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中檢測試卷二(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2023·江西九江期末)2022年11月30日7時33分,“神舟十五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我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首次實現“太空會師”。2023年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1~2題。1.航天員在太空出艙時,下列現象不可信的是( )A.處于失重狀態B.處于強輻射環境中C.宇宙天空是黑色的D.能看到一閃即逝的流星2.下列有關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敘述錯誤的是( )A.太陽黑子出現于色球層,因呈黑色故稱為太陽黑子B.耀斑是色球層上因活動劇烈出現的亮斑C.日珥出現于色球層,肉眼在日全食時可觀測到D.太陽活動強烈時,地球上高緯度地區可能會看到絢麗的極光(2024·吉林四平期中)青海省共和縣平均海拔3 200 m,建設了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的光伏發電園區。園區建成后,大量生長的雜草對園區太陽能發電產生了影響。園區利用當地牧民的羊群啃食雜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實現了“能牧互促”。近年來,園區要求企業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 m。讀“光伏發電園區局部圖”,完成3~4題。3.當地太陽能資源豐富,是因為當地( )A.人口少 B.氣溫高C.緯度低 D.海拔高4.推測園區光伏發電不穩定的原因有( )①天氣變化大 ②晝夜差異大 ③太陽輻射季節變化大 ④人口數量少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2024·山西呂梁月考)北京市門頭溝區灰峪村被稱為“化石村”。在一次學生科學體驗活動中,同學們在村后山坡的頁巖地層中采集到了輪葉化石(如右圖)。專家稱,輪葉是晚古生代的蕨類植物。據此完成5~6題。5.輪葉化石形成時,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環境最可能是( )A.雪山 B.湖泊 C.深海 D.沙漠6.晚古生代的地層中還可能發現( )A.鳥類化石 B.野生水稻C.恐龍化石 D.煤炭資源(2024·湖南湘潭月考)2022年10月,我國首個大氣邊界層(距離地表1~2千米左右的大氣層區域)頂部生態環境觀測站投入使用。該觀測站可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進行高精度監測,支撐國家的“碳中和”戰略。據此完成7~8題。7.大氣邊界層在大氣垂直分層中所處的位置及其特點是( )A.平流層,其中的電離層可反射無線電波B.平流層,上熱下冷,氣流以水平運動為主C.對流層,通常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對流層,主要的直接熱源是太陽短波輻射8.該觀測站重點監測的大氣成分及其主要作用是( )A.氧氣,反射太陽短波輻射B.氮氣,吸收長波輻射C.水汽,是大氣運動的動力D.二氧化碳,可對地面保溫(2023·河南鄭州期中)溫室大棚是我國北方冬季種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的農業設施。下面兩圖分別為“大棚農業景觀圖”及“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9.溫室大棚對大氣受熱過程的影響,正確的是( )A.①大部分被棚內大氣吸收B.②返還地面的熱量減少C.③因棚內濕度增加而減弱D.④受阻擋散失到棚外少10.當大棚的門打開時,下圖中能正確表示空氣流動情況的是( )等壓線是某一水平面上氣壓相等的各點的連線。據此完成11~12題。11.下列四幅等壓線圖中,P地所在位置風力最大的是( )12.上題B圖(北半球)中,P地的風向為( )A.東北風 B.東南風C.西南風 D.西北風(2023·云南麗江期末)張家界市電站、水庫眾多,因2022年夏季連續干旱,該市水庫8月的蓄水量僅為庫容的40%左右,下圖為“張家界市水壩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13.修建水壩主要改變的水循環環節是( )A.蒸發蒸騰 B.地下徑流C.水汽輸送 D.地表徑流14.水庫蓄水量減少對周邊地區的影響主要是( )A.地下水位上升 B.蒸騰作用增加C.空氣濕度降低 D.降水大幅減少(2024·山東青島月考)海水的性質主要包括海水溫度、海水密度、海水鹽度等。其中海水溫度是度量海水熱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海洋熱能的一種表現形式。海洋熱能不僅驅動大部分的洋流,而且還制約著海洋生物系統運轉的速率。海洋熱量的收入,主要來自太陽輻射。全球海洋年平均水溫為17.4 ℃,相比全球年平均氣溫高出3.1 ℃。海水鹽度、海水密度也與海水溫度密切相關。讀圖,完成15~17題。15.受海水溫度影響較大的人類活動是( )A.海洋水產養殖業 B.海洋風能開發C.海洋運輸業 D.沿海觀光旅游業16.全球鹽度最高的海區出現在副熱帶海域的紅海,下列不屬于形成該現象的主要因素是( )A.海域周邊河流注入少B.受暖流影響C.海域較封閉,與外海溝通少,鹽分不易排出D.降水少,晴天多17.關于海水密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表層海水鹽度越大,密度越小 ②表層海水溫度越高,密度越低 ③中低緯度海區一定深度內,海水密度隨海水深度增加而加大 ④海水密度與深度無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4·內蒙古包頭月考)深圳市為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充分利用路口優勢打造花境景觀來提升城市的形象。下表為深圳市路口造景植物構成。據此完成18~20題。類型 鄉土植物 種數/種 鄉土植物 占比/%喬木 32 57.14灌木 44 45.83藤本 3 60.00多年生草本 31 45.59一二年生草本 15 27.27合計 125 44.8018.深圳市種植的鄉土喬木,其特征是( )A.針狀葉片 B.革質葉片C.多板狀根 D.莖上生花19.與草本植物相比,喬木的鄉土植物占比較高,主要是因為喬木( )A.耐旱耐貧瘠 B.耗水量較大C.運輸成本高 D.造景效果差20.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角度看,環境效益最好的是( )A.鄉土喬木 B.外來藤本C.鄉土灌木 D.外來草本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2024·吉林白城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湖陸風是濱湖地區晝夜間風向發生反向轉變的風系,其原理與海陸風相似,其中由湖泊吹向陸地的風為湖風,反之為陸風。下圖所示的蘇州城區位于太湖之濱,湖陸風現象顯著。近幾十年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蘇州的城市熱島環流強度明顯增強。(1)從白天和夜間兩個時段,分別比較太湖與蘇州城區之間的氣溫高低。(2分)(2)根據熱力環流原理,分別說出白天、夜間太湖與蘇州城區之間的湖陸風風向。(4分)(3)分析蘇州城市熱島環流增強對該地區湖陸風強度的影響。(4分)22.(2024·北京東城區質檢)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材料一 某年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再超10億噸,繼續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億噸超級大港的地位,港口排名實現全球“十連冠”;年集裝箱吞吐量首超2 600萬標準箱,首次躋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名。材料二 某年9月27日(農歷八月十八),錢塘江迎來本年度最大的潮水。浙江省海寧市沿江一線盛景,共吸引了超過15.7萬游客駐足觀看。(1)從成因和表現的角度,比較潮汐與波浪的差異。(4分)(2)輪船進出港時如何利用潮汐?(4分)(3)簡述錢塘江“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觀的形成原因。(6分)23.(2023·云南昆明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卡塔爾地處中東沙漠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20 mm,境內沒有完整的河流和永久性湖泊,淡水資源異常緊缺。淡化海水是卡塔爾獲取淡水的主要手段,已超過全國淡水消耗總量的一半。為了順利舉行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卡塔爾早在2015年啟動修建戰略蓄水池項目,集海水淡化、蓄水、輸水、配水等工程于一體。淡化海水的方式多樣,太陽能蒸餾就是其中的一種。下圖為太陽能蒸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圖。(1)太陽能蒸餾器的工作原理與水循環的相似,其步驟與水循環環節相對應的有______、降水、______。(2分)(2)太陽能是卡塔爾的主要能源之一,根據材料說出卡塔爾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原因。(4分)(3)用水循環原理,說明卡塔爾沒有完整的河流和永久性湖泊的原因。(6分)24.2023年8月,北京某中學非洲研學小組從赤道附近出發,沿20°E附近向北行進途中發現該區域的自然景觀呈現出明顯變化。A和C為研學小組成員分別在甲、丙兩地拍攝的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1)說出甲、丙兩地照片反映的植被類型。(4分)(2)描述甲地植被景觀特點,并說明其環境特征。(4分)(3)判斷乙地的植被類型,并說明其在一年中的景觀變化特點及原因。(6分)答案精析1.D 2.A [第1題,航天員在太空出艙時,距離地球遠,幾乎沒有重力,處于失重狀態,A不符合題意;太空中無大氣層,無法削弱天體向外輻射的電磁波,處于強輻射環境中,B不符合題意;太空中大氣散射作用弱,宇宙天空大致呈黑色,C不符合題意;一閃即逝的流星是流星體進入大氣層燃燒的現象,太空幾乎處于真空狀態,不能看到一閃即逝的流星,D符合題意。第2題,太陽黑子出現在光球層,溫度比周邊略低,顯得較暗而稱為太陽黑子,A符合題意;耀斑是色球層上因活動劇烈出現的亮斑,B不符合題意;日珥出現于色球層,肉眼在日全食時可觀測到,C不符合題意;太陽活動強烈時,地球上高緯度地區可能會看到絢麗的極光,D不符合題意。故選A。]3.D 4.A [第3題,由材料可知,當地位于青海省,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太陽能豐富,D正確;青海省地處中緯度,緯度相對較高,C錯誤;人口和氣溫對太陽能資源豐富程度影響很小,且青海省因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夜晚氣溫較低,A、B錯誤。故選D。第4題,人口數量少不影響光伏發電的穩定性,④錯誤;晝夜差異大,但其規律性強,不是光伏發電不穩定的主要原因,②錯誤;青海省地處高原,天氣多變,日照時間不穩定,①正確;夏季太陽輻射強,晝長較長,冬季太陽輻射弱,晝長較短,導致光伏發電不穩定,③正確。故選A。]5.B 6.D [第5題,根據材料可知,輪葉是晚古生代的蕨類植物。蕨類植物喜歡濕潤、陰涼、溫暖的生長環境,它的生長離不開水分,耐旱性極差,多生長在森林下層的陰暗而潮濕的環境里,耐旱品種極少。因此輪葉化石形成時,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環境最可能是湖泊,適宜蕨類植物生長,B正確。雪山、深海、沙漠不適宜蕨類植物生長,A、C、D錯誤。第6題,鳥類屬于陸生的脊椎動物,出現在中生代,A錯誤。野生水稻屬于被子植物,出現在新生代,B錯誤。恐龍屬于爬行動物,出現在中生代,C錯誤。晚古生代是地質歷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因此在晚古生代的地層中可能發現煤炭資源,D正確。]7.C 8.D [第7題,對流層平均厚度約12千米,所以大氣邊界層位于對流層,A、B錯誤;對流層氣溫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正確;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D錯誤。第8題,根據材料可知,觀測站可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進行高精度監測,氧氣、氮氣不是溫室氣體;水汽是大氣的組成成分,不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且吸收長波輻射,可對地面保溫。故選D。]9.D 10.D [第9題,①為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被地面吸收,而不是被棚內大氣吸收,A錯誤;②為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屬于長波輻射無法穿透大棚,所以地面輻射幾乎全部轉化為大氣逆輻射,所以大氣逆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返還給地面的熱量增加,B錯誤;③為被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受大棚的阻隔作用,大棚內空氣吸收的地面輻射會增加,C錯誤;④為射向宇宙的地面輻射,受大棚的阻隔作用,射向宇宙的地面輻射會減少,D正確。故選D。第10題,大棚內空氣溫度比大棚外空氣溫度高,當大棚的門打開時,棚內熱空氣上升,從門口上部流出,大棚外冷空氣下沉,從門口下方進入棚內。故選D。]11.C 12.A [第11題,讀圖可知,四幅圖的比例尺相同,A、B兩圖之間的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異較C、D兩圖要小,故風力較大的是C、D兩圖。C圖中的P地附近等壓線較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大,故風力較大。故選C。第12題,上題B圖中,P地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為由北指向南,應為偏北風。題中表明,該地位于北半球,風向應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基礎上向右偏,形成東北風,故選A。]13.D 14.C [第13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河流上修建水壩,可以調節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洪水期時通過水庫蓄水,延緩下游洪峰;在枯水期時放水給下游補給,因此主要改變的水循環環節是地表徑流,D正確。第14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庫蓄水量減少,周邊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空氣濕度降低,A錯誤,C正確;蒸騰作用與植被有關,與水庫關系不大,B錯誤;水庫蓄水量減少,蒸發量減小,空氣濕度降低,對降水有一定影響,但不會使降水大幅減少,D錯誤。故選C。]15.A 16.B 17.C [第15題,根據材料“海洋熱能不僅驅動大部分的洋流,而且還制約著海洋生物系統運轉的速率”可知,受海水溫度影響較大的人類活動是海洋水產養殖業,A正確。第16題,紅海不受暖流影響,B符合題意。紅海位于副熱帶海域,降水少,晴天多;紅海海域周邊陸地為熱帶沙漠氣候,河流注入少;海域較封閉,與外海溝通少,鹽分不易排出,均導致了紅海鹽度高,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第17題,表層海水鹽度越大,密度越大,①錯;表層海水溫度越高,密度越低,②正確;中低緯度海區一定深度內,海水密度隨海水深度增加而加大,③正確,④錯。故選C。]18.B 19.C 20.A [第18題,深圳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帶性植被應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因此革質葉片是深圳市種植的鄉土喬木的主要特征,B正確。針狀葉片是亞寒帶針葉林的特征,板狀根和莖上生花是熱帶雨林的特征,A、C、D錯誤。第19題,相比于草本植物,喬木體積大,遠距離運輸成本高,選用喬木的鄉土植物,能夠節約運輸成本,節省經費投入,C正確。第20題,鄉土植物是植物在經歷漫長的植被演替過程中,逐漸適應當地的生長環境而形成的,因此相對于外來植物物種,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角度看,鄉土植物的環境效益較好,B、D錯誤。鄉土喬木相對于鄉土灌木來說,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等作用更為顯著,環境效益更好,A正確,C錯誤。]21.(1)白天:蘇州城區氣溫較高;夜晚:太湖氣溫較高。(2)白天:風由太湖吹向蘇州城區;夜晚:風由蘇州城區吹向太湖。(3)城市熱島環流增強,近地面風由郊區吹向蘇州城區,與湖風方向一致,增強了湖風;蘇州城區與太湖之間的陸風風向與由郊區吹向蘇州城區的近地面風風向相反,削弱了陸風。22.(1)成因的差異:常見的波浪是由風力形成,而潮汐與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有關。表現的差異:波浪大小無規律性,而潮汐存在海水周期性漲落。(2)進港時,應選擇潮汐上漲時;出港時,應選擇潮汐回落時。(3)農歷八月十八處于天文大潮時期,引潮力大,潮差較大;杭州灣呈喇叭形,口大內小,當潮水從外海涌來時,被不斷推高;夏、秋季節東南季風盛行,加強了潮勢;夏、秋季節河流入海徑流多,河水頂托作用強,推高潮勢。23.(1)蒸發 徑流(2)地處熱帶,緯度低,太陽輻射強;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強。(3)降水少,水源補給少;氣溫高,蒸發旺盛;沙漠地區土質疏松,易下滲。24.(1)甲地植被類型為熱帶雨林,丙地植被類型為熱帶荒漠。(2)景觀特點:植被高大稠密,植物種類、數量繁多,成層性強(垂直結構復雜)。環境特征:全年高溫多雨(水熱充足)。(3)熱帶草原。特點及原因: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濕季降水豐沛,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干季降水稀少,草類枯黃。(共51張PPT)期中檢測試卷二(2023·江西九江期末)2022年11月30日7時33分,“神舟十五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我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首次實現“太空會師”。2023年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1~2題。1.航天員在太空出艙時,下列現象不可信的是A.處于失重狀態B.處于強輻射環境中C.宇宙天空是黑色的D.能看到一閃即逝的流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航天員在太空出艙時,距離地球遠,幾乎沒有重力,處于失重狀態,A不符合題意;太空中無大氣層,無法削弱天體向外輻射的電磁波,處于強輻射環境中,B不符合題意;太空中大氣散射作用弱,宇宙天空大致呈黑色,C不符合題意;一閃即逝的流星是流星體進入大氣層燃燒的現象,太空幾乎處于真空狀態,不能看到一閃即逝的流星,D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江西九江期末)2022年11月30日7時33分,“神舟十五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我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首次實現“太空會師”。2023年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1~2題。2.下列有關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敘述錯誤的是A.太陽黑子出現于色球層,因呈黑色故稱為太陽黑子B.耀斑是色球層上因活動劇烈出現的亮斑C.日珥出現于色球層,肉眼在日全食時可觀測到D.太陽活動強烈時,地球上高緯度地區可能會看到絢麗的極光√太陽黑子出現在光球層,溫度比周邊略低,顯得較暗而稱為太陽黑子,A符合題意;耀斑是色球層上因活動劇烈出現的亮斑,B不符合題意;日珥出現于色球層,肉眼在日全食時可觀測到,C不符合題意;太陽活動強烈時,地球上高緯度地區可能會看到絢麗的極光,D不符合題意。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吉林四平期中)青海省共和縣平均海拔3 200 m,建設了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的光伏發電園區。園區建成后,大量生長的雜草對園區太陽能發電產生了影響。園區利用當地牧民的羊群啃食雜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實現了“能牧互促”。近年來,園區要求企業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 m。讀“光伏發電園區局部圖”,完成3~4題。3.當地太陽能資源豐富,是因為當地A.人口少 B.氣溫高C.緯度低 D.海拔高√由材料可知,當地位于青海省,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太陽能豐富,D正確;青海省地處中緯度,緯度相對較高,C錯誤;人口和氣溫對太陽能資源豐富程度影響很小,且青海省因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夜晚氣溫較低,A、B錯誤。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吉林四平期中)青海省共和縣平均海拔3 200 m,建設了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的光伏發電園區。園區建成后,大量生長的雜草對園區太陽能發電產生了影響。園區利用當地牧民的羊群啃食雜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實現了“能牧互促”。近年來,園區要求企業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 m。讀“光伏發電園區局部圖”,完成3~4題。4.推測園區光伏發電不穩定的原因有①天氣變化大 ②晝夜差異大 ③太陽輻射季節變化大 ④人口數量少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人口數量少不影響光伏發電的穩定性,④錯誤;晝夜差異大,但其規律性強,不是光伏發電不穩定的主要原因,②錯誤;青海省地處高原,天氣多變,日照時間不穩定,①正確;夏季太陽輻射強,晝長較長,冬季太陽輻射弱,晝長較短,導致光伏發電不穩定,③正確。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山西呂梁月考)北京市門頭溝區灰峪村被稱為“化石村”。在一次學生科學體驗活動中,同學們在村后山坡的頁巖地層中采集到了輪葉化石(如右圖)。專家稱,輪葉是晚古生代的蕨類植物。據此完成5~6題。5.輪葉化石形成時,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環境最可能是A.雪山 B.湖泊 C.深海 D.沙漠√根據材料可知,輪葉是晚古生代的蕨類植物。蕨類植物喜歡濕潤、陰涼、溫暖的生長環境,它的生長離不開水分,耐旱性極差,多生長在森林下層的陰暗而潮濕的環境里,耐旱品種極少。因此輪葉化石形成時,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環境最可能是湖泊,適宜蕨類植物生長,B正確。雪山、深海、沙漠不適宜蕨類植物生長,A、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山西呂梁月考)北京市門頭溝區灰峪村被稱為“化石村”。在一次學生科學體驗活動中,同學們在村后山坡的頁巖地層中采集到了輪葉化石(如右圖)。專家稱,輪葉是晚古生代的蕨類植物。據此完成5~6題。6.晚古生代的地層中還可能發現A.鳥類化石 B.野生水稻C.恐龍化石 D.煤炭資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鳥類屬于陸生的脊椎動物,出現在中生代,A錯誤。野生水稻屬于被子植物,出現在新生代,B錯誤。恐龍屬于爬行動物,出現在中生代,C錯誤。晚古生代是地質歷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因此在晚古生代的地層中可能發現煤炭資源,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湖南湘潭月考)2022年10月,我國首個大氣邊界層(距離地表1~2千米左右的大氣層區域)頂部生態環境觀測站投入使用。該觀測站可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進行高精度監測,支撐國家的“碳中和”戰略。據此完成7~8題。7.大氣邊界層在大氣垂直分層中所處的位置及其特點是A.平流層,其中的電離層可反射無線電波B.平流層,上熱下冷,氣流以水平運動為主C.對流層,通常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對流層,主要的直接熱源是太陽短波輻射√對流層平均厚度約12千米,所以大氣邊界層位于對流層,A、B錯誤;對流層氣溫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正確;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湖南湘潭月考)2022年10月,我國首個大氣邊界層(距離地表1~2千米左右的大氣層區域)頂部生態環境觀測站投入使用。該觀測站可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進行高精度監測,支撐國家的“碳中和”戰略。據此完成7~8題。8.該觀測站重點監測的大氣成分及其主要作用是A.氧氣,反射太陽短波輻射B.氮氣,吸收長波輻射C.水汽,是大氣運動的動力D.二氧化碳,可對地面保溫√根據材料可知,觀測站可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進行高精度監測,氧氣、氮氣不是溫室氣體;水汽是大氣的組成成分,不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且吸收長波輻射,可對地面保溫。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河南鄭州期中)溫室大棚是我國北方冬季種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的農業設施。下面兩圖分別為“大棚農業景觀圖”及“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9.溫室大棚對大氣受熱過程的影響,正確的是A.①大部分被棚內大氣吸收B.②返還地面的熱量減少C.③因棚內濕度增加而減弱D.④受阻擋散失到棚外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①為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被地面吸收,而不是被棚內大氣吸收,A錯誤;②為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屬于長波輻射無法穿透大棚,所以地面輻射幾乎全部轉化為大氣逆輻射,所以大氣逆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返還給地面的熱量增加,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③為被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受大棚的阻隔作用,大棚內空氣吸收的地面輻射會增加,C錯誤;④為射向宇宙的地面輻射,受大棚的阻隔作用,射向宇宙的地面輻射會減少,D正確。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河南鄭州期中)溫室大棚是我國北方冬季種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的農業設施。下面兩圖分別為“大棚農業景觀圖”及“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10.當大棚的門打開時,右圖中能正確表示空氣流動情況的是√大棚內空氣溫度比大棚外空氣溫度高,當大棚的門打開時,棚內熱空氣上升,從門口上部流出,大棚外冷空氣下沉,從門口下方進入棚內。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等壓線是某一水平面上氣壓相等的各點的連線。據此完成11~12題。11.下列四幅等壓線圖中,P地所在位置風力最大的是√讀圖可知,四幅圖的比例尺相同,A、B兩圖之間的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異較C、D兩圖要小,故風力較大的是C、D兩圖。C圖中的P地附近等壓線較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大,故風力較大。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等壓線是某一水平面上氣壓相等的各點的連線。據此完成11~12題。12.上題B圖(北半球)中,P地的風向為A.東北風 B.東南風C.西南風 D.西北風√上題B圖中,P地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為由北指向南,應為偏北風。題中表明,該地位于北半球,風向應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基礎上向右偏,形成東北風,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云南麗江期末)張家界市電站、水庫眾多,因2022年夏季連續干旱,該市水庫8月的蓄水量僅為庫容的40%左右,右圖為“張家界市水壩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13.修建水壩主要改變的水循環環節是A.蒸發蒸騰 B.地下徑流C.水汽輸送 D.地表徑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河流上修建水壩,可以調節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洪水期時通過水庫蓄水,延緩下游洪峰;在枯水期時放水給下游補給,因此主要改變的水循環環節是地表徑流,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云南麗江期末)張家界市電站、水庫眾多,因2022年夏季連續干旱,該市水庫8月的蓄水量僅為庫容的40%左右,右圖為“張家界市水壩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14.水庫蓄水量減少對周邊地區的影響主要是A.地下水位上升 B.蒸騰作用增加C.空氣濕度降低 D.降水大幅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庫蓄水量減少,周邊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空氣濕度降低,A錯誤,C正確;蒸騰作用與植被有關,與水庫關系不大,B錯誤;水庫蓄水量減少,蒸發量減小,空氣濕度降低,對降水有一定影響,但不會使降水大幅減少,D錯誤。故選C。(2024·山東青島月考)海水的性質主要包括海水溫度、海水密度、海水鹽度等。其中海水溫度是度量海水熱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海洋熱能的一種表現形式。海洋熱能不僅驅動大部分的洋流,而且還制約著海洋生物系統運轉的速率。海洋熱量的收入,主要來自太陽輻射。全球海洋年平均水溫為17.4 ℃,相比全球年平均氣溫高出3.1 ℃。海水鹽度、海水密度也與海水溫度密切相關。讀圖,完成15~17題。15.受海水溫度影響較大的人類活動是A.海洋水產養殖業 B.海洋風能開發C.海洋運輸業 D.沿海觀光旅游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據材料“海洋熱能不僅驅動大部分的洋流,而且還制約著海洋生物系統運轉的速率”可知,受海水溫度影響較大的人類活動是海洋水產養殖業,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全球鹽度最高的海區出現在副熱帶海域的紅海,下列不屬于形成該現象的主要因素是A.海域周邊河流注入少B.受暖流影響C.海域較封閉,與外海溝通少,鹽分不易排出D.降水少,晴天多√紅海不受暖流影響,B符合題意。紅海位于副熱帶海域,降水少,晴天多;紅海海域周邊陸地為熱帶沙漠氣候,河流注入少;海域較封閉,與外海溝通少,鹽分不易排出,均導致了紅海鹽度高,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關于海水密度的敘述,正確的是①表層海水鹽度越大,密度越小 ②表層海水溫度越高,密度越低 ③中低緯度海區一定深度內,海水密度隨海水深度增加而加大 ④海水密度與深度無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表層海水鹽度越大,密度越大,①錯;表層海水溫度越高,密度越低,②正確;中低緯度海區一定深度內,海水密度隨海水深度增加而加大,③正確,④錯。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內蒙古包頭月考)深圳市為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充分利用路口優勢打造花境景觀來提升城市的形象。下表為深圳市路口造景植物構成。據此完成18~20題。類型 鄉土植物種數/種 鄉土植物占比/%喬木 32 57.14灌木 44 45.83藤本 3 60.00多年生草本 31 45.59一二年生草本 15 27.27合計 125 44.8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深圳市種植的鄉土喬木,其特征是A.針狀葉片 B.革質葉片C.多板狀根 D.莖上生花√深圳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帶性植被應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因此革質葉片是深圳市種植的鄉土喬木的主要特征,B正確。針狀葉片是亞寒帶針葉林的特征,板狀根和莖上生花是熱帶雨林的特征,A、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與草本植物相比,喬木的鄉土植物占比較高,主要是因為喬木A.耐旱耐貧瘠 B.耗水量較大C.運輸成本高 D.造景效果差√相比于草本植物,喬木體積大,遠距離運輸成本高,選用喬木的鄉土植物,能夠節約運輸成本,節省經費投入,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角度看,環境效益最好的是A.鄉土喬木 B.外來藤本C.鄉土灌木 D.外來草本√鄉土植物是植物在經歷漫長的植被演替過程中,逐漸適應當地的生長環境而形成的,因此相對于外來植物物種,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角度看,鄉土植物的環境效益較好,B、D錯誤。鄉土喬木相對于鄉土灌木來說,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等作用更為顯著,環境效益更好,A正確,C錯誤。21.(2024·吉林白城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陸風是濱湖地區晝夜間風向發生反向轉變的風系,其原理與海陸風相似,其中由湖泊吹向陸地的風為湖風,反之為陸風。下圖所示的蘇州城區位于太湖之濱,湖陸風現象顯著。近幾十年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蘇州的城市熱島環流強度明顯增強。(1)從白天和夜間兩個時段,分別比較太湖與蘇州城區之間的氣溫高低。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白天:蘇州城區氣溫較高;夜晚:太湖氣溫較高。21.(2024·吉林白城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陸風是濱湖地區晝夜間風向發生反向轉變的風系,其原理與海陸風相似,其中由湖泊吹向陸地的風為湖風,反之為陸風。下圖所示的蘇州城區位于太湖之濱,湖陸風現象顯著。近幾十年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蘇州的城市熱島環流強度明顯增強。(2)根據熱力環流原理,分別說出白天、夜間太湖與蘇州城區之間的湖陸風風向。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白天:風由太湖吹向蘇州城區;夜晚:風由蘇州城區吹向太湖。21.(2024·吉林白城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陸風是濱湖地區晝夜間風向發生反向轉變的風系,其原理與海陸風相似,其中由湖泊吹向陸地的風為湖風,反之為陸風。下圖所示的蘇州城區位于太湖之濱,湖陸風現象顯著。近幾十年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蘇州的城市熱島環流強度明顯增強。(3)分析蘇州城市熱島環流增強對該地區湖陸風強度的影響。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城市熱島環流增強,近地面風由郊區吹向蘇州城區,與湖風方向一致,增強了湖風;蘇州城區與太湖之間的陸風風向與由郊區吹向蘇州城區的近地面風風向相反,削弱了陸風。22.(2024·北京東城區質檢)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某年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再超10億噸,繼續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億噸超級大港的地位,港口排名實現全球“十連冠”;年集裝箱吞吐量首超2 600萬標準箱,首次躋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名。材料二 某年9月27日(農歷八月十八),錢塘江迎來本年度最大的潮水。浙江省海寧市沿江一線盛景,共吸引了超過15.7萬游客駐足觀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從成因和表現的角度,比較潮汐與波浪的差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成因的差異:常見的波浪是由風力形成,而潮汐與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有關。表現的差異:波浪大小無規律性,而潮汐存在海水周期性漲落。(2)輪船進出港時如何利用潮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進港時,應選擇潮汐上漲時;出港時,應選擇潮汐回落時。(3)簡述錢塘江“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觀的形成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農歷八月十八處于天文大潮時期,引潮力大,潮差較大;杭州灣呈喇叭形,口大內小,當潮水從外海涌來時,被不斷推高;夏、秋季節東南季風盛行,加強了潮勢;夏、秋季節河流入海徑流多,河水頂托作用強,推高潮勢。23.(2023·云南昆明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卡塔爾地處中東沙漠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20 mm,境內沒有完整的河流和永久性湖泊,淡水資源異常緊缺。淡化海水是卡塔爾獲取淡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的主要手段,已超過全國淡水消耗總量的一半。為了順利舉行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卡塔爾早在2015年啟動修建戰略蓄水池項目,集海水淡化、蓄水、輸水、配水等工程于一體。淡化海水的方式多樣,太陽能蒸餾就是其中的一種。右圖為太陽能蒸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太陽能蒸餾器的工作原理與水循環的相似,其步驟與水循環環節相對應的有________、降水、_______。(2)太陽能是卡塔爾的主要能源之一,根據材料說出卡塔爾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原因。蒸發徑流答案 地處熱帶,緯度低,太陽輻射強;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用水循環原理,說明卡塔爾沒有完整的河流和永久性湖泊的原因。答案 降水少,水源補給少;氣溫高,蒸發旺盛;沙漠地區土質疏松,易下滲。24.2023年8月,北京某中學非洲研學小組從赤道附近出發,沿20°E附近向北行進途中發現該區域的自然景觀呈現出明顯變化。A和C為研學小組成員分別在甲、丙兩地拍攝的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甲、丙兩地照片反映的植被類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甲地植被類型為熱帶雨林,丙地植被類型為熱帶荒漠。(2)描述甲地植被景觀特點,并說明其環境特征。答案 景觀特點:植被高大稠密,植物種類、數量繁多,成層性強(垂直結構復雜)。環境特征:全年高溫多雨(水熱充足)。24.2023年8月,北京某中學非洲研學小組從赤道附近出發,沿20°E附近向北行進途中發現該區域的自然景觀呈現出明顯變化。A和C為研學小組成員分別在甲、丙兩地拍攝的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3)判斷乙地的植被類型,并說明其在一年中的景觀變化特點及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熱帶草原。特點及原因: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濕季降水豐沛,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干季降水稀少,草類枯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中檢測試卷二.pptx 期中檢測試卷二(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