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末檢測試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魯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末檢測試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魯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期末檢測試卷二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2023·山西太原期中)讀“山地垂直帶譜圖”,完成1~2題。
1.可能位于溫帶地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座山峰所在地區,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別是(  )
A.甲、乙 B.乙、丙
C.丁、丙 D.丁、甲
(2023·天津河東區期末)下圖為“太平洋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太平洋海域(  )
A.①洋流受東北信風影響,自東向西流
B.②洋流比流經海域的水溫低,為寒流
C.③與④洋流的成因相同、性質也相同
D.中低緯度海區的洋流均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4.甲海域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  )
A.陸地氣溫比較低,導致水汽冷凝
B.氣候炎熱,空氣上升,水汽易凝結
C.暖流流經,使所經地區增溫增濕
D.寒流流經,使當地空氣受冷凝結
(2024·江蘇宿遷月考)下圖為“某次科考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5~6題。
5.若船只從A處出發時間是2月,經過6個月過B處到達C處。此時C處可能發生的現象是(  )
A.海洋向大氣補充熱量
B.大氣向海洋補充熱量
C.大氣和海洋未發生任何聯系
D.此時C處為春季,海洋無法向大氣補充熱量
6.圖中海—氣相互作用較活躍的是(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2023·江蘇南通月考)每年隨著干、濕季節的變化,東非高原上數以百萬計的野生食草動物就會組成一支壯觀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在坦桑尼亞的賽倫蓋蒂國家公園和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間來回遷徙。下圖是“該地食草野生動物遷徙路線圖”。據此完成7~8題。
7.當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時,當地正受(  )
A.西風帶控制 B.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C.信風帶控制 D.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8.野生食草動物從②地遷徙到③地的時間可能是(  )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2023·山東泰安模擬)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是北極苔原的“殘留片段”,位于海拔2 000~2 500 m處,以灌木苔原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原先位于長白山苔原帶西坡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斷上侵,原有的灌木苔原開始萎縮退化。下圖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與環境因子變化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
9.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最容易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區域是(  )
A.較低海拔的緩坡地帶
B.較低海拔的陡坡地帶
C.較高海拔的緩坡地帶
D.較高海拔的陡坡地帶
10.草本植物入侵后會導致當地(  )
A.生物量增加 B.生物耗水量增加
C.土壤水分降低 D.土壤肥力降低
11.從苔原物種相似性來看,下列山地與長白山有較大相似性的是(  )
A.岡底斯山 B.喜馬拉雅山
C.阿爾泰山 D.橫斷山脈
(2024·湖南長沙月考)徐先生在下班途中發現,某月每天17:50(北京時間)經過同一路段時,太陽均位于前方,且該月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下圖示意徐先生從公司到家的下班路線。據此完成12~14題。
12.該月最可能是(  )
A.4月 B.6月 C.8月 D.10月
13.材料所述的徐先生經過的路段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此月該地晝長夜短且晝漸長夜漸短
B.此月該地日出東偏北的角度漸小
C.從家到公司先向東北最后一直向東
D.此月當地正午太陽高度先增大后減小
(2023·江西贛州期中)下圖為“我國某地夏季某日天氣系統示意圖”,甲、乙、丙、丁四地為該天氣系統控制下的四個城市。讀圖,完成15~16題。
15.下面天氣系統的氣壓分布狀況與該地相符的是(  )
16.有關甲、乙、丙、丁四城市天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城市天氣晴朗
B.乙城市空氣質量比甲城市好
C.丙城市吹偏北風
D.丙城市比丁城市氣溫日較差大
(2023·甘肅白銀期中)下圖為“某地地層分布俯視圖”。據此完成17~18題。
17.圖示河流東岸地層形成過程中,地殼運動情況是(  )
A.上升-下降-上升 B.下降-上升-下降
C.一直上升 D.一直下降
18.若地層年齡T3>T2>T1,則該地最可能是(  )
A.向斜谷 B.背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山
(2024·陜西西安調研)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及中部的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的現象。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及中部的表層海水溫度大范圍持續異常偏低的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對西北太平洋柔魚(又名“魷魚”)漁業資源的分布和漁獲量有較大影響(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9~20題。
19.當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時,赤道附近太平洋的大氣環流為(  )
20.與厄爾尼諾年相比,拉尼娜年西北太平洋柔魚(  )
A.分布緯度范圍擴大 B.分布緯度位置不變
C.漁獲量相對增加 D.漁獲量相對減少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2023·山東菏澤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山東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為深入理解地球運動意義展開了實踐探究活動。該小組成員觀察到該校操場O處(下圖)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桿,OP表示正午時旗桿在地面的影子,其長短隨季節變化而變化。M處有一棵樹,OM垂直于OP。春分日,該小組成員測得當地正午太陽高度為55°,北京時間12:16時旗桿影子位于OP位置。
(1)計算該中學的地理坐標并描述該校自春分日后一周內的晝夜長短狀況及變化特點。(4分)
(2)圖中M處的樹位于旗桿的________方向。描述當旗桿影子OP最長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4分)
(3)請幫助該小組繪出OP最短時晝夜分布圖(要求:在下圖中繪出晨昏線,用陰影表示夜半球)。(4分)
2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丹霞地貌發育于近水平層狀紫紅色砂巖、礫巖上,巖層垂直斷裂發生風化、侵蝕等多種地質作用,形成赤壁陡崖、山峰、峽谷等地貌。環崖丹霞是一種獨特的丹霞地貌,以弧形環崖壁為特色,四川馬邊是我國環崖丹霞的典型分布區之一。古地質時期四川馬邊發育有堅硬且垂直節理發育的紅色砂巖和松軟的頁巖,后經地殼抬升、外力侵蝕等地質作用,區域地貌形態發生明顯改變,形成環崖丹霞。下圖示意四川馬邊環崖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
(1)指出階段一時期河流多曲流的原因。(2分)
(2)在四川馬邊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中,河谷兩側地層受侵蝕程度不同,分析其原因。(6分)
(3)四川馬邊丹霞地貌具有“環崖、壁陡”的特征,描述該特征的形成過程。(6分)
23.(2024·遼寧沈陽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下圖示意2022年11月15日9時世界局部地區海平面風向、風速(箭頭越長風速越大)。
(1)繪制AB沿線氣壓垂直剖面示意圖。(3分)
(2)判斷英國西部沿海地區的鋒面系統,并說明理由。(5分)
(3)指出圖中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概率最大的地區,并分析原因。(4分)
24.(2023·廣東梅州開學考試)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苽惏鸵陨蠟橹?、上游,以下到與巴拉那河交匯處為下游。巴拉圭河上游位于起伏的巴西高原,中下游均位于低洼的巴拉圭平原,流域內地表多為黏重的土壤。巴拉圭河流量季節變化較大,科倫巴以上河段汛期一般為每年的1~3月,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一般為每年的6~8月。圖1為巴拉那-巴拉圭河流域圖,圖2為科倫巴附近氣候統計圖。
(1)說明科倫巴以上河段與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處于不同時期的主要原因。(6分)
(2)巴拉圭河科倫巴以下河段水體透明度高,試說明其原因。(6分)
期末檢測試卷二
1.B 2.D [第1題,甲山麓植被類型為常綠闊葉林,則判斷該山地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A錯;乙山麓植被類型為落葉闊葉林,則判斷該山地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區,B對;丙山麓植被類型為針葉林,則判斷該山地位于亞寒帶地區,C錯;丁山麓植被類型為苔原,則判斷該山地位于寒帶地區,D錯。故選B。第2題,緯度越低,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越小,反之越大。甲山地在亞熱帶地區,緯度最低,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最?。欢∩降卦诤畮У貐^,緯度最高,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最大。故選D。]
3.A 4.D [第3題,讀圖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是北赤道暖流,是在東北信風的作用下形成的,A正確;②是日本暖流,比流經海域水溫高,B錯誤;③是北太平洋暖流,④是西風漂流,二者都是在盛行西風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洋流性質不同,后者是寒流,C錯誤;中低緯度海區的洋流,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D錯誤。第4題,甲海域位于南美洲西岸,其夏季多霧是由于秘魯寒流流經,使當地較暖的空氣遇到較冷的洋面后水汽凝結形成的,D正確,C錯誤;夏季陸地升溫快,氣溫應較高,A錯誤;甲在南回歸線附近,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B錯誤。]
5.A 6.B [第5題,船只到達C處時,是北半球夏季,海水溫度高,海洋向大氣補充熱量。第6題,一般情況下,海水溫度越高,?!獨庀嗷プ饔迷交钴S,②處位于赤道海域,海水獲得的熱量較多,海水溫度較高,因此②處?!獨庀嗷プ饔幂^活躍。]
7.D 8.B [第7題,東非高原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當①地水草豐美時,是該地的濕季,此時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D正確;該地緯度低,不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控制,A、B錯誤;受信風帶控制時,該地降水較少,C錯誤。第8題,當地熱帶草原氣候區的水草豐美程度受赤道低氣壓帶移動影響,野生食草動物從②地遷徙到③地,③地是當地動物遷徙的最北位置,表明赤道低氣壓帶移至最北位置附近,應該在7~8月,B符合題意。]
9.B 10.D 11.C [第9題,根據材料可知,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位于海拔2 000~2 500 m處。讀圖可知,草本植物入侵的最低海拔為2 140~2 150 m,且入侵程度為重度入侵,該海拔范圍對應的坡角為30°~35°。故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最容易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區域是較低海拔的陡坡地帶。第10題,讀圖可知,草本植物無入侵處土壤有機質含量最高,隨著入侵程度加大,土壤有機質含量不斷降低,故草本植物入侵后會導致當地土壤肥力降低,D正確。第11題,根據材料可知,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是北極苔原的“殘留片段”,結合其所處緯度可知,阿爾泰山應該有相似的物種。]
12.C 13.C 14.B [第12題,該地相同時間的太陽高度逐日降低,說明該月太陽直射點在向南移動。而材料中時間為北京時間17:50,該地經度為125°E,因此該地地方時為18:10,晝長夜短,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但向南移動,C正確。第13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徐先生觀察太陽時的地方時為18:10,太陽應位于西北方向;結合材料可知,途中太陽均位于前方,因此徐先生應朝西北方向行走;結合圖可知,在下班途中,③路段朝向西北方向,①②④路段朝向西南方向,故選C。第14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該月最可能是8月,該地位于北半球,因此此月該地晝長夜短且晝漸短夜漸長,A錯誤;由于該月晝長不斷變短,因此該地日出東偏北的角度漸小,B正確;從家到公司先向東北再向東南最后再向東北方向,C錯誤;由于此月太陽直射點不斷南移,因此當地正午太陽高度在此月是不斷減小的,D錯誤。]
15.A 16.D [第15題,根據圖中天氣系統符號可判斷出該天氣系統為暖鋒,暖鋒一般分布在低氣壓中心右側的低壓槽處,因此甲處靠近低氣壓中心,等壓線凸向氣壓值高的方向,A正確。第16題,從圖中可知,甲城市位于低氣壓中心附近,多陰雨天氣,A錯誤;甲、乙兩城市都位于低壓槽處,天氣差別不大,空氣質量差別不大,B錯誤;丙城市位于暖鋒鋒后,吹偏南風,C錯誤;丙城市位于暖鋒鋒后,天氣晴朗,氣溫日較差大,丁城市位于暖鋒鋒前,為陰雨天氣,氣溫日較差小,因此丙城市比丁城市氣溫日較差大,D正確。]
17.B 18.A [第17題,結合圖可知,河流東岸缺少巖層T4,表明該岸地層接觸關系為不整合接觸;河流兩岸地殼先下降沉積了T1、T2、T3三個地層,在T4地層形成時期東岸地殼上升,處于較高位置沒有接受沉積或沉積物被侵蝕,缺失地層T4;后期東岸地殼下降接受沉積,形成T5地層,故選B。第18題,根據題干,地層年齡T3>T2>T1,讀圖可知,該地中心巖層較新,兩側巖層較老,為向斜,河流發育在河谷中,所以,該地可能是向斜谷,A對。]
19.A 20.C [第19題,厄爾尼諾年,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及中部的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升高。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水溫升高,上升氣流增強;西部水溫較低,下沉氣流增強,A符合題意。第20題,讀圖可知,與厄爾尼諾年相比,拉尼娜年西北太平洋柔魚分布緯度范圍變小,A、B錯誤;單位漁區面積漁獲量厄爾尼諾年每天1~2.2噸,拉尼娜年每天1.3~4.6噸,拉尼娜年西北太平洋漁獲量相對增加,C正確、D錯誤。]
21.(1)地理坐標:(35°N,116°E)。晝長夜短,晝漸長夜漸短。
(2)正東 分布規律: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的各緯度地區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
解析 (1)正午地方時為12:00,由材料可知,該地正午北京時間為12:16,北京時間為120°E的地方時,所以推測此處位于120°E的西側,并且相差4度,為116°E。春分日,該小組成員測得當地正午太陽高度為55°,根據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可知,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90°-緯度差=55°,由于赤道為0度,此處又是北半球,所以此處的緯度為35°N,故該中學的地理坐標為(35°N,116°E)。春分日后,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動,一周內此地晝長夜短,晝漸長夜漸短。(2)OP為旗桿正午的影子,春分日此地的正午太陽位于南方,影子朝向北方,OM垂直于OP,所以M處的樹位于旗桿的正東方向。當旗桿影子OP最長時,說明此地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為冬至日,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地區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OP最短時說明此地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為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
22.(1)地形平坦、地勢起伏較??;河流以側蝕作用為主。
(2)兩側巖石巖性不同,河谷北側為相對堅硬的砂巖,河谷南側為相對松軟的頁巖。兩側地質構造不同,河谷北側為向斜槽部,巖層緊實,不易遭受侵蝕;河谷南側為背斜頂部,裂隙發育,易受侵蝕。
(3)曲流發育,逐漸形成多個半環狀河灣(河岸);地殼抬升,河流下切侵蝕加強,河谷不斷加深,形成深切曲流;巖層垂直節理發育,巖石沿垂直節理崩塌、后退、形成較陡崖壁。
23.(1)
(2)暖鋒。圖中AB沿線附近氣流呈逆時針輻合,是低壓中心;英國西部風向出現明顯的切變(風向變化明顯),說明該地有鋒面;且該地位于低壓中心東側(該鋒面是由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運動/鋒面向東北方向運動),為暖鋒。
(3)乙。乙地在鋒面附近冷氣團一側(暖鋒的鋒前),是雨區。
24.(1)科倫巴以上河段主要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夏季(1~3月)降水量大,為濕季,河流流量大,汛期為每年的1~3月;沿岸沼澤面積大,對河流流量的調節作用明顯,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推后(滯后)時間較長,為每年的6~8月。
(2)中上游流經沼澤濕地,下游流經平原,流速緩慢,利于泥沙沉積;沼澤濕地對水體過濾、凈化;流域內土壤黏重,水土流失弱等。(共55張PPT)
期末檢測試卷二
(2023·山西太原期中)讀“山地垂直帶譜圖”,完成1~2題。
選擇題
1.可能位于溫帶地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甲山麓植被類型為常綠闊葉林,則判斷該山地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A錯;
乙山麓植被類型為落葉闊葉林,則判斷該山地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區,B對;
丙山麓植被類型為針葉林,則判斷該山地位于亞寒帶地區,C錯;
丁山麓植被類型為苔原,則判斷該山地位于寒帶地區,D錯。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山西太原期中)讀“山地垂直帶譜圖”,完成1~2題。
2.四座山峰所在地區,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別是
A.甲、乙 B.乙、丙
C.丁、丙 D.丁、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緯度越低,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越小,反之越大。甲山地在亞熱帶地區,緯度最低,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最??;丁山地在寒帶地區,緯度最高,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最大。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天津河東區期末)右圖為“太平洋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太平洋海域
A.①洋流受東北信風影響,自東向西流
B.②洋流比流經海域的水溫低,為寒流
C.③與④洋流的成因相同、性質也相同
D.中低緯度海區的洋流均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讀圖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是北赤道暖流,是在東北信風的作用下形成的,A正確;
②是日本暖流,比流經海域水溫高,B錯誤;
③是北太平洋暖流,④是西風漂流,二者都是在盛行西風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洋流性質不同,后者是寒流,C錯誤;
中低緯度海區的洋流,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天津河東區期末)右圖為“太平洋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4.甲海域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
A.陸地氣溫比較低,導致水汽冷凝
B.氣候炎熱,空氣上升,水汽易凝結
C.暖流流經,使所經地區增溫增濕
D.寒流流經,使當地空氣受冷凝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甲海域位于南美洲西岸,其夏季多霧是由于秘魯寒流流經,使當地較暖的空氣遇到較冷的洋面后水汽凝結形成的,D正確,C錯誤;
夏季陸地升溫快,氣溫應較高,A錯誤;
甲在南回歸線附近,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江蘇宿遷月考)右圖為“某次科考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5~6題。
5.若船只從A處出發時間是2月,經過6個月過B處到達C處。此時C處可能發生的現象是
A.海洋向大氣補充熱量
B.大氣向海洋補充熱量
C.大氣和海洋未發生任何聯系
D.此時C處為春季,海洋無法向大氣補充熱量

船只到達C處時,是北半球夏季,海水溫度高,海洋向大氣補充熱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江蘇宿遷月考)右圖為“某次科考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5~6題。
6.圖中?!獨庀嗷プ饔幂^活躍的是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一般情況下,海水溫度越高,海—氣相互作用越活躍,②處位于赤道海域,海水獲得的熱量較多,海水溫度較高,因此②處?!獨庀嗷プ饔幂^活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江蘇南通月考)每年隨著干、濕季節的變化,東非高原上數以百萬計的野生食草動物就會組成一支壯觀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在坦桑尼亞的賽倫蓋蒂國家公園和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間來回遷徙。下圖是“該地食草野生動物遷徙路線圖”。據此完成7~8題。
7.當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時,當地正受
A.西風帶控制
B.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C.信風帶控制
D.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東非高原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當①地水草豐美時,是該地的濕季,此時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D正確;
該地緯度低,不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控制,A、B錯誤;
受信風帶控制時,該地降水較少,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江蘇南通月考)每年隨著干、濕季節的變化,東非高原上數以百萬計的野生食草動物就會組成一支壯觀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在坦桑尼亞的賽倫蓋蒂國家公園和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間來回遷徙。下圖是“該地食草野生動物遷徙路線圖”。據此完成7~8題。
8.野生食草動物從②地遷徙到③地的時間可能是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當地熱帶草原氣候區的水草豐美程度受赤道低氣壓帶移動影響,野生食草動物從②地遷徙到③地,③地是當地動物遷徙的最北位置,表明赤道低氣壓帶移至最北位置附近,應該在7~8月,B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山東泰安模擬)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是北極苔原的“殘留片段”,位于海拔2 000~2 500 m處,以灌木苔原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原先位于長白山苔原帶西坡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斷上侵,原有的灌木苔原開始萎縮退化。下圖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與環境因子變化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
9.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
最容易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區域是
A.較低海拔的緩坡地帶
B.較低海拔的陡坡地帶
C.較高海拔的緩坡地帶
D.較高海拔的陡坡地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根據材料可知,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位于海拔2 000~2 500 m處。讀圖可知,草本植物入侵的最低海拔為2 140~2 150 m,且入侵程度為重度入侵,該海拔范圍對應的坡角為30°~35°。故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最容易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區域是較低海拔的陡坡地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山東泰安模擬)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是北極苔原的“殘留片段”,位于海拔2 000~2 500 m處,以灌木苔原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原先位于長白山苔原帶西坡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斷上侵,原有的灌木苔原開始萎縮退化。下圖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與環境因子變化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
10.草本植物入侵后會導致當地
A.生物量增加
B.生物耗水量增加
C.土壤水分降低
D.土壤肥力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讀圖可知,草本植物無入侵處土壤有機質含量最高,隨著入侵程度加大,土壤有機質含量不斷降低,故草本植物入侵后會導致當地土壤肥力降低,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山東泰安模擬)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是北極苔原的“殘留片段”,位于海拔2 000~2 500 m處,以灌木苔原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原先位于長白山苔原帶西坡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斷上侵,原有的灌木苔原開始萎縮退化。下圖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與環境因子變化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
11.從苔原物種相似性來看,下列山地與
長白山有較大相似性的是
A.岡底斯山 B.喜馬拉雅山
C.阿爾泰山 D.橫斷山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根據材料可知,長白山的山地苔原帶是北極苔原的“殘留片段”,結合其所處緯度可知,阿爾泰山應該有相似的物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湖南長沙月考)徐先生在下班途中發現,某月每天17:50(北京時間)經過同一路段時,太陽均位于前方,且該月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下圖示意徐先生從公司到家的下班路線。據此完成12~14題。
12.該月最可能是
A.4月   B.6月   C.8月   D.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該地相同時間的太陽高度逐日降低,說明該月太陽直射點在向南移動。而材料中時間為北京時間17:50,該地經度為125°E,因此該地地方時為18:10,晝長夜短,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但向南移動,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湖南長沙月考)徐先生在下班途中發現,某月每天17:50(北京時間)經過同一路段時,太陽均位于前方,且該月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下圖示意徐先生從公司到家的下班路線。據此完成12~14題。
13.材料所述的徐先生經過的路段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結合上題分析可知,徐先生觀察太陽時的地方時為18:10,太陽應位于西北方向;結合材料可知,途中太陽均位于前方,因此徐先生應朝西北方向行走;結合圖可知,在下班途中,③路段朝向西北方向,①②④路段朝向西南方向,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湖南長沙月考)徐先生在下班途中發現,某月每天17:50(北京時間)經過同一路段時,太陽均位于前方,且該月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下圖示意徐先生從公司到家的下班路線。據此完成12~14題。
14.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此月該地晝長夜短且晝漸長夜漸短
B.此月該地日出東偏北的角度漸小
C.從家到公司先向東北最后一直向東
D.此月當地正午太陽高度先增大后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結合上題分析可知,該月最可能是8月,該地位于北半球,因此此月該地晝長夜短且晝漸短夜漸長,A錯誤;
由于該月晝長不斷變短,因此該地日出東偏北的角度漸小,B正確;
從家到公司先向東北再向東南最后再向東北方向,C錯誤;
由于此月太陽直射點不斷南移,因此當地正午太陽高度在此月是不斷減小的,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江西贛州期中)右圖為“我國某地夏季某日天氣系統示意圖”,甲、乙、丙、丁四地為該天氣系統控制下的四個城市。讀圖,完成15~16題。
15.下面天氣系統的氣壓分布狀況與該地相符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根據圖中天氣系統符號可判斷出該天氣系統為暖鋒,暖鋒一般分布在低氣壓中心右側的低壓槽處,因此甲處靠近低氣壓中心,等壓線凸向氣壓值高的方向,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江西贛州期中)下圖為“我國某地夏季某日天氣系統示意圖”,甲、乙、丙、丁四地為該天氣系統控制下的四個城市。讀圖,完成15~16題。
16.有關甲、乙、丙、丁四城市天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城市天氣晴朗
B.乙城市空氣質量比甲城市好
C.丙城市吹偏北風
D.丙城市比丁城市氣溫日較差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從圖中可知,甲城市位于低氣壓中心附近,多陰雨天氣,A錯誤;
甲、乙兩城市都位于低壓槽處,天氣差別不大,空氣質量差別不大,B錯誤;
丙城市位于暖鋒鋒后,吹偏南風,C錯誤;
丙城市位于暖鋒鋒后,天氣晴朗,氣溫日較差大,丁城市位于暖鋒鋒前,為陰雨天氣,氣溫日較差小,因此丙城市比丁城市氣溫日較差大,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甘肅白銀期中)右圖為“某地地層分布俯視圖”。據此完成17~18題。
17.圖示河流東岸地層形成過程中,地殼運動情況是
A.上升-下降-上升
B.下降-上升-下降
C.一直上升
D.一直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結合圖可知,河流東岸缺少巖層T4,表明該岸地層接觸關系為不整合接觸;河流兩岸地殼先下降沉積了T1、T2、T3三個地層,在T4地層形成時期東岸地殼上升,處于較高位置沒有接受沉積或沉積物被侵蝕,缺失地層T4;后期東岸地殼下降接受沉積,形成T5地層,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甘肅白銀期中)右圖為“某地地層分布俯視圖”。據此完成17~18題。
18.若地層年齡T3>T2>T1,則該地最可能是
A.向斜谷 B.背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山

根據題干,地層年齡T3>T2>T1,讀圖可知,該地中心巖層較新,兩側巖層較老,為向斜,河流發育在河谷中,所以,該地可能是向斜谷,A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陜西西安調研)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及中部的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的現象。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及中部的表層海水溫度大范圍持續異常偏低的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對西北太平洋柔魚(又名“魷魚”)漁業資源的分布和漁獲量有較大影響(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9~2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19.當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時,赤道附近太平洋的大氣環流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厄爾尼諾年,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及中部的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升高。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水溫升高,上升氣流增強;西部水溫較低,下沉氣流增強,A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陜西西安調研)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及中部的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的現象。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及中部的表層海水溫度大范圍持續異常偏低的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對西北太平洋柔魚(又名“魷魚”)漁業資源的分布和漁獲量有較大影響(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9~20題。
20.與厄爾尼諾年相比,拉尼娜年西北太平洋柔魚
A.分布緯度范圍擴大
B.分布緯度位置不變
C.漁獲量相對增加
D.漁獲量相對減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讀圖可知,與厄爾尼諾年相比,拉尼娜年西北太平洋柔魚分布緯度范圍變小,A、B錯誤;
單位漁區面積漁獲量厄爾尼諾年每天1~2.2噸,拉尼娜年每天1.3~4.6噸,拉尼娜年西北太平洋漁獲量相對增加,C正確、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1.(2023·山東菏澤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東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為深入理解地球運動意義展開了實踐探究活動。該小組成員觀察到該校操場O處(下圖)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桿,OP表示正午時旗桿在地面的影子,其長短隨季節變化而變化。M處有一棵樹,OM垂直于OP。春分日,該小組成員測得當地正午太陽高度為55°,北京時間12:16時旗桿影子位于OP位置。
(1)計算該中學的地理坐標并描述該校自春分日后一周內的晝夜長短狀況及變化特點。
答案 地理坐標:(35°N,116°E)。晝長夜短,晝漸長夜漸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正午地方時為12:00,由材料可知,該地正午北京時間為12:16,北京時間為120°E的地方時,所以推測此處位于120°E的西側,并且相差4度,為116°E。春分日,該小組成員測得當地正午太陽高度為55°,
根據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可知,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90°-緯度差=55°,由于赤道為0度,此處又是北半球,所以此處的緯度為35°N,故該中學的地理坐標為(35°N,116°E)。春分日后,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動,一周內此地晝長夜短,晝漸長夜漸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圖中M處的樹位于旗桿的______方向。描述當旗桿影子OP最長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
正東
答案 分布規律: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的各緯度地區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OP為旗桿正午的影子,春分日此地的正午太陽位于南方,影子朝向北方,OM垂直于OP,所以M處的樹位于旗桿的正東方向。當旗桿影子OP最長時,說明此地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為冬至日,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地區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3)請幫助該小組繪出OP最短時晝夜分布圖(要求:在下圖中繪出晨昏線,用陰影表示夜半球)。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OP最短時說明此地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為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霞地貌發育于近水平層狀紫紅色砂巖、礫巖上,巖層垂直斷裂發生風化、侵蝕等多種地質作用,形成赤壁陡崖、山峰、峽谷等地貌。環崖丹霞是一種獨特的丹霞地貌,以弧形環崖壁為特色,四川馬邊是我國環崖丹霞的典型分布區之一。古地質時期四川
非選擇題
馬邊發育有堅硬且垂直節理發育的紅色砂巖和松軟的頁巖,后經地殼抬升、外力侵蝕等地質作用,區域地貌形態發生明顯改變,形成環崖丹霞。右圖示意四川馬邊環崖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1)指出階段一時期河流多曲流的原因。
答案 地形平坦、地勢起伏較小;河流以側蝕作用為主。
(2)在四川馬邊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中,河谷兩側地層受侵蝕程度不同,分析其原因。
答案 兩側巖石巖性不同,河谷北側為相對堅硬的砂巖,河谷南側為相對松軟的頁巖。兩側地質構造不同,河谷北側為向斜槽部,巖層緊實,不易遭受侵蝕;河谷南側為背斜頂部,裂隙發育,易受侵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3)四川馬邊丹霞地貌具有“環崖、壁陡”的特征,描述該特征的形成過程。
答案 曲流發育,逐漸形成多個半環狀河灣(河岸);地殼抬升,河流下切侵蝕加強,河谷不斷加深,形成深切曲流;巖層垂直節理發育,巖石沿垂直節理崩塌、后退、形成較陡崖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3.(2024·遼寧沈陽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圖示意2022年11月15日9時世界局部地區海平面風向、風速(箭頭越長風速越大)。
(1)繪制AB沿線氣壓垂直剖面示意圖。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由圖可知,AB沿線地區表現為逆時針向內輻合的渦旋,故其為北半球氣旋,即低壓中心,所以AB沿線地區氣壓垂直剖面為低壓區,低壓區的等壓面表現為下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判斷英國西部沿海地區的鋒面系統,并說明理由。
答案 暖鋒。圖中AB沿線附近氣流呈逆時針輻合,是低壓中心;英國西部風向出現明顯的切變(風向變化明顯),說明該地有鋒面;且該地位于低壓中心東側(該鋒面是由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運動/鋒面向東北方向運動),為暖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由英國西部沿海地區位于北半球鋒面氣旋的東部,可判斷其受暖鋒系統影響。理由:由圖中AB沿線氣流運動形勢為逆時針向內輻合的渦旋可知,此處為北半球氣旋系統,即低壓中心;氣旋東西兩側有明顯的切變,即風向發生明顯改變,因此兩側出現鋒面,故該系統為北半球鋒面氣旋系統;
英國西部沿海地區位于該系統的東側,東側風向發生明顯改變處(即鋒線所在地),其兩側氣流運動為從南部吹來的暖空氣主動向北運動,遇到北部的冷氣團,相遇后形成鋒面,故此鋒面為暖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3)指出圖中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概率最大的地區,并分析原因。
答案 乙。乙地在鋒面附近冷氣團一側(暖鋒的鋒前),是雨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由上題分析可知,英國西部沿海地區受暖鋒控制,乙地位于暖鋒鋒前,是雨區,故其降水概率最大。從圖中可以看出,甲處位于鋒面氣旋的暖氣團一側,受單一暖氣團控制,天氣晴朗;丙地和丁地遠離氣旋中心,天氣形勢比較穩定,降水概率較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4.(2023·廣東梅州開學考試)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科倫巴以上為中、上游,以下到與巴拉那河交匯處為下游。巴拉圭河上游位于起伏的巴西高原,中下游均位于低洼的巴拉圭平原,流域內地表多為黏重的土壤。巴拉圭河流量季節變化較大,科倫巴以上河段汛期一般為每年的1~3月,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一般為每年的6~8月。圖1為巴拉那-巴拉圭河流域圖,圖2為科倫巴附近氣候統計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1)說明科倫巴以上河段與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處于不同時期的主要原因。
答案 科倫巴以上河段主要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夏季(1~3月)降水量大,為濕季,河流流量大,汛期為每年的1~3月;沿岸沼澤面積大,對河流流量的調節作用明顯,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推后(滯后)時間較長,為每年的6~8月。
(2)巴拉圭河科倫巴以下河段水體透明度高,試說明其原因。
答案 中上游流經沼澤濕地,下游流經平原,流速緩慢,利于泥沙沉積;沼澤濕地對水體過濾、凈化;流域內土壤黏重,水土流失弱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安图县| 南昌市| 凤阳县| 华安县| 云霄县| 保定市| 祁东县| 黄浦区| 青海省| 阜城县| 藁城市| 大港区| 罗甸县| 淳安县| 五指山市| 铁力市| 广州市| 越西县| 湾仔区| 商河县| 遂溪县| 大方县| 卓尼县| 准格尔旗| 五大连池市| 莱阳市| 高碑店市| 塘沽区| 醴陵市| 九台市| 广西| 古浪县| 革吉县| 都匀市| 阿坝| 鄂伦春自治旗| 罗甸县| 武隆县| 平果县|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