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魯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冊 期末檢測試卷一(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魯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冊 期末檢測試卷一(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簡介

期末檢測試卷一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2024·湖北十堰期末)不同年代的地層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對地層中化石的研究可以幫人們推測某一時期的地理環境特點。下圖為某科技館中古海洋生物化石圖片及介紹標簽(部分)。據此完成1~2題。
1.標簽中代表地質年代的是(  )
A.白堊紀 B.1997年1月13日
C.14:54 D.004
2.該化石中生物生活的時代(  )
A.地球是一片廣闊的海洋
B.海洋無脊椎動物繁盛
C.裸子植物繁榮
D.人類出現
(2023·云南大理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國的3名航天員開啟太空之旅,進入天宮空間站展開工作。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3~5題。
3.關于神舟飛船升空過程中穿過的大氣層,敘述正確的是(  )
A.③層大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B.影響無線電通信的電離層位于②層
C.②層氣流穩定,適宜航空飛行
D.①層大氣復雜多變,不利于人類生存
4.神舟飛船經過大氣層②,影響該層氣溫垂直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二氧化碳 B.地面輻射
C.臭氧 D.太陽輻射
5.“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在高度約356 km的軌道運行。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四艙(船)組合體,其所在的大氣層(  )
A.大氣極其稀薄,空氣易散逸
B.隨高度增加溫度逐步下降
C.吸收大量短波輻射溫度持續上升
D.最高氣溫約為-60 ℃
在學習“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時,某地理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下圖),步驟:(1)在水箱中隔板左側放置適量厚度的海綿和草皮,隔板右側放置同等高度水泥板;(2)將等量的水分別裝入兩個礦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讓水緩慢流下,觀察水箱兩側積水狀況。據此完成6~8題。
6.關于該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A.左側積水多,右側積水少
B.左側積水少,右側積水多
C.左側與右側積水一樣多
D.左側與右側都沒有積水
7.該模擬實驗探討的水循環環節是(  )
A.降水 B.蒸發
C.下滲 D.水汽輸送
8.結合該實驗原理,在城市建設中鋪設透水磚可以(  )
A.增強城市熱島效應 B.增加城市空氣濕度
C.增加城區綠地面積 D.緩解城市內澇問題
2022年10月9日7時43分,中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夸父一號”(用遙測遙感的手段觀測太陽)—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將利用太陽活動第25周峰年的契機,以“一磁兩暴”為科學目標開展觀測。“一磁”即太陽磁場,“兩暴”即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并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數據支持。完成9~11題
9.“夸父一號”衛星監測的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分別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  )
A.光球層和色球層 B.色球層和光球層
C.光球層和日冕層 D.色球層和日冕層
10.據專家觀測,2019年是太陽活動的極小年,按照太陽活動的一般規律推測,下一個太陽活動強烈的時段為(  )
A.2022或2023年 B.2024或2025年
C.2028或2029年 D.2030或2031年
11.當太陽活動增強時,對該衛星正常工作帶來的影響主要有(  )
A.衛星被高能帶電粒子流擊毀
B.衛星被膨脹的太陽吞噬
C.衛星與地面系統的聯系中斷
D.衛星被引發的流星雨襲擊
(2024·陜西咸陽質檢)障壁島是指一種狹長形的與海岸平行的沙島,與海岸之間常有潟湖相隔,對潟湖起屏障作用。海岸地理學家Pilkey說:“任何地方,哪里有挨著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陸地,適當的沙子供應,能推動沙子或底泥之類的足夠海浪,造成彎曲海岸線的海平面上升,哪里就有障壁島的存在”。下圖為“障壁島示意圖”。完成12~13題。
12.最可能形成障壁島的區域包括(  )
①沙丘廣布的海灘 ②沿海大湖的湖口 ③波濤洶涌的海岸 ④珊瑚礁多的遠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圖中所示障壁島屬于(  )
A.沿海常見的峽灣地貌
B.泥沙堆積而成
C.珊瑚蟲遺骸堆筑而成
D.海水侵蝕而成
(2024·河北秦皇島月考)環境對植物的生存具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反之,植物對環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下圖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國家公園的植被景觀圖”。據此完成14~15題。
14.圖中植物反映的地理環境特點是(  )
A.河流稀少,大面積無流區
B.氣溫變化顯著,冬冷夏熱
C.降水稀少,風力強勁
D.土層深厚,土壤貧瘠
15.圖中植物的生態習性是(  )
A.從地下深廣處尋找水源
B.依靠蒸騰作用釋放熱量
C.生長期短促
D.開花時間長
(2023·陜西西安期末)兩位摩托車騎手想近距離觀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圖1)。圖2為“該處沙丘的等高線圖(單位:m)”。讀圖,完成16~17題。
16.觀察地貌狀態,判斷騎手現在正在前往的方向大致向(  )
A.北 B.南 C.西 D.東
17.站在丁地能看見的地點是(  )
A.甲 B.乙
C.丙 D.都看不見
冰雹是由短時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氣象災害,多發生在冷空氣活動仍然頻繁、暖空氣勢力快速增強的時期,特征是突發性強,來勢兇猛,破壞力巨大。貴州是我國冰雹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下圖為“中國天眼景觀圖”。據此完成18~20題。
18.貴州冰雹的高發季節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500米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恰好位于貴州黔南冰雹帶上。守護國之重器,“防雹”最有效的措施包括(  )
①完善預警系統 ②增設防護網 ③加強人工消雹作業 ④提高區域植被覆蓋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要想快速準確預報冰雹并統計災情,需要應用以下哪些技術(  )
A.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
B.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
C.遙感技術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D.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每年的4~5月,白天9時至14時之間,在晴朗和風速不大的天氣條件下,觀察呼倫貝爾草原開墾地目標物時,往往出現強烈的顫動現象,近地層猶如受著火爐的烘烤一樣,熱氣騰騰,當地群眾把開墾地上這種光學現象稱為“地氣上升”。
春季呼倫貝爾草原開墾地出現“地氣上升”現象時,能把開墾地土壤中的細小顆粒物帶出并形成揚塵,嚴重時揚塵可發展到數十米以上,使大氣渾濁度升高,氣溫日較差減小。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
(1)寫出圖中箭頭表示的含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運用大氣受熱原理闡釋發生嚴重揚塵時氣溫日較差較小的原因。(4分)
(3)推測白天開墾地和草地近地面平均氣溫的差異,并說明理由。(3分)
(4)繪制“地氣上升”時開墾地與草地之間的大氣運動狀況示意圖。(2分)
22.下面左圖為“巴西輪廓圖”,陰影區域表示某種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圖為陰影區域“某處景觀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指出圖中陰影部分的植被類型,并簡述該地樹木高大的原因。(4分)
(2)指出該地植被發揮的主要功能。(3分)
(3)圖中甲河流域土壤貧瘠,請說明原因。(4分)
23.(2024·福建寧德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湖南省龍山縣境內萬山聳立,山中有多處洞穴。其中的一處山洞內氣溫終年恒定,即使在洞外幾乎無風的情況下,洞口的風依然強勁,被當地人稱為“風洞”。下面圖1為“風洞”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龍山縣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1)判斷該處洞穴的地貌類型并簡述判斷依據。(3分)
(2)運用水循環原理,解釋該洞穴中地下河水量豐富的原因。(6分)
(3)洞口A處終年風力強勁,且風向隨季節轉換而改變。運用熱力環流原理,判斷夏季洞口A處空氣的水平運動狀況是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并說明其形成原因。(3分)
24.(2024·貴州貴陽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泥石流是一種常見的地質災害。其發生與地形、松散堆積物、流水等自然因素關系密切,也與人類活動有關。泥石流破壞性大,常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遼寧省是我國北方泥石流高發省份之一。下面圖1為遼寧省簡圖,圖2為海拔高度與泥石流發生頻次關系圖。
(1)據圖1指出遼寧省泥石流的多發區,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低海拔地區與高海拔地區相比,泥石流發生頻率不同的可能原因。(4分)
(3)泥石流發生時可摧毀路基、橋涵等設施,致使交通中斷。請為交通管理部門的防災減災提出合理化建議。(4分)
答案精析
1.A 2.C [第1題,地質年代的單位為宙、代、紀,標簽中代表地質年代的是白堊紀,A正確。第2題,白堊紀屬于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榮,C正確。]
3.C 4.C 5.A [第3題,讀圖可知,③層為對流層,對流層大氣主要有干潔空氣、水汽和固體雜質組成,氮氣和氧氣只是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A錯誤;②層為平流層,電離層位于高層大氣,即圖中①層,B錯誤;②層為平流層,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氣流穩定,適宜航空飛行,C正確;①層為高層大氣,空氣稀薄,大氣并不復雜多變,D錯誤。故選C。第4題,②層為平流層,平流層大氣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線而增溫,故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故選C。第5題,四艙(船)組合體的運行高度為356 km,根據大氣的垂直分層可知,四艙(船)組合體位于高層大氣,高層大氣極其稀薄,空氣易散逸,A正確;高層大氣的溫度隨高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B、C錯誤;由圖可知,高層大氣最低氣溫約為-60 ℃,D錯誤。]
6.B 7.C 8.D [第6題,海綿和草皮利于水下滲,水泥板不利于水下滲,因此左側積水少,右側積水多,B正確。第7題,由上題分析可知,該模擬實驗探討的水循環環節是下滲,C正確。第8題,在城市建設中鋪設透水磚可以增加水流下滲,減少地表徑流,緩解城市內澇問題,D正確。]
9.D 10.B 11.C [第9題,結合所學可知,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耀斑發生在色球層,日冕物質拋射發生在日冕層,D正確。第10題,太陽活動的周期大約是11年,根據2019年是太陽活動的極小年,下一個太陽活動的極小年是2030年,則介于兩個低峰之間的高值為太陽活動強烈的時段,應是2024或2025年,B正確。第11題,太陽活動增強時,會擾動地球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有可能導致衛星與地面系統的聯系中斷,C正確;高能帶電粒子流不能擊毀衛星,A錯誤;太陽活動不會導致衛星被太陽吞噬,B錯誤;太陽活動和流星雨無關,D錯誤。故選C。]
12.A 13.B [第12題,由材料可知,障壁島是挨著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陸地,由適當的沙子供應而形成,沙丘廣布的海灘,可供應沙子,①正確。沿海大湖湖口,湖底較平坦,有利于泥沙的堆積,②正確。波濤洶涌的海岸,侵蝕作用強,不利于堆積,③錯誤。障壁島在海岸附近,④錯誤。故選A。第13題,根據材料信息“任何地方……就有障壁島的存在”可知,障壁島是沿海常見的海岸地貌,A錯誤;由上題分析可知,障壁島是沙子或底泥堆積而成,屬于泥沙堆積而成,B正確,C、D錯誤。]
14.C 15.A [第14題,由圖中信息可知,該區域植物矮小,分布稀疏,是區域降水稀少的表現,也是適應風速過大的表現。C正確。第15題,由圖可知,圖示區域的植物比較矮小,但能夠存活,說明該植物以龐大的根系,在更廣泛、更深的地下空間尋找水源,以抵抗干旱,A正確。該植物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減少水分蒸發,葉子質地堅硬,蒸騰作用極弱,并不依靠蒸騰作用釋放熱量,B錯誤。該植物生存能力強,生長期較長,C錯誤。該植物無開花期,D錯誤。]
16.C 17.A [第16題,讀圖2可知,沙丘的凸坡向北延伸,圖1中騎手前進方向大致與沙丘凸坡延伸方向垂直,凸坡方向在騎手的右側,即右側大致為北,由此推斷,騎手前進方向大致向西,C正確。第17題,讀圖2可知,丁與甲之間等高線分布較均勻,屬于較平的斜坡,沒有地形阻擋視線,站在丁地可看見甲地;圖中丁地與乙地、丙地之間有沙丘頂部阻擋視線,站在丁地看不見乙地和丙地。故選A。]
18.A 19.B 20.A [第18題,根據材料,冰雹多發生在冷空氣活動仍然頻繁、暖空氣勢力快速增強的時期,可知春季氣溫回升快,同時冷空氣影響較強,據此推斷貴州冰雹高發季節為春季, A正確。第19題,完善預警系統,加強人工消雹作業,是“防雹”最有效的措施,①③對;冰雹大小不一,增設防護網很難控制其網格大小,且影響天眼信號接收工作,②錯;讀圖可知,該區域植被覆蓋率高,說明該區域植被覆蓋率對“防雹”影響較小,④錯。故選B。第20題,全球定位系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要應用于定位、導航,快速準確預報冰雹并統計災情與之無關,B、C、D錯。遙感技術可盡快獲取受災地區圖像,便于及時評估受災情況;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對有關地理數據進行輸入、存儲、管理、查詢、分析、輸出,因此要想快速準確預報冰雹并統計災情,需要應用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A對。]
21.(1)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 大氣反射 地面輻射 大氣逆輻射
(2)“地氣上升”引起嚴重揚塵時,大氣中的水汽和塵埃較多,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強,氣溫較低;夜晚大氣逆輻射作用增強,氣溫較高,氣溫日較差較小。
(3)白天近地面平均氣溫開墾地高于草地。理由:地面長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最主要、直接的熱源,開墾地多為裸地,土壤和空氣中所含水分少,升溫更快,所以白天開墾地近地面平均氣溫更高。
(4)
22.(1)植被類型:熱帶雨林。原因:位于赤道附近,緯度低,熱量充足,生物循環旺盛;降水豐富且季節變化小,河流流量大,為植被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
(2)固碳釋氧;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等。
(3)降水豐富,淋溶作用強,礦物養分流失多;緯度低,氣溫高,有機質分解快;樹木高大,生物循環旺盛,土壤養分被植被大量吸收。
23.(1)喀斯特地貌。山體廣泛分布著石灰巖;洞內發育石鐘乳、石筍等。
(2)該區域降水豐富;石灰巖地區利于下滲;下滲水流匯集成地下徑流。
(3)向右 原因:溶洞內氣溫終年恒定,夏季溶洞的氣溫比洞外低,洞內出現下沉氣流,氣壓較高,洞外氣溫較高,盛行上升氣流,氣壓較低,風從洞內吹向洞外。
24.(1)東南部山區。
原因: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強度大;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起伏大。
(2)與高海拔地區相比,低海拔山坡地帶,松散物質易堆積;低海拔地區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
(3)加強交通路線規劃、設計、管理;危險區域道路設立警示標志或實行交通管制等;加強已發生泥石流地區的監測;當發生泥石流時,及時發布預警。(共53張PPT)
期末檢測試卷一
(2024·湖北十堰期末)不同年代的地層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對地層中化石的研究可以幫人們推測某一時期的地理環境特點。下圖為某科技館中古海洋生物化石圖片及介紹標簽(部分)。據此完成1~2題。
1.標簽中代表地質年代的是
A.白堊紀 B.1997年1月13日
C.14:54 D.0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選擇題
24

地質年代的單位為宙、代、紀,標簽中代表地質年代的是白堊紀,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湖北十堰期末)不同年代的地層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對地層中化石的研究可以幫人們推測某一時期的地理環境特點。下圖為某科技館中古海洋生物化石圖片及介紹標簽(部分)。據此完成1~2題。
2.該化石中生物生活的時代
A.地球是一片廣闊的海洋
B.海洋無脊椎動物繁盛
C.裸子植物繁榮
D.人類出現

白堊紀屬于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榮,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023·云南大理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國的3名航天員開啟太空之旅,進入天宮空間站展開工作。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3~5題。
3.關于神舟飛船升空過程中穿過的大氣層,
敘述正確的是
A.③層大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B.影響無線電通信的電離層位于②層
C.②層氣流穩定,適宜航空飛行
D.①層大氣復雜多變,不利于人類生存

24
讀圖可知,③層為對流層,對流層大氣主要有干潔空氣、水汽和固體雜質組成,氮氣和氧氣只是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A錯誤;
②層為平流層,電離層位于高層大氣,即圖中①層,B錯誤;
②層為平流層,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氣流穩定,適宜航空飛行,C正確;
①層為高層大氣,空氣稀薄,大氣并不復雜多變,D錯誤。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云南大理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國的3名航天員開啟太空之旅,進入天宮空間站展開工作。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3~5題。
4.神舟飛船經過大氣層②,影響該層氣溫
垂直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二氧化碳 B.地面輻射
C.臭氧 D.太陽輻射

②層為平流層,平流層大氣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線而增溫,故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云南大理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國的3名航天員開啟太空之旅,進入天宮空間站展開工作。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3~5題。
5.“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在高度
約356 km的軌道運行。與此前已對接的“天
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四艙
(船)組合體,其所在的大氣層
A.大氣極其稀薄,空氣易散逸
B.隨高度增加溫度逐步下降
C.吸收大量短波輻射溫度持續上升
D.最高氣溫約為-60 ℃

四艙(船)組合體的運行高度為356 km,根據大氣的垂直分層可知,四艙(船)組合體位于高層大氣,高層大氣極其稀薄,空氣易散逸,A正確;
高層大氣的溫度隨高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B、C錯誤;
由圖可知,高層大氣最低氣溫約為-60 ℃,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在學習“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時,某地理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下圖),步驟:(1)在水箱中隔板左側放置適量厚度的海綿和草皮,隔板右側放置同等高度水泥板;(2)將等量的水分別裝入兩個礦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讓水緩慢流下,觀察水箱兩側積水狀況。據此完成6~8題。
6.關于該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A.左側積水多,右側積水少
B.左側積水少,右側積水多
C.左側與右側積水一樣多
D.左側與右側都沒有積水

海綿和草皮利于水下滲,水泥板不利于水下滲,因此左側積水少,右側積水多,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在學習“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時,某地理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下圖),步驟:(1)在水箱中隔板左側放置適量厚度的海綿和草皮,隔板右側放置同等高度水泥板;(2)將等量的水分別裝入兩個礦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讓水緩慢流下,觀察水箱兩側積水狀況。據此完成6~8題。
7.該模擬實驗探討的水循環環節是
A.降水 B.蒸發
C.下滲 D.水汽輸送

由上題分析可知,該模擬實驗探討的水循環環節是下滲,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在學習“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時,某地理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下圖),步驟:(1)在水箱中隔板左側放置適量厚度的海綿和草皮,隔板右側放置同等高度水泥板;(2)將等量的水分別裝入兩個礦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讓水緩慢流下,觀察水箱兩側積水狀況。據此完成6~8題。
8.結合該實驗原理,在城市建設中鋪設透水磚可以
A.增強城市熱島效應 B.增加城市空氣濕度
C.增加城區綠地面積 D.緩解城市內澇問題

在城市建設中鋪設透水磚可以增加水流下滲,減少地表徑流,緩解城市內澇問題,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022年10月9日7時43分,中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夸父一號”(用遙測遙感的手段觀測太陽)—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將利用太陽活動第25周峰年的契機,以“一磁兩暴”為科學目標開展觀測。“一磁”即太陽磁場,“兩暴”即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并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數據支持。完成9~11題
9.“夸父一號”衛星監測的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分別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
A.光球層和色球層 B.色球層和光球層
C.光球層和日冕層 D.色球層和日冕層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結合所學可知,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耀斑發生在色球層,日冕物質拋射發生在日冕層,D正確。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2年10月9日7時43分,中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夸父一號”(用遙測遙感的手段觀測太陽)—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將利用太陽活動第25周峰年的契機,以“一磁兩暴”為科學目標開展觀測。“一磁”即太陽磁場,“兩暴”即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并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數據支持。完成9~11題
10.據專家觀測,2019年是太陽活動的極小年,按照太陽活動的一般規律推測,下一個太陽活動強烈的時段為
A.2022或2023年 B.2024或2025年
C.2028或2029年 D.2030或2031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太陽活動的周期大約是11年,根據2019年是太陽活動的極小年,下一個太陽活動的極小年是2030年,則介于兩個低峰之間的高值為太陽活動強烈的時段,應是2024或2025年,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2年10月9日7時43分,中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夸父一號”(用遙測遙感的手段觀測太陽)—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將利用太陽活動第25周峰年的契機,以“一磁兩暴”為科學目標開展觀測。“一磁”即太陽磁場,“兩暴”即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并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數據支持。完成9~11題
11.當太陽活動增強時,對該衛星正常工作帶來的影響主要有
A.衛星被高能帶電粒子流擊毀
B.衛星被膨脹的太陽吞噬
C.衛星與地面系統的聯系中斷
D.衛星被引發的流星雨襲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太陽活動增強時,會擾動地球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有可能導致衛星與地面系統的聯系中斷,C正確;
高能帶電粒子流不能擊毀衛星,A錯誤;
太陽活動不會導致衛星被太陽吞噬,B錯誤;
太陽活動和流星雨無關,D錯誤。故選C。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陜西咸陽質檢)障壁島是指一種狹長形的與海岸平行的沙島,與海岸之間常有潟湖相隔,對潟湖起屏障作用。海岸地理學家Pilkey說:“任何地方,哪里有挨著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陸地,適當的沙子供應,能推動沙子或底泥之類的足夠海浪,造成彎曲海岸線的海平面上升,哪里就有障壁島的存在”。下圖為“障壁島示意圖”。完成12~13題。
12.最可能形成障壁島的區域包括
①沙丘廣布的海灘  ②沿海大湖的湖口 
③波濤洶涌的海岸  ④珊瑚礁多的遠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材料可知,障壁島是挨著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陸地,由適當的沙子供應而形成,沙丘廣布的海灘,可供應沙子,①正確。
沿海大湖湖口,湖底較平坦,有利于泥沙的堆積,②正確。
波濤洶涌的海岸,侵蝕作用強,不利于堆積,③錯誤。
障壁島在海岸附近,④錯誤。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陜西咸陽質檢)障壁島是指一種狹長形的與海岸平行的沙島,與海岸之間常有潟湖相隔,對潟湖起屏障作用。海岸地理學家Pilkey說:“任何地方,哪里有挨著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陸地,適當的沙子供應,能推動沙子或底泥之類的足夠海浪,造成彎曲海岸線的海平面上升,哪里就有障壁島的存在”。下圖為“障壁島示意圖”。完成12~13題。
13.圖中所示障壁島屬于
A.沿海常見的峽灣地貌
B.泥沙堆積而成
C.珊瑚蟲遺骸堆筑而成
D.海水侵蝕而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根據材料信息“任何地方……就有障壁島的存在”可知,障壁島是沿海常見的海岸地貌,A錯誤;
由上題分析可知,障壁島是沙子或底泥堆積而成,屬于泥沙堆積而成,B正確,C、D錯誤。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024·河北秦皇島月考)環境對植物的生存具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反之,植物對環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下圖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國家公園的植被景觀圖”。據此完成14~15題。
14.圖中植物反映的地理環境特點是
A.河流稀少,大面積無流區
B.氣溫變化顯著,冬冷夏熱
C.降水稀少,風力強勁
D.土層深厚,土壤貧瘠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由圖中信息可知,該區域植物矮小,分布稀疏,是區域降水稀少的表現,也是適應風速過大的表現。C正確。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河北秦皇島月考)環境對植物的生存具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反之,植物對環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下圖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國家公園的植被景觀圖”。據此完成14~15題。
15.圖中植物的生態習性是
A.從地下深廣處尋找水源
B.依靠蒸騰作用釋放熱量
C.生長期短促
D.開花時間長

由圖可知,圖示區域的植物比較矮小,但能夠存活,說明該植物以龐大的根系,在更廣泛、更深的地下空間尋找水源,以抵抗干旱,A正確。
該植物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減少水分蒸發,葉子質地堅硬,蒸騰作用極弱,并不依靠蒸騰作用釋放熱量,B錯誤。
該植物生存能力強,生長期較長,C錯誤。
該植物無開花期,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陜西西安期末)兩位摩托車騎手想近距離觀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圖1)。圖2為“該處沙丘的等高線圖(單位:m)”。讀圖,完成16~17題。
16.觀察地貌狀態,判斷騎手現在正在前往的方向大致向
A.北 B.南 C.西 D.東

讀圖2可知,沙丘的凸坡向北延伸,圖1中騎手前進方向大致與沙丘凸坡延伸方向垂直,凸坡方向在騎手的右側,即右側大致為北,由此推斷,騎手前進方向大致向西,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陜西西安期末)兩位摩托車騎手想近距離觀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圖1)。圖2為“該處沙丘的等高線圖(單位:m)”。讀圖,完成16~17題。
17.站在丁地能看見的地點是
A.甲 B.乙
C.丙 D.都看不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讀圖2可知,丁與甲之間等高線分布較均勻,屬于較平的斜坡,沒有地形阻擋視線,站在丁地可看見甲地;圖中丁地與乙地、丙地之間有沙丘頂部阻擋視線,站在丁地看不見乙地和丙地。故選A。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冰雹是由短時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氣象災害,多發生在冷空氣活動仍然頻繁、暖空氣勢力快速增強的時期,特征是突發性強,來勢兇猛,破壞力巨大。貴州是我國冰雹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下圖為“中國天眼景觀圖”。據此完成18~20題。
18.貴州冰雹的高發季節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根據材料,冰雹多發生在冷空氣活動仍然頻繁、暖空氣勢力快速增強的時期,可知春季氣溫回升快,同時冷空氣影響較強,據此推斷貴州冰雹高發季節為春季, 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冰雹是由短時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氣象災害,多發生在冷空氣活動仍然頻繁、暖空氣勢力快速增強的時期,特征是突發性強,來勢兇猛,破壞力巨大。貴州是我國冰雹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下圖為“中國天眼景觀圖”。據此完成18~20題。
19.500米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恰好位于貴州黔南冰雹帶上。守護國之重器,“防雹”最有效的措施包括
①完善預警系統 
②增設防護網 
③加強人工消雹作業 
④提高區域植被覆蓋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完善預警系統,加強人工消雹作業,是“防雹”最有效的措施,①③對;
冰雹大小不一,增設防護網很難控制其網格大小,且影響天眼信號接收工作,②錯;
讀圖可知,該區域植被覆蓋率高,說明該區域植被覆蓋率對“防雹”影響較小,④錯。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冰雹是由短時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氣象災害,多發生在冷空氣活動仍然頻繁、暖空氣勢力快速增強的時期,特征是突發性強,來勢兇猛,破壞力巨大。貴州是我國冰雹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下圖為“中國天眼景觀圖”。據此完成18~20題。
20.要想快速準確預報冰雹并統計災情,需要應用
以下哪些技術
A.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
B.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
C.遙感技術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D.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要應用于定位、導航,快速準確預報冰雹并統計災情與之無關,B、C、D錯。
遙感技術可盡快獲取受災地區圖像,便于及時評
估受災情況;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對有關地理數據進行輸入、存儲、管理、查詢、分析、輸出,因此要想快速準確預報冰雹并統計災情,需要應用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A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的4~5月,白天9時至14時之間,在晴朗和風速不大的天氣條件下,觀察呼倫貝爾草原開墾地目標物時,往往出現強烈的顫動現象,近地層猶如受著火爐的烘烤一樣,熱氣騰騰,當地群眾把開墾地上這種光學現象稱為“地氣上升”。
春季呼倫貝爾草原開墾地出現“地氣上升”
現象時,能把開墾地土壤中的細小顆粒物帶出
并形成揚塵,嚴重時揚塵可發展到數十米以上,
使大氣渾濁度升高,氣溫日較差減小。右圖為
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寫出圖中箭頭表示的含義: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
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
大氣反射
地面
輻射
大氣逆輻射
(2)運用大氣受熱原理闡釋發生嚴重揚塵時氣溫日較差較小的原因。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地氣上升”引起嚴重揚塵時,大氣中的水汽和塵埃較多,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強,氣溫較低;夜晚大氣逆輻射作用增強,氣溫較高,氣溫日較差較小。
(3)推測白天開墾地和草地近地面平均氣溫的差異,并說明理由。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白天近地面平均氣溫開墾地高于草地。理由:地面長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最主要、直接的熱源,開墾地多為裸地,土壤和空氣中所含水分少,升溫更快,所以白天開墾地近地面平均氣溫更高。
(4)繪制“地氣上升”時開墾地與草地之間
的大氣運動狀況示意圖。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2.下面左圖為“巴西輪廓圖”,陰影區域表示某種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圖為陰影區域“某處景觀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圖中陰影部分的植被類型,并簡述
該地樹木高大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植被類型:熱帶雨林。原因:位于赤道附近,緯度低,熱量充足,生物循環旺盛;降水豐富且季節變化小,河流流量大,為植被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
22.下面左圖為“巴西輪廓圖”,陰影區域表示某種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圖為陰影區域“某處景觀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2)指出該地植被發揮的主要功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固碳釋氧;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等。
(3)圖中甲河流域土壤貧瘠,請說明原因。
答案 降水豐富,淋溶作用強,礦物養分流失多;緯度低,氣溫高,有機質分解快;樹木高大,生物循環旺盛,土壤養分被植被大量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3.(2024·福建寧德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湖南省龍山縣境內萬山聳立,山中有多處洞穴。其中的一處山洞內氣溫終年恒定,即使在洞外幾乎無風的情況下,洞口的風依然強勁,被當地人稱為“風洞”。下面圖1為“風洞”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龍山縣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判斷該處洞穴的地貌類型并簡述判斷依據。
24
答案 喀斯特地貌。山體廣泛分布著石灰巖;洞內發育石鐘乳、石筍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運用水循環原理,解釋該洞穴中地下河水量豐富的原因。
24
答案 該區域降水豐富;石灰巖地區利于下滲;下滲水流匯集成地下徑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洞口A處終年風力強勁,且風向隨季節轉換而改變。運用熱力環流原理,判斷夏季洞口A處空氣的水平運動狀況是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并說明其形成原因。
24
答案 原因:溶洞內氣溫終年恒定,夏季溶洞的氣溫比洞外低,洞內出現下沉氣流,氣壓較高,洞外氣溫較高,盛行上升氣流,氣壓較低,風從洞內吹向洞外。
向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2024·貴州貴陽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石流是一種常見的地質災害。其發生與地形、松散堆積物、流水等自然因素關系密切,也與人類活動有關。泥石流破壞性大,常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遼寧省是我國北方泥石流高發省份之一。下面圖1為遼寧省簡圖,圖2為海拔高度與泥石流發生頻次關系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據圖1指出遼寧省泥石流的多發區,并分析原因。
答案 東南部山區。
原因: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強度大;地形以
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起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分析低海拔地區與高海拔地區相比,泥石流發生
頻率不同的可能原因。
答案 與高海拔地區相比,低海拔山坡地帶,松散物質易堆積;低海拔地區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
(3)泥石流發生時可摧毀路基、橋涵等設施,致使交通中斷。請為交通管理部門的防災減災提出合理化建議。
答案 加強交通路線規劃、設計、管理;危險區域道路設立警示標志或實行交通管制等;加強已發生泥石流地區的監測;當發生泥石流時,及時發布預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红河县| 红河县| 武强县| 乐昌市| 会东县| 平乐县| 黑河市| 香港 | 连城县| 仙居县| 台湾省| 垦利县| 清苑县| 兴文县| 赣榆县| 彭阳县| 阳朔县| 科尔| 吴堡县| 和田市| 浦东新区| 古田县| 东兰县| 岳池县| 鹤峰县| 烟台市| 安徽省| 建德市| 景东| 永兴县| 万宁市| 忻州市| 元江| 福建省| 育儿| 屯门区| 津南区| 古交市| 侯马市|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