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素養達標教學設計4.2 口算乘法(二)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P39.例2.教材分析 教材例2(1)的編排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結合實物圖教學口算一位數乘10。呈現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究新知的方法,即先用表內乘法口算出9盒的個數,再加上1盒的個數。第二個層次,通過口算一位數、兩位數乘10的練習,使學生發現并體會最簡便的口算方法。例2(2)在例2(1)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究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幾百幾十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學情分析 在學習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并積累了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的經驗。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交流匯報多種算法,達到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共享學習成果的目的。核心素養 感受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不進位)的口算乘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經歷探究乘法口算方法的過程,理解算理,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感受數學的魅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發現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的口算乘法的規律,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方法 實踐活動、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啟發引導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一、 知識鏈接 師:上節課同學們學習了兩位數、幾百幾十乘一位數(進位)的口算乘法,大家表現的非常好!我決定帶大家一起看電影,但是有個小問題要考考同學們:每排24個座位,一共有20排。我們有500人,能坐得下嗎? 學生舉手回答。 師:你們算得又快有準!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不進位)的口算乘法。 通過簡單的復習回顧,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既復習了舊知,又為新知做鋪墊,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遷移到新的知識,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二、 探究新知 一、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不進位)的口算乘法 1.探究6×10的口算方法 出示例2(1)主題圖。 師:每袋有6個橙子,10袋有多少個橙子? 同學們,這個問題你會列式計算嗎? 生1:求10盒有多少個,就是求10個6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生2:6×10。 師:這個算式應該怎么計算呢? 小組討論交流,小組代表回答。 生1:9個6是54,10個6就是9個6再加上1個6。所以10盒有60個。 生2:我知道10個6是60,也就是10×6=6×10,6×10=10×6,所以6×10=60。 生3:10袋可以分成2份5袋的橙子,5袋橙子有30個,所以30+30=60個。 生4:直接算6×1=6,然后在積的后面添1個0,6×10=60。 …… 師:大家的想法和他們一樣嗎?下面請同學們再來計算下面各題,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按照前面的方法獨立進行分析計算,再在組內交流。 學生舉手匯報。 師總結:一個數乘10,只要在這個數的后面添上一個“0”。 (2)探究12×20的口算方法 出示例2(2)主題圖。 師:每盒有12個蘋果,20盒有多少個蘋果?讀題,圈出你知道的數學信息。(引導學生圈出問題中的關鍵詞) 師:你知道如何解決嗎? 生1:求20盒有多少個蘋果,就是求20個12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生2:12×20。 師:這個算式你會計算嗎? 生1:我把12看作10+2,分別用10和2去乘20,再將所得的積200和40相加得240。 生2:我是這樣想的。先算12×2結果是24,20有1個0,那么我就在24后添上1個0。 師:那么老師再出道題考考你們,12×200結果是多少?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抽取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師總結:看來你們都掌握了添“0”這個妙招。老師再教給大家一個秘訣,可以快速記憶這個方法:口算乘法我能行,先把0前數相乘;0的個數要數清,乘積末尾添準0。 2、小結 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 先用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0”前面的數,計算出積后,再看整十、整百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四、做一做。(教材P39) 12×30=360 31×30=930 14×20=280 30×20=600 120×30=3600 310×30=9300 14×200=2800 30×200=6000 學生借助已經學習的知識,通過小組討論,用轉化的方法和知識遷移的方法,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從而提升學生計算能力。三、 課堂演練 1.填一填。 (1)口算24×20,可以先算24×2=48,再在得數的末尾添( 1 )個0,結果是( 480 )。 (2)口算13×200,可以先算( 13×2=26 ),再在得數的末尾添( 2 )個0,結果是( 2600 )。 2.選一選。 (1)最大的兩位數乘最小的兩位數的積是( B )。 A.99 B.990 C.100 (2)25×60的積的末尾有( A )個0。 A.2 B.3 C.1 (3)下面算式計算正確的是( A )。 A.31×20=620 B.12×50=620 C.13×30=360 3.算一算。 12×40=480 32×30=960 21×40=840 40×20=800 120×40=4800 320×30=9600 21×400=8400 40×200=8000 4.用90厘米長的絲繩可以編一個中國結。王阿姨有一捆10米長的絲繩,要編8個這樣的中國結,夠嗎?(教材P40第6題) 90×8=720(厘米) 10米=1000厘米 1000>720 答:要編8個這樣的中國結夠。 5.(教材P41第7題) (1)1排燈籠有12個,30排共有燈籠多少個? 12×30=360(個) 答:30排共有燈籠360個。 (2)1個燈籠5元,買這些燈籠需要多少錢? 360×5=1800(元) 答:買這些燈籠需要1800元。 6.一只獵狗發現前方160米處有一只野兔,若野兔每秒跑10米,獵狗每秒跑16米,30秒能追上嗎? 10×30=300(米) 16×30=480(米) 480-300=180(米) 180米>160米 答:30秒能追上。 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四、 總結評價 1.課堂總結 2.素養評價 3.布置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板書設計課后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能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索口算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多種口算方法,和大家分享口算方法的效果很好。 不足之處:極少數同學對口算不能很好地掌握。 教學建議:借助學具幫助口算有困難的學生理解算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