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中檢測試卷(課件 練習,共2份)魯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中檢測試卷(課件 練習,共2份)魯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期中檢測試卷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2023·海南海口月考)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身體狀況良好,“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1~3題。
1.“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當日,與內蒙古相比,海南(  )
A.公轉角速度更小
B.正午太陽高度更大
C.自轉線速度更小
D.白晝時間更長
2.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著陸時,國際標準時間為(  )
A.2022年4月16日1時56分
B.2022年4月17日10時56分
C.2022年4月16日2時56分
D.2022年4月17日11時56分
3.三位航天員重返地面時,與北京處于同一日期的范圍占全球的比例為(  )
A.小于1/3 B.約為7/12
C.約為3/4 D.大于4/5
(2024·福建三明階段練習)圖1為九華山上天臺峰西側的“大鵬聽經石”,該巖石是由花崗巖經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4.“大鵬聽經石”景點的巖石類型屬于圖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大鵬聽經石”景觀形成的地質過程是(  )
A.巖漿噴出—地殼抬升—外力作用
B.地殼抬升—巖漿入侵—外力作用
C.巖漿入侵—地殼抬升—外力作用
D.巖漿噴出—外力作用—地殼抬升
(2023·江蘇泰州期末)下圖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區某月等溫線(單位:℃)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
6.導致甲、乙兩地氣溫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差異
C.地形起伏 D.洋流性質
7.圖示季節,影響圣地亞哥的大氣環流是(  )
A.東南信風 B.副熱帶高氣壓帶
C.盛行西風 D.東南季風
8.圖中西南沿海地區海岸線曲折,多幽深的峽灣,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斷裂下陷 B.火山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2023·山東威海月考)下圖示意某地區河谷剖面。據此完成9~10題。
9.依據圖示信息推測(  )
A.甲處位于河流凸岸,乙處位于河流凹岸
B.甲處侵蝕嚴重,乙處堆積嚴重
C.甲處河水較深,乙處河水較淺
D.甲處河岸陡峭,乙處河岸平緩
10.圖中①②③④,由老到新的排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2024·吉林長春月考)讀“世界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11~13題。
11.⑤氣候類型是(  )
A.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
12.下列氣候類型成因和②相似的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13.①氣候南北跨越的緯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所在陸地南北跨度大
B.受東部高大山脈阻擋
C.副熱帶高氣壓帶強盛
D.受沿岸洋流影響較強
(2023·山東菏澤期末)烏魯木齊河發源于天山主脈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蝕山前沖積扇從而在河流東西兩岸發育了多級河流階地。下圖示意該河段地質構造剖面及階地分布。讀圖,完成14~16題。
14.該段烏魯木齊河谷為(  )
A.背斜谷 B.向斜谷
C.斷層谷 D.冰川谷
15.與T2階地相比,T4階地(  )
①形成年代更晚 ②形成時地殼穩定時間更長 ③受外力作用時間長 ④形成時地殼抬升時間更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T5、T7處階地地面上的黃土或黃土狀沉積物可能來自(  )
A.基巖風化 B.山地崩塌
C.流水沉積 D.風力堆積
(2023·湖北荊州開學考試)下圖為北極地區(白色為陸地)2023年某月(1月或7月)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單位:百帕)。據此完成17~18題。
17.若乙地氣流逆時針輻合,則乙地氣壓值是(  )
A.1 005 hPa B.1 010 hPa
C.1 015 hPa D.1 020 hPa
18.圖示季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至香港的油輪在斯里蘭卡南部順風順水 ②丙處鋒面可能帶來雨雪天氣 ③天山牧民在高海拔牧場放牧 ④北半球中緯度對流層厚度為一年中最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河南信陽月考)下圖為某中學地理社團在我國某地研學時拍攝的照片及研學小記(部分)。據此完成19~20題。
研學小記 該塔是當地具有地理指示意義的標志塔,地面沿一定方向鑲嵌了一條磚紅色直線以凸顯該塔的標志性。北京時間12時26分太陽位于該塔正南方,冬至日當地太陽高度的變化幅度為0°~43°08′。
19.該地最有可能是(  )
A.臺灣花蓮 B.湖北武漢
C.廣東從化 D.陜西西安
20.推測標志塔地面鑲嵌磚紅色直線(如圖中箭頭所示)的延伸方向是(  )
A.正北—正南 B.正東—正西
C.西北—東南 D.東北—西南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2023·湖南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圖為局部光照圖,N表示北極點,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夜晚,相鄰兩條經線間隔相差30°。
(1)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__,弧線AB屬于________(填“晨線”或“昏線”)。(4分)
(2)圖示時刻,北京時間為________。此日,A點夜長為______小時,C點晝長為______小時。(6分)
(3)比較此日A、B、C、D四地正午太陽高度大小______________,并說出赤道上東半球白晝的經度范圍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2023·河北邯鄲模擬)根據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怒江大峽谷又稱“東方大峽谷”(圖2),位于云南西北部的橫斷山脈三江并流地帶,呈南北走向,是世界上最長、最神秘、最美麗險奇的大峽谷,平均深度2 000米。峽谷兩側雪峰林立,雄奇壯觀,森林茂密;峽谷幽靜深邃,怒江奔騰咆哮,令人震撼。
材料二 圖3為云南麗江西北地區的黎明鄉丹霞地貌——千龜山,主要由紅色沙礫、砂巖和泥巖組成,展現出“色若沃丹、燦若丹霞”的奇妙風采。
(1)描述怒江大峽谷地貌的基本特征。(2分)
(2)從內外力地質作用角度,說明云南麗江丹霞地貌千龜山的形成過程。(6分)
(3)分析怒江大峽谷地形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4分)
23.(2024·廣西柳州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下面圖1為南美局部地區簡圖,圖2是圖1中丙地的氣候資料圖。
(1)圖中山脈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其形成原因。(2分)
(2)試從內、外力作用角度,說明乙地海岸線破碎的原因。(6分)
(3)丙地東臨大西洋,氣候卻干燥少雨,形成荒漠景觀,說明其成因。(4分)
24.(2023·甘肅蘭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快行冷鋒是指移動速度較快的冷鋒,鋒后冷氣團移動速度遠遠大于暖氣團移動速度,使暖氣團強烈上升,形成的鋒面坡度較大。下圖示意亞洲某區域2021年12月6日某時刻等壓線分布(單位:hPa),受氣流疊加影響,我國北方多地經歷了快行冷鋒過境。下表示意北京2021年12月6日0:00~10:00氣象要素變化,其中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
時間 6日0:00 6日2:00 6日4:00 6日6:00 6日8:00 6日10:00
平均氣溫(℃) 3.4 3.1 7.1 8.8 3.8 2.1
露點(℃) 0.5 0.6 0.5 0.6 -1.0 -13.1
氣壓(hPa) 1 022.3 1 022.5 1 023.1 1 023.5 1 026.3 1 027.5
(1)簡述我國北方此次快行冷鋒的形成過程。(4分)
(2)推測北京市冷鋒過境時間,并說明理由。(4分)
(3)分析北京市12月6日2:00~6:00氣溫變化的原因。(4分)
期中檢測試卷
1.B 2.A 3.B [第1題,兩地的公轉角速度相同,A錯誤;與內蒙古相比,海南的緯度更低,自轉線速度更大,4月16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距海南所在緯度更近,故海南正午太陽高度更大,B正確,C錯誤;4月16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內蒙古緯度更高,白晝時間更長,D錯誤。 第2題,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著陸時為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國際標準時間為零時區區時,比北京時間晚8個小時,因此國際標準時間為1時56分,日期不變,A正確。第3題,當北京時間為9時56分時,此時0時所在時區為西二區。因此,新的一天的范圍為西二區至東十二區,約為14小時,占全球的比例為14/24=7/12,B正確。]
4.B 5.C [第4題,根據三類巖石都可以轉化為巖漿,巖漿只能直接形成巖漿巖,可知①為巖漿,②為巖漿巖;④通過外力作用變成③,所以③是沉積巖,④是變質巖。由材料可知,“大鵬聽經石”是花崗巖,花崗巖是侵入型巖漿巖。故B正確。第5題,由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花崗巖景觀“大鵬聽經石”的形成過程首先是巖漿入侵形成花崗巖,然后經地殼運動出露地表形成山地,在外力的風化、侵蝕作用下形成該景觀。因此,該景觀形成的地質過程是巖漿入侵—地殼抬升—外力作用,C正確。]
6.B 7.B 8.D [第6題,甲、乙兩地緯度相當,所以導致氣溫差異的主導因素不是緯度位置,A錯誤;甲地氣溫大于25 ℃,乙地氣溫在15~20 ℃之間,兩地海陸位置存在差異,甲地靠近內陸,升溫快,乙地瀕臨海洋,受海洋的影響較強,升溫較慢,B正確;兩地地形差異不大,C錯誤;兩地氣溫差異與洋流性質關系不大(乙地即便是受巴西暖流的影響,其氣溫應該比甲地更高,說明與洋流關系不大),D錯誤。故選B。第7題,讀圖可知,陸地等溫線向南彎曲,說明此時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全球氣壓帶、風帶向南移動。圣地亞哥位于南緯30°~40°的大陸西岸地區,應為地中海氣候,該季節為南半球夏季,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B正確。第8題,圖中西南沿海地區緯度相對較高,氣溫較低。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峽灣地貌主要由冰川侵蝕作用形成,D正確。]
9.A 10.B [第9題,凹岸為侵蝕岸,凸岸為堆積岸。由圖可知,甲處堆積嚴重,形成相對平緩河岸,水深較淺;乙處侵蝕嚴重,河岸相對陡峭,水深較深。故選A。第10題,沉積巖層位置越靠下,形成時間越早,可知巖層②早于①;沉積物為河流形成后發育的,河流發育在背斜谷上,①巖層被侵蝕后背斜谷形成,可知巖層形成早于河流形成,①早于④;③沉積物位于④上方,形成時間晚于④,故由老到新的排序為②①④③,故選B。]
11.C 12.B 13.D [第11題,讀圖可知,⑤位于(0°,70°W)附近,即巴西的亞馬孫河流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故選C。第12題,讀圖可知,②位于南緯30°~40°的大陸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圖中③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受西風帶控制;④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信風帶控制。⑤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⑥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位于安第斯山脈,且位于盛行西風的背風坡,空氣干燥,降水稀少,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故氣候類型成因和②相似的是④,形成原因都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故選B。第13題,結合圖中經緯度信息可知,該區域位于南美洲,①為熱帶沙漠氣候,南北跨越的緯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受到秘魯寒流降溫減濕作用的影響,導致其向低緯方向延伸,D正確。]
14.A 15.C 16.D [第14題,由巖層傾斜方向和河谷位置可知,烏魯木齊河谷的地質構造為背斜,受到流水侵蝕形成山谷。故A正確。第15題,由河流階地形成過程可知,離河流位置越遠的階地形成越早,故①錯誤;由圖可知,T4階地寬而平,可知形成時地殼穩定時間更長,受河流堆積作用的時間更長,故②③正確;T2階地與現存烏魯木齊河之間有較陡峭的坡地,可見T2階地形成時地殼抬升時間更長,故④錯誤。故C選項正確。第16題,黃土或黃土狀沉積物由風力堆積作用形成,D正確;基巖和黃土無關,A錯誤;山地崩塌除形成黃土外應該還有大量礫石等其他巖石,B錯誤;流水沉積主要是形成礫石和粉砂,黃土占比極小,C錯誤。]
17.B 18.A [第17題,若乙地氣流逆時針輻合,說明乙地氣流為氣旋,近地面為低氣壓中心。圖中兩條相鄰等壓線的差值為5hPa,故乙地氣壓值是1 010 hPa,則B正確。第18題,讀圖可知,此時亞歐大陸北部為低氣壓,北冰洋上形成高氣壓中心,據此可知,圖示季節為北半球夏季。南亞盛行西南季風,北印度洋季風環流為順時針方向,至香港的油輪在斯里蘭卡南部為自西南向東北航行,順風順水,①對;丙處為高壓脊,氣流輻散,不會形成鋒面,②錯;北半球夏季,天山牧民在高海拔牧場放牧,③對;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氣溫高,對流運動旺盛,中緯度對流層厚度為一年中最厚,④錯。A正確。]
19.C 20.B [第19題,北京時間12時26分太陽位于該塔正南方向,說明此時為當地地方時正午12時,由此可知當地經度為113.5°E。當地冬至日太陽高度的變化幅度為0°~43°38′,說明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43°38′,據公式H=90°-緯度差,即43°38′=90°-(當地緯度+23°26′),可知當地緯度為23°26′N,因此該地最有可能是廣東從化(113°E,23°26′N),C對。第20題,據上題分析可知,該地緯度為23°26′N,位于北回歸線上,因此推測標志塔地面鑲嵌磚紅色直線與北回歸線重合,其延伸方向與北回歸線一致,是正東—正西,排除A、C、D;B正確。]
21.(1)(23°26′S,10°W ) 昏線
(2)20:40 24 8
(3)大小:B>D>C>A或A解析 (1)已知N表示北極點,可得地球自轉方向為逆時針,由“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夜晚”及設問提示弧線AB屬于“晨線”或“昏線”可知,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所經過的弧線AB屬于昏線。通過補圖法可知,A點是晨昏線與極夜圈的切點,其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根據“相鄰兩條經線間隔相差30°”并讀圖,可推算出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經度為10°W;A點是晨昏線與極夜圈即北極圈的切點,北極圈及以內區域為極夜,可知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10°N,23°26′S)。(2)已知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并根據地方時換算規律,可知北京時間(東八區區時)為20:40;A點是晨昏線與極夜圈即北極圈的切點,所以此日A點夜長為24小時。C點晝長為C點所在的晝弧度/15度每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C點所在的晝弧度為30°×4=120°,所以C點晝長為8小時。(3)已知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位于23°26′S,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所以此日A、B、C、D四地正午太陽高度大小為B>D>C>A。東半球的經度范圍為20°W向東到160°E,讀圖可知,赤道上白晝的經度范圍為100°W向東到80°E。綜合來看,赤道上東半球白晝的經度范圍為從20°W向東到80°E。
22.(1)山高谷深,兩山夾一江,山河縱向分布;地勢北高南低。
(2)流水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物;經固結成巖作用形成沉積巖(紅色沙礫、砂巖和泥巖);板塊碰撞擠壓,被地殼抬升至地面;經外力的風化、侵蝕作用,形成丹霞地貌千龜山。
(3)山高谷深,平原面積小,耕地資源少,限制了當地耕作業的發展;山高谷深,地形崎嶇,交通不便;兩山夾一江,限制了城市規模的擴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阻礙當地經濟發展。
23.(1)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相互碰撞,美洲板塊受擠壓抬升形成。
(2)內力侵蝕作用:位于板塊交界處,巖石破碎。外力作用:緯度高,曾受較強冰川侵蝕作用;位于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風大浪急,海水侵蝕作用強;多地形雨,流水侵蝕作用強。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海岸線破碎。
(3)地處西風帶,西側的安第斯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豐富水汽;部分越過安第斯山脈的氣流,沿背風坡下沉,氣溫升高,難以形成降水。
24.(1)6日亞洲高壓強盛,冷空氣勢力強,移動速度快;區域東北部出現低氣壓中心,并在低壓槽處形成冷鋒;高氣壓驅動冷空氣向東南方向移動,與低壓槽處冷鋒疊加,形成快行冷鋒。
(2)過境時間:6日6:00~10:00。理由:該時段內,氣溫、露點迅速下降,說明受北方干冷空氣過境影響;氣壓上升,說明有冷高壓入侵。
(3)該時段在快行冷鋒過境前,由于快行冷鋒的鋒后冷氣團移動速度快,鋒面坡度較大,使鋒前的暖氣團被迅速擠壓到狹窄區域,導致北京在冷鋒過境前溫度上升。(共50張PPT)
期中檢測試卷
(2023·海南海口月考)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身體狀況良好,“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1~3題。
1.“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當日,與內蒙古相比,海南
A.公轉角速度更小
B.正午太陽高度更大
C.自轉線速度更小
D.白晝時間更長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兩地的公轉角速度相同,A錯誤;
與內蒙古相比,海南的緯度更低,自轉線速度更大,4月16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距海南所在緯度更近,故海南正午太陽高度更大,B正確,C錯誤;
4月16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內蒙古緯度更高,白晝時間更長,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海南海口月考)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身體狀況良好,“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1~3題。
2.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著陸時,國際標準時間為
A.2022年4月16日1時56分
B.2022年4月17日10時56分
C.2022年4月16日2時56分
D.2022年4月17日11時5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著陸時為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國際標準時間為零時區區時,比北京時間晚8個小時,因此國際標準時間為1時56分,日期不變,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海南海口月考)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身體狀況良好,“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1~3題。
3.三位航天員重返地面時,與北京處于同一日期的范圍占全球的比例為
A.小于1/3 B.約為7/12
C.約為3/4 D.大于4/5

當北京時間為9時56分時,此時0時所在時區為西二區。因此,新的一天的范圍為西二區至東十二區,約為14小時,占全球的比例為14/24=7/12,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福建三明階段練習)圖1為九華山上天臺峰西側的“大鵬聽經石”,該巖石是由花崗巖經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4.“大鵬聽經石”景點的巖石類型屬于圖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根據三類巖石都可以轉化為巖漿,巖漿只能直接形成巖漿巖,可知①為巖漿,②為巖漿巖;④通過外力作用變成③,所以③是沉積巖,④是變質巖。由材料可知,“大鵬聽經石”是花崗巖,花崗巖是侵入型巖漿巖。故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福建三明階段練習)圖1為九華山上天臺峰西側的“大鵬聽經石”,該巖石是由花崗巖經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5.“大鵬聽經石”景觀形成的地質過程是
A.巖漿噴出—地殼抬升—外力作用
B.地殼抬升—巖漿入侵—外力作用
C.巖漿入侵—地殼抬升—外力作用
D.巖漿噴出—外力作用—地殼抬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由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花崗巖景觀“大鵬聽經石”的形成過程首先是巖漿入侵形成花崗巖,然后經地殼運動出露地表形成山地,在外力的風化、侵蝕作用下形成該景觀。因此,該景觀形成的地質過程是巖漿入侵—地殼抬升—外力作用,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江蘇泰州期末)右圖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區某月等溫線(單位:℃)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
6.導致甲、乙兩地氣溫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差異
C.地形起伏 D.洋流性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甲、乙兩地緯度相當,所以導致氣溫差異的主導因素不是緯度位置,A錯誤;
甲地氣溫大于25 ℃,乙地氣溫在15~20 ℃之間,兩地海陸位置存在差異,甲地靠近內陸,升溫快,乙地瀕臨海洋,受海洋的影響較強,升溫較慢,B正確;
兩地地形差異不大,C錯誤;
兩地氣溫差異與洋流性質關系不大(乙地即便是受巴西暖流的影響,其氣溫應該比甲地更高,說明與洋流關系不大),D錯誤。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江蘇泰州期末)右圖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區某月等溫線(單位:℃)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
7.圖示季節,影響圣地亞哥的大氣環流是
A.東南信風 B.副熱帶高氣壓帶
C.盛行西風 D.東南季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讀圖可知,陸地等溫線向南彎曲,說明此時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全球氣壓帶、風帶向南移動。圣地亞哥位于南緯30°~40°的大陸西岸地區,應為地中海氣候,該季節為南半球夏季,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江蘇泰州期末)右圖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區某月等溫線(單位:℃)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
8.圖中西南沿海地區海岸線曲折,多幽深的峽灣,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斷裂下陷 B.火山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圖中西南沿海地區緯度相對較高,氣溫較低。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峽灣地貌主要由冰川侵蝕作用形成,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山東威海月考)下圖示意某地區河谷剖面。據此完成9~10題。
9.依據圖示信息推測
A.甲處位于河流凸岸,乙處位于河流凹岸
B.甲處侵蝕嚴重,乙處堆積嚴重
C.甲處河水較深,乙處河水較淺
D.甲處河岸陡峭,乙處河岸平緩

凹岸為侵蝕岸,凸岸為堆積岸。由圖可知,甲處堆積嚴重,形成相對平緩河岸,水深較淺;乙處侵蝕嚴重,河岸相對陡峭,水深較深。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山東威海月考)右圖示意某地區河谷剖面。據此完成9~10題。
10.圖中①②③④,由老到新的排序是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沉積巖層位置越靠下,形成時間越早,可知巖層②早于①;沉積物為河流形成后發育的,河流發育在背斜谷上,①巖層被侵蝕后背斜谷形成,可知巖層形成早于河流形成,①早于④;③沉積物位于④上方,形成時間晚于④,故由老到新的排序為②①④③,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吉林長春月考)讀“世界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11~13題。
11.⑤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

讀圖可知,⑤位于(0°,70°W)附近,即巴西的亞馬孫河流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吉林長春月考)讀“世界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11~13題。
12.下列氣候類型成因和②相似的是
A.③ B.④
C.⑤ D.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讀圖可知,②位于南緯30°~40°的大陸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圖中③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受西風帶控制;④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信風帶控制。
⑤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⑥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位于安第斯山脈,且位于盛行西風的背風坡,空氣干燥,降水稀少,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故氣候類型成因和②相似的是④,形成原因都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吉林長春月考)讀“世界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11~13題。
13.①氣候南北跨越的緯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所在陸地南北跨度大
B.受東部高大山脈阻擋
C.副熱帶高氣壓帶強盛
D.受沿岸洋流影響較強

結合圖中經緯度信息可知,該區域位于南美洲,①為熱帶沙漠氣候,南北跨越的緯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受到秘魯寒流降溫減濕作用的影響,導致其向低緯方向延伸,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山東菏澤期末)烏魯木齊河發源于天山主脈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蝕山前沖積扇從而在河流東西兩岸發育了多級河流階地。右圖示意該河段地質構造剖面及階地分布。讀圖,完成14~16題。
14.該段烏魯木齊河谷為
A.背斜谷 B.向斜谷
C.斷層谷 D.冰川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由巖層傾斜方向和河谷位置可知,烏魯木齊河谷的地質構造為背斜,受到流水侵蝕形成山谷。故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山東菏澤期末)烏魯木齊河發源于天山主脈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蝕山前沖積扇從而在河流東西兩岸發育了多級河流階地。右圖示意該河段地質構造剖面及階地分布。讀圖,完成14~16題。
15.與T2階地相比,T4階地
①形成年代更晚 ②形成時地殼穩定時間更長 ③受外力作用時間長 ④形成時地殼抬升時間更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由河流階地形成過程可知,離河流位置越遠的階地形成越早,故①錯誤;
由圖可知,T4階地寬而平,可知形成時地殼穩定時間更長,受河流堆積作用的時間更長,故②③正確;
T2階地與現存烏魯木齊河之間有較陡峭的坡地,可見T2階地形成時地殼抬升時間更長,故④錯誤。故C選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山東菏澤期末)烏魯木齊河發源于天山主脈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蝕山前沖積扇從而在河流東西兩岸發育了多級河流階地。右圖示意該河段地質構造剖面及階地分布。讀圖,完成14~16題。
16.T5、T7處階地地面上的黃土或黃土狀沉積物可能來自
A.基巖風化 B.山地崩塌
C.流水沉積 D.風力堆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黃土或黃土狀沉積物由風力堆積作用形成,D正確;
基巖和黃土無關,A錯誤;
山地崩塌除形成黃土外應該還有大量礫石等其他巖石,B錯誤;
流水沉積主要是形成礫石和粉砂,黃土占比極小,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湖北荊州開學考試)右圖為北極地區(白色為陸地)2023年某月(1月或7月)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單位:百帕)。據此完成17~18題。
17.若乙地氣流逆時針輻合,則乙地氣壓值是
A.1 005 hPa B.1 010 hPa
C.1 015 hPa D.1 020 hPa

若乙地氣流逆時針輻合,說明乙地氣流為氣旋,近地面為低氣壓中心。圖中兩條相鄰等壓線的差值為5hPa,故乙地氣壓值是1 010 hPa,則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湖北荊州開學考試)右圖為北極地區(白色為陸地)2023年某月(1月或7月)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單位:百帕)。據此完成17~18題。
18.圖示季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至香港的油輪在斯里蘭卡南部順風順水
②丙處鋒面可能帶來雨雪天氣
③天山牧民在高海拔牧場放牧
④北半球中緯度對流層厚度為一年中最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讀圖可知,此時亞歐大陸北部為低氣壓,北冰洋上形成高氣壓中心,據此可知,圖示季節為北半球夏季。南亞盛行西南季風,北印度洋季風環流為順時針方向,至香港的油輪在斯里蘭卡南部為自西南向東北航行,順風順水,①對;
丙處為高壓脊,氣流輻散,不會形成鋒面,②錯;
北半球夏季,天山牧民在高海拔牧場放牧,③對;
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氣溫高,對流運動旺盛,中緯度對流層厚度為一年中最厚,④錯。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河南信陽月考)右圖為某中學地理社團在我國某地研學時拍攝的照片及研學小記(部分)。據此完成19~20題。
19.該地最有可能是
A.臺灣花蓮 B.湖北武漢
C.廣東從化 D.陜西西安
研學小記
該塔是當地具有地理指示意義的標志塔,地面沿一定方向鑲嵌了一條磚紅色直線以凸顯該塔的標志性。北京時間12時26分太陽位于該塔正南方,冬至日當地太陽高度的變化幅度為0°~43°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北京時間12時26分太陽位于該塔正南方向,說明此時為當地地方時正午12時,由此可知當地經度為113.5°E。當地冬至日太陽高度的變化幅度為0°~43°38′,說明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43°38′,據公式H=90°-緯度差,即43°38′=90°-(當地緯度+23°26′),可知當地緯度為23°26′N,因此該地最有可能是廣東從化(113°E,23°26′N),C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4·河南信陽月考)右圖為某中學地理社團在我國某地研學時拍攝的照片及研學小記(部分)。據此完成19~20題。
20.推測標志塔地面鑲嵌磚紅色直線(如圖中箭頭所示)的延伸方向是
A.正北—正南
B.正東—正西
C.西北—東南
D.東北—西南

研學小記
該塔是當地具有地理指示意義的標志塔,地面沿一定方向鑲嵌了一條磚紅色直線以凸顯該塔的標志性。北京時間12時26分太陽位于該塔正南方,冬至日當地太陽高度的變化幅度為0°~43°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據上題分析可知,該地緯度為23°26′N,位于北回歸線上,因此推測標志塔地面鑲嵌磚紅色直線與北回歸線重合,其延伸方向與北回歸線一致,是正東—正西,排除A、C、D;
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1.(2023·湖南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圖為局部光照圖,N表示北極點,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夜晚,相鄰兩條經線間隔相差30°。
(1)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_______,弧線AB屬于______(填“晨線”或“昏線”)。
(23°26′S,10°W )
昏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已知N表示北極點,可得地球自轉方向為逆時針,由“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夜晚”及設問提示弧線AB屬于“晨線”或“昏線”可知,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所經過的弧線AB屬于昏線。通過補圖法可知,A點是晨昏線與
極夜圈的切點,其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根據“相鄰兩條經線間隔相差30°”并讀圖,可推算出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經度為10°W;A點是晨昏線與極夜圈即北極圈的切點,北極圈及以內區域為極夜,可知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10°N,23°26′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圖示時刻,北京時間為________。此日,A點夜長為_____小時,C點晝長為____小時。
20:40
24
8
已知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并根據地方時換算規律,可知北京時間(東八區區時)為20:40;A點是晨昏線與極夜圈即北極圈的切點,所以此日A點夜長為24小時。C點晝長為C點所在的晝弧度/15度每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C點所在的晝弧度為30°×4=120°,所以C點晝長為8小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3)比較此日A、B、C、D四地正午太陽高度大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并說出赤道上東半球白晝的經度范圍______
___________。
已知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位于23°26′S,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所以此日A、B、C、D四地正午太陽高度大小為B>D>C>A。東半球的經度范圍為20°W向東到160°E,讀圖可知,赤道上白晝的經度范圍為100°W向東到80°E。綜合來看,赤道上東半球白晝的經度范圍為從20°W向東到80°E。
B>D>C>A
或A20°W
向東到80°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2.(2023·河北邯鄲模擬)根據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怒江大峽谷又稱“東方大峽谷”(圖2),位于云南西北部的橫斷山脈三江并流地帶,呈南北走向,是世界上最長、最神秘、最美麗險奇的大峽谷,平均深度2 000米。峽谷兩側雪峰林立,雄奇壯觀,森林茂密;峽谷幽靜深邃,怒江奔騰咆哮,令人震撼。
材料二 圖3為云南麗江西北地區的黎明鄉丹霞地貌——千龜山,主要由紅色沙礫、砂巖和泥巖組成,展現出“色若沃丹、燦若丹霞”的奇妙風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1)描述怒江大峽谷地貌的基本特征。
答案 山高谷深,兩山夾一江,山河縱向分布;地勢北高南低。
(2)從內外力地質作用角度,說明云南麗江丹霞地貌千龜山的形成過程。
答案 流水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物;經固結成巖作用形成沉積巖(紅色沙礫、砂巖和泥巖);板塊碰撞擠壓,被地殼抬升至地面;經外力的風化、侵蝕作用,形成丹霞地貌千龜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3)分析怒江大峽谷地形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
答案 山高谷深,平原面積小,耕地資源少,限制了當地耕作業的發展;山高谷深,地形崎嶇,交通不便;兩山夾一江,限制了城市規模的擴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阻礙當地經濟發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3.(2024·廣西柳州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右面圖1為南美局部地區簡圖,圖2是圖1中丙地的氣候資料圖。
(1)圖中山脈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其形成原因。
答案 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相互碰撞,美洲板塊受擠壓抬升形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試從內、外力作用角度,說明乙地海岸線破碎的原因。
答案 內力侵蝕作用:位于板塊交界處,巖石破碎。外力作用:緯度高,曾受較強冰川侵蝕作用;位于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風大浪急,海水侵蝕作用強;多地形雨,流水侵蝕作用強。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海岸線破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3)丙地東臨大西洋,氣候卻干燥少雨,形成荒漠景觀,說明其成因。
答案 地處西風帶,西側的安第斯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豐富水汽;部分越過安第斯山脈的氣流,沿背風坡下沉,氣溫升高,難以形成降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4.(2023·甘肅蘭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快行冷鋒是指移動速度較快的冷鋒,鋒后冷氣團移動速度遠遠大于暖氣團移動速度,使暖氣團強烈上升,形成的鋒面坡度較大。右圖示意亞洲某區域2021年12月6日某時刻等壓線分布(單位:hPa),受氣流疊加影響,我國北方多地經歷了快行冷鋒過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下表示意北京2021年12月6日0:00~10:00氣象要素變化,其中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
時間 6日0:00 6日2:00 6日4:00 6日6:00 6日8:00 6日10:00
平均氣溫(℃) 3.4 3.1 7.1 8.8 3.8 2.1
露點(℃) 0.5 0.6 0.5 0.6 -1.0 -13.1
氣壓(hPa) 1 022.3 1 022.5 1 023.1 1 023.5 1 026.3 1 027.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1)簡述我國北方此次快行冷鋒的形成過程。
答案 6日亞洲高壓強盛,冷空氣勢力強,移動速度快;區域東北部出現低氣壓中心,并在低壓槽處形成冷鋒;高氣壓驅動冷空氣向東南方向移動,與低壓槽處冷鋒疊加,形成快行冷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2)推測北京市冷鋒過境時間,并說明理由。
答案 過境時間:6日6:00~10:00。理由:該時段內,氣溫、露點迅速下降,說明受北方干冷空氣過境影響;氣壓上升,說明有冷高壓入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選擇題
(3)分析北京市12月6日2:00~6:00氣溫變化的原因。
答案 該時段在快行冷鋒過境前,由于快行冷鋒的鋒后冷氣團移動速度快,鋒面坡度較大,使鋒前的暖氣團被迅速擠壓到狹窄區域,導致北京在冷鋒過境前溫度上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武义县| 银川市| 延庆县| 宣恩县| 海阳市| 泌阳县| 仙游县| 保定市| 林芝县| 红河县| 梅州市| 长武县| 鄂尔多斯市| 成安县| 金川县| 泰来县| 团风县| 文昌市| 米易县| 乌鲁木齐县| 甘肃省| 迭部县| 桓仁| 西和县| 宣化县| 边坝县| 贵阳市| 荆州市| 张家港市| 永清县| 眉山市| 张北县| 筠连县| 都安| 曲阜市| 昌江| 凤山市| 高台县| 武邑县|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