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魯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3 第二單元 單元檢測試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魯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3 第二單元 單元檢測試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試卷二
(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2024·廣東廣州期末)國際貿易中隱含碳排放量歸屬問題是國際氣候談判的核心議題之一。下圖為“某年部分國家進出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的統計圖”。據此完成1~2題。
1.圖示表明(  )
A.墨西哥進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
B.德國進出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大致相等
C.韓國進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
D.部分國家通過含鐵商品貿易向中國轉移了碳排放
2.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的是(  )
A.縮減鋼鐵行業就業人員
B.壓減淘汰落后鋼鐵產能
C.使用鋼鐵的替代產品
D.減少進口含鐵商品
(2024·黑龍江哈爾濱月考)由最初在車上安裝木柴爐產生煤氣作為發動機燃料到如今90%公交車使用電力驅動,北京市公交車所使用的能源經歷了多次的變化(如下圖)。據此完成3~4題。
3.1950~1964年,北京公交車使用的能源不斷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環境保護的要求 B.技術水平的發展
C.市場需求的變化 D.油氣供需的波動
4.相對于燃油公交車,電力公交車可有效(  )
①改善大氣質量 ②緩解交通擁擠 ③保障能源安全 ④減少煤炭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藍碳”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下表示意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五省區紅樹林、灘涂、鹽沼的碳埋藏能力(數值越大,能力越強)。讀表完成5~6題。
甲 福建 乙 丙 丁
紅樹林 0.2 1.6 21.8 0 17.9
灘涂 36.6 48.6 134 10.6 64.2
鹽沼 12.8 8.6 1.5 77.8 8.9
5.丙代表的省區是(  )
A.廣西 B.廣東 C.浙江 D.江蘇
6.我國“藍碳”事業的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  )
①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②保護生物多樣性 ③提高我國國際影響力 ④緩解酸雨危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野生亞洲象食量大,每頭象至少需10~12 km2的采食范圍。近年來,西雙版納的勐養自然保護區中的野生亞洲象大量取食當地農作物,人象沖突的事件頻發。下圖為“勐養自然保護區局部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
7.勐養自然保護區中人象沖突的原因不包括(  )
A.保護區面積過大
B.人類活動增多
C.公路阻礙大象遷徙
D.農作物屬于大象食物
8.下列減少人象沖突的措施,可行的有(  )
①適當增加人工投食 ②建設生態通道 ③區內村民全部進行生態移民 ④國家補償農民損失 ⑤建動物園圈養野生亞洲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2022·山東地理)尼日利亞東南部的熱帶雨林是非洲僅存的原始熱帶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亞政府在熱帶雨林存量較大的地區建立了克羅斯河國家公園。某機構利用遙感等地理信息技術對1986年和2010年國家公園所在區域的景觀進行了對比研究(下圖)。據此完成9~10題。
9.與1986年相比,2010年克羅斯河國家公園范圍內(  )
A.分散林地和農場的面積縮小
B.生物生存環境的連通性下降
C.熱帶雨林景觀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增強
10.圖中國家公園內退化斑塊的景觀類型可能是(  )
①灌叢草地 ②草甸沼澤 ③落葉闊葉林 ④常綠硬葉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海南海口開學考試)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形成至今,雖然“身體”在不斷“長大”,但在上海的經濟地位卻一直“長不大”。崇明島開發總體規劃提出,崇明島作為國務院確定的上海可持續發展重要戰略空間,2020年建設成森林花園島、旅游度假島、生態住區島和科技研發島,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戰略示范作用的“生態島區”。據此完成11~12題。
11.崇明島的“身體”之所以不斷“長大”,主要是因為(  )
A.風力資源豐富,將周圍泥沙挾帶至島內堆積
B.大量填海造陸,導致“身體”“長大”
C.泥沙沉積,導致面積增大
D.橋梁增多,建設面積增大
12.從建設“生態島區”的戰略考慮,崇明島東灘濕地不適宜(  )
①開墾農田 ②建立高科技工業園區 ③開發商品房 ④建設候鳥自然保護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庫塔海灘被譽為巴厘島最美海灘之一,但一夜風暴過后海灘上沖來了萬噸的塑料垃圾,其中包含了大量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的主要原材料是無紡布,分解后會成為一種粒徑很小的微塑料。微塑料被稱為“海中PM2.5”,對環境帶來極大的污染危害。下圖為“巴厘島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
13.巴厘島海灘一夜之間沖來大量塑料垃圾的動力是(  )
A.冬季風 B.夏季風
C.熱帶氣旋 D.信風
14.合理處理口罩等醫療垃圾的方法是(  )
A.回收利用 B.高溫焚燒
C.深挖填埋 D.露天堆放
(2024·河北張家口質檢)2000年1月30日,羅馬尼亞邊境城鎮奧拉迪亞(下圖)一座金礦發生氰化物廢水泄漏,廢水流入河流,并擴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爾維亞境內,導致河中近80%的魚類死亡。據此完成15~16題。
15.奧拉迪亞金礦氰化物廢水泄漏流入河流帶來的影響有(  )
①河流上游魚類死亡 ②沿岸自來水廠關閉
③萊茵河水受到污染 ④引發國家間外交爭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應對國際河流污染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流域內國家加強合作 ②限制魚類產品流通 ③發動媒體輿論批評 ④控制影響范圍,強化污染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國于2018年1月1日開征環境保護稅,主要征收范圍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棄物和噪聲四種。征收環境保護稅有利于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下圖為“可持續發展復合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7~18題。
17.開征環境保護稅屬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征收環境保護稅有利于企業(  )
A.加快產業轉型 B.減少原料投入
C.降低科技投入 D.降低企業成本
(2024·山東日照期末)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研發應用減碳增匯型農業技術,探索建立碳匯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化肥、地膜等農資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養殖、秸稈燃燒等環節;碳匯主要來自植物光合作用及秸稈還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示意黃土高原區不同農業生產模式碳效應對比數據。據此完成19~20題。
農業生產模式 具體生產形式 畝均碳排 放量/噸 畝均凈碳 匯量/噸
種養復合傳統生產模式 糧食作物+家禽家畜 0.131 0.195
設施作物復種模式 蔬菜/瓜果類輪作(多茬) 0.587 -0.194
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 糧食作物/家禽家畜+經濟林園 0.141 0.130
設施養殖循環生產模式 (糧食作物/作物秸稈/飼草)→(家禽家畜+沼氣技術)→糧食作物 0.206 0.253
注:凈碳匯量常用碳匯量與碳排放量之間的差值來衡量;1畝≈666.7平方米。
19.推測設施作物復種模式的畝均碳排放量高的原因有(  )
①地膜使用量大 ②溫室加熱耗能高 ③農藥使用量大 ④農業機械耗能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關于不同農業生產模式的碳匯量的描述及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
A.種養復合傳統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大,糧食作物秸稈還田量大
B.設施作物復種模式:碳匯量最小,蔬菜、瓜果光合作用較弱
C.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小,因為土壤中固碳量較少
D.設施養殖循環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大,秸稈還田和土壤固碳量大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據長期地表觀測資料顯示,過去30年來的增溫已促使北極地區土溫升高1~3 ℃,永凍土隨之解凍,大量碳將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進入大氣,成為加速氣候變化的重要誘因。研究人員推測,地球平均氣溫每升高1 ℃,永凍土就釋放出相當于煤、石油和天然氣4~6年釋放出的溫室氣體。與此同時,以猛犸象為代表的大型食草動物的殘體出露地表,有些動物殘體保存非常完整。猛犸象的身體結構具有極強的御寒能力,它們生活在第四紀大冰期時亞歐大陸北部與北美大陸北部的寒冷地區。一些科學家認為,隨著氣候轉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亞猛犸象大約于公元前2000年滅絕。下圖為北極地區示意圖。
(1)指出北極地區永凍土中釋放的碳的來源。(4分)
(2)指出永凍土中釋放的碳對氣溫的影響,并從大氣受熱過程角度分析原因。(4分)
(3)解釋猛犸象等大型動物殘體能長時間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4分)
22.(2024·湖南衡陽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丹頂鶴是一種生活在水邊的雜食性鳥類,是候鳥。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繁殖地。丹頂鶴每年9~10月向南遷徙越冬,次年2~3月返回繁殖地。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見下圖)是我國丹頂鶴分布數量最多的越冬地。研究表明,自然條件下丹頂鶴最偏愛在稻田和草灘越冬,其次是蘆葦地(見下表)。
生境類型 生境面積(km2) 丹頂鶴數量(只)
草灘 230.37 351
鹽地堿蓬灘 175.53 17
泥灘 3 176.36 37
蘆葦地 107.04 136
水產養殖塘 251.17 236
鹽田 324.51 16
稻田 6.67 140
大米草灘 81.54 34
(1)說明丹頂鶴在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時偏愛稻田的原因。(4分)
(2)研究表明,與稻田相比,蘆葦地更適合丹頂鶴越冬棲息。推測蘆葦地更有利于丹頂鶴越冬的條件。(4分)
(3)鄱陽湖也是丹頂鶴的越冬地,但丹頂鶴數量極少,試分析其原因。(4分)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烏蘇里江流域濕地不僅有森林、灌木、草本和水生生物等建構良好生態系統的基礎,還有丹頂鶴等上百種珍稀動物“定居”于此。烏蘇里江流經濕地時,表層土壤在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的同時,眾多的營養物質也被儲存其中,為動植物提供豐富養料。隨著當地人口的增加、土地的開墾和用水的增加,流域內很多自然濕地都在萎縮。如今,伴隨著黑瞎子島等眾多濕地被設立為自然保護區,越來越多的自然濕地得到了保護。
(1)簡析烏蘇里江流域設立濕地保護區對當地生態安全的意義。(4分)
2005年11月13日,一起石化公司泄漏事件,導致污染物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形成的污染帶在松花江口注入黑龍江,污染帶又沿著黑龍江向東流入了俄羅斯境內,最后注入太平洋。
(2)說出松花江污染事件對黑龍江及沿岸地區的主要影響。(4分)
近百年來,我國東北地區平均氣溫上升了1.43 ℃,是全球升溫速率的兩倍。氣候變化劇烈、暖干化趨勢明顯、干旱災害頻繁發生,給該地區糧食生產的穩定性帶來了巨大挑戰。其中,大豆中熟品種北移至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大部分地區,大豆的中晚熟品種北移至黑龍江省南部地區,晚熟品種北移至遼北地區。
(3)簡要評價氣候變暖對三江平原農作物生產的影響。(6分)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2分)
材料一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國不斷加大對工業污染治理的投資力度,政府通過政策引導企業減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材料二 2001~2005年中國工業污染治理投資來源構成表。
年份 投資總 額(億元) 國家預算 內資金(%) 企業自籌 資金(%) 其他(%)
2001 174.48 20.83 4.29 74.88
2002 188.37 22.28 4.25 73.47
2003 221.79 8.45 64.00 27.55
2004 308.11 4.50 73.81 21.69
2005 458.19 1.70 78.93 19.37
(1)分析表中數據,指出我國工業污染治理投資來源的變化趨勢。(4分)
(2)通過表中數據判讀我國污染治理責任的變化。(4分)
(3)企業應如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4分)
答案精析
1.D 2.B [第1題,據圖可知,墨西哥進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A錯;德國進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B錯;韓國進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C錯;國家之間通過含鐵商品貿易轉移碳排放量,中國是工業大國,本國生產產品向世界銷售,部分國家通過這種方式向中國轉移了碳排放,D對。第2題,隨著工業的自動化,鋼鐵行業就業人員會減少,但與降低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無關,A錯;落后鋼鐵產能是鋼鐵行業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淘汰落后、布局先進鋼鐵產能可以在不影響產量的情況下降低行業碳排放量,B對;鋼鐵作為工業的主要原料,替代產品有限,短時間內不能明顯減少和降低碳排放量,C錯;進口含鐵商品可減少本國碳排放量,減少進口會增加本國碳排放量,D錯。]
3.D 4.B [第3題,根據材料可知,1950~1964年,北京市公交車使用的能源出現汽油與煤氣交替變化,其主要原因是油氣供需的波動導致,D正確。環境保護要求以及技術水平發展均不會導致能源出現交替變化,A、B錯。市場對公交車一直有需求,但不會導致公交車使用的能源不斷變化,C錯。第4題,相對于燃油公交車,電力公交車無尾氣排放,可有效改善大氣質量;電力公交車的電力來源范圍廣,可減少對燃油的依賴,保障能源安全,①③正確。從燃油公交車到電力公交車,只是公交車使用的能源發生了變化,并不能緩解交通擁擠,②錯。燃油公交車燃燒的是汽油(石油的深加工產品),與煤炭無關,④錯。]
5.D 6.A [第5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紅樹林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江蘇緯度較高,熱量條件不適合紅樹林生長,因此江蘇省紅樹林的碳埋藏能力為0。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鹽沼面積大,所以丙代表的省區是江蘇。故選D。第6題,由材料可知,“藍碳”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我國“藍碳”事業的發展可以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保護生物多樣性,①②正確。提高我國國際影響力不屬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酸雨是由于酸性氣體排放導致的,“藍碳”事業的發展不能緩解酸雨危害,③④錯誤。故選A。]
7.A 8.B [第7題,野生亞洲象的采食范圍較大,保護區面積較大,能夠增加大象的活動范圍,不會引起人象沖突,A符合題意;讀圖可知,該自然保護區的村莊較多,人類活動對野生亞洲象棲息地的環境造成影響,使其食物短缺,而農作物分布區食物充足、獲取方便,吸引野生亞洲象集聚,野生亞洲象大量取食當地農作物,加劇人象沖突;高速公路穿過野生亞洲象的遷徙地,影響野生亞洲象遷徙,加劇人象沖突。第8題,為了減少人象沖突,可以適當增加人工投食(人工放置食物),從而減小野生亞洲象的活動范圍;在遷徙沿途建立生態通道,減少高速公路對其影響;對于農作物受到損失的農民給予一定的補償,利于減少人象沖突。區內村民全部進行生態移民難度大、不現實;建動物園圈養野生亞洲象不利于其生存繁衍。故選B項。]
9.B 10.A [第9題,與1986年相比,2010年克羅斯河國家公園內,分散林地和農場、退化斑塊的數量及面積在增加,A錯;退化斑塊散布在林地中,降低了熱帶雨林景觀的完整性,C錯;退化的林地越來越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降低,D錯;林地完整性降低,中間被退化斑塊占據,隔離了林地之間的聯系,生物的生存環境被破壞,連通性下降,選B。第10題,克羅斯河國家公園的本底是熱帶雨林景觀,局部退化區域大多位于定居點周邊,明顯是人類活動不合理導致雨林被破壞發生的生態退化,生態退化一般是向生態效益差的方向逆向演化,樹木被低等級的灌木、草類植被替代,①②正確,選A。落葉闊葉林和常綠硬葉林均不是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樹種。]
11.C 12.B [第11題,崇明島位于長江入海口,為河流泥沙沉積形成,隨著泥沙不斷沉積,島嶼面積不斷增大,C正確。第12題,開墾農田、建立高科技工業園區、開發商品房都會導致濕地面積縮小,濕地的生態環境效益下降,不符合建設“生態島區”的戰略;建設候鳥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故選B。]
13.C 14.B [第13題,材料提到海灘大量的塑料垃圾是“一夜風暴過后”形成的,屬于突發現象,所以不是當地盛行風造成的結果。據圖可知,巴厘島的緯度是10°S左右,屬于熱帶海區,所以易受熱帶氣旋影響,選C。第14題,材料中特別提到“垃圾中包含了大量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其可能攜帶病毒,所以不能回收利用,應該高溫焚燒,殺死細菌、病毒,選B。口罩分解會形成微塑料,不能深挖填埋和露天堆放。]
15.C 16.B [第15題,污染物質會隨水流向下游運動,造成下游河水污染,導致魚類死亡,①錯誤;水污染后沿岸城市自來水廠關閉,②正確;結合圖示可知該地區的國際性河流是多瑙河,可能會造成多瑙河河水受到污染,③錯誤;可能引發跨境污染物輸出國與輸入國之間的矛盾或外交爭端,甚至演變為政治、經濟和軍事沖突,對相關國家的國家安全均造成影響,④正確。故選C。第16題,面對國際河流污染,流域內國家應加強合作,共同制定治理河流的長期計劃,①正確;限制污染河段魚類產品流通,避免造成食物中毒,而不是限制魚類產品流通,②錯誤;媒體應客觀報道、協商談判、合作應對,③錯誤;對已經產生的跨國污染,應及時采取應急措施,控制污染范圍,強化污染治理,做好生態恢復,損失賠償等善后處理工作,④正確。故選B。]
17.D 18.A [第17題,根據圖示箭頭方向,①提供的是科技、勞動力等,表示社會系統。②提供環境資源,表示生態系統。③提供物質產品、資金等,表示經濟系統。④表示人的管理和調控。開征環境保護稅屬于④,D對。A、B、C錯。第18題,征收環境保護稅有利于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減少環境污染,A對。環保費用增加,不一定會使企業減少原料投入,B錯。提高技術,產業升級,科技投入增加,C錯。環保費用增加,企業成本增加,D錯。]
19.A 20.D [第19題,根據材料顯示,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化肥、地膜等農資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養殖、秸稈燃燒等環節。設施作物復種模式主要以溫室大棚為生產空間,加熱耗能高,蔬菜/瓜果類輪作,地膜使用量大,畝均碳排放量高,①②正確;以現有材料無法判斷農藥使用量對碳排放量的影響,③錯誤;溫室大棚種植蔬菜,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農業機械耗能少,④錯誤。故選A。第20題,材料顯示,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化肥、地膜等農資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養殖、秸稈燃燒等環節;碳匯主要來自植物光合作用及秸稈還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材料中四種不同的農業生產模式中,設施養殖循環生產模式,生產環節實現循環生產,碳匯量最大,其原因是秸稈還田和土壤固碳量大,A錯誤,D正確;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雖然糧食作物光合作用及秸稈還田多,但其農資使用、畜牧養殖等碳排放量大,故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小,B、C錯誤。]
21.(1)直接封存于凍土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冰間隙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土壤中未被分解完全的有機物、動植物殘體。
(2)影響:氣溫上升。原因:永凍土中的碳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進入大氣(增加大氣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后增溫;大氣逆輻射增強,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強(溫室效應增強)。
(3)高緯度地區,氣溫低,微生物活動弱,分解速度慢;凍土層隔絕了與外界大氣的熱量交換,使地下一直處于低溫凍結狀態。
22.(1)水稻收獲后,有稻谷散落于地面,利于丹頂鶴覓食;稻田平坦開闊,水較淺,利于丹頂鶴棲息和活動。
(2)蘆葦地的水中魚蝦等食物豐富;蘆葦高大,利于丹頂鶴藏身、躲避天敵;丹頂鶴在蘆葦地中可避寒風。
(3)到鄱陽湖的遷徙路線遠且需經過人口密集區;鄱陽湖冬季水位低,水面小;湖泊周邊人類活動多,不利于丹頂鶴生存。
23.(1)保護自然本底(保護自然環境);貯備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局地小氣候等。
(2)污染河流水、地下水和土壤,破壞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破壞河流生態環境、河流入海口海洋生態);影響沿岸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3)有利:農作物生長期延長;農作物凍害減少;可種植面積增加。不利:氣候變暖干,干旱災害加劇;氣候變暖,土壤有機質分解加快,黑土的肥力會降低;冬季變暖使得農業害蟲更容易越冬。
24.(1)國家預算內資金比重下降;企業自籌資金所占比重大幅上升。
(2)政府承擔的責任減小,企業承擔的責任增大(體現了“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3)實施清潔生產或發展循環經濟;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利用清潔能源,加大技術投入。
解析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國家預算內資金比重不斷下降,企業自籌資金比重大幅上升,這體現了“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企業要想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就要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對廢棄物進行科學處理。(共62張PPT)
單元檢測試卷二
第二單元
(2024·廣東廣州期末)國際貿易中隱含碳排放量歸屬問題是國際氣候談判的核心議題之一。下圖為“某年部分國家進出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的統計圖”。據此完成1~2題。
1.圖示表明
A.墨西哥進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
B.德國進出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大致相等
C.韓國進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
D.部分國家通過含鐵商品貿易向中國轉移了碳排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據圖可知,墨西哥進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A錯;
德國進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B錯;
韓國進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C錯;
國家之間通過含鐵商品貿易轉移碳排放量,中國是工業大國,本國生產產品向世界銷售,部分國家通過這種方式向中國轉移了碳排放,D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廣東廣州期末)國際貿易中隱含碳排放量歸屬問題是國際氣候談判的核心議題之一。下圖為“某年部分國家進出口含鐵商品中隱含的碳排放量的統計圖”。據此完成1~2題。
2.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的是
A.縮減鋼鐵行業就業人員
B.壓減淘汰落后鋼鐵產能
C.使用鋼鐵的替代產品
D.減少進口含鐵商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隨著工業的自動化,鋼鐵行業就業人員會減少,但與降低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無關,A錯;
落后鋼鐵產能是鋼鐵行業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淘汰落后、布局先進鋼鐵產能可以在不影響產量的情況下降低行業碳排放量,B對;
鋼鐵作為工業的主要原料,替代產品有限,短時間內不能明顯減少和降低碳排放量,C錯;
進口含鐵商品可減少本國碳排放量,減少進口會增加本國碳排放量,D錯。
(2024·黑龍江哈爾濱月考)由最初在車上安裝木柴爐產生煤氣作為發動機燃料到如今90%公交車使用電力驅動,北京市公交車所使用的能源經歷了多次的變化(如下圖)。據此完成3~4題。
3.1950~1964年,北京公交車使用的能源不斷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環境保護的要求 B.技術水平的發展
C.市場需求的變化 D.油氣供需的波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根據材料可知,1950~1964年,北京市公交車使用的能源出現汽油與煤氣交替變化,其主要原因是油氣供需的波動導致,D正確。
環境保護要求以及技術水平發展均不會導致能源出現交替變化,A、B錯。
市場對公交車一直有需求,但不會導致公交車使用的能源不斷變化,C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黑龍江哈爾濱月考)由最初在車上安裝木柴爐產生煤氣作為發動機燃料到如今90%公交車使用電力驅動,北京市公交車所使用的能源經歷了多次的變化(如下圖)。據此完成3~4題。
4.相對于燃油公交車,電力公交車可有效
①改善大氣質量 ②緩解交通擁擠 ③保障能源安全 ④減少煤炭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相對于燃油公交車,電力公交車無尾氣排放,可有效改善大氣質量;電力公交車的電力來源范圍廣,可減少對燃油的依賴,保障能源安全,①③正確。
從燃油公交車到電力公交車,只是公交車使用的能源發生了變化,并不能緩解交通擁擠,②錯。
燃油公交車燃燒的是汽油(石油的深加工產品),與煤炭無關,④錯。
“藍碳”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下表示意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五省區紅樹林、灘涂、鹽沼的碳埋藏能力(數值越大,能力越強)。讀表完成5~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甲 福建 乙 丙 丁
紅樹林 0.2 1.6 21.8 0 17.9
灘涂 36.6 48.6 134 10.6 64.2
鹽沼 12.8 8.6 1.5 77.8 8.9
5.丙代表的省區是
A.廣西 B.廣東 C.浙江 D.江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甲 福建 乙 丙 丁
紅樹林 0.2 1.6 21.8 0 17.9
灘涂 36.6 48.6 134 10.6 64.2
鹽沼 12.8 8.6 1.5 77.8 8.9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紅樹林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江蘇緯度較高,熱量條件不適合紅樹林生長,因此江蘇省紅樹林的碳埋藏能力為0。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鹽沼面積大,所以丙代表的省區是江蘇。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甲 福建 乙 丙 丁
紅樹林 0.2 1.6 21.8 0 17.9
灘涂 36.6 48.6 134 10.6 64.2
鹽沼 12.8 8.6 1.5 77.8 8.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我國“藍碳”事業的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
①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②保護生物多樣性 ③提高我國國際影響力 ④緩解酸雨危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甲 福建 乙 丙 丁
紅樹林 0.2 1.6 21.8 0 17.9
灘涂 36.6 48.6 134 10.6 64.2
鹽沼 12.8 8.6 1.5 77.8 8.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材料可知,“藍碳”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我國“藍碳”事業的發展可以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保護生物多樣性,①②正確。
甲 福建 乙 丙 丁
紅樹林 0.2 1.6 21.8 0 17.9
灘涂 36.6 48.6 134 10.6 64.2
鹽沼 12.8 8.6 1.5 77.8 8.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提高我國國際影響力不屬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酸雨是由于酸性氣體排放導致的,“藍碳”事業的發展不能緩解酸雨危害,③④錯誤。故選A。
甲 福建 乙 丙 丁
紅樹林 0.2 1.6 21.8 0 17.9
灘涂 36.6 48.6 134 10.6 64.2
鹽沼 12.8 8.6 1.5 77.8 8.9
野生亞洲象食量大,每頭象至少需10~12 km2的采食范圍。近年來,西雙版納的勐養自然保護區中的野生亞洲象大量取食當地農作物,人象沖突的事件頻發。下圖為“勐養自然保護區局部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
7.勐養自然保護區中人象沖突的原因不包括
A.保護區面積過大
B.人類活動增多
C.公路阻礙大象遷徙
D.農作物屬于大象食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野生亞洲象的采食范圍較大,保護區面積
較大,能夠增加大象的活動范圍,不會引
起人象沖突,A符合題意;
讀圖可知,該自然保護區的村莊較多,人
類活動對野生亞洲象棲息地的環境造成影
響,使其食物短缺,而農作物分布區食物充足、獲取方便,吸引野生亞洲象集聚,野生亞洲象大量取食當地農作物,加劇人象沖突;高速公路穿過野生亞洲象的遷徙地,影響野生亞洲象遷徙,加劇人象沖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野生亞洲象食量大,每頭象至少需10~12 km2的采食范圍。近年來,西雙版納的勐養自然保護區中的野生亞洲象大量取食當地農作物,人象沖突的事件頻發。下圖為“勐養自然保護區局部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
8.下列減少人象沖突的措施,可行的有
①適當增加人工投食 ②建設生態通道 
③區內村民全部進行生態移民 ④國家補
償農民損失 ⑤建動物園圈養野生亞洲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為了減少人象沖突,可以適當增加人工投
食(人工放置食物),從而減小野生亞洲象
的活動范圍;在遷徙沿途建立生態通道,
減少高速公路對其影響;對于農作物受到
損失的農民給予一定的補償,利于減少人
象沖突。區內村民全部進行生態移民難度大、不現實;建動物園圈養野生亞洲象不利于其生存繁衍。故選B項。
(2022·山東地理)尼日利亞東南部的熱帶雨林是非洲僅存的原始熱帶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亞政府在熱帶雨林存量較大的地區建立了克羅斯河國家公園。某機構利用遙感等地理信息技術對1986年和2010年國家公園所在區域的景觀進行了對比研究(下圖)。據此完成9~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與1986年相比,2010年克羅斯河國家公園范圍內
A.分散林地和農場的面積縮小
B.生物生存環境的連通性下降
C.熱帶雨林景觀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增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與1986年相比,2010年克羅斯河國家公園內,分散林地和農場、退化斑塊的數量及面積在增加,A錯;
退化斑塊散布在林地中,降低了熱帶雨林景觀的完整性,C錯;
退化的林地越來越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降低,D錯;
林地完整性降低,中間被退化斑塊占據,隔離了林地之間的聯系,生物的生存環境被破壞,連通性下降,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圖中國家公園內退化斑塊的景觀類型可能是
①灌叢草地 ②草甸沼澤 ③落葉闊葉林 ④常綠硬葉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克羅斯河國家公園的本底是熱帶雨林景觀,局部退化區域大多位于定居點周邊,明顯是人類活動不合理導致雨林被破壞發生的生態退化,生態退化一般是向生態效益差的方向逆向演化,樹木被低等級的灌木、草類植被替代,①②正確,選A。
落葉闊葉林和常綠硬葉林均不是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樹種。
(2024·海南海口開學考試)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形成至今,雖然“身體”在不斷“長大”,但在上海的經濟地位卻一直“長不大”。崇明島開發總體規劃提出,崇明島作為國務院確定的上海可持續發展重要戰略空間,2020年建設成森林花園島、旅游度假島、生態住區島和科技研發島,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戰略示范作用的“生態島區”。據此完成11~12題。
11.崇明島的“身體”之所以不斷“長大”,主要是因為
A.風力資源豐富,將周圍泥沙挾帶至島內堆積
B.大量填海造陸,導致“身體”“長大”
C.泥沙沉積,導致面積增大
D.橋梁增多,建設面積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崇明島位于長江入海口,為河流泥沙沉積形成,隨著泥沙不斷沉積,島嶼面積不斷增大,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海南海口開學考試)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形成至今,雖然“身體”在不斷“長大”,但在上海的經濟地位卻一直“長不大”。崇明島開發總體規劃提出,崇明島作為國務院確定的上海可持續發展重要戰略空間,2020年建設成森林花園島、旅游度假島、生態住區島和科技研發島,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戰略示范作用的“生態島區”。據此完成11~12題。
12.從建設“生態島區”的戰略考慮,崇明島東灘濕地不適宜
①開墾農田 ②建立高科技工業園區 ③開發商品房 ④建設候鳥自然保護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開墾農田、建立高科技工業園區、開發商品房都會導致濕地面積縮小,濕地的生態環境效益下降,不符合建設“生態島區”的戰略;建設候鳥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庫塔海灘被譽為巴厘島最美海灘之一,但一夜風暴過后海灘上沖來了萬噸的塑料垃圾,其中包含了大量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的主要原材料是無紡布,分解后會成為一種粒徑很小的微塑料。微塑料被稱為“海中PM2.5”,對環境帶來極大的污染危害。下圖為“巴厘島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
13.巴厘島海灘一夜之間沖來大量塑料垃圾
的動力是
A.冬季風 B.夏季風
C.熱帶氣旋 D.信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材料提到海灘大量的塑料垃圾是“一夜風暴過后”形成的,屬于突發現象,所以不是當地盛行風造成的結果。據圖可知,巴厘島的緯度是10°S左右,屬于熱帶海區,所以易受熱帶氣旋影響,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庫塔海灘被譽為巴厘島最美海灘之一,但一夜風暴過后海灘上沖來了萬噸的塑料垃圾,其中包含了大量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的主要原材料是無紡布,分解后會成為一種粒徑很小的微塑料。微塑料被稱為“海中PM2.5”,對環境帶來極大的污染危害。下圖為“巴厘島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
14.合理處理口罩等醫療垃圾的方法是
A.回收利用 B.高溫焚燒
C.深挖填埋 D.露天堆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材料中特別提到“垃圾中包含了大量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其可能攜帶病毒,所以不能回收利用,應該高溫焚燒,殺死細菌、病毒,選B。
口罩分解會形成微塑料,不能深挖填埋和露天堆放。
(2024·河北張家口質檢)2000年1月30日,羅馬尼亞邊境城鎮奧拉迪亞(下圖)一座金礦發生氰化物廢水泄漏,廢水流入河流,并擴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爾維亞境內,導致河中近80%的魚類死亡。據此完成15~16題。
15.奧拉迪亞金礦氰化物廢水泄漏流入河流
帶來的影響有
①河流上游魚類死亡 ②沿岸自來水廠關
閉 ③萊茵河水受到污染 ④引發國家間
外交爭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污染物質會隨水流向下游運動,造成下游
河水污染,導致魚類死亡,①錯誤;
水污染后沿岸城市自來水廠關閉,②正確;
結合圖示可知該地區的國際性河流是多瑙
河,可能會造成多瑙河河水受到污染,③
錯誤;
可能引發跨境污染物輸出國與輸入國之間的矛盾或外交爭端,甚至演變為政治、經濟和軍事沖突,對相關國家的國家安全均造成影響,④正確。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河北張家口質檢)2000年1月30日,羅馬尼亞邊境城鎮奧拉迪亞(下圖)一座金礦發生氰化物廢水泄漏,廢水流入河流,并擴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爾維亞境內,導致河中近80%的魚類死亡。據此完成15~16題。
16.應對國際河流污染的有效措施有
①流域內國家加強合作 ②限制魚類產品
流通 ③發動媒體輿論批評 ④控制影響
范圍,強化污染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面對國際河流污染,流域內國家應加強合作,
共同制定治理河流的長期計劃,①正確;
限制污染河段魚類產品流通,避免造成食物
中毒,而不是限制魚類產品流通,②錯誤;
媒體應客觀報道、協商談判、合作應對,
③錯誤;
對已經產生的跨國污染,應及時采取應急措施,控制污染范圍,強化污染治理,做好生態恢復,損失賠償等善后處理工作,④正確。故選B。
我國于2018年1月1日開征環境保護稅,主要征收范圍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棄物和噪聲四種。征收環境保護稅有利于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下圖為“可持續發展復合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7~18題。
17.開征環境保護稅屬于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根據圖示箭頭方向,①提供的是科技、勞動力等,表示社會系統。②提供環境資源,表示生態系統。③提供物質產品、資金等,表示經濟系統。④表示人的管理和調控。開征環境保護稅屬于④,D對。A、B、C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我國于2018年1月1日開征環境保護稅,主要征收范圍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棄物和噪聲四種。征收環境保護稅有利于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下圖為“可持續發展復合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7~18題。
18.征收環境保護稅有利于企業
A.加快產業轉型 B.減少原料投入
C.降低科技投入 D.降低企業成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征收環境保護稅有利于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減少環境污染,A對。
環保費用增加,不一定會使企業減少原料投入,B錯。
提高技術,產業升級,科技投入增加,C錯。
環保費用增加,企業成本增加,D錯。
(2024·山東日照期末)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研發應用減碳增匯型農業技術,探索建立碳匯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化肥、地膜等農資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養殖、秸稈燃燒等環節;碳匯主要來自植物光合作用及秸稈還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表示意黃土高原區不同農業生產模式碳效應對比數據。據此完成19~2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農業生產模式 具體生產形式 畝均碳排 放量/噸 畝均凈碳
匯量/噸
種養復合傳統生產模式 糧食作物+家禽家畜 0.131 0.195
設施作物復種模式 蔬菜/瓜果類輪作(多茬) 0.587 -0.194
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 糧食作物/家禽家畜+經濟林園 0.141 0.130
設施養殖循環生產模式 (糧食作物/作物秸稈/飼草)→(家禽家畜+沼氣技術)→糧食作物 0.206 0.253
注:凈碳匯量常用碳匯量與碳排放量之間的差值來衡量;1畝≈666.7平方米。
19.推測設施作物復種模式的畝均碳排放量高的原因有
①地膜使用量大 ②溫室加熱耗能高 ③農藥使用量大 ④農業機械耗能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根據材料顯示,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化肥、地膜等農資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養殖、秸稈燃燒等環節。設施作物復種模式主要以溫室大棚為生產空間,加熱耗能高,蔬菜/瓜果類輪作,地膜使用量大,畝均碳排放量高,①②正確;
以現有材料無法判斷農藥使用量對碳排放量的影響,③錯誤;
溫室大棚種植蔬菜,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農業機械耗能少,④錯誤。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關于不同農業生產模式的碳匯量的描述及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A.種養復合傳統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大,糧食作物秸稈還田量大
B.設施作物復種模式:碳匯量最小,蔬菜、瓜果光合作用較弱
C.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小,因為土壤中固碳量較少
D.設施養殖循環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大,秸稈還田和土壤固碳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材料顯示,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化肥、地膜等農資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養殖、秸稈燃燒等環節;碳匯主要來自植物光合作用及秸稈還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材料中四種不同的農業生產模式中,設施養殖循環生產模式,生產環節實現循環生產,碳匯量最大,其原因是秸稈還田和土壤固碳量大,A錯誤,D正確;
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雖然糧食作物光合作用及秸稈還田多,但其農資使用、畜牧養殖等碳排放量大,故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小,B、C錯誤。
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據長期地表觀測資料顯示,過去30年來的增溫已促使北極地區土溫升高1~3 ℃,永凍土隨之解凍,大量碳將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進入大氣,成為加速氣候變化的重要誘因。研究人員推測,地球平均氣溫每升高1 ℃,永凍土就釋放出相當于煤、石油和天然氣4~6年釋放出的溫室氣體。與此同時,以猛犸象為代表的大型食草動物的殘體出露地表,有些動物殘體保存非常完整。猛犸象的身體結構具有極強的御寒能力,它們生活在第四紀大冰期時亞歐大陸北部與北美大陸北部的寒冷地區。一些科學家認為,隨著氣候轉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亞猛犸象大約于公元前2000年滅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圖為北極地區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指出北極地區永凍土中釋放的碳的來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直接封存于凍土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冰間隙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土壤中未被分解完全的有機物、動植物殘體。
(2)指出永凍土中釋放的碳對氣溫的影響,并從大氣受熱過程角度分析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影響:氣溫上升。原因:永凍土中的碳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進入大氣(增加大氣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后增溫;大氣逆輻射增強,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強(溫室效應增強)。
(3)解釋猛犸象等大型動物殘體能長時間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高緯度地區,氣溫低,微生物活動弱,分解速度慢;凍土層隔絕了與外界大氣的熱量交換,使地下一直處于低溫凍結狀態。
22.(2024·湖南衡陽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丹頂鶴是一種生活在水邊的雜食性鳥類,是候鳥。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繁殖地。丹頂鶴每年9~10月向南遷徙越冬,次年2~3月返回繁殖地。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見下圖)是我國丹頂鶴分布數量最多的越冬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研究表明,自然條件下丹頂鶴最偏愛在稻田和草灘越冬,其次是蘆葦地(見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生境類型 生境面積(km2) 丹頂鶴數量(只)
草灘 230.37 351
鹽地堿蓬灘 175.53 17
泥灘 3 176.36 37
蘆葦地 107.04 136
水產養殖塘 251.17 236
鹽田 324.51 16
稻田 6.67 140
大米草灘 81.54 34
(1)說明丹頂鶴在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時偏愛稻田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水稻收獲后,有稻谷散落于地面,利于丹頂鶴覓食;稻田平坦開闊,水較淺,利于丹頂鶴棲息和活動。
(2)研究表明,與稻田相比,蘆葦地更適合丹頂鶴越冬棲息。推測蘆葦地更有利于丹頂鶴越冬的條件。
答案 蘆葦地的水中魚蝦等食物豐富;蘆葦高大,利于丹頂鶴藏身、躲避天敵;丹頂鶴在蘆葦地中可避寒風。
(3)鄱陽湖也是丹頂鶴的越冬地,但丹頂鶴數量極少,試分析其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到鄱陽湖的遷徙路線遠且需經過人口密集區;鄱陽湖冬季水位低,水面小;湖泊周邊人類活動多,不利于丹頂鶴生存。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烏蘇里江流域濕地不僅有森林、灌木、草本和水生生物等建構良好生態系統的基礎,還有丹頂鶴等上百種珍稀動物“定居”于此。烏蘇里江流經濕地時,表層土壤在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的同時,眾多的營養物質也被儲存其中,為動植物提供豐富養料。隨著當地人口的增加、土地的開墾和用水的增加,流域內很多自然濕地都在萎縮。如今,伴隨著黑瞎子島等眾多濕地被設立為自然保護區,越來越多的自然濕地得到了保護。
(1)簡析烏蘇里江流域設立濕地保護區對當地生態安全的意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保護自然本底(保護自然環境);貯備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局地小氣候等。
2005年11月13日,一起石化公司泄漏事件,導致污染物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形成的污染帶在松花江口注入黑龍江,污染帶又沿著黑龍江向東流入了俄羅斯境內,最后注入太平洋。
(2)說出松花江污染事件對黑龍江及沿岸地區的主要影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污染河流水、地下水和土壤,破壞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破壞河流生態環境、河流入海口海洋生態);影響沿岸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近百年來,我國東北地區平均氣溫上升了1.43 ℃,是全球升溫速率的兩倍。氣候變化劇烈、暖干化趨勢明顯、干旱災害頻繁發生,給該地區糧食生產的穩定性帶來了巨大挑戰。其中,大豆中熟品種北移至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大部分地區,大豆的中晚熟品種北移至黑龍江省南部地區,晚熟品種北移至遼北地區。
(3)簡要評價氣候變暖對三江平原農作物生產的影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有利:農作物生長期延長;農作物凍害減少;可種植面積增加。不利:氣候變暖干,干旱災害加劇;氣候變暖,土壤有機質分解加快,黑土的肥力會降低;冬季變暖使得農業害蟲更容易越冬。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國不斷加大對工業污染治理的投資力度,政府通過政策引導企業減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材料二 2001~2005年中國工業污染治理投資來源構成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年份 投資總 額(億元) 國家預算 內資金(%) 企業自籌 資金(%) 其他(%)
2001 174.48 20.83 4.29 74.88
2002 188.37 22.28 4.25 73.47
2003 221.79 8.45 64.00 27.55
2004 308.11 4.50 73.81 21.69
2005 458.19 1.70 78.93 19.37
(1)分析表中數據,指出我國工業污染治理投資來源的變化趨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國家預算內資金比重下降;企業自籌資金所占比重大幅上升。
(2)通過表中數據判讀我國污染治理責任的變化。
答案 政府承擔的責任減小,企業承擔的責任增大(體現了“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3)企業應如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答案 實施清潔生產或發展循環經濟;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利用清潔能源,加大技術投入。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國家預算內資金比重不斷下降,企業自籌資金比重大幅上升,這體現了“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企業要想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就要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對廢棄物進行科學處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星子县| 平顶山市| 尖扎县| 鸡东县| 长汀县| 通河县| 景洪市| 盐边县| 瑞金市| 阿拉善盟| 枣强县| 鹤峰县| 葫芦岛市| 岢岚县| 额敏县| 公主岭市| 广河县| 绥宁县| 政和县| 泸西县| 富民县| 丰城市| 白城市| 莱阳市| 青神县| 东乡族自治县| 周至县| 蓬溪县| 高要市| 彰武县| 中阳县| 会泽县| 朝阳区| 永登县| 阿鲁科尔沁旗| 远安县| 平阳县| 普宁市| 德格县|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