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節 地球自轉的意義(課件 學案 練習,共8份)魯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節 地球自轉的意義(課件 學案 練習,共8份)魯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第一節 地球自轉的意義
課時1 地球自轉特征 產生晝夜交替
[分值:71分]
(選擇題1~11題,每小題3分,共33分)
(2023·安徽亳州期末)下圖為“地球自轉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站在C地的某同學于昨天晚上20時在天空中觀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今天該同學再次觀察到該恒星位于上中天的時間是(  )
A.19時56分4秒 B.7時56分4秒
C.20時3分56秒 D.8時3分56秒
2.關于圖中各點自轉速度大小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角速度A=B=C=D B.角速度AC.線速度A=B=C=D D.線速度A(2024·山西大同期末)下圖為“地球自轉線速度等值線示意圖”,R、T在同一緯線上。據此完成3~5題。
3.造成圖示區域相鄰線速度等值線南北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經度 C.緯度 D.海拔
4.R、T兩地線速度出現顯著差異,關鍵在于(  )
A.海陸位置 B.人類活動
C.地球公轉 D.海拔高低
5.T地最可能是(  )
A.山脈 B.海溝 C.平原 D.盆地
下圖為“某日太陽光照示意圖”(圓圈為赤道,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讀圖,完成6~7題。
6.ANB兩側晝夜不斷更替,其原因是(  )
①地球的自轉 ②地球的公轉 ③黃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圖中A地的地方時為(  )
A.12點 B.18點 C.0點 D.6點
下圖中O為極點,陰影部分為黑夜。據此完成8~9題。
8.若O點為北極點,則晨線是(  )
A.AD B.AC
C.BC D.OC
9.若圖中BC為昏線,則圖中地球的運動方向為(  )
A.順時針 B.逆時針
C.自上而下 D.自下而上
(2023·陜西漢中期中)下圖為“全球不同日期太陽光照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夜晚)。據此完成10~11題。
10.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晨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圖中(  )
A.①地自轉線速度最大
B.②地自轉角速度最大
C.③地自轉線速度大于①地
D.④地自轉角速度大于①地
(選擇題12~17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比較下面四幅圖(注:甲、乙、丙、丁四圖中,陰影區為黑夜,丙、丁兩圖所示為北半球某地區),完成12~13題。
12.下列對各圖中的晨昏線判斷,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的弧BC為昏線
B.乙圖中的弧AO為昏線
C.丙圖中的AB為昏線
D.丁圖中的CD為晨線
13.赤道上晨線與晝半球中央經線間隔(  )
A.360° B.180° C.90° D.45°
下圖所示照片是攝影師在夜晚采用連續曝光技術拍攝的,照片中的弧線為恒星視運動軌跡。讀圖回答14~15題。
14.據圖判斷,攝影師拍攝的地點位于(  )
A.低緯地區 B.中緯地區
C.北極附近 D.南極附近
15.圖中a恒星視運動轉過的角度約為50°,據此判斷攝影師連續拍攝的時間為(  )
A.1個多小時 B.3個多小時
C.5個多小時 D.7個多小時
晝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轉運動產生的,晨昏線是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據此完成16~17題。
16.在下列情況下,人們有可能看不到晝夜交替現象的是(  )
A.站在地球上的人,地球停止自轉,僅有公轉存在
B.站在地球上的人,地球停止公轉,僅有自轉存在
C.一架自西向東飛行的航天器中的航天員
D.一架自東向西飛行的航天器中的航天員
17.如果用a表示晨線,b表示昏線,那么下列各圖表示正確的是(  )
18.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4 分)
(1)在圖1外側弧線上添畫箭頭表示地球自轉的方向。(2分)
(2)圖2中,能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2分)
(3)地球自轉一周(360°)所需要的時間約為______________,即一個____________。(4分)
(4)圖3中陰影部分為黑夜,在圖3中適當位置標注出圖示半球的極點。(2分)
(5)判斷圖3中是晨線還是昏線,并說明其移動方向。(4分)
課時1 地球自轉特征 產生晝夜交替
1.A 2.D [第1題,某一恒星連續兩次經過某地上中天所需的時間應為1恒星日,即23時56分4秒。所以該同學可在今天19時56分4秒再次觀察到該恒星位于上中天,A正確。第2題,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點為零外,其他地方均相同,大約為每小時15°,A為極點角速度最小,B、C、D角速度相等,A、B錯誤;地球自轉線速度除兩極點為零外,其他地方線速度隨緯度的增大而減小,故線速度A3.C 4.D 5.A [第3題,圖示區域相鄰線速度等值線南、北差異主要是由于所處緯度的不同,緯度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小,C正確。第4題,R、T兩地緯度相同,但線速度差異顯著,主要是因為海拔高低不同導致自轉線速度出現差異,海拔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大,D正確。第5題,T地自轉線速度大于同緯度東、西兩側,說明該地海拔高于東、西兩側,最可能為山脈,A正確。]
6.D 7.D [第6題,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使得在同一時間內,太陽光線只能照亮地表的一半,使地球產生晝夜現象。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半球和夜半球也就不斷地更替,使地球產生了晝夜更替的現象,①④敘述正確。故選D。第7題,該圖為北極俯視圖,地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由夜半球到晝半球的分界線為晨線,由晝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昏線,因此判斷AN為晨線,BN為昏線。圖中A點為晨線與赤道的交點,此時的地方時為6點,故選D。]
8.C 9.A [第8題,若圖中O點為北極點,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呈逆時針方向自轉,順地球自轉方向BC即將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因此BC是晨線,AC即將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因此AC是昏線,AD和OC不是晝夜分界線,因此C正確。第9題,材料信息表明,圖中O為極點,則地球自轉方向只能是順時針或逆時針,不可能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排除C、D;若圖中BC為昏線,則BC即將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根據圖中晝夜分布及變化方向判斷,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A正確,排除B。]
10.C 11.C [第10題,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晨線是由夜入晝的界線,據此判斷位于晨線的是③,①②④都位于昏線上。故選C。第11題,據圖可知,圖中①②③④四地都不在極點,自轉角速度是相同的,B、D不選;按緯度數值排序④<②<③<①,故四地自轉線速度④>②>③>①。故選C]
12.A 13.C [第12題,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由晝進入夜是昏線,由夜進入晝是晨線。甲圖中的弧BC為昏線,A正確;乙圖中的弧AO為晨線,B錯誤;丙圖中的AB為晨線,C錯誤;丁圖中的CD為昏線,D錯誤。第13題,根據所學知識,晨昏線始終平分赤道,赤道上始終6時日出,18時日落,晨線和昏線相距180°,故晨線與晝半球中央經線間隔是90°。故選C。]
14.A 15.B [第14題,圖中能看到北極星,并且北極星的仰角很小,說明拍攝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緯度較低。第15題,圖中恒星的視運動實際上是地球自轉運動的反映,天空中a恒星轉過的角度約為50°,說明地球自轉了約50°,地球上除極點以外的地區自轉的角速度都約是15°/h,所以連續拍攝時間為3個多小時。]
16.D 17.B [第16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晨昏線自東向西移動,地球自轉角速度約為15°/h,如果航天器的運行方向為自東向西,且速度與地球自轉角速度相一致,航天員將看不到晝夜交替現象。故選D。第17題,晨昏線所在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黑夜進入白晝的為晨線,由白晝進入黑夜的為昏線,B正確。]
18.(1)標注略(為逆時針方向)。 (2)A (3)23時56分4秒 恒星日 (4)用“S”在圖示頂點(90°附近)標注即可。 (5)晨線。自東向西。第一節 地球自轉的意義
課時1 地球自轉特征 產生晝夜交替
課程標準 結合實例,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學習目標 1.通過日常生活的觀察及相關材料分析,總結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并理解其主要表現和影響。(地理實踐力)2.聯系實際,分析晝夜交替的原因及其影響,說明晨昏線的特點并學會判斷晨線、昏線。(綜合思維)
知識點一 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
1.定義:地球圍繞著 作自西向東的自轉。
2.方向
(1)側視:自西向東。
(2)俯視
(3)請在下圖中標注地球自轉的方向
拓展延伸
(1)地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從北極仰視,北極星周圍的恒星都圍繞北極星作逆時針方向的圓周運動。北極星的高度角等于觀察地點的緯度。北半球緯度越高,北極星相對地平線的高度越高。
(2)經度法判斷地球自轉方向:東經度增大的方向、西經度減小的方向即地球自轉方向,如下圖中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
3.周期:1恒星日,約 ,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
4.速度
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兩極點外,其他地點都相同,大約每小時轉動______
線速度 ①隨緯度增加而遞減,極點的線速度均為 ,赤道最大為 , 緯線上的線速度約是赤道上線速度的一半。 ②緯度相同的兩點,海拔相同,自轉線速度相同;海拔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大。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運行的線速度 地面上對應點的線速度
核心歸納 地球自轉線速度的應用
(1)判斷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線速度增大的為北半球,線速度減小的為南半球。如上圖中A、B位于北半球。
(2)判斷緯度帶
自轉線速度
如上圖中A、B位于中緯度。
(3)判斷地勢高低
地球自轉線速度等值線凸向低值,說明線速度比同緯度其他地區大,即地勢較高(如上圖中A處可能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轉線速度等值線凸向高值,說明線速度比同緯度其他地區小,即地勢較低(如上圖中B處可能為谷地、盆地等)。
(2023·甘肅武威開學考試)下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四幅圖”。讀圖,完成1~3題。
1.四圖中能正確反映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2.下列關于圖中a、b、c、d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b、c、d四地自轉的角速度相同,均為15°?h
B.如果以遙遠恒星為參照物,這四個地方轉一周(360°)所需時間為24小時
C.a、b、d三地均位于東半球
D.圖中四地在晴朗的夜晚都能望見北極星
3.四圖中a、b、c、d四地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確的是(  )
A.a-b-c-d B.d-c-b-a
C.a-b-d-c D.c-d-b-a
知識點二 產生晝夜交替
1.晝夜現象
(1)成因
(2)晝、夜半球
下圖中, 所在半球為夜半球, 所在半球為晝半球。
(3)晝夜界線:上圖中AB線為 。
2.晝夜交替
(1)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轉。
(2)周期: 小時,稱為1太陽日。
(3)意義:周期長短適宜,使得地球白天升溫不至于過高,夜晚降溫不至于太低,____________不至于過大,從而保證了生命誕生、繁衍、生活、發展所需要的溫度條件;人們的作息規律受____________的影響。
核心歸納
1.晨昏線的三種判斷方法
自轉法 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由夜進入晝的為晨線,由晝進入夜的為昏線
時間法 赤道上地方時為6時的是晨線,地方時為18時的是昏線
方位法 夜半球東側為晨線,西側為昏線;晝半球東側為昏線,西側為晨線
以上三種方法適合所有晨昏線的判讀,但在判讀俯視圖時首先必須根據已知條件確定出地球的自轉方向,然后再根據自轉法來判斷晨昏線。
如圖1中BC為晨線,AB為昏線,圖2中EF為晨線。
2.晨昏線的六個特點
(1)平分地球,是過球心的大圓。
(2)晨昏線所在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晨昏線上各地太陽高度為0°。
(3)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
(4)晨昏線在二分日時與經線圈重合,在二至日時與極圈相切。
(5)晨昏線以15°/h的速度自東向西移動。
(6)晨昏線與經線圈的夾角(α)變化范圍為0°~23°26′,且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相同,即下圖中∠α=∠β。
下圖是某高中地理課外興趣小組利用某軟件對北京時間2023年12月22日同一天8:00和20:00太陽照射地球的截圖,陰影處于黑夜,亮面處于白晝。
1.[綜合思維]說明地球上存在晝夜現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指出甲、乙兩圖中的晝夜分界線是晨線還是昏線,并說明判斷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理實踐力]在下圖畫出12月22日前后的太陽光照示意圖,標出太陽光線、晨(昏)線,并用“”表示夜半球。
讀下面四幅圖,完成1~2題。
1.圖中四點處于黃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圖中四點所在晨昏線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課時1 地球自轉特征 產生晝夜交替
知識點一 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
梳理教材新知
1.地軸
2.(2)逆時針 順時針
(3)
3.23時56分4秒
4.15° 0 1 670千米/小時 60° 大于
落實思維方法
1.B 2.C 3.C [第1題,結合所學知識,東經度增大的方向、西經度減小的方向即地球自轉方向。甲圖中箭頭方向為自西向東,甲圖正確; 乙圖中箭頭方向為自東向西,乙圖錯誤;丙圖中箭頭方向為自西向東,丙圖正確; 丁圖中箭頭方向為自東向西,丁圖錯誤。故選B。第2題,地球表面除南北極點外,其他任一地點的自轉角速度均為15°/h,a、b、c、d四地中a、b、d三地在南北極點之外,c地在極點上,故四地自轉角速度不相同,A錯誤;以遙遠恒星為參照物,地球自轉一周所需時間為23時56分4秒,B錯誤;東半球的范圍為20°W向東至160°E,a地經度為30°E、b地經度為0°、d地經度為90°E,三地都在東半球經度范圍內,C正確;只有北半球的地點在晴朗夜晚可以看見北極星,a地在北半球,b地在南半球,c地在南半球,d地在北半球,故b、c兩地看不見北極星,D錯誤。第3題,地球自轉線速度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a地緯度為20°N,b地緯度為30°S,c地緯度為90°S,d地緯度為70°N,故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為a-b-d-c,故選C。]
知識點二 產生晝夜交替
梳理教材新知
1.(1)不發光 (2)甲 乙 (3)晨昏線
2.(2)24 (3)晝夜溫差 晝夜交替
探究核心知識
1.地球是自身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瞬間,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陽。
2.圖甲中的晝夜分界線是晨線,理由是隨著地球的自轉,該線上的各點都將進入晝半球。圖乙中的晝夜分界線是昏線,理由是隨著地球的自轉,該線上的各點都將進入夜半球。
3.示意圖如下:
落實思維方法
1.B 2.D [第1題,從圖中可知①②③④四點分別位于晨線、昏線、晨線、晨線上。第2題,晨昏線所在平面各點始終與太陽光線垂直。](共54張PPT)
地球自轉的意義
第一節
第一單元 地球運動的意義
地球自轉特征 產生晝夜交替
課時1
結合實例,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通過日常生活的觀察及相關材料分析,總結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并理解其主要表現和影響。(地理實踐力)
2.聯系實際,分析晝夜交替的原因及其影響,說明晨昏線的特點并學會判斷晨線、昏線。(綜合思維)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
知識點二 產生晝夜交替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
>
<
知識點一
梳理
1.定義:地球圍繞著 作自西向東的自轉。
2.方向
(1)側視:自西向東。
教材新知
(2)俯視
從北極上空看:作 旋轉
從南極上空看:作 旋轉
地軸
逆時針
順時針
(3)請在下圖中標注地球自轉的方向
梳理
教材新知
答案 
拓展延伸
(1)地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從北極仰視,北極星周圍的恒星都圍繞北極星作逆時針方向的圓周運動。北極星的高度角等于觀察地點的緯度。北半球緯度越高,北極星相對地平線的高度越高。
(2)經度法判斷地球自轉方向:東經度增大的方向、西經度減小的方向即地球自轉方向,如下圖中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
梳理
教材新知
3.周期:1恒星日,約 ,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
4.速度
23時56分4秒
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
梳理
教材新知
角速度 除南、北兩極點外,其他地點都相同,大約每小時轉動____
線速度 ①隨緯度增加而遞減,極點的線速度均為 ,赤道最大為 ,
緯線上的線速度約是赤道上線速度的一半。
②緯度相同的兩點,海拔相同,自轉線速度相同;海拔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大。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運行的線速度 地面上對應點的線速度
15°
0
1 670千米/小時
60°
大于
地球自轉線速度的應用
核心歸納
(1)判斷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線速度增大的為北半球,線速度減小的為南半球。如下圖中A、B位于北半球。
(2)判斷緯度帶
自轉線速度
0 ~837 km/h→高緯度
837~1 447 km/h→中緯度
1 447~1 670 km/h→低緯度
如上圖中A、B位于中緯度。
地球自轉線速度的應用
核心歸納
(3)判斷地勢高低
地球自轉線速度等值線凸向低值,說明線速度比同緯度其他地區大,即地勢較高(如上圖中A處可能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轉線速度等值線凸向高值,說明線速度比同緯度其他地區小,即地勢較低(如上圖中B處可能為谷地、盆地等)。
(2023·甘肅武威開學考試)下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四幅圖”。讀圖,完成1~3題。
落實
思維方法
1.四圖中能正確反映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落實
思維方法
結合所學知識,東經度增大的方向、西經度減小的方向即地球自轉方向。甲圖中箭頭方向為自西向東,甲圖正確;
乙圖中箭頭方向為自東向西,乙圖錯誤;
丙圖中箭頭方向為自西向東,丙圖正確;
丁圖中箭頭方向為自東向西,丁圖錯誤。故選B。
落實
思維方法
2.下列關于圖中a、b、c、d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a、b、c、d四地自轉的角速度相同,均為15°?h
B.如果以遙遠恒星為參照物,這四個地方轉一周(360°)所需時間為24小時
C.a、b、d三地均位于東半球
D.圖中四地在晴朗的夜晚都能望見北極星

落實
思維方法
地球表面除南北極點外,其他任一地點的自轉角速度均為15°/h,a、b、c、d四地中a、b、d三地在南北極點之外,c地在極點上,故四地自轉角速度不相同,A錯誤;
以遙遠恒星為參照物,地球自轉一周所需時間為23時56分4秒,B錯誤;
落實
思維方法
東半球的范圍為20°W向東至160°E,a地經度為30°E、b地經度為0°、d地經度為90°E,三地都在東半球經度范圍內,C正確;
只有北半球的地點在晴朗夜晚可以看見北極星,a地在北半球,b地在南半球,c地在南半球,d地在北半球,故b、c兩地看不見北極星,D錯誤。
落實
思維方法
(2023·甘肅武威開學考試)下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四幅圖”。讀圖,完成1~3題。
3.四圖中a、b、c、d四地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確的是
A.a-b-c-d B.d-c-b-a
C.a-b-d-c D.c-d-b-a

落實
思維方法
地球自轉線速度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a地緯度為20°N,b地緯度為30°S,c地緯度為90°S,d地緯度為70°N,故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為a-b-d-c,故選C。
產生晝夜交替
>
<
知識點二
梳理
1.晝夜現象
教材新知
(1)成因
地球是一個自身 、不透明的球體
在同一瞬間,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陽
(2)晝、夜半球
右圖中, 所在半球為夜半球, 所在半球為晝半球。
(3)晝夜界線:右圖中AB線為 。
不發光


晨昏線
2.晝夜交替
(1)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轉。
(2)周期: 小時,稱為1太陽日。
(3)意義:周期長短適宜,使得地球白天升溫不至于過高,夜晚降溫不至于太低,
不至于過大,從而保證了生命誕生、繁衍、生活、發展所需要的溫度條件;人們的作息規律受 的影響。
梳理
教材新知
24
晝夜溫差
晝夜交替
核心歸納
1.晨昏線的三種判斷方法
自轉法 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由夜進入晝的為晨線,由晝進入夜的為昏線
時間法 赤道上地方時為6時的是晨線,地方時為18時的是昏線
方位法 夜半球東側為晨線,西側為昏線;晝半球東側為昏線,西側為晨線
以上三種方法適合所有晨昏線的判讀,但在判讀俯視圖時首先必須根據已知條件確定出地球的自轉方向,然后再根據自轉法來判斷晨昏線。
如圖1中BC為晨線,AB為昏線,圖2中EF為晨線。
核心歸納
2.晨昏線的六個特點
(1)平分地球,是過球心的大圓。
(2)晨昏線所在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晨昏線上各地太陽高度為0°。
(3)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
(4)晨昏線在二分日時與經線圈重合,在二至日時與極圈相切。
(5)晨昏線以15°/h的速度自東向西移動。
(6)晨昏線與經線圈的夾角(α)變化范圍為0°~23°26′,且與
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相同,即右圖中∠α=∠β。
下圖是某高中地理課外興趣小組利用某軟件對北京時間2023年12月22日同一天8:00和20:00太陽照射地球的截圖,陰影處于黑夜,亮面處于白晝。
探究
核心知識
1.[綜合思維]說明地球上存在晝夜現象的原因。
答案 地球是自身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瞬間,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陽。
探究
核心知識
答案 圖甲中的晝夜分界線是晨線,理由是隨著地球的自轉,該線上的各點都將進入晝半球。圖乙中的晝夜分界線是昏線,理由是隨著地球的自轉,該線上的各點都將進入夜半球。
下圖是某高中地理課外興趣小組利用某軟件對北京時間2023年12月22日同一天8:00和20:00太陽照射地球的截圖,陰影處于黑夜,亮面處于白晝。
2.[綜合思維]指出甲、乙兩圖中的晝夜分界線是晨線還是昏線,并說明判斷理由。
3.[地理實踐力]在右圖畫出12月22日前后的太陽光照示意圖,標出太陽光線、晨(昏)線,并用“ ”表示夜半球。
探究
核心知識
答案 示意圖如下:
讀右面四幅圖,完成1~2題。
1.圖中四點處于黃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落實
思維方法

從圖中可知①②③④四點分別位于晨線、昏線、晨線、晨線上。
讀右面四幅圖,完成1~2題。
2.圖中四點所在晨昏線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落實
思維方法

晨昏線所在平面各點始終與太陽光線垂直。
課時對點練
(2023·安徽亳州期末)右圖為“地球自轉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站在C地的某同學于昨天晚上20時在天空中觀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今天該同學再次觀察到該恒星位于上中天的時間是
A.19時56分4秒 B.7時56分4秒
C.20時3分56秒 D.8時3分56秒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某一恒星連續兩次經過某地上中天所需的時間應為1恒星日,即23時56分4秒。所以該同學可在今天19時56分4秒再次觀察到該恒星位于上中天,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3·安徽亳州期末)右圖為“地球自轉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2.關于圖中各點自轉速度大小的描述,正確的是
A.角速度A=B=C=D
B.角速度AC.線速度A=B=C=D
D.線速度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點為零外,其他地方均相同,大約為每小時15°,A為極點角速度最小,B、C、D角速度相等,A、B錯誤;
地球自轉線速度除兩極點為零外,其他地方線速度隨緯度的增大而減小,故線速度A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4·山西大同期末)下圖為“地球自轉線速度等值線示意圖”,R、T在同一緯線上。據此完成3~5題。
3.造成圖示區域相鄰線速度等值線南北差異
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經度  C.緯度  D.海拔

圖示區域相鄰線速度等值線南、北差異主要是由于所處緯度的不同,緯度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小,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4·山西大同期末)下圖為“地球自轉線速度等值線示意圖”,R、T在同一緯線上。據此完成3~5題。
4.R、T兩地線速度出現顯著差異,關鍵在于
A.海陸位置 B.人類活動
C.地球公轉 D.海拔高低

R、T兩地緯度相同,但線速度差異顯著,主要是因為海拔高低不同導致自轉線速度出現差異,海拔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大,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4·山西大同期末)下圖為“地球自轉線速度等值線示意圖”,R、T在同一緯線上。據此完成3~5題。
5.T地最可能是
A.山脈 B.海溝
C.平原 D.盆地

T地自轉線速度大于同緯度東、西兩側,說明該地海拔高于東、西兩側,最可能為山脈,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右圖為“某日太陽光照示意圖”(圓圈為赤道,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讀圖,完成6~7題。
6.ANB兩側晝夜不斷更替,其原因是
①地球的自轉 ②地球的公轉 ③黃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使得在同一時間內,太陽光線只能照亮地表的一半,使地球產生晝夜現象。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半球和夜半球也就不斷地更替,使地球產生了晝夜更替的現象,①④敘述正確。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右圖為“某日太陽光照示意圖”(圓圈為赤道,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讀圖,完成6~7題。
7.圖中A地的地方時為
A.12點 B.18點
C.0點 D.6點

該圖為北極俯視圖,地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由夜半球到晝半球的分界線為晨線,由晝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昏線,因此判斷AN為晨線,BN為昏線。圖中A點為晨線與赤道的交點,此時的地方時為6點,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右圖中O為極點,陰影部分為黑夜。據此完成8~9題。
8.若O點為北極點,則晨線是
A.AD B.AC
C.BC D.OC

若圖中O點為北極點,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呈逆時針方向自轉,順地球自轉方向BC即將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因此BC是晨線,AC即將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因此AC是昏線,AD和OC不是晝夜分界線,因此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右圖中O為極點,陰影部分為黑夜。據此完成8~9題。
9.若圖中BC為昏線,則圖中地球的運動方向為
A.順時針 B.逆時針
C.自上而下 D.自下而上

材料信息表明,圖中O為極點,則地球自轉方向只能是順時針或逆時針,不可能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排除C、D;
若圖中BC為昏線,則BC即將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根據圖中晝夜分布及變化方向判斷,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A正確,排除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陜西漢中期中)右圖為“全球不同日期太陽光照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夜晚)。據此完成10~11題。
10.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晨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基礎過關
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晨線是由夜入晝的界線,據此判斷位于晨線的是③,①②④都位于昏線上。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陜西漢中期中)右圖為“全球不同日期太陽光照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夜晚)。據此完成10~11題。
11.圖中
A.①地自轉線速度最大
B.②地自轉角速度最大
C.③地自轉線速度大于①地
D.④地自轉角速度大于①地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據圖可知,圖中①②③④四地都不在極點,自轉角速度是相同的,B、D不選;按緯度數值排序④<②<③<①,故四地自轉線速度④>②>③>①。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比較右面四幅圖(注:甲、乙、丙、丁四圖中,陰影區為黑夜,丙、丁兩圖所示為北半球某地區),完成12~13題。
12.下列對各圖中的晨昏線判斷,正確的是
A.甲圖中的弧BC為昏線
B.乙圖中的弧AO為昏線
C.丙圖中的AB為昏線
D.丁圖中的CD為晨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由晝進入夜是昏線,由夜進入晝是晨線。甲圖中的弧BC為昏線,A正確;
乙圖中的弧AO為晨線,B錯誤;
丙圖中的AB為晨線,C錯誤;
丁圖中的CD為昏線,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比較右面四幅圖(注:甲、乙、丙、丁四圖中,陰影區為黑夜,丙、丁兩圖所示為北半球某地區),完成12~13題。
13.赤道上晨線與晝半球中央經線間隔
A.360°  B.180°  C.90°  D.45°

根據所學知識,晨昏線始終平分赤道,赤道上始終6時日出,18時日落,晨線和昏線相距180°,故晨線與晝半球中央經線間隔是90°。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右圖所示照片是攝影師在夜晚采用連續曝光技術拍攝的,照片中的弧線為恒星視運動軌跡。讀圖回答14~15題。
14.據圖判斷,攝影師拍攝的地點位于
A.低緯地區 B.中緯地區
C.北極附近 D.南極附近

圖中能看到北極星,并且北極星的仰角很小,說明拍攝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緯度較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右圖所示照片是攝影師在夜晚采用連續曝光技術拍攝的,照片中的弧線為恒星視運動軌跡。讀圖回答14~15題。
15.圖中a恒星視運動轉過的角度約為50°,據此判斷攝影師連續拍攝的時間為
A.1個多小時 B.3個多小時
C.5個多小時 D.7個多小時

圖中恒星的視運動實際上是地球自轉運動的反映,天空中a恒星轉過的角度約為50°,說明地球自轉了約50°,地球上除極點以外的地區自轉的角速度都約是15°/h,所以連續拍攝時間為3個多小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晝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轉運動產生的,晨昏線是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據此完成16~17題。
16.在下列情況下,人們有可能看不到晝夜交替現象的是
A.站在地球上的人,地球停止自轉,僅有公轉存在
B.站在地球上的人,地球停止公轉,僅有自轉存在
C.一架自西向東飛行的航天器中的航天員
D.一架自東向西飛行的航天器中的航天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晨昏線自東向西移動,地球自轉角速度約為15°/h,如果航天器的運行方向為自東向西,且速度與地球自轉角速度相一致,航天員將看不到晝夜交替現象。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晝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轉運動產生的,晨昏線是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據此完成16~17題。
17.如果用a表示晨線,b表示昏線,那么下列各圖表示正確的是

晨昏線所在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黑夜進入白晝的為晨線,由白晝進入黑夜的為昏線,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18.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在圖1外側弧線上添畫箭頭表示地球自轉的方向。
答案 標注略(為逆時針方向)。
(2)圖2中,能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答案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3)地球自轉一周(360°)所需要的時間約為__________
_____,即一個________。
(4)圖3中陰影部分為黑夜,在圖3中適當位置標注出圖示半球的極點。
(5)判斷圖3中 是晨線還是昏線,并說明其移動方向。
23時56分
4秒
恒星日
答案 用“S”在圖示頂點(90°附近)標注即可。
答案 晨線。自東向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課時2 產生時差 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
[分值:70分]
(選擇題1~11題,每小題3分,共33分)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3日19:00~22:30,東京奧運會正式開幕。讀2008~2021年夏季奧運會舉辦地的坐標,完成1~2題。
城市 緯度 經度
日本的東京 35.7°N 139.7°E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22.9°S 43.2°W
英國的倫敦 51.5°N 0.1°W
中國的北京 39.9°N 116.3°E
1.東京奧運會直播開始的當地時間是(  )
A.7月23日19點 B.7月24日18點
C.7月23日7點 D.7月23日20點
2.四個城市中,地方時最早的是(  )
A.東京 B.里約熱內盧
C.倫敦 D.北京
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國旅游時隨身帶了一部全球通手機,但未改手機上的時間,上面仍顯示的是北京時間。王先生在游覽太平洋一小島時,當地報時為11時,而手機上的時間為8時。據此完成3~5題。
3.該島的經度可能為(  )
A.160°W B.160°E C.80°W D.40°E
4.此時,全球“今天”與“昨天”的范圍比為(  )
A.1∶2 B.1∶1 C.2∶1 D.1∶3
5.下列關于國際日界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東向西越過國際日界線日期要減一天
B.由東十二區越過國際日界線到西十二區日期要加一天
C.國際日界線兩側日期不同,時間相同
D.國際日界線兩側日期相同,時間不同
(2023·江西新余月考)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期為10月16日至10月22日,該大會是一場世界矚目的盛會。據此完成6~7題。
6.大會開幕時,巴西城市里約熱內盧(22°55′S,43°12′W)的區時應為(  )
A.17日23時 B.16日23時
C.15日23時 D.16日5時
7.大會開幕時,與北京處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圍約占全球的比例(  )
A.約等于5/12 B.約等于7/12
C.約等于1/2 D.全球在同一天
(2024·湖北武漢月考)下圖是“兩幅大河河口示意圖”。讀圖回答8~9題。
8.判斷左圖中河流的橫截面剖面圖為(下圖中陰影部分為河流沉積物)(  )
9.為了促進對外交流,在兩河口處建港口,應分別建在(  )
A.甲岸、丙岸 B.乙岸、丙岸
C.甲岸、丁岸 D.乙岸、丁岸
(2023·河南南陽月考)2023年8月10日,小明從廣州出發,經過約40個小時,到達位于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中國海外天文觀測基地(如下圖),此時北京時間為22:00。據此完成10~11題。
10.小明從廣州出發時,智利當地的區時為(  )
A.13:00 B.15:00 C.17:00 D.19:00
11.據圖推斷智利南部大多數河流河床較陡的岸為(  )
A.東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
(選擇題12~17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2023·福建泉州月考)一艘滿載木材的船只在我國某江面上航行時,發生事故在甲處沉沒(如下圖),木材在江面上順流而下。讀圖回答12~13題。
12.圖中①②③④四個打撈地,獲得木材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地適合建港口
B.②和①兩地的距離在逐漸遠離
C.③和④兩地的距離在逐漸遠離
D.④地沙灘廣闊
2019年3月26日至29日,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2 000多位嘉賓共同出席此次盛會,亞洲和世界進入“博鰲時間”。3月29日17時,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閉幕并召開新聞發布會。據此完成14~15題。
14.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召開時,再過幾小時全球幾乎處于同一天(  )
A.3小時 B.5小時 C.7小時 D.9小時
15.某嘉賓于荷蘭(5°E)當地地方時3月25日7時15分出發,坐8個小時的飛機到達海口(110°E),此時海口的地方時為(  )
A.3月25日22時15分
B.3月25日23時15分
C.3月26日8時15分
D.3月26日6時45分
下圖為“北半球極地投影圖”。讀圖,完成16~17題。
16.若圖中陰影區為3月20日,非陰影區為3月21日,正確表示此時正午太陽光線的箭頭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此時,國際標準時間(格林尼治時間)為(  )
A.3月20日17時 B.3月20日23時
C.3月21日5時 D.3月21日12時
18.讀“地球光照圖”(陰影部分為黑夜),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該圖是以________極點為中心的示意圖,P點在N點的________方向,P點地方時為______時。(3分)
(2)在圖中畫出太陽光線。(2分)
(3)MPN為________線,其中MP是________線,NP是________線。(3分)
(4)此時,北京時間是________。(2分)
(5)此時,一艘輪船從E點附近向東航行,10分鐘后,越過EF一線,這時輪船所在地的區時應為________。(2分)
(6)有一發炮彈從E點射向F點方向,炮彈將落在EF線的________(填“東”或“西”)側。(1分)
課時2 產生時差 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
1.D 2.A [第1題,東京奧運會開幕的北京時間為7月23日19點,而東京位于東九區,所以當北京時間7月23日19點時,東九區的區時為7月23日20點,東京奧運會直播開始時的當地時間是7月23日20點。故選D。第2題,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總比相對位置偏西的地點地方時更早。結合四城市的經度信息可知,與倫敦、北京、東京三城市相比而言,東京的地理位置相對偏東,地方時最早。東京與里約熱內盧就經度位置相比而言,兩地經度之和大于180°,里約熱內盧的位置相對偏東,但自東京向東到里約熱內盧,需要跨越國際日界線,日期要減一天,所以綜合分析可知,地方時最早的是東京。故選A。]
3.B 4.B 5.C [第3題,題干中指出“當地報時為11時,而手機上的時間為8時”,且該島位于太平洋,因此該島的區時比北京時間(東八區區時)早3個小時,該島應該位于東十一區,東十一區的范圍為157.5°E~172.5°E,故該島的經度可能為160°E,B正確。第4題,當北京時間為8時時,中時區的區時為0時,從0時所在經線到180°經線跨越12個時區,即新日期(今天)的范圍為12個時區,舊日期(昨天)的范圍也為12個時區,所以此時,全球“今天”與“昨天”的范圍比為1∶1,B正確。第5題,由東向西從西十二區進入東十二區,日期要加一天,故A錯誤;由東十二區越過國際日界線到西十二區,日期要減一天,故B錯誤;東西十二區合為一個時區,國際日界線兩側日期不同,時間相同,故C正確、D錯誤。]
6.C 7.B [第6題,根據經度計算,里約熱內盧位于西三區,北京位于東八區,里約熱內盧位于北京的西部,相差11個時區,當北京時間為16日10時時,按照東加西減的原則,里約熱內盧為16日10時-11=-1時,即15日的23時,C正確。第7題,由上題可知,120°E時間為10時,那么0時所在的經線為30°W,0時經線向東到國際日界線相隔210°,與北京處于同一天,則與北京處在同一天的范圍為西二區向東到東十二區,占全球面積的比例約為7/12,B正確。]
8.B 9.C [第8題,左圖區域位于北半球,河流自西向東流,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河流向右偏,偏向甲岸即南岸,河流不斷沖刷南岸,北岸泥沙不斷淤積。第9題,港口建設應選擇在水深且泥沙不易淤積的河岸,即河流流向偏轉的一側。]
10.C 11.B [第10題,根據經度可計算智利地處西五區,當小明到達智利時,北京時間為22:00,此時智利時間為22:00-(5+8)=9:00,又由材料可知,小明在路途中花費了40個小時,故出發時間應在智利該日9:00前40個小時,即為17:00,C正確。第11題,結合圖片可知,智利的地形為東高西低,因此河流是自東向西流;結合圖中的位置可知,該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向左偏轉,因此南岸受到侵蝕作用較強,河岸較陡,B正確。]
12.D 13.C [第12題,船在甲處沉沒,木材順河而下,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右岸水量大,順右岸而下的木材多,因此獲得木材最多的是④地,D正確。第13題,根據圖示信息判斷,該地位于北半球,由于河流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河流右岸受到侵蝕,左岸受到堆積,據此進行判斷,①地由于泥沙淤積,河道較淺,不適合建港口;②和①兩地以淤積作用為主,兩地的距離會逐漸減小;④地位于河流的右岸,河岸受侵蝕作用顯著,泥沙淤積量小;由于④地河岸受到侵蝕,因此③和④兩地的距離在逐漸遠離,C正確。]
14.A 15.A [第14題,若全球幾乎處于同一天,則180°經線所在的地方時為0時。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召開時為北京時間3月29日17時,即此時120°E的地方時為17時,經計算可得,此時180°經線所在的地方時為21時,再過3小時,180°經線所在的地方時為0時,即全球幾乎處于同一天,故選A。第15題,該嘉賓于荷蘭(5°E)地方時3月25日7時15分出發,坐8個小時的飛機到達海口時,荷蘭(5°E)的地方時應為15:15,荷蘭(5°E)與海口(110°E)的經度相差105°,地方時相差7小時,海口位于荷蘭以東,地方時早7小時,因此海口的地方時為3月25日22:15,A正確。]
16.C 17.C [第16題,由于該圖是北半球極地投影圖,故地球應呈逆時針方向自西向東自轉,陰影部分為3月20日,非陰影部分為3月21日,而日期的分界線為180°經線和0時所在經線,根據自西向東越過180°經線減一天可算出,乙所對的經線為180°經線。根據陰影部分跨經度為105°,可算出75°W為0點,則105°E為12點,太陽應直射此經線上某一點,該經線與0時經線(75°W)相差180°,故箭頭丙指向此經線,C正確。第17題,國際標準時間(格林尼治時間)為0°經線的地方時,75°W為0點(西五區區時),0°經線在75°W以東75°,時間早5個小時,所以國際標準時間(格林尼治時間)為3月21日5時。C正確。]
18.(1)南 東南 0或24 (2)作圖略。(太陽光線應水平從右側照射過來) (3)晨昏 晨 昏 (4)12月22日17時 (5)12月21日21時10分 (6)東
解析 第(1)題,根據箭頭所示地球自轉方向可知,此圖為以南極點為中心的示意圖;P點相對N點位置偏東、偏南,應在N點的東南方向;P點在夜半球中央經線上,時間為0(24)時。第(2)題,根據晨昏線與太陽光線垂直的特點及圖中晝半球的分布,可知太陽光線應從右側水平照射過來。第(3)題,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和晝夜半球的分布可知,過MP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MP為晨線;過NP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NP為昏線。第(4)題,根據0°經線和地球自轉方向,可知P點為135°W,為0時,45°E為12時,圖中晨昏線與南極圈相切,所以該日應為冬至日(12月22日),可計算出北京時間為12月22日17時。第(5)題,EF所在經線為180°經線,大致與國際日界線重合,過180°經線向東應減去一天,所以這時輪船所在地的區時應為12月21日21時10分。第(6)題,從E點向F點發射炮彈,將向左側偏轉,炮彈將落在EF線的東側。課時2 產生時差 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
課程標準 結合實例,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學習目標 1.結合地球自轉特點,解釋產生時差的原因,掌握地方時、區時及日期的計算方法。(綜合思維)2.結合實例,理解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的規律,并能解釋相關自然現象。(地理實踐力)
知識點一 產生時差
1.地方時
(1)產生
(2)規律
核心歸納
1.時間計算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1)畫軸
東經度在東,西經度在西,自西向東,西經度越來越小,東經度越來越大。
(2)定點:即將已知點和所求點標在軸的相應位置。
例如:當120°E的地方時為6月9日20時時,求35°W的地方時。
解題: 已知點為120°E,所求點為35°W。圖解如下:
(3)定差
確定兩地的經度差 同為東經度或同為西經度時用減法,一個為東經度一個為西經度時用加法(同減異加)。如上圖中A、B兩地的經度差為35°+120°=155°
確定時間差 即155°×4分鐘/1°=620分鐘,即10時20分
(4)定值
所求點位于已知點的西邊,取“-”用減法;所求點位于已知點的東邊,取“+”用加法。
如上圖中所求的35°W的地方時=6月9日20時-10時20分=6月9日9時40分。
(5)結果處理
若求出時間大于24小時,則減去24小時,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時間為負值,則加上24小時,日期減一天。
2.有關行程時間的計算
若有一架飛機某日某時從A地起飛,經過m小時飛行,降落在B地,求飛機降落時B地的時間。可以用公式計算:
TB=TA±時差+行程時間(“±”仍遵循“向東加、向西減”的原則)
3.圖中隱含時間信息的獲取
經線位置 圖示 確定地方時
晝半球的中央經線 ND 12時
夜半球的中央經線 NB 0時(24時)
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 NC 6時
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 NA 18時
2.時區與區時
(1)時區劃分
由圖可知,全球共劃為____個時區。中時區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向東西各跨____;東西十二區以______經線為中央經線。由中時區向東為東時區,向西為西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____。
(2)區時
①界定:各時區都以本時區______________的地方時作為本時區的區時。
②規律:相鄰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每往東1個時區,區時______1小時;每往西1個時區,區時____1小時。
核心歸納
(1)時區數=某地經度數÷15°(若所得余數小于7.5,則所得整數即為所求時區數;若所得余數大于7.5,則所求時區數為所得整數加1)。某地在東經度,為東時區;在西經度,為西時區。7.5°W~7.5°E為中時區,172.5°E~172.5°W為東西十二區。
(2)時區中央經線度數=時區數×15°。
(3)時區差=時區同減異加(兩地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時區相減取其差;兩地一個為東時區,一個為西時區,時區相加取其和)。
(4)所求區時=已知區時±兩地時區差×1小時(計算方法與地方時的計算方法相同)。
3.日界線
日界線 國際日界線(人為界線) 0時經線(自然界線)
界線 大體沿 經線穿行的折線,固定不變; 為了方便該經線附近國家居民的生活,國際日界線避免通過陸地,國際日界線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些曲折的線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條經線
日期變化 自西向東跨越國際日界線時,日期要_____1日;自東向西跨過國際日界線時,日期要_____1日 自西向東過0時所在經線,日期要____1日;自東向西過0時所在經線,日期要____1日
核心歸納 日界線的應用
(1)確定日期范圍
①新的一天范圍,從0時所在經線向東到180°經線。
②舊的一天范圍,從0時所在經線向西到180°經線。
(2)計算日期比值
新一天范圍大小的計算方法:180°經線地方時是X時,新一天的范圍就占X個時區。則:
①新的一天占全球面積的比值=X/24。
②舊的一天占全球面積的比值=1-X/24。
③新舊兩天范圍的比值=X/(24-X)。
一位德國小伙子海格米爾,為了延長自己的生日進行了一次計劃周密的跨時區旅行,這場旅行讓他的26歲生日整整持續了46小時,并由此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最長生日”的稱號。他從新西蘭的奧克蘭(37°S,175°E)開始這趟創紀錄之旅,第一個目的地是比奧克蘭晚2小時的布里斯班,然后他再從布里斯班搭乘飛往夏威夷首府檀香山的航班,那里的時間比布里斯班晚20個小時。
1.[區域認知]判斷奧克蘭所在的時區,并推測布里斯班位于哪個時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德國小伙海格米爾乘坐從布里斯班飛往夏威夷檀香山的航班,飛行途中越過180°經線后,機組人員會把飛機上的日歷顯示減去一天,還是加上一天?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福建泉州開學考試)某公司員工乘飛機從杭州(30°N)前往西亞卡塔爾首都多哈(25°N)出差一周,剛到達時就給家里的兒子發了一條信息報平安。兒子早上起床后看到該信息是4時收到的。下圖為“該員工登機牌部分截圖”(牌上時間為機場所在地使用的區時)。據此完成1~2題。
1.該員工乘坐的飛機飛行了約(  )
A.4小時 B.8小時
C.9小時 D.10小時
2.根據材料推算多哈所在時區為(  )
A.東三區 B.東一區
C.西二區 D.西六區
下圖是“中心點為地球北極的示意圖”,陰影部分為黑夜,非陰影部分為白晝。讀圖,完成3~4題。
3.甲地的地方時為(  )
A.15時 B.9時
C.8時 D.16時
4.若此時北京時間為12時,則“今天”與“昨天”的范圍之比是(  )
A.2∶1 B.1∶2 C.1∶1 D.3∶1
知識點二 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
1.產生原因:受____________的影響,地表作水平運動的物體,除在赤道外,其運動方向有發生偏轉的現象。這種使水平運動物體方向發生偏轉的力,稱為____________。
2.偏轉規律
地轉偏向力只影響物體運動方向,不影響運動速度;緯度越高,地轉偏向力越大。在北半球向其運動方向的____側偏轉;在南半球向其運動方向的____側偏轉;赤道上不偏轉。
3.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表現:地轉偏向力在大規模氣流和水流的水平運動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2)應用
①氣流:北半球臺風中心附近的氣流往往呈____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臺風中心附近的氣流往往呈順時針方向旋轉。
②水流:河流沿岸人類活動的選址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河流____岸易被侵蝕,____岸淤積,故港口、防洪堤壩一般建于河流____岸,聚落、挖沙場宜選在____岸。(如下圖)
地轉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某些經濟活動、軍事活動都要考慮它的影響,氣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響。據此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1.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北半球作水平運動物體偏轉的是(  )
2.下圖所示兩條河流下游各有一個小島,最終小島可能連接的堤岸是(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課時2 產生時差 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
知識點一 產生時差
梳理教材新知
1.(1)先 早 (2)1 同一經線
2.(1)24 7.5° 180° 15° (2)①中央經線 ②早 晚
3.180° 減去 加上 加 減
探究核心知識
1.奧克蘭所在時區為東十二區。布里斯班比奧克蘭晚2個小時,所以布里斯班應在奧克蘭的西邊,位于東十區。
2.會減去1天。因為飛機由西向東越過國際日界線時,須將日期減去一天。
落實思維方法
1.C 2.A [第1題,根據材料及圖示信息可知,飛機到達時約為北京時間6月22日4時左右,飛機起飛時間為北京時間6月21日19時,所以飛機飛行時間約為9小時,C正確。第2題,根據上題分析可知,飛機到達時為北京時間6月22日4時,多哈時間為6月21日23時,所以北京時間比多哈地方時早五個小時,多哈所在時區應為東三區,A正確。]
3.B 4.A [第3題,由圖示中心點為地球北極判斷地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陰影區為黑夜,非陰影區為白晝,陰影區與非陰影區的界線為晨昏線,由地球自轉方向確定OB為晨線,OA為昏線,OB地方時為6時,OA地方時為18時,而甲在晨線以東45°,則甲地地方時為9時。第4題,已知北京時間為12時,可知180°經線地方時為16時,從0時經線向東到180°經線即今天的范圍,為16小時,昨天的范圍為8小時,今天與昨天的范圍之比為2∶1。]
知識點二 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
梳理教材新知
1.地球自轉 地轉偏向力
2.右 左
3.(2)①逆 ②右 左 右 左
落實思維方法
1.A 2.B [第1題,北半球作水平運動物體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北半球作水平運動物體偏轉的是A。第2題,根據圖示緯度,判斷①②在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河流向右偏產生侵蝕,在另外一側產生堆積,最終小島可能連接的堤岸是①;③④在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河流向左偏,最終小島可能連接的堤岸是④,B正確。](共62張PPT)
地球自轉的意義
第一節
第一單元 地球運動的意義
產生時差 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
課時2
結合實例,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結合地球自轉特點,解釋產生時差的原因,掌握地方時、區時及日期的計算方法。(綜合思維)
2.結合實例,理解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的規律,并能解釋相關自然現象。(地理實踐力)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產生時差
知識點二 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
方向發生偏轉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產生時差
>
<
知識點一
梳理
1.地方時
(1)產生
教材新知
(2)規律
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 小時
經度每隔1°,地方時相差4分鐘
上的各地,地方時相同


同一經線
1
核心歸納
1.時間計算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1)畫軸
東經度在東,西經度在西,自西向東,西經度越來越小,東經度越來越大。
(2)定點:即將已知點和所求點標在軸的相應位置。
例如:當120°E的地方時為6月9日20時時,求35°W的地方時。
解題: 已知點為120°E,所求點為35°W。圖解如下:
核心歸納
(3)定差
確定兩地的經度差 同為東經度或同為西經度時用減法,一個為東經度一個為西經度時用加法(同減異加)。如上圖中A、B兩地的經度差為35°+120°=155°
確定時間差 即155°×4分鐘/1°=620分鐘,即10時20分
核心歸納
(4)定值
所求點位于已知點的西邊,取“-”用減法;所求點位于已知點的東邊,取“+”用加法。
如上圖中所求的35°W的地方時=6月9日20時-10時20分=6月9日9時40分。
(5)結果處理
若求出時間大于24小時,則減去24小時,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時間為負值,則加上24小時,日期減一天。
核心歸納
2.有關行程時間的計算
若有一架飛機某日某時從A地起飛,經過m小時飛行,降落在B地,求飛機降落時B地的時間。可以用公式計算:
TB=TA±時差+行程時間(“±”仍遵循“向東加、向西減”的原則)
核心歸納
3.圖中隱含時間信息的獲取
經線位置 圖示 確定地方時
晝半球的中央經線 ND 12時
夜半球的中央經線 NB 0時(24時)
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 NC 6時
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 NA 18時
梳理
教材新知
2.時區與區時
(1)時區劃分
由圖可知,全球共劃為 個時區。中時區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向東西各跨 ;東西十二區以 經線為中央經線。由中時區向東為東時區,向西為西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 。
24
7.5°
180°
15°
梳理
教材新知
(2)區時
①界定:各時區都以本時區 的地方時作為本時區的區時。
②規律:相鄰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每往東1個時區,區時早1小時;每往西1個時區,區時 1小時。
中央經線

核心歸納
(1)時區數=某地經度數÷15°(若所得余數小于7.5,則所得整數即為所求時區數;若所得余數大于7.5,則所求時區數為所得整數加1)。某地在東經度,為東時區;在西經度,為西時區。7.5°W~7.5°E為中時區,172.5°E~172.5°W為東西十二區。
(2)時區中央經線度數=時區數×15°。
(3)時區差=時區同減異加(兩地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時區相減取其差;兩地一個為東時區,一個為西時區,時區相加取其和)。
(4)所求區時=已知區時±兩地時區差×1小時(計算方法與地方時的計算方法相同)。
梳理
教材新知
3.日界線
日界線 國際日界線(人為界線) 0時經線(自然界線)
界線 大體沿 經線穿行的折線,固定不變; 為了方便該經線附近國家居民的生活,國際日界線避免通過陸地,國際日界線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些曲折的線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條經線
日期變化 自西向東跨越國際日界線時,日期要_____ 1日;自東向西跨過國際日界線時,日期要 1日 自西向東過0時所在經線,日期要 1日;自東向西過0時所在經線,日期要 1日
180°
減去
加上


梳理
教材新知
日界線 國際日界線(人為界線) 0時經線(自然界線)
日期變化
日界線的應用
核心歸納
(1)確定日期范圍
①新的一天范圍,從0時所在經線向東到180°經線。
②舊的一天范圍,從0時所在經線向西到180°經線。
(2)計算日期比值
新一天范圍大小的計算方法:180°經線地方時是X時,新一天的范圍就占X個時區。則:
①新的一天占全球面積的比值=X/24。
②舊的一天占全球面積的比值=1-X/24。
③新舊兩天范圍的比值=X/(24-X)。
一位德國小伙子海格米爾,為了延長自己的生日進行了一次計劃周密的跨時區旅行,這場旅行讓他的26歲生日整整持續了46小時,并由此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最長生日”的稱號。他從新西蘭的奧克蘭(37°S,175°E)開始這趟創紀錄之旅,第一個目的地是比奧克蘭晚2小時的布里斯班,然后他再從布里斯班搭乘飛往夏威夷首府檀香山的航班,那里的時間比布里斯班晚20個小時。
1.[區域認知]判斷奧克蘭所在的時區,并推測布里斯班位于哪個時區。
探究
核心知識
答案 奧克蘭所在時區為東十二區。布里斯班比奧克蘭晚2個小時,所以布里斯班應在奧克蘭的西邊,位于東十區。
一位德國小伙子海格米爾,為了延長自己的生日進行了一次計劃周密的跨時區旅行,這場旅行讓他的26歲生日整整持續了46小時,并由此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最長生日”的稱號。他從新西蘭的奧克蘭(37°S,175°E)開始這趟創紀錄之旅,第一個目的地是比奧克蘭晚2小時的布里斯班,然后他再從布里斯班搭乘飛往夏威夷首府檀香山的航班,那里的時間比布里斯班晚20個小時。
2.[綜合思維]德國小伙海格米爾乘坐從布里斯班飛往夏威夷檀香山的航班,飛行途中越過180°經線后,機組人員會把飛機上的日歷顯示減去一天,還是加上一天?為什么?
探究
核心知識
答案 會減去1天。因為飛機由西向東越過國際日界線時,須將日期減去一天。
(2023·福建泉州開學考試)某公司員工乘飛機從杭州(30°N)前往西亞卡塔爾首都多哈(25°N)出差一周,剛到達時就給家里的兒子發了一條信息報平安。兒子早上起床后看到該信息是4時收到的。下圖為“該員工登機牌部分截圖”(牌上時間為機場所在地使用的區時)。據此完成1~2題。
1.該員工乘坐的飛機飛行了約
A.4小時 B.8小時
C.9小時 D.10小時
落實
思維方法

落實
思維方法
根據材料及圖示信息可知,飛機到達時約為北京時間6月22日4時左右,飛機起飛時間為北京時間6月21日19時,所以飛機飛行時間約為9小時,C正確。
落實
思維方法
(2023·福建泉州開學考試)某公司員工乘飛機從杭州(30°N)前往西亞卡塔爾首都多哈(25°N)出差一周,剛到達時就給家里的兒子發了一條信息報平安。兒子早上起床后看到該信息是4時收到的。下圖為“該員工登機牌部分截圖”(牌上時間為機場所在地使用的區時)。據此完成1~2題。
2.根據材料推算多哈所在時區為
A.東三區 B.東一區
C.西二區 D.西六區

落實
思維方法
根據上題分析可知,飛機到達時為北京時間6月22日4時,多哈時間為6月21日23時,所以北京時間比多哈地方時早五個小時,多哈所在時區應為東三區,A正確。
落實
思維方法
右圖是“中心點為地球北極的示意圖”,陰影部分為黑夜,非陰影部分為白晝。讀圖,完成3~4題。
3.甲地的地方時為
A.15時   B.9時   C.8時   D.16時

由圖示中心點為地球北極判斷地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陰影區為黑夜,非陰影區為白晝,陰影區與非陰影區的界線為晨昏線,由地球自轉方向確定OB為晨線,OA為昏線,OB地方時為6時,OA地方時為18時,而甲在晨線以東45°,則甲地地方時為9時。
落實
思維方法
右圖是“中心點為地球北極的示意圖”,陰影部分為黑夜,非陰影部分為白晝。讀圖,完成3~4題。
4.若此時北京時間為12時,則“今天”與“昨天”的范圍之比是
A.2∶1   B.1∶2   C.1∶1   D.3∶1

已知北京時間為12時,可知180°經線地方時為16時,從0時經線向東到180°經線即今天的范圍,為16小時,昨天的范圍為8小時,今天與昨天的范圍之比為2∶1。
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
>
<
知識點二
梳理
1.產生原因:受 的影響,地表作水平運動的物體,除在赤道外,其運動方向有發生偏轉的現象。這種使水平運動物體方向發生偏轉的力,稱為

2.偏轉規律
地轉偏向力只影響物體運動方向,不影響運動速度;緯度越高,地轉偏向力越大。在北半球向其運動方向的 側偏轉;在南半球向其運動方向的 側偏轉;赤道上不偏轉。
教材新知
地球自轉
地轉偏向力


3.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表現:地轉偏向力在大規模氣流和水流的水平運動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2)應用
①氣流:北半球臺風中心附近的氣流往往呈 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臺風中心附近的氣流往往呈順時針方向旋轉。
梳理
教材新知
②水流:河流沿岸人類活動的選址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河流 岸易被侵蝕, 岸淤積,故港口、防洪堤壩一般建于河流 岸,聚落、挖沙場宜選在 岸。(如右圖)





地轉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某些經濟活動、軍事活動都要考慮它的影響,氣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響。據此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1.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北半球作水平運動物體偏轉的是
落實
思維方法

北半球作水平運動物體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北半球作水平運動物體偏轉的是A。
落實
思維方法
地轉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某些經濟活動、軍事活動都要考慮它的影響,氣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響。據此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2.下圖所示兩條河流下游各有一個小島,最終小島可能連接的堤岸是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落實
思維方法
根據圖示緯度,判斷①②在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河流向右偏產生侵蝕,在另外一側產生堆積,最終小島可能連接的堤岸是①;③④在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河流向左偏,最終小島可能連接的堤岸是④,B正確。
課時對點練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3日19:00~22:30,東京奧運會正式開幕。讀2008~2021年夏季奧運會舉辦地的坐標,完成1~2題。
1.東京奧運會直播開始的當地時間是
A.7月23日19點
B.7月24日18點
C.7月23日7點
D.7月23日20點
基礎過關
城市 緯度 經度
日本的東京 35.7°N 139.7°E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22.9°S 43.2°W
英國的倫敦 51.5°N 0.1°W
中國的北京 39.9°N 116.3°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城市 緯度 經度
日本的東京 35.7°N 139.7°E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22.9°S 43.2°W
英國的倫敦 51.5°N 0.1°W
中國的北京 39.9°N 116.3°E
東京奧運會開幕的北京時間為7月23日19點,而東京位于東九區,所以當北京時間7月23日19點時,東九區的區時為7月23日20點,東京奧運會直播開始時的當地時間是7月23日20點。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3日19:00~22:30,東京奧運會正式開幕。讀2008~2021年夏季奧運會舉辦地的坐標,完成1~2題。
2.四個城市中,地方時最早的是
A.東京 B.里約熱內盧
C.倫敦 D.北京
城市 緯度 經度
日本的東京 35.7°N 139.7°E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22.9°S 43.2°W
英國的倫敦 51.5°N 0.1°W
中國的北京 39.9°N 116.3°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城市 緯度 經度
日本的東京 35.7°N 139.7°E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22.9°S 43.2°W
英國的倫敦 51.5°N 0.1°W
中國的北京 39.9°N 116.3°E
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總比相對位置偏西的地點地方時更早。結合四城市的經度信息可知,與倫敦、北京、東京三城市相比而言,東京的地理位置相對偏東,地方時最早。東京與里約熱內盧就經度位置相比而言,兩地經度之和大于180°,
里約熱內盧的位置相對偏東,但自東京向東到里約熱內盧,需要跨越國際日界線,日期要減一天,所以綜合分析可知,地方時最早的是東京。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國旅游時隨身帶了一部全球通手機,但未改手機上的時間,上面仍顯示的是北京時間。王先生在游覽太平洋一小島時,當地報時為11時,而手機上的時間為8時。據此完成3~5題。
3.該島的經度可能為
A.160°W   B.160°E   C.80°W   D.40°E

題干中指出“當地報時為11時,而手機上的時間為8時”,且該島位于太平洋,因此該島的區時比北京時間(東八區區時)早3個小時,該島應該位于東十一區,東十一區的范圍為157.5°E~172.5°E,故該島的經度可能為160°E,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國旅游時隨身帶了一部全球通手機,但未改手機上的時間,上面仍顯示的是北京時間。王先生在游覽太平洋一小島時,當地報時為11時,而手機上的時間為8時。據此完成3~5題。
4.此時,全球“今天”與“昨天”的范圍比為
A.1∶2   B.1∶1   C.2∶1   D.1∶3

當北京時間為8時時,中時區的區時為0時,從0時所在經線到180°經線跨越12個時區,即新日期(今天)的范圍為12個時區,舊日期(昨天)的范圍也為12個時區,所以此時,全球“今天”與“昨天”的范圍比為1∶1,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國旅游時隨身帶了一部全球通手機,但未改手機上的時間,上面仍顯示的是北京時間。王先生在游覽太平洋一小島時,當地報時為11時,而手機上的時間為8時。據此完成3~5題。
5.下列關于國際日界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東向西越過國際日界線日期要減一天
B.由東十二區越過國際日界線到西十二區日期要加一天
C.國際日界線兩側日期不同,時間相同
D.國際日界線兩側日期相同,時間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由東向西從西十二區進入東十二區,日期要加一天,故A錯誤;
由東十二區越過國際日界線到西十二區,日期要減一天,故B錯誤;
東西十二區合為一個時區,國際日界線兩側日期不同,時間相同,故C正確、D錯誤。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3·江西新余月考)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期為10月16日至10月22日,該大會是一場世界矚目的盛會。據此完成6~7題。
6.大會開幕時,巴西城市里約熱內盧(22°55′S,43°12′W)的區時應為
A.17日23時 B.16日23時
C.15日23時 D.16日5時

根據經度計算,里約熱內盧位于西三區,北京位于東八區,里約熱內盧位于北京的西部,相差11個時區,當北京時間為16日10時時,按照東加西減的原則,里約熱內盧為16日10時-11=-1時,即15日的23時,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3·江西新余月考)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期為10月16日至10月22日,該大會是一場世界矚目的盛會。據此完成6~7題。
7.大會開幕時,與北京處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圍約占全球的比例
A.約等于5/12 B.約等于7/12
C.約等于1/2 D.全球在同一天

由上題可知,120°E時間為10時,那么0時所在的經線為30°W,0時經線向東到國際日界線相隔210°,與北京處于同一天,則與北京處在同一天的范圍為西二區向東到東十二區,占全球面積的比例約為7/12,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4·湖北武漢月考)下圖是“兩幅大河河口示意圖”。讀圖回答8~9題。
8.判斷左圖中河流的橫截面剖面圖為(下圖中陰影部分為河流沉積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左圖區域位于北半球,河流自西向東流,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河流向右偏,偏向甲岸即南岸,河流不斷沖刷南岸,北岸泥沙不斷淤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4·湖北武漢月考)下圖是“兩幅大河河口示意圖”。讀圖回答8~9題。
9.為了促進對外交流,在兩河口處建港口,應分別建在
A.甲岸、丙岸 B.乙岸、丙岸
C.甲岸、丁岸 D.乙岸、丁岸

港口建設應選擇在水深且泥沙不易淤積的河岸,即河流流向偏轉的一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河南南陽月考)2023年8月10日,小明從廣州出發,經過約40個小時,到達位于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中國海外天文觀測基地(如右圖),此時北京時間為22:00。據此完成10~11題。
10.小明從廣州出發時,智利當地的區時為
A.13:00 B.15:00
C.17:00 D.19:00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根據經度可計算智利地處西五區,當小明到達智利時,北京時間為22:00,此時智利時間為22:00-(5+8)=9:00,又由材料可知,小明在路途中花費了40個小時,故出發時間應在智利該日9:00前40個小時,即為17:00,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2023·河南南陽月考)2023年8月10日,小明從廣州出發,經過約40個小時,到達位于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中國海外天文觀測基地(如右圖),此時北京時間為22:00。據此完成10~11題。
11.據圖推斷智利南部大多數河流河床較陡的岸為
A.東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礎過關
結合圖片可知,智利的地形為東高西低,因此河流是自東向西流;結合圖中的位置可知,該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向左偏轉,因此南岸受到侵蝕作用較強,河岸較陡,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2023·福建泉州月考)一艘滿載木材的船只在我國某江面上航行時,發生事故在甲處沉沒(如右圖),木材在江面上順流而下。讀圖回答12~13題。
12.圖中①②③④四個打撈地,獲得木材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船在甲處沉沒,木材順河而下,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右岸水量大,順右岸而下的木材多,因此獲得木材最多的是④地,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2023·福建泉州月考)一艘滿載木材的船只在我國某江面上航行時,發生事故在甲處沉沒(如右圖),木材在江面上順流而下。讀圖回答12~13題。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地適合建港口
B.②和①兩地的距離在逐漸遠離
C.③和④兩地的距離在逐漸遠離
D.④地沙灘廣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根據圖示信息判斷,該地位于北半球,由于河流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河流右岸受到侵蝕,左岸受到堆積,據此進行判斷,①地由于泥沙淤積,河道較淺,不適合建港口;
②和①兩地以淤積作用為主,兩地的距離會逐漸減小;
④地位于河流的右岸,河岸受侵蝕作用顯著,泥沙淤積量小;
由于④地河岸受到侵蝕,因此③和④兩地的距離在逐漸遠離,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2019年3月26日至29日,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2 000多位嘉賓共同出席此次盛會,亞洲和世界進入“博鰲時間”。3月29日17時,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閉幕并召開新聞發布會。據此完成14~15題。
14.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召開時,再過幾小時全球幾乎處于同一天
A.3小時   B.5小時   C.7小時   D.9小時

若全球幾乎處于同一天,則180°經線所在的地方時為0時。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召開時為北京時間3月29日17時,即此時120°E的地方時為17時,經計算可得,此時180°經線所在的地方時為21時,再過3小時,180°經線所在的地方時為0時,即全球幾乎處于同一天,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2019年3月26日至29日,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2 000多位嘉賓共同出席此次盛會,亞洲和世界進入“博鰲時間”。3月29日17時,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閉幕并召開新聞發布會。據此完成14~15題。
15.某嘉賓于荷蘭(5°E)當地地方時3月25日7時15分出發,坐8個小時的飛機到達海口(110°E),此時海口的地方時為
A.3月25日22時15分
B.3月25日23時15分
C.3月26日8時15分
D.3月26日6時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該嘉賓于荷蘭(5°E)地方時3月25日7時15分出發,坐8個小時的飛機到達海口時,荷蘭(5°E)的地方時應為15:15,荷蘭(5°E)與海口(110°E)的經度相差105°,地方時相差7小時,海口位于荷蘭以東,地方時早7小時,因此海口的地方時為3月25日22:15,A正確。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右圖為“北半球極地投影圖”。讀圖,完成16~17題。
16.若圖中陰影區為3月20日,非陰影區為3月21日,正確表示此時正午太陽光線的箭頭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由于該圖是北半球極地投影圖,故地球應呈逆時針方向自西向東自轉,陰影部分為3月20日,非陰影部分為3月21日,而日期的分界線為180°經線和0時所在經線,根據自西向東越過180°經線減一天可算出,乙所對的經線為180°經線。根據陰影部分跨經度為105°,可算出75°W為0點,則105°E為12點,太陽應直射此經線上某一點,該經線與0時經線(75°W)相差180°,故箭頭丙指向此經線,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右圖為“北半球極地投影圖”。讀圖,完成16~17題。
17.此時,國際標準時間(格林尼治時間)為
A.3月20日17時  B.3月20日23時
C.3月21日5時  D.3月21日12時

國際標準時間(格林尼治時間)為0°經線的地方時,75°W為0點(西五區區時),0°經線在75°W以東75°,時間早5個小時,所以國際標準時間(格林尼治時間)為3月21日5時。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18.讀“地球光照圖”(陰影部分為黑夜),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是以____極點為中心的示意圖,P點在N點的______
方向,P點地方時為_______時。

東南
0或24
根據箭頭所示地球自轉方向可知,此圖為以南極點為中心的示意圖;P點相對N點位置偏東、偏南,應在N點的東南方向;P點在夜半球中央經線上,時間為0(24)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2)在圖中畫出太陽光線。
答案 作圖略。(太陽光線應水平從右側照射過來)
根據晨昏線與太陽光線垂直的特點及圖中晝半球的分布,可知太陽光線應從右側水平照射過來。
(3)MPN為______線,其中MP是____線,NP是____線。
晨昏


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和晝夜半球的分布可知,過MP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MP為晨線;過NP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NP為昏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4)此時,北京時間是______________。
12月22日17時
根據0°經線和地球自轉方向,可知P點為135°W,為0時,45°E為12時,圖中晨昏線與南極圈相切,所以該日應為冬至日(12月22日),可計算出北京時間為12月22日17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5)此時,一艘輪船從E點附近向東航行,10分鐘后,越過EF一線,這時輪船所在地的區時應為__________________。
12月21日21時10分
EF所在經線為180°經線,大致與國際日界線重合,過180°經線向東應減去一天,所以這時輪船所在地的區時應為12月21日21時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能力提升
(6)有一發炮彈從E點射向F點方向,炮彈將落在EF線的____(填“東”或“西”)側。

從E點向F點發射炮彈,將向左側偏轉,炮彈將落在EF線的東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微專題1 航天發射基地區位條件評價
1.航天發射基地選址的條件
氣象條件 晴天多、陰雨天少,風速小,濕度低,大氣能見度高,有利于發射和跟蹤
緯度因素 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可以節省燃料和降低成本
地勢因素 同一緯度,地勢越高,地球自轉線速度越大
海陸位置 大陸內部氣象條件好,隱蔽性強,人煙稀少,安全性強,便于運輸大噸位、大尺寸部件
交通條件 內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裝備的運輸
安全因素 出于國防安全考慮,有的建在山區、沙漠等地廣人稀處,隱蔽性強
2.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基地的有利區位
3.航天器發射時間、方向的選擇
時間 在一天中一般選擇在晴朗無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蹤觀測
我國發射時間主要選擇在北半球冬季,有以下優點:①便于航天測控網對航天器的監控、管理、回收;②我國有多艘“遠望號”測量船在南半球緯度較高的海域,選擇北半球冬季是可以避開南半球惡劣的海況
方向 一般與地球運動方向一致,向東發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線速度,節約能源
4.航天器回收基地選址的條件
(1)地形平坦,視野開闊,便于搜救。
(2)人煙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證安全。
(3)氣候干旱,多晴朗天氣,大氣能見度高。
(4)地質條件好。
(5)無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區。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艙搭載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核心艙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讀“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
1.與我國其他衛星發射基地相比,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優勢區位條件為(  )
A.位于亞熱帶沿海,海上人類活動少,安全性強
B.位于濱海,海拔較高,自轉線速度大
C.靠近港口,便于大型發射設備的運輸
D.緯度低,公轉線速度大于其他衛星發射基地
2.從氣象、氣候條件方面分析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窗口窄的原因是(  )
A.熱帶雨林氣候區,雨季長,陰雨天氣較多
B.夏季氣溫高,靠近海洋,雷電等天氣頻繁
C.海拔高,大氣稀薄,能見度高,利于監測
D.春夏季節,受臺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31日15時37分,搭載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約8分鐘后,夢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完成3~4題。
3.相對于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主要在于(  )
A.降水少,晴天多,發射窗口期長
B.緯度低,地球自轉線速度大,可節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運輸
D.人口稀少,發射后殘骸不易危及人們安全
4.若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一顆定位于125°E的地球同步衛星,則衛星的發射方向應是(  )
A.東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24·河北石家莊質檢)下圖為“世界主要航天發射場及發射平臺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5.世界主要航天發射場及發射平臺(  )
A.多位于西半球
B.均位于中緯度
C.①位于④的西北方向
D.②③自轉角速度相同
6.圖中海上發射場及發射平臺(  )
A.建設成本低,施工難度小
B.氣象條件較優越,利于發射
C.在赤道附近,線速度大
D.對海洋運輸業不會產生影響
7.(2023·河南周口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2014年10月,文昌航天發射場竣工,它是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運載火箭表面涂有高反光率材料,在進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時,通常利用地面的光學跟蹤測量儀器跟蹤測量火箭的飛行軌跡,觀察火箭飛行中的姿態和外部形象。一天中只有火箭箭體與天空背景亮度差異大時觀察效果最好。下圖示意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基地位置。
材料二 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約(41°N,100°E)成功著陸,標志著中國目前時間最長的載人航天任務圓滿結束。災害性的天氣會對航天、衛星、通訊、導航活動產生直接影響。下圖示意我國主要著陸場。
(1)比較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基地的角速度與線速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與我國早期的航天發射基地相比,分析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主要地理優勢。(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比四子王旗著陸場,分析東風著陸場具備的優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專題1 航天發射基地區位條件評價
落實思維方法
1.C 2.B [第1題,據圖可知,海南文昌的緯度為20°N,位于熱帶沿海,A錯誤。濱海地區一般海拔較低,自轉線速度較高海拔處小,B錯誤。大型發射設備體積大,文昌位于沿海地區,靠近港口,可運輸大型發射設備,C正確。與我國其他衛星發射基地相比,文昌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于其他衛星發射中心,可以節省燃料,利于發射,D錯誤。第2題,文昌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靠近海洋,雨季長,陰天多,所以發射窗口窄,A錯誤。文昌夏季高溫多雨,雷電、強降雨等天氣較多,影響發射,B正確。臨海地區,海拔低,受海洋影響,空氣濕度大,云霧多,能見度不高,C錯誤。夏秋季節多臺風登陸,受臺風等災害的影響大,D錯誤。]
3.A 4.A [第3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我國西北內陸,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氣,發射窗口期較長,A正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緯度較高,B錯誤;該地地處內陸,海上交通不便,C錯誤;發射后殘骸不易危及人們安全同樣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優勢,D錯誤。第4題,一般地球同步衛星都在赤道上空定點,所以該地球同步衛星的地理坐標是(0°,125°E),文昌的地理坐標在(20°N,110°E)附近,所以衛星的發射方向為東南方向。故選A。]
5.D 6.C [第5題,據圖可知,世界主要航天發射場及發射平臺東半球數量較多;結合緯度可知,世界主要航天發射場及發射平臺主要是分布在低緯度地區;結合經緯度位置可知,①應位于④的東北方向;地球除了極點之外,其他各地自轉角速度相同,D正確。第6題,海上發射場相對于陸地發射場建設成本較高;圖中海上發射場位于赤道附近,緯度較低,線速度大,利于發射;海上降水較多,氣象條件較復雜,不利于發射;海上發射場對海洋運輸業會產生一定影響。]
7.(1)角速度:均相等。線速度:文昌航天發射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緯度低,地球自轉線速度大,增加發射的初速度,節省燃料;有海運優勢,利于大型火箭等設備的運輸;分離的火箭殘骸墜入海洋,安全系數高。
(3)鄰近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搜救能力強大;面積更大,降落預留空間更大;位于戈壁沙漠地區,對環境的破壞更小。(共24張PPT)
地球自轉的意義
第一節
第一單元 地球運動的意義
微專題1
航天發射基地區位條件評價
拓展
必備知識
1.航天發射基地選址的條件
氣象條件 晴天多、陰雨天少,風速小,濕度低,大氣能見度高,有利于發射和跟蹤
緯度因素 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可以節省燃料和降低成本
地勢因素 同一緯度,地勢越高,地球自轉線速度越大
海陸位置 大陸內部氣象條件好,隱蔽性強,人煙稀少,安全性強,便于運輸大噸位、大尺寸部件
交通條件 內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裝備的運輸
安全因素 出于國防安全考慮,有的建在山區、沙漠等地廣人稀處,隱蔽性強
拓展
必備知識
2.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基地的有利區位
拓展
必備知識
3.航天器發射時間、方向的選擇
時間 在一天中一般選擇在晴朗無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蹤觀測
我國發射時間主要選擇在北半球冬季,有以下優點:①便于航天測控網對航天器的監控、管理、回收;②我國有多艘“遠望號”測量船在南半球緯度較高的海域,選擇北半球冬季是可以避開南半球惡劣的海況
方向 一般與地球運動方向一致,向東發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線速度,節約能源
拓展
必備知識
4.航天器回收基地選址的條件
(1)地形平坦,視野開闊,便于搜救。
(2)人煙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證安全。
(3)氣候干旱,多晴朗天氣,大氣能見度高。
(4)地質條件好。
(5)無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區。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艙搭載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核心艙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讀“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
1.與我國其他衛星發射基地相比,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優勢區位條件為
A.位于亞熱帶沿海,海上人類活動少,安全性強
B.位于濱海,海拔較高,自轉線速度大
C.靠近港口,便于大型發射設備的運輸
D.緯度低,公轉線速度大于其他衛星發射基地
落實
思維方法

落實
思維方法
據圖可知,海南文昌的緯度為20°N,位于熱帶沿海,A錯誤。
濱海地區一般海拔較低,自轉線速度較高海拔處小,B錯誤。
大型發射設備體積大,文昌位于沿海地區,靠近港口,可運輸大型發射設備,C正確。
與我國其他衛星發射基地相比,文昌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于其他衛星發射中心,可以節省燃料,利于發射,D錯誤。
落實
思維方法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艙搭載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核心艙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讀“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
2.從氣象、氣候條件方面分析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窗口窄的原因是
A.熱帶雨林氣候區,雨季長,陰雨天氣較多
B.夏季氣溫高,靠近海洋,雷電等天氣頻繁
C.海拔高,大氣稀薄,能見度高,利于監測
D.春夏季節,受臺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

落實
思維方法
文昌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靠近海洋,雨季長,陰天多,所以發射窗口窄,A錯誤。
文昌夏季高溫多雨,雷電、強降雨等天氣較多,影響發射,B正確。
臨海地區,海拔低,受海洋影響,空氣濕度大,云霧多,能見度不高,C錯誤。
夏秋季節多臺風登陸,受臺風等災害的影響大,D錯誤。
落實
思維方法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31日15時37分,搭載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約8分鐘后,夢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完成3~4題。
落實
思維方法
3.相對于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主要在于
A.降水少,晴天多,發射窗口期長
B.緯度低,地球自轉線速度大,可節省
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運輸
D.人口稀少,發射后殘骸不易危及人們
安全

落實
思維方法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我國西北內陸,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氣,發射窗口期較長,A正確;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緯度較高,B錯誤;
該地地處內陸,海上交通不便,C錯誤;
發射后殘骸不易危及人們安全同樣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優勢,D錯誤。
落實
思維方法
4.若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一顆定位于125°E的地球同步衛星,則衛星的發射方向應是
A.東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落實
思維方法
一般地球同步衛星都在赤道上空定點,所以該地球同步衛星的地理坐標是(0°,125°E),文昌的地理坐標在(20°N,110°E)附近,所以衛星的發射方向為東南方向。故選A。
落實
思維方法
(2024·河北石家莊質檢)下圖為“世界主要航天發射場及發射平臺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5.世界主要航天發射場及發射平臺
A.多位于西半球
B.均位于中緯度
C.①位于④的西北方向
D.②③自轉角速度相同

落實
思維方法
據圖可知,世界主要航天發射場及發射平臺東半球數量較多;結合緯度可知,世界主要航天發射場及發射平臺主要是分布在低緯度地區;結合經緯度位置可知,①應位于④的東北方向;地球除了極點之外,其他各地自轉角速度相同,D正確。
落實
思維方法
(2024·河北石家莊質檢)下圖為“世界主要航天發射場及發射平臺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6.圖中海上發射場及發射平臺
A.建設成本低,施工難度小
B.氣象條件較優越,利于發射
C.在赤道附近,線速度大
D.對海洋運輸業不會產生影響

落實
思維方法
海上發射場相對于陸地發射場建設成本較高;圖中海上發射場位于赤道附近,緯度較低,線速度大,利于發射;海上降水較多,氣象條件較復雜,不利于發射;海上發射場對海洋運輸業會產生一定影響。
落實
思維方法
材料一 2014年10月,文昌航天發射場竣工,它是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運載火箭表面涂有高反光率材料,在進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時,通常利用地面的光學跟蹤測量儀器跟蹤測量火箭的飛行軌跡,觀察火箭飛行中的姿態和外部形象。一天中只有火箭箭體與天空背景亮度差異大時觀察效果最好。右圖示意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基地位置。
7.(2023·河南周口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落實
思維方法
材料二 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約(41°N,100°E)成功著陸,標志著中國目前時間最長的載人航天任務圓滿結束。災害性的天氣會對航天、衛星、通訊、導航活動產生直接影響。右圖示意我國主要著陸場。
落實
思維方法
(1)比較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基地的角速度與線速度。
答案 角速度:均相等。線速度:文昌航天發射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落實
思維方法
(2)與我國早期的航天發射基地相比,分析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主要地理優勢。
答案 緯度低,地球自轉線速度大,增加發射的初速度,節省燃料;有海運優勢,利于大型火箭等設備的運輸;分離的火箭殘骸墜入海洋,安全系數高。
落實
思維方法
(3)相比四子王旗著陸場,分析東風著陸場具備的優勢。
答案 鄰近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搜救能力強大;面積更大,降落預留空間更大;位于戈壁沙漠地區,對環境的破壞更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阡县| 崇阳县| 观塘区| 八宿县| 巴楚县| 福安市| 库尔勒市| 旬阳县| 伊金霍洛旗| 辽阳市| 丁青县| 台东市| 安吉县| 东方市| 循化| 宁乡县| 安多县| 墨玉县| 银川市| 江华| 罗甸县| 农安县| 二连浩特市| 淄博市| 金门县| 元氏县| 永寿县| 松滋市| 永吉县| 六枝特区| 鄱阳县| 蒙自县| 饶阳县| 象州县| 西贡区| 永济市| 肥城市| 香格里拉县| 吉水县| 义马市|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