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男生女生》教學設計核心素養目標 1.道德修養:形成積極健康科學合理的性別角色意識;理解性別差異,尊重異性。2.健全人格:學會與異性交往,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認識到青春期的心理萌動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與異性相互學習、相互幫組、共同進步。3.責任意識:能夠處理好和異性的關系,積極學習異性的優點,不斷提升自己。課標要求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對應部分是核心素養目標:健全人格中的“認識青春期的身心特點”。學段目標中的“認識青春期的身心特點,建立同學間的友誼,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學段內容中的生命健康教育部分的“掌握青春期性心理知識,正確對待兩性關系;提高預防性騷擾和性侵害的能力”。教材分析 《男生女生》是本教材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框的內容,本框區別于傳統青春期教育,它淡化過去強調青春期的閉鎖、逆反等負面心理反應,更關注步入青春期的正面經驗,強調通過各種活動、體驗獲得正面情感經驗,強調將青春活力導向生活中的正能量,正確認識異性同學間的交往和友誼。在承接第一框從身體上看待青春成長的基礎上,旨在幫助學生從心理上關注青春的變化, 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體會青春期的美好。同時也是對人際交往的延續。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個體生理以及心理特點的差異,以及青春期性心理的特點和規律。本節課的內容在整本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正處青春期,他們渴望與異性交往但又對如何與異性交往又存在困惑;且由于心智尚不成熟,男女生間的校園欺凌常見諸報端。引導學生妥善認識和處理男女生間的關系,有利于促使其人格健全。教法學法 情境化探究法、合作探究法重點 正確認識男生女生的性別優勢;難點 學會與異性交往,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神秘快遞箱】教師設問:同學們,學校失物招領處有一些快遞箱,上面物流信息已經磨損,請根據箱中的物品猜測快遞主人的性別。提示:1-男生;2-女生;3-男生;4-女生。教師過渡:回答正確,同學們真有做偵探的潛質!在青春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偵探,探索著自我、情感與世界的奧秘。步入青春,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男女生關系,把握好與異性交往的尺度?本節課,讓我們攜手加入青春偵探社,共同揭開青春期的神秘面紗!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通過猜測快遞箱物品主人性別的游戲,設置懸念,激趣課堂,再由青春偵探社串聯整節課,自然導入男生女生話題。新課新授 環節一:性別差異,洞察入微【成員檔案】教師設問:偵探社里的小德和阿法是一對龍鳳胎,你覺得下面哪張照片更好區別他們?提示:第2張教師總結: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別特征是與生俱來的。進入青春期,男生女生的生理差異更加明顯。【個人簡歷】教師過渡:加入偵探社,需要填寫個人簡歷表,同學們請查收。教師設問:請如實填寫個人簡歷表,小組間對比男女生的差異。提示:性格特征 男生:通常被認為更加果斷、堅韌和競爭性強,有較強的自尊心和獨立性。 女生:則偏向細膩、柔和,更關心他人,情感豐富,且具有較強的合作性。興趣愛好 男生:多喜歡運動、游戲和機械類活動, 女生:更偏愛藝術、音樂和時尚等話題思維方式 男生:更傾向于抽象思維,善于邏輯推理和空間想象,解決問題時注重目標和效率,溝通方式直接簡潔。 女生:則更多采用形象思維,善于語言表達和情感感知,在解決問題時更注重情境和人際關系,溝通時更具同理心。教師總結:在社會文化、家庭環境等的影響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等方面會表現出各自的特點。【招聘分歧】教師設問:小德覺得:“這次偵探社應該都招男生,男生多好辦事。”阿法表示反對:“我認為這次應該都招女生,女生能帶來不同視角。” 對此,你怎么看?要求:思考討論,回答問題。時間:3min教師總結: 男生女生雖有不同,但各有優勢。我們要相互學習、相互欣賞、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總結新知:一、正確認識男生女生性別差異 P6(男生女生性別差異的表現和原因以及正確態度?)教師過渡:在認識到性別差異的基礎上,我們如何將這些理解轉化為實際的人際交往智慧,尤其是異性之間的和諧共處呢?接下來,讓我們走進第二個環節。環節二:異性交往,分寸細究【補課風波】教師過渡:劉星我們都熟悉,他最近一反常態,刻苦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在他身上發生了什么?我們來一探究竟。播放視頻,教師設問:劉星在女孩面前有何表現?你覺得這種表現正常嗎?提示:很想表現自己,渴望得到對方的關注和認可。這種表現很正常。教師總結:二、如何看待青春期的我們在異性面前的表現 P7 在異性面前,我們有表現自己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對方的肯定和贊賞。這是正常的青春期心理現象。了解并接納這一心理現象,有助于我們學會與異性交往。【另類校規】展示圖片,教師設問:1.劉星和杏杏相處對他們產生了什么影響?2.有些學校為了預防學生早戀,頒布了以下規定,對此,你怎么看?提示:1.促進他們學習進步。2.學校為防早戀的做法欠妥。早戀需綜合引導,應加強性教育和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而非簡單禁止。教師總結:三、與異性交往的積極作用 P7①與異性交往,可以增進對異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②可以擴大交往范圍,提高交往能力。③與異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讓我們在團結和睦的集體中共同成長。【慧眼如炬】教師設問:小偵探們,請用你們的慧眼辨識這些交往行為的正誤。提示:1錯;2對;3錯;4對。教師總結:四、如何與異性交往?(如何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 P8①與異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②我們應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既要熱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做到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③我們要學會恰當地與異性交往,讓這份友誼成為美好青春的見證。教師過渡:青春期異性交往中,情感的朦朧逐漸浮現,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接下來我們走進環節三。環節三:青春萌動,真愛尋蹤【發現愛】教師設問:小組討論1.說說異性身上具備哪些特質可能會讓你心動?2.如果只能留下3種特質,你們小組會選擇留下哪3種?教師過渡:關于愛情,著名心理學家斯滕伯提出著名的愛情的三元論。完美的愛情必須具備有三個成分,親密、激情 、承諾。 第一個成分是親密成分:親密, 親密指的是在愛情關系中感受到的溫暖和親近,包括熱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點。第二個激情成分,強烈的、爆發性的動心。第三個成分是承諾成分,是愛情的理智層面, 維系關系的認知決定。①在短期方面,指一個人做出了愛另外一個人的決定;②在長期方面,指那些能維持愛情關系的承諾或擔保、 投入、忠心、義務感或責任心,已承諾為主的兩性關系是冷靜的。教師總結:①在與異性交往中,我們可能會萌發對異性的朦朧情感,會因為對異性的欣賞、對未來的向往而感到愉悅,也容易把這種欣賞和向往當作愛情。【剖析愛】教師過渡:聽完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理論,請你來判斷下列情況是不是愛情呢?提示:不是教師總結:我們可以把這些情況歸結為欣賞誤解型、空虛替代型、攀比炫耀型、好奇跟風型,但是它們都不是真正的愛情。教師過渡:有一種愛情,叫周恩來與鄧穎超,請同學們觀看視頻。播放視頻,教師設問:從周恩來和鄧穎超的愛情中,你感悟到真正的愛情應該是什么樣的?教師總結:②真正的愛情,不僅意味著熱烈的情感、彼此的欣賞和尊重,而且需要責任、能力和擔當。【應對愛】教師設問:遇到異性表白,你會怎么做?接受會發生什么?拒絕如何處理?提示:接受會發生學習退步,影響前途;父母反對,親子關系惡化;老師談話,焦慮不安;同學議論,班風受損。如何處理:態度上:立場堅定,明確拒絕;語言上:不嘲諷、不謾罵、不訓斥;行為上:不公開、不宣揚;心理上:自我肯定。教師總結:③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朦朧情感,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總結新知:五、如何看待青春期對異性的朦朧情感? P8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通過成員檔案、個人簡歷、招聘分歧等一系列活動,正確認識男女生性別差異和性別優勢,不斷提升自己。通過補課風波、另類校規和慧眼如炬活動的探究討論,學會正確對待青春期異性交往。通過發現愛、剖析愛、應對愛的活動探究,學會正確對待青春期朦朧情感,健康成長。課堂小結 同學們,早戀僅是青春旅途中的一抹浮光,而真正的愛情,是時間長河中璀璨的恒星。別讓這短暫的幻影,絆住你追尋恒星的腳步。握緊理智的羅盤,揚起成長的帆,勇敢駛向前方,終有一日,你會遇見那位與你并肩仰望星空的伴侶,共繪生命中最美的畫卷。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馬卡連柯說:“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鴻溝填滿。”我們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綜合課程,教材體現了綜合性、過程性、實踐性特點。據此,以初中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以青春生命在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與國家以及全球關系中的自我發展為線索,以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為中心,遵循生活邏輯,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國情方面的知識領域。這給我們每一位授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以活動為載體,把現實生活中的場景移植到課堂上,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從自己的思想實際出發,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親身去實踐、去體驗、去感悟。這就要求教師授課的設計必須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