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白山黑水”——東北三省一、課前知識梳理知識點1 山環水繞 沃野千里1.東北三省包括[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和[3]______________,位于我國的[4]______________。2.“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以[5]______________和[6]______________為主。東部為[7]______________,山地的東南方有[8]______________和[9]______________流過,這兩條河是中朝兩國的界河。北部為[10]______________,西倚[11]______________。大、小興安嶺的北部有[12]______________流過,它是中俄兩國的界河。在山地之間分布著遼闊坦蕩的東北平原。3.氣候:[13]______________。大部分地區冬季[14]______________,夏季[15]______________,降水較多且集中在夏季。知識點2 從“北大荒”到“北大倉”1.農業發展的條件(1)不利條件:①緯度較高,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16]______________的需要。②在春秋季節,由于經常受[17]______________影響,容易發生[18]______________。③東北平原北部地區開發較晚,曾經人煙稀少,沼澤遍布。 (2)有利條件:①東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大規模的[19]______________耕作;②氣候[20]______________,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2.農業地位:盛產[21]______________、玉米、[22]______________、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23]______________、提供[24]______________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3.開墾“北大荒”帶來的問題及治理措施(1)問題:由于大面積開荒,[25]______________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 (2)治理措施:為了保護環境、恢復生態,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建立一批[26]______________。 知識點3 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1.工業發展的條件:東北三省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特別是[27]______________、鐵、[28]______________等礦產資源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 2.重工業體系:目前,東北三省形成了以鋼鐵、[29]____________、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30]____________、建材、[31]___________等工業部門的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 3.工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治理措施(1)問題:20世紀90年代,由于[32]______________、設備老化、產業結構[33]______________等原因,東北重工業基地出現經濟發展[34]______________的現象。 (2)治理措施:國家明確提出要[35]______________。東北三省也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 二、課后鞏固練1.東北地區的城市分布特點是( )A.沿河分布 B.沿鐵路線分布 C.沿山脈分布 D.沿海分布2.下面關于東北氣候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A.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B.冬季溫暖漫長,夏季炎熱短暫C.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D.冬季降雪較多,地表積雪時間長3.大連是東北地區的( )A.石油化學工業基地 B.機械工業中心C.裝備制造基地 D.造船工業基地4.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 B.科技力量雄厚C.市場廣大 D.交通便利5.東北地區的地形特點是“山環水繞”,其中的三山正確的是( )A.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 B.大興安嶺、長白山、天山C.大興安嶺、太行山、長白山 D.長白山、大興安嶺、祁連山6.東北平原是我國北方主要農業區,號稱中國的“北大倉”,其主要的農作物是( )A.冬小麥、大豆、棉花 B.春小麥、油菜、甘蔗C.春小麥、玉米、甜菜 D.冬小麥、花生、甜菜7.“春種、夏忙、秋收、冬儲”,說明東北三省農作物的熟制是( )A.一年三熟 B.二年三熟 C.一年二熟 D.一年一熟東北三省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近年來,東北三省經濟衰退,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在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中,屬于東北三省的是( )A.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B.遼中南工業基地C.京津唐工業基地 D.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9.振興東北三省工業應重點提高( )A.勞動力工資 B.森林覆蓋率 C.糧食產量 D.工業技術水平中國人必須端牢中國飯碗,中國飯碗里要裝中國糧食,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東北平原黑土廣布,是我國主要的糧食產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東北平原盛產小麥、玉米、水稻等,是我國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其人文方面的優勢是( )A.農業種植歷史悠久 B.精耕細作,糧食產量高C.土地集中連片,便于耕作 D.地廣人稀,糧食消費少11.肥沃的黑土地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是保障東北三省糧食生產的“壓艙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黑土地的是( )A.開發優質牧場,發展畜牧業 B.開墾濕地,增加黑土地面積C.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防止黑土退化 D.充分發揮黑土價值,實現一年兩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①②③山脈是我國最大的人工林區B.④平原是由嫩江、松花江、遼河沖積形成的C.④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D.①②③山脈全部位于黑龍江省內13.下列對東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B.水網密布,湖泊星羅棋布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地表崎嶇,多喀斯特地貌14.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如圖為我國東北地區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東北地區國界線漫長,東南與______(國家)為鄰,有利于發展邊境貿易。瀕臨黃海和______海,海陸交通便利。(2)東北地區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圖中①表示的______平原,是我國的商品糧基地之一。該平原土地面積廣大,人口分布較為______(填“稠密”或“稀疏”),適宜大規模機械化耕作,商品率高。(3)三江平原曾是沼澤遍地、人跡罕至的“北大荒”。近年來國家已經決定停止開發三江平原的荒地,停止開發荒地后,三江平原的魚類、鳥類的數量和種類增多,這體現了沼澤可以______。A.涵養水源 B.產生氧氣 C.調節氣候 D.維持生物多樣性(4)圖中②是______工業基地,因該地______、______等礦產資源豐富(任寫兩種),工業部門以______(填“輕”或“重”)工業為主。(5)為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合理做法是______。A.大量輸入能源 B.提高森林覆蓋率C.大力發展農業 D.提高工業技術水平15.東北地區位于我國版圖的東北部,高山、森林、濕地、河流、黑土共同勾勒出一幅壯美的畫卷。這里不僅是“中國飯碗”,還是“國之重器”。圖1為東北地區示意圖,圖2為AB一線地形剖面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地形以______、______為主。(2)讀圖2,分析大興安嶺A、B兩側降水量的差異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資料一:伊春市有“紅松故鄉”之稱,依托木材采運和加工業發展迅速,是我國最大的專業化林業資源城市。但目前伊春面臨森林資源消耗多,環境問題突出,呈現“林竭城衰”的態勢。(3)伊春地處小興安嶺,森林資源豐富。推測“林竭城衰”的主要原因:______。資料二:阜新是我國最早的能源基地之一,被稱為“煤電之城”。當前,隨著資源逐漸枯竭、技術落后、產業結構單一、污染嚴重等問題出現,經濟發展滯緩,被列為我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4)阜新經歷“興起一輝煌一衰退”的自然資源基礎是:當地有豐富的______資源。由此推斷該城市工業以______(重工業/輕工業)為主,位于遼中南工業基地。(5)讀圖3,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振興戰略”指導下____________。①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②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發展③用創新驅動高科技產業發展④積極促進生態文明建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以及解析一、課前知識梳理[1]黑龍江?。籟2]吉林??;[3]遼寧?。籟4]東北部;[5]山地;[6]平原;[7]長白山地;[8]鴨綠江;[9]圖們江;[10]小興安嶺;[11]大興安嶺;[12]黑龍江;[13]冷濕;[14]漫長嚴寒;[15]短促溫暖;[16]一年一熟;[17]寒潮;[18]低溫凍害;[19]機械化;[20]雨熱同期;[21]小麥;[22]大豆;[23]最高;[24]商品糧;[25]濕地;[26]自然保護區;[27]煤;[28]石油;[29]機械;[30]電力;[31]森林;[32]資源枯竭;[33]單一;[34]滯后;[35]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二、課后鞏固練1.答案:B解析:東北地區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在東北地區的交通運輸網中,鐵路占主要地位,縱橫交錯的鐵路連接著全區各主要城市和工礦中心。因此東北的鐵路運輸發達,大多數城市和工礦業中心沿鐵路分布。故選B。2.答案:B解析:東北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暫。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暖溫帶、中溫帶與寒溫帶,冬季南北氣溫差異明顯。東北地區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地表積雪時間長,是中國降雪較多的地區。依據題意,故選B。3.答案:D解析:沈陽是機械制造中心,撫順是石油化學工業和裝備制造基地,大連是綜合工業中心和造船工業基地。故選D。4.答案:A解析: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較好的工業基礎,獨特的發展歷程,使東北地區成為全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主導因素是有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A正確排除BCD;故選A。5.答案:A解析: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錯,構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東北地區的地形特點是“山環水繞”,其中的三山東面是長白山脈,北面是小興安嶺,西面是大興安嶺,A正確,BCD錯誤;故選A。6.答案:C解析:東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位于中溫帶,農作物一年一熟,主要農作物是春小麥、玉米、大豆、甜菜等,C正確;冬小麥和花生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棉花多集中分布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新疆地區,油菜多分布在以長江中下游平原為代表的南方地區,甘蔗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排除ABD。故選C。7.答案:D解析:“春種、夏忙、秋收、冬儲”,說明東北三省農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東北三省冬季寒冷而漫長,積雪時間長,活動積溫少,農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故選D。8.答案:B解析: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中位于東北三省的是遼中南工業基地,該工業基地也是我國北方的重工業基地,位于遼寧省。故選B。9.答案:D解析:東北三省發展重工業的主要優勢是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和水陸交通便利,但由于東北地區資源枯竭和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近年來的經濟地位在全國相對下降,因此振興東北三省工業的措施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工業技術水平、提高對資源的利用率、支持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提升等。D正確。故選D。10.答案:D解析:東北平原盛產小麥、玉米、水稻等,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在人文方面的優勢是地廣人稀、本地糧食消費少,商品率高,故D正確。種植歷史悠久不是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原因,這里也沒有做到精耕細作,土地集中連片是自然條件,故ABC錯誤,根據題意,故選D。11.答案:C解析:以上四種做法中,“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防止黑土退化”有利于保護黑土、減少污染,而開發優質牧場和開墾濕地都不利于保護黑土,該地區以中溫帶為主,不適合實現一年兩熟,故ABD錯誤、C正確,根據題意,故選C。12.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①②③分別為我國的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A錯誤;④東北平原是由嫩江、松花江和遼河沖積而形成的,B正確;④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C錯誤;②山脈是小興安嶺,全部位于黑龍江省,D錯誤。故選B。13.答案:A解析:東北三省山環水繞,沃野千里,A正確;長江中下游平原水網密布,湖泊星羅棋布,B錯誤;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C錯誤;云貴高原地表崎嶇,多喀斯特地貌,D錯誤。故選A。14.答案:(1)朝鮮 渤(2)三江 稠密(3)D(4)遼中南 煤 鐵 重(5)D解析:(1)東北地區國界線漫長,東南與朝鮮為鄰,有利于發展邊境貿易。瀕臨黃海和渤海,海陸交通便利。(2)東北地區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讀圖可知,圖中①表示的三江平原,是我國的商品糧基地之一。該平原土地面積廣大,人口分布較為稠密,適宜大規模機械化耕作,商品率高。(3)三江平原曾是沼澤遍地、人跡罕至的“北大荒”。近年來國家已經決定停止開發三江平原的荒地,停止開發荒地后,三江平原的魚類、鳥類的數量和種類增多,這體現了沼澤可以維持生物多樣性,故選D。(4)圖中②是遼中南工業基地,因該地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工業部門以重工業為主。(5)為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合理做法是提高工業技術水平,故選D。15.答案:(1)平原;山地(2)B地降水多;B地距離海洋較近并且位于山地夏季風的迎風坡(3)過度砍伐森林(4)煤炭和石油;重工業(5)C解析:(1)東北地區地貌特征是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其中部地形類型以平原、山地為主,該地區的東北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2)如右圖,大興安嶺東西兩側降水差異顯著,B地比A地年降水量多,其原因是:B地距離海洋較近并且位于山地夏季風的迎風坡。(3)伊春地處小興安嶺,森林資源豐富,該地林竭城衰的主要原因是過度砍伐森林,森林越來越少,影響經濟發展。(4)阜新經歷“興起一輝煌一衰退”的自然資源基礎是當地有豐富的煤炭和石油資源,由此推斷該城市工業以重工業為主,該城市位于遼中南工業基地。(5)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振興戰略”指導下正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用創新驅動高科技產業發展,積極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與振興老工業基地無關,故①③④正確,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