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四、買東西的學問第二課時:購物講文明+維權意識不能少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認識不文明的購物行為,知道如何成為一個文明的消費者。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購物習慣,做文明的消費者。法治觀念:學習并掌握購物的相關常識和技巧。健全人格:認識到消費者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具有一定的維權意識。責任意識:通過學習相關法律條文、分析案例,掌握合法維護自己權益的途徑和方法。視頻:如此超市購物課前導入思 考1、這樣的購物在現實生活中你也有看到過嗎?2、這樣做對不對?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課前導入購物講文明我們在購物時需要培養良好的購物習慣,做一個文明的消費者。這既是必要的行為規范,也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課前導入1購物講文明想一下,你們在平時購物時遇到過類似行為嗎?新知講解插隊撕包裝損壞商品大討論新知講解遇到這種不文明行為,你會有什么感覺?新知講解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應該根據情況明確自己的立場,同時應該勸誡當事人這種行為不對,或直接告知賣家處理。在消費行為發生的過程中,賣家都需要遵守購物規則,買家也需要做到文明購物。新知講解劉曉明到商店買文具盒。站在文具柜臺前,他對營業員說:“哎,拿兩個文具盒給我看看。”營業員拿來后,他看了一下,就要撕包裝膜。營業員趕緊阻止:“這個膜不能撕,包裝撕壞了,我們就沒法賣了。”劉曉明說:“不撕開我怎么看到里面 ”營業員指指貨架:“那邊不是有樣品嘛,你可以隨便看。這兩個新的你就不要拆了。”劉曉明反駁:“要是新的是壞的呢 ”營業員說:“如果有質量問題你可以拿來退換。不過,現在你把包裝拆了,如果你不買,我就不好再賣了。”劉曉明很生氣,把文具盒重重扔在柜臺上:“我花錢買東西,你們就該為我服務,尊重我的要求。你們什么服務態度 !我不買了!”新知講解1.你同意劉曉明的做法和觀點嗎?為什么?2.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文明購物呢?討 論新知講解不同意劉曉明的做法和觀點。因為營業員有明確的說明不能打開新商品的包裝,我們作為消費者還要強行打開,這是不對的,也是不文明的消費行為,應該改正。新知講解文明逛超市新知講解如何做一個文明的顧客 “請幫我稱一下”“請幫我拿一下上面的商品”“請問這個多少錢”文明顧客的語言:文明顧客的行為:1.挑水果時,不亂捏2.試吃時要經過商家的允許3.不為了一點折扣爭得面紅耳赤新知講解文明顧客的語言:(1)“請幫我拿個文具盒吧。”(2)“謝謝您,阿姨。” 。(3)“請問玩具區在哪里?”(4)“您好,我要結賬”。新知講解文明顧客的行為:(1)不需要的商品放回原處(2)輕拿輕放(3)不亂丟垃圾(4)在商場內不喧嘩(5)不隨意拆包裝(6)按順序排隊結賬新知講解視頻:文明購物懂禮貌新知講解2維權意識不能少 在購物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權益的行為,我們要有維權意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新知講解 “昨天我去超市買聯歡會的小獎品。結賬出來時警報器突然響了,保安非說我夾帶了沒付款的商品,要翻看我的書包,我只好把口袋和書包都翻給他們看……后來才發現是警報器出了問題。 到家后,我發現新買的幾支彩筆沒水了,就拿到超市退換,對方卻說我拆開了包裝就不能退換了,真氣人!”閱讀內容,想一想雯雯遇到了什么事情而感到不開心。 結賬出來時警報器響了,雯雯被認為夾帶沒付款的東西而被保安要求翻書包和口袋。她新買的幾支彩筆質量不好,沒水了,超市也不給退換。新知講解對于這件事爸爸和媽媽分別是什么態度?他們打算怎么做?爸爸要陪雯雯去超市吵架。媽媽說算了,不打算追究。新知講解你覺得這些做法可取嗎? 我同意你的觀點,息事寧人并不能解決問題,商家無權搜查顧客的身體或背包,這侵害到了消費者的人身安全。 我認為他們的做法不可取。媽媽說,算了算了,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打算繼續追究,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有維權意識,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第二種做法也不對。剛買到的彩筆沒有水了,這是產品質量問題,超市理應退換。針對超市不退換的行為,爸爸說要去吵架,是不理智的做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有可能讓矛盾升級。新知講解你覺得應該怎樣做? 我覺得雯雯應該在家長的陪同下,拿著超市的購物小票去超市的服務臺說明情況,要求賠償損失。 我認為雯雯剛買的彩筆沒水,這是產品質量問題,理應調換。對于被無理由翻包的事情,她應要求超市人員賠禮道歉,合理合法地維護自身權益。 我覺得首先與商家協商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維護自身權益。新知講解小貼士 消費者享有人身、財產不受侵害的權利,商家無權搜查顧客的身體或背包。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有權要求經營者修理、更換、退貨、彌補損失、賠禮道歉等。新知講解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享有知悉商品真實情況的權利;享有自由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新知講解 購物時要有自我保護意識,要在正規商店購物,購物后保留好憑證,了解自已有哪些合法權益等。 購物時遇到矛盾和問題,首先應與商家、廠家協商解決,協商未果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工商管理部門投訴。新知講解說說雯雯在這次購物過程中有哪些心得。 購物前看清包裝說明,選擇合格商品,不買“三無”產品。選擇信譽好的商家購物,貴重物品要開信譽卡或“三包”卡,及時索要發票,這樣會避免以后產生麻煩和糾紛。 購物時要注意文明禮貌,尊重服務人員,做一個文明的消費者。 購物后發現產品質量問題,要有維權意識,學會協商解決問題。新知講解購物是門大學問,幾個要點該記牢。合格商品才能買,看清包裝很重要。商家要選信譽好,消費別忘留發票。購物言行須文明,注意尊重和禮貌。學會協商與投訴,維權意識不能少。購物心得新知講解讀了雯雯的心得,你有什么收獲?與同學們交流一下吧! 以后買東西的時候記得索要發票和信譽卡,這樣購買的商品更有質量保證,也可以保障自身的權益不受侵害。 去購物或接受服務時,要做文明的消費者,對待服務人員要有禮貌。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新知講解知識窗 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12315新知講解 閱讀“知識窗”的內容,說說在哪些情況下,消費者可以根據本條法律維護自身權益。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或購物時受到侮辱、誹謗,被無故搜身、查看隨身物品時適用本條法律。新知講解你還知道消費者有哪些權益受法律保護?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侵害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新知講解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梳理了一些不良的購物行為,探討了如何做一個文明的消費者,熟悉了一些維權的途徑,學習了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同學們有所收獲,今后做一個文明、守法、有維權意識的消費者。課堂總結 生活處處有智慧,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和學習,就會有收獲。放學后,請同學們與家人分享今天學到的買東西的學問。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 買東西的學問 第二課時 課件.pptx 文明購物懂禮貌.wmv 視頻1.mp4 視頻素材:文明逛超市.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