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第三節 課時1 南水北調(分值:68分)(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線路及剖面示意圖”,完成1~2題。1.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調水的有利條件包括( )①夏季高溫多雨,水資源豐富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地勢南高北低,可全線自流 ④水源優質,沒有任何污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該工程7、8月調水量相對較小的原因是( )①漢江上游地區來水量小 ②長江中下游地區伏旱,用水量大 ③河道泥沙淤積,需及時開挖 ④華北地區降水較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下圖為“秘魯跨流域調水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秘魯從內陸向沿海地區調水的自然原因是( )A.沿海地區城市多,人口密度大B.沿海地區沙漠廣布,降水少C.沿海地區太陽高度大,蒸發旺盛D.沿海地區均為咸水,需要淡水4.下列關于秘魯東水西調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受高山阻隔,工程難度增加B.該工程線路可利用地勢自流,降低費用C.從河流上游調水,可調水量少D.水源地受人類活動影響,污染嚴重 (2022·1月浙江選考)下圖為“北美洲局部地區略圖”。完成5~6題。5.與舊金山比,洛杉磯水資源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較高,蒸發量大B.山脈阻擋,降水量小C.洋流影響,降溫減濕D.河流短少,徑流量小6.從區域外調水對洛杉磯的影響有( )A.減少城市水分蒸發 B.減輕城市地質災害C.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D.增加城市內澇風險 (2024·云南昆明期末)埃及的西水東調工程西起尼羅河三角洲,引尼羅河水東調至西奈半島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長262千米,主要由蘇伊士運河以西渠道、穿越蘇伊士運河輸水隧洞、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三部分構成,規劃開發耕地378萬畝。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區進行,在到達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壓力管道輸水,并在灌區建設排水系統。下圖示意埃及西水東調工程位置及線路。讀圖,完成7~8題。7.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在到達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壓力管道輸水,其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C.土壤 D.水源8.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在灌區建設排水系統主要是為了預防( )A.尼羅河斷流 B.灌區土地鹽堿化C.降水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選擇題9~14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2022年12月9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簡稱“北延供水工程”,如下圖)啟動2022~2023年度向河北、天津的調水工作,與東線工程總在冬季調水不同,這是該工程自2019年應急試通水以來首次在冬季啟動調水。據此完成9~11題。9.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總在冬季調水是因為此時( )A.可供水量大B.防洪壓力小C.水質無污染D.供水成本低10.北延供水工程本次調水管理部門應重點關注( )A.風向 B.風速C.氣溫 D.降水11.北延供水工程冬季調水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春灌儲備水源 ②增加冬季發電水源 ③促進沿線航運發展 ④提升地下水的水位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2024·山東煙臺月考)讀“我國北水南調工程規劃示意圖”,完成12~14題。12.圖示地區的南部需要從北部調水的主要原因有( )Ⅰ.①河流域內降水量較少,蒸發較強 Ⅱ.①河流域為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澤為主Ⅲ.①河中下游地區人口較稠密,重工業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較大,水質較差A.Ⅰ、Ⅱ B.Ⅰ、ⅢC.Ⅱ、Ⅳ D.Ⅲ、Ⅳ13.該工程建設的有利條件是 ( )A.地勢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經過地區主要是沼澤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輸水線路短,線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輸水干線經過地區以平原為主14.該工程建成后,對哈爾濱的有利影響主要是 ( )A.緩解其水資源緊張狀況B.有利于該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C.改善其航運條件D.減輕洪水危害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內兩大河流。塔霍河徑流量豐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內土壤肥沃,氣候溫和,農業增產潛力大,缺水嚴重。西班牙將塔霍河源頭70%的水量調往塞古拉河流域。該工程建設了總長286千米的輸水通道,穿過山嶺和多個河谷,歷時6年完成,投資3億美元。下圖示意西班牙水系。(1)與塞古拉河相比,說出塔霍河徑流量豐沛的原因。(2)分析塞古拉河流域缺水嚴重的原因。(3)分析塔霍河調水工程建設成本高的主要原因。(4)塔霍河調水工程造成該河流入海徑流量明顯減少,由此推測對河口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答案精析1.B 2.C [第1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始于丹江口水庫和三峽庫區,為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水資源豐富,①對。從地勢剖面示意圖看,地勢南高北低,可全線自流,③對。由于所處地區緯度和海拔較低,所以沒有永久冰川,②錯。水質沒有任何污染說法太過絕對,④錯。選B。第2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入區主要在華北平原地區,7、8月隨著雨帶推移到華北地區,華北地區降水增多,需要的調水量減少,同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為伏旱天氣,用水量大,可調水量減少,選C。]3.B 4.A [第3題,據所學知識可知,秘魯沿海地區受寒流等因素影響,降水少,沙漠廣布;內陸地區位于亞馬孫河流域,水資源豐富,故由內陸調水到沿海,B正確;沿海地區沙漠廣布,人口少,A錯誤;同緯度太陽高度差別小,C錯誤;沿海地區不全是咸水,D錯誤。第4題,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隔,工程難度增加,A正確;該工程穿越山區,不能實現自流,B錯誤;秘魯東側降水多,可調水量多,C錯誤;調水水源地在山區,受人類活動影響小,水質好,D錯誤。故選A。]5.D 6.B [第5題,由圖可知,洛杉磯地區河流短少,徑流量小。而舊金山靠近海岸山脈,河流有冰川融水補給,且舊金山位置偏北,受西風帶影響時間更長,加之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相對較多,D正確。第6題,從區域外調水可以回補洛杉磯地下水,減輕地面塌陷,進而減輕城市地質災害,B正確。]7.A 8.B [第7題,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在到達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壓力管道輸水,主要原因是該段地勢東高西低,水不能自流,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故選A。第8題,該區氣候干旱,蒸發量大,灌區引水灌溉后地下水位上升,地表蒸發強烈易導致土壤鹽堿化,因此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在灌區建設排水系統主要是為了預防灌區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土地鹽堿化,故選B。]9.B 10.C 11.B [第9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所經地區在汛期(夏季)降雨量較大,防汛抗洪壓力大,東線工程汛期不調水,其輸水管道將承擔泄洪功能,而冬季非汛期,防洪壓力小,B正確;夏秋季節河流徑流量較冬季大,冬季供水量較夏秋季小,A錯誤;水質情況和供水成本的季節變化小,不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在冬季調水的主要原因,C、D錯誤。第10題,北延供水工程主要位于黃河以北,本次調水在冬季,受氣溫較低影響需注意輸水線路結冰的情況,調水管理部門應重點關注氣溫,故選C。第11題,北延供水工程冬季調水可以為華北地區即將到來的春旱提供保障,①正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地勢平坦,不適合發電,不可能作為發電水源,②錯誤;華北地區河流流量較小且冬季結冰,航運價值小,③錯誤;調入區調水后可以緩解地下水超采,減緩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提升地下水的水位,④正確。故選B。]12.B 13.D 14.D [第12題,從圖中看,北水南調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調往遼河流域,遼河流域降水較少,且與東北地區北部相比,蒸發較強;遼河下游地區人口較稠密,重工業較多,需水量大,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Ⅰ、Ⅲ正確。①河流域為遼河平原,不是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Ⅱ錯誤。東北地區的北水南調與遼河的含沙量大關系不大,Ⅳ錯誤。第13題,該工程路線經過的地區為東北平原,地勢差別小,A錯誤,D正確;途經地區耕地面積廣,占用耕地多,B錯誤;由圖中所跨緯度可知,該輸水線路里程超過300千米,C錯誤。第14題,該工程從松花江、嫩江向遼河流域調水,主要緩解遼河流域的水資源緊張狀況,A錯誤。該工程對城市空間結構影響不大,B錯誤。從北向南引水,使供水區水量減少,航運條件變差,C錯誤。水量減少有利于減輕哈爾濱的洪水危害,D正確。]15.(1)與塞古拉河相比,塔霍河流經的地區受西風控制時間長,上游河谷處于西風迎風坡,降水多,補給量較大;塔霍河支流更多,流域面積更大,故徑流量更豐沛。(2)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蒸發量大;地處西風背風坡,受盛行西風影響較小,降水少;生產、生活用水量大,水資源短缺。(3)調水工程要穿越山嶺和多個河谷,需逐級提水,工程難度較大;調水工程線路長,工程量大,建設成本高。(4)入海徑流量減少,導致沿海地區海水入侵和倒灌;河流挾帶泥沙含量減少,造成河口三角洲萎縮;威脅水生生物的生存,影響生物多樣性。第三節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我國南水北調為例課時1 南水北調[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綜合思維、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辯證認識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調入區和調出區經濟、環境、社會的影響。(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知識點一 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1.我國水資源特點(1)水資源 豐富,居世界第 位。 (2)人均少,水資源短缺嚴重。(3)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東多西少。2.供需矛盾突出表現(1)長江流域:水資源總量約占全國總量的1/3,耕地面積占全國的1/4左右,屬于 。 (2)北方地區:人口比重大,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60%,但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20%,且 極度不均,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 3.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解決措施水資源短缺原因 解決措施自然 原因 儲量有限 海水淡化在空間上分布不均 跨流域調水在時間上分布不均 修建水庫、植樹造林人為 原因 用水量大大增加 節約用水,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水污染嚴重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人為 原因 水資源浪費普遍 節約用水,水資源市場化思考 我國水資源最短缺的地區為什么是華北地區而不是西北地區? (2024·山西太原月考)2024年3月22日是第32屆“世界水日”,并且是第37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題為“以水促和平”。據此完成1~2題。1.我國水資源豐富的季節為( )A.春夏季 B.夏秋季C.秋冬季 D.冬春季2.下列關于水資源持續利用的措施,屬于開源措施的是( )A.合理開采地下水B.提高工業用水利用率C.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節水意識D.改進農業灌溉技術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與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國家。讀圖,完成3~4題。3.我國水資源與人口、耕地匹配較差的地區是( )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4.緩解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徑是( )A.修建水庫 B.跨流域調水C.大量開采地下水 D.圍湖造田知識點二 南水北調及影響1.南水北調工程方案 東線工程 中線工程 西線工程起點 江蘇揚州 水利樞紐 長江中游 水庫和 庫區 規劃在長江上游 河、支流 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壩建庫 終點 黃淮海平原東部地區、膠東地區和 地區 平原大部分地區 地區和 部分地區 輸水方式 黃河以南需抽水北送,黃河以北可自流供水 自流供水 自流供水評價 優 點 利用 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工程量小;可調水量大 可自流供水;水質較好 青藏高原地勢高于西北、華北,可自流供水;水質好缺 點 黃河以南地區地勢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質較差;調水供給范圍小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占用農田多,遷移人口多 長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為黃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供水;工程量大動工及通 水時間 2002年12月動工,2013年11月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2003年12月動工,2014年12月正式通水 尚未開工建設 思考 分析我國實施長江水北調的原因。2.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有利影響效益 表現社會 效益 ①緩解調入區 供需矛盾,為人們提供潔凈的飲用水源,并保障工農業用水。 ②改善調入區的 環境,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③緩解 爭水、地區爭水、 爭水的矛盾,有利于社會安定 經濟 效益 破除了調入區 短缺的瓶頸,有利于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促進區域 發展 生態 效益 ①增加了調入區的水資源總量,有效保障了地區 用水的需求,有利于美化環境和改善城鄉居民的衛生條件。 ②減少了地下水的開采,有效緩解了地下水位 的趨勢,控制 ,使區域生態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 (2)不利影響(以東線工程為例)①東線工程范圍內,一些地區地勢 ,地下水位 ,天然排水條件較差,調水后土壤容易發生 。 ②徑流量減少有可能引起長江泥沙 加重,淤塞航道。 ③長江徑流量減少后,海水會上溯,引起河口地區鹽度 ,影響長江下游水質。 思考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為什么會對沿線造成土壤鹽堿化的影響?1.水資源跨區域調配線路的選擇(1)水源地條件:水量大小、水質好壞。(2)地形地勢條件:是否能夠實現自流引水、施工難易程度以及對建設成本高低的影響。(3)現有基礎設施狀況:是否有可以利用的運河等。(4)對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5)對沿線地區人口、城市分布以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等。2.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資源調出區 ①資源儲量豐富;②資源生產量巨大;③區內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資源消費量遠小于資源生產量,能夠滿足輸出資源調入區 ①經濟發達,資源消費量大;②區內資源儲量小或資源產量難以滿足資源消費需求;③資源問題制約了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根本原因 資源生產與消費的地區差異 華北平原是我國地面沉降速率最快、面積最大的地區。下圖示意某年4月華北平原地面沉降狀況。1.[區域認知]描述華北平原地面沉降的空間分布特點。2.[綜合思維]為什么南水北調工程實施以后可有效減緩地面沉降現象?3.[地理實踐力]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華北平原還有哪些有利影響? (2024·貴州貴陽期末)讀“我國南水北調線路圖”,回答1~3題。1.下列關于南水北調三條線路的說法,正確的是( )A.東線工程水源地在長江口B.中線工程水質最好C.西線工程水量最大D.中線工程位于我國季風區2.下列關于西線工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上B.路程短,施工難度小C.跨越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D.全線可以自流3.丹江口水庫被選定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質優良 ②地勢較高,便于自流 ③減輕漢江洪澇 ④地下水豐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018年2月11日,人民網刊登了一篇關于“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設想(如下圖)的文章。按照構想,該工程從雅魯藏布江中游開始,沿著青藏高原的邊緣線連通中國大江大河上游,輸水至寧夏、甘肅、內蒙古、新疆等缺水地區。“紅旗河”長6 100多千米,幾乎等于長江的長度;預計年調水量600億立方米,相當于黃河的年徑流量;西部調水工程分為一條主流、三條支流,選線各取水點的水位依次降低,通過“山區打隧洞、河道修水庫、平原開明渠”的方式實現全程自流。讀圖,回答4~6題4.推測“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設計調入水量最多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5.“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面臨的最大障礙是( )A.資金相對短缺 B.技術水平較低C.地質環境復雜 D.氣候條件惡劣6.“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如果得以實施,會( )A.促進新疆地區農業增產B.加劇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C.加劇調入區荒漠化程度D.運營成本高導致調入區用水成本較高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梳理教材新知1.(1)總量 六2.(1)豐水區 (2)季節分配思考 華北地區水資源雖然較西北地區豐富,但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工農業需水量大,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西北地區雖然干旱,但人口密度小、工農業生產規模小,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較少,基本可以自給,并不是缺水最嚴重的地區。落實思維方法1.B 2.A [第1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布特點是夏秋兩季多,冬春兩季少,各年之間的變率很大,尤其是東部季風區,降水集中于夏秋季節,此時水資源相對豐富,B正確。第2題,合理開采地下水屬于水資源持續利用的開源措施,A正確;提高工業用水利用率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節水意識以及改進農業灌溉技術屬于水資源持續利用的節流措施,B、C、D錯誤。故選A。]3.D 4.B [第3題,讀圖可知,水資源與人口、耕地匹配較差的地區是北方地區,其特點是耕地多,水資源少。故選D。第4題,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響,空間分布極不均勻,為了緩解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勻,可以采用跨流域調水的方式來均衡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以便更合理地利用水資源,B對。修建水庫能有效調節水資源的時間分配不均,A錯誤;大量開采地下水,容易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地表塌陷,C錯誤;圍湖造田不是緩解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徑,且會導致湖泊面積縮小,增加下游地區發生旱澇災害的風險,D錯誤。]知識點二 南水北調及影響梳理教材新知1.江都 丹江口 三峽 通天 雅礱 京津冀 華北 西北 華北 京杭思考 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南方地區水資源較為豐富;長江流域距北方地區較近,徑流量大,徑流穩定。2.(1)水資源 投資 城鄉 工農業 水資源 經濟 生態 下降 地面沉降 (2)①低洼 高 鹽堿化 ②淤積③升高思考 南水北調東線沿線地區地勢低洼,地下水位較高,南水北調會進一步提高沿線地下水位,鹽分隨地下水上升到土壤表層,淮河以北地區蒸發旺盛,鹽分不斷累積出現鹽堿化。探究核心知識1.總體來說,華北平原東北部(天津市及其附近)地面沉降較嚴重,華北平原南部地面沉降相對較輕。2.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后,華北平原缺水問題得到緩解,一方面可以減少對地下水的開采,另一方面多余的水會對地下漏斗區進行回灌,可以減緩地面沉降。3.為人們提供潔凈的水源,提高生活質量;保障工農業用水,提高經濟效益;緩解城鄉、地區、工農業爭水矛盾,有利于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了生態用水需求,改善生態環境;減少地下水開采,控制地面沉降。落實思維方法1.D 2.B 3.A [第1題,讀圖可知,東線工程水源地在揚州附近,A錯誤;西線工程水質最好,B錯誤;東線工程水量最大,C錯誤;中線工程位于我國季風區,D正確。故選D。第2題,西線工程雖然路程短,但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上,沿線多崇山峻嶺,地形復雜,施工難度最大,A正確,B錯誤。南水北調工程是由長江流域將水資源調往黃河流域,C正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全線可自流,D正確。本題選擇不正確的選項,故選B。第3題,丹江口水庫水質優良,且地勢較高,便于向北實現河水的自流,因此丹江口水庫成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①②正確。丹江口水庫被選定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可以減輕漢江的洪澇災害,但減輕洪澇災害不是丹江口水庫被選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的主要原因,③錯誤。地下水與水源地的選取無關,④錯誤。故選A。]4.B 5.C 6.A [第4題,“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主要向寧夏、甘肅、內蒙古、新疆等缺水地區調水,這些地區夏季氣溫高、降水相對較少,但生活和農業需水量較大,故需要調入更多的水;春季氣溫回升,有積雪融水補給;冬季嚴寒,生活和農業需水量都不大;秋季為農作物成熟季節,需水量較小。故選B。第5題,讀圖可知,“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沿線主要經過青藏高原邊緣地帶,地殼活躍,多地震,地質環境復雜,極大地限制了調水工程的實施;我國有多項重大調水工程(如南水北調)已經成功實施,經驗豐富,技術不是該項工程面臨的最大障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資金和氣候也不是該項工程面臨的最大障礙。故選C。第6題,該調水工程如果得以實施,將極大地改善新疆的水源條件,促進新疆地區農業增產;調水工程在夏季(洪水期)調水,減少了洪水期水量,有利于減輕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調入區水資源增加,會減輕荒漠化程度;結合材料可知,該工程雖然建設成本較高,但是建成后全程自流,運營成本較低。故選A。](共70張PPT)第三節第三單元 區域聯系與區域發展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我國南水北調為例南水北調課時1以某區域為例,說明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結合實例,分析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綜合思維、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辯證認識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調入區和調出區經濟、環境、社會的影響。(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知識點二 南水北調及影響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知識點一1.我國水資源特點(1)水資源 豐富,居世界第 位。(2)人均少,水資源短缺嚴重。(3)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總量六2.供需矛盾突出表現(1)長江流域:水資源總量約占全國總量的1/3,耕地面積占全國的1/4左右,屬于_______。(2)北方地區:人口比重大,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60%,但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20%,且 極度不均,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豐水區季節分配3.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解決措施水資源短缺原因 解決措施自然原因 儲量有限 海水淡化在空間上分布不均 跨流域調水在時間上分布不均 修建水庫、植樹造林人為原因 用水量大大增加 節約用水,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水污染嚴重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水資源浪費普遍 節約用水,水資源市場化思考 我國水資源最短缺的地區為什么是華北地區而不是西北地區?答案 華北地區水資源雖然較西北地區豐富,但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工農業需水量大,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西北地區雖然干旱,但人口密度小、工農業生產規模小,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較少,基本可以自給,并不是缺水最嚴重的地區。(2024·山西太原月考)2024年3月22日是第32屆“世界水日”,并且是第37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題為“以水促和平”。據此完成1~2題。1.我國水資源豐富的季節為A.春夏季 B.夏秋季C.秋冬季 D.冬春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布特點是夏秋兩季多,冬春兩季少,各年之間的變率很大,尤其是東部季風區,降水集中于夏秋季節,此時水資源相對豐富,B正確。(2024·山西太原月考)2024年3月22日是第32屆“世界水日”,并且是第37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題為“以水促和平”。據此完成1~2題。2.下列關于水資源持續利用的措施,屬于開源措施的是A.合理開采地下水B.提高工業用水利用率C.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節水意識D.改進農業灌溉技術√合理開采地下水屬于水資源持續利用的開源措施,A正確;提高工業用水利用率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節水意識以及改進農業灌溉技術屬于水資源持續利用的節流措施,B、C、D錯誤。故選A。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與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國家。讀圖,完成3~4題。3.我國水資源與人口、耕地匹配較差的地區是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讀圖可知,水資源與人口、耕地匹配較差的地區是北方地區,其特點是耕地多,水資源少。故選D。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與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國家。讀圖,完成3~4題。4.緩解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徑是A.修建水庫B.跨流域調水C.大量開采地下水D.圍湖造田√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響,空間分布極不均勻,為了緩解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勻,可以采用跨流域調水的方式來均衡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以便更合理地利用水資源,B對。修建水庫能有效調節水資源的時間分配不均,A錯誤;大量開采地下水,容易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地表塌陷,C錯誤;圍湖造田不是緩解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徑,且會導致湖泊面積縮小,增加下游地區發生旱澇災害的風險,D錯誤。南水北調及影響><知識點二1.南水北調工程方案 東線工程 中線工程 西線工程起點 江蘇揚州 水利樞紐 長江中游______ 水庫和 庫區 規劃在長江上游_____河、支流 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壩建庫終點 黃淮海平原東部地區、膠東地區和 地區 平原大部分地區 地區和 部分地區輸水方式 黃河以南需抽水北送,黃河以北可自流供水 自流供水 自流供水江都丹江口三峽通天雅礱京津冀華北西北華北方案 東線工程 中線工程 西線工程評價 優 點 利用 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工程量小;可調水量大 可自流供水;水質較好 青藏高原地勢高于西北、華北,可自流供水;水質好缺 點 黃河以南地區地勢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質較差;調水供給范圍小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占用農田多,遷移人口多 長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為黃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供水;工程量大京杭方案 東線工程 中線工程 西線工程動工及通水時間 2002年12月動工,2013年11月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2003年12月動工,2014年12月正式通水 尚未開工建設思考 分析我國實施長江水北調的原因。答案 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南方地區水資源較為豐富;長江流域距北方地區較近,徑流量大,徑流穩定。2.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有利影響效益 表現社會效益 ①緩解調入區 供需矛盾,為人們提供潔凈的飲用水源,并保障工農業用水。②改善調入區的 環境,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③緩解 爭水、地區爭水、 爭水的矛盾,有利于社會安定經濟效益 破除了調入區 短缺的瓶頸,有利于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促進區域 發展水資源投資城鄉工農業水資源經濟效益 表現生態效益 ①增加了調入區的水資源總量,有效保障了地區 用水的需求,有利于美化環境和改善城鄉居民的衛生條件。②減少了地下水的開采,有效緩解了地下水位 的趨勢,控制__________,使區域生態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生態下降地面沉降(2)不利影響(以東線工程為例)①東線工程范圍內,一些地區地勢 ,地下水位 ,天然排水條件較差,調水后土壤容易發生 。②徑流量減少有可能引起長江泥沙 加重,淤塞航道。③長江徑流量減少后,海水會上溯,引起河口地區鹽度 ,影響長江下游水質。低洼高鹽堿化淤積升高思考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為什么會對沿線造成土壤鹽堿化的影響?答案 南水北調東線沿線地區地勢低洼,地下水位較高,南水北調會進一步提高沿線地下水位,鹽分隨地下水上升到土壤表層,淮河以北地區蒸發旺盛,鹽分不斷累積出現鹽堿化。1.水資源跨區域調配線路的選擇(1)水源地條件:水量大小、水質好壞。(2)地形地勢條件:是否能夠實現自流引水、施工難易程度以及對建設成本高低的影響。(3)現有基礎設施狀況:是否有可以利用的運河等。(4)對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5)對沿線地區人口、城市分布以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等。2.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資源調出區 ①資源儲量豐富;②資源生產量巨大;③區內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資源消費量遠小于資源生產量,能夠滿足輸出資源調入區 ①經濟發達,資源消費量大;②區內資源儲量小或資源產量難以滿足資源消費需求;③資源問題制約了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根本原因 資源生產與消費的地區差異華北平原是我國地面沉降速率最快、面積最大的地區。右圖示意某年4月華北平原地面沉降狀況。1.[區域認知]描述華北平原地面沉降的空間分布特點。答案 總體來說,華北平原東北部(天津市及其附近)地面沉降較嚴重,華北平原南部地面沉降相對較輕。2.[綜合思維]為什么南水北調工程實施以后可有效減緩地面沉降現象?答案 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后,華北平原缺水問題得到緩解,一方面可以減少對地下水的開采,另一方面多余的水會對地下漏斗區進行回灌,可以減緩地面沉降。華北平原是我國地面沉降速率最快、面積最大的地區。右圖示意某年4月華北平原地面沉降狀況。3.[地理實踐力]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華北平原還有哪些有利影響?答案 為人們提供潔凈的水源,提高生活質量;保障工農業用水,提高經濟效益;緩解城鄉、地區、工農業爭水矛盾,有利于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了生態用水需求,改善生態環境;減少地下水開采,控制地面沉降。(2024·貴州貴陽期末)讀“我國南水北調線路圖”,回答1~3題。1.下列關于南水北調三條線路的說法,正確的是A.東線工程水源地在長江口B.中線工程水質最好C.西線工程水量最大D.中線工程位于我國季風區√讀圖可知,東線工程水源地在揚州附近,A錯誤;西線工程水質最好,B錯誤;東線工程水量最大,C錯誤;中線工程位于我國季風區,D正確。故選D。(2024·貴州貴陽期末)讀“我國南水北調線路圖”,回答1~3題。2.下列關于西線工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上B.路程短,施工難度小C.跨越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D.全線可以自流√西線工程雖然路程短,但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上,沿線多崇山峻嶺,地形復雜,施工難度最大,A正確,B錯誤。南水北調工程是由長江流域將水資源調往黃河流域,C正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全線可自流,D正確。本題選擇不正確的選項,故選B。(2024·貴州貴陽期末)讀“我國南水北調線路圖”,回答1~3題。3.丹江口水庫被選定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的主要原因是①水質優良 ②地勢較高,便于自流 ③減輕漢江洪澇 ④地下水豐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丹江口水庫水質優良,且地勢較高,便于向北實現河水的自流,因此丹江口水庫成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①②正確。丹江口水庫被選定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可以減輕漢江的洪澇災害,但減輕洪澇災害不是丹江口水庫被選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的主要原因,③錯誤。地下水與水源地的選取無關,④錯誤。故選A。2018年2月11日,人民網刊登了一篇關于“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設想(如下圖)的文章。按照構想,該工程從雅魯藏布江中游開始,沿著青藏高原的邊緣線連通中國大江大河上游,輸水至寧夏、甘肅、內蒙古、新疆等缺水地區。“紅旗河”長6 100多千米,幾乎等于長江的長度;預計年調水量600億立方米,相當于黃河的年徑流量;西部調水工程分為一條主流、三條支流,選線各取水點的水位依次降低,通過“山區打隧洞、河道修水庫、平原開明渠”的方式實現全程自流。讀圖,回答4~6題4.推測“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設計調入水量最多的季節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主要向寧夏、甘肅、內蒙古、新疆等缺水地區調水,這些地區夏季氣溫高、降水相對較少,但生活和農業需水量較大,故需要調入更多的水;春季氣溫回升,有積雪融水補給;冬季嚴寒,生活和農業需水量都不大;秋季為農作物成熟季節,需水量較小。故選B。5.“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面臨的最大障礙是A.資金相對短缺 B.技術水平較低C.地質環境復雜 D.氣候條件惡劣√讀圖可知,“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沿線主要經過青藏高原邊緣地帶,地殼活躍,多地震,地質環境復雜,極大地限制了調水工程的實施;我國有多項重大調水工程(如南水北調)已經成功實施,經驗豐富,技術不是該項工程面臨的最大障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資金和氣候也不是該項工程面臨的最大障礙。故選C。6.“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如果得以實施,會A.促進新疆地區農業增產B.加劇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C.加劇調入區荒漠化程度D.運營成本高導致調入區用水成本較高√該調水工程如果得以實施,將極大地改善新疆的水源條件,促進新疆地區農業增產;調水工程在夏季(洪水期)調水,減少了洪水期水量,有利于減輕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調入區水資源增加,會減輕荒漠化程度;結合材料可知,該工程雖然建設成本較高,但是建成后全程自流,運營成本較低。故選A。課時對點練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線路及剖面示意圖”,完成1~2題。1.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調水的有利條件包括①夏季高溫多雨,水資源豐富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地勢南高北低,可全線自流 ④水源優質,沒有任何污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始于丹江口水庫和三峽庫區,為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水資源豐富,①對。從地勢剖面示意圖看,地勢南高北低,可全線自流,③對。由于所處地區緯度和海拔較低,所以沒有永久冰川,②錯。水質沒有任何污染說法太過絕對,④錯。選B。15基礎過關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線路及剖面示意圖”,完成1~2題。2.該工程7、8月調水量相對較小的原因是①漢江上游地區來水量小 ②長江中下游地區伏旱,用水量大 ③河道泥沙淤積,需及時開挖 ④華北地區降水較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入區主要在華北平原地區,7、8月隨著雨帶推移到華北地區,華北地區降水增多,需要的調水量減少,同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為伏旱天氣,用水量大,可調水量減少,選C。15基礎過關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下圖為“秘魯跨流域調水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秘魯從內陸向沿海地區調水的自然原因是A.沿海地區城市多,人口密度大B.沿海地區沙漠廣布,降水少C.沿海地區太陽高度大,蒸發旺盛D.沿海地區均為咸水,需要淡水√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據所學知識可知,秘魯沿海地區受寒流等因素影響,降水少,沙漠廣布;內陸地區位于亞馬孫河流域,水資源豐富,故由內陸調水到沿海,B正確;沿海地區沙漠廣布,人口少,A錯誤;同緯度太陽高度差別小,C錯誤;沿海地區不全是咸水,D錯誤。15基礎過關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下圖為“秘魯跨流域調水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4.下列關于秘魯東水西調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受高山阻隔,工程難度增加B.該工程線路可利用地勢自流,降低費用C.從河流上游調水,可調水量少D.水源地受人類活動影響,污染嚴重√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隔,工程難度增加,A正確;該工程穿越山區,不能實現自流,B錯誤;秘魯東側降水多,可調水量多,C錯誤;調水水源地在山區,受人類活動影響小,水質好,D錯誤。故選A。15基礎過關(2022·1月浙江選考)右圖為“北美洲局部地區略圖”。完成5~6題。5.與舊金山比,洛杉磯水資源較少的主要原因是A.氣溫較高,蒸發量大B.山脈阻擋,降水量小C.洋流影響,降溫減濕D.河流短少,徑流量小√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由圖可知,洛杉磯地區河流短少,徑流量小。而舊金山靠近海岸山脈,河流有冰川融水補給,且舊金山位置偏北,受西風帶影響時間更長,加之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相對較多,D正確。15基礎過關(2022·1月浙江選考)右圖為“北美洲局部地區略圖”。完成5~6題。6.從區域外調水對洛杉磯的影響有A.減少城市水分蒸發B.減輕城市地質災害C.提高水資源利用率D.增加城市內澇風險√1234567891011121314從區域外調水可以回補洛杉磯地下水,減輕地面塌陷,進而減輕城市地質災害,B正確。15基礎過關(2024·云南昆明期末)埃及的西水東調工程西起尼羅河三角洲,引尼羅河水東調至西奈半島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長262千米,主要由蘇伊士運河以西渠道、穿越蘇伊士運河輸水隧洞、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三部分構成,規劃開發耕地378萬畝。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區進行,在到達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壓力管道輸水,并在灌區建設排水系統。右圖示意埃及西水東調工程位置及線路。讀圖,完成7~8題。7.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在到達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壓力管道輸水,其影響因素是A.地形 B.氣候C.土壤 D.水源√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在到達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壓力管道輸水,主要原因是該段地勢東高西低,水不能自流,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故選A。15基礎過關(2024·云南昆明期末)埃及的西水東調工程西起尼羅河三角洲,引尼羅河水東調至西奈半島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長262千米,主要由蘇伊士運河以西渠道、穿越蘇伊士運河輸水隧洞、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三部分構成,規劃開發耕地378萬畝。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區進行,在到達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壓力管道輸水,并在灌區建設排水系統。右圖示意埃及西水東調工程位置及線路。讀圖,完成7~8題。8.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在灌區建設排水系統主要是為了預防A.尼羅河斷流 B.灌區土地鹽堿化C.降水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該區氣候干旱,蒸發量大,灌區引水灌溉后地下水位上升,地表蒸發強烈易導致土壤鹽堿化,因此西奈半島北部調水工程在灌區建設排水系統主要是為了預防灌區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土地鹽堿化,故選B。152022年12月9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簡稱“北延供水工程”,如右圖)啟動2022~2023年度向河北、天津的調水工作,與東線工程總在冬季調水不同,這是該工程自2019年應急試通水以來首次在冬季啟動調水。據此完成9~11題。9.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總在冬季調水是因為此時A.可供水量大 B.防洪壓力小C.水質無污染 D.供水成本低√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151234567891011121314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所經地區在汛期(夏季)降雨量較大,防汛抗洪壓力大,東線工程汛期不調水,其輸水管道將承擔泄洪功能,而冬季非汛期,防洪壓力小,B正確;夏秋季節河流徑流量較冬季大,冬季供水量較夏秋季小,A錯誤;水質情況和供水成本的季節變化小,不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在冬季調水的主要原因,C、D錯誤。能力提升152022年12月9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簡稱“北延供水工程”,如右圖)啟動2022~2023年度向河北、天津的調水工作,與東線工程總在冬季調水不同,這是該工程自2019年應急試通水以來首次在冬季啟動調水。據此完成9~11題。10.北延供水工程本次調水管理部門應重點關注A.風向 B.風速C.氣溫 D.降水√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北延供水工程主要位于黃河以北,本次調水在冬季,受氣溫較低影響需注意輸水線路結冰的情況,調水管理部門應重點關注氣溫,故選C。15能力提升2022年12月9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簡稱“北延供水工程”,如右圖)啟動2022~2023年度向河北、天津的調水工作,與東線工程總在冬季調水不同,這是該工程自2019年應急試通水以來首次在冬季啟動調水。據此完成9~11題。11.北延供水工程冬季調水的主要目的是①保障春灌儲備水源 ②增加冬季發電水源 ③促進沿線航運發展 ④提升地下水的水位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北延供水工程冬季調水可以為華北地區即將到來的春旱提供保障,①正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地勢平坦,不適合發電,不可能作為發電水源,②錯誤;華北地區河流流量較小且冬季結冰,航運價值小,③錯誤;調入區調水后可以緩解地下水超采,減緩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提升地下水的水位,④正確。故選B。15能力提升(2024·山東煙臺月考)讀“我國北水南調工程規劃示意圖”,完成12~14題。12.圖示地區的南部需要從北部調水的主要原因有Ⅰ.①河流域內降水量較少,蒸發較強 Ⅱ.①河流域為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澤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區人口較稠密,重工業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較大,水質較差A.Ⅰ、Ⅱ B.Ⅰ、ⅢC.Ⅱ、Ⅳ D.Ⅲ、Ⅳ√123456789101112131415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從圖中看,北水南調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調往遼河流域,遼河流域降水較少,且與東北地區北部相比,蒸發較強;遼河下游地區人口較稠密,重工業較多,需水量大,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Ⅰ、Ⅲ正確。①河流域為遼河平原,不是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Ⅱ錯誤。東北地區的北水南調與遼河的含沙量大關系不大,Ⅳ錯誤。15(2024·山東煙臺月考)讀“我國北水南調工程規劃示意圖”,完成12~14題。13.該工程建設的有利條件是A.地勢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經過地區主要是沼澤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輸水線路短,線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輸水干線經過地區以平原為主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該工程路線經過的地區為東北平原,地勢差別小,A錯誤,D正確;途經地區耕地面積廣,占用耕地多,B錯誤;由圖中所跨緯度可知,該輸水線路里程超過300千米,C錯誤。15能力提升(2024·山東煙臺月考)讀“我國北水南調工程規劃示意圖”,完成12~14題。14.該工程建成后,對哈爾濱的有利影響主要是A.緩解其水資源緊張狀況B.有利于該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C.改善其航運條件D.減輕洪水危害√123456789101112131415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該工程從松花江、嫩江向遼河流域調水,主要緩解遼河流域的水資源緊張狀況,A錯誤。該工程對城市空間結構影響不大,B錯誤。從北向南引水,使供水區水量減少,航運條件變差,C錯誤。水量減少有利于減輕哈爾濱的洪水危害,D正確。15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內兩大河流。塔霍河徑流量豐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內土壤肥沃,氣候溫和,農業增產潛力大,缺水嚴重。西班牙將塔霍河源頭70%的水量調往塞古拉河流域。該工程建設了總長286千米的輸水通道,穿過山嶺和多個河谷,歷時6年完成,投資3億美元。右圖示意西班牙水系。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與塞古拉河相比,說出塔霍河徑流量豐沛的原因。答案 與塞古拉河相比,塔霍河流經的地區受西風控制時間長,上游河谷處于西風迎風坡,降水多,補給量較大;塔霍河支流更多,流域面積更大,故徑流量更豐沛。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內兩大河流。塔霍河徑流量豐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內土壤肥沃,氣候溫和,農業增產潛力大,缺水嚴重。西班牙將塔霍河源頭70%的水量調往塞古拉河流域。該工程建設了總長286千米的輸水通道,穿過山嶺和多個河谷,歷時6年完成,投資3億美元。右圖示意西班牙水系。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2)分析塞古拉河流域缺水嚴重的原因。答案 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蒸發量大;地處西風背風坡,受盛行西風影響較小,降水少;生產、生活用水量大,水資源短缺。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內兩大河流。塔霍河徑流量豐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內土壤肥沃,氣候溫和,農業增產潛力大,缺水嚴重。西班牙將塔霍河源頭70%的水量調往塞古拉河流域。該工程建設了總長286千米的輸水通道,穿過山嶺和多個河谷,歷時6年完成,投資3億美元。右圖示意西班牙水系。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3)分析塔霍河調水工程建設成本高的主要原因。答案 調水工程要穿越山嶺和多個河谷,需逐級提水,工程難度較大;調水工程線路長,工程量大,建設成本高。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4)塔霍河調水工程造成該河流入海徑流量明顯減少,由此推測對河口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答案 入海徑流量減少,導致沿海地區海水入侵和倒灌;河流挾帶泥沙含量減少,造成河口三角洲萎縮;威脅水生生物的生存,影響生物多樣性。第三單元 第三節 課時2 其他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分值:79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神渭輸煤管道年輸送原煤1 000萬噸,全長727千米,是世界最長、中國唯一長距離輸煤管道。神木首端場站將50 m以下的洗混煤破碎至6 mm以下,按照51%至53%的配比制備成水煤漿,再通過5座加壓泵站,將其輸送至關中城市泵站。該輸煤管道要求坡度極小。下圖為“神渭輸煤管道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與同等運力的鐵路和公路運輸相比,神渭輸煤管道運輸( )A.連續性差 B.占地面積小C.水資源消耗少 D.環境污染大2.該項目的運行對渭南的主要有利影響是( )A.解決煤化工優質煤成本高的難題B.促進其產業結構的升級C.充分利用當地的優質煤炭資源D.有利于能源結構的調整 (2024·新疆喀什期末)貴州省水能資源豐富,在烏江(注入長江)、南盤江和北盤江(均注入珠江)等河道上進行了梯級開發。貴州省水電主要向珠江三角洲地區輸送,是我國“西電東送”南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廣東在近海開發海洋風電,在冬季將海洋風電“東電西送”到貴州省。下圖示意貴州省水系分布。據此完成3~4題。3.貴州省水電較少輸送到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是因為( )A.缺口不足 B.電能不足C.距離較長 D.交通閉塞4.“東電西送”興起的主要原因是貴州省( )①徑流量季節變化大 ②徑流總量有限 ③高耗能產業的興起 ④能源消費結構調整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中緬油氣管道由中緬原油管道和中緬天然氣管道共同組成,沿途經過眾多河流、山脈。截至2020年5月25日,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3 000萬噸,天然氣約265億立方米。下圖是“中緬油氣管道分布圖”。據此完成5~6題。5.中緬油氣管道修建難度較大,主要原因是( )A.橋隧比重較大 B.氣候悶熱潮濕C.緬甸資金短缺 D.中國科技落后6.中緬油氣管道的建成對貴陽的影響是( )A.能源消費主體改變 B.能源消費結構改善C.城市等級不斷提高 D.燃油汽車銷量提升 (2024·內蒙古赤峰期末)2019年9月26日,準噶爾盆地的昌吉—安徽古泉特高壓輸電工程投產運營,它是目前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輸電工程(下圖)。讀圖,完成7~8題。7.建設昌吉—古泉特高壓輸電線路要克服的困難有( )A.跨越第一、二級階梯,地勢起伏大B.線路西段氣候干燥,風沙危害大C.經過黃河、青海湖,建設難度大D.途經甘肅省,人口稠密,搬遷量大8.特高壓輸電工程建成運營帶來的影響有( )A.帶動安徽能源的開發,調整產業結構B.緩解能源供需矛盾,促進經濟發展C.改變沿線地區農業發展方向,增加收入D.發揮昌吉資源優勢,緩解水源短缺 中俄兩國政府簽署的《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提到,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讀“中俄天然氣管道線路示意圖”,完成9~10題。9.與東線工程相比,西線工程的優勢為( )A.可以接入已有的西氣東輸管道B.天然氣氣源相對充足C.經過地區人口眾多,市場廣闊D.地勢低平,水源充足10.中俄天然氣合作項目有利于發揮( )A.俄羅斯的能源優勢和資金優勢B.中國廣闊市場優勢和勘探開發優勢C.俄羅斯的制造優勢和空間優勢D.中國的資金優勢和廣闊的市場優勢(選擇題11~16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長期以來,粵東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等為主。2021年3月,全長約115千米的粵東輸氣管道(下圖)工程正式投產運行,每年接收海外及南海的天然氣近53億立方米。據此完成11~12題。11.該工程施工成本較高,主要是由于該區域( )A.丘陵廣布,工程難度大B.河流眾多,水流速度快C.地跨多省,輸氣距離長D.人口稀少,勞動力短缺12.該工程有利于粵東地區( )A.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管道建設B.緩解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C.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D.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質量 (2024·黑龍江哈爾濱期末)“北溪2號”管道是德國和俄羅斯聯手建設,跨越波羅的海直接從俄羅斯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系統,總長約1 200千米。建成后俄羅斯將向德國等歐盟國家每年輸氣550億立方米,極大緩解了歐洲的能源壓力。下圖示意“北溪2號”輸氣管道分布。完成13~14題。13.實施“北溪2號”項目的根本原因是( )A.俄歐之間天然氣供需差異B.天然氣無污染、燃燒率高C.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的發展D.管道輸送損耗小,成本低14.與陸上天然氣管道相比,“北溪2號”管道均選擇由波羅的海中部通過,其最主要目的是( )A.縮短管道長度B.降低施工難度C.減少周邊國家制約D.減少陸地植被破壞 埃肯直流輸電工程是埃塞俄比亞與肯尼亞兩國政府間規劃的重點項目,是非洲大陸首條跨國直流輸電聯網工程,也是東非電力互聯規劃主干線路。埃塞俄比亞境內輸電線路及中繼站等配套設施由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承建,主要設備均由中國企業制造提供,展現了“中國建設”和“中國制造”的實力。下圖示意埃肯直流輸電工程線路。據此完成15~16題。15.埃肯直流輸電工程( )A.電力輸送方向為蘇斯瓦至索多沃萊塔B.徹底解決了肯尼亞電力緊張局面C.促進埃肯兩國社會經濟發展及民生改善D.建設過程中可改善沿線地區生態環境16.該工程建設中面臨的主要限制性條件是( )A.氣候炎熱,多風沙B.地質地貌復雜,地質災害多發C.技術水平低,設備落后D.凍土層發育,不利于施工17.(2022·6月浙江選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3分)材料一 南方電網由廣東等五省區電網構成,并與港澳電網相連,大規模的西電東送是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廣東電網的調峰任務主要由西部送電承擔,省內的火電、燃機采取晝啟夜停的方式參與調峰,其承擔的調峰量在電力負荷高峰季節較為明顯。從調峰、調頻、電網安全穩定性及經濟運行要求來看,廣東建設適當的抽水蓄能電站是必要的。材料二 下圖為南方電網電力資源分布略圖。下表為廣東電網主要機組各類特性指標表。電源類別 占本網裝 機比例(%) 調節容量 比例(%) 調節負荷 升降速度火電 59 40~100 慢水電 10 0~100 較快抽水蓄能 5 -100~100 較快液化天然 氣燃機 15 60~100 較慢(1)說出南方電網電力資源東西互補性強的主要原因。(2)根據表中信息,指出廣東電網建設適當的抽水蓄能電站的合理性。(3)分析廣東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對“西電東送”輸電效益的有利影響。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12月頒布《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晉陜蒙煤炭主產區中長距離運輸(運距500 km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鐵路運輸比例力爭達到90%。“公轉鐵”政策執行力度在未來需持續加強,以提高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在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中的占比。近年來,作為“北煤南運”輸入地的珠江三角洲,煤炭消費量出現下降,以廣州市為例,2019年廣州市煤炭消費量1 281萬噸,相比2013年(1 967萬噸)減少了686萬噸,煤炭消費量在能源消費總量占比由27%下降到14%。下圖示意晉陜蒙煤炭外運。(1)與公路運輸方式相比,說明晉陜蒙煤炭外運不斷提高鐵路、水路聯合運輸(“鐵海聯運”)比重的合理性。(2)說明晉陜蒙煤炭外運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3)推測近年來廣州市煤炭消費量明顯下降的原因。答案精析1.B 2.A [第1題,傳統的鐵路和公路運輸在修建交通線時會占用大量土地,而管道運輸只需鋪設管道,占地面積小,B正確;管道運輸的優點是連續性強,A錯誤;管道輸送水煤漿,消耗的水資源更多,C錯誤;公路運輸煤炭會產生大量粉塵,而管道封閉性強,環境污染小,D錯誤。第2題,該項目是利用管道運輸水煤漿,可以解決煤化工優質煤成本高的難題,故A正確;該項目的運行是對煤炭運輸方式的改變,對產業結構影響較小,故B不符合題意;該項目主要是從神木首端場站到關中城市泵站,因此不是利用渭南地區的煤炭資源,故C不符合題意;該項目運輸的能源依然是煤炭,并沒有調整能源結構,故D不符合題意。]3.C 4.A [第3題,貴州省與長江三角洲地區距離較遠,輸送成本更高,離珠江三角洲較近,輸送成本低,C正確。第4題,“東電西送”興起的主要原因是貴州省河流的徑流量季節變化大,冬季徑流量小,水電發電量低,①正確;與徑流總量關系不大,②錯誤;貴州省是我國有色金屬冶煉的重要基地,耗能大,冬季用電缺口大,③正確;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對季節需求影響不大,④錯誤。A正確]5.A 6.B [第5題,讀圖可知,中緬油氣管道經過山脈和河流較多,地形地質條件復雜,需要架橋和修建隧道,橋隧比重較大,A正確。第6題,貴陽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短期內不可能改變能源的消費主體,A錯誤;中緬油氣管道向貴陽輸送天然氣,可以增加清潔能源的比重,改善能源消費結構,B正確;貴陽為貴州省省會,城市等級不會發生改變,C錯誤;中緬油氣管道的建成對汽車銷量幾乎沒有影響,D錯誤。]7.B 8.B [第7題,讀圖可知,該輸電線路跨越第二、三級階梯,A錯;西段經過新疆、甘肅北部,深居內陸,氣候干旱,降水少,多風沙危害,B正確;該線路跨越黃河,并沒有經過青海湖,C錯;甘肅省經濟落后,人口密度小,搬遷量小,D錯。第8題,該輸電工程是將新疆電力輸送到安徽,能促進新疆能源的開發,A錯誤;西部能源豐富,經濟落后,能源需求量小,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該輸電工程建成運營能夠緩解能源供需矛盾,促進經濟發展,B正確;能源輸送主要對工業生產影響較大,對農業影響小,C錯誤;該輸電工程建成運營可以充分發揮昌吉資源優勢,但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短缺,D錯誤。]9.A 10.D [第9題,由圖示可知,東線工程天然氣輸送量更大,B錯誤;與東線工程相比,西線工程沿線大部分經過中、西部地區,人口、市場優勢不明顯,C錯誤;西北地區水源比較匱乏,D錯誤;根據圖示信息可得,西線工程可以接入已有的西氣東輸管道,A正確。第10題,中俄天然氣合作項目,俄羅斯為資源輸出國,因此不能發揮其資金優勢,排除A;中國勘探開發優勢與俄羅斯相比不明顯,排除B;俄羅斯為天然氣輸出國,對該地區制造能力要求較低,排除C;中國具有資金優勢和廣闊的市場優勢,資源需求量大,D正確。]11.A 12.D [第11題,結合圖示信息可知,該區域丘陵廣布,線路沿線地勢起伏相對較大,工程難度大,施工成本高,A正確。天然氣采用管道運輸,與河流流速關系不大,B錯。該管道主要位于廣東省內,未跨越多省,C錯。區域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D錯。第12題,長期以來,粵東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等為主,該工程的建成,使粵東地區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相對更為清潔,有利于粵東地區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質量,D正確。]13.A 14.C [第13題,俄羅斯天然氣產量豐富,生產量大于需求量,天然氣有富余,而歐盟地區天然氣生產量小于需求量,天然氣供應緊張,從而需要建設“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來調配資源,協調天然氣供需不平衡,這是實施“北溪2號”項目的根本原因,故選A。第14題,波羅的海中部主要為公海,在此建設管道可以減少周邊國家制約,保障運輸安全,C正確;縮短管道長度應該選擇直線建設,A錯誤;復雜的海域環境會增加施工難度,B錯誤;建設海洋管道可以減少陸地植被破壞,但不是最主要目的,D錯誤。]15.C 16.B [第15題,讀圖可知,蘇斯瓦等高線稀疏,地形較為平坦,而索多沃萊塔等高線密集,適宜開發水電,因此電力輸送方向為索多沃萊塔至蘇斯瓦,A錯誤;埃肯直流輸電工程能緩解肯尼亞電力緊張局面,但不能徹底解決,B錯誤;埃肯直流輸電工程保障能源供給的同時促進埃肯兩國社會經濟發展及民生改善,C正確;埃肯直流輸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會破壞沿線地區生態環境,D錯誤。故選C。第16題,該工程經過熱帶草原氣候區,風沙小,A錯誤;該輸電線路穿越東非大裂谷,地質地貌復雜,地質災害多發,B正確;該工程建設主要設備均由中國企業制造提供,展現了“中國建設”和“中國制造”的實力,故技術水平不低,C錯誤;熱帶地區沒有凍土層發育,D錯誤。故選B。]17.(1)西部常規能源豐富,東部能源需求量大;東西部電力負荷季節差異明顯。(2)抽水蓄能調峰能力強、速度較快,谷電轉為峰電,提升價值;水電占比低,調節作用有限;火電、燃機調節速率慢。(3)改善電源的運行環境,提高火電運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增加西電東送電量,提高綜合效益;提高輸電線路的利用率,降低輸電成本;促進節能環保,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性。(本大題答案僅供參考)18.(1)與公路運輸相比,“鐵海聯運”運量大,運輸成本低,連續性強,適合長距離運輸;減輕公路運輸中汽車尾氣排放、道路揚塵,利于環境保護;現有的運煤鐵路、水路專用線、環渤海港口群建設較為完善,提供了運輸保障;東南沿海地區對煤炭的市場需求量大,煤炭運量大,晉陜蒙煤炭生產基地與東南沿海地區之間的運輸距離遠,“鐵海聯運”能減少能源消耗。(2)將煤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促進以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域交通運輸能力;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促進城鎮化進程;帶動相關產業(如煤化工、火力發電等工業)發展,推動當地的工業化進程。(3)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煤炭資源集約化利用水平提高;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部分高耗能產業遷出,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對煤炭的需求減少;“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均使廣州的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對煤炭的需求量減少;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優質高效的新能源不斷推廣,廣泛應用,占區域能源消費比重持續增加。課時2 其他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綜合思維、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辯證認識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調入區和調出區經濟、環境、社會的影響。(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知識點一 西氣東輸1.工程線路(1)主體工程(一線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穿越戈壁、沙漠、黃土高原等復雜的地形區,三次跨越黃河,一次跨越長江,最后到達上海。(2)二線工程:外連土庫曼斯坦的中亞天然氣管道,西起我國霍爾果斯,南至廣州、深圳和香港。(3)三線工程:主供氣源為中亞天然氣,補充氣源為新疆煤制天然氣,管線西起新疆霍爾果斯,東南至福建福州。思考 影響天然氣管道走向的因素有哪些?2.西氣東輸工程的區位條件(1)有利條件資源 優勢 塔里木盆地是主要氣源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和陜甘寧的鄂爾多斯盆地為補充氣源地技術 保障 已建立了地質勘探、開發、輸送、煉制及輔助生產和生活等基本配套的現代工業體系,能夠提供較好的技術保障市場 廣闊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能源消費量大,市場需求量大,發展利用天然氣的空間廣闊(2)不利條件管線長 輸氣距離遠,工程量大地形障礙 經過多級地勢階梯,地勢起伏大,地貌復雜河流障礙 多次跨越河流,工程艱巨環境脆弱 經過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生態環境脆弱3.“西氣東輸”工程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地區 影響 中、西部地區 東部地區對社 會經 濟的 影響 資源開發與經濟建設 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效益,使之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 緩解能源供應緊張的狀況,推動經濟發展對社 會經 濟的 影響 產業結構調整 大量投資推動中、西部地區天然氣勘探開發,發展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學工業,推動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 推動天然氣、化工、發電等產業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與就業 推動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管道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進行“西氣東輸”工程的配套建設,帶動東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對生態環 境的影響 促進西部能源結構改善,緩解因砍伐森林、破壞植被帶來的環境壓力,但管道途經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水土保持工作尤為重要 逐步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了大氣環境,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核心歸納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影響的分析思路(1)經濟效益可從調出區和調入區分別考慮。調出區輸出資源可獲得經濟收入,并且可擴大相關產業規模,完善基礎設施,獲得經濟效益;調入區可獲取資源,緩解資源短缺問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的發展,也可獲得經濟效益。(2)社會效益調出區可發展相關產業,增加就業機會;調入區經濟發展加速。兩地區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社會穩定。(3)生態效益對沿途地區生態環境的影響應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變“帶貨達人”,與我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簽署了一份天然氣長期合作協議,合同期限為30年,俄羅斯每年都會增加近100億 m3的天然氣出口。從2014年開始,俄羅斯曾通過哈薩克斯坦向我國輸送每年最多1 000萬噸石油,自2022年起未來10年內,俄羅斯將通過哈薩克斯坦向我國提供1億噸石油。下面兩圖分別示意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分布及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線路。1.[綜合思維]簡述俄羅斯通過哈薩克斯坦向我國輸送石油的主要原因。2.[區域認知]分析中俄東線管道沿彎曲線路輸送天然氣的主要原因。3.[綜合思維]說明俄羅斯為我國提供大量的天然氣和石油對中俄兩國發展的重要意義。4.[地理實踐力]結合我國能源進口狀況,請你為我國能源開發利用獻計獻策。 (2024·河北唐山期末)下圖是“我國西氣東輸主干管線工程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西氣東輸管道線路的走向所考慮的主要經濟因素是( )A.地形類型 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 D.交通線路2.西氣東輸管道經過煤炭豐富的陜晉,其主要目的是( )A.解決該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現象B.調整該地區產業結構C.該地區可以為西氣東輸補充氣源D.改善該地區城市大氣質量 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如下圖)途經東北、華北地區,并在大慶配建地下儲氣庫。該管道工程管徑大,試壓殘留水難以徹底清除,天然氣在低溫、高壓條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隨著大慶油氣資源日益枯竭,利用廢棄的大型砂巖油氣藏(地下富含油氣資源的密閉空間)建設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成為當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據此完成3~5題。3.天然氣管道在甲地區安全運行需克服的主要困難是( )①地形起伏較大 ②冬季氣候嚴寒 ③土壤濕度較大 ④氣溫日較差大 ⑤氣溫年較差大A.①② B.②⑤C.②④ D.③④4.大慶利用枯竭油氣藏建設地下儲氣庫的主要優勢是( )A.安全性高 B.保密性強C.技術成熟 D.交通便利5.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投產后,京津冀地區的受益之處為( )A.人工成本降低B.新能源占比大C.就業壓力減輕D.大氣污染減輕知識點二 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 1.西電東送(1)概況:開發青海、貴州、云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陜西等省(自治區)的電力資源,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區。(2)西電東送的原因(3)線路及其影響線路 對輸入地的影響 對輸出地的影響北線:山西、內蒙古(火電)和黃河上中游(水電)→京津唐地區 ①緩解能源緊張局面,促進經濟發展;②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輕環境污染;③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①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效益;②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③縮小東西部差距,對社會安定起重要作用;④完善基礎設施中線:長江三峽和金沙江干支流(水電)→華東地區南線:烏江、瀾滄江、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水電)和黔、滇(火電)→廣東思考 “西電東送”工程三條線路的目的地大量輸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北煤南運(1)概況:將我國北方出產的煤炭運往南方,主要是運往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 (2)原因(3)主要通道我國北煤南運的主要通道有鐵路、公路、海運、內河等多種運輸方式。①鐵路運輸通道 鐵路 輸出煤炭地北通道 由大(同)秦(皇島)、神(木)黃(驊)等鐵路組成 以外運晉陜出產的動力煤為主中通道 由石(家莊)太(原)、邯(鄲)長(治)等鐵路組成 以外運山西出產的焦煤、無煙煤為主南通道 太(原)焦(作)、侯(馬)月(山)、隴海、西(安)(安)康等鐵路組成 以外運晉陜煤炭為主其他 京廣線、焦柳線、襄渝線、寶成線等②水運:海運下水主要港口為秦皇島、唐山、天津、黃驊、青島、日照、連云港等,接卸港主要為華東、華南沿海各港口;長江、大運河也承擔了相當數量的煤炭下水運輸任務。(2024·湖南衡陽期末)“皖電東送”輸電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經皖南、浙北、江蘇到達上海,全長656千米,每年可為上海輸送超過500億度的電能,占上海年用電量的三分之一。下圖為“‘皖電東送’線路示意圖”。完成1~2題。1.“皖電東送”對上海市地理環境的影響,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緩解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B.推動天然氣化工等產業發展C.改善上海市大氣環境質量D.促進上海市經濟的持續發展2.從長遠來看,“皖電東送”工程可能會導致安徽省( )A.交通運輸負擔加重B.水土流失加重C.加劇水資源短缺D.環境污染加劇 新疆的煤炭資源豐富且集中,呈現“北富南貧”格局。下圖為“新疆煤炭外運市場示意圖”(箭頭代表煤炭運向)。據此回答3~4題。3.甘肅煤炭資源豐富,但河西走廊仍需從新疆大量購入煤炭,推測其原因有( )①公路、鐵路、水運便利 ②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 ③區域供給不平衡 ④季節性需求波動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西南地區水能等能源資源豐富,但仍需要從新疆調運優質煤的直接原因是( )A.云、貴、川、渝等省市沒有優質煤炭B.水能發電量不能滿足需求C.經濟發展對高熱值煤的需求增大D.“一帶一路”亞歐通道的帶動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西氣東輸梳理教材新知思考 ①市場:為了擴大天然氣的消費市場,要為盡可能多的城市提供天然氣;②建設難度:為減小施工難度和降低成本,工程線路多選擇地形、地質和水文條件較好的地區;③氣源:為保證穩定、安全的天然氣供應,要盡可能經過天然氣豐富的地區。探究核心知識1.俄羅斯部分油田位于西伯利亞西部地區,通過哈薩克斯坦輸送可以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利用中哈已有的石油管道,可以降低成本等。2.在俄羅斯境內沿彎曲管道線路輸送可以增加天然氣供應量;在我國境內沿彎曲管道線路輸送,主要是經過能源需求量大的城市和經濟區,滿足其能源需求;管道線路彎曲可借助已有輸送管道,減少新建管道線路建設成本等。3.對俄羅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經濟收入;增加大量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等。對我國:緩解能源緊張狀況,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促進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等。4.加強國內能源勘探,提高國內能源產量,加強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多元化進口能源,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提高科技水平,為能源開發和利用提供技術支持等。落實思維方法1.C 2.C [第1題,西氣東輸為東部地區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要盡可能照顧沿線重要城市。管道線路的走向所考慮的主要經濟因素是城市分布,C正確。地形類型、人口分布不是管道線路走向所考慮的主要經濟因素,A、B錯誤。輸氣管線獨立建設,與交通線路無關,D錯誤。故選C。第2題,西氣東輸無法解決該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現象,A錯誤。陜晉地區長期以來形成以煤炭為核心的產業結構,西氣東輸管道經過該地區的主要目的是獲得當地豐富的煤氣資源為西氣東輸補充氣源以供應東部地區,但不會對當地的產業結構產生太大的影響,B錯誤,C正確。由于陜晉地區是西氣東輸工程的主要氣源地之一,所以西氣東輸管道經過陜晉地區并不會改變當地的能源結構,也不會改善該地區城市的大氣質量,D錯誤。故選C。]3.B 4.A 5.D [第3題,甲地區位于我國東北平原,地形平坦,①錯誤。甲地區緯度較高,冬季氣溫低,夏季氣溫高,氣溫年較差大,凍土較多,會導致管道變形,影響天然氣運輸,②⑤正確。土壤濕度和氣溫日較差對天然氣管道的影響較小,③④錯誤。故選B。第4題,地下儲氣庫受外界影響小,安全性高,A正確;利用枯竭油氣藏建設地下儲氣庫與保密性、技術、交通無關。故選A。第5題,我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投產后,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給增加,可以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輕大氣污染,D正確;人工成本取決于經濟發展水平,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投產,不會導致人工成本降低,A錯誤;天然氣不屬于新能源,不能增加新能源占比,B錯誤;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投產后,對當地就業情況影響不大,C錯誤。故選D。]知識點二 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梳理教材新知思考 常規能源缺乏;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落實思維方法1.B 2.D [第1題,上海市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實施“皖電東送”工程,有利于緩解上海市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A對。“皖電東送”可以推動安徽的天然氣化工等產業發展,B錯。有利于調整上海市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C對。上海市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得到緩解,促進上海市經濟的持續發展,D對。故選B。第2題,火力發電會產生“三廢”,造成安徽省環境污染加劇,D正確;安徽省電力的輸送不需要交通運輸工具,不會使交通運輸負擔加重,A錯;“皖電東送”對水土流失的影響較小,B錯;安徽省位于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河湖眾多,且是火力發電,不會加劇水資源短缺,C錯。]3.C 4.C [第3題,甘肅煤炭資源豐富,但河西走廊仍需從新疆大量購入煤炭,推測其原因有區域供給不平衡,當地煤炭供給小于需求,③正確;河西走廊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沒有水運條件,①錯誤;國家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將能源輸送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②錯誤;河西走廊冬季受冬季風影響,氣候寒冷,對煤炭需求量大,使煤炭的季節性需求波動大,④正確。C正確。第4題,西南地區水能等能源資源豐富,但仍需要從新疆調運優質煤的直接原因是市場需求,經濟發展對高熱值煤的需求增大。C正確。](共87張PPT)第三節第三單元 區域聯系與區域發展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我國南水北調為例其他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課時2以某區域為例,說明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結合實例,分析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綜合思維、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辯證認識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調入區和調出區經濟、環境、社會的影響。(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西氣東輸知識點二 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西氣東輸><知識點一1.工程線路(1)主體工程(一線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穿越戈壁、沙漠、黃土高原等復雜的地形區,三次跨越黃河,一次跨越長江,最后到達上海。(2)二線工程:外連土庫曼斯坦的中亞天然氣管道,西起我國霍爾果斯,南至廣州、深圳和香港。(3)三線工程:主供氣源為中亞天然氣,補充氣源為新疆煤制天然氣,管線西起新疆霍爾果斯,東南至福建福州。思考 影響天然氣管道走向的因素有哪些?答案 ①市場:為了擴大天然氣的消費市場,要為盡可能多的城市提供天然氣;②建設難度:為減小施工難度和降低成本,工程線路多選擇地形、地質和水文條件較好的地區;③氣源:為保證穩定、安全的天然氣供應,要盡可能經過天然氣豐富的地區。2.西氣東輸工程的區位條件(1)有利條件資源優勢 塔里木盆地是主要氣源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和陜甘寧的鄂爾多斯盆地為補充氣源地技術保障 已建立了地質勘探、開發、輸送、煉制及輔助生產和生活等基本配套的現代工業體系,能夠提供較好的技術保障市場廣闊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能源消費量大,市場需求量大,發展利用天然氣的空間廣闊(2)不利條件管線長 輸氣距離遠,工程量大地形障礙 經過多級地勢階梯,地勢起伏大,地貌復雜河流障礙 多次跨越河流,工程艱巨環境脆弱 經過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生態環境脆弱3.“西氣東輸”工程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地區 影響 中、西部地區 東部地區對社 會經 濟的 影響 資源開發與經濟建設 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效益,使之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 緩解能源供應緊張的狀況,推動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 大量投資推動中、西部地區天然氣勘探開發,發展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學工業,推動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 推動天然氣、化工、發電等產業的發展地區 影響 中、西部地區 東部地區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基礎設施建設與就業 推動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管道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進行“西氣東輸”工程的配套建設,帶動東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對生態環 境的影響 促進西部能源結構改善,緩解因砍伐森林、破壞植被帶來的環境壓力,但管道途經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水土保持工作尤為重要 逐步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了大氣環境,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影響的分析思路核心歸納(1)經濟效益可從調出區和調入區分別考慮。調出區輸出資源可獲得經濟收入,并且可擴大相關產業規模,完善基礎設施,獲得經濟效益;調入區可獲取資源,緩解資源短缺問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的發展,也可獲得經濟效益。(2)社會效益調出區可發展相關產業,增加就業機會;調入區經濟發展加速。兩地區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社會穩定。(3)生態效益對沿途地區生態環境的影響應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進行分析。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變“帶貨達人”,與我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簽署了一份天然氣長期合作協議,合同期限為30年,俄羅斯每年都會增加近100億 m3的天然氣出口。從2014年開始,俄羅斯曾通過哈薩克斯坦向我國輸送每年最多1 000萬噸石油,自2022年起未來10年內,俄羅斯將通過哈薩克斯坦向我國提供1億噸石油。右面兩圖分別示意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分布及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線路。1.[綜合思維]簡述俄羅斯通過哈薩克斯坦向我國輸送石油的主要原因。答案 俄羅斯部分油田位于西伯利亞西部地區,通過哈薩克斯坦輸送可以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利用中哈已有的石油管道,可以降低成本等。2.[區域認知]分析中俄東線管道沿彎曲線路輸送天然氣的主要原因。答案 在俄羅斯境內沿彎曲管道線路輸送可以增加天然氣供應量;在我國境內沿彎曲管道線路輸送,主要是經過能源需求量大的城市和經濟區,滿足其能源需求;管道線路彎曲可借助已有輸送管道,減少新建管道線路建設成本等。3.[綜合思維]說明俄羅斯為我國提供大量的天然氣和石油對中俄兩國發展的重要意義。答案 對俄羅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經濟收入;增加大量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等。對我國:緩解能源緊張狀況,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促進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等。4.[地理實踐力]結合我國能源進口狀況,請你為我國能源開發利用獻計獻策。答案 加強國內能源勘探,提高國內能源產量,加強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多元化進口能源,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提高科技水平,為能源開發和利用提供技術支持等。(2024·河北唐山期末)右圖是“我國西氣東輸主干管線工程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西氣東輸管道線路的走向所考慮的主要經濟因素是A.地形類型 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 D.交通線路√西氣東輸為東部地區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要盡可能照顧沿線重要城市。管道線路的走向所考慮的主要經濟因素是城市分布,C正確。地形類型、人口分布不是管道線路走向所考慮的主要經濟因素,A、B錯誤。輸氣管線獨立建設,與交通線路無關,D錯誤。故選C。(2024·河北唐山期末)右圖是“我國西氣東輸主干管線工程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2.西氣東輸管道經過煤炭豐富的陜晉,其主要目的是A.解決該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現象B.調整該地區產業結構C.該地區可以為西氣東輸補充氣源D.改善該地區城市大氣質量√西氣東輸無法解決該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現象,A錯誤。陜晉地區長期以來形成以煤炭為核心的產業結構,西氣東輸管道經過該地區的主要目的是獲得當地豐富的煤氣資源為西氣東輸補充氣源以供應東部地區,但不會對當地的產業結構產生太大的影響,B錯誤,C正確。由于陜晉地區是西氣東輸工程的主要氣源地之一,所以西氣東輸管道經過陜晉地區并不會改變當地的能源結構,也不會改善該地區城市的大氣質量,D錯誤。故選C。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如下圖)途經東北、華北地區,并在大慶配建地下儲氣庫。該管道工程管徑大,試壓殘留水難以徹底清除,天然氣在低溫、高壓條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隨著大慶油氣資源日益枯竭,利用廢棄的大型砂巖油氣藏(地下富含油氣資源的密閉空間)建設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成為當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據此完成3~5題。3.天然氣管道在甲地區安全運行需克服的主要困難是①地形起伏較大 ②冬季氣候嚴寒 ③土壤濕度較大 ④氣溫日較差大 ⑤氣溫年較差大A.①② B.②⑤ C.②④ D.③④√甲地區位于我國東北平原,地形平坦,①錯誤。甲地區緯度較高,冬季氣溫低,夏季氣溫高,氣溫年較差大,凍土較多,會導致管道變形,影響天然氣運輸,②⑤正確。土壤濕度和氣溫日較差對天然氣管道的影響較小,③④錯誤。故選B。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如下圖)途經東北、華北地區,并在大慶配建地下儲氣庫。該管道工程管徑大,試壓殘留水難以徹底清除,天然氣在低溫、高壓條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隨著大慶油氣資源日益枯竭,利用廢棄的大型砂巖油氣藏(地下富含油氣資源的密閉空間)建設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成為當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據此完成3~5題。4.大慶利用枯竭油氣藏建設地下儲氣庫的主要優勢是A.安全性高 B.保密性強C.技術成熟 D.交通便利√地下儲氣庫受外界影響小,安全性高,A正確;利用枯竭油氣藏建設地下儲氣庫與保密性、技術、交通無關。故選A。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如下圖)途經東北、華北地區,并在大慶配建地下儲氣庫。該管道工程管徑大,試壓殘留水難以徹底清除,天然氣在低溫、高壓條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隨著大慶油氣資源日益枯竭,利用廢棄的大型砂巖油氣藏(地下富含油氣資源的密閉空間)建設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成為當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據此完成3~5題。5.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投產后,京津冀地區的受益之處為A.人工成本降低B.新能源占比大C.就業壓力減輕D.大氣污染減輕√我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投產后,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給增加,可以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輕大氣污染,D正確;人工成本取決于經濟發展水平,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投產,不會導致人工成本降低,A錯誤;天然氣不屬于新能源,不能增加新能源占比,B錯誤;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投產后,對當地就業情況影響不大,C錯誤。故選D。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知識點二1.西電東送(1)概況:開發青海、貴州、云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陜西等省(自治區)的電力資源,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區。(2)西電東送的原因(3)線路及其影響線路 對輸入地的影響 對輸出地的影響北線:山西、內蒙古(火電)和黃河上中游(水電)→京津唐地區 ①緩解能源緊張局面,促進經濟發展;②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輕環境污染;③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①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效益;②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③縮小東西部差距,對社會安定起重要作用;④完善基礎設施中線:長江三峽和金沙江干支流(水電)→華東地區南線:烏江、瀾滄江、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水電)和黔、滇(火電)→廣東思考 “西電東送”工程三條線路的目的地大量輸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答案 常規能源缺乏;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2.北煤南運(1)概況:將我國北方出產的煤炭運往南方,主要是運往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2)原因(3)主要通道我國北煤南運的主要通道有鐵路、公路、海運、內河等多種運輸方式。①鐵路運輸通道 鐵路 輸出煤炭地北通道 由大(同)秦(皇島)、神(木)黃(驊)等鐵路組成 以外運晉陜出產的動力煤為主中通道 由石(家莊)太(原)、邯(鄲)長(治)等鐵路組成 以外運山西出產的焦煤、無煙煤為主南通道 太(原)焦(作)、侯(馬)月(山)、隴海、西(安) (安)康等鐵路組成 以外運晉陜煤炭為主其他 京廣線、焦柳線、襄渝線、寶成線等②水運:海運下水主要港口為秦皇島、唐山、天津、黃驊、青島、日照、連云港等,接卸港主要為華東、華南沿海各港口;長江、大運河也承擔了相當數量的煤炭下水運輸任務。(2024·湖南衡陽期末)“皖電東送”輸電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經皖南、浙北、江蘇到達上海,全長656千米,每年可為上海輸送超過500億度的電能,占上海年用電量的三分之一。下圖為“‘皖電東送’線路示意圖”。完成1~2題。1.“皖電東送”對上海市地理環境的影響,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緩解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B.推動天然氣化工等產業發展C.改善上海市大氣環境質量D.促進上海市經濟的持續發展√上海市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實施“皖電東送”工程,有利于緩解上海市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A對。“皖電東送”可以推動安徽的天然氣化工等產業發展,B錯。有利于調整上海市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C對。上海市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得到緩解,促進上海市經濟的持續發展,D對。故選B。(2024·湖南衡陽期末)“皖電東送”輸電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經皖南、浙北、江蘇到達上海,全長656千米,每年可為上海輸送超過500億度的電能,占上海年用電量的三分之一。下圖為“‘皖電東送’線路示意圖”。完成1~2題。2.從長遠來看,“皖電東送”工程可能會導致安徽省A.交通運輸負擔加重B.水土流失加重C.加劇水資源短缺D.環境污染加劇√火力發電會產生“三廢”,造成安徽省環境污染加劇,D正確;安徽省電力的輸送不需要交通運輸工具,不會使交通運輸負擔加重,A錯;“皖電東送”對水土流失的影響較小,B錯;安徽省位于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河湖眾多,且是火力發電,不會加劇水資源短缺,C錯。新疆的煤炭資源豐富且集中,呈現“北富南貧”格局。下圖為“新疆煤炭外運市場示意圖”(箭頭代表煤炭運向)。據此回答3~4題。3.甘肅煤炭資源豐富,但河西走廊仍需從新疆大量購入煤炭,推測其原因有①公路、鐵路、水運便利 ②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 ③區域供給不平衡 ④季節性需求波動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甘肅煤炭資源豐富,但河西走廊仍需從新疆大量購入煤炭,推測其原因有區域供給不平衡,當地煤炭供給小于需求,③正確;河西走廊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沒有水運條件,①錯誤;國家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將能源輸送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②錯誤;河西走廊冬季受冬季風影響,氣候寒冷,對煤炭需求量大,使煤炭的季節性需求波動大,④正確。C正確。新疆的煤炭資源豐富且集中,呈現“北富南貧”格局。下圖為“新疆煤炭外運市場示意圖”(箭頭代表煤炭運向)。據此回答3~4題。4.西南地區水能等能源資源豐富,但仍需要從新疆調運優質煤的直接原因是A.云、貴、川、渝等省市沒有優質煤炭B.水能發電量不能滿足需求C.經濟發展對高熱值煤的需求增大D.“一帶一路”亞歐通道的帶動√西南地區水能等能源資源豐富,但仍需要從新疆調運優質煤的直接原因是市場需求,經濟發展對高熱值煤的需求增大。C正確。課時對點練神渭輸煤管道年輸送原煤1 000萬噸,全長727千米,是世界最長、中國唯一長距離輸煤管道。神木首端場站將50 m以下的洗混煤破碎至6 mm以下,按照51%至53%的配比制備成水煤漿,再通過5座加壓泵站,將其輸送至關中城市泵站。該輸煤管道要求坡度極小。右圖為“神渭輸煤管道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與同等運力的鐵路和公路運輸相比,神渭輸煤管道運輸A.連續性差 B.占地面積小C.水資源消耗少 D.環境污染大√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傳統的鐵路和公路運輸在修建交通線時會占用大量土地,而管道運輸只需鋪設管道,占地面積小,B正確;管道運輸的優點是連續性強,A錯誤;管道輸送水煤漿,消耗的水資源更多,C錯誤;公路運輸煤炭會產生大量粉塵,而管道封閉性強,環境污染小,D錯誤。18基礎過關2.該項目的運行對渭南的主要有利影響是A.解決煤化工優質煤成本高的難題B.促進其產業結構的升級C.充分利用當地的優質煤炭資源D.有利于能源結構的調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該項目是利用管道運輸水煤漿,可以解決煤化工優質煤成本高的難題,故A正確;該項目的運行是對煤炭運輸方式的改變,對產業結構影響較小,故B不符合題意;該項目主要是從神木首端場站到關中城市泵站,因此不是利用渭南地區的煤炭資源,故C不符合題意;該項目運輸的能源依然是煤炭,并沒有調整能源結構,故D不符合題意。18基礎過關(2024·新疆喀什期末)貴州省水能資源豐富,在烏江(注入長江)、南盤江和北盤江(均注入珠江)等河道上進行了梯級開發。貴州省水電主要向珠江三角洲地區輸送,是我國“西電東送”南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廣東在近海開發海洋風電,在冬季將海洋風電“東電西送”到貴州省。右圖示意貴州省水系分布。據此完成3~4題。3.貴州省水電較少輸送到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是因為A.缺口不足 B.電能不足C.距離較長 D.交通閉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貴州省與長江三角洲地區距離較遠,輸送成本更高,離珠江三角洲較近,輸送成本低,C正確。18基礎過關(2024·新疆喀什期末)貴州省水能資源豐富,在烏江(注入長江)、南盤江和北盤江(均注入珠江)等河道上進行了梯級開發。貴州省水電主要向珠江三角洲地區輸送,是我國“西電東送”南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廣東在近海開發海洋風電,在冬季將海洋風電“東電西送”到貴州省。下圖示意貴州省水系分布。據此完成3~4題。4.“東電西送”興起的主要原因是貴州省①徑流量季節變化大 ②徑流總量有限 ③高耗能產業的興起 ④能源消費結構調整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東電西送”興起的主要原因是貴州省河流的徑流量季節變化大,冬季徑流量小,水電發電量低,①正確;與徑流總量關系不大,②錯誤;貴州省是我國有色金屬冶煉的重要基地,耗能大,冬季用電缺口大,③正確;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對季節需求影響不大,④錯誤。A正確18基礎過關中緬油氣管道由中緬原油管道和中緬天然氣管道共同組成,沿途經過眾多河流、山脈。截至2020年5月25日,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3 000萬噸,天然氣約265億立方米。右圖是“中緬油氣管道分布圖”。據此完成5~6題。5.中緬油氣管道修建難度較大,主要原因是A.橋隧比重較大B.氣候悶熱潮濕C.緬甸資金短缺D.中國科技落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圖可知,中緬油氣管道經過山脈和河流較多,地形地質條件復雜,需要架橋和修建隧道,橋隧比重較大,A正確。18基礎過關中緬油氣管道由中緬原油管道和中緬天然氣管道共同組成,沿途經過眾多河流、山脈。截至2020年5月25日,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3 000萬噸,天然氣約265億立方米。右圖是“中緬油氣管道分布圖”。據此完成5~6題。6.中緬油氣管道的建成對貴陽的影響是A.能源消費主體改變B.能源消費結構改善C.城市等級不斷提高D.燃油汽車銷量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貴陽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短期內不可能改變能源的消費主體,A錯誤;中緬油氣管道向貴陽輸送天然氣,可以增加清潔能源的比重,改善能源消費結構,B正確;貴陽為貴州省省會,城市等級不會發生改變,C錯誤;中緬油氣管道的建成對汽車銷量幾乎沒有影響,D錯誤。18基礎過關(2024·內蒙古赤峰期末)2019年9月26日,準噶爾盆地的昌吉—安徽古泉特高壓輸電工程投產運營,它是目前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輸電工程(下圖)。讀圖,完成7~8題。7.建設昌吉—古泉特高壓輸電線路要克服的困難有A.跨越第一、二級階梯,地勢起伏大B.線路西段氣候干燥,風沙危害大C.經過黃河、青海湖,建設難度大D.途經甘肅省,人口稠密,搬遷量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圖可知,該輸電線路跨越第二、三級階梯,A錯;西段經過新疆、甘肅北部,深居內陸,氣候干旱,降水少,多風沙危害,B正確;該線路跨越黃河,并沒有經過青海湖,C錯;甘肅省經濟落后,人口密度小,搬遷量小,D錯。18基礎過關(2024·內蒙古赤峰期末)2019年9月26日,準噶爾盆地的昌吉—安徽古泉特高壓輸電工程投產運營,它是目前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輸電工程(下圖)。讀圖,完成7~8題。8.特高壓輸電工程建成運營帶來的影響有A.帶動安徽能源的開發,調整產業結構B.緩解能源供需矛盾,促進經濟發展C.改變沿線地區農業發展方向,增加收入D.發揮昌吉資源優勢,緩解水源短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該輸電工程是將新疆電力輸送到安徽,能促進新疆能源的開發,A錯誤;西部能源豐富,經濟落后,能源需求量小,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該輸電工程建成運營能夠緩解能源供需矛盾,促進經濟發展,B正確;能源輸送主要對工業生產影響較大,對農業影響小,C錯誤;該輸電工程建成運營可以充分發揮昌吉資源優勢,但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短缺,D錯誤。18基礎過關中俄兩國政府簽署的《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提到,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讀“中俄天然氣管道線路示意圖”,完成9~10題。9.與東線工程相比,西線工程的優勢為A.可以接入已有的西氣東輸管道B.天然氣氣源相對充足C.經過地區人口眾多,市場廣闊D.地勢低平,水源充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由圖示可知,東線工程天然氣輸送量更大,B錯誤;與東線工程相比,西線工程沿線大部分經過中、西部地區,人口、市場優勢不明顯,C錯誤;西北地區水源比較匱乏,D錯誤;根據圖示信息可得,西線工程可以接入已有的西氣東輸管道,A正確。18中俄兩國政府簽署的《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提到,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讀“中俄天然氣管道線路示意圖”,完成9~10題。10.中俄天然氣合作項目有利于發揮A.俄羅斯的能源優勢和資金優勢B.中國廣闊市場優勢和勘探開發優勢C.俄羅斯的制造優勢和空間優勢D.中國的資金優勢和廣闊的市場優勢√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中俄天然氣合作項目,俄羅斯為資源輸出國,因此不能發揮其資金優勢,排除A;中國勘探開發優勢與俄羅斯相比不明顯,排除B;俄羅斯為天然氣輸出國,對該地區制造能力要求較低,排除C;中國具有資金優勢和廣闊的市場優勢,資源需求量大,D正確。18能力提升長期以來,粵東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等為主。2021年3月,全長約115千米的粵東輸氣管道(右圖)工程正式投產運行,每年接收海外及南海的天然氣近53億立方米。據此完成11~12題。11.該工程施工成本較高,主要是由于該區域A.丘陵廣布,工程難度大B.河流眾多,水流速度快C.地跨多省,輸氣距離長D.人口稀少,勞動力短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結合圖示信息可知,該區域丘陵廣布,線路沿線地勢起伏相對較大,工程難度大,施工成本高,A正確。天然氣采用管道運輸,與河流流速關系不大,B錯。該管道主要位于廣東省內,未跨越多省,C錯。區域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D錯。18能力提升長期以來,粵東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等為主。2021年3月,全長約115千米的粵東輸氣管道(右圖)工程正式投產運行,每年接收海外及南海的天然氣近53億立方米。據此完成11~12題。12.該工程有利于粵東地區A.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管道建設B.緩解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C.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D.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質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長期以來,粵東地區能源結構以煤炭、液化石油氣等為主,該工程的建成,使粵東地區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相對更為清潔,有利于粵東地區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質量,D正確。18(2024·黑龍江哈爾濱期末)“北溪2號”管道是德國和俄羅斯聯手建設,跨越波羅的海直接從俄羅斯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系統,總長約1 200千米。建成后俄羅斯將向德國等歐盟國家每年輸氣550億立方米,極大緩解了歐洲的能源壓力。下圖示意“北溪2號”輸氣管道分布。完成13~14題。13.實施“北溪2號”項目的根本原因是A.俄歐之間天然氣供需差異B.天然氣無污染、燃燒率高C.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的發展D.管道輸送損耗小,成本低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俄羅斯天然氣產量豐富,生產量大于需求量,天然氣有富余,而歐盟地區天然氣生產量小于需求量,天然氣供應緊張,從而需要建設“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來調配資源,協調天然氣供需不平衡,這是實施“北溪2號”項目的根本原因,故選A。18能力提升(2024·黑龍江哈爾濱期末)“北溪2號”管道是德國和俄羅斯聯手建設,跨越波羅的海直接從俄羅斯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系統,總長約1 200千米。建成后俄羅斯將向德國等歐盟國家每年輸氣550億立方米,極大緩解了歐洲的能源壓力。下圖示意“北溪2號”輸氣管道分布。完成13~14題。14.與陸上天然氣管道相比,“北溪2號”管道均選擇由波羅的海中部通過,其最主要目的是A.縮短管道長度B.降低施工難度C.減少周邊國家制約D.減少陸地植被破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波羅的海中部主要為公海,在此建設管道可以減少周邊國家制約,保障運輸安全,C正確;縮短管道長度應該選擇直線建設,A錯誤;復雜的海域環境會增加施工難度,B錯誤;建設海洋管道可以減少陸地植被破壞,但不是最主要目的,D錯誤。18埃肯直流輸電工程是埃塞俄比亞與肯尼亞兩國政府間規劃的重點項目,是非洲大陸首條跨國直流輸電聯網工程,也是東非電力互聯規劃主干線路。埃塞俄比亞境內輸電線路及中繼站等配套設施由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承建,主要設備均由中國企業制造提供,展現了“中國建設”和“中國制造”的實力。右圖示意埃肯直流輸電工程線路。據此完成15~16題。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埃肯直流輸電工程A.電力輸送方向為蘇斯瓦至索多沃萊塔B.徹底解決了肯尼亞電力緊張局面C.促進埃肯兩國社會經濟發展及民生改善D.建設過程中可改善沿線地區生態環境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圖可知,蘇斯瓦等高線稀疏,地形較為平坦,而索多沃萊塔等高線密集,適宜開發水電,因此電力輸送方向為索多沃萊塔至蘇斯瓦,A錯誤;埃肯直流輸電工程能緩解肯尼亞電力緊張局面,但不能徹底解決,B錯誤;埃肯直流輸電工程保障能源供給的同時促進埃肯兩國社會經濟發展及民生改善,C正確;埃肯直流輸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會破壞沿線地區生態環境,D錯誤。故選C。18能力提升16.該工程建設中面臨的主要限制性條件是A.氣候炎熱,多風沙B.地質地貌復雜,地質災害多發C.技術水平低,設備落后D.凍土層發育,不利于施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該工程經過熱帶草原氣候區,風沙小,A錯誤;該輸電線路穿越東非大裂谷,地質地貌復雜,地質災害多發,B正確;該工程建設主要設備均由中國企業制造提供,展現了“中國建設”和“中國制造”的實力,故技術水平不低,C錯誤;熱帶地區沒有凍土層發育,D錯誤。故選B。18能力提升17.(2022·6月浙江選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南方電網由廣東等五省區電網構成,并與港澳電網相連,大規模的西電東送是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廣東電網的調峰任務主要由西部送電承擔,省內的火電、燃機采取晝啟夜停的方式參與調峰,其承擔的調峰量在電力負荷高峰季節較為明顯。從調峰、調頻、電網安全穩定性及經濟運行要求來看,廣東建設適當的抽水蓄能電站是必要的。材料二 右圖為南方電網電力資源分布略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下表為廣東電網主要機組各類特性指標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電源類別 占本網裝機比例(%) 調節容量比例(%) 調節負荷升降速度火電 59 40~100 慢水電 10 0~100 較快抽水蓄能 5 -100~100 較快液化天然氣燃機 15 60~100 較慢能力提升(1)說出南方電網電力資源東西互補性強的主要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西部常規能源豐富,東部能源需求量大;東西部電力負荷季節差異明顯。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根據表中信息,指出廣東電網建設適當的抽水蓄能電站的合理性。答案 抽水蓄能調峰能力強、速度較快,谷電轉為峰電,提升價值;水電占比低,調節作用有限;火電、燃機調節速率慢。電源類別 占本網裝機比例(%) 調節容量比例(%) 調節負荷升降速度火電 59 40~100 慢水電 10 0~100 較快抽水蓄能 5 -100~100 較快液化天然氣燃機 15 60~100 較慢能力提升(3)分析廣東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對“西電東送”輸電效益的有利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改善電源的運行環境,提高火電運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增加西電東送電量,提高綜合效益;提高輸電線路的利用率,降低輸電成本;促進節能環保,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性。(本大題答案僅供參考)能力提升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12月頒布《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晉陜蒙煤炭主產區中長距離運輸(運距500 km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鐵路運輸比例力爭達到90%。“公轉鐵”政策執行力度在未來需持續加強,以提高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在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中的占比。近年來,作為“北煤南運”輸入地的珠江三角洲,煤炭消費量出現下降,以廣州市為例,2019年廣州市煤炭消費量1 281萬噸,相比2013年(1 967萬噸)減少了686萬噸,煤炭消費量在能源消費總量占比由27%下降到14%。右圖示意晉陜蒙煤炭外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1)與公路運輸方式相比,說明晉陜蒙煤炭外運不斷提高鐵路、水路聯合運輸(“鐵海聯運”)比重的合理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與公路運輸相比,“鐵海聯運”運量大,運輸成本低,連續性強,適合長距離運輸;減輕公路運輸中汽車尾氣排放、道路揚塵,利于環境保護;現有的運煤鐵路、水路專用線、環渤海港口群建設較為完善,提供了運輸保障;東南沿海地區對煤炭的市場需求量大,煤炭運量大,晉陜蒙煤炭生產基地與東南沿海地區之間的運輸距離遠,“鐵海聯運”能減少能源消耗。能力提升(2)說明晉陜蒙煤炭外運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將煤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促進以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域交通運輸能力;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促進城鎮化進程;帶動相關產業(如煤化工、火力發電等工業)發展,推動當地的工業化進程。能力提升(3)推測近年來廣州市煤炭消費量明顯下降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煤炭資源集約化利用水平提高;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部分高耗能產業遷出,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對煤炭的需求減少;“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均使廣州的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對煤炭的需求量減少;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優質高效的新能源不斷推廣,廣泛應用,占區域能源消費比重持續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單元 第三節 課時1 南水北調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三單元 第三節 課時1 南水北調.docx 第三單元 第三節 課時1 南水北調.pptx 第三單元 第三節 課時2 其他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三單元 第三節 課時2 其他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docx 第三單元 第三節 課時2 其他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