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課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八年級下冊章節: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課標分析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的根本的活動準則,增強憲法意識。本框從組織國家機構和規范權力運行兩個方面來闡述憲法授予并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從而體現憲法的核心價值。教材分析本框共安排兩目的內容:第一目“設置國家機構”。本目引導學生認識我國的國家機構,理解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憲法對國家機構的相關規定,認知我國國家機構的組成、相互關系,以及組織和活動原則,初步認識憲法在治國安邦方面的作用。第二目“規范權力運行”。本目在前面內容的基礎上,闡述憲法和法律對國家權力運行的嚴格規范。只有嚴格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才能切實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本目主要表達了五層意思。其一,權力需要制約,憲法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其二,對國家而言,法無授權不可為。其三,對國家權力而言,法定職責必須為。其四,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其五,懂得只有依法規范權力運行,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服務,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我國憲法核心價值追求的理解。教學目標①政治認同:認識國家機構,初步了解國家機構權力運行的法治原則;提高憲法意識,增強憲法觀念,懂得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認同我國憲法的價值追求。②道德修養:自覺熱愛憲法、擁護憲法。③法治觀念:提高對憲法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憲法意識。④健全人格: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責任意識:培養責任意識,以國家主人翁的態度參與學習憲法,遵守憲法。重點難點重點:憲法組織國家機構的表現;國家權力要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難點: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課堂導入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地方和場所懸掛國徽 為什么這些國家機關和場所要懸掛國徽?提示: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和標志。教師過渡:這些國家機關是如何產生的?不同國家機關之間是什么關系?引入課題: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學生活動:學生思考,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初步體會,思考國家機構的產生。探究新知1組織國家機構的方式、內容和原則(一)憲法是如何設置國家機構的?情境:(PPT圖片+材料呈現)思考:國家機構是如何產生的?教師總結:①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情境:(PPT圖片+材料呈現)材料:《憲法》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憲法》第五十八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憲法》第五十九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憲法》第六十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憲法》第六十一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思考:國家機構是怎樣工作的?教師總結:②憲法通過設置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明確國家機構的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內容,使得國家權力的運行穩定有序。(二)我國國家機構組織和工作的原則是什么及其表現?情境:(PPT圖片+材料呈現)民法典草案編纂過程中,先后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今年兩會期間,根據各方面意見,又作了100余處修改,其中實質性修改40余處。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8日經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中國歷史上首部法典化法律正式出臺。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思考:民法典修改的過程體現了什么?教師總結: 體現了國家在決策時廣泛討論、廣泛傾聽民意,集中表決結果。說明我國國家機構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情境:(PPT圖片+材料呈現)思考:從思維導圖中,你能否看出民主集中制國家機構中的體現?教師總結: ①在國家機構與人民的關系方面,國家權力來自人民,由人民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機構中居于主導地位;情境:(PPT圖片+材料呈現)思考:從思維導圖中,你能否看出民主集中制國家機構中的體現?教師總結:②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情境:(PPT圖片+材料呈現)思考:從上述材料中,你能否看出民主集中制國家機構中的體現?教師總結:③在國家機關內部作出決策、決定時,實行民主集中制。探究新知2規范國家權力運行的必要性 觀看視頻:落馬廳官捶胸痛哭:我也曾是熱血男兒思考:為什么要對權力進行監督?教師總結:①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必須對權力的行使進行制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②規范國家權力運行可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探究新知3規范國家權力運行的要求情境:(PPT圖片+材料呈現)向少良先后擔任過珠海市金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橫琴新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珠海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兼反貪污賄賂局局長等職務。2021年6月退休,被查時已享受了兩年的退休時光。經查,向少良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品、禮金,違規接受宴請;違反組織紀律,不如實報告個人去向,造成不良影響;違反廉潔紀律,違規收受禮金;喪失紀法底線,執法犯法,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案件處理、工程承攬等方面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思考:向少良案例帶來什么啟示?教師總結:①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行使權力應當有法律依據,不能超越權限,也不能濫用權力。(法無授權不可為)情境:(PPT圖片+材料呈現)某日,一名騎自行車的 孩子被一輛違章小客車撞倒,鮮血直流,肇事司機逃逸。現場群眾讓孩子家長打110報警,但該區交警 在接警后,遲遲無人出警。1小時后警車才到,并責怪地說: “這 么點小事報啥警”。 憤怒的群眾將警車團團圍住,并支持孩子的父母 將110告上法庭。思考:你支持將該區110告上法庭嗎 有什么法律依據呢 教師總結:②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法定職責必須為)情境:(PPT圖片+材料呈現)張某與涂某因瑣事發生爭吵并廝打,經鑒定,涂某為輕微傷。公安機關擬對張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張某不服,欲為自己申辯。辦案人員表示違法事實清楚,拒絕聽取張某的申辯。思考:1.張某違法事實清楚,辦案人員需不需要聽取張某的申辯?2.這一案例告訴我們,國家機關應該怎樣行使權力?教師總結:③憲法和法律還規定了國家權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