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綜合復習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等級得分一、知識盤點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個孕育生命的藍色星球,那就是我們可愛的家園——( )。( )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 )、( )和( )等。2.地球孕育了人類,提供了人類生存的( )。自古以來,人類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與自然( )。3.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地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世界各國通過( )、( )等方式來限制人類對地球的傷害。4.我國把( )列為基本國策。5.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類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運用聰明才智,將自然界賦予人類的( )與( )相結合,大力發(fā)展( ),實現(xiàn)( )。6.( )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7.( )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8.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類在生產、生活中( )的行為也會誘發(fā)或加重( )。9.具備( )的意識,( )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預防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減輕其帶來的損失。10.面對( ),人們不斷探尋科學、有效的方法抗擊災害,從而提高( )。11.在人類防御自然災害的過程中,( )也是約束人的行為,減少自然災害危害的重要手段。二、我會選擇1.下列選項中,不是反映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是( )。A.中國烏鎮(zhèn)隨處可見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橋流水人家B.因紐特人用冰磚壘砌防風雪、防御嚴寒的冰屋C.在草原上過度放牧,使草原沙化嚴重2.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16年4月22日,175 個國家簽署《巴黎協(xié)定》《巴黎協(xié)定》哪年起正式生效? ( )A.2015年B.2016年C.2018年3.為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于哪年起施行( )。A.2015年B.2016年C.2018年4.循環(huán)經濟是指( )。(多選)A.產品的清潔生產B.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C.廢物的高效回收5.下列哪些屬于清潔能源( )(多選)A.太陽能B.風能C.水能6.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們設立了很多保護環(huán)境的節(jié)日,4月22日是( )。A.“世界濕地日”B.“世界地球日”C.“世界環(huán)境日”7.破壞森林會造成哪些危害?( )A.使森林無法涵養(yǎng)水源,易造成洪澇災害B.使森林無法保持水土,易引發(fā)山體滑坡、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氧氣不足,影響人類生存C.以上說法都對8.自然災害預警信號中規(guī)定特別嚴重用什么顏色表示?( )A.藍色B.黃色C.紅色9.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A.冰雹砸壞了農田里的西瓜B.工業(yè)廢水污染了農田C.干旱造成農作物產量下降10.下列自然災害中,屬于氣象災害的是( )。①洪水 ②干旱 ③臺風 ④泥石流 ⑤寒潮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11.當?shù)卣鸢l(fā)生時,下列哪種自救方式是錯誤的( )。A.在樓上,應盡快使用電梯離開大樓B.在野外,應遠離斜坡,躲避到空曠地方C.在家里,應盡快躲到堅固的桌椅下12.當災害發(fā)生時,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A.地震了,站在陽臺大聲呼救B.海嘯來了,快去看呀,太壯觀了C.泥石流來了,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三、我是小裁判(對的打“√” ,錯的打“×”)1.假如離開了地球,我們人類也能生存。( )2.地球是人類美好的家園,大自然是我們的母親,她生產充足的食物,供我們果腹充饑。( )3.如果人類不能尊重自然,對默默奉獻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隨意破壞,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4.雷電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 )5.山區(qū)山洪、泥石流的高發(fā)期,在山谷扎營。( )6.當?shù)卣鸢l(fā)生時,如果條件允許,及時、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曠的地帶;如果不能及時撤離,暫時躲在小房間的墻角,護住頭部。( )7.當泥石流發(fā)生時,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的山坡上跑。( )8.“風云四號”氣象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有助于提升國家對災害天氣的監(jiān)控和預警能力。( )9.為了防止河流泛濫,可以修建防洪堤壩。( )10.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侵占毀損水庫大壩、水閘、護岸。( )四、快樂問答1.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給地球帶來了哪些影響?2.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災害有哪些?3.為了減輕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危害,我國都采取了哪些措施?4.自然災害預警信號的級別如何劃分?不同級別用什么顏色表示?5.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綜合復習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等級得分一、知識盤點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個孕育生命的藍色星球,那就是我們可愛的家園——(地球)。(地球)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間)、(環(huán)境)和(資源)等。2.地球孕育了人類,提供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自古以來,人類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與自然(和諧相處)。3.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地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世界各國通過(簽訂協(xié)定)、(制定法律)等方式來限制人類對地球的傷害。4.我國把(保護環(huán)境)列為基本國策。5.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類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運用聰明才智,將自然界賦予人類的(清潔能源)與(現(xiàn)代高科技)相結合,大力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6.(保護環(huán)境)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7.(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8.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不合理)的行為也會誘發(fā)或加重(自然災害)。9.具備(防災避險)的意識,(自救自護)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預防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減輕其帶來的損失。10.面對(自然災害),人們不斷探尋科學、有效的方法抗擊災害,從而提高(抗災能力)。11.在人類防御自然災害的過程中,(法律)也是約束人的行為,減少自然災害危害的重要手段。二、我會選擇1.下列選項中,不是反映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是( C )。A.中國烏鎮(zhèn)隨處可見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橋流水人家B.因紐特人用冰磚壘砌防風雪、防御嚴寒的冰屋C.在草原上過度放牧,使草原沙化嚴重2.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16年4月22日,175 個國家簽署《巴黎協(xié)定》《巴黎協(xié)定》哪年起正式生效? ( B )A.2015年B.2016年C.2018年3.為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于哪年起施行( A )。A.2015年B.2016年C.2018年4.循環(huán)經濟是指( ABC )。(多選)A.產品的清潔生產B.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C.廢物的高效回收5.下列哪些屬于清潔能源( ABC )。(多選)A.太陽能B.風能C.水能6.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們設立了很多保護環(huán)境的節(jié)日,4月22日是( B )。A.“世界濕地日”B.“世界地球日”C.“世界環(huán)境日”7.破壞森林會造成哪些危害? ( C )A.使森林無法涵養(yǎng)水源,易造成洪澇災害B.使森林無法保持水土,易引發(fā)山體滑坡、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氧氣不足,影響人類生存C.以上說法都對8.自然災害預警信號中規(guī)定特別嚴重用什么顏色表示?( C )A.藍色B.黃色C.紅色9.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B )。A.冰雹砸壞了農田里的西瓜B.工業(yè)廢水污染了農田C.干旱造成農作物產量下降10.下列自然災害中,屬于氣象災害的是( C )。①洪水 ②干旱 ③臺風 ④泥石流 ⑤寒潮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11.當?shù)卣鸢l(fā)生時,下列哪種自救方式是錯誤的( A )。A.在樓上,應盡快使用電梯離開大樓B.在野外,應遠離斜坡,躲避到空曠地方C.在家里,應盡快躲到堅固的桌椅下12.當災害發(fā)生時,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D )。A.地震了,站在陽臺大聲呼救B.海嘯來了,快去看呀,太壯觀了C.泥石流來了,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三、我是小裁判(對的打“√” ,錯的打“×”)1.假如離開了地球,我們人類也能生存。( × )2.地球是人類美好的家園,大自然是我們的母親,她生產充足的食物,供我們果腹充饑。( √ )3.如果人類不能尊重自然,對默默奉獻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隨意破壞,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 )4.雷電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 × )5.山區(qū)山洪、泥石流的高發(fā)期,在山谷扎營。( × )6.當?shù)卣鸢l(fā)生時,如果條件允許,及時、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曠的地帶;如果不能及時撤離,暫時躲在小房間的墻角,護住頭部。( √ )7.當泥石流發(fā)生時,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的山坡上跑。( √ )8.“風云四號”氣象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有助于提升國家對災害天氣的監(jiān)控和預警能力。( √ )9.為了防止河流泛濫,可以修建防洪堤壩。( √ )10.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侵占毀損水庫大壩、水閘、護岸。( √ )四、快樂問答1.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給地球帶來了哪些影響?答: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出現(xiàn)了資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等問題。2.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災害有哪些?答: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臺風、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蟲害等。3.為了減輕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危害,我國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我國不僅建立了氣象、海洋、地質及生物等災害的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還建設了牢固的防災減災工程。4.自然災害預警信號的級別如何劃分?不同級別用什么顏色表示?答:預警信號的級別依據(jù)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fā)展態(tài)勢一般劃分為四級: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同時以中英文標識。5.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呢?答:節(jié)約用水;生活垃圾分類;節(jié)約用水、用電;拒絕一次性用品;講究衛(wèi)生,保護環(huán)境;綠色消費,綠色出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綜合復習卷(學生卷).doc 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綜合復習卷(教師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