜基地,有大批蔬菜從海南島銷往北京。材料三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2013年起,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的某農業生態園開始發展火龍果種植,目前種植面積達60畝,火龍果種植產業有效帶動當地果農增收。1.[區域認知]與山東壽光相比,海南島蔬菜生產具有哪些自然條件上的優勢?壽光是如何克服這一問題發展蔬菜生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理實踐力]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是什么因素的變化使其能在北方種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綜合思維]試從社會經濟條件方面分析,什么因素的變化促使海南島成為北京的蔬菜生產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上海松江區期末)安徽省中部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來種植雙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為主,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機械化的普及和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這里多種植單季稻,收割后多不經翻耕播種收益較低的越冬作物小麥。據此完成1~2題。1.該地能種植雙季稻的主導因素是( )A.光照 B.熱量 C.地形 D.市場2.推測這里不再種植雙季稻的主要原因是( )A.糧食價格持續走低 B.土地肥力下降C.勞動力流失 D.熱量不足天山北坡精河縣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環塔里木盆地的大棗等支撐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紅色特色產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特色產業的產品因質優價廉而享譽中外。該產業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據此完成3~5題。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產業產品質優的主要原因是( )A.機械化水平高B.土壤肥力高C.人均耕地面積大D.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產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主導因素是( )A.市場 B.氣候C.地形 D.交通5.制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產業產品生產規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C.市場 D.交通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農業及其發展變化梳理教材新知1.動植物 農產品2.(1)種植業 (2)傳統3.耕地 漁業探究核心知識1.不受伏季休漁政策的影響;工作環境更加安全;投入少,獲得收益快。2.食物雜,生長快,喜暖水,對水質要求高。3.凍品魚和冰鮮魚易儲存和運輸,可以遠距離銷售,擴大市場范圍?;铛r魚保鮮難度大,運輸成本高,只能少量供應距離最近的市場。4.遠海水深更深,水量更大;海水流動性強,污染物擴散快;遠海養殖水域面積廣。落實思維方法1.A 2.D 3.D [第1題,由所學知識可知,本地品種容易成活,且適合當地人口味,易得到市場認可,A正確。新奇品種不易被消費者接受,反季品種不易成活,速生品種營養價值較低,B、C、D錯誤。第2題,由所學知識可知,盆栽蔬菜由食用者自己種植,菜品新鮮,品質有保障,D正確。盆栽蔬菜買回后,市民在家里養護仍需要一定的費用,不能節省生活費,B錯誤。盆栽蔬菜可隨時采摘,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但不是其受到市場歡迎的主要原因,A、C錯誤。故選D。第3題,由材料信息可知,蔬菜基地只負責育苗及移栽上盆至成活,所以生產周期縮短,占地減少,A錯誤,D正確。發展盆栽蔬菜會增加資金投入和勞動力投入,B、C錯誤。故選D。]4.D 5.B [第4題,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于夏秋季節,A、B錯誤;耕地地塊小,農業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C錯誤;最高海拔1 260米,海拔較高,熱量較少,生長周期長,一年只能種植一季水稻,D正確。第5題,該地區位于山地丘陵地區,垂直高差近千米,地勢起伏較大,古代交通不便,傳統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便于農耕勞作。故選B。]知識點二 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梳理教材新知1.(1)水熱 (3)種植業 (4)綠洲2.(1)規模 (2)便捷 (3)生產結構 (4)生產成本 (5)素質的高低探究核心知識1.優勢自然條件:緯度低,光熱充足,降水豐富,一年四季可連續生產。壽光發展蔬菜大棚技術,生產反季節蔬菜。2.科技的進步、培育良種、溫室大棚技術的運用等是北方能夠種植火龍果的主要因素。3.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農產品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落實思維方法1.B 2.C [第1題,雙季稻是指一年能成熟兩次的水稻,需要熱量充足,才能滿足雙季稻生產,故B正確;光照條件、地形條件、市場條件不能改變作物熟制。故選B。第2題,水稻種植業商品率低,主要用于自給自足,價格走低對種植雙季稻的影響小,A錯誤;水稻土長期耕作肥力高,不會因為種植雙季稻土壤肥力下降,B錯誤;從材料可知,隨著城鎮化發展,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而水稻種植業是勞動密集型農業,農村勞動力流失導致由種植雙季稻改為種植單季稻,C正確;熱量條件不會在短時期內發生較大變化,不是該地區不再種植雙季稻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C。]3.D 4.A 5.B [第3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產業產品質優的主要原因是當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強,晝夜溫差大,利于營養物質的積累。故選D。第4題,決定農業生產規模的主導因素是市場。第5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內陸,海洋濕潤的水汽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水源成為制約該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共61張PPT)農業區位因素第一節第三章 產業區位選擇結合實例,說明農業的區位因素。1.結合實例,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區域認知)2.結合材料,指出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綜合思維)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農業及其發展變化知識點二 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農業及其發展變化><知識點一1.概念:指利用 和微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采集、捕撈,以及人工馴化、培育、種植和養殖等途徑,來獲得 的物質生產部門。2.分類(1)根據產業形式: 、林業、牧業、漁業、養殖業和栽培業等。(2)根據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原始農業、 農業和現代農業。3.分布在地球陸地面積中,約11%是 ,約24%是草原和牧場,約31%是森林和林地。海洋和內陸水域則是 生產的場所。動植物農產品種植業漁業耕地傳統小明的家鄉位于廣西北部灣沿岸,他曾經是一位靠捕魚為生的漁民,小時候魚多到不怕人。后來國家開始實行伏季休漁制度,大約在十幾年前他就不下海捕魚了,改在近海從事淺海網箱人工養殖。初期,小明養殖海鱸魚,海鱸魚是肉食性為主的魚類,嘴比較刁,要喂食小魚,只有休漁期才吃點飼料,從魚苗到上市需要近一年的時間。后來他們發現,金鯧魚是一種很有潛力的經濟魚類,而且北部灣水域非常適合金鯧魚的生長。金鯧魚主要以活鮮、冰鮮、凍品魚三種形式流通,其中,凍品魚流通量占近七成,流向全國各地,并出口歐洲、北美洲等地。冰鮮占近三成,流向沿海地區,活鮮魚比例小,主要供應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近海養殖給市場帶來了豐富的海產品,但是消毒劑、殺蟲劑等的大量使用,飼料的投放,給水域的水質帶來了較大影響,現在國家明令禁止近海養殖,海水養殖產業由近海轉為遠海養殖。1.[綜合思維]相對于遠海捕魚,分析近海網箱人工養殖的優勢。2.[區域認知]據材料推測金鯧魚的生長習性。答案 不受伏季休漁政策的影響;工作環境更加安全;投入少,獲得收益快。答案 食物雜,生長快,喜暖水,對水質要求高。3.[地理實踐力]說明凍品魚、冰鮮魚流通比例高,活鮮魚流通比例小的原因。4.[人地協調觀]請分析相對于近海養殖,遠海人工養殖的優勢。答案 凍品魚和冰鮮魚易儲存和運輸,可以遠距離銷售,擴大市場范圍?;铛r魚保鮮難度大,運輸成本高,只能少量供應距離最近的市場。答案 遠海水深更深,水量更大;海水流動性強,污染物擴散快;遠海養殖水域面積廣。(2024·云南大理月考)蔬菜如花卉般在盆中“綻放”,菜品新鮮,不僅適合在家中種植,還很受餐館歡迎。在上海松江,一家蔬菜種植基地將盆栽蔬菜(蔬菜幼苗移栽上盆至成活后銷售)作為創意產品推入百姓生活,剛一上市就供不應求。目前,該基地還積極開拓網絡銷售,擴大銷售范圍。據此完成1~3題。1.蔬菜種植基地選擇推廣盆栽蔬菜時,應首選A.本地品種 B.新奇品種C.反季品種 D.速生品種√由所學知識可知,本地品種容易成活,且適合當地人口味,易得到市場認可,A正確。新奇品種不易被消費者接受,反季品種不易成活,速生品種營養價值較低,B、C、D錯誤。(2024·云南大理月考)蔬菜如花卉般在盆中“綻放”,菜品新鮮,不僅適合在家中種植,還很受餐館歡迎。在上海松江,一家蔬菜種植基地將盆栽蔬菜(蔬菜幼苗移栽上盆至成活后銷售)作為創意產品推入百姓生活,剛一上市就供不應求。目前,該基地還積極開拓網絡銷售,擴大銷售范圍。據此完成1~3題。2.盆栽蔬菜受到市場歡迎的主要原因是A.可隨時采摘 B.節省生活費C.觀賞價值高 D.品質有保障√由所學知識可知,盆栽蔬菜由食用者自己種植,菜品新鮮,品質有保障,D正確。盆栽蔬菜買回后,市民在家里養護仍需要一定的費用,不能節省生活費,B錯誤。盆栽蔬菜可隨時采摘,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但不是其受到市場歡迎的主要原因,A、C錯誤。故選D。(2024·云南大理月考)蔬菜如花卉般在盆中“綻放”,菜品新鮮,不僅適合在家中種植,還很受餐館歡迎。在上海松江,一家蔬菜種植基地將盆栽蔬菜(蔬菜幼苗移栽上盆至成活后銷售)作為創意產品推入百姓生活,剛一上市就供不應求。目前,該基地還積極開拓網絡銷售,擴大銷售范圍。據此完成1~3題。3.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蔬菜基地A.占地面積擴大 B.資金投入減少C.勞動力投入減少 D.生產周期縮短√由材料信息可知,蔬菜基地只負責育苗及移栽上盆至成活,所以生產周期縮短,占地減少,A錯誤,D正確。發展盆栽蔬菜會增加資金投入和勞動力投入,B、C錯誤。故選D。江西省上堡梯田興起于秦漢時期,一代代居民在此依山建房、開山墾田,梯田規模逐漸擴大,最高海拔1 260米,最低海拔280米,垂直高差近千米。下圖為“上堡梯田景觀圖”。讀圖,完成4~5題。4.當地自古就有“驚蟄后犁田,清明至谷雨播種育秧,立夏至小滿插秧,處暑至白露收獲”的一年一季水稻的傳統農事安排,與其密切相關的自然條件是A.地處中溫帶,年平均氣溫低B.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于春夏季節C.耕地面積小,機械化水平高D.海拔較高,熱量較少,生長周期長√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于夏秋季節,A、B錯誤;耕地地塊小,農業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C錯誤;最高海拔1 260米,海拔較高,熱量較少,生長周期長,一年只能種植一季水稻,D正確。江西省上堡梯田興起于秦漢時期,一代代居民在此依山建房、開山墾田,梯田規模逐漸擴大,最高海拔1 260米,最低海拔280米,垂直高差近千米。下圖為“上堡梯田景觀圖”。讀圖,完成4~5題。5.圖中傳統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主要是由于A.降水量大,利于防洪B.地勢起伏較大,便于勞作C.植被茂密,利于防風D.道路交錯,利于發展旅游√該地區位于山地丘陵地區,垂直高差近千米,地勢起伏較大,古代交通不便,傳統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便于農耕勞作。故選B。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知識點二1.自然因素(1)氣候:影響農作物分布和農業生產首要的自然因素。不同的農作物有著不同的條件要求。(2)土壤:農作物的生長地,也是農作物所需養分的主要來源地。(3)地形:平原宜發展 ,山地、丘陵宜發展林業和畜牧業。(4)水源:農業一般布局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如干旱區的種植業主要分布于水源豐富的 地帶或河谷地帶。水熱種植業綠洲2.社會經濟因素(1)市場:對農產品的品種和 有較大影響。(2)交通:容易腐爛變質的農產品一般布局在交通 的地方;集約化程度較高的農作物生產可以遠離市場布局。(3)政策:用來調整農業 ,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4)生產技術:使土地單位面積產量大幅度提高,導致 降低。(5)勞動力: 和數量的多少是重要的農業區位因素。規模便捷生產結構生產成本素質的高低拓展延伸(1)自然因素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區位因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氣候 光照 光照強,利于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長;光照時間長,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熱量不足熱量 積溫多少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種類、生長期和耕作制度。熱量充足,生長期長,復種指數高,單產高;熱量不足,生長期短,農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無法生長。氣溫日較差大,有利于農作物的營養物質積累,農作物品質好;氣溫日較差過大,農作物易受凍害降水 降水適中且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降水過多則易造成洪澇災害,過少則易造成旱災拓展延伸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區位因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地形 平原 適宜發展耕作業和機械化作業山區 適宜發展林業和畜牧業,農作物分布有垂直變化,緩坡(坡度小于25°)適宜發展梯田土壤 不同土壤適宜生長的作物不同水源 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灌溉水源成為發展種植業的關鍵拓展延伸(2)社會經濟因素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區位因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市場 市場需求決定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運輸 方便、快捷的交通促進農業的發展政策 政府制定相應政策,干預農業生產生產技術 機械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化肥增加了農業的產出;良種使單產提高;冷藏技術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范圍勞動力 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影響農業生產的類型和經營方式農業區位選擇的基本思路(1)從宏觀角度(自然因素)對大范圍地區進行區位選擇首先根據經緯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確定各地的氣候特征;其次根據等高線圖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最后結合各種作物的生長習性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2)從微觀角度(社會經濟因素)對小范圍地區進行區位選擇對局部地區進行農業區位選擇時應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材料一 山東壽光是我國冬暖式大棚的發源地。材料二 冬季,海南島是北京重要的蔬菜基地,有大批蔬菜從海南島銷往北京。材料三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2013年起,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的某農業生態園開始發展火龍果種植,目前種植面積達60畝,火龍果種植產業有效帶動當地果農增收。1.[區域認知]與山東壽光相比,海南島蔬菜生產具有哪些自然條件上的優勢?壽光是如何克服這一問題發展蔬菜生產的?答案 優勢自然條件:緯度低,光熱充足,降水豐富,一年四季可連續生產。壽光發展蔬菜大棚技術,生產反季節蔬菜。材料一 山東壽光是我國冬暖式大棚的發源地。材料二 冬季,海南島是北京重要的蔬菜基地,有大批蔬菜從海南島銷往北京。材料三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2013年起,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的某農業生態園開始發展火龍果種植,目前種植面積達60畝,火龍果種植產業有效帶動當地果農增收。2.[地理實踐力]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是什么因素的變化使其能在北方種植?答案 科技的進步、培育良種、溫室大棚技術的運用等是北方能夠種植火龍果的主要因素。材料一 山東壽光是我國冬暖式大棚的發源地。材料二 冬季,海南島是北京重要的蔬菜基地,有大批蔬菜從海南島銷往北京。材料三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2013年起,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的某農業生態園開始發展火龍果種植,目前種植面積達60畝,火龍果種植產業有效帶動當地果農增收。3.[綜合思維]試從社會經濟條件方面分析,什么因素的變化促使海南島成為北京的蔬菜生產基地。答案 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農產品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2024·上海松江區期末)安徽省中部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來種植雙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為主,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機械化的普及和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這里多種植單季稻,收割后多不經翻耕播種收益較低的越冬作物小麥。據此完成1~2題。1.該地能種植雙季稻的主導因素是A.光照 B.熱量 C.地形 D.市場√雙季稻是指一年能成熟兩次的水稻,需要熱量充足,才能滿足雙季稻生產,故B正確;光照條件、地形條件、市場條件不能改變作物熟制。故選B。(2024·上海松江區期末)安徽省中部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來種植雙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為主,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機械化的普及和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這里多種植單季稻,收割后多不經翻耕播種收益較低的越冬作物小麥。據此完成1~2題。2.推測這里不再種植雙季稻的主要原因是A.糧食價格持續走低 B.土地肥力下降C.勞動力流失 D.熱量不足√水稻種植業商品率低,主要用于自給自足,價格走低對種植雙季稻的影響小,A錯誤;水稻土長期耕作肥力高,不會因為種植雙季稻土壤肥力下降,B錯誤;從材料可知,隨著城鎮化發展,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而水稻種植業是勞動密集型農業,農村勞動力流失導致由種植雙季稻改為種植單季稻,C正確;熱量條件不會在短時期內發生較大變化,不是該地區不再種植雙季稻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C。天山北坡精河縣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環塔里木盆地的大棗等支撐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紅色特色產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特色產業的產品因質優價廉而享譽中外。該產業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據此完成3~5題。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產業產品質優的主要原因是A.機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C.人均耕地面積大 D.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產業產品質優的主要原因是當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強,晝夜溫差大,利于營養物質的積累。故選D。天山北坡精河縣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環塔里木盆地的大棗等支撐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紅色特色產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特色產業的產品因質優價廉而享譽中外。該產業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據此完成3~5題。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產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主導因素是A.市場 B.氣候 C.地形 D.交通√決定農業生產規模的主導因素是市場。天山北坡精河縣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環塔里木盆地的大棗等支撐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紅色特色產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特色產業的產品因質優價廉而享譽中外。該產業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據此完成3~5題。5.制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色產業產品生產規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水源 C.市場 D.交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內陸,海洋濕潤的水汽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水源成為制約該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課時對點練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B A D B A C C題號 9 10 11 12 13 14答案 C B D D D C對一對15.123456789101112131415(1)海拔高、氣溫低,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農藥殘留少。(2)茶園中都有高層樹木,減少日曬,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高層樹木根系較發達,利于保持水土,涵養水源;修剪茶樹,降低茶樹樹冠高度,便于茶葉采摘;裁剪產生的大量枝葉,覆蓋地表抑制雜草生長,枝葉分解后補充土壤有機質。(3)斯里蘭卡茶葉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知名度高;農藥和化肥使用量少,茶葉質量高;茶葉口味獨特,產品種類多樣,調制方法多樣。答案(2021·河北地理)察隅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當地農牧民曾引種獼猴桃,2011年開始規模種植(如圖)。種植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山區河谷臺地,土壤肥沃,水質優良,2017年“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可錯峰上市。獼猴桃種植帶動了當地農牧民脫貧。據此完成1~2題。1.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關鍵在于A.獨特的自然環境 B.傳統的生產方式C.先進的農業科技 D.豐富的種植經驗√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根據材料“種植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山區河谷臺地,土壤肥沃,水質優良”,可推測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關鍵在于當地自然環境獨特,A正確;獼猴桃為當地引種,且2011年開始規模種植,種植經驗不豐富,也非傳統的種植方式,B、D錯誤;察隅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業科技并不先進,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021·河北地理)察隅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當地農牧民曾引種獼猴桃,2011年開始規模種植(如圖)。種植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山區河谷臺地,土壤肥沃,水質優良,2017年“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可錯峰上市。獼猴桃種植帶動了當地農牧民脫貧。據此完成1~2題。2.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有利于A.降低產品運輸費用 B.提高市場競爭力C.降低果園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產品的運費與掛果期長短無關,A錯誤;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品質好,并可錯峰上市,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B正確;掛果期長導致果園管理成本升高,土地利用率降低,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024·陜西漢中期末)棗樹,耐旱澇、耐鹽堿、耐貧瘠,能夠廣泛栽培。棗樹原產于我國,在亞洲、歐洲及南北美洲常有栽培。我國的紅棗生產量占世界的97%以上,但出口量不足1%,紅棗出口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日本等華人聚集區,國外非華人市場難以進入。據此完成3~4題。3.與歐洲國家相比,我國紅棗生產量高的原因可能是棗樹A.分布范圍廣大 B.栽培歷史悠久C.生產技術先進 D.國家政策支持與歐洲國家相比,我國紅棗生產量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棗樹適應性強,可以在多種環境生存,在我國分布范圍廣大,A正確;與栽培歷史、生產技術無關,B、C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國家政策,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024·陜西漢中期末)棗樹,耐旱澇、耐鹽堿、耐貧瘠,能夠廣泛栽培。棗樹原產于我國,在亞洲、歐洲及南北美洲常有栽培。我國的紅棗生產量占世界的97%以上,但出口量不足1%,紅棗出口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日本等華人聚集區,國外非華人市場難以進入。據此完成3~4題。4.國外非華人聚集地區紅棗銷售困難的主要影響因素可能是A.冷藏、保鮮技術 B.交通運輸費用C.國際貿易壁壘 D.飲食習慣差異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紅棗可出口到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因此可排除冷藏、保鮮技術差,交通運輸困難,貿易壁壘森嚴等因素;非華人市場難以開拓的主要原因是飲食習慣不同,紅棗消費量低,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煙臺市郊區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產蔬菜,并同時開辦了養豬場(如圖所示)。據此回答5~7題。5.利用塑料大棚種植蔬菜可以改善A.光照條件 B.熱量條件C.降水條件 D.土壤條件√塑料大棚利用溫室保溫的原理,改善了熱量條件而發展反季節蔬菜生產,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煙臺市郊區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產蔬菜,并同時開辦了養豬場(如圖所示)。據此回答5~7題。6.該村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A.市場 B.交通C.政策 D.技術√市場需求決定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A對;交通、政策、技術是該村農業區位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而非主導因素,B、C、D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煙臺市郊區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產蔬菜,并同時開辦了養豬場(如圖所示)。據此回答5~7題。7.大棚中生產的蔬菜,質量略遜于自然狀態下生長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環境與自然狀態相比A.光照太強 B.熱量不足 C.日溫差較小 D.年溫差較大√大棚中的蔬菜由于晝夜溫差小,有機質的積累量不如自然狀態下生長的蔬菜,C正確;大棚中的光照較大棚外弱,A錯誤;冬季大棚里的熱量條件要好于自然狀態下的熱量條件,B錯誤;蔬菜是季節性作物,與年溫差關系不大,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024·黑龍江大慶月考)右圖是“我國玉米主產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8~9題。8.與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有A.熱量更豐富 B.機械化程度高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圖中丙地位于我國南方地區,甲地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甲地黑土分布廣,土壤更肥沃,C正確;甲地緯度高,熱量不如丙地豐富,機械化程度高不屬于自然條件,丙地水源更充足。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024·黑龍江大慶月考)右圖是“我國玉米主產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8~9題。9.提高乙地玉米單產的有效途徑是A.擴大播種面積B.提高機械化水平C.選用優良品種D.減少小麥種植面積,改種植玉米√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提高乙地玉米單產的有效途徑是選用優良品種,C正確;擴大播種面積不會提高單產;減少小麥種植面積,改種植玉米會增加玉米總產量,但不會提高單產;提高機械化水平會提高生產效率,但不會提高單產。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023·全國文綜甲)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開始購買國外優良而昂貴的胡蘿卜種子,在沿海沙質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產品主要出口東亞、東南亞國家,成為全國重要的胡蘿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培育的胡蘿卜種子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替代了進口種子,當地海關也助力胡蘿卜出口基地發展,全程跟蹤胡蘿卜生產過程,并保障產品及時通關。據此完成10~12題。10.泉州成為全國重要胡蘿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胡蘿卜精深加工能力強 ②擁有優良港口?、酆}卜品質優且產量大 ④鐵路運輸發達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泉州市購買的國外胡蘿卜種子品質優良,加上土壤質地適宜種植胡蘿卜,故胡蘿卜品質優且產量大,③對;出口的是胡蘿卜本身,不是加工后的產品,排除①;產品主要出口到東亞、東南亞國家,可依靠廉價的海洋運輸,且泉州擁有優良港口助力胡蘿卜出口,②對、排除④。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023·全國文綜甲)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開始購買國外優良而昂貴的胡蘿卜種子,在沿海沙質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產品主要出口東亞、東南亞國家,成為全國重要的胡蘿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培育的胡蘿卜種子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替代了進口種子,當地海關也助力胡蘿卜出口基地發展,全程跟蹤胡蘿卜生產過程,并保障產品及時通關。據此完成10~12題。11.實現進口種子替代對泉州胡蘿卜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是A.明顯提高胡蘿卜產量 B.明顯提高胡蘿卜質量C.增加胡蘿卜出口國家 D.增加胡蘿卜種植收益√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我國培育的胡蘿卜種子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并沒有超過國際先進水平,不能確定產量與質量是否有明顯提高,也就不能確定是否增加了胡蘿卜出口國家,排除A、B、C;進口的種子價格昂貴,國產種子替代后,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收益,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2023·全國文綜甲)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開始購買國外優良而昂貴的胡蘿卜種子,在沿海沙質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產品主要出口東亞、東南亞國家,成為全國重要的胡蘿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培育的胡蘿卜種子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替代了進口種子,當地海關也助力胡蘿卜出口基地發展,全程跟蹤胡蘿卜生產過程,并保障產品及時通關。據此完成10~12題。12.泉州海關助力胡蘿卜出口基地發展,重點關注胡蘿卜的①新鮮程度?、诔隹陉P稅?、鄢隹跀盗俊、苁秤冒踩?br/>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海關全程跟蹤生產過程,可以監督胡蘿卜綠色生產,保障出口到國際市場的胡蘿卜質量,關注的是食用安全,④正確;保障產品及時通關,減少運輸時間,可以保障胡蘿卜的新鮮程度,①正確。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黑龍江五常大米成為中國品質上乘的稻米的優勢條件是生長期長,有機質豐富,②正確。降水較少,光照充足,③正確。黑土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④正確。黑龍江省緯度較高,熱量不足,①錯誤。“秋天,是水稻豐收的季節,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滿需要晾曬兩周的稻谷。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養成分的干物質積累豐富。脫殼后,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品質上乘的稻米,需要經過138天漫長的生長期?!边@是某美食節目關于黑龍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據此完成13~14題。13.黑龍江五常大米成為中國品質上乘的稻米的優勢條件是①熱量充足?、谏L期長,有機質豐富 ③光照充足?、芡寥婪饰?,使用的化肥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促使黑龍江省五常市由“種稻禁區”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是優良水稻品種的引入和培育農田。近年來全球變暖;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不是五常市稻米品質好的主要原因。故選C。“秋天,是水稻豐收的季節,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滿需要晾曬兩周的稻谷。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養成分的干物質積累豐富。脫殼后,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品質上乘的稻米,需要經過138天漫長的生長期。”這是某美食節目關于黑龍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據此完成13~14題。14.促使黑龍江省五常市由“種稻禁區”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變冷 B.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C.優良水稻品種的引入和培育農田 D.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答案 海拔高、氣溫低,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農藥殘留少。15.(2024·湖南長沙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茶樹,喜濕怕澇,喜光忌曬。斯里蘭卡是當今世界三大紅茶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茶葉種植主要集中在錫蘭高地山區。茶園采用生態密集種植方式,每個小塊茶地中都有高層樹木,且每隔幾年修剪一次茶樹,修剪下來的枝葉覆蓋于被砍的樹樁和茶園內地面。錫蘭紅茶具有獨特的香味,是調制飲料的常用原料,且不會改變或干擾所加入水果的原本滋味,深受各國喜歡調制飲料人的喜愛。123456789101112131415(1)斯里蘭卡茶葉按生長的海拔高度分為高地茶、中地茶和低地茶。分析高地茶品質更佳的氣候條件。答案答案 茶園中都有高層樹木,減少日曬,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高層樹木根系較發達,利于保持水土,涵養水源;修剪茶樹,降低茶樹樹冠高度,便于茶葉采摘;裁剪產生的大量枝葉,覆蓋地表抑制雜草生長,枝葉分解后補充土壤有機質。15.(2024·湖南長沙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茶樹,喜濕怕澇,喜光忌曬。斯里蘭卡是當今世界三大紅茶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茶葉種植主要集中在錫蘭高地山區。茶園采用生態密集種植方式,每個小塊茶地中都有高層樹木,且每隔幾年修剪一次茶樹,修剪下來的枝葉覆蓋于被砍的樹樁和茶園內地面。錫蘭紅茶具有獨特的香味,是調制飲料的常用原料,且不會改變或干擾所加入水果的原本滋味,深受各國喜歡調制飲料人的喜愛。123456789101112131415(2)分析斯里蘭卡茶園采用生態密集種植方式對茶樹生長的有利影響。答案答案 斯里蘭卡茶葉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知名度高;農藥和化肥使用量少,茶葉質量高;茶葉口味獨特,產品種類多樣,調制方法多樣。15.(2024·湖南長沙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茶樹,喜濕怕澇,喜光忌曬。斯里蘭卡是當今世界三大紅茶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茶葉種植主要集中在錫蘭高地山區。茶園采用生態密集種植方式,每個小塊茶地中都有高層樹木,且每隔幾年修剪一次茶樹,修剪下來的枝葉覆蓋于被砍的樹樁和茶園內地面。錫蘭紅茶具有獨特的香味,是調制飲料的常用原料,且不會改變或干擾所加入水果的原本滋味,深受各國喜歡調制飲料人的喜愛。123456789101112131415(3)說明斯里蘭卡茶葉市場需求量大的原因。答案微專題3 農業區位條件評價1.自然因素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氣候 光照 ①降水較少,光照充足,利于有機質的積累。 ②多陰雨天氣,光照較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長,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熱量 ①緯度較低,熱量充足,生長期長,復種指數高,單產高。 ②緯度(海拔)較高,熱量不足,生長期短,復種指數低,單產低,但生長周期長,農產品品質好;冬季氣溫低,蟲卵難以越冬,病蟲害少降水量 ①降水適中且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生長。 ②降水過多易造成洪澇,過少易造成旱災,均影響農作物生長氣溫日較差 ①氣溫日較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農作物品質好。 ②氣溫日較差大(晝夜溫差大),不利于害蟲的繁殖,病蟲害少,農作物品質高地形 ①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耕作,提高勞動生產率,適合發展種植業。 ②山地、丘陵地區,地勢起伏大,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立體農業土壤 ①黑土、黑鈣土、水稻土、火山灰土,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少,農作物品質高。沖積扇、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處,土層厚且土壤肥沃。 ②土壤的酸堿度不同,適宜生長不同的農作物水源 河湖眾多、有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豐富,灌溉水源充足。其中高山冰雪融水水質潔凈,農產品品質高2.社會經濟因素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市場 ①靠近經濟發達地區(或城市),消費市場廣闊。 ②本地城市人口眾多,本地消費市場廣闊。 ③農作物品質高,市場需求量大交通運輸 ①地處沿海,靠近鐵路、公路、河流、港口等,交通便利。 ②深居內陸,交通不便政策 政府政策支持勞動力 ①經濟落后的國家或地區,勞動力豐富且廉價,農產品成本較低。 ②經濟發達國家或地區,勞動力素質高、價格高,農產品成本較高但品質較好技術 經濟發達,技術水平高,機械化水平高其他 ①歷史: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農產品品質高。 ②飲食偏好:當地居民喜食(如稻米),市場需求量大(2024·山東煙臺統考)紅棗產業是河南省新鄭市的重要特色產業。但隨著樹齡增長等原因,新鄭大棗質量下降,產業出現衰退的跡象。從2007年開始,河南H集團以棗為媒,以產業為支撐,把紅棗中的優質品種灰棗選育出來,通過標準化、規范化的種植推廣到新疆,帶動6萬新鄭人技術援疆,架起了豫疆兩地經濟繁榮、民族和諧的金橋。據此完成1~2題。1.關于新鄭紅棗產業衰退的原因表述正確的是( )①市場需求減少?、谕獾貤棙I的競爭 ③病蟲害嚴重,種棗成本提高?、軅鹘y種植,新技術指導不夠?、萑藗冿嬍沉晳T與消費觀念轉變A.①②③ B.②④⑤C.②③④ D.③④⑤2.H集團選擇在新疆推廣標準化、規范化種植應注意的問題不包括( )A.栽培技術 B.合理用水C.種苗防凍 D.土壤退化蘭州高原夏菜具有很高的質量安全水平,是我國著名的夏菜外調基地之一,熱銷全國多個城市。但是,2016年出現了“史上最嚴重”菜價暴跌,地頭價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菜農損失慘重。與此相對的是,最終消費者卻沒有明顯感覺到夏菜價格下降。據此完成3~4題。3.2016年蘭州高原夏菜陷入銷售困境的原因可能有( )①交通不便,距離市場遠?、谑斋@期集中上市?、燮焚|變差?、芊N植規模擴大過快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避免蘭州高原夏菜再次陷入滯銷困境的有效途徑有( )①完善蔬菜市場營銷戰略,拓寬流通渠道,增加流通環節?、谔岣呤卟思庸まD化能力,擴大蔬菜用量?、勖适袌鲂畔?,開展訂單經銷 ④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提高蔬菜品質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河西走廊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近年來,該地制種業結構發生變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種規模迅速擴大。下圖示意河西走廊地區。據此完成5~6題。5.與黃淮海平原制種基地相比,該地成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最明顯的優勢是( )A.交通便利,距離市場較近B.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C.海拔高,氣溫低,病蟲害少D.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6.該地制種業結構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水源 B.機械化水平C.土壤 D.市場(2024·江蘇揚州聯考)新疆庫爾勒香梨肉質細嫩、香味濃郁、品質優異。近年來庫爾勒香梨被引種到陜西、山西等地,其品質、風味及外觀發生較大變化。據此完成7~8題。7.庫爾勒香梨能被引種到陜西、山西等地,以下條件與其關系最小的是( )A.氣候 B.市場C.技術 D.交通8.庫爾勒香梨引種到外地,品質下降,主要是其他地方缺少庫爾勒地區的( )A.獨特環境 B.優良品種C.先進技術 D.豐富經驗9.(2024·甘肅蘭州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烏克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葵花籽油原料產區,葵花籽產量占世界的56%,每年7~8月是烏克蘭葵花盛開的季節,其葵花可以在幾乎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生長,葵花籽含油量高,富含多種營養物質。(1)評價烏克蘭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簡述烏克蘭葵花生長“幾乎不用農藥”給葵花產業帶來的經濟效益。(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落實思維方法1.C 2.A [第1題,新鄭紅棗產業衰退的原因有新疆等外地棗業的競爭;隨著樹齡增長,病蟲害嚴重,種棗成本提高;在選育灰棗之前,傳統種植,新技術指導不夠,產品競爭力下降,從而出現紅棗產業衰退,②③④正確;H集團棗業的發展,說明市場需求并沒有減少,①錯誤;人們飲食習慣和消費觀念材料沒有體現,⑤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第2題,根據材料“河南H集團以棗為媒,以產業為支撐,把紅棗中的優質品種灰棗選育出來,通過標準化、規范化的種植推廣到新疆,帶動6萬新鄭人技術援疆”,說明該集團有技術,不需要考慮栽培技術問題,A符合題意。新疆水源缺乏,規范化種植,規模大,水資源消耗大,所以要注意合理用水,防止出現土壤退化,并且冬、春季節容易受寒潮影響,應注意種苗防凍問題,B、C、D是要考慮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A。]3.D 4.B [第3題,由材料可知,2016年之前該地就是我國夏菜外調之地,因此交通和市場距離不是滯銷原因,①錯;蘭州高原夏菜具有很高的質量安全水平,品質較高,③錯;蘭州高原夏菜陷入銷售困境的原因可能是種植規模擴大過快、收獲期集中上市,競爭壓力大,②④正確。故選D。第4題,避免蘭州高原夏菜再次滯銷應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成本,擴大市場,①錯;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會降低農產品質量,導致市場需求量減少,④錯。故選B。]5.B 6.D [第5題,河西走廊地處內陸,降水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有機質的積累,種子顆粒飽滿,故選B。第6題,市場需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種利潤大,且市場需求量大,導致該地制種業結構發生變化,故選D。]7.D 8.A [第7題,陜西、山西與新疆庫爾勒地區在氣候條件上相似,都主要位于暖溫帶,熱量條件相似,降水條件差別較小;市場需求量大;要有種植技術保障才能引種成功,A、B、C都是引種成功的條件。雖然交通條件會影響市場距離和運輸成本,但與能否引種成功關系不大。D正確。第8題,庫爾勒香梨引種到外地,品質下降,主要是其他地方缺少庫爾勒地區的獨特環境——位于塔里盆地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機質積累豐富,使得庫爾勒香梨肉質細嫩、香味濃郁、品質優異。而陜西、山西等地降水較多,光照條件較差,晝夜溫差較小,所以品質下降,A正確;其他地方是引種庫爾勒香梨的品種,學習庫爾勒香梨的種植技術,山西、陜西水果種植經驗也比較豐富,因此B、C、D錯誤。故選A。]9.(1)有利條件:夏季光照、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土地遼闊,耕地面積廣大。不利條件:緯度較高,熱量不足;多寒潮(低溫凍害);降水較少。(2)節省農藥購買成本;省去農藥噴灑工作,節省勞動力和機械運作成本;產品幾乎無農藥殘留,品質優良;市場占有率高,經濟效益良好。解析 (1)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可以從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且題目要求“評價”,故應從有利和不利條件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烏克蘭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光照、熱量充足,降水較少,晴天多,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作物有機質積累;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遼闊,耕地面積廣大;為世界四大黑土區之一,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但由于其緯度較高,存在著熱量不足的問題,且容易受到南下冷空氣的影響,寒潮頻發,不利于農作物生長;且處于內陸地區,降水較少。(2)由于不使用農藥,節省了農藥的購買成本,也省去了因噴灑農藥產生的勞動力和機械運作成本;產品幾乎無農藥殘留,品質優良,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增加了銷量,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共26張PPT)第一節第三章 產業區位選擇農業區位因素微專題3農業區位條件評價1.自然因素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氣候 光照 ①降水較少,光照充足,利于有機質的積累。②多陰雨天氣,光照較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長,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熱量 ①緯度較低,熱量充足,生長期長,復種指數高,單產高。②緯度(海拔)較高,熱量不足,生長期短,復種指數低,單產低,但生長周期長,農產品品質好;冬季氣溫低,蟲卵難以越冬,病蟲害少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氣候 降水量 ①降水適中且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生長。②降水過多易造成洪澇,過少易造成旱災,均影響農作物生長氣溫日較差 ①氣溫日較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農作物品質好。②氣溫日較差大(晝夜溫差大),不利于害蟲的繁殖,病蟲害少,農作物品質高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地形 ①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耕作,提高勞動生產率,適合發展種植業。②山地、丘陵地區,地勢起伏大,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立體農業土壤 ①黑土、黑鈣土、水稻土、火山灰土,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少,農作物品質高。沖積扇、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處,土層厚且土壤肥沃。②土壤的酸堿度不同,適宜生長不同的農作物水源 河湖眾多、有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豐富,灌溉水源充足。其中高山冰雪融水水質潔凈,農產品品質高2.社會經濟因素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市場 ①靠近經濟發達地區(或城市),消費市場廣闊。②本地城市人口眾多,本地消費市場廣闊。③農作物品質高,市場需求量大交通運輸 ①地處沿海,靠近鐵路、公路、河流、港口等,交通便利。②深居內陸,交通不便政策 政府政策支持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勞動力 ①經濟落后的國家或地區,勞動力豐富且廉價,農產品成本較低。②經濟發達國家或地區,勞動力素質高、價格高,農產品成本較高但品質較好技術 經濟發達,技術水平高,機械化水平高其他 ①歷史: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農產品品質高。②飲食偏好:當地居民喜食(如稻米),市場需求量大(2024·山東煙臺統考)紅棗產業是河南省新鄭市的重要特色產業。但隨著樹齡增長等原因,新鄭大棗質量下降,產業出現衰退的跡象。從2007年開始,河南H集團以棗為媒,以產業為支撐,把紅棗中的優質品種灰棗選育出來,通過標準化、規范化的種植推廣到新疆,帶動6萬新鄭人技術援疆,架起了豫疆兩地經濟繁榮、民族和諧的金橋。據此完成1~2題。1.關于新鄭紅棗產業衰退的原因表述正確的是①市場需求減少?、谕獾貤棙I的競爭?、鄄∠x害嚴重,種棗成本提高?、軅鹘y種植,新技術指導不夠 ⑤人們飲食習慣與消費觀念轉變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新鄭紅棗產業衰退的原因有新疆等外地棗業的競爭;隨著樹齡增長,病蟲害嚴重,種棗成本提高;在選育灰棗之前,傳統種植,新技術指導不夠,產品競爭力下降,從而出現紅棗產業衰退,②③④正確;H集團棗業的發展,說明市場需求并沒有減少,①錯誤;人們飲食習慣和消費觀念材料沒有體現,⑤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2024·山東煙臺統考)紅棗產業是河南省新鄭市的重要特色產業。但隨著樹齡增長等原因,新鄭大棗質量下降,產業出現衰退的跡象。從2007年開始,河南H集團以棗為媒,以產業為支撐,把紅棗中的優質品種灰棗選育出來,通過標準化、規范化的種植推廣到新疆,帶動6萬新鄭人技術援疆,架起了豫疆兩地經濟繁榮、民族和諧的金橋。據此完成1~2題。2.H集團選擇在新疆推廣標準化、規范化種植應注意的問題不包括A.栽培技術 B.合理用水C.種苗防凍 D.土壤退化√根據材料“河南H集團以棗為媒,以產業為支撐,把紅棗中的優質品種灰棗選育出來,通過標準化、規范化的種植推廣到新疆,帶動6萬新鄭人技術援疆”,說明該集團有技術,不需要考慮栽培技術問題,A符合題意。新疆水源缺乏,規范化種植,規模大,水資源消耗大,所以要注意合理用水,防止出現土壤退化,并且冬、春季節容易受寒潮影響,應注意種苗防凍問題,B、C、D是要考慮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A。蘭州高原夏菜具有很高的質量安全水平,是我國著名的夏菜外調基地之一,熱銷全國多個城市。但是,2016年出現了“史上最嚴重”菜價暴跌,地頭價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菜農損失慘重。與此相對的是,最終消費者卻沒有明顯感覺到夏菜價格下降。據此完成3~4題。3.2016年蘭州高原夏菜陷入銷售困境的原因可能有①交通不便,距離市場遠?、谑斋@期集中上市 ③品質變差 ④種植規模擴大過快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由材料可知,2016年之前該地就是我國夏菜外調之地,因此交通和市場距離不是滯銷原因,①錯;蘭州高原夏菜具有很高的質量安全水平,品質較高,③錯;蘭州高原夏菜陷入銷售困境的原因可能是種植規模擴大過快、收獲期集中上市,競爭壓力大,②④正確。故選D。蘭州高原夏菜具有很高的質量安全水平,是我國著名的夏菜外調基地之一,熱銷全國多個城市。但是,2016年出現了“史上最嚴重”菜價暴跌,地頭價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菜農損失慘重。與此相對的是,最終消費者卻沒有明顯感覺到夏菜價格下降。據此完成3~4題。4.避免蘭州高原夏菜再次陷入滯銷困境的有效途徑有①完善蔬菜市場營銷戰略,拓寬流通渠道,增加流通環節?、谔岣呤卟思庸まD化能力,擴大蔬菜用量?、勖适袌鲂畔?,開展訂單經銷?、艽罅渴褂没?、農藥,提高蔬菜品質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避免蘭州高原夏菜再次滯銷應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成本,擴大市場,①錯;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會降低農產品質量,導致市場需求量減少,④錯。故選B。河西走廊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近年來,該地制種業結構發生變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種規模迅速擴大。下圖示意河西走廊地區。據此完成5~6題。5.與黃淮海平原制種基地相比,該地成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最明顯的優勢是A.交通便利,距離市場較近B.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C.海拔高,氣溫低,病蟲害少D.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河西走廊地處內陸,降水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有機質的積累,種子顆粒飽滿,故選B。河西走廊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近年來,該地制種業結構發生變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種規模迅速擴大。下圖示意河西走廊地區。據此完成5~6題。6.該地制種業結構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水源B.機械化水平C.土壤D.市場√市場需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種利潤大,且市場需求量大,導致該地制種業結構發生變化,故選D。(2024·江蘇揚州聯考)新疆庫爾勒香梨肉質細嫩、香味濃郁、品質優異。近年來庫爾勒香梨被引種到陜西、山西等地,其品質、風味及外觀發生較大變化。據此完成7~8題。7.庫爾勒香梨能被引種到陜西、山西等地,以下條件與其關系最小的是A.氣候 B.市場 C.技術 D.交通√陜西、山西與新疆庫爾勒地區在氣候條件上相似,都主要位于暖溫帶,熱量條件相似,降水條件差別較??;市場需求量大;要有種植技術保障才能引種成功,A、B、C都是引種成功的條件。雖然交通條件會影響市場距離和運輸成本,但與能否引種成功關系不大。D正確。(2024·江蘇揚州聯考)新疆庫爾勒香梨肉質細嫩、香味濃郁、品質優異。近年來庫爾勒香梨被引種到陜西、山西等地,其品質、風味及外觀發生較大變化。據此完成7~8題。8.庫爾勒香梨引種到外地,品質下降,主要是其他地方缺少庫爾勒地區的A.獨特環境 B.優良品種 C.先進技術 D.豐富經驗√庫爾勒香梨引種到外地,品質下降,主要是其他地方缺少庫爾勒地區的獨特環境——位于塔里盆地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機質積累豐富,使得庫爾勒香梨肉質細嫩、香味濃郁、品質優異。而陜西、山西等地降水較多,光照條件較差,晝夜溫差較小,所以品質下降,A正確;其他地方是引種庫爾勒香梨的品種,學習庫爾勒香梨的種植技術,山西、陜西水果種植經驗也比較豐富,因此B、C、D錯誤。故選A。9.(2024·甘肅蘭州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烏克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葵花籽油原料產區,葵花籽產量占世界的56%,每年7~8月是烏克蘭葵花盛開的季節,其葵花可以在幾乎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生長,葵花籽含油量高,富含多種營養物質。(1)評價烏克蘭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答案 有利條件:夏季光照、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土地遼闊,耕地面積廣大。不利條件:緯度較高,熱量不足;多寒潮(低溫凍害);降水較少。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可以從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且題目要求“評價”,故應從有利和不利條件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烏克蘭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光照、熱量充足,降水較少,晴天多,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作物有機質積累;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遼闊,耕地面積廣大;為世界四大黑土區之一,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但由于其緯度較高,存在著熱量不足的問題,且容易受到南下冷空氣的影響,寒潮頻發,不利于農作物生長;且處于內陸地區,降水較少。9.(2024·甘肅蘭州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烏克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葵花籽油原料產區,葵花籽產量占世界的56%,每年7~8月是烏克蘭葵花盛開的季節,其葵花可以在幾乎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生長,葵花籽含油量高,富含多種營養物質。(2)簡述烏克蘭葵花生長“幾乎不用農藥”給葵花產業帶來的經濟效益。答案 節省農藥購買成本;省去農藥噴灑工作,節省勞動力和機械運作成本;產品幾乎無農藥殘留,品質優良;市場占有率高,經濟效益良好。由于不使用農藥,節省了農藥的購買成本,也省去了因噴灑農藥產生的勞動力和機械運作成本;產品幾乎無農藥殘留,品質優良,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增加了銷量,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第一節 農業區位因素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三章 第一節 農業區位因素.docx 第三章 第一節 農業區位因素.pptx 第三章 第一節 微專題3 農業區位條件評價.docx 第三章 第一節 微專題3 農業區位條件評價.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