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0.2嚴格遵守訴訟程序練習一.選擇題(共16小題)1.某市某公司自經營以來,一直未辦理環境保護審批手續,被該市某區環境局發現并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該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在這起案件中( )①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是訴訟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②該公司可以在一審判決書下達后15日內提起上訴③如果判決已生效,該公司可提起重審或二審來維權④該市某區的環境局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M縣的甲與Y市的乙簽訂買賣合同,雙方未約定爭議解決方式。雙方因合同未明確價格產生爭議,乙將甲訴至法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依據立案登記制,法院對乙起訴無須任何審查即應立案②法院立案后,甲可聘請專業律師作為自己的訴訟代理人③一審判決生效以后,當事人如不服判決可以繼續上訴④甲與乙若達成訴訟調解,調解書法律效力等同于判決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賀某因搶劫、偷盜、故意傷害罪被捕入獄。劉律師受賀某家人的委托,在法庭上為賀某作了無罪辯護。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劉律師開展了申訴控告的業務②劉律師擔任了訴訟代理人的角色③劉律師維護了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了賀某的合法權益④劉律師擔任了賀某的辯護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某裝飾店發生火災,法院審理得知該店鋪起火原因系隔壁店鋪外接用電導致線路過度負荷后引燃周邊可燃物。肖某某為隔壁店鋪裝修事宜的承包人。法院判決肖某某應當賠償原告損失的20%即19039元。肖某某對一審判決不服。關于本案,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法院判決公平公正,肖某某不能上訴②肖某某應當在15日的上述期限內提出上訴③肖某某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④肖某某可以提出上訴,二審判決后不能再上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下列處理方式中正確的是( )A.應當向被告直接送達起訴書原件B.應當向被告送達起訴書副本C.應當向原告送達答辯狀原件D.在被告提交答辯狀后宣布開庭6.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財產糾紛越來越多,“打官司”不僅成為解決財產糾紛的有效途徑,而且被很多人作為第一甚至是唯一的選擇。關于訴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②當事人一旦起訴就意味著訴訟的成立③法庭辯論是訴訟過程開庭審理中的核心④訴訟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開庭審理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7.原告尹某將被告某工程公司訴至法院。某工程公司提出,尹某之弟是該法院的法官,基于同事之間的情誼,主審法官難以不偏不倚審理本案,故申請法院整體回避。后該案由上級法院指定本市的鄰縣法院管轄。如果用一句法律諺語做上述案例的標題,最合適的是( )A.無救濟則無權利B.存疑時有利于被告C.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D.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8.訴訟程序是法律規定的解決案件爭訟的步驟和方法。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常可分為四個階段:起訴和受理、審理前的準備、開庭審理、宣判。關于訴訟程序理解正確的是( )①在我國訴訟中均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②被告不提交答辯狀會影響到人民法院審理案件③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④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為級別管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小馬在幼兒園將小朋友咪咪打傷,咪咪的家長將小馬告上法庭。小馬的父母在農村,毫無法律知識,對打官司兩眼一抹黑,于是委托律師陳某幫助小馬進行訴訟。陳某在訴訟中是( )A.法定代理人 B.訴訟代理人C.辯護人 D.原告10.2020年1月,S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例行檢查時發現某藥店涉嫌銷售假冒的某品牌一次性使用口罩,遂對該藥店作出吊銷營業執照并處2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該藥店對此不服,以購買口罩時口罩批發市場已“一罩難求”,因此,放松了對批發商資質的查驗,不知道其購進的商品侵犯了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為由訴至法院。法院一審判決維持原行政處罰。本案中( )①如該藥店對一審判決不服,隨時可以提起上訴②S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應當對其作出的行政處罰的合法性承擔舉證責任③一審判決生效后,該藥店若不服判決,可以提請行政復議④一審判決生效后,該藥店有申請再審的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0年4月,律師張明受李某委托處理了一起有關債務問題的訴訟案件。2020年9月,張明又受李某委托,為在一起惡意傷人事件中作為被告的李某的弟弟進行訴訟活動。律師張明在這兩個訴訟活動中分別承擔了( )A.辯護人訴訟代理人B.訴訟代理人辯護人C.訴訟代理人訴訟代理人D.辯護人辯護人12.縣環保局對某化工廠作出了罰款1.2萬元的處罰決定,化工廠對該行政處罰不服,起訴到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行政處罰有效,該化工廠不服判決,上訴至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維持原判。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二審判決后該化工廠不能再上訴②一審判決生效后化工廠不服判決可以上訴③二審后該化工廠可向最高人民法院繼續上訴④一審中的法庭調查是對案件事實的全面調查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3.我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制。關于兩審終審制理解正確的是( )①一個案件只有經過兩級法院審理裁判才能生效②一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理即告終結③二審時必須是一審的上級法院執行④一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判后當事人就不能對判決、裁定提出異議。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14.民事訴訟多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原則。這一規定屬于( )A.地域管轄 B.級別管轄 C.立案管轄 D.行政管轄15.家住 C 縣的李某到 L 縣辦事,經過一棟高層居民樓時,被從樓上掉下的一塊砧板砸中鼻梁,致鼻梁骨折。由于無人承認是砧板的物主,李某將該棟樓的業主和物業告上法庭。下列對本案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A.李某應向 C 縣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B.業主和物業有權委托律師擔任辯護人C.開庭準備階段要詢問李某是否要求回避D.砧板是哪家掉下的應由李某負責舉證16.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公訴案件經過的階段主要有( )①偵查階段②提起公訴階段③法庭調查階段④審判階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材料題(共2小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小區存在多次入室盜竊、小區消防通道長期堵塞、小區內汽車亂停亂放、私拉亂扯電線給車充電等問題。此外,物業公司還拒絕移交本小區的公共收益賬目及資金,涉嫌侵占業主巨額公共利益,引發業主嚴重不滿。小區業主委員會多次與物業溝通無效后,于2024年1月業委會一紙訴狀將物業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受理此案,嚴守程序,公開審理。最終,法院判決物業公司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自身義務,通過在公共區域安裝安防監控等方式維護小區治安,同時加強巡查治理,清理安全隱患,并公開相關賬目,向原告返還小區公共收益70萬元。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說明本案中法院依法維護業主合法權益的路徑。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某小區某棟9層住宅樓業主商議加裝電梯,44戶業主中有36戶業主同意。居住于3樓、年近八旬的業主郭某因有異議未參與出資。電梯投入使用后,郭某提出,希望在補交相應集資款后使用電梯。但36戶業主認為,郭某前期因對加裝電梯有異議,干擾加裝電梯,導致工程延誤了一年多,因此反對其使用。郭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支持了郭某的請求,36戶業主深感不解。假如你是法院工作人員,請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解答上述36戶業主的困惑。10.2嚴格遵守訴訟程序練習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C C C C B B D D B C B題號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A C D一.選擇題(共16小題)1.某市某公司自經營以來,一直未辦理環境保護審批手續,被該市某區環境局發現并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該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在這起案件中( )①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是訴訟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②該公司可以在一審判決書下達后15日內提起上訴③如果判決已生效,該公司可提起重審或二審來維權④該市某區的環境局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證據及其種類1、訴訟的基本程序(1)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2)法院審理后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受理立案,受理需要滿足下列條件:①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②有明確的被告;③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④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3)法院受理后向被告送達起訴狀,被告進行答辯。(4)法院安排開庭審理。(5)雙方進行法庭辯論。(6)法院作出判決。2、證據及其種類(1)證據是指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客觀事實材料。(2)證據的種類①書證。②物證。③視聽資料。④證人證言。⑤當事人陳述。⑥鑒定結論。⑦勘驗筆錄。⑧電子數據。【解答】①錯誤,開庭審理是整個訴訟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②正確,不服一審判決的,該公司可以在一審判決書下達后15日內提起上訴;③錯誤,如果判決已生效,該公司可提起再審來維權;④正確,該市某區的環境局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故選:C。【點評】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2.M縣的甲與Y市的乙簽訂買賣合同,雙方未約定爭議解決方式。雙方因合同未明確價格產生爭議,乙將甲訴至法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依據立案登記制,法院對乙起訴無須任何審查即應立案②法院立案后,甲可聘請專業律師作為自己的訴訟代理人③一審判決生效以后,當事人如不服判決可以繼續上訴④甲與乙若達成訴訟調解,調解書法律效力等同于判決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1)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2)法院審理后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受理立案,受理需要滿足下列條件①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②有明確的被告。③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④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3)法院受理后向被告送達起訴狀,被告進行答辯。(4)法院安排開庭審理。(5)雙方進行法庭辯論。(6)法院作出判決。【解答】①錯誤,立案登記制是指,法院對當事人的起訴不進行實質審查,僅僅對形式要件進行核對。除了意見規定不予登記立案的情形外,當事人提交的訴狀一律接收,并出具書面憑證,但并不意味著法院對乙起訴無須任何審查即應立案;②正確,公民具有申請代理人的權利,法院法院立案后,甲可聘請專業律師作為自己的訴訟代理人;③錯誤,一審判決生效以后,當事人如不服判決不可以繼續上訴,只能申請再審程序;④正確,甲與乙若達成訴訟調解,調解書法律效力等同于判決書。故選:C。【點評】材料分析型選擇題是高考中常見的一種題型,即以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事物、新現象為背景而設置的材料,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3.賀某因搶劫、偷盜、故意傷害罪被捕入獄。劉律師受賀某家人的委托,在法庭上為賀某作了無罪辯護。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劉律師開展了申訴控告的業務②劉律師擔任了訴訟代理人的角色③劉律師維護了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了賀某的合法權益④劉律師擔任了賀某的辯護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分析】本題考查:律師的基本職責和業務范圍(1)律師的職責,簡單的說就是“三個維護”,即: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2)《律師法》第二條強調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解答】①②錯誤,刑事訴訟中律師充當的是當事人的辯護人,而不是代理人,沒有開展申訴控告的業務;③④正確,賀某因搶劫、偷盜、故意傷害罪被捕入獄。劉律師受賀某家人的委托,在法庭上為賀某作了無罪辯護,劉律師維護了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了賀某的合法權益,劉律師擔任了賀某的辯護人。故選:C。【點評】題目難度適中,旨在考查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應變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具有靈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過程中不能脫離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識點。4.某裝飾店發生火災,法院審理得知該店鋪起火原因系隔壁店鋪外接用電導致線路過度負荷后引燃周邊可燃物。肖某某為隔壁店鋪裝修事宜的承包人。法院判決肖某某應當賠償原告損失的20%即19039元。肖某某對一審判決不服。關于本案,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法院判決公平公正,肖某某不能上訴②肖某某應當在15日的上述期限內提出上訴③肖某某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④肖某某可以提出上訴,二審判決后不能再上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1)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2)法院審理后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受理立案,受理需要滿足下列條件:①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②有明確的被告;③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④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3)法院受理后向被告送達起訴狀,被告進行答辯。(4)法院安排開庭審理。(5)雙方進行法庭辯論。(6)法院作出判決。【解答】①錯誤,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如果不服一審判決,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②正確③錯誤,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④正確,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不服一審判決可以提出上訴,二審判決后不能再上訴。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選擇過程一定要注意選項與題干主旨的相關性。5.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下列處理方式中正確的是( )A.應當向被告直接送達起訴書原件B.應當向被告送達起訴書副本C.應當向原告送達答辯狀原件D.在被告提交答辯狀后宣布開庭【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①訴訟的程序是起訴、立案、審理、判決、執行。②訴訟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原則。【解答】ACD錯誤,B正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需要將原告的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被告應在規定時間內給出答辯狀,再由人民法院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故選:B。【點評】題目難度適中,旨在考查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應變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具有靈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過程中不能脫離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識點。6.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財產糾紛越來越多,“打官司”不僅成為解決財產糾紛的有效途徑,而且被很多人作為第一甚至是唯一的選擇。關于訴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②當事人一旦起訴就意味著訴訟的成立③法庭辯論是訴訟過程開庭審理中的核心④訴訟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開庭審理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①首先是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即起訴,這是邁向訴訟程序的第一步。法院接受起訴,這種活動稱為受理。②隨后就進入了訴訟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即開庭審理。開庭審理是人民法院在法庭上依法對案件進行審理的訴訟活動,包括開庭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休庭評議與宣告判決等階段。③一審結束后,當事人不服一審裁判的,有權提起上訴,啟動二審程序。二審程序是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的裁判程序,與一審程序相似。④由于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因此二審裁判就是終審裁判,當事人不能再上訴。但是,如果當事人認為二審裁判仍確有錯誤,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解答】①④正確,訴訟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訴訟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開庭審理;②錯誤,當事人一旦起訴不一定就意味著訴訟的成立,還需要法院的受理;③錯誤,法庭調查是訴訟過程開庭審理中的核心。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的有關知識,解答本題首先需要學生背過相應的理論知識,結合材料進行選擇即可。7.原告尹某將被告某工程公司訴至法院。某工程公司提出,尹某之弟是該法院的法官,基于同事之間的情誼,主審法官難以不偏不倚審理本案,故申請法院整體回避。后該案由上級法院指定本市的鄰縣法院管轄。如果用一句法律諺語做上述案例的標題,最合適的是( )A.無救濟則無權利B.存疑時有利于被告C.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D.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1)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2)法院審理后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受理立案,受理需要滿足下列條件:①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②有明確的被告;③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④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解答】A不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回避,以保證司法公正,而不是“救濟”與“權利”的關系;B不符合題意,存疑時有利于被告原則是指在刑事訴訟中遇到事實無法查清或查清事實所需成本過高的情況,依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則判決,但材料反映的是程序上的問題,并不涉及事實是否存疑的問題;C不符合題意,“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的意思是享有權利的人應當積極行使權利,若權利人自己都怠于行使權利,則可能失去法律的保護,這屬于訴訟時效的問題,材料不涉及;D符合題意,“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意思是說任何案件的當事人都不可以充當自己案件的法官,否則,他作為裁判者,就不具備道德上的正當性和合法性,這符合案件關于回避的情形。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選擇過程一定要注意選項與題干主旨的相關性。8.訴訟程序是法律規定的解決案件爭訟的步驟和方法。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常可分為四個階段:起訴和受理、審理前的準備、開庭審理、宣判。關于訴訟程序理解正確的是( )①在我國訴訟中均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②被告不提交答辯狀會影響到人民法院審理案件③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④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為級別管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訟訴的基本程序(1)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2)法院審理后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受理立案,受理需要滿足下列條件:①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②有明確的被告;③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④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3)法院受理后向被告送達起訴狀,被告進行答辯。(4)法院安排開庭審理。(5)雙方進行法庭辯論。(6)法院作出判決。【解答】①②錯誤,在我國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均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會影響到人民法院審理案件;③④正確,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為級別管轄。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復習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夯實基礎知識,強化記憶和理解。9.小馬在幼兒園將小朋友咪咪打傷,咪咪的家長將小馬告上法庭。小馬的父母在農村,毫無法律知識,對打官司兩眼一抹黑,于是委托律師陳某幫助小馬進行訴訟。陳某在訴訟中是( )A.法定代理人 B.訴訟代理人C.辯護人 D.原告【分析】本題考查:律師的基本職責和業務范圍(1)律師的職責,簡單的說就是“三個維護”,即: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2)《律師法》第二條強調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解答】ABC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訴訟代理人是指以當事人一方的名義,在法律規定內或者當事人授予的權限范圍內代理實施訴訟行為,接受訴訟行為的人。訴訟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取得并行使訴訟代理權的人,例如未成年人的父母就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委托訴訟代理人的含義和適用范圍根據被代理人的授權委托而發生的訴訟代理,稱為委托訴訟代理。律師可以根據授權作為委托訴訟代理人。本案原告為咪咪,被告為小馬,小馬的父母和咪咪的家長均為法定代理人,律師陳某為訴訟代理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屬于知識的再認,難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復習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夯實基礎知識,強化記憶和理解。10.2020年1月,S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例行檢查時發現某藥店涉嫌銷售假冒的某品牌一次性使用口罩,遂對該藥店作出吊銷營業執照并處2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該藥店對此不服,以購買口罩時口罩批發市場已“一罩難求”,因此,放松了對批發商資質的查驗,不知道其購進的商品侵犯了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為由訴至法院。法院一審判決維持原行政處罰。本案中( )①如該藥店對一審判決不服,隨時可以提起上訴②S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應當對其作出的行政處罰的合法性承擔舉證責任③一審判決生效后,該藥店若不服判決,可以提請行政復議④一審判決生效后,該藥店有申請再審的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舉證責任1、訴訟的基本程序①民事訴訟的程序是起訴、立案、審理、判決、執行。②民事訴訟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原則。2、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又稱“舉證的必要”。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對其提出的主張中須確認的事實依法負有的提出證據的義務。依現代各國民事訴訟制度,舉證責任根據證明對象由雙方當事人分擔,適用“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解答】①錯誤,按照法律規定,對于一審判決不服的,應當自送達判決書次日起算15日內提起上訴,逾期不上訴的,視為放棄訴訟權利;②正確:本案中工商管理部門負有舉證職責,被告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答辯狀;③錯誤,一審判決生效以后,王某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④正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指出,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學生法治意識的核心素養。學生應掌握訴訟的知識。11.2020年4月,律師張明受李某委托處理了一起有關債務問題的訴訟案件。2020年9月,張明又受李某委托,為在一起惡意傷人事件中作為被告的李某的弟弟進行訴訟活動。律師張明在這兩個訴訟活動中分別承擔了( )A.辯護人訴訟代理人B.訴訟代理人辯護人C.訴訟代理人訴訟代理人D.辯護人辯護人【分析】本題考查:律師的基本職責和業務范圍(1)律師的職責,簡單的說就是“三個維護”,即: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2)《律師法》第二條強調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解答】ACD錯誤,B正確,“律師張明受李某委托處理了一起有關債務問題的訴訟案件”承擔了訴訟代理人;“為在一起惡意傷人事件中作為被告的李某的弟弟進行訴訟活動”承擔了辯護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闡明的主旨,并和所學知識對應起來,另一方面運用排除法去除錯誤的選項。12.縣環保局對某化工廠作出了罰款1.2萬元的處罰決定,化工廠對該行政處罰不服,起訴到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行政處罰有效,該化工廠不服判決,上訴至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維持原判。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二審判決后該化工廠不能再上訴②一審判決生效后化工廠不服判決可以上訴③二審后該化工廠可向最高人民法院繼續上訴④一審中的法庭調查是對案件事實的全面調查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①訴訟的程序是起訴、立案、審理、判決、執行。②訴訟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原則。③根據我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相關法律)審判監督程序,又稱再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檢察院對于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職權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重新審判的一種訴訟程序。【解答】①④正確,一審判決行政處罰有效,該化工廠不服判決,上訴至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維持原判,一審中的法庭調查是對案件事實的全面調查,二審判決后該化工廠不能再上訴;②錯誤,一審判決生效前化工廠不服判決可以上訴;③錯誤,二審后該化工廠可向最高人民法院繼續申訴。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旨在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3.我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制。關于兩審終審制理解正確的是( )①一個案件只有經過兩級法院審理裁判才能生效②一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理即告終結③二審時必須是一審的上級法院執行④一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判后當事人就不能對判決、裁定提出異議。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二審終審制:①所謂二審終審制,就是無論什么官司,最多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處理便告終結,官司不能再繼續打下去。②地方任何一級人民法院審判一個尚未審判過的案件,這一審判過程就叫做第一審。第一審法院作出的第一審判或裁定,并不是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不允許上訴的裁定除外)。③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裁定,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請求上級法院重新審判,糾正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或裁定中的錯誤。人民檢察院對于自己提出公訴的案件,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決或裁定有錯誤,也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起訴,要求重審,糾正錯誤。第一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法院,根據當事人或公訴機關的上訴或抗訴,對已經審判過的案件重新審理,重新判決,這一審判過程就稱為第二審。法律規定第二審的目的,是借助第二審,發現和糾正第一審的錯誤,仍然會有當事人對第二審判決、裁定不服,但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決或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到此為止,官司的處理就結束了,當事人不能再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請求重審。④如果當事人對第二審法院所作的判決、裁定不服,只能申訴,不能上訴。申訴不影響第二審判決或裁定的法律效力。需要注意的是,一場官司最多經過兩級法院的處理便告終結,并不是說每一個官司都要經過兩級法院的處理才結束。當事人對第一審人民法院所作的判決、裁定,無論是否滿意,在上訴期內未提出上訴,刑事案件中的人民檢察院也未提起抗訴,期限界滿,判決、裁定就發生法律效力,這樣就不再發生第二審的問題。另外,有些案件中當事人在法院的調解下達成了協議,雙方當事人一旦收下了人民法院的調解書,調解書立即生效,也不會再發生第二審的問題。【解答】①說法錯誤,一場官司最多經過兩級法院的處理便告終結,并不是說每一個官司都要經過兩級法院的處理才能生效;②符合題意,二審終審制,就是無論什么官司,最多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處理便告終結,官司不能再繼續打下去;③符合題意,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裁定,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請求上級法院重新審判,糾正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或裁定中的錯誤,因此二審時必須是一審的上級法院執行;④說法錯誤,如果當事人對第二審法院所作的判決、裁定不服,只能申訴,不能上訴,因此并不是不能提出異議。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二審終審制,考查學生識記和理解相關知識的能力,考生要根據二審終審制的概念、程序作出正確選擇,也可用排除法去除錯誤的選項。14.民事訴訟多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原則。這一規定屬于( )A.地域管轄 B.級別管轄 C.立案管轄 D.行政管轄【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①民事訴訟的程序是起訴、立案、審理、判決、執行。②民事訴訟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原則。【解答】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一般地域管轄是按照當事人的所在地劃分案件管轄法院的,也叫普通管轄。民事訴訟通常實行原告就被告原則,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闡明的主旨,并和所學知識對應起來,另一方面運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15.家住 C 縣的李某到 L 縣辦事,經過一棟高層居民樓時,被從樓上掉下的一塊砧板砸中鼻梁,致鼻梁骨折。由于無人承認是砧板的物主,李某將該棟樓的業主和物業告上法庭。下列對本案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A.李某應向 C 縣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B.業主和物業有權委托律師擔任辯護人C.開庭準備階段要詢問李某是否要求回避D.砧板是哪家掉下的應由李某負責舉證【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①民事訴訟的程序是起訴、立案、審理、判決、執行。②民事訴訟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原則。③原被告可以委托律師擔任辯護人。【解答】A錯誤,李某應向 L 縣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B錯誤,業主和物業有權委托律師擔任代理人,刑事訴訟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律師才能叫辯護人,而業主和物業之間的糾紛屬于民事糾紛,而不是刑事;C正確,開庭準備階段不需要詢問李某是否要求回避;D錯誤,由于無人承認是砧板的物主,李某無法負責舉證。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訴訟的基本程序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6.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公訴案件經過的階段主要有( )①偵查階段②提起公訴階段③法庭調查階段④審判階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分析】本題考查:訴訟的基本程序刑事訴訟主要包括五個階段: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1.立案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報案、控告、舉報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進行審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實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決定是否作為刑事案件交付偵查或審判的訴訟活動;2.偵查指由特定的司法機關為收集、查明、證實犯罪和緝獲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3.起訴有兩種,包括公訴和自訴;4.審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辯雙方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依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對于依法向其提出訴訟請求的刑事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的訴訟活動;5.執行則指刑事執行機關為了實施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確定的內容而進行的活動,在中國,刑事執行的主體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和監獄等。【解答】①②④符合題意,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公訴案件經過的階段主要有偵查階段、提起公訴階段、審判階段;③不符合題意,法庭調查是審判階段的內容之一。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復習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夯實基礎知識,強化記憶和理解。二.材料題(共2小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小區存在多次入室盜竊、小區消防通道長期堵塞、小區內汽車亂停亂放、私拉亂扯電線給車充電等問題。此外,物業公司還拒絕移交本小區的公共收益賬目及資金,涉嫌侵占業主巨額公共利益,引發業主嚴重不滿。小區業主委員會多次與物業溝通無效后,于2024年1月業委會一紙訴狀將物業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受理此案,嚴守程序,公開審理。最終,法院判決物業公司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自身義務,通過在公共區域安裝安防監控等方式維護小區治安,同時加強巡查治理,清理安全隱患,并公開相關賬目,向原告返還小區公共收益70萬元。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說明本案中法院依法維護業主合法權益的路徑。【分析】本題要求學生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說明本案中法院依法維護業主合法權益的路徑。“小區業主委員會多次與物業溝通無效后,于2024年1月業委會一紙訴狀將物業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受理此案,嚴守程序,公開審理”,可聯系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嚴守訴訟程序;“最終,法院判決物業公司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自身義務,通過在公共區域安裝安防監控等方式維護小區治安,同時加強巡查治理,清理安全隱患,并公開相關賬目,向原告返還小區公共收益70萬元”,可聯系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判決結果切實維護了業主的合法財產權、生命健康權、知情權和監督權。【解答】①法院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公開審理,保證審判權的公正行使,判決結果切實維護了業主的合法財產權、生命健康權、知情權和監督權。②法院對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了該小區業主的訴權。法院嚴守訴訟程序,可以維護小區業主的訴訟權利。【點評】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試題,主要按以下思路進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題。這是解題的基礎,可有效避免“文不對題”、“答非所問”的現象。第二步,圍繞主題,回歸教材。以試題反映出的問題為中心與教材聯系,找出材料與教材的“結合點”。第三步,緊扣題意,合理作答。通常,我們只要將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與材料一一對應,用理論分析材料即可。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某小區某棟9層住宅樓業主商議加裝電梯,44戶業主中有36戶業主同意。居住于3樓、年近八旬的業主郭某因有異議未參與出資。電梯投入使用后,郭某提出,希望在補交相應集資款后使用電梯。但36戶業主認為,郭某前期因對加裝電梯有異議,干擾加裝電梯,導致工程延誤了一年多,因此反對其使用。郭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支持了郭某的請求,36戶業主深感不解。假如你是法院工作人員,請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解答上述36戶業主的困惑。【分析】本題從法院工作人員的角度,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解答上述36戶業主的困惑。本案中,”年近八旬的業主郭某因有異議未參與出資。電梯投入使用后,郭某提出,希望在補交相應集資款后使用電梯”,可聯系依據民法典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則,在郭某支付增設電梯集資款后,應允許其使用電梯;“郭某前期因對加裝電梯有異議,干擾加裝電梯,導致工程延誤了一年多,因此反對其使用”,可聯系處理相鄰關系應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郭某使用電梯,不會導致其他相鄰方業主使用電梯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解答】①依據民法典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則,年近八旬的郭某在商議加裝電梯期間提出異議屬于合理利益訴求,確有使用電梯的客觀需要,在郭某支付增設電梯集資款后,應允許其使用電梯。②處理相鄰關系應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郭某使用電梯,不會導致其他相鄰方業主使用電梯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關鍵在于準確理解題意和掌握教材知識。第一步,審設問:明確知識限定范圍、設問角度、主題等;第二步,審材料:分層次,找關鍵句子、詞語,可根據標點符號劃分層次,根據關鍵句子、詞語準確把握材料信息;第三步,組答案:根據關鍵句子、詞語,分析其體現的教材知識,理論與材料相結合加以分析說明。聲明:試題解析著作權屬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日期:2025/2/23 11:18:27;用戶:吉林省撫松縣第五中學;郵箱:fsd5z@;學號:43913045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