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一、課前知識梳理知識點1 江海交匯之地1.人們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贊美[1]_____________這塊富庶之地。 2.區域范圍: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包括[2]_____________、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 3.地理位置: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長江的[3]_____________地區,瀕臨[4]_____________和東海。 4.長江三角洲地區形成“魚米之鄉”的原因:這里以[5]_____________(地形)為主,大部分地區地勢[6]_____________,氣候濕熱,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7]_____________”。 5.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8]_____________眾多。這里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大的[9]_____________地區;同時這里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10]_____________,并通過[11]_____________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知識點2 我國最大的城市群1.發展歷程(1)歷史: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華之地,城鎮興盛。這里有著名的古都——[12]_____________、杭州,還有蘇州、揚州等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 (2)現代: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13]_____________水平最高的地區,形成了我國最大的城市群——[14]_____________城市群。 2.上海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15]_____________城市,人口2300萬(2010年),是我國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國最重要的[16]_____________工業城市。 (2)作用:上海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17]_____________流域乃至全國都有[18]_____________作用。隨著[19]_____________的開發開放,這一作用進一步增強。 3.“同城效應”: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交流日益頻繁。借助發達的[20]_____________和高速公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人們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間,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 知識點3 水鄉的文化特色與旅游1.文化特色(1)馳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如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21]_____________、杭州西湖等。 (2)別具特色的水鄉風貌,如江蘇的[22]_____________、同里,浙江的烏鎮、西塘等。 (3)獨具魅力的傳統文化,如傳統的[23]_____________文化、[24]_____________文化、[25]_____________文化和飲食文化等。 2.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旅游業的有利條件:豐富的[26]_____________旅游資源、便捷的交通和較為完善的[27]_____________。 二、課后鞏固練1.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旅游業發達地區之一,下列旅游景點的組合位于該地區的是( )①蘇州園林②頤和園③杭州西湖④桂林山水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下列稱號不是指長江三角洲的是( )A.“水鄉” B.“魚米之鄉” C.“絲綢之鄉” D.“天府之國”3.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魚米之鄉”的條件是( )①人民勤勞,精耕細作②河湖密布,水源充足③科技新農,優質高效④平原廣闊,土地肥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4.下列關于長江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中作用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長江為本地區提供灌溉水源,利于農業發展B.長江為本地區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對外聯系C.長江為本地區提供豐富的水力資源,有利于重工業的發展D.長江的泥沙淤積形成濱海平原,利于人們的生產、生活5.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于2023年11月在上海市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會址選在上海,主要是因為上海( )A.臨江濱海、地勢平坦 B.交通便利、經濟發達C.人口眾多、資源豐富 D.科技發達、人才眾多長江三角洲河湖眾多,景色秀美,農業發達,古人常用“蘇湖熟,天下足”來形容此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長江三角洲地區景色秀美,下列屬于本地區的旅游資源是( )A.江西廬山 B.山東泰山 C.浙江西湖 D.湖南洞庭湖7.“蘇湖熟,天下足”常用來形容長江三角洲地區農業富饒,促進當地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A.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B.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優越C.河流眾多,降水充沛,水源充足D.地處低緯度,農作物一年一熟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讀長江三角洲地區略圖,完成下面小題。8.下面關于舉辦城市上海,敘述正確的是( )①交通便利、經濟發達②位于華北平原③是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④瀕臨東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長三角地區的發展,與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密不可分。下列關于長三角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勢低平②河網稠密③水運發達④河湖眾多⑤“魚米之鄉”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同城效應”是指人們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一座城市,每天往返于兩座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的現象。下圖是上海、蘇州與昆山的“同城效應”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下列關于圖示“同城效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們工作地與居住地不在同一個城市B.有利于緩解大城市的住房壓力C.人們就職于大城市,收入更高D.促使昆山發展成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城市11.“同城效應”主要依賴的條件是( )A.豐富的自然資源 B.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C.便利的海洋運輸 D.發達的航空運輸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形成了我國最大的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下圖為長江三角洲地區部分城市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對區域經濟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城市是( )A.南京 B.上海 C.杭州 D.蘇州13.圖中核心城市對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主要表現為( )A.為區域提供豐富的勞動力 B.為區域提供資金、技術等C.促進產業向核心城市集聚 D.帶動區域農業現代化發展14.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長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杭州舉行。下圖為“杭州位置示意圖”和“杭州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讀圖,完成下列內容。(1)杭州是_______省的行政中心,地處長江三角洲,瀕臨_______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2)“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座適宜居住的城市。其有利的自然條件:位于_______(地形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屬于_______(氣候類型),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種植;河湖密布,有利于淡水魚養殖。(3)杭州人文古跡眾多,本次亞運會吉祥物宸宸就是以機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遺產京杭運河。為了緩解我國水資源_______(時間/空間)分布不均的狀況,我國修建了_______工程,該工程的東線從長江下游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主要利用京杭運河輸送,北達山東和天津,使得運河重新煥發了生機。15.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甲可知,長江注入①__________海,是我國長度最__________的河流,最大的水利樞紐③是__________。(2)長江三角洲位于我國地勢第______級階梯,其主要地形類型是__________。(3)圖乙中城市⑤是__________,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城市,也是長江三角洲區域的核心,對長三角地區甚至全國都會有__________作用。連接該城市與南京的鐵路干線⑥是__________線。(4)長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說明當地經濟發達和__________力量雄厚。(5)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長江對長三角地區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試列舉兩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長江流域某些地區為了擴大耕地面積多生產一些糧食,曾倡導“圍湖造田”。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新理念,你是否贊成這種做法并說明理由。答案以及解析一、課前知識梳理[1]長江三角洲;[2]上海市;[3]下游;[4]黃海;[5]平原;[6]低平;[7]魚米之鄉;[8]港口;[9]內陸;[10]中樞;[11]遠洋航線;[12]南京;[13]經濟;[14]長江三角洲;[15]核心;[16]綜合性工業;[17]長江流域;[18]輻射帶動;[19]浦東;[20]高速鐵路;[21]蘇州園林;[22]周莊;[23]戲曲;[24]絲綢;[25]茶;[26]人文;[27]服務設施二、課后鞏固練1.答案:B解析:頤和園位于北京市、桂林山水位于廣西,都不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杭州西湖(浙江)、蘇州園林(江蘇)都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①③正確,②④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2.答案:D解析:長江三角洲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和淡水魚產區,被稱為“水鄉”和“魚米之鄉”,杭州絲綢制造業歷史悠久,號稱“中國絲都”,因此,長江三角洲地區被稱為“絲綢之鄉”,“天府之國”是指成都平原。故選D。3.答案:D解析: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原廣闊、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河湖密布、水源充足,自然條件優越,是我國水稻和淡水魚的主要產區,所以被稱為“魚米之鄉”,②④正確;科技、耕作方式不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魚米之鄉”的主要條件,①③錯誤;D正確;ABC錯誤。故選D。4.答案:C解析:長江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中作用的分析,長江為本地區提供灌溉水源,利于農業發展;為本地區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對外聯系;長江的泥沙淤積形成濱海平原,利于人們的生產、生活;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水流緩慢,沒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故選C。5.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長江出???,是江海交匯之地,交通便利,上海市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城市,是我國的經濟中心,經濟發達,適宜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B正確。故選B。6.答案:C解析:選項中西湖位于我國東部地區的浙江省杭州,屬于長江三角洲地區。故選C。7.答案:C解析:“蘇湖熟,天下足”蘇湖熟天下足意思是蘇州、湖州豐收,天下人的食物就都充足,指蘇湖地區十分富足。蘇州、湖州屬于長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降水豐富;河網密布;地處中緯度,農作物可一年兩熟至三熟。故選C。8.答案:D解析:從圖中可知,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長江出??冢墙=粎R之地,交通便利,上海市是長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瀕臨東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經濟發達,①③④正確;上海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②錯誤;故選D。9.答案:C解析:長三角地區地勢低平、河網稠密、河湖眾多、水熱條件優越、水運發達、被稱為“魚米之鄉”,本題考查長三角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水運發達和“魚米之鄉”屬于人文地理特征,排除③⑤,①②④符合題意,故選C。10.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同城效應”是指人們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一座城市的現象,A說法正確。人們居住在昆山這樣的較小城市,工作在蘇州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有利于緩解大城市的住房壓力,B說法正確。大城市就業機會更多,收入更高,C說法正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城市是上海,“同城效應”不能促使昆山發展成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城市,D說法錯誤。故選D。11.答案:B解析:“同城效應”是指人們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一座城市,每天往返于兩座城市之間的現象,人們要快速往返于兩個城市之間,主要依賴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B正確。故選B。12.答案:B解析: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B正確。故選B。13.答案:B解析:圖中的核心城市是上海,上海經濟發達,人才眾多,可為區域的發展提供資金和技術等,B正確。區域其他城市為上海提供勞動力,A錯誤。隨著上海產業升級,其部分產業向周邊地區轉移,C錯誤。上海的產業以第二、三產業為主,帶動區域農業現代化發展不是上海對區域輻射帶動作用的主要表現,D錯誤。故選B。14.答案:(1)浙江;東(2)長江中下游平原;亞熱帶季風氣候(3)空間;南水北調解析:(1)結合所學和圖可知,杭州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地處長江三角洲,瀕臨東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2)“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屬于亞熱帶季風,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種植;河湖密布,有利于淡水魚養殖。(3)因為我國的海陸位置分布,我國水資源分布呈現東南多西北少的局面。為了緩解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狀況,我國修建了南水北調工程,該工程的東線從長江下游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主要利用京杭運河輸送,北達山東和天津,使得運河重新煥發了生機。15.答案:(1)東;長;三峽(2)三;平原(3)上海;輻射帶動;京滬(4)科技(5)提供灌溉水源;便利的水陸交通;提供水產品;塑造優美的自然風光(6)不贊成;圍湖造田會破壞生態環境。解析:(1)東海的海灣以杭州灣最大,流入東海的河流有長江、錢塘江、閩江及濁水溪等,據此得知長江注入東海,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三峽水利工程。(2)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入??诟浇?,位于我國地勢第三階梯,由于地勢低平,其主要的地形類型是平原。(3)上海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城市,對應圖乙中的⑤城市,由于其經濟發達,產業層次高,對長三角地區甚至全國都會有輻射帶動作用。連接該城市與南京的鐵路干線⑥是京滬線。(4)集成電路需要雄厚的科技力量和人才,所以長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說明當地經濟發達和科技力量雄厚。(5)河流對于區域經濟發展主要是供水和運輸功能,首先長江被譽為“黃金航道”,提供便利的水陸交通;長江水為沿岸地區提供灌溉水源,提供水產品;同時長江的流水侵蝕和沉積作用塑造了平坦的地形和優美的自然風光。(6)圍湖造田會極大地破壞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湖泊具有調蓄洪水、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眾多的生態功能,所以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不贊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