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8.6 巴西0°23.5°S30°S70°W40°W1.海陸位置:位于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2.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屬于熱帶。3.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自主學習請結合教材P81及P83圖8-5-5來完成。巴西的地理位置0°23.5°S30°S1.地形以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自然環境特征2.平原位于北部,高原位于南部3.地勢南高北低。自主學習一.地形特征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二、氣候特征主要分布: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亞馬孫河全長6437千米,是世界上第二長的河流;流域面積約為705萬平方公里,是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流量占世界河流總入海流量的20%,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河流之王——亞馬孫河亞馬孫河位于南美洲北部,自西向東流。發源自安第斯山脈的密斯米雪山,于赤道附近注入大西洋。密斯米雪山合作探究一結合下列圖文資料說出亞馬孫和尼羅河河流流量差異巨大的原因?試說明亞馬孫河與剛果河河流特征的異同。亞馬孫河一年流入海洋的水量占全球河流總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近7萬億立方米。尼羅河一年的水流量為840億立方米,大概只有亞馬孫河的八十五分一。世界上著名的農牧業大國(3)畜牧業牛肉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合作探究二結合所學知識,試闡述巴西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地形氣候河流特征地理位置1、說出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主要的農作物2、找出赤道、南回歸線,說說巴西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的有利氣候條件。(1)有利自然條件:咖啡水熱條件優越農業特征地域遼闊,氣候濕潤,可耕地多,水資源豐富。(2)農作物:咖啡(“咖啡王國”)甘蔗、柑橘熱帶經濟作物:大豆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糧食作物:大豆、玉米橡膠巴西有“一怪”就是“酒精當燃料”。這是為什么呢?巴西缺乏煤、石油等能源。所以汽車用油大部分靠進口,為了節約外匯,約有一半的汽車使用酒精作燃料,這樣既能節約石油能源而且綠色環保。巴西消費的燃料中有46%是乙醇等可再生能源,高于全球13%的平均水平。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典范(4)工業分布: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工業(1)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鐵礦: 儲量大(居世界首位),質地優良。(2)水能資源豐富,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伊泰普水電站(位于巴拉那河上)。(3)現狀:形成了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世界鋼鐵、汽車、機械、飛機的重要生產國。合作探究三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巴西工業發展與日本工業發展的差異讀圖,說一說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點?東南沿海讀圖,說一說巴西內陸地區人口分布的特點,并說明原因。稀疏熱帶雨林氣候區,過于濕熱人口與城市1.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區東南沿海2.主要城市:首都—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最大的城市—圣保羅;最大的海港—里約熱內盧沿著城市行政主軸,整個城市的形狀像一架巨大的飛機,城市被主軸分為南北兩翼。政府各部門建筑和公共建筑沿中心紀念軸布置,軸線的盡端是巴西這個國家的中心——三權廣場。三權廣場Square of the Three Powers在行政軸的東部盡頭是代表著立法權的國家議會、代表著司法權的聯邦高等法院和代表著行政權的總統府環繞著倒梯形空間構成的三權廣場。總統府和聯邦高等法院巴西利亞是20世紀落成的都市中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人類歷史和文化遺產的項目。種族構成復雜1.巴西種族構成:混血種人的比例不斷增加,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與發展,形成多元的巴西文化。巴西被稱為世界民族大熔爐。2.原住居民:印第安人(黃色人種)葡萄牙在巴西建立殖民地后,大量興建種植園,強迫當地印第安人為奴 后來勞動力短缺,葡萄牙殖民者將目光放在了非洲黑人身上,巴西的黑人奴隸制隨之拉開序幕。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狂歡節花車巡游亞馬孫熱帶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占地700萬平方公里,橫越了8個國家,占世界熱帶雨林面積一半,生活著地球上20%的物種,被稱為“地球之肺”。其中,在巴西境內的雨林面積占60%。那么,熱帶雨林有什么作用呢?亞馬孫熱帶雨林:“地球之肺”與“世界動植物王國”亞馬孫熱帶雨林作用自主學習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破壞由于不合理的開發,例如在雨林中修建公路、采礦、開辟農場導致亞馬孫熱帶雨林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銳減,并且影響全球的氣候。針對這一情況,巴西政府實施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利用亞馬孫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開展生態旅游,既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