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第一節流域內協調發展選擇性必修二 第三單元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學習目標1.運用資料并結合實例,理解流域內協調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結合實例,了解流域上中下游協作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方式,說明流域內部協 作開發水資源的意義。3.結合實例,了解流域內協同解決水質等水環境問題的措施,說明流域內部保 護環境的意義。》 資源跨區域調配以某流域為例,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意義。課標要求2007年夏季,太湖水質惡化導致大面積藍藻爆發,引發無錫市的水危機。2007年8月以來, 無錫市試行"河長制",加強污染物源頭治理,河 湖水質逐漸改善。2016年12月,我國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多級河長體系,構建河湖管理保護 機 制 。》》新課導入為什么要實行"河長制" 河長能協調解決哪些問題 圖4.1 無錫市梁溪區古運河旁的河長制管理公 示牌材料01 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02 黃河的調沙減淤03 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目錄01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圖4.2 水系與流域流 域 :指供給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區和地下集水區。分 水 嶺 :相鄰流域間的山嶺或河間高地。水 系 :河流干流和支流以及流域內的湖泊、沼澤、地下暗河彼此連接形成龐大的系統, 又稱河系。級支流干一級支流分 水》》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基本概念河 口流八流程、流向、流域面積、水系形狀、支流數量、河道狀況(彎曲、落差)。水文特征:徑流量大小、流速、水位的季節變化、汛期、含沙量、結冰期、凌汛、水能、 補給類型等。》》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河流的特征水系特征:不同的利益主體對于水資 源開發利用的需求不同在水資源利用、水質保護 中出現利益沖突流域具有整體性強和關聯 度高的特性港 口農 田工業》》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水資源的功能:農業灌溉、淡水養殖、提供生產生活用水、發展航運、水能發電、生態保護、旅游等多種功能。同一流域的上下游之間,往往 存在利益沖突:可能出現爭建水庫 或港口碼頭的現象;上游大量排污, 下游污染嚴重;上游山區森林破壞、 水土流失,加劇下游河道淤積、洪 澇災害。■圖4.3 水資源利用中的利益沖突示意城鄉之間工農業之間上下游之間城區之間水資源的功能和沖突森林統籌管理(河長制)綜合運用工程技術措施、行政、法律、市場等手段,對流域進行統籌管理,分擔義務、 分享權力、協調行為,為流域內各區域提供公平的共同發展的機會。》》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流域流域性整多行關聯理區流域的統籌管理水資源多用性實行一河一長 打造一河一景流域的特性河長制管理公示牌政管體性開放跨經自然河長職責 河道介紹性圖4.4 黃河流域概況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流經9個省級行政區。黃河含沙量大,徑流量少,存在著上 下游之間調沙減淤、水量調控等問題,需要加強流域內的協調發展。思考1.為什么黃河下游流域面積狹小 2.為什么黃河沒有成為重要的航運通道 》》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案例分析由于黃河含沙量大,當黃河流到地勢低平的下游時,流速減緩泥沙沉積,使下游河床不斷抬高,形成"地上懸河",河床高于兩岸地面,幾乎沒有支流匯入。2.為什么黃河沒有成為重要的航運通道 黃河徑流量相對較小且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大,常會出現斷流,冬季封凍,泥 沙含量高,水位較淺,不利于航運發展。》》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1.為什么黃河下游流域面積狹小 案例分析02黃河的調沙減淤內蒙古自治區黃 河照河脲山東省孟津河南省》》黃河的調沙減淤●黃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原因:含沙量大。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挾帶泥沙數量之多,居世界大河首位。黃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含沙量大戮海河夏回族自治區黃土高原天津甘肅省陜西省太行山青海省黃河下游——地上河黃河大堤開封 鐵塔T>13米圖4.5 黃河下游的“地上河”示意●下游黃河的特點及原因:以“易淤、易決、易徙“而聞名,原因是黃河下游 流經華北平原,坡度變小,流速緩慢,泥沙沉積使下游河床不斷抬高。●地上懸河的形成:為防治水害,兩岸不斷加高大堤,使得黃河下游河床 高出兩岸地面而形成。》》黃河的調沙減淤黃 河高水位低水位黃河大堤黃河沙患的解決,需要流域內綜合協調· 侵蝕區需要減少入河泥沙量 · 堆積區需要減少河道淤積●侵蝕區位置:中游的黃土高原根本措施:水土保持· 在黃土高原,由政府投資、補償;· 以小流域為單元,因地制宜進行水土保持措施;· 實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黃河的調沙減淤黃河沙患的治理措施 內容 生物措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草等耕作措施沿等高線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溝、打壩淤地、挖魚鱗坑等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措施黃河的調沙減淤水平溝在山坡上沿等高線每隔 一 定 距離修建的截流、蓄水溝槽。適用于 15°—25°的陡坡。 魚 鱗 坑 在坡面上修筑呈“品”字形 排列的、類似魚鱗狀的半圓形或月牙 形坑穴,用于植樹造林。 谷 坊 在易受侵蝕的溝道中,修筑 的土、石建筑物,可以鞏固并抬高 溝床,穩定溝坡。梯 田 在緩坡上沿等高線修建的條 狀、斷面呈現階梯狀的田塊, 一般 用于糧食種植。淤地壩在多泥沙溝道中修建的建 筑物,可以攔泥淤地,減少洪水, 控制侵蝕,增加農田。》黃河的調沙減淤●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耕作措施■圖4.6 黃土高原實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模式----1.比較水文站不同時期輸沙量的變化。從1956年-1986年到2006年-2016年,黃河干9.78-流主要水文站實測年均輸沙量在下降。2.橫向比較不同區域水文站輸沙量的多少并結合3.33 圖4.4,分析哪些區域是黃河流域泥沙的主要源黃河的調沙減淤1.410.390.49 0.55 1.02 地 。0-頭 道 拐 龍 要水文 浪 底 利 津 小浪底、利津和龍門年均輸沙量遠多于頭道拐站小主門13.33129.14964.333水文站,黃河流域泥沙的主要源地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成效11956—1986年 1987—2005年 ■2006—2016年 圖4.7 黃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階段實測年均輸沙量比較讀圖思考年 均 輸 沙 量 / 1 0 t1.04南小河溝是涇河支流蒲河左岸的一條支溝位于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西南,是黃土高原地 區的典型小流域。治理前,這里水土流失嚴重。每平方千米 每年平均泥沙流失量達4300噸,最高可達1萬 噸。20世紀50年代,這里開始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根據土壤侵蝕的規律,實行了“保塬、 護坡、固溝“的治理方針。北龍巢八畝臺水庫 T 溝邊埂黃河的調沙減淤案例分析:南小河溝的小流域綜合治理0 1 km 果園 水簸箕、澇地壩地■圖4.8 南小河溝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示意條田溝頭防護梯田 林地溝 心有 自董平整土地,增 加 水 流 下 滲 , 削減地表徑流營造護田林 網,造林以 用材林、果 林為主,形 成林糧、果 糧間作的生 態農業體系采用先進的灌 溉技術,節約 和充分利用水 資源北自畝 臺心梯 田 水 庫 工 條 田林地 溝邊埂 溝頭防護0_ 1 km 果 園 水簸箕、澇地黃河的調沙減淤案例分析:南小河溝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治理方針:根據土壤侵蝕的規律,實行”保源、護坡、固溝"的治理方針。壩地■圖4.8 南小河溝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示意本地圖來源:《普通高中教科書地理選擇性必修2 區域發展》審圖號: GS(2019)1873 號緩坡修筑水平梯田, 發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攔 截、涵蓄坡面徑流主要溝道打壩建庫, 攔泥蓄水在各支溝分段營造 防護林生物措施 農業技術措施治理措施治 理 措 施 治 理 措 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固溝保塬護坡(護坡花●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對下游減淤作用的過程:每年在黃河汛期到來之前,應用調水調沙的原 理對上下游水庫進行聯動調度,同時調動上中 游的水庫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 峰”,提高下游行洪輸沙能力,實現對黃河下 游河床全線沖刷,將淤積的泥沙送入大海。黃河的調沙減淤游基本保持沖淤平衡。■圖4.9 黃河小浪底水庫放水調沙 ·思考:黃河下游的沖淤平衡,對黃河入海口地區會產生什么影響 堆積區 · 措施:利用水庫對黃河調水調沙。小浪底工程從2009年竣工到2015年,累計將下游河道 中9.66億噸淤沙送入大海,“地上河”沒有再長高,黃河下黃河沙患的治理·思考:黃河下游的沖淤平衡,對黃河入海口地區會產生什么影響 ●河口三角洲淤積速度減緩;●在海水侵蝕作用下甚至停止外擴的可能。黃河的調沙減淤小浪底工程從2009年竣工到2015年,累計將下游河道 中9.66億噸淤沙送入大海,“地上河”沒有再長高,黃河下 游基本保持沖淤平衡。■圖4.9 黃河小浪底水庫放水調沙堆積區 · 措施:利用水庫對黃河調水調沙。黃河沙患的治理1.萊茵河流域內哪個國家最急于改善水質、治理污染 為什么 2.菜茵河氯化物污染調查的結果顯示,法國、德國是污 染排放的主要國家。根據“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 ,誰付費”的基本原則,荷蘭、德國、法國分別應承 擔什么責任 3.指出萊菌河水污染防控中應用的行政手段、經濟手段 、技術手段。黃河的調沙減淤分析萊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探究活動圖4.10 萊茵河流域示意1.萊茵河流域內哪個國家最急于改善水質、治理污染 為什么 荷蘭,位于萊茵河下游。上中游沿岸國家工業發達,人口眾多,排放的生活 污水和工業廢水多2.菜茵河氯化物污染調查的結果顯示,法國、德國是污染排放的主要國家。根 據“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的基本原則,荷蘭、德國、法國分別 應承擔什么責任 德國、法國位于萊茵河沿岸,且工業發達,城市眾多,排放的工業和生活污染 物多,需要對污染物治理后才能排放,或者關閉一些小型的工廠;荷蘭位于下 游,受危害最大,上游國家進行治理后,它受益最大,應該為此支付一定的生 態賠償費用。黃河的調沙減淤探究活動3.指出萊菌河水污染防控中應用的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技術手段。行政手段:成立萊茵河國際保護委員會、簽署《萊茵河氯化物 污染治理公約》、制定《萊茵河計劃》。經濟手段:生態補償協議、產業結構調整等。技術手段:實時動態監測、開發"萊茵河預警模型"、各監測站 點互聯等技術。20世紀40年代后期,河流污染問題開始受到關注1950年,荷蘭、德國、法國、盧森堡、瑞士成立萊茵河國際保護委員會 (簡稱ICPR), 共同處理萊茵河污染問題1953年,ICPR 完成了萊茵河氯化物污染問題的調查,并開啟氯化物治理 協議的談判,但未能達成共同協議1976年,法國、德國、瑞士、荷蘭等國簽署了《萊茵河氯化物污染治理 公約》20世紀70年代后期,萊茵河各國投入約40億美元修建污水處理廠1987年,ICPR 制訂《萊茵河行動計劃》,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嚴格的指 標促進萊茵河污染的治理和生態系統的恢復1990年,開發了“萊茵河預警模型”,對萊茵河水質進行實時監測,將萊 茵河流域監測站點進行聯網;并將監測與模型技術結合,模擬污染物運 輸和擴散,據此制訂預警系統和應急方案2000年,《萊茵河行動計劃》結束,點源污染物、生活廢水和工業污水處 理率的目標已經完成,甚至超額完成■圖4.1120世紀下半葉萊茵河水污染防治的事件年表黃河的調沙減淤探究活動03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問題:人水矛盾突出。●原因:黃河流域徑流量小,但人口、城鄉較為密集,耕地數量多。后果:隨著工農業發展和人口迅速增加,黃河流域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也不斷 增加,而上下游缺少調控用水的措施,致使黃河下游自1972年出現斷流現象, 對沿岸地區工農業生產、城鄉人民生活以及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影響。》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黃河又一突出的水文特征:徑流量少20世紀90年代,黃河有9年 發生斷流,合計901天斷流25020020世紀70年代,黃河有6年發生斷流,合計86天斷流50年份讀圖思考1、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黃河下游 斷流現象具有什么特征 黃河下游時常出現季節性斷流,而且 斷流天數和河段長度逐年增加。》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探究活動:黃河下游斷流成因分析20世紀80年代,黃河有7年 發生斷流,合計105天斷流■圖4.1220世紀70—90年代黃河下游斷流天數斷流天數/天2、 為什么黃河下游斷流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自然原因:黃河流域大部分流經干旱、半干旱區,降水量少, 蒸發量大,水量小;下游形成“地上河”,無支流匯 入;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年際變化大。人為原因:流經區域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工農業生產和生活 用水量大;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浪費嚴重。》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發生斷流,合計901天斷流250200探究活動:黃河下游斷流成因分析0L年份讀圖思考20世紀70年代,黃河有6年 發生斷流,合計86天斷流20世紀80年代,黃河有7年 發生斷流,合計105天斷流■圖4.1220世紀70—90年代黃河下游斷流天數斷流天數/天對主航道的影響·河道萎縮,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汛期決口的風險 · 干涸河道演變為沙帶,增加了土地沙化的可能性對河流沿岸的影響· 影響工業供水與城鄉居民生活供水· 影響農田的灌溉用水,農田受旱面積增大·水環境容量越來越小,加劇了黃河水污染· 沿岸大量開采地下水》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黃河下游斷流的影響對河流沿岸的影響· 海岸侵蝕后退,海水倒灌》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餌料來源,影響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黃河下游斷流的影響舉措黃河水利委員會被授權實施黃河水量的統一調度和分配,發布 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作為實施黃河水量調度的基本依據黃河水利委員會制定《黃河取水許可管理實施細則》,依據河 流徑流量和用水需求的變化,對全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 宏觀控制和年度調整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時間1999年開始2009年●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節水水平大大提高黃河流域水資源調配措施●建立水資源統一調配體制1.黃河水量統一調度和分配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黃河流域由于水資源地區分配、季節分配不均,為了保證全流域水資源的可持續 利用,必須實行水量統一調配。2.黃河流經的各省級行政區水量分配依據有哪些 依據河流徑流量和用水需求的變化,對全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宏觀控制和 年度調整。省級行政區 年可供水量 省級行政區 年可供水量 青海 14.1 陜西38.0四川 0.4 山西43.1甘肅 30.4 河南55.4寧夏 40.0 山東70.0內蒙古 58.6 河北、天津20.0》》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a. 蘭州到頭道拐 b.三門峽到花園口圖4.13 黃河兩河段用水結構(2015年)1.圖4.13所示兩河段的用水結構與全流域的相比,各有什么特點 2.從提高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資源利用的建議。2% 3%6%7%■ 農田灌溉■ 林木漁畜業用水 工業用水生活用水 生態用水》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探究活動對比分析黃河不同河段水資源的利用7%5%28%52%82%8%探究活動對比分析黃河不同河段水資源的利用1.圖4.13所示兩河段的用水結構與全流域的相比,各有什么特點 蘭州到頭道拐:農業用水比重大,工業用水比重較少。三門峽到花園口:工業用水比重大,農業用水比重少。2.從提高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資源利用的建議。農業方面:噴灌、滴灌;推廣耐旱型農作物。工業方面:提升工藝流程;污水處理后再排放等。生活方面:提高水價;洗萊水進行澆花、沖廁所等全流域協調用水,分配用水份額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全課總結黃河的調沙減淤 流域內綜合協調 侵蝕區 (中游) 堆積區 (下游)減少入黃 泥沙減少河道 淤積建立水資 源統一調 配體制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措 施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作用問題措施最突出水文特征地上懸河形成流域內協調發展根本 措施工程措施下游特點沙患 治理水土保持調水調沙黃河04隨堂練習》》隨堂練習“十二五”期間,依據國家區域發展新棋局,要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下圖為長三角和川渝地區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與川渝地區相比,長三角地區發展的地理優勢是( B )①資金充足 ②礦產、水力等資源豐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術力量雄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為推動長江流域的綜合開發,“西電東送“工程中川渝地區應重點開發的能源是( )A.水能 B.煤炭、天然氣 C.核能 D.太陽能3.在與長江三角洲產業分工協作方面,川渝地區應重點發展( )A.原料重化工業、現代農業、旅游業 AB.機械制造、服裝制造、石油化工C.國際金融、文化創意、對外貿易D.高端裝備制造、臨空經濟、現代物流業》》隨堂練習長江上游經濟圈成都拉薩武漢長沙南昌昆明長江 — 一級軸線---可延伸一級軸線》》隨堂練習2016年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確立了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讀圖,完成4~6題。●一級節點城市○可延伸一級節點城市長江中游經濟圈長江下游經濟圈合肥南京重慶杭 州貴陽上海4.從圖中可知,( A )A.一級節點城市均位于亞熱帶 B.可延伸一級節點城市均位于濕潤區C.一級軸線地跨我國第三級階梯 D.可延伸一級軸線地跨我國內流區和外流區 5.與長江下游經濟圈相比,長江上游經濟圈發展的地理優勢是( B )A.土地廣闊,價格高 B.水能資源豐富C.人口眾多,素質高 D.交通設施完善6.目前,云、貴、川、渝等地區承接產業轉移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D )A.大量吸納勞動力移民 B.大力開發區域資源C.投資一批重大工程建設 D.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隨堂練習2019年9月16日至18日,習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強調指出:要保障黃河長治久安。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是黃河復雜難治的癥結所在。讀圖及資料 完成7~8題。7. 在黃土高原治理中,植樹種草的主要目的是( A )①固定表土 ②減少徑流③沉積泥沙 ④降低風速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隨堂練習2019年9月16日至18日,習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強調指出:要保障黃河長治久安。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是黃河復雜難治的癥結所在。讀圖及資料 完成7~8題。8. 下列解決黃河下游地區“水少沙多”問題的建議措施中,合理的是( A①中上游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加強水土保持②植樹造林,遏制北方地區的沙塵暴天氣③中游地區實施天然降水收集與儲集工程④加強流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隨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