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第四章 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第二節 課時2 其他資源跨區域調配選擇性必修2-課時情境-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漢江水從丹江口水庫出發,歷經15天、1 432千米的行程,于12月27日抵達中線工程終端北京團城湖,并通過自來水管網進入首都的千家萬戶。到2017年國慶節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達100億立方米,惠及5 310萬人。為什么要建設南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對我國的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課程標準】【學習目標】以某區域為例,說明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結合實例,分析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綜合思維、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辯證認識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調入區和調出區經濟、環境、社會的影響。(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南水北調西電東送0102CONTENTS目錄南水北調01PART實施南水北調的原因南方水資源豐富華北和西北普遍缺水實施南水北調的原因南北方水土資源配合不合理,南方水多地少,北方水少地多。為解決北方水資源緊缺的問題,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不同調水線路優缺點比較總體布局“四橫三縱”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東線自長江下游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黃淮海平原東部地區、膠東地區和京津冀地區中線從長江三峽水庫引水,出丹江口水庫,沿伏牛山、太行山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西線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壩建庫,引水入黃河上游,供水給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東、中、西三線優點對比利用京杭運河及沿線湖泊的現有渠道,工程量較小,工期短可調水量大利用丹江口水庫水質好地勢北低南高可自流供水調水量較大規模大,受益面積大可改善黃河中上游地區的生態環境水質好可自流供水線路短東中西東、中、西三線缺點對比黃河以南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耗能大,運營費用高污染較重,水質差沿線地下水水位上升,易造成土壤次生鹽堿化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占用農田多,移民多長江上游水量有限渠道穿越高山,需開鑿大量的隧洞,工程艱巨,可利用設施極少東中西思考題:華北地區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自然原因:全年降水量較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冬春季節降水少,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春旱嚴重。人為原因:區域人口密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人口增長過快,工農業發展迅速,用水量大,加劇水資源緊張程度;水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和污染嚴重;人類長期的不合理活動,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干旱頻率增加。拓展延伸核心歸納拓展延伸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方法技巧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資源調出區 ①資源儲量豐富;②資源生產量巨大;③區內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資源消費量遠小于資源生產量,能夠滿足輸出資源調入區 ①經濟發達,資源消費量大;②區內資源儲量小或資源產量難以滿足資源消費需求;③資源問題制約了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根本原因 資源生產與消費的地區差異拓展延伸核心歸納拓展延伸水資源跨區域調配線路的選擇核心歸納(1)水源地條件:水量大小、水質好壞。(2)地形地勢條件:是否能夠實現自流引水、施工難易程度以及對建設成本高低的影響。(3)現有基礎設施狀況:是否有可以利用的運河等。(4)對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5)對沿線地區人口、城市分布以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等。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有利影響不利影響有利影響社會效益緩解北方地區的水資源不足增加城市生活用水、工業用水,促進城鎮化進程緩解城鄉爭水、地區爭水、工農業爭水的矛盾,有利于社會的安定東線工程為京杭運河南段全年通航提供了水源京杭運河南段有利影響經濟效益為北方經濟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提高了水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天津有利影響生態效益有利于回補地下水,緩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的趨勢和地下漏斗面積進一步擴大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有利于保護濕地和生物多樣性增加調入區城市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美化環境,改善城鄉居民衛生條件北京團城湖不利影響造成長江下游海水上溯,影響水質長江水量減少,淤積加重,淤塞航道不利影響導致北方灌區土壤次生鹽堿化不利影響耗資大,移民多,成本高上游地區工程建設對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探究核心知識圖1為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干線縱斷面示意圖,圖2為該工程某水源區示意圖。圖2所示區域水源涵養能力突出,水質優良。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產生大量移民,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安置到附近海拔更高區域)。探究核心知識1.[區域認知]據材料和圖1說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選線的主要優勢條件。答案 水源地水質好,水量充足;地勢南高北低,全程基本可自流輸水。探究核心知識2.[地理實踐力]請對圖2水源區水質保障提出三項可行性措施。答案 提高植被覆蓋率(加快重點流域的生態修復);健全“河長制”(加強對環境的監測和監督);進行全流域綜合治理;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污染、低能耗的工業;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減少農業污水的排放;加強水資源保護的宣傳工作等。探究核心知識3.[綜合思維]指出影響“后靠安置”移民村規模的主要因素,以及在移民村可扶持發展的產業。答案 資源環境承載力。產業:生態農業、農產品加工、生態旅游等。(2024·河南鄭州期末)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利用京杭大運河,把長江水調往北方。右圖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線路圖”。據此完成1~2題。1.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對沿線地區可以A.解決華北地區土壤鹽堿化問題B.改善丙地運河航運條件C.補給黃河下游水量D.解決戊地用水緊張問題√(2024·河南鄭州期末)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利用京杭大運河,把長江水調往北方。右圖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線路圖”。據此完成1~2題。2.實施南水北調的主要原因是我國A.人口分布不均B.經濟發展不平衡C.水土資源分布不均D.礦產資源分布不均√(2024·陜西延安期中)2018年2月11日,某網站刊登了一篇關于“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設想(下圖)的文章。按照構想,該工程從雅魯藏布江中游開始,沿著青藏高原的邊緣線連通我國大江大河上游,輸水至寧夏、甘肅、內蒙古、新疆等缺水地區。“紅旗河”長六千一百多千米,幾乎等于長江的長度;預計年調水量六百億立方米,相當于黃河的年徑流量;西部調水工程分為一條主流、三條支流,選線各取水點的水位依次降低,通過“山區打隧洞、河道修水庫、平原開明渠”的方式實現全程自流。讀圖,回答3~5題。3.推測“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設計調入水量最多的季節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面臨的最大障礙是A.資金相對短缺 B.技術水平較低C.地質環境復雜 D.氣候條件惡劣√5.“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如果得以實施,會A.促進新疆地區農業增產B.加劇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C.加劇調入區荒漠化程度D.運營成本高導致受水地用水成本較高√西電東送02PART西電東送的原因西部能源資源豐富(水電、煤炭等)東部經濟發達,電力資源不足西電東送的線路北通道:晉、陜、內蒙古(火電)和黃河上中游(水電)→環渤海地區中通道:三峽和金沙江(水電)→華東地區南通道:紅水河(水電)和黔、滇(火電)→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西電東送的影響對輸入地對輸出地對輸入地緩解能源緊張局面,促進經濟發展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輕環境污染減輕鐵路運輸壓力對輸出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縮小東西部差距,對社會穩定起重要作用探究核心知識南方電網由廣東等五省區電網構成,并與港澳電網相連,大規模的西電東送是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廣東電網的調峰任務主要由西部送電承擔,省內的火電、燃機采取晝啟夜停的方式參與調峰,其承擔的調峰量在電力負荷高峰季節較為明顯。從調峰、調頻、電網安全穩定性及經濟運行要求來看,廣東建設適當的抽水蓄能電站是必要的。右圖為南方電網電力資源分布略圖。探究核心知識下表為廣東電網主要機組各類特性指標表。電源類別 占本網裝機比例(%) 調節容量比例(%) 調節負荷升降速度火電 59 40~100 慢水電 10 0~100 較快抽水蓄能 5 -100~100 較快液化天然氣燃機 15 60~100 較慢探究核心知識1.[區域認知]說出南方電網電力資源東西互補性強的主要原因。答案 西部常規能源豐富,東部能源需求量大;東西部電力負荷季節差異明顯。探究核心知識2.[綜合思維]根據表中信息,指出廣東電網建設適當的抽水蓄能電站的合理性。電源類別 占本網裝機比例(%) 調節容量比例(%) 調節負荷升降速度火電 59 40~100 慢水電 10 0~100 較快抽水蓄能 5 -100~100 較快液化天然氣燃機 15 60~100 較慢答案 抽水蓄能調峰能力強、速度較快,谷電轉為峰電,提升價值;水電占比低,調節作用有限;火電、燃機調節速率慢。探究核心知識3.[綜合思維]分析廣東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對“西電東送”輸電效益的有利影響。答案 改善電源的運行環境,提高火電運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增加西電東送電量,提高綜合效益;提高輸電線路的利用率,降低輸電成本;促進節能環保,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性。西部地區可開發的水能資源占全國的72%,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占全國的39%,我國西電東送工程已全面啟動,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圖所示。據此完成1~2題。1.西電東送是把西部地區水電和坑口(煤礦附近)電站的火電輸往東部,圖中坑口電站分布較多的是A.A和B B.B和D C.A和C D.A和E√2.三條輸電線路的終點都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北路都是輸送火電,使輸出的A、B地區大氣污染加重B.中路水能發電,清潔、經濟效益大,為滬寧杭地區提供電能C.南路電能的輸送對緩解珠江三角洲地區能源不足具有重要意義D.西電東送主干道途經我國能源最大的輸出省級行政區是山西,到達的最大輸入省級行政區是上海√(2024·甘肅蘭州期中)“皖電東送”輸電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經皖南、浙北、江蘇到達上海,全長656千米,每年可為上海輸送超過500億度的電能,占上海年用電量的三分之一。右圖為“‘皖電東送’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皖電東送”對上海市地理環境的影響不正確的是A.緩解上海市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B.推動上海市天然氣化工等產業發展C.改善上海市大氣環境質量D.促進上海市經濟的持續發展√(2024·甘肅蘭州期中)“皖電東送”輸電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經皖南、浙北、江蘇到達上海,全長656千米,每年可為上海輸送超過500億度的電能,占上海年用電量的三分之一。右圖為“‘皖電東送’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4.從長遠來看,“皖電東送”工程可能導致安徽省A.交通運輸負擔加重B.水土流失加重C.能源空間分布不均D.環境污染加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