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中考道法一輪復習 九上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復習(課件47張PPT+復習提綱+同步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中考道法一輪復習 九上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復習(課件47張PPT+復習提綱+同步試題)

資源簡介

九上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復習提綱
思維導圖
二.夯基 --考點梳理
考點1. 中華文化
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
中華文化 內容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學典籍; 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 1.中華文化的根: 優秀傳統文化 2.中華文化的魂: 中華民族精神 3.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傳統美德
★特點 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原因 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重要性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構成 新時代,延續文化血脈需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包括: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②革命文化 ③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文化自信的內涵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1.堅定文化自信不等于拒絕外來文化,而應該要與外來文化交流互鑒,取其精華。 2.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先進和落后之分。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怎樣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變化?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考點2. 中華傳統美德
考點內容
中華傳統美德 內容 有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 有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有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 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有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
特點 內涵豐富,博大精深
重要性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力量。 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
如何踐行 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②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③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
考點3. 中華民族精神
考點內容
民族精神 ★內涵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愛國主義的本質和重要性? (1)本質: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2)重要性:①愛國主義是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
★特點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
★重要性 (為什么要傳承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 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 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措施 (如何傳承民族精神?) 對國家: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繼;②對他人: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智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③對自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④總: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
考點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考點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內容 ①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②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重要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
如何踐行 ①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 ②我們應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
考點5. 我國的人口問題
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
人口現狀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 1.人口問題本質上是發展問題。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不是最多) 2.二孩政策、三孩政策均與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矛盾。
人口新特點 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等。
重視人口問題原因 ①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也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變量。 ②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③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應對人口問題的措施 ①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②單獨二孩、全面二孩政策;③2021年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考點6. 我國的資源問題
考點內容
資源問題 ★資源現狀 (優勢)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 (劣勢)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 (存在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 (結論)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
影響 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
反思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不能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必須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即實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 )
考點7. 我國的環境問題
考點內容
環境問題 ★環境現狀 ①當前我國生態雖整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②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呈高發態勢,成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形成原因 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使得我國環境問題愈加嚴重。
影響 (危害) 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反思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
★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的必然選擇是什么? 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考點8. 共建美麗中國
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
★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原因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 1.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2.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措施 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堅持綠色富國和綠色惠民。 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限。
拓展:公民(青少年)為美麗中國做貢獻 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增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了解環保法律法規,學習低碳環保知識。 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低碳環保的生活習慣。 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宣傳綠色發展理念。 依法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行為做斗爭。
暢想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 美麗中國,不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
拓展:開展一系列環保舉措 / 活動的意義 有利于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有利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有利于轉變發展方式,走綠色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本課易錯點、易混點、常考點
三大基本國策 ①計劃生育;②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③對外開放
一個生態理念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一條道路 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五大新發展理念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一個發展戰略 可持續發展戰略
兩型社會 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
三.本單元核心觀點
核心觀點
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中華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共47張PPT)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
@ 九上 道德與法治 一輪復習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
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
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
中華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
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
民族精神
(踐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
內容
特點
特質
作用(或價值)
文化自信
內容
特點
重要性
傳承措施
內涵
特點
重要性
傳承措施
內容
重要性
踐行措施
怎樣建設一個文明的中國?
怎樣建設一個美麗的中國?
人口
資源
環境
正視發展挑戰
現狀
特點
原因
現狀
影響
反思
現狀
原因
影響
反思
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堅持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基本國策
共筑生命家園
才能
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原因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措施
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走綠色發展道路
含義
重要性措施
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
第五課守望精神家園
中華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傳統美德
民主精神
特點:
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原因:
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創造力、包容力
重要性:
精神追求、精神標識、精神動力
堅定文化自信
原因:
做法:
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內容
特點:
重要性,傳承措施
內涵豐富,博大精深
內涵:
特點:
重要性:
傳承和弘揚: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與時俱進
精神支柱、精神紐帶、精神動力
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內容
重要性
踐行:
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價值追求、價值導向、價值引領
緊密聯系日常生活,做到落細、落小、落實
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人口問題
共筑生命家園
資源問題
環境問題
現狀:
新特點
人口眾多的國家。
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等。
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應對措施:
現狀:
現狀
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
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
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
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影響:
雖整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
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呈高發態勢
影響:
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應對措施:
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
原因
措施
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堅持綠色富國和綠色惠民。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限.......
課標鏈接
1.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核
心理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2.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修齊治平的理想追求,錘煉高尚人格。(中華優秀傳統文
化教育)
考點1. 中華文化
夯基 --考點梳理
考點1. 中華文化
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
中華文化 內容
特點 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原因 重要性(作用)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學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
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1.中華文化的根:
優秀傳統文化
2.中華文化的魂:
中華民族精神
3.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傳統美德
考點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構成
構成
考點1. 中華文化
新時代,延續文化血脈需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革命文化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夯基 --考點梳理
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
文化自信的內涵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如何堅定文化自信?(措施)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1.堅定文化自信不等于拒絕外來文化,而應該要與外來文化交流互鑒,取其精華。
2.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先進和落后之分。
夯基 --考點梳理
考點1. 中華文化
1.(2024·江蘇宿遷)“富強、民主”連通“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的質樸理想;“公正、法治”汲取“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的崇法思想;“誠信、友善”吸收“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仁者愛人”的價值追求……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A.賡續文化血脈,固守中華文化基因
B.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
C.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世界文明交流
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富滋養
D
BC不符合題意
提升--考點鏈接
2.(2024·內蒙古)有一種浪漫,叫“中國人給航天器取名”。我們的導航衛星叫“北斗”、科學衛星叫“悟空”、月球探測器叫“嫦娥”、火星探測器叫“天問”…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是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這些響亮的名字彰顯了( )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②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③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④中華文化具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題意未體現
提升--考點鏈接
3.(2024·湖南長沙)202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考察,同師生代表親切交流。他說,國家要強大,必須辦好教育。一師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這一紅色資源保護運用好。這啟示青少年( )
①繼承革命文化,發揚優良傳統
②賡續紅色血脈,擔當時代使命
③推進文旅融合,彰顯非遺魅力
④豐富教育形式,引領文化風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③這主要是從產業發展和文化保護的角度出發,并非是對青少年的直接啟示
④這更多是從教育部門和社會層面的工作方向,而非針對青少年個體的啟示;
A
提升--考點鏈接
4.(2024·山東濰坊)為了解決古籍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借助數字技術,將更多原始書影轉化為便于借閱的微縮膠卷、便于檢索的電子數據庫、便于理解的知識圖譜,讓古籍以新的形式延續生命、換發光彩,這有利于( )
①賦予古籍新的文化內容
②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文化自信
③使其成為中華文化之瑰寶
④賡續共同記憶,守護中華文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①古籍本身的文化內容是固定的,這種方式并非賦予其新的文化內容;
③古籍本來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不是通過這種方式才使其成為中華文化之瑰寶的;
提升--考點鏈接
課標鏈接
1.理解中華民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
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2.踐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敬業樂群、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中華優秀傳
統文化教育)
考點2. 中華傳統美德
考點2. 中華傳統美德
考點內容 中華傳統美德 內容
特點
重要性
踐行
有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
有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有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
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有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
內涵豐富,博大精深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力量。
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
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
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
夯基 --考點梳理
1.(2024·山東聊城)2013年,青島港決定籌建全自動化碼頭,處在肺癌術后康復期的張連鋼毅然挑起重擔。張連鋼帶領團隊迅速展開科研攻關,僅用3年半,完成了國外需8年到10年的建設周期。為此,他榮獲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材料體現了他( )
①埋頭苦干、刻苦鉆研的奮進品格
②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
②團隊合作、顧全大局的高尚情操
④愛崗敬業、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提升--考點鏈接
2.(2024·湖南長沙)小穎和媽媽到百貨商店購物,在試背書包時,不小心將車鑰匙落在書包里。她們返回商店尋找,撿到鑰匙的店員要求買一杯飲料“請客”。對此分析正確的有( )
①小穎支付報酬感謝店員是履行法定義務
②店員索要報酬與拾金不昧傳統美德相悖
③店員歸還失物后索要少量報酬無可厚非
④小穎可以拒絕請客并要求店員歸還鑰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提升--考點鏈接
課標鏈接
考點3. 中華民族精神
1.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領悟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革命
傳統教育)
2.感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教育)
考點3. 中華民族精神
考點內容 中華民族精神 內涵
愛國主義的本質和重要性?
特點
重要性(作用)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
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
③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
④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夯基 --考點梳理
(1)本質: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2)重要性:①愛國主義是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
考點3. 中華民族精神
措施 (如何傳承民族精神?)
對國家: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繼;
對他人: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智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
對自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
總: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
夯基 --考點梳理
1.(2024·貴州六盤水)抗美援朝期間,身為連長的楊根思發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英雄宣言,他的“三個不相信”精神被其生前所在的中部戰區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官兵傳承至今。對這一精神理解正確的是( )
A.只有人人上戰場英勇殺敵才算報效祖國
B.在國家危難的關頭挺身而出,舍身忘死
C.要一成不變地傳承,無需融入時代內涵
D.能把所有人錘煉成攻無不克的民族英雄
B
提升--考點鏈接
2.(2024·湖南)2023年,“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學生紅色研學在韶山啟動。該活動將毛澤東廣場、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澤東同志故居等地點串聯成線,通過展教結合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此活動有助于青少年( )
①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②領悟革命精神,強化使命擔當
③厚植愛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
④發展文化產業,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④并非對青少年的直接幫助,故④錯誤;
提升--考點鏈接
3.(2024·浙江)某中學開展“走近企業家”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走進本地知名企業,近距離觀看員工辛勤工作的場景,聆聽企業家做強實業、關愛員工、熱心公益的故事。這一活動有利于學生( )
①感知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
②明白在服務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
③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觀念
④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民族精神
提升--考點鏈接
4.(2024·江蘇鎮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某班同學圍繞“用好生動教材護好革命文物”開展主題活動。
【讓革命文化根植心中】一件件革命文物是弘揚革命文化的生動教材,以下為部分同學介紹的革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
(1)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這些革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對于塑造青少年品格的價值。
“半條被子”的故事啟示我們要從小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
“一封家書”啟示我們要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定理想信念。”
“輛紡車”啟示我們要培養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品質。
提升--考點鏈接
【讓革命文物煥發新彩】同學們還就加強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增強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展開了交流、討論。
(2)結合同學們的討論,運用所學知識,你認為應如何保護利用好革命文物。
(2)①立法機關要加強科學立法,為保護革命文物提供法律保障,要實現革命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革命文物的文創產品吸引青少年。②要引導青少年在實踐中學習革命文化,增強對革命文化的認同感,
提升--考點鏈接
考點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內容
重要性
如何踐行
考點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①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②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
夯基 --考點梳理
①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
②我們應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
1.(2024·四川巴中)在班級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學習活動中,班干部隨機抽取了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制作的學習卡片,其中名言名句的主旨與主題詞一致的有( )
愛國 不學禮,無以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敬業
見賢思齊
敬人者,人恒敬之
甲 乙
誠信 輕諾必寡信 言不信者,行不果 友善
親仁善鄰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丙 丁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D
文明有禮
榜樣的作用
尊重他人
提升--考點鏈接
2.(2024·山東菏澤)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八號,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幾代航天人猶如捆綁式火箭,匯成托舉神舟飛天的強大力量。這種精神( )
①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②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文化基因一脈相承
③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
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和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載人航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C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故①說法錯誤;
④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故④說法錯誤;
提升--考點鏈接
夯基 --考點梳理
考點5. 我國的人口問題
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
人口現狀
人口新特點 重視人口問題的原因 應對人口問題的措施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
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等。
①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也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變量。
②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
③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①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②單獨二孩、全面二孩政策;③2021年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人口問題本質上是發展問題。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不是最多)
2.二孩政策、三孩政策均與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矛盾。
1.(2024·寧夏·中考真題)2024年3月20日,國務院公布《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該法規的實施有利于( )
①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②根本上解決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
③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的良好風氣 ④降低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024·云南)目前,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億,在2035年前后將突破4億。為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這表明我國( )
A.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形勢
B.為解決大量的人口流動采取積極措施
C.將解決老齡化問題作為國家發展的中心工作
D.把發展銀發經濟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
題干與人口流動關系不大
國家發展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建設
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是教育
提升--考點鏈接
A
1.(2024·寧夏·中考真題)2024年3月20日,國務院公布《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該法規的實施有利于( )
①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②根本上解決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
③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的良好風氣 ④降低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24·江蘇揚州)材料一:“銀發經濟”是指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作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發展銀發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人民福祉。
(1)從材料一可獲取哪些信息?
①近年來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其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也在持續上升,這表明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要。
②未來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將不斷擴大,其占GDP的比重也呈上升趨勢,這反映出銀發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日益重要。
提升--考點鏈接
1.(2024·寧夏·中考真題)2024年3月20日,國務院公布《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該法規的實施有利于( )
①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②根本上解決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
③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的良好風氣 ④降低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材料二 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這是國家出臺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
文件內容摘要 文件解讀
各地區、各部門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完善工作機制 ①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②
滿足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 ③
推廣應用智能護理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防走失終端等智能設備 ④
①表明要加強黨對發展銀發經濟工作的統一領導,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工作的順利推進
②)強調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共同促進銀發經濟發展
③說明發展銀發經濟的目的是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增進老年人福祉,
④體現了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智能設備在銀發經濟中的應用,提高為老年人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提升--考點鏈接
(2)運用所學知識,解讀上述文件摘要內容。
夯基 --考點梳理
考點6. 我國的資源問題
考點內容 資源現狀
影響
反思
①(優勢)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劣勢)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
②(存在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
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不能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必須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即實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 )
夯基 --考點梳理
考點7. 我國的環境問題
考點內容 環境現狀
形成原因
影響 (危害)
反思
①當前我國生態雖整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
②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呈高發態勢,成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使得我國環境問題愈加嚴重。
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
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的必然選擇是什么?
夯基 --考點梳理
人口問題
資源問題
環境問題
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堅持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基本國策
怎么辦
1.(2024·寧夏·中考真題)2024年3月20日,國務院公布《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該法規的實施有利于( )
①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②根本上解決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
③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的良好風氣 ④降低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024·寧夏)2024年3月20日,國務院公布《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該法規的實施有利于( )
①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②根本上解決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
③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的良好風氣
④降低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④法規的實施也不能降低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比重,人均水資源占有比重是由水資源總量和人口數量等客觀因素決定的,
B
提升--考點鏈接
1.(2024·寧夏·中考真題)2024年3月20日,國務院公布《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該法規的實施有利于( )
①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②根本上解決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
③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的良好風氣 ④降低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仍然不容樂觀。下列對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產生原因認識正確的是( )
①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
②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開放難度大
③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④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②屬于我國的資源現狀
④屬于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不是原因
B
提升--考點鏈接
夯基 --考點梳理
考點8. 共建美麗中國
考點內容 易錯提醒
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原因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
1.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2.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了解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法治教育)
夯基 --考點梳理
考點8. 共建美麗中國
考點內容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措施 (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走綠色發展道路
(堅定目標:)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基本國策:)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新發展理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關系處理:)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價值取向:)堅持綠色富國和綠色惠民。
(行為選擇:)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制度保障:)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
夯基 --考點梳理
考點8. 共建美麗中國
考點內容 拓展:公民(青少年)為美麗中國做貢獻
暢想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
拓展:開展一系列環保舉措 / 活動的意義
美麗中國,不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
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增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了解環保法律法規,學習低碳環保知識。
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低碳環保的生活習慣。
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宣傳綠色發展理念。
依法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行為做斗爭。
有利于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有利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有利于轉變發展方式,走綠色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本課易錯點、易混點、常考點
三大基本國策
一個生態理念
一條道路
五大新發展理念
一個發展戰略
兩型社會
①計劃生育;②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③對外開放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可持續發展戰略
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
1
1.(2024·西藏)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以下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①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②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③個人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④企業推動技術創新,切實承擔環境保護責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提升--考點鏈接
B
①堅持對外開放與建設生態文明無關
1
2.(2024·山東威海)2023年11月7日,首屆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我國將啟動“以竹代塑”三年行動,從源頭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污染,厚植綠色發展的底色。這一行動( )
①堅持了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②倡導了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③能從源頭上根治環境污染與破壞的問題
④有助于建成一個更加美麗、健康、可持續的綠色家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提升--考點鏈接
B
1
3.(2024·四川巴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為此,我們需要( )
A.依靠資源投入驅動經濟高速增長
B.將環境保護作為國家發展的中心
C.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
D.控制人口增長,緩解資源環境危機
C
高質量發展
B經濟建設是國家發展的中心
D題干旨在強調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未體現控制人口增長,與題意不符
提升--考點鏈接
1
4.(2024·江蘇鎮江)輸電鐵塔是鳥類喜歡的筑巢地點。近年來,電網工作人員在鐵塔上搭建人工鳥巢、局部絕緣化處理,由防鳥驅鳥變為護線愛鳥,確保鳥類和電網都安全。這體現了( )
A.綠色惠民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B.人與自然可以和諧共生
C.保護環境要堅持自然恢復為主
D.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B
AD不符合題意
C.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故C說法錯誤
提升--考點鏈接
1
5.(2024·湖南)近年來,位于海南中部生態核心區的某地,以生態資源資產運行平臺為抓手,建設“生態家底”數據庫,探索出適應當地生態發展的有機稻、有機茶等15個種植項目,使當地居民普遍增收。這充分體現了( )
①保護生態環境是當前中心工作
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③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④貫徹共享發展理念探索共富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提升--考點鏈接
核心觀點
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中華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本單元核心觀點
核心觀點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本單元核心觀點九上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復習練習試題
考點1. 中華文化
1.(2024·江蘇宿遷)“富強、民主”連通“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的質樸理想;“公正、法治”汲取“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的崇法思想;“誠信、友善”吸收“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仁者愛人”的價值追求……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A.賡續文化血脈,固守中華文化基因 B.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
C.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世界文明交流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富滋養
2.(2024·內蒙古)有一種浪漫,叫“中國人給航天器取名”。我們的導航衛星叫“北斗”、科學衛星叫“悟空”、月球探測器叫“嫦娥”、火星探測器叫“天問”…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是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這些響亮的名字彰顯了( )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②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③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④中華文化具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湖南長沙)202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考察,同師生代表親切交流。他說,國家要強大,必須辦好教育。一師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這一紅色資源保護運用好。這啟示青少年( )
①繼承革命文化,發揚優良傳統 ②賡續紅色血脈,擔當時代使命
③推進文旅融合,彰顯非遺魅力 ④豐富教育形式,引領文化風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山東濰坊)為了解決古籍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借助數字技術,將更多原始書影轉化為便于借閱的微縮膠卷、便于檢索的電子數據庫、便于理解的知識圖譜,讓古籍以新的形式延續生命、換發光彩,這有利于( )
①賦予古籍新的文化內容 ②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文化自信
③使其成為中華文化之瑰寶 ④賡續共同記憶,守護中華文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點2. 中華傳統美德
1.(2024·山東聊城)2013年,青島港決定籌建全自動化碼頭,處在肺癌術后康復期的張連鋼毅然挑起重擔。張連鋼帶領團隊迅速展開科研攻關,僅用3年半,完成了國外需8年到10年的建設周期。為此,他榮獲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材料體現了他( )
①埋頭苦干、刻苦鉆研的奮進品格 ②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
②團隊合作、顧全大局的高尚情操 ④愛崗敬業、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24·湖南長沙)小穎和媽媽到百貨商店購物,在試背書包時,不小心將車鑰匙落在書包里。她們返回商店尋找,撿到鑰匙的店員要求買一杯飲料“請客”。對此分析正確的有( )
①小穎支付報酬感謝店員是履行法定義務 ②店員索要報酬與拾金不昧傳統美德相悖
③店員歸還失物后索要少量報酬無可厚非 ④小穎可以拒絕請客并要求店員歸還鑰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點3. 中華民族精神
1.(2024·貴州六盤水)抗美援朝期間,身為連長的楊根思發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英雄宣言,他的“三個不相信”精神被其生前所在的中部戰區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官兵傳承至今。對這一精神理解正確的是( )
A.只有人人上戰場英勇殺敵才算報效祖國 B.在國家危難的關頭挺身而出,舍身忘死
C.要一成不變地傳承,無需融入時代內涵 D.能把所有人錘煉成攻無不克的民族英雄
2.(2024·湖南)2023年,“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學生紅色研學在韶山啟動。該活動將毛澤東廣場、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澤東同志故居等地點串聯成線,通過展教結合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此活動有助于青少年( )
①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②領悟革命精神,強化使命擔當
③厚植愛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 ④發展文化產業,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浙江)某中學開展“走近企業家”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走進本地知名企業,近距離觀看員工辛勤工作的場景,聆聽企業家做強實業、關愛員工、熱心公益的故事。這一活動有利于學生( )
①感知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 ②明白在服務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
③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觀念 ④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江蘇鎮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某班同學圍繞“用好生動教材護好革命文物”開展主題活動。
【讓革命文化根植心中】一件件革命文物是弘揚革命文化的生動教材,以下為部分同學介紹的革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
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這些革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對于塑造青少年品格的價值。
【讓革命文物煥發新彩】同學們還就加強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增強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展開了交流、討論。
(2)結合同學們的討論,運用所學知識,你認為應如何保護利用好革命文物。
考點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2024·四川巴中)在班級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學習活動中,班干部隨機抽取了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制作的學習卡片,其中名言名句的主旨與主題詞一致的有(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2.(2024·山東菏澤)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八號,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幾代航天人猶如捆綁式火箭,匯成托舉神舟飛天的強大力量。這種精神( )
①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②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文化基因一脈相承
③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 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和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點5. 我國的人口問題
1.(2024·云南)目前,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億,在2035年前后將突破4億。為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這表明我國( )
A.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形勢 B.為解決大量的人口流動采取積極措施
C.將解決老齡化問題作為國家發展的中心工作
D.把發展銀發經濟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
2.(2024·江蘇揚州)材料一:“銀發經濟”是指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作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發展銀發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人民福祉。
從材料一可獲取哪些信息?
材料二 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這是國家出臺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
運用所學知識,解讀上述文件摘要內容。
考點6. 我國的資源問題 考點7. 我國的環境問題
1.(2024·寧夏)2024年3月20日,國務院公布《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該法規的實施有利于( )
①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②根本上解決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
③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的良好風氣 ④降低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仍然不容樂觀。下列對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產生原因認識正確的是( )
①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
②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開放難度大
③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④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點8. 共建美麗中國
1.(2024·西藏)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以下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①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②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③個人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④企業推動技術創新,切實承擔環境保護責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24·山東威海)2023年11月7日,首屆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我國將啟動“以竹代塑”三年行動,從源頭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污染,厚植綠色發展的底色。這一行動( )
①堅持了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②倡導了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③能從源頭上根治環境污染與破壞的問題
④有助于建成一個更加美麗、健康、可持續的綠色家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四川巴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為此,我們需要( )
A.依靠資源投入驅動經濟高速增長 B.將環境保護作為國家發展的中心
C.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 D.控制人口增長,緩解資源環境危機
4.(2024·江蘇鎮江)輸電鐵塔是鳥類喜歡的筑巢地點。近年來,電網工作人員在鐵塔上搭建人工鳥巢、局部絕緣化處理,由防鳥驅鳥變為護線愛鳥,確保鳥類和電網都安全。這體現了( )
A.綠色惠民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B.人與自然可以和諧共生
C.保護環境要堅持自然恢復為主 D.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5.(2024·湖南)近年來,位于海南中部生態核心區的某地,以生態資源資產運行平臺為抓手,建設“生態家底”數據庫,探索出適應當地生態發展的有機稻、有機茶等15個種植項目,使當地居民普遍增收。這充分體現了( )
①保護生態環境是當前中心工作 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③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④貫徹共享發展理念探索共富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參考答案
考點1. 中華文化 1-4 DAAD
考點2. 中華傳統美德 1-2 BC
考點3. 中華民族精神 1-3 BAA
(1)答:①“半條被子”的故事啟示我們要從小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
②“一封家書”啟示我們要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定理想信念。”
③“輛紡車”啟示我們要培養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品質。
(2)答:①立法機關要加強科學立法,為保護革命文物提供法律保障,要實現革命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革命文物的文創產品吸引青少年。②要引導青少年在實踐中學習革命文化,增強對革命文化的認同感,
考點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2 DC
考點5. 我國的人口問題 1.A
2.答:(1)①近年來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其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也在持續上升,這表明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要。
②未來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將不斷擴大,其占GDP的比重也呈上升趨勢,這反映出銀發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日益重要。
答:①表明要加強黨對發展銀發經濟工作的統一領導,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工作的順利推進。
②)強調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共同促進銀發經濟發展。
③說明發展銀發經濟的目的是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增進老年人福祉。
④體現了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智能設備在銀發經濟中的應用,提高為老年人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考點6. 我國的資源問題
考點7. 我國的環境問題 1-2 BB
考點8. 共建美麗中國 1-5 BBCB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嘉鱼县| 海南省| 仪征市| 元氏县| 鄯善县| 鸡西市| 梅州市| 石门县| 文成县| 迭部县| 清原| 白沙| 会理县| 上饶市| 高清| 长顺县| 婺源县| 紫阳县| 昌乐县| 拉孜县| 大城县| 江口县| 融水| 龙海市| 晴隆县| 涟源市| 神农架林区| 铁岭市| 肇源县| 手机| 太白县| 赤水市| 蓝山县| 德兴市| 屏东县| 灵宝市| 朝阳区| 左云县| 垫江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