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9.2 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導學案)-2024—2025學年八年級地理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9.2 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導學案)-2024—2025學年八年級地理人教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九章第二節 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 (學案)
內容速覽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
自主學習 自主預習、基礎知識梳理
任務一:江河的源地 任務二:三江源地區的保護
合作探究 探究重難知識
探究一:江河的源地
探究二:尋找黃河的源頭
探究三:三江源地區的保護
知識網圖 思維導圖構建
強化特訓營 同步訓練 鞏固提升
(
0
1
學習目標
)
2024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學習重難點
在地圖上識別三江源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并描述三江源地區的地形特征。以三江源地區為例,說明該地區開發的地理條件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三江源地區的位置以及自然環境的特點。(區域認知) 2.運用圖文資料等,知道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作用以及生態現狀,保護高原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性。(綜合思維) 3.深刻認識人類與環境息息相關的辯證關系,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和環境保護意識。(人地協調觀) 重點:中華水塔的重要意義;三江源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 難點:河流探源,保護三江源的意義。
(
0
2
自主學習
)
任務一:江河的源地
結合教材P91—P94 完成任務一,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
1.地理位置和范圍
① 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
三江源地區是黃河源區、瀾滄江源區和長江源區的總稱。
2.地形地勢
三江源地區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以山地地貌為主,山脈綿延,地勢高聳。
3.中華水塔
① 三江源地區如同巨大蓄水塔,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瀾滄江總水量的15%均來源于此,被譽為“中華水塔”。
② 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北麓各拉丹東雪山;瀾滄江發源于唐古拉山東北部;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北麓。
③ 三江源區河流密布、湖泊、沼澤眾多,雪山冰川廣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
4.江河的最初水源是雪山和冰川;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
【特別提示】
三江源地區位于第一級階梯,雪山和冰川廣布。
任務二:三江源地區的保護
結合教材P94—P96完成任務二,并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
1.三江源地區的動物:野牦牛、黑頸鶴、白唇鹿和盤羊。
2.保護三江源地區的意義:① 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
② 三江源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
③ 三江源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特別提示】
三江平原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濕地,位于黑龍江省。三江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是沼澤濕地。
(
0
3
合作探究
)
探究一:江河的源地
合作探究:三江源地區降水并不豐富,為什么這么多大江大河發源于此?
由于三江源地區海拔高、氣溫低,三江源上雪山冰川廣布湖泊、沼澤眾多,當氣溫回升時雪山和冰川融水匯成河流,成為江河的最初水源。并且湖泊是河流的補給水源之一。三江源地區的湖泊、沼澤是河流的天然調蓄器。
【典例】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中的“三江”是指( )
A.長江、黃河、珠江 B.長江、珠江、閩江
C.長江、黃河、怒江 D.長江、黃河、瀾滄江
2.關于三江源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B.沱沱河是黃河的正源
C.鐵路是該地區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D.灌溉農業是該區域重要農業特色
3.該區域生態環境惡化,必然會導致( )
①過度放牧 ②亂采濫挖 ③蟲鼠猖獗 ④野生動物銳減
⑤水土流失加劇 ⑥草地沙化嚴重 ⑦臺風、暴雨頻繁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⑦
1.D 2.A 3.C
【解析】1.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中的“三江”是指長江、黃河和瀾滄江,該區域被稱為“中華水塔”。故選:D。
2.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的南部,A正確;沱沱河是長江的正源,B錯誤;公路是該地區最主要的交通方式,C錯誤;河谷農業是該區域重要農業特色,D錯誤。故選:A。
3.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惡化,必然會導致:③蟲鼠猖獗、④野生動物銳減、⑤水土流失加劇、⑥草地沙化嚴重等問題;①過度放牧、②亂采濫挖是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⑦臺風、暴雨多出現在東部沿海地區。結合題意,故選:C。
探究二:尋找黃河的源頭
閱讀教材P93活動,模擬科學考察,探尋黃河源頭。
1.黃河源頭那么多源流,哪一條是正源?
河流唯遠;流量唯大;多因素綜合考慮。
2.在追溯河源的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在源頭區,水域較大,確定源頭究竟在哪里很困難;不同季節冰川融化的地點會有變動,確定河流源頭比較困難。
3.1952年和1978年兩次科學考察活動確定的黃河源頭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952年認為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1978年認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
支流多,找長度最長、流量最大河較困難;沼澤區水域面積大,不好確定源頭;不同季節冰川融化點變動,河流源頭變動。
4.閱讀教材表9.1,根據黃河源頭科學考察資料,你認為哪條源流是黃河源頭,并說明理由。
卡日曲。根據河流唯遠的原則,卡日曲長于約古宗列曲;卡日流域面積大于約古宗列曲。
【典例】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生態源頭涵養水源】
(1)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是長江、黃河和 的發源地。黃河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對三江源的保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效益有 。
【幸福河流造福人民】
構建形成黃河流域“一軸兩區五極”的發展動力格局,促進地區間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2)黃河流域發展格局中的“一軸”是以黃河流域國際大通道為依托,以沿線城市為支撐,打造成為的條高質量發展經濟帶。“兩區”除平原所占比重較大外,還有河流提供 (填“水運”或“灌溉”)之利,使這里成為我國的糧食主產區;同時,這里煤炭、石油等資源豐富,也是我國的能源基地?!拔鍢O”中,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的城市群主要有中原城市群的部分以及 城市群。
【研學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
沿黃九?。▍^)擁有19處世界遺產、18處世界地質公園、47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如何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 如何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 需要我們中學生走進黃河,研學黃河。下圖為黃河流域景觀圖。
(3)請為上面四幅圖所代表的序號從上游到下游排序 。
(4)請從上面四幅圖中任選一個地方,設計一次黃河地理實踐活動方案(提示:可以從實踐主題、內容、攜帶物品、安全等角度設計)
【答案】(1) 瀾滄江 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提高水源質量;維護生物多樣性等
(2) 灌溉 山東半島
(3)②①④③
(4)山西壺口瀑布。
主題:從壺口瀑布看黃河。
內容:觀察壺口瀑布的水文特征并思考原因。攜帶物品:夏季帶防曬霜等。安全:注意安全標識,遠離水邊。
【分析】本題以黃河流域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到三江源地理位置,生態環境保護、黃土高原的生態問題及治理措施,黃河下游的塑造作用以及黃河流域能源的開發??疾閷W生對我國大江大河這一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詳解】(1)讀圖分析可知,三江源地區地處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的南部,該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我國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環境效益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蓄河流水量、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
(2)黃河流域發展格局中的“一軸”是以黃河流域國際大通道為依托,以沿線城市為支撐,打造成為的一條 高質量發展經濟帶?!皟蓞^”除平原所占比重較大外,還有河流提供灌溉之利,使這里成為我國的糧食主產區;同時,這里煤炭、石油等資源豐富,也是我國的能源基地?!拔鍢O” 中,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的城市群主要有中原城市群的部分以及山東半島城市群。
(3)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自西向東注入渤海,自西向東依次經過②寧夏平原、①山西壺口瀑布、④河南小浪底及③山東入??凇?br/>(4)選擇山西壺口瀑布,實踐主題為從壺口瀑布看黃河;實踐內容觀察壺口瀑布的水文特征并思考原因。攜帶物品:夏季帶防曬霜等。安全:注意安全標識,遠離水邊。選擇河南小浪底,實踐主題河南小浪底功能,實踐內容:觀察小浪底運轉、發電、泄洪、沖沙等過程;攜帶物品:相機、紙筆等,安全:注意安全標識,遠離水邊。
探究三:三江源地區的保護
1.三江源地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有哪些?
水土流失,蟲鼠猖獗,草地退化,野生動物銳減。
2.讀圖思考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分別是什么?
自然原因:全球氣候變暖,溫度升高,冰川逐年萎縮,影響湖泊和濕地的水源補給,湖泊濕地面積縮小甚至干涸。
人為原因: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環境污染等不合理人類活動,加速生態環境惡化。
3.三江源地區冰川不斷退化,湖泊、沼澤不斷萎縮,會對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帶來哪些影響?
如果三江源地區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不斷萎縮,會直接影響湖泊和濕地的水源補給,導致源區水源枯竭,黃河中下游出現斷流,長江中下游可能出現干旱災害。
如果三江源地區草場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劇,會導致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嚴重退化,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加劇,黃河斷流時間增長等。
4.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問題?
為了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國家設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目前,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采取退耕還林,全面禁獵,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措施。
【典例】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三江源”指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被譽為“中華水塔”,是冬蟲夏草的主產地之一。冬蟲夏草喜光喜濕,一般生長在海拔 3000米以上。
材料二:圖1為青藏地區及三江源地區簡圖。
材料三:圖2為環保人士與野牦牛的“對話”。
(1)“三江源”是我國“冬蟲夏草”的優質產區。試推斷適宜“冬蟲夏草”生長的自然條件。
(2)環保人士在三江源地區活動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3)為還野牦牛一片生存活動空間,我國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1)海拔較高,氣溫較低;陽光充足;有冰雪分布且水資源充足。
(2)寒冷;缺氧;氣壓低;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多雪山、沼澤、河流等,行走不便。
(3)建立自然保護區;退耕還草(林);全面禁獵;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措施。
【分析】本題以青藏地區及三江源地區簡圖為材料,共設置3道小題,涉及青藏地區的氣候、地形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
【詳解】(1)由材料,可知冬蟲夏草喜光喜濕,一般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而“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地區,海拔較高,氣溫較低,這里空氣稀薄,陽光充足;周圍山脈眾多,有冰雪分布,水資源較充足,因此適宜“冬蟲夏草”的生長。
(2)三江源地區位于我國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低,晝夜溫差大,空氣稀薄缺氧;并且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較多,易受野生動物襲擊;這里是多條河流的發源地,多雪山、沼澤、河流等,行走不便。
(3)青藏地區由于生態環境脆弱,再加上過度放牧和人為的開墾和采挖,生態環境已經遭到了破壞,所以可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退耕還草、還林;全面禁獵;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措施來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
(
0
4
知識圖網
)
(
0
5
強化特訓營
)
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我國首批國家公園名單公布。讀我國首批國家公園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所在地形區地勢崎嶇,石灰巖廣布 B.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
C.位于青藏高原,地表溝壑縱橫 D.所在地形區有“世界屋脊”之稱
2.大熊貓國家公園位于我國地勢階梯交界處,位于該交界線上的山脈有( )
①橫斷山脈 ②太行山脈 ③祁連山脈
④天山山脈 ⑤昆侖山脈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D 2.B
【解析】1.讀圖可知,三江源國家公園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地形特點是冰川廣布,地勢崎嶇和石灰巖廣布描述的是云貴高原,A錯誤;該國家公園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B錯誤,位于青藏高原,而地表溝壑縱橫的是黃土高原,C錯誤;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D正確。故選D。
2.讀圖可知,大熊貓國家公園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我國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為: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選項中①③⑤正確,故選B。
川藏鐵路是一條連接四川成都與西藏拉薩的快速鐵路,是國內第二條進藏鐵路,被譽為21世紀現代化的“天路”。讀圖“川藏鐵路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3.川藏鐵路經過下列地形區中的( )
A.華北平原 B.黃土高原 C.東南丘陵 D.青藏高原
4.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下列對該地區利用和保護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建立三江源的自然保護區 B.大力開發天然草場發展畜牧業
C.大量引用湖泊水灌溉農田 D.開采當地的砂金增加經濟收入
3.D 4.A
【解析】3.根據圖示分析可知,川藏鐵路經過了四川盆地、橫斷山脈、青藏高原,沒有經過華北平原、黃土高原以及東南丘陵,D正確,ABC錯誤。故選D。
4. 建立三江源的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A正確;大力開發天然草場發展畜牧業、大量引用湖泊水灌溉農田、開采當地的砂金增加經濟收入會導致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不斷惡化,BCD錯誤。故選A。
《青海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明確要求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力度。完成下面小題。
5.下列關于三江源地區保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脆弱需要保護 B.三江源地區有許多野生的珍稀動物
C.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河流發源地 D.保護三江源地區限制了青藏地區經濟發展
6.旅客乘火車沿青藏鐵路經過三江源地區時,可能看到的景觀是( )
A.大地碧綠翠無暇,草原寬闊有人家 B.千里冰封河成橋,萬里雪飄梅傲立
C.羚羊飛奔在天邊,牦牛信步在山間 D.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
5.D 6.C
【解析】5.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有許多野生的珍稀動物;三江源地區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但由于氣候高寒,生態環境脆弱。加之近年來,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使得這里水土流失加劇、草場沙化嚴重、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減等問題尤為突出,所以國家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要求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力度。根據以上分析可知,ABC說法正確。保護三江源地區可以使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有利于青藏地區經濟的發展,D說法錯誤。本題要求選擇說法不正確的一項,D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
6.三江源地區位于青藏地區,“大地碧綠翠無暇,草原寬闊有人家”是西北地區的景觀,“千里冰封河成橋,萬里雪飄梅傲立”是北方地區的景觀,“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是南方地區的景觀,ABD錯誤;三江源地區擁有大量的珍稀動物,如藏羚羊、雪 豹、野驢等,本區又是全國重要的牧區,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綿羊、藏山羊等,因此游客乘火車沿青藏鐵路經過三江源地區時,可能看到的景觀是“羚羊飛奔在天邊,牦牛信步在山間”,C正確。故選C。
為了提高地理實踐力,海南省某中學組織八年級學生開展“探訪濕地”研學活動研究濕地功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開展本次研學活動的合理順序是( )
①選用濕地公園電子地圖②規劃濕地考察路線③探究濕地生態環境效應④提出濕地保護建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8.濕地的生態環境效益主要表現在( )
①涵養水源 ②保護耕地 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④維護生物多樣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C 8.C
【解析】7.首先,規劃濕地考察路線(②)是第一步,因為它為整個研學活動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和框架。接著,選用濕地公園電子地圖(①)能夠幫助團隊成員更清晰地了解濕地公園的布局和各個考察點的位置,從而更有效地進行實地考察。然后,在實地考察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可以探究濕地生態環境效應(③),通過觀察、測量和記錄等方式,深入了解濕地的生態功能和存在的問題。最后,基于實地考察和探究的結果,團隊成員可以提出濕地保護建議(④),為濕地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因此,合理的順序是:②-①-③-④,選項C正確。
8.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濕地的生態環境效益有涵養水源、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選C。
暑假,小明一家坐火車從西寧到拉薩旅游。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在西寧到拉薩的火車上,配備有吸氧裝置,以應對乘客出現的高原反應。這是因為途經地區( )
A.氣溫低 B.海拔高,空氣稀薄
C.大氣污染嚴重 D.光照強,紫外線強烈
10.圖中陰影區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地區,目的是保護河源區生態環境和動植物資源。下列河流中,不發源于這里的是( )
A.長江 B.黃河 C.瀾滄江 D.雅魯藏布江
11.小明在旅游途中不可能見到( )
A.駱駝在悠閑地吃草 B.身穿紅色僧衣的喇嘛
C.遷徙的藏羚羊 D.連綿的雪山
9.B 10.D 11.A
【解析】9.從西寧到拉薩途經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容易出現高原反應,B正確;氣溫低、大氣污染、紫外線和人體產生高原反應關系不大,ACD錯誤。故選B。
10.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雅魯藏布江不發源于這里,D選項符合題意,ABC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
11.駱駝多分布在氣候干旱的地區,在我國多分布在西北地區,旅途經過的是我國青藏地區,不可能見到駱駝在悠閑的吃草,途經地氣候高寒,是藏傳佛教圣地,可以看到連綿的雪山、青藏地區畜種藏羚羊、以及身穿紅色僧衣的喇嘛,A選項符合題意,BC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2.發源于三江源的主要河流是( )
A.長江、黃河、瀾滄江 B.松花江、海河、遼河
C.漢江、黃河、額爾齊斯河 D.湄公河、塔里木河、長江
13.圖中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是( )
A.大氣降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12.A 13.A
【解析】12.三江源是長江源區、黃河源區、瀾滄江源區的總稱,據圖可知,發源于三江源的主要河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A正確;松花江、海河、遼河、漢江、額爾齊斯河、塔里木河均不是發源于三江源地區,BCD錯誤。故選A。
13.據圖可知,圖中河流主要為長江、黃河、瀾滄江,長江、黃河、瀾滄江屬于外流河,流經季風氣候區,主要補給水源來自大氣降水,A正確,排除BCD。故選A。
14.【生態保護持續發展】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第三極”,生態環境脆弱敏感。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西藏被稱為“沖沖嘎畝”,即吉祥的鳥。它是全世界唯一在高原淡水濕地生活的鶴類,隨著季節的變遷而遷徙,以植物的根、昆蟲、魚、蛙以及農田中殘留的作物種子等為食。
材料二:三江源地區是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該地區濕地廣布,分布有黑頸鶴、雪豹等珍稀物種。20世紀末,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下降,湖泊減少、冰川萎縮、草原退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
材料三:圖為我國黑頸鶴分布區域圖。
(1)黑頸鶴繁殖區域主要分布在 (省區)和西藏自治區,該區域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
(2)黑頸鶴越冬地點主要分布在 谷地和長江上游谷地;簡要分析黑頸鶴越冬地點分布在河谷地帶的自然原因: 。
(3)某政協委員對三江源地區的開發、利用、保護提出了下列建議:①促進旅游業的發展;②開發蟲草、藏紅花等名貴中藥材;③加強生態建設,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你認為需優先選擇的建議是 (填序號),理由是
14.(1) 青海省 高寒
(2) 雅魯藏布江 河谷地帶氣溫相對較高;水源充足;食物較豐富。(1點即可)
(3) ③ 該地區草原退化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下降,生態系統的保護是其他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
【分析】本題以我國黑頸鶴的分布區域及文字信息為材料,涉及到青藏地區的位置、自然環境及對農業的影響,河谷農業、三江源地區的重要性及治理措施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
【詳解】(1)由圖可以看出,黑頸鶴的主要繁殖地是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青藏地區,主要分布在青海?。ㄊ^)和西藏自治區,該地區由于海拔高,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高寒,受氣候的影響,該地區不適合發展種植業,農業部門以畜牧業為主。
(2)由圖可知,黑頸鶴越冬地點主要分布在雅魯藏布江谷地和長江上游谷地,由材料一和左圖可知,黑頸鶴的越冬地點選擇在河谷地帶是因為該地區海拔高、氣溫低,而河谷地帶海拔低、氣溫相對較高;而且河谷地帶有水源、種植業分布廣,有充足的食物。
(3)由材料知,20世紀末,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下降,湖泊減少、冰川萎縮、草原退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故需要優先考慮的是:③加強生態建設,保護“三江源”生物的多樣性;旅游業的發展要在保護的基礎上適度發展;對蟲草、藏紅花等名貴中藥材的利用也要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適度合理的利用,因此生態系統的保護是其他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
15.區域認知是從空間視角了解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特征,認識該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下圖為青藏地區示意圖。結合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青藏地區位于我國 (方位)邊陲,大致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等高大山脈為界。
(2)完成結構圖,理解青藏地區自然要素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① ;②
(3)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被譽為“中華水塔”。這里是黃河、長江和 的發源地。眾多的湖泊、大面積的沼澤對河流水量有 作用,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區。
(4)青藏地區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請寫出一點原因 。
15.(1)西南
(2) 高寒 冰川
(3) 瀾滄江 調節
(4) 河谷 海拔較低;水熱條件較好
【分析】本大題以青藏地區示意圖為材料,共設置四道小題,涉及青藏地區的山脈、氣候、三江源地區的重要地理意義、青藏地區的城市分布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區域認知的地理素養和對課本知識的掌握。
【詳解】(1)據圖可知,青藏地區位于我國西南邊陲;其范圍大致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等高大山脈為界;其主要包括了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西部,該地區是我國藏族同胞的聚居地。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地區的突出自然環境是高寒,其主要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其海拔高氣溫低,其溫度低于同緯度地區;青藏高原氣候寒冷,冰川廣布,冰川融水成為眾多江河源頭。
(3)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這里湖泊和沼澤眾多,對河流水量具有調節作用,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區。
(4)青藏地區由于海拔高、氣溫低,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其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水熱條件相對較好的河谷地區。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清苑县| 六枝特区| 且末县| 星座| 磐石市| 杭锦旗| 郴州市| 普兰店市| 丹江口市| 达拉特旗| 韩城市| 华安县| 定结县| 华安县| 石棉县| 文化| 肃南| 迁安市| 呼伦贝尔市| 广宗县| 桦南县| 平邑县| 长丰县| 静海县| 永丰县| 宁波市| 漾濞| 苍梧县| 江阴市| 湟中县| 资溪县| 民和| 含山县| 措美县| 绥德县| 临潭县| 山西省| 赤峰市| 花莲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