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識字……………………………………單元概述……………………………………▍▏教材解析人文主題這是本冊第一個識字單元,編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謎》4篇識字課文。本單元內容豐富,有看圖識字、韻語識字、字族文識字、字謎識字等,體現了識字方式的多樣性。課文編排充滿傳統文化色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傳承中華民族文化。識字、寫字是本單元的重點。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認識了200多個字,會寫100個字,掌握了20幾個常用偏旁,了解了反義詞識字、對對子識字、象形字和會意字識字等識字方法,并初步接觸了形聲字,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在本學期識字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運用學到的識字方法和已學的字、偏旁開展自主識字,不斷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語文要素通過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春夏秋冬》通過觀察四季的圖片、結合生活實際的方式識字。◎《百家姓》借助傳統的《百家姓》,采用韻語識字的方式識字。◎《小青蛙》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猜字謎》通過猜字謎的活動識字。▍▏教材目標單元核心目標1.識字、寫字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在識字課文中,學習識字的方法,愿意主動識字。2.能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養保護環境的意識;了解傳統姓氏文化,激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單元任務群目標1.基礎型學習任務群(1)認識55個生字,9個偏旁;會寫28個字和1個筆畫。(2)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感受形聲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系。(3)朗讀《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謎》。背誦《春夏秋冬》《姓氏歌》。(4)認識《漢語拼音字母表》,能有序地正確認讀、熟記,能將大小寫字母相對應。(5)復習前后鼻音的讀音。(6)了解全包圍結構的字“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書寫規則,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7)朗讀、積累描寫春天的古詩。2.發展型學習任務群(1)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及插圖、字謎、形聲字規律等識字。(2)通過對課文及詩歌的閱讀學習,感受自然的美好及祖國大好河山的秀麗。(3)懂得自己遇到困難時可以尋求別人的幫助。(4)在不同情境下會使用合適的禮貌用語。3.拓展型學習任務群(1)推薦閱讀:《讀讀童謠和兒歌》(2)實踐活動:①嘗試自主閱讀童謠和兒歌,并樂于展示閱讀成果;②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閱讀感受和書籍。單元發展型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1.任務一 自然模仿秀 ①四季有什么:觀察四季景物;學習識字方法②人在畫中游:說出畫面內容;韻律啟蒙2.任務二 介紹我自己 ①姓氏介紹:加一加成新字;單姓、復姓②介紹自己:姓氏介紹、名人介紹、組詞介紹;知道同學的姓氏3.任務三 字謎猜猜猜 ①“青”字族大變身——加一加、換一換②有趣的形聲字——了解形聲字的特點,學習識字4.任務四 趣味故事會 讀讀童年和兒歌——展示閱讀成果▍▏教學建議注意問題一、利用多樣化教學手段1.多媒體教學:充分運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比如在教授《春夏秋冬》時,播放四季景色的視頻,展示春天花朵綻放、夏天大雨傾盆、秋天樹葉飄落、冬天雪花飛舞的畫面,配合相應的聲音,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四季的特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2.實物教學:對于一些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字詞和課文內容,可采用實物展示。在學習《姓氏歌》時,準備一些帶有常見姓氏的卡片或實物,如寫有 “李” 字的李子,讓學生通過觀察實物來理解姓氏與生活的聯系,增加學習的趣味性。3.游戲教學:設計豐富的識字游戲,如 “摘蘋果” 游戲,將生字寫在蘋果卡片上,掛在 “蘋果樹” 上,讓學生上臺摘下蘋果并讀出上面的生字,讀對了就可以把蘋果 “帶回家”。還有 “開火車” 讀字詞、“找朋友”(將生字和對應的拼音或詞語配對)等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二、創設趣味教學情境1.故事導入:每節課可以通過講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故事來導入。在學習《小青蛙》時,講一個小青蛙保護莊稼的故事,引出課文中的生字和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迅速集中注意力。2.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進行表演。在學習《姓氏歌》時,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姓氏的人,進行自我介紹和對話,如 “我姓王,三橫王”“我姓李,木子李”,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語文的魅力,活躍課堂氛圍。3.情境創設:根據課文內容創設具體的情境。如在學習《春夏秋冬》時,在教室里布置出四季的場景,擺放一些與四季相關的道具,讓學生仿佛置身于四季之中,引導他們觀察和感受,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和學習中。三、關注學生主體地位1.鼓勵參與:提出問題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和討論,鼓勵他們積極發言。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如貼上小紅花、獎勵小貼紙等;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也不要批評,而是耐心引導和糾正,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參與是被重視的。2.小組合作: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如在學習《小青蛙》時,讓小組內的學生一起討論小青蛙的特點和作用,共同完成識字任務等。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同時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3.個性化教學: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對于喜歡繪畫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根據課文內容畫一幅畫;對于喜歡唱歌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根據課文內容編一首兒歌,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保持注意力。四、維持良好課堂秩序1.建立規則:在開學初就建立明確的課堂規則,如舉手發言、認真傾聽、不隨意走動等,并通過反復強調和訓練讓學生養成習慣。當學生遵守規則時,及時給予表揚;當學生違反規則時,要及時提醒和糾正。2.關注個體:課堂上要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狀態,對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通過提問、走到身邊輕輕提醒等方式,將他們的注意力拉回到課堂上來。對于容易分心的學生,可以安排在離老師較近的位置,便于及時關注和引導。3.節奏把控: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把握好課堂節奏。避免教學內容過多或過少,速度過快或過慢。要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適時調整教學節奏,確保學生既能跟上教學進度,又不會感到過于疲憊或無聊。課時分配課 題 課 時《春夏秋冬》 2課時《姓氏歌》 2課時《小青蛙》 2課時《猜字謎》 2課時語文園地一 2課時快樂讀書吧 1課時快樂讀書吧:讀讀童謠和兒歌 1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