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素養達標教學設計2.9 用估算解決問題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P27.例8.教材分析 教材例 8,教學用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解決問題。呈現在賓館交納住宿費的生活情境,為學生經歷收集、分析信息的過程及體驗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創設平臺,通過提問,突出要讓學生關注并理解“大約”的含義,進而明確這里需要用估算的策略解決問題。學情分析 學生利用生活經驗與已有知識分析問題,并找到了這個問題的數量關系,展示了分析問題的思路。估算的方法不同,結果不同,體現了用估算解決問題時策略的多樣性。先要求回顧與檢驗解決問題過程與方法的合理性,接著應用推理得到精確答案數據的范圍,體會到有的估算方法會更精確一些。核心素養 體會估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估算意識,形成估算的習慣。學習目標 1.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一般估算方法,并能正確估算。 2.體會除法估算的意義,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化。 3.能根據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培養良好的思維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掌握用不同的估算策略解決問題。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靈活選用估算策略解決問題。教學方法 實踐活動、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啟發引導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一、 知識鏈接 課件出示練習:老師買了362支鉛筆獎勵同學們,每位同學發6支,大約可以發給多少位同學? 預設:362÷6≈60(位) 答:大約可以發給60位同學。 師:你是這樣估算的嗎?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用估算解決除法問題。 增加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請學生用估算解決問題,即復習到上節課的舊知,也為本節課學習用估算策略解決問題作鋪墊。二、 探究新知 1. 用多種估算策略解決問題 例9. (1)理解題意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口述。 師:“裝得下”是什么意思? 預設:“裝得下”就是全部能裝下。 師:需要精確計算嗎? 生:不需要,估算就可以。 (2)分析與解答 師:你是怎樣估算的?把你的估算方法說給同桌聽。 學生獨立列式解決問題,然后全班交流。 預設一:18個紙箱,可看作是20個紙箱。20個紙箱可以裝20×6=120個菠蘿,所以18個紙箱肯定裝不下128個菠蘿。 預設二:128個菠蘿,可看作是120個菠蘿。128÷6>20,需要的紙箱肯定超過20個。 師:同學們真棒,用這么多方法解決了問題,那你更喜歡哪一種方法呢? (3)回顧與反思 師:比一比,想一想,這些分析有道理嗎? 學生回答,合理即可。 師:雖然想法不同,但都是用估算的方法簡單而快速的解決了問題。 提問:多少個紙箱才能裝下128個菠蘿呢? 學生獨立完成。 預設:128÷6=21(個)……2(個) 師:為什么是22個紙箱而不是21個? 生:剩下的2個菠蘿也需要一個紙箱裝。 2. 小結 估算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具體的問題情境靈活選擇估算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讀題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項重要能力,要讓學生讀懂題干并提取有用信息,這些能力需要專門的訓練和指導。解題方法多樣化可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給予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交流和討論。三、 課堂演練 一、選一選。 1. 估算638÷8,商最接近( A )。 A.80 B.70 C.60 2. 估一估,下面的算式中,商最接近70的是( C )。 A.188÷3 B.254÷5 C.491÷7 二、檢驗室每天能完成48個批次食品的質檢。現在要對202個批次的食品進行質檢,4天能全部完成嗎?(教材P30第14題) 48<50 4×50=200(個) 200<202 答 :4天不能全部完成。 三、劉奶奶摘了200個桃子,每9個裝一箱。準備20個紙箱夠嗎?(教材P30第15題) 9×20=180(個) 180<200 答:準備20個紙箱不夠。 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四、 總結評價 1.課堂總結 2.素養評價 3.布置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板書設計課后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在“夠不夠”“能不能”的問題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交流,從情境中找出數學問題,培養了學生提取數學信息的能力,明確了用估算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了探究解題思路的能力。 不足之處:教材練習六第: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層次性。 教學建議:拓展部分的題目要考慮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層完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