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節 石油與國家安全(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魯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3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節 石油與國家安全(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魯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3

資源簡介

第二節 石油與國家安全
(選擇題1~7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2024·山東煙臺期中)下圖是“我國1990~2040年能源消費構成和總量變化及預測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下列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生物質能 ②核能 ③頁巖氣 ④地熱能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2.關于我國能源消費變化及預測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化石能源未來消費總量不變 ②石油消費總量變化比較穩定 ③低碳、高效的能源消耗將增加 ④能源消費結構趨向于多元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24·山東德州期末)綠色智慧能源體系是能源綠色與管理智慧的新型能源體系。在綠色智慧能源體系框架下,“超級能源盆地”將重塑未來能源勘探開發的理念與模式。“超級能源盆地”是指地下賦存大規模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地上具有豐富的風、光等新能源,具備建成超大型能源生產與利用基地的資源基礎和地質、地理條件的能源富集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將在中國率先建成世界級“超級能源盆地”。下圖示意綠色智慧能源體系運行機制。據此完成3~5題。
3.鄂爾多斯盆地成為“超級能源盆地”的優勢條件主要是(  )
A.技術先進 B.需求量大
C.政策扶持 D.資源豐富
4.綠色智慧能源體系的優勢是(  )
A.主要依賴的是可再生能源
B.形成單向閉環的體系
C.加強多種能源的融合利用
D.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5.為保證我國能源安全,在資源供給方面可采取的措施為(  )
A.挖掘資源潛力 B.提高資源利用率
C.規避各種利用風險 D.降低資源的消耗
舟山國家石油儲備基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岙山島,其儲備的石油主要來源于中東地區、拉丁美洲和俄羅斯,且以中東地區為主。岙山島有良好的深水岸線資源,可利用岸線約2.2 km。該基地是首批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之一,另外3個分別位于浙江寧波鎮海、山東青島和遼寧大連。下圖為“岙山島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6~7題。
6.岙山島建設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的主要有利條件是(  )
A.勞動力豐富 B.土地成本低
C.裝卸方便 D.技術水平高
7.岙山油庫可與相距不遠的鎮海油庫實現管網互聯,這樣做是為了(  )
A.調配庫存 B.擴大市場
C.控制油價 D.促進就業
(選擇題8~11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同比變化率=(某年產量-上年產量)/上年產量×100%。下圖為“我國2010~2018年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及石油自給率統計圖”。據此完成8~9題。
8.根據材料信息,推斷近年來我國石油產量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我國石油資源枯竭,開采難度增加
B.海外石油進口穩定可靠,價格持續降低
C.我國石油勘探技術水平提高,油田數量增加
D.延長我國油田開采年限,保障石油安全
9.2016~2018年,我國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為負值而石油自給率無明顯變化,主要原因是(  )
A.汽車逐漸增多,石油消費量增加
B.石油發電量所占比例大幅度降低
C.燃油效率提升,新能源占比提高
D.煤炭價格下降,消費量劇增
(2021·6月浙江選考)下圖為“我國2007~2017年石油消耗總量和對外依存度(石油凈進口量/石油消耗總量×100%)統計圖”。完成10~11題。
10.圖示時段我國石油(  )
A.凈進口量逐年攀升 B.生產量大幅提升
C.凈進口量逐年下降 D.生產量大幅減少
11.為降低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加強石油綜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③積極尋求新的進口通道 ④加大國內石油開發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浙江舟山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06年,巴西在距離海岸250 km左右的海域、海平面6 000 m以下發現巨型油田帶(下圖)。儲油層之上覆蓋巨厚的鹽巖層,鹽巖層易蠕動、易漏失。巴西多采取國際合作的模式開發鹽下油田(鹽巖層以下油田),且規定開發過程中必須采購一定份額本國海洋裝備制造業產品,包括浮式采油平臺、船只以及輸油管線等。目前,巴西因大規模開采鹽下油田,由石油進口國變為凈出口國。近年,我國某公司以產品分成的方式中標巴西鹽下石油開采權。
(1)分析巴西鹽下油田開發成本高的主要原因。(6分)
(2)深海鹽下油田開采時若發生漏油事故造成的污染范圍比較大,分析其原因。(6分)
(3)說明我國某公司中標巴西鹽下石油開采權對我國石油產業發展的有利影響。(6分)
答案精析
1.A 2.B [第1題,選項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生物質能和地熱能,①④對,A對。核能、頁巖氣是非可再生能源,②③錯。第2題,化石能源未來消費比重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較小,而能源消費總量大幅增加,故化石能源消耗總量增加,①錯。石油消費比重穩定,但隨著能源消費總量的增加,石油消費總量也在增加,②錯。讀圖可知,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增加,低碳、高效的能源消費所占比重增加,③對。讀圖可知,能源消費結構趨向于多元化,④對。故選B。]
3.D 4.C 5.A [第3題,鄂爾多斯盆地地下石油、天然氣、煤炭、油頁巖等化石能源豐富,同時,地上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豐富,所以鄂爾多斯盆地成為“超級能源盆地”的優勢條件主要是資源豐富,D正確。第4題,綠色智慧能源體系以技術支持為典型特征,依靠能源技術和管理創新雙輪驅動,聚焦以煤炭+油氣+新能源+儲能為核心的多種能源融合利用,C正確。第5題,在資源供給方面,主要通過挖掘資源潛力、開發替代資源、增加區外資源調配與貿易等途徑增加資源供給和保障能力,A正確。提高資源利用率、規避各種利用風險以及降低資源的消耗為節約和優化資源利用方面的措施,不是在資源供給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6.C 7.A [第6題,勞動力豐富、土地成本低、技術水平高對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影響不大。由材料可知,岙山島有良好的深水岸線資源,可利用岸線約2.2 km,岸線資源良好,便于石油裝卸。C正確,A、B、D錯誤。第7題,管網同時具有儲存和輸送的功能,實現管網互聯有利于庫存之間相互調配。實現管網互聯不能擴大市場。油價受市場需求影響,與促進就業關系不大。A正確。]
8.D 9.C [第8題,根據圖中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可知,近年來我國石油產量有所下降。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石油勘探技術水平提高,探明的石油儲量增加,但我國海外石油進口不穩定,為保障石油供給安全,近年來我國開始對石油產量進行宏觀調控,故原因最可能是延長我國油田開采年限,保障石油安全,D正確。第9題,石油自給率=石油產量÷石油總消費量,2016~2018年我國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為負值,說明石油產量下降,而石油自給率無明顯變化,說明石油總消費量下降,A錯誤;我國發電以火力發電為主,石油發電量在我國所占比例較低,B錯誤;燃油效率提升,新能源占比提高能夠減少石油的消耗,降低石油總消費量,C正確;根據題中信息無法推斷煤炭資源的價格和消費量,D錯誤。]
10.A 11.C [第10題,根據材料可知,對外依存度=石油凈進口量/石油消耗總量×100%,圖中顯示對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石油消耗總量也是逐年上升,故可得出我國石油凈進口量逐年攀升,A正確,C錯誤。圖中反映石油消耗總量、對外依存度的關系,不能直接反映生產量的變化,更不能反映石油生產量大幅提升或者減少,B、D錯誤。第11題,要降低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就要減少石油凈進口量。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可以減少石油的消耗,減少石油凈進口量;加大國內石油開發力度可以減少石油進口量,降低對外依存度,②④對。加強石油綜合利用會加大對石油的需求量,積極尋求新的進口通道不能減少石油進口量,①③不對。故選C。]
12.(1)埋藏深,深海低溫高壓,開發技術要求高(或開發難度大);鹽巖層蠕動性強,易造成油氣泄漏事故,施工難度大,安全成本高;距海岸較遠,后勤補給保障困難;海洋裝備價格高,投入大。
(2)鹽下油田埋藏深;油田帶位于洋流分布區,泄漏后擴散的范圍廣;深海油田漏油事故處理難度大,時間長,漏油多。
(3)提升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能力(技術水平);增加我國石油進口的渠道,進一步保障石油供應;積累國際石油開采經驗,延長升級海洋油氣產業鏈。第二節 石油與國家安全
[學習目標] 1.結合圖表資料,分析石油分布特點及開發利用現狀。(綜合思維)2.結合材料,說明我國保障石油安全的措施。(綜合思維)
知識點一 石油資源價值及其分布
1.石油的價值
(1)概念:石油是一種賦存于地下巖層中,以______________為主混合而成的可燃性液體礦物。
(2)發展歷程
(3)價值:石油既是主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____________,關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國家的經濟命脈和________安全。
2.石油資源的分布
(1)世界石油資源的分布
特點 體現
極不 均衡 從海陸 分布看 主要分布在大陸和________
從地區 分布看 中東石油儲量最為豐富,其次為________和北美洲
從國家 分布看 __________、沙特阿拉伯等世界石油儲量前十位的國家探明儲量占到世界總探明儲量的86.4%
(2)我國石油資源的分布
①分布
②儲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是石油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
思考 石油和煤炭都是當今世界重要的能源,與煤炭相比,石油有哪些優點?
(2024·河北石家莊月考)下面圖1為“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年份石油生產量(單位:萬噸)變化示意圖”,圖2為“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年份石油進口量(單位:萬噸)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據圖可知(  )
A.1999~2003年,華南地區石油生產量增幅最小
B.2009年,東北、西北地區石油生產量大致相等
C.除東北地區外,其余各地區石油生產量均持續上升
D.我國南方地區石油生產量多于北方地區
2.2009年華東、華南地區石油進口量比其他地區多的原因是(  )
A.華東、華南地區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
B.華東、華南地區石油資源枯竭,需要大量進口
C.西北地區主要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能源需求量小
D.華北地區地廣人稀,高耗能工業少,能源需求量小
下圖是“中東地區石油分布圖”。據圖回答3~4題。
3.中東地區石油資源十分豐富,圖中顯示中東石油集中分布在(  )
A.阿拉伯海沿岸
B.紅海沿岸
C.地中海沿岸
D.波斯灣沿岸
4.中東地區現在修通了波斯灣通往地中海的輸油管道,從地中海沿岸裝船運輸。這種改變能縮短中東石油運往哪些國家或地區的距離(  )
①日本 ②中國 ③西歐 ④美國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知識點二 石油的生產與消費
1.世界石油的生產與消費
影響石油生產的因素:石油的______以及勘探、開采技術水平等。影響石油消費的因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______數量等。
(1)分布特點
世界石油生產 世界石油消費
從地區分布看 ________是世界上石油產量最大的地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石油消費數量最多的地區
從國家分布看 美國、俄羅斯和______________等國是世界上石油產量較多的國家 ________、中國、印度、日本等國石油消費數量位居世界前列
發展變化 近年來,美國頁巖油生產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石油產量增長迅速,改變了世界石油生產版圖 由于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石油消費數量增長較快
(2)世界石油貿易
原因 世界石油主要消費地與生產地相________
地位 世界石油貿易量占石油消費量的比例超過60%
主要 輸入區 ________、北美和歐洲進口石油最多,約占世界石油進口總量的80%
運輸方式 和線路 海運為主,霍爾木茲海峽、____________、好望角、____________等成為海上石油運輸線上的重要節點
拓展延伸 中東石油資源輸出路線
東線:從波斯灣經霍爾木茲海峽到阿拉伯海,經印度洋,過馬六甲海峽、南海,到中國、日本、北美。
南線:從波斯灣經霍爾木茲海峽到阿拉伯海,經印度洋,繞好望角至大西洋,到西歐和美國。
西線:從波斯灣經霍爾木茲海峽到阿拉伯海,過曼德海峽,到紅海,過蘇伊士運河到地中海,再過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到西歐和北美。
2.我國石油的生產與消費
特點 歷史階段 影響
我國 石油 生產 起步晚,但發展快 20世紀 60年代 ______油田投產 我國擺脫了“貧油國”的帽子
20世紀 六七十 年代 勝利、中原、華北等大型油田陸續開采 我國石油生產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而且還大量出口,____________一度成為我國外匯的主要來源
進入 21世紀 石油生產保持____________ 我國已跨入世界石油生產大國行列
近年來 我國開始對石油產量進行宏觀調控 延長油田開采年限,保證國內石油資源持續供應
我國 石油 消費 消費量大,增長快,成為石油進口大國 20世紀 90年代 以來 我國石油消費量逐年增加 國內石油供給開始出現不足且缺口擴大,石油進口數量逐年攀升
1993年 中國首次成為石油______國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______國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
2009年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突破50%警戒線
2017年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69%
思考 分析石油生產地與消費地的背離,對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可能產生的影響。
核心歸納 我國石油供需與安全
讀圖,完成1~2題。
1.下列不需要從圖示地區進口原油的國家是(  )
A.美國          B.俄羅斯
C.中國          D.日本
2.圖示地區向我國供應石油時所需要經過的海峽是(  )
①霍爾木茲海峽 ②直布羅陀海峽 ③曼德海峽 ④馬六甲海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24·江蘇無錫期中)讀“我國石油生產量、消費量與自給率變化圖”,完成3~4題。
3.圖示時段,我國石油(  )
A.自給率在2000年前后首次低于100%
B.消費量一直保持增長趨勢
C.生產量與消費量均持續快速上升
D.生產量一直低于消費量
4.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石油自給率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①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快速增長 ②國外進口石油價格低廉 ③傳統油田長期開采后生產量減少 ④新增探明儲量有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知識點三 保障國家石油安全
1.實質:石油安全的實質是石油________安全,長期穩定的石油供給是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2.存在的問題
3.保障我國石油安全的措施
途徑 具體措施
開拓國際 積極開展國際石油合作 加大海外石油投資,與中東、中亞、非洲、________等地區和國家的石油合作有了新進展
有效實施石油進口________戰略 避免石油進口對某一特定地區或國家的過度依賴
努力保障石油運輸通道安全 與哈薩克斯坦、緬甸、俄羅斯合作建設的中哈、中緬、中俄陸上石油管道已投入運營
加強對________________通道的保護
謀求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________和話語權 擴大人民幣結算、建立石油期貨市場等
立足國內 穩定石油生產 通過________,陸上和海上石油勘探均有了新突破
降低石油消耗 倡導節約用油
大力推廣________
發展太陽能、風能、核能等新能源
推廣以電代油、以氣代油、以煤代油等措施
增加石油儲備 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石油儲備水平,增強抵御極端風險的能力
拓展延伸 我國石油儲備基地
現有 基地 舟山、舟山擴建、鎮海、大連、黃島、獨山子、蘭州、天津及黃島國家石油儲備洞庫
原則 儲存成本低;調配效率高
影響 因素 ①原料條件;②石油冶煉和加工能力;③消費市場;④交通運輸;⑤倉儲條件等
舉例 我國石油儲備基地布局在東部沿海的原因:①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消費市場廣闊;②交通便利
我國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石油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一般認為,當一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 50%時是一個重要的風險“警戒線”。推進我國石油進口渠道多元化、建立必要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積極參與國外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可以防止石油供應中斷對國民經濟造成的重大損失。下面兩圖分別為我國石油、天然氣分布簡圖和近年來我國石油生產量與消費量變化圖。
 
1.[區域認知]分別概括我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分布特點。
2.[綜合思維]簡述我國石油生產量和消費量的變化情況,并判斷我國石油安全風險的高低。
3.[綜合思維]試說明我國石油企業參與國外油氣資源勘探與油氣田建設的意義。
4.[綜合思維]在目前形勢下,我國面對石油安全隱患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4·甘肅慶陽期末)東北亞區域內的國家陸海相通,互為近鄰,貿易往來日趨頻繁。從石油貿易角度來看,東北亞各國的石油供給能力和市場需求差距較大,由此使各國在石油供需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標準化中心性是學者用于研究的重要指標,其數值越大,代表占據越重要的地位。下表示意東北亞區域內國家石油貿易網絡標準化中心性。完成1~3題。
國家 標準化中心性/%
2001年 2005年 2009年 2013年
中國 14.55 10.60 10.53 10.40
日本 10.74 2.04 4.31 5.30
俄羅斯 5.29 11.46 13.96 15.17
蒙古 0.04 0.02 0.18 0.27
韓國 0 0 0 0
1.東北亞區域內與其他各國的石油貿易往來量快速增長的國家是(  )
A.中國 B.日本 C.俄羅斯 D.蒙古
2.在2001~2013年東北亞區域內,我國(  )
A.石油貿易占據重要地位 B.石油資源瀕臨枯竭
C.石油消耗量逐年減少 D.石油出口量持續增加
3.從長期的石油安全和石油供需角度來看,我國應(  )
①拓展多元化石油進口渠道 ②不斷挖掘國內石油生產潛力 ③擴大對外出口石油 ④限制發展第二產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圖示意我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分布(2020年)。讀圖完成4~6題。
4.石油儲備基地多分布在東部沿海,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
A.成本             B.交通
C.市場             D.資源
5.獨山子石油儲備基地的石油主要來自(  )
A.阿富汗、伊朗
B.沙特阿拉伯、阿聯酋
C.俄羅斯、阿富汗
D.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6.建立石油儲備基地可以(  )
A.減輕石油生產壓力 B.保障能源供應安全
C.加快石油工業發展 D.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石油資源價值及其分布
梳理教材新知
1.(1)碳氫化合物 (2)燈油時代 汽油時代 石油化工時代 石油能源時代 (3)工業原料 能源
2.(1)近海 中南美洲 委內瑞拉 (2)①柴達木 渤海灣 ②人均石油探明儲量
思考 燃燒效率高,產生的廢渣少;燃燒值高,用途廣,可以作為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燃料;便于運輸,適用于管道連續運輸;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硫污染較少。
落實思維方法
1.B 2.A [第1題,據圖可知,1999~2003年,我國華南地區的石油生產量增長幅度大于華東地區,A錯誤;東北地區的石油生產量從1999年至2009年持續下降,華東地區的石油生產量從2003年至2009年基本無變化,C錯誤;北方地區包括東北地區、華北地區等,這些地區的石油生產量大于南方地區,D錯誤;由圖可知,2009年東北、西北地區石油生產量大致相等,B正確。第2題,我國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常規能源短缺,成為該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華東、華南地區對能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導致石油供需缺口增大,石油進口量大增。]
3.D 4.D [第3題,中東地區石油資源十分豐富,據圖可知,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波斯灣沿岸地區,故D正確。第4題,波斯灣通往地中海的輸油管道可以縮短中東石油向西運輸的距離,即可以縮短中東石油運往西歐、美國的距離。故D正確。]
知識點二 石油的生產與消費
梳理教材新知
1.分布 人口 (1)中東 亞太、北美和歐洲西部 沙特阿拉伯 美國 (2)背離 亞太 馬六甲海峽 蘇伊士運河
2.大慶 石油出口 平穩增長 凈進口 消費
思考 石油生產國:增加石油外匯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石油銷售依賴國際市場,受外界影響大,經濟脆弱;海洋等運輸壓力大,增加運輸成本。
石油消費國:能源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石油價格波動較大、不穩定;生產成本增加;石油運輸存在安全隱患,地緣政治關系緊張。
落實思維方法
1.B 2.C [第1題,讀圖可知,該區域為中東地區。中東石油進口國主要有日本、美國、中國。俄羅斯本國石油資源豐富,可以大量出口,不需要進口,B正確。第2題,讀圖可知,圖示地區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我國石油從波斯灣沿岸進口石油需要經過的海峽有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①④正確;不需要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曼德海峽,②③錯誤。C正確。]
3.B 4.D [第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石油自給率在1995年前后就低于100%,A錯誤。由圖中數據可以看出,自1990年到2015年,我國石油消費量一直保持增長趨勢,B正確。自1990年到2015年,我國石油生產量增長較為緩慢,C錯誤。1990年我國石油生產量高于消費量,D錯誤。故選B。第4題,根據圖示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石油消費量增長較快,而我國石油生產量增長較為緩慢,且新增探明儲量有限,造成我國石油自給率不斷下降,①③④正確。國外進口石油的運輸成本和關稅成本較高,相較于國內自產,其價格并不低廉,②錯誤。故選D。]
知識點三 保障國家石油安全
梳理教材新知
1.供給
2.依存度 運輸鏈
3.俄羅斯 多元化 海上石油運輸 主動權 技術創新 節油技術 國家石油儲備基地
探究核心知識
1.我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地區分布很不均衡;我國石油資源北方多、南方少,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地區;我國天然氣資源西部多、東部少,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青海、新疆等地。
2.變化:2010年至2018年我國石油生產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但消費量不斷增加,且消費量遠大于生產量,供需缺口逐漸增大。
風險:自2010年以來,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一直高于50%的警戒線,且呈持續上升趨勢,我國石油安全風險較高。
3.有利于打造國際能源合作的新基地,進一步促進我國和石油所在國的經濟合作;有利于拓寬我國油氣資源的進口渠道,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為我國石油企業的技術、勞動力、設備出口創造條件,有利于我國石油行業的國際化經營;有利于促進石油所在國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完善。
4.加強國內石油勘探,提高國內石油產量;加強石油管理,提高石油利用率;多渠道進口石油,保障石油供應安全;提高科技水平,為新能源開發和利用提供技術支持等。
落實思維方法
1.C 2.A 3.A [第1題,俄羅斯是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從表中可以看出,俄羅斯標準化中心性數值增幅最大,說明東北亞區域內與其他各國的石油貿易往來量快速增長的國家是俄羅斯,日本、蒙古標準化中心性數值先減小后增大,中國標準化中心性數值持續減小,C正確。第2題,我國石油資源生產量大,但是需求量更大,需要大量進口,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我國石油資源并沒有枯竭,B、D錯誤;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石油消耗量逐年增加,C錯誤;標準化中心性是學者用于研究的重要指標,其數值越大,代表占據越重要的地位。從表中可以看出,我國標準化中心性數值大,說明在2001~2013年東北亞區域內,我國石油貿易占據重要地位,A正確。故選A。第3題,從長期的石油安全和石油供需角度來看,我國應拓展多元化石油進口渠道,保障我國石油安全,①正確;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不能限制發展第二產業,④錯誤;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不能擴大對外出口石油,③錯誤;我國石油需求量大,需要不斷挖掘國內石油生產潛力來保障石油供應,②正確。故選A。]
4.C 5.D 6.B [第4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石油儲備基地多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是由于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石油資源市場需求量大,因此主要考慮的是市場,C正確;與成本、交通、資源關系不大,A、B、D錯誤。故選C。第5題,獨山子石油儲備基地的石油主要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這兩個國家與我國新疆陸上相鄰,且石油資源豐富,與我國有石油運輸管線,運輸便利,D正確;阿富汗石油資源缺乏,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距離我國較遠,需經過海洋運輸,不是獨山子石油儲備基地石油的主要來源地,因此A、B、C錯誤。故選D。第6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建立石油儲備基地目的是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可以保障能源供應安全,B正確;建立石油儲備基地與減輕石油生產壓力、加快石油工業發展和改善能源消費結構關系不大,A、C、D錯誤。故選B。](共87張PPT)
石油與國家安全
第二節
第一單元 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
以某種戰略性礦產資源為例,分析其分布特點及開發利用現狀。
1.結合圖表資料,分析石油分布特點及開發利用現狀。(綜合思維)
2.結合材料,說明我國保障石油安全的措施。(綜合思維)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石油資源價值及其分布
知識點二 石油的生產與消費
知識點三 保障國家石油安全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石油資源價值及其分布
>
<
知識點一
1.石油的價值
(1)概念:石油是一種賦存于地下巖層中,以      為主混合而成的可燃性液體礦物。
(2)發展歷程
碳氫化合物
燈油時代
汽油時代
石油化工時代
石油能源時代
(3)價值:石油既是主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     ,關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國家的經濟命脈和   安全。
工業原料
能源
2.石油資源的分布
(1)世界石油資源的分布
特點 體現
極不 均衡 從海陸 分布看 主要分布在大陸和______
從地區 分布看 中東石油儲量最為豐富,其次為     和北美洲
從國家 分布看      、沙特阿拉伯等世界石油儲量前十位的國家探明儲量占到世界總探明儲量的86.4%
近海
中南美洲
委內瑞拉
(2)我國石油資源的分布
①分布
內陸盆地:松遼、塔里木、
 鄂爾多斯、準噶爾、___  
    等
大陸架:    、東海、
 南海北部

渤海灣
②儲量:         少,是石
油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
人均石油探明儲量
達木
思考 石油和煤炭都是當今世界重要的能源,與煤炭相比,石油有哪些優點?
答案 燃燒效率高,產生的廢渣少;燃燒值高,用途廣,可以作為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燃料;便于運輸,適用于管道連續運輸;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硫污染較少。
(2024·河北石家莊月考)下面圖1為“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年份石油生產量(單位:萬噸)變化示意圖”,圖2為“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年份石油進口量(單位:萬噸)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據圖可知
A.1999~2003年,華南地區石油生產量增幅最小
B.2009年,東北、西北地區石油生產量大致相等
C.除東北地區外,其余各地區石油生產量均持續上升
D.我國南方地區石油生產量多于北方地區

據圖可知,1999~2003年,我國華南地區的石油生產量增長幅度大于華東地區,A錯誤;
東北地區的石油生產量從1999年至2009年持續下降,華東地區的石油生產量從2003年至2009年基本無變化,C錯誤;
北方地區包括東北地區、華北地區等,這些地區的石油生產量大于南方地區,D錯誤;
由圖可知,2009年東北、西北地區石油生產量大致相等,B正確。
2.2009年華東、華南地區石油進口量比其他地區多的
原因是
A.華東、華南地區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
B.華東、華南地區石油資源枯竭,需要大量進口
C.西北地區主要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能源需求量小
D.華北地區地廣人稀,高耗能工業少,能源需求量小

我國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常規能源短缺,成為該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華東、華南地區對能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導致石油供需缺口增大,石油進口量大增。
右圖是“中東地區石油分布圖”。據圖回
答3~4題。
3.中東地區石油資源十分豐富,圖中顯示中東
石油集中分布在
A.阿拉伯海沿岸 B.紅海沿岸
C.地中海沿岸 D.波斯灣沿岸

中東地區石油資源十分豐富,據圖可知,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波斯灣沿岸地區,故D正確。
右圖是“中東地區石油分布圖”。據圖回
答3~4題。
4.中東地區現在修通了波斯灣通往地中海的輸
油管道,從地中海沿岸裝船運輸。這種改變
能縮短中東石油運往哪些國家或地區的距離
①日本 ②中國 ③西歐 ④美國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波斯灣通往地中海的輸油管道可以縮短中東石油向西運輸的距離,即可以縮短中東石油運往西歐、美國的距離。故D正確。
石油的生產與消費
>
<
知識點二
1.世界石油的生產與消費
影響石油生產的因素:石油的   以及勘探、開采技術水平等。影響石油消費的因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   數量等。
分布
人口
(1)分布特點
世界石油生產 世界石油消費
從地區 分布看    是世界上石油產量最大的地區            是世界石油消費數量最多的地區
從國家 分布看 美國、俄羅斯和      等國是世界上石油產量較多的國家    、中國、印度、日本等國石油消費數量位居世界前列
發展變化 近年來,美國頁巖油生產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石油產量增長迅速,改變了世界石油生產版圖 由于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石油消費數量增長較快
中東
亞太、北美和歐洲西部
沙特阿拉伯
美國
(2)世界石油貿易
原因 世界石油主要消費地與生產地相_____
地位 世界石油貿易量占石油消費量的比例超過60%
主要 輸入區    、北美和歐洲進口石油最多,約占世界石油進口總量的80%
運輸方式 和線路 海運為主,霍爾木茲海峽、      、好望角、      等成為海上石油運輸線上的重要節點
背離
亞太
馬六甲海峽
蘇伊士運河
中東石油資源輸出路線
東線:從波斯灣經霍爾木茲海峽到阿拉
伯海,經印度洋,過馬六甲海峽、南海,
到中國、日本、北美。
南線:從波斯灣經霍爾木茲海峽到阿拉
伯海,經印度洋,繞好望角至大西洋,
到西歐和美國。
西線:從波斯灣經霍爾木茲海峽到阿拉伯海,過曼德海峽,到紅海,過蘇伊士運河到地中海,再過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到西歐和北美。
拓展延伸
2.我國石油的生產與消費
特點 歷史階段 影響
我國 石油 生產 起步晚,但發展快 20世紀 60年代    油田投產 我國擺脫了“貧油國”的帽子
20世紀 六七十 年代 勝利、中原、華北等大型油田陸續開采 我國石油生產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而且還大量出口,________
一度成為我國外匯的主要來源
大慶
石油出口
特點 歷史階段 影響
我國 石油 生產 起步晚,但發展快 進入 21世紀 石油生產保持____ _____ 我國已跨入世界石油生產大國行列
近年來 我國開始對石油產量進行宏觀調控 延長油田開采年限,保證國內石油資源持續供應
平穩
增長
特點 歷史階段 影響
我國 石油 消費 消費量大,增長快,成為石油進口大國 20世紀 90年代 以來 我國石油消費量逐年增加 國內石油供給開始出現不足且缺口擴大,石油進口數量逐年攀升
1993年 中國首次成為石油     國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   國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
凈進口
消費
特點 歷史階段 影響
我國 石油 消費 消費量大,增長快,成為石油進口大國 2009年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突破50%警戒線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   國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
2017年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69%
消費
思考 分析石油生產地與消費地的背離,對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可能產生的影響。
答案 石油生產國:增加石油外匯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石油銷售依賴國際市場,受外界影響大,經濟脆弱;海洋等運輸壓力大,增加運輸成本。
石油消費國:能源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石油價格波動較大、不穩定;生產成本增加;石油運輸存在安全隱患,地緣政治關系緊張。
我國石油供需與安全
核心歸納
讀圖,完成1~2題。
1.下列不需要從圖示地區進口原油的
國家是
A.美國 B.俄羅斯
C.中國 D.日本

讀圖可知,該區域為中東地區。中東石油進口國主要有日本、美國、中國。俄羅斯本國石油資源豐富,可以大量出口,不需要進口,B正確。
讀圖,完成1~2題。
2.圖示地區向我國供應石油時所需要經
過的海峽是
①霍爾木茲海峽 ②直布羅陀海峽 
③曼德海峽 ④馬六甲海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讀圖可知,圖示地區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我國石油從波斯灣沿岸進口石油需要經過的海峽有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①④正確;不需要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曼德海峽,②③錯誤。C正確。
(2024·江蘇無錫期中)讀“我國石油生產量、消費量與自給率變化圖”,完成3~4題。
3.圖示時段,我國石油
A.自給率在2000年前后首次低于100%
B.消費量一直保持增長趨勢
C.生產量與消費量均持續快速上升
D.生產量一直低于消費量

從圖中可以看出,石油自給率在1995年
前后就低于100%,A錯誤。
由圖中數據可以看出,自1990年到2015
年,我國石油消費量一直保持增長趨勢,
B正確。
自1990年到2015年,我國石油生產量增長較為緩慢,C錯誤。
1990年我國石油生產量高于消費量,D錯誤。故選B。
(2024·江蘇無錫期中)讀“我國石油生產量、消費量與自給率變化圖”,完成3~4題。
4.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石油自給率
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快速增長 ②國
外進口石油價格低廉 ③傳統油田長期
開采后生產量減少 ④新增探明儲量有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根據圖示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
紀90年代以來,我國石油消費量增長較
快,而我國石油生產量增長較為緩慢,
且新增探明儲量有限,造成我國石油自
給率不斷下降,①③④正確。國外進口
石油的運輸成本和關稅成本較高,相較于國內自產,其價格并不低廉,②錯誤。故選D。
保障國家石油安全
>
<
知識點三
1.實質:石油安全的實質是石油   安全,長期穩定的石油供給是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2.存在的問題
石油對外    高
受地緣政治和國際關系的影響,國際石油市場復雜多變、動蕩不定
海外石油供給和    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
供給
依存度
運輸鏈
3.保障我國石油安全的措施
途徑 具體措施
開拓國際 積極開展國際石油合作 加大海外石油投資,與中東、中亞、非洲、_______等地區和國家的石油合作有了新進展
有效實施石油進口    戰略 避免石油進口對某一特定地區或國家的過度依賴
俄羅斯
多元化
途徑 具體措施
開拓國際 努力保障石油運輸通道安全 與哈薩克斯坦、緬甸、俄羅斯合作建設的中哈、中緬、中俄陸上石油管道已投入運營
加強對       通道的保護
謀求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______ 和話語權 擴大人民幣結算、建立石油期貨市場等
海上石油運輸
主動權
途徑 具體措施
立足國內 穩定石油生產 通過     ,陸上和海上石油勘探均有了新突破
降低石油消耗 倡導節約用油
大力推廣__________
發展太陽能、風能、核能等新能源
推廣以電代油、以氣代油、以煤代油等措施
增加石油儲備 建立         ,提高石油儲備水平,增強抵御極端風險的能力
技術創新
節油技術
國家石油儲備基地
我國石油儲備基地
拓展延伸
現有 基地 舟山、舟山擴建、鎮海、大連、黃島、獨山子、蘭州、天津及黃島國家石油儲備洞庫
原則 儲存成本低;調配效率高
影響 因素 ①原料條件;②石油冶煉和加工能力;③消費市場;④交通運輸;⑤倉儲條件等
舉例 我國石油儲備基地布局在東部沿海的原因:①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消費市場廣闊;②交通便利
我國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石油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一般認為,當一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 50%時是一個重要的風險“警戒線”。推進我國石油進口渠道多元化、建立必要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積極參與國外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可以防止石油供應中斷對國民經濟造成的重大損失。
下面兩圖分別為我國石油、天然氣分布簡圖和近年來我國石油生產量與消費量變化圖。
1.[區域認知]分別概括我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分布特點。
答案 我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地區分布很不均衡;我國石油資源北方多、南方少,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地區;我國天然氣資源西部多、東部少,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青海、新疆等地。
2.[綜合思維]簡述我國石油生產量和消費量的變化情況,并判斷我國石油安全風險的高低。
答案 變化:2010年至2018年我國石油生產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但消費量不斷增加,且消費量遠大于生產量,供需缺口逐漸增大。
風險:自2010年以來,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一直高于50%的警戒線,且呈持續上升趨勢,我國石油安全風險較高。
3.[綜合思維]試說明我國石油企業參與國外油氣資源勘探與油氣田建設的意義。
答案 有利于打造國際能源合作的新基地,進一步促進我國和石油所在國的經濟合作;有利于拓寬我國油氣資源的進口渠道,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為我國石油企業的技術、勞動力、設備出口創造條件,有利于我國石油行業的國際化經營;有利于促進石油所在國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完善。
4.[綜合思維]在目前形勢下,我國面對石油安全隱患應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加強國內石油勘探,提高國內石油產量;加強石油管理,提高石油利用率;多渠道進口石油,保障石油供應安全;提高科技水平,為新能源開發和利用提供技術支持等。
(2024·甘肅慶陽期末)東北亞區域內的國家陸海相通,互為近鄰,貿易往來日趨頻繁。從石油貿易角度來看,東北亞各國的石油供給能力和市場需求差距較大,由此使各國在石油供需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標準化中心性是學者用于研究的重要指標,其數值越大,代表占據越重要的地位。
下表示意東北亞區域內國家石油貿易網絡標準化中心性。完成1~3題。
國家 標準化中心性/%
2001年 2005年 2009年 2013年
中國 14.55 10.60 10.53 10.40
日本 10.74 2.04 4.31 5.30
俄羅斯 5.29 11.46 13.96 15.17
蒙古 0.04 0.02 0.18 0.27
韓國 0 0 0 0
1.東北亞區域內與其他各國的石油貿易往來量快速增長的國家是
A.中國 B.日本
C.俄羅斯 D.蒙古

俄羅斯是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從表中可以看出,俄羅斯標準化中心性數值增幅最大,說明東北亞區域內與其他各國的石油貿易往來量快速增長的國家是俄羅斯,日本、蒙古標準化中心性數值先減小后增大,中國標準化中心性數值持續減小,C正確。
2.在2001~2013年東北亞區域內,我國
A.石油貿易占據重要地位 B.石油資源瀕臨枯竭
C.石油消耗量逐年減少 D.石油出口量持續增加

我國石油資源生產量大,但是需求量更大,需要大量進口,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我國石油資源并沒有枯竭,B、D錯誤;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石油消耗量逐年增加,C錯誤;
標準化中心性是學者用于研究的重要指標,其數值越大,代表占據越重要的地位。從表中可以看出,我國標準化中心性數值大,說明在2001~2013年東北亞區域內,我國石油貿易占據重要地位,A正確。故選A。
3.從長期的石油安全和石油供需角度來看,我國應
①拓展多元化石油進口渠道 ②不斷挖掘國內石油生產潛力 ③擴大對外出口石油 ④限制發展第二產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從長期的石油安全和石油供需角度來看,我國應拓展多元化石油進口渠道,保障我國石油安全,①正確;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不能限制發展第二產業,④錯誤;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不能擴大對外出口石油,③錯誤;
我國石油需求量大,需要不斷挖掘國內石油生產潛力來保障石油供應,②正確。故選A。
右圖示意我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分布(2020年)。讀圖完成4~6題。
4.石油儲備基地多分布在東部沿海,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成本 B.交通
C.市場 D.資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石油儲備基地多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是由于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石油資源市場需求量大,因此主要考慮的是市場,C正確;
與成本、交通、資源關系不大,A、B、D錯誤。故選C。
右圖示意我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分布(2020年)。讀圖完成4~6題。
5.獨山子石油儲備基地的石油主要來自
A.阿富汗、伊朗
B.沙特阿拉伯、阿聯酋
C.俄羅斯、阿富汗
D.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獨山子石油儲備基地的石油主要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這兩個國家與我國新疆陸上相鄰,且石油資源豐富,與我國有石油運輸管線,運輸便利,D正確;阿富汗石油資源缺乏,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距離我國較遠,需經過海洋運輸,不是獨山子石油儲備基地石油的主要來源地,因此A、B、C錯誤。故選D。
右圖示意我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分布(2020年)。讀圖完成4~6題。
6.建立石油儲備基地可以
A.減輕石油生產壓力
B.保障能源供應安全
C.加快石油工業發展
D.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建立石油儲備基地目的是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可以保障能源供應安全,B正確;
建立石油儲備基地與減輕石油生產壓力、加快石油工業發展和改善能源消費結構關系不大,A、C、D錯誤。故選B。
課時對點練
(2024·山東煙臺期中)右圖是“我國1990
~2040年能源消費構成和總量變化及預測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下列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①生物質能 ②核能 ③頁巖氣 ④地熱能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選項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生物質能和地熱能,①④對,A對。
核能、頁巖氣是非可再生能源,②③錯。
(2024·山東煙臺期中)右圖是“我國1990
~2040年能源消費構成和總量變化及預測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2.關于我國能源消費變化及預測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化石能源未來消費總量不變 ②石油消費總量變化比較穩定 ③低碳、高效的能源消耗將增加 ④能源消費結構趨向于多元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化石能源未來消費比重有所降低,但降低幅
度較小,而能源消費總量大幅增加,故化石
能源消耗總量增加,①錯。
石油消費比重穩定,但隨著能源消費總量的
增加,石油消費總量也在增加,②錯。
讀圖可知,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增加,低碳、
高效的能源消費所占比重增加,③對。
讀圖可知,能源消費結構趨向于多元化,④對。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4·山東德州期末)綠色智慧能源體系是能源綠色與管理智慧的新型能源體系。在綠色智慧能源體系框架下,“超級能源盆地”將重塑未來能源勘探開發的理念與模式。“超級能源盆地”是指地下賦存大規模煤
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地上具有豐富的
風、光等新能源,具備建成超大型能源生產與利
用基地的資源基礎和地質、地理條件的能源富集
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將在中國率先建成世界級“超
級能源盆地”。右圖示意綠色智慧能源體系運行
機制。據此完成3~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鄂爾多斯盆地成為“超級能源盆地”的優勢條件
主要是
A.技術先進 B.需求量大
C.政策扶持 D.資源豐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鄂爾多斯盆地地下石油、天然氣、煤炭、油頁巖等化石能源豐富,同時,地上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豐富,所以鄂爾多斯盆地成為“超級能源盆地”的優勢條件主要是資源豐富,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綠色智慧能源體系的優勢是
A.主要依賴的是可再生能源
B.形成單向閉環的體系
C.加強多種能源的融合利用
D.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綠色智慧能源體系以技術支持為典型特征,依靠能源技術和管理創新雙輪驅動,聚焦以煤炭+油氣+新能源+儲能為核心的多種能源融合利用,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為保證我國能源安全,在資源供給方面可采取的
措施為
A.挖掘資源潛力
B.提高資源利用率
C.規避各種利用風險
D.降低資源的消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在資源供給方面,主要通過挖掘資源潛力、開發替代資源、增加區外資源調配與貿易等途徑增加資源供給和保障能力,A正確。
提高資源利用率、規避各種利用風險以及降低資源的消耗為節約和優化資源利用方面的措施,不是在資源供給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舟山國家石油儲備基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岙山島,其儲備的石油主要來源于中東地區、拉丁美洲和俄羅斯,且以中東地區為主。岙山島有良好的深水岸線資源,可利用岸線約2.2 km。該基地是首批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之一,另外3個分別位于浙江寧波鎮海、山東青島和遼寧大連。右圖為“岙山島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6~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岙山島建設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的主要有利條件是
A.勞動力豐富 B.土地成本低
C.裝卸方便 D.技術水平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勞動力豐富、土地成本低、技術水平高對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影響不大。由材料可知,岙山島有良好的深水岸線資源,可利用岸線約2.2 km,岸線資源良好,便于石油裝卸。C正確,A、B、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岙山油庫可與相距不遠的鎮海油庫實現管網互聯,這樣做是為了
A.調配庫存 B.擴大市場
C.控制油價 D.促進就業

管網同時具有儲存和輸送的功能,實現管網互聯有利于庫存之間相互調配。實現管網互聯不能擴大市場。油價受市場需求影響,與促進就業關系不大。A正確。
同比變化率=(某年產量-上年產量)/上年產量×100%。下圖為“我國2010~2018年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及石油自給率統計圖”。據此完成8~9題。
8.根據材料信息,推斷近年來我國石油產量變化的原
因可能是
A.我國石油資源枯竭,開采難度增加
B.海外石油進口穩定可靠,價格持續降低
C.我國石油勘探技術水平提高,油田數量增加
D.延長我國油田開采年限,保障石油安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根據圖中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可知,近年來我國石油產量有所下降。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石油勘探技術水平提高,探明的石油儲量增加,但我國海外石油進口不穩定,為保障石油供給安全,近年來我國開始對石油產量進行宏觀調控,故原因最可能是延長我國油田開采年限,保障石油安全,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同比變化率=(某年產量-上年產量)/上年產量×100%。下圖為“我國2010~2018年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及石油自給率統計圖”。據此完成8~9題。
9.2016~2018年,我國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為負值而
石油自給率無明顯變化,主要原因是
A.汽車逐漸增多,石油消費量增加
B.石油發電量所占比例大幅度降低
C.燃油效率提升,新能源占比提高
D.煤炭價格下降,消費量劇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石油自給率=石油產量÷石油總消費量,2016~
2018年我國石油產量同比變化率為負值,說明
石油產量下降,而石油自給率無明顯變化,說
明石油總消費量下降,A錯誤;
我國發電以火力發電為主,石油發電量在我國
所占比例較低,B錯誤;
燃油效率提升,新能源占比提高能夠減少石油的消耗,降低石油總消費量,C正確;
根據題中信息無法推斷煤炭資源的價格和消費量,D錯誤。
(2021·6月浙江選考)右圖為“我國2007~2017年石油消耗總量和對外依存度(石油凈進口量/石油消耗總量×100%)統計圖”。完成10~11題。
10.圖示時段我國石油
A.凈進口量逐年攀升 B.生產量大幅提升
C.凈進口量逐年下降 D.生產量大幅減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根據材料可知,對外依存度=石油凈進口量/石
油消耗總量×100%,圖中顯示對外依存度逐年
上升,石油消耗總量也是逐年上升,故可得出
我國石油凈進口量逐年攀升,A正確,C錯誤。
圖中反映石油消耗總量、對外依存度的關系,
不能直接反映生產量的變化,更不能反映石油
生產量大幅提升或者減少,B、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1·6月浙江選考)右圖為“我國2007~2017年石油消耗總量和對外依存度(石油凈進口量/石油消耗總量×100%)統計圖”。完成10~11題。
11.為降低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強石油綜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③積極尋求新的進口通道 ④加大國內石油開發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要降低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就要減少石油
凈進口量。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清潔能源
的比重,可以減少石油的消耗,減少石油凈進
口量;加大國內石油開發力度可以減少石油進
口量,降低對外依存度,②④對。加強石油綜
合利用會加大對石油的需求量,積極尋求新的
進口通道不能減少石油進口量,①③不對。故選C。
12.(2024·浙江舟山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6年,巴西在距離海岸250 km左右的海域、海平面6 000 m以下發現巨型油田帶(右圖)。儲油層之上覆蓋巨厚的鹽巖層,鹽巖層易蠕動、易漏失。巴西多采取國際合作的模式開發鹽下油田(鹽巖層以下油田),且規定開發過程中必須采購一定份額本國海洋裝備制造業產品,包括浮式采油平臺、船只以及輸油管線等。目前,巴西因大規模開采鹽下油田,由石油進口國變為凈出口國。近年,我國某公司以產品分成的方式中標巴西鹽下石油開采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分析巴西鹽下油田開發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埋藏深,深海低溫高壓,開發技術要求高(或開發難度大);鹽巖層蠕動性強,易造成油氣泄漏事故,施工難度大,安全成本高;距海岸較遠,后勤補給保障困難;海洋裝備價格高,投入大。
(2)深海鹽下油田開采時若發生漏油事故造成的污染范圍比較大,分析其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鹽下油田埋藏深;油田帶位于洋流分布區,泄漏后擴散的范圍廣;深海油田漏油事故處理難度大,時間長,漏油多。
(3)說明我國某公司中標巴西鹽下石油開采權對我國石油產業發展的有利影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提升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能力(技術水平);增加我國石油進口的渠道,進一步保障石油供應;積累國際石油開采經驗,延長升級海洋油氣產業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北川| 顺昌县| 连云港市| 唐山市| 若尔盖县| 临城县| 祁阳县| 宁晋县| 麻阳| 合川市| 苍溪县| 兴国县| 杨浦区| 高尔夫| 宕昌县| 崇仁县| 千阳县| 西丰县| 乐安县| 贵州省| 泸溪县| 得荣县| 乐陵市| 蒙山县| 罗甸县| 贵定县| 东阳市| 嵊泗县| 开阳县| 康平县| 石屏县| 公安县| 社会| 纳雍县| 平利县| 哈巴河县| 大石桥市| 西乌珠穆沁旗| 临汾市|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