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走近桂林山水[分值:62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聞名,景區范圍廣闊,景點眾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觀為主,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下圖示意云南石林景觀。據此完成1~3題。1.形成云南石林景觀的主要作用是( )A.巖石風化 B.風力沉積C.流水溶蝕 D.河湖沉積2.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氣候條件為( )A.海拔高,氣溫年較差小B.天氣炎熱,降雨多C.空氣干燥,降水少D.大氣稀薄,光照強3.石林作為喀斯特地貌的一種特殊形式,屬于喀斯地貌形成過程的( )A.溶溝階段 B.洼地階段C.峰叢階段 D.孤峰階段(2024·云南曲靖期中)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巖石受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下圖為“地面喀斯特地貌景觀演化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4.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區的壩子農業主要分布在圖中的( )A.溶溝 B.峰林 C.洼地 D.殘丘5.壩子農業在發展過程中( )A.水資源豐富 B.旱澇災害多C.土壤較肥沃 D.熱量條件不足(2023·安徽六安月考)喀斯特地貌發育受石灰巖分布、地殼運動、氣溫和降水影響。石灰巖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溫暖的淺海環境。我國某地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叢、峰林、孤峰等(如下圖),該地石灰巖形成于同一時期且厚度相當。讀圖完成6~8題。6.該地貌在我國分布最廣泛的地形區是( )A.青藏高原 B.云貴高原C.黃土高原 D.內蒙古高原7.該地峰叢、峰林、孤峰溶蝕程度由重到輕的順序是( )A.峰林、孤峰、峰叢 B.孤峰、峰叢、峰林C.峰叢、孤峰、峰林 D.孤峰、峰林、峰叢8.與南方地區相比,我國北方地區喀斯特地貌發育較差的原因是( )A.水熱條件較差 B.缺乏可溶性巖石C.地表植被茂密 D.風力侵蝕強烈(2024·湖北武漢月考)沿北緯30°自東向西集中分布著我國南方喀斯特地貌(下圖)。在喀斯特地貌區,地下水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鈣,這種水被稱為“喀斯特水”。從地殼深處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隨著壓力、溫度的變化,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鈣開始結晶析出,形成各種景觀,稱為鈣華景觀。我國最負盛名的鈣華景觀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東緣的云南、貴州和四川等區域內排成了一線。據此完成9~10題。9.圖中顯示我國喀斯特地貌自西向東演化分布的規律是( )A.溶蝕山地—峰林、峰叢—孤峰—平原B.平原—溶蝕山地—峰林、峰叢—孤峰C.溶蝕山地—孤峰—峰林、峰叢—平原D.平原—峰林、峰叢—孤峰—溶蝕山地10.造就青藏高原東緣鈣華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蝕和堆積 B.流水溶蝕和淀積C.風力侵蝕和堆積 D.海浪侵蝕和堆積(選擇題11~14題,每小題4分,共16分)(2024·江西宜春宜豐中學月考)土耳其某地氣候干旱,以火山凝灰巖為主。經過長期的風化侵蝕作用形成類似喀斯特地貌的獨特景觀,被稱為“精靈煙囪”,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下圖1示意土耳其及周邊地區,圖2示意“精靈煙囪”景觀。據此完成11~12題。11.圖中“精靈煙囪”的景觀類似于( )A.溶溝 B.峰叢 C.殘丘 D.石鐘乳12.與我國西南喀斯特地貌相比,該地天然溶洞較少的原因是( )①降水較少 ②土質較疏松 ③風力較小 ④巖石成分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3·湖北武漢調研)下圖示意浙江蘭溪某喀斯特溶洞斷面。該溶洞具有明顯的分層結構,在不同高度分布著三層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規模差異。據此完成13~14題。13.目前溶洞空間規模持續擴大最顯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4.該地區地下河水量最大的時期為( )A.①形成時期 B.②形成時期C.③形成時期 D.④形成時期1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喀斯特巖溶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廣西的地蘇地下河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叢等各類巖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態。下圖示意地蘇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及該地區的喀斯特地貌。(1)描述地蘇地下河流域內天窗的分布特征。(6分)(2)“巖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機制之一,描述其形成的具體過程。(6分)(3)分析當地地貌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4分)答案精析1.C 2.B 3.C [第1題,石林地區巖石以石灰巖為主,易被水侵蝕、溶蝕。形成云南石林景觀的主要作用是流水溶蝕,C對。巖石風化形成的是碎屑物質,A錯。風力沉積形成的是沙丘等地貌,B錯。河湖沉積形成的是平原或三角洲地貌,D錯。故選C。第2題,石灰巖在暖濕的環境下,容易被水侵蝕、溶蝕。云南石林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天氣炎熱,降雨多,B對,C錯。石林分布區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海拔較低,A錯。大氣稀薄,光照強是青藏高原的特征,D錯。故選B。第3題,石林作為喀斯特地貌的一種特殊形式,屬于喀斯地貌形成過程的峰叢階段,峰叢進一步向深處溶蝕、演化,形成石林,C對。溶溝階段、洼地階段是初始階段,峰叢沒有形成,A、B錯。孤峰是巖溶區孤立的石灰巖山峰,不是峰林,D錯。故選C。]4.C 5.B [第4題,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流水的沖刷使地表土層淺薄,地表水滲漏嚴重,不利于耕作,只有那些被當地人稱為“壩子”的山間小盆地內有些小塊的沖積平原,水土條件相對較好,利于當地農業的發展,故壩子農業主要分布在洼地,C正確。第5題,云貴高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大,暴雨來臨時地勢低洼處排水不暢,易形成洪澇災害;喀斯特地貌區地表水下滲嚴重,旱季時往往水源短缺,多發旱災,B正確。]6.B 7.D 8.A [第6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云貴高原地區石灰巖廣布,降水豐富,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B正確。第7題,峰叢基部石灰巖連續且較厚,流水溶蝕程度較輕,接受溶蝕時間較晚;峰林基部石灰巖厚度變薄,斷續相連,流水溶蝕程度較重,接受溶蝕時間較早;孤峰基部石灰巖分離,厚度最薄,流水溶蝕程度最嚴重,接受溶蝕時間最早,所以溶蝕程度由重到輕為孤峰、峰林、峰叢,D正確。第8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喀斯特地貌形成條件包括:巖石具有可溶性、水量較大且具有溶蝕力等。與南方地區相比,北方地區水熱條件較差,降水較少,喀斯特地貌發育較差,A正確。]9.A 10.B [第9題,圖中自西向東受流水溶蝕作用的時間漸長、強度增大,地勢逐漸降低,依次分布著溶蝕山地—峰林—峰叢—孤峰—平原,A正確。第10題,由材料可知,鈣華景觀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溶蝕和淀積作用。B正確。]11.B 12.D [第11題,讀圖可知,“精靈煙囪”表現出聳立于地表的形態特征,比較符合峰叢景觀特征,B正確。第12題,結合材料可知,土耳其氣候干旱,我國西南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充足,①正確;本地巖石為火山凝灰巖,和云南石灰巖的巖石成分不同,④正確;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與地表水對可溶性巖石溶蝕與淀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與土質條件,風力條件關聯不大,②③錯誤。故選D。]13.C 14.A [第13題,讀圖可知,③處在初期發育階段且地勢較低,利于地下水匯集,有利于溶蝕作用的進行,C對。①規模較大且地形坡度較大,水體不易積存,溶蝕作用較弱,后續擴張速度放緩,A錯。②處地形坡度較大,水體不易積存,不利于溶蝕作用的進行,B錯。④是地下河道而不是溶洞,D錯。第14題,①形成時期是地下河發育的早期階段,地下河較短,地下水下滲帶來的損耗較小,水量較大。②③④形成時期地下河進一步發育,地下水的下滲量增多,導致地下河水量變小。]15.(1)分布不均;地下河上游少,中下游多;均沿地下河分布。(2)地下水沿著裂隙溶蝕巖石,形成溶洞(地下河);繼續溶蝕,溶洞不斷擴大;頂部塌陷,形成天窗。(3)地表崎嶇(起伏不平),土壤易受侵蝕,可耕地少;裂隙發育,地表水滲漏嚴重(多季節性地表河),灌溉水源缺乏。解析 第(1)題,據圖可知,地蘇地下河流域內的天窗分布不均,地下河上游少,中下游多;由圖可知,天窗均沿地下河分布。第(2)題,結合題干“‘巖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機制之一”進行闡述。垂直方向上地表水沿著裂隙下滲形成地下水,而地下水沿著裂隙溶蝕巖石,水平方向上巖石裂隙不斷擴大,形成溶洞;巖石進一步被溶蝕,溶洞不斷擴大,頂部塌陷,最后形成天窗。第(3)題,當地地貌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喀斯特地貌地表多裂隙,地表水滲漏嚴重,地表水不易保存(多季節性地表河),導致灌溉水源缺乏;同時喀斯特地貌區地表崎嶇、地勢起伏大,坡度較大,加上位于季風區,降水多,土壤易受侵蝕,石漠化嚴重,不利于耕作;喀斯特地貌區山地多、平地少,可耕地少,耕地面積不足。第一節 走近桂林山水[學習目標] 1.結合材料,識別主要喀斯特地貌及其地貌類型。(地理實踐力)2.結合材料,分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形成條件及分布地區。(區域認知)3.結合材料,理解喀斯特地貌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人地協調觀)知識點一 桂林山水1.位置:桂林市位于________________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2.風景“四絕”:“______、水秀、洞奇、______”。3.地貌類型:是典型的________地貌。(1)喀斯特地貌概念: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貌類型,大多發育于______廣布的地區。(2)喀斯特作用本質:溶解有________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如石灰巖______和______的過程。(3)喀斯特作用的影響因素巖石 ____性 主要的可溶性巖石有石灰巖等____性 巖石裂隙的發育程度越高,透水性越好水 ____力 取決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等的含量流動性 取決于地形坡度、徑流量大小等4.桂林山水的形成條件條件 影響巖石 ____巖廣布,并且厚度大、巖性純、裂隙比較發育地形 地形起伏大,坡度大氣候 __________氣候區,溫暖濕潤,降水充沛生物 ____茂盛,土壤和流水中的有機酸含量高水文 地表水和________豐富,漓江縱貫南北(2023·貴州遵義期末)喀斯特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化學溶蝕、淀積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桂林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區之一。下圖為“桂林喀斯特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1.圖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點是( )A.奇峰林立,地下溶洞發育B.冰川廣布,河流眾多C.頂平坡陡,地表支離破碎D.地勢平坦,土壤肥沃2.與喀斯特地貌形成密切相關的自然因素是( )A.巖石、光照 B.氣候、土壤 C.土壤、地形 D.巖石、水文3.該地貌在我國主要分布的地形區是( )A.云貴高原 B.四川盆地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知識點二 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的類型地貌類型 成因 地貌特征 圖示地面喀斯 特地貌 溶溝 溶蝕 水溶蝕巖石形成的 ,呈長條形或網格狀,地面高低不平,崎嶇難行石芽 溶溝之間 突出的部分峰林 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渾圓狀的石灰巖山峰 分布,山坡陡峭孤峰 單個孤立山峰峰叢 多個喀斯特山峰有明顯的________洼地 分布在峰叢或峰林之間,呈封閉或半封閉狀,面積較大,底部平坦。在廣西、貴州等地被稱為壩子,是當地重要的農耕區殘丘 孤峰進一步被溶蝕殘留的孤立山丘,比孤峰規模更小、更平緩地下喀斯 特地貌 溶洞 溶蝕 地下水溶蝕形成的地下洞穴,長數米到數百千米,常常呈層狀分布地下河 由地下水匯集,或地表水沿巖石裂隙滲入地下形成石鐘乳 淀積 懸掛在石灰巖洞穴頂部的由碳酸鹽淀積形成的____狀堆積體石筍 由碳酸鹽淀積形成的不斷從地面向上長高的類似竹筍的堆積體石柱 石鐘乳和石筍連接在一起時形成石幔 (或石簾) 巖溶水沿洞壁或傾斜的洞頂向下沉淀成層狀堆積,有彎曲的流紋,形如布幔 2.喀斯特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有利影響①許多喀斯特地貌區已成為著名的________區。②喀斯特洞穴內冬暖夏涼,為居住、防空、______等提供了便利。(2)不利影響①喀斯特地貌區地形崎嶇,對鐵路、公路的修筑帶來安全隱患,會增加建設成本。②喀斯特地貌區土層淺薄,基巖裸露,不合理的開發容易導致水土流失,且很難恢復。③喀斯特地貌區由于溶洞和地下河發育,地表缺水,再加上地表崎嶇不平,平地少,土壤貧瘠,嚴重影響農業生產。④喀斯特地貌區地質條件復雜,多地質災害。核心歸納 喀斯特地貌的發育過程(2023·四川江油中學月考)“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贊美桂林及其周邊地區喀斯特山水風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北起興安,南到陽朔,有100多千米的山水風光,是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區。這里山奇水秀,風光絢麗,人們將其自然景觀總結為“四絕”,即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據此完成1~2題。1.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 )A.流水的搬運作用 B.流水的沖積作用C.流水的溶蝕作用 D.冰川的刨蝕作用2.典型的喀斯特淀積地貌形態有( )A.溶溝、殘丘 B.石鐘乳、石筍C.石林、洼地 D.地下河、石幔(2024·山東青島月考)下圖為“我國廣西某山地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喀斯特地貌發育程度最高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關于喀斯特地貌分布的敘述,錯誤的是( )A.裂隙發育,地表水源短缺 B.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巖石裸露C.地質景觀獨特,旅游資源多樣 D.動植物資源豐富,土壤肥沃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桂林山水梳理教材新知1.廣西壯族自治區2.山清 石美3.喀斯特 (1)石灰巖 (2)二氧化碳 溶蝕 淀積 (3)可溶透水 溶蝕4.石灰 亞熱帶季風 植被 地下水落實思維方法1.A 2.D 3.A [第1題,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喀斯特地貌區奇峰林立、地表崎嶇,地下溶洞廣泛發育。故選A。第2題,喀斯特作用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沖蝕、潛蝕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因此與喀斯特地貌形成密切相關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可溶性巖石、水文、氣候。故選D。第3題,我國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A正確。]知識點二 喀斯特地貌梳理教材新知1.溝槽 向上 成片 基座相連 石柱 倒錐2.(1)①風景旅游 ②儲藏落實思維方法1.C 2.B [第1題,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石芽→石林→峰林、峰叢→孤峰→殘丘,溶溝→洼地→溶蝕谷地,落水洞等,成因是流水的溶蝕作用,C正確。第2題,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溝、洼地、峰叢、峰林、孤峰、殘丘及地下河、溶洞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溶洞中的石鐘乳、石幔或石簾、石筍、石柱等是流水的淀積作用形成的,故選B。]3.C 4.D [第3題,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該地位于我國廣西,屬于喀斯特地貌,③地位于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且坡度大,受侵蝕最嚴重,所以其喀斯特地貌發育程度最高,C正確。①②兩地位于背風坡,降水較少,④地地勢平坦,水流和緩,受侵蝕程度較輕,A、B、D錯誤。第4題,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喀斯特地貌分布區有裂隙發育,地表水源短缺;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巖石裸露;地質景觀獨特,旅游資源多樣。排除A、B、C。喀斯特地貌區土壤貧瘠,巖石裸露。故選D。](共62張PPT)走近桂林山水第一節第三單元 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3~4種地貌,描述其景觀的主要特點。1.結合材料,識別主要喀斯特地貌及其地貌類型。(地理實踐力)2.結合材料,分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形成條件及分布地區。(區域認知)3.結合材料,理解喀斯特地貌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人地協調觀)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桂林山水知識點二 喀斯特地貌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桂林山水><知識點一1.位置:桂林市位于 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2.風景“四絕”:“ 、水秀、洞奇、 ”。3.地貌類型:是典型的 地貌。(1)喀斯特地貌概念: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貌類型,大多發育于_______廣布的地區。(2)喀斯特作用本質:溶解有 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如石灰巖 和______的過程。廣西壯族自治區山清石美喀斯特石灰巖二氧化碳溶蝕淀積(3)喀斯特作用的影響因素巖石 性 主要的可溶性巖石有石灰巖等______性 巖石裂隙的發育程度越高,透水性越好水 ______力 取決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等的含量流動性 取決于地形坡度、徑流量大小等可溶透水溶蝕4.桂林山水的形成條件條件 影響巖石 ______巖廣布,并且厚度大、巖性純、裂隙比較發育地形 地形起伏大,坡度大氣候 _____________氣候區,溫暖濕潤,降水充沛生物 ______茂盛,土壤和流水中的有機酸含量高水文 地表水和__________豐富,漓江縱貫南北石灰亞熱帶季風植被地下水(2023·貴州遵義期末)喀斯特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化學溶蝕、淀積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桂林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區之一。下圖為“桂林喀斯特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1.圖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點是A.奇峰林立,地下溶洞發育B.冰川廣布,河流眾多C.頂平坡陡,地表支離破碎D.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喀斯特地貌區奇峰林立、地表崎嶇,地下溶洞廣泛發育。故選A。(2023·貴州遵義期末)喀斯特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化學溶蝕、淀積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桂林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區之一。下圖為“桂林喀斯特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2.與喀斯特地貌形成密切相關的自然因素是A.巖石、光照 B.氣候、土壤C.土壤、地形 D.巖石、水文√喀斯特作用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沖蝕、潛蝕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因此與喀斯特地貌形成密切相關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可溶性巖石、水文、氣候。故選D。(2023·貴州遵義期末)喀斯特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化學溶蝕、淀積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桂林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區之一。下圖為“桂林喀斯特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3.該地貌在我國主要分布的地形區是A.云貴高原 B.四川盆地C.長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我國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A正確。喀斯特地貌><知識點二1.喀斯特地貌的類型地貌類型 成因 地貌特征 圖示地面喀斯 特地貌 溶溝 溶蝕 水溶蝕巖石形成的_______,呈長條形或網格狀,地面高低不平,崎嶇難行 石芽 溶溝之間______突出的部分溝槽向上地貌類型 成因 地貌特征 圖示地面喀斯 特地貌 峰林 溶蝕 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渾圓狀的石灰巖山峰_____分布,山坡陡峭 孤峰 單個孤立山峰峰叢 多個喀斯特山峰有明顯的______ ______成片基座相連地貌類型 成因 地貌特征 圖示地面喀斯 特地貌 洼地 溶蝕 分布在峰叢或峰林之間,呈封閉或半封閉狀,面積較大,底部平坦。在廣西、貴州等地被稱為壩子,是當地重要的農耕區 孤峰進一步被溶蝕殘留的孤立山丘,比孤峰規模更小、更平緩 殘丘地貌類型 成因 地貌特征 圖示地下喀斯 特地貌 溶洞 溶蝕 地下水溶蝕形成的地下洞穴,長數米到數百千米,常常呈層狀分布 地下河 由地下水匯集,或地表水沿巖石裂隙滲入地下形成地貌類型 成因 地貌特征 圖示地下喀斯特 地貌 石鐘乳 淀積 懸掛在石灰巖洞穴頂部的由碳酸鹽淀積形成的_____狀堆積體 石筍 由碳酸鹽淀積形成的不斷從地面向上長高的類似竹筍的堆積體_____ 石鐘乳和石筍連接在一起時形成石幔 (或石簾) 巖溶水沿洞壁或傾斜的洞頂向下沉淀成層狀堆積,有彎曲的流紋,形如布幔 倒錐石柱2.喀斯特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有利影響①許多喀斯特地貌區已成為著名的 區。②喀斯特洞穴內冬暖夏涼,為居住、防空、 等提供了便利。(2)不利影響①喀斯特地貌區地形崎嶇,對鐵路、公路的修筑帶來安全隱患,會增加建設成本。②喀斯特地貌區土層淺薄,基巖裸露,不合理的開發容易導致水土流失,且很難恢復。風景旅游儲藏③喀斯特地貌區由于溶洞和地下河發育,地表缺水,再加上地表崎嶇不平,平地少,土壤貧瘠,嚴重影響農業生產。④喀斯特地貌區地質條件復雜,多地質災害。核心歸納喀斯特地貌的發育過程(2023·四川江油中學月考)“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贊美桂林及其周邊地區喀斯特山水風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北起興安,南到陽朔,有100多千米的山水風光,是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區。這里山奇水秀,風光絢麗,人們將其自然景觀總結為“四絕”,即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據此完成1~2題。1.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A.流水的搬運作用B.流水的沖積作用C.流水的溶蝕作用D.冰川的刨蝕作用√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石芽→石林→峰林、峰叢→孤峰→殘丘,溶溝→洼地→溶蝕谷地,落水洞等,成因是流水的溶蝕作用,C正確。(2023·四川江油中學月考)“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贊美桂林及其周邊地區喀斯特山水風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北起興安,南到陽朔,有100多千米的山水風光,是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區。這里山奇水秀,風光絢麗,人們將其自然景觀總結為“四絕”,即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據此完成1~2題。2.典型的喀斯特淀積地貌形態有A.溶溝、殘丘 B.石鐘乳、石筍C.石林、洼地 D.地下河、石幔√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溝、洼地、峰叢、峰林、孤峰、殘丘及地下河、溶洞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溶洞中的石鐘乳、石幔或石簾、石筍、石柱等是流水的淀積作用形成的,故選B。(2024·山東青島月考)下圖為“我國廣西某山地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喀斯特地貌發育程度最高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該地位于我國廣西,屬于喀斯特地貌,③地位于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且坡度大,受侵蝕最嚴重,所以其喀斯特地貌發育程度最高,C正確。①②兩地位于背風坡,降水較少,④地地勢平坦,水流和緩,受侵蝕程度較輕,A、B、D錯誤。(2024·山東青島月考)下圖為“我國廣西某山地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4.關于喀斯特地貌分布的敘述,錯誤的是A.裂隙發育,地表水源短缺B.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巖石裸露C.地質景觀獨特,旅游資源多樣D.動植物資源豐富,土壤肥沃√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喀斯特地貌分布區有裂隙發育,地表水源短缺;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巖石裸露;地質景觀獨特,旅游資源多樣。排除A、B、C。喀斯特地貌區土壤貧瘠,巖石裸露。故選D。課時對點練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聞名,景區范圍廣闊,景點眾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觀為主,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右圖示意云南石林景觀。據此完成1~3題。1.形成云南石林景觀的主要作用是A.巖石風化 B.風力沉積C.流水溶蝕 D.河湖沉積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石林地區巖石以石灰巖為主,易被水侵蝕、溶蝕。形成云南石林景觀的主要作用是流水溶蝕,C對。巖石風化形成的是碎屑物質,A錯。風力沉積形成的是沙丘等地貌,B錯。河湖沉積形成的是平原或三角洲地貌,D錯。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聞名,景區范圍廣闊,景點眾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觀為主,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右圖示意云南石林景觀。據此完成1~3題。2.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氣候條件為A.海拔高,氣溫年較差小B.天氣炎熱,降雨多C.空氣干燥,降水少D.大氣稀薄,光照強√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石灰巖在暖濕的環境下,容易被水侵蝕、溶蝕。云南石林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天氣炎熱,降雨多,B對,C錯。石林分布區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海拔較低,A錯。大氣稀薄,光照強是青藏高原的特征,D錯。故選B。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聞名,景區范圍廣闊,景點眾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觀為主,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右圖示意云南石林景觀。據此完成1~3題。3.石林作為喀斯特地貌的一種特殊形式,屬于喀斯地貌形成過程的A.溶溝階段 B.洼地階段C.峰叢階段 D.孤峰階段√基礎過關石林作為喀斯特地貌的一種特殊形式,屬于喀斯地貌形成過程的峰叢階段,峰叢進一步向深處溶蝕、演化,形成石林,C對。溶溝階段、洼地階段是初始階段,峰叢沒有形成,A、B錯。孤峰是巖溶區孤立的石灰巖山峰,不是峰林,D錯。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云南曲靖期中)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巖石受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右圖為“地面喀斯特地貌景觀演化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4.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區的壩子農業主要分布在圖中的A.溶溝 B.峰林 C.洼地 D.殘丘√基礎過關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流水的沖刷使地表土層淺薄,地表水滲漏嚴重,不利于耕作,只有那些被當地人稱為“壩子”的山間小盆地內有些小塊的沖積平原,水土條件相對較好,利于當地農業的發展,故壩子農業主要分布在洼地,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云南曲靖期中)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巖石受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右圖為“地面喀斯特地貌景觀演化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5.壩子農業在發展過程中A.水資源豐富 B.旱澇災害多C.土壤較肥沃 D.熱量條件不足√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云貴高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大,暴雨來臨時地勢低洼處排水不暢,易形成洪澇災害;喀斯特地貌區地表水下滲嚴重,旱季時往往水源短缺,多發旱災,B正確。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2023·安徽六安月考)喀斯特地貌發育受石灰巖分布、地殼運動、氣溫和降水影響。石灰巖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溫暖的淺海環境。我國某地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叢、峰林、孤峰等(如下圖),該地石灰巖形成于同一時期且厚度相當。讀圖完成6~8題。6.該地貌在我國分布最廣泛的地形區是A.青藏高原 B.云貴高原C.黃土高原 D.內蒙古高原√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云貴高原地區石灰巖廣布,降水豐富,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B正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2023·安徽六安月考)喀斯特地貌發育受石灰巖分布、地殼運動、氣溫和降水影響。石灰巖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溫暖的淺海環境。我國某地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叢、峰林、孤峰等(如下圖),該地石灰巖形成于同一時期且厚度相當。讀圖完成6~8題。7.該地峰叢、峰林、孤峰溶蝕程度由重到輕的順序是A.峰林、孤峰、峰叢B.孤峰、峰叢、峰林C.峰叢、孤峰、峰林D.孤峰、峰林、峰叢√基礎過關峰叢基部石灰巖連續且較厚,流水溶蝕程度較輕,接受溶蝕時間較晚;峰林基部石灰巖厚度變薄,斷續相連,流水溶蝕程度較重,接受溶蝕時間較早;孤峰基部石灰巖分離,厚度最薄,流水溶蝕程度最嚴重,接受溶蝕時間最早,所以溶蝕程度由重到輕為孤峰、峰林、峰叢,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2023·安徽六安月考)喀斯特地貌發育受石灰巖分布、地殼運動、氣溫和降水影響。石灰巖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溫暖的淺海環境。我國某地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叢、峰林、孤峰等(如下圖),該地石灰巖形成于同一時期且厚度相當。讀圖完成6~8題。8.與南方地區相比,我國北方地區喀斯特地貌發育較差的原因是A.水熱條件較差B.缺乏可溶性巖石C.地表植被茂密D.風力侵蝕強烈√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喀斯特地貌形成條件包括:巖石具有可溶性、水量較大且具有溶蝕力等。與南方地區相比,北方地區水熱條件較差,降水較少,喀斯特地貌發育較差,A正確。151234567891011121314(2024·湖北武漢月考)沿北緯30°自東向西集中分布著我國南方喀斯特地貌(下圖)。在喀斯特地貌區,地下水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鈣,這種水被稱為“喀斯特水”。從地殼深處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隨著壓力、溫度的變化,二氧化碳逸出,碳基礎過關15酸鈣開始結晶析出,形成各種景觀,稱為鈣華景觀。我國最負盛名的鈣華景觀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東緣的云南、貴州和四川等區域內排成了一線。據此完成9~10題。12345678910111213149.圖中顯示我國喀斯特地貌自西向東演化分布的規律是A.溶蝕山地—峰林、峰叢—孤峰—平原B.平原—溶蝕山地—峰林、峰叢—孤峰C.溶蝕山地—孤峰—峰林、峰叢—平原D.平原—峰林、峰叢—孤峰—溶蝕山地√基礎過關15圖中自西向東受流水溶蝕作用的時間漸長、強度增大,地勢逐漸降低,依次分布著溶蝕山地—峰林—峰叢—孤峰—平原,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基礎過關1510.造就青藏高原東緣鈣華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蝕和堆積B.流水溶蝕和淀積C.風力侵蝕和堆積D.海浪侵蝕和堆積√由材料可知,鈣華景觀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溶蝕和淀積作用。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2024·江西宜春宜豐中學月考)土耳其某地氣候干旱,以火山凝灰巖為主。經過長期的風化侵蝕作用形成類似喀斯特地貌的獨特景觀,被稱為“精靈煙囪”,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右圖1示意土耳其及周邊地區,圖2示意“精靈煙囪”景觀。據此完成11~12題。11.圖中“精靈煙囪”的景觀類似于A.溶溝 B.峰叢C.殘丘 D.石鐘乳√能力提升15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15讀圖可知,“精靈煙囪”表現出聳立于地表的形態特征,比較符合峰叢景觀特征,B正確。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江西宜春宜豐中學月考)土耳其某地氣候干旱,以火山凝灰巖為主。經過長期的風化侵蝕作用形成類似喀斯特地貌的獨特景觀,被稱為“精靈煙囪”,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右圖1示意土耳其及周邊地區,圖2示意“精靈煙囪”景觀。據此完成11~12題。12.與我國西南喀斯特地貌相比,該地天然溶洞較少的原因是①降水較少 ②土質較疏松 ③風力較小 ④巖石成分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結合材料可知,土耳其氣候干旱,我國西南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充足,①正確;本地巖石為火山凝灰巖,和云南石灰巖的巖石成分不同,④正確;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與地表水對可溶性巖石溶蝕與淀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與土質條件,風力條件關聯不大,②③錯誤。故選D。15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2023·湖北武漢調研)下圖示意浙江蘭溪某喀斯特溶洞斷面。該溶洞具有明顯的分層結構,在不同高度分布著三層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規模差異。據此完成13~14題。13.目前溶洞空間規模持續擴大最顯著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5√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讀圖可知,③處在初期發育階段且地勢較低,利于地下水匯集,有利于溶蝕作用的進行,C對。①規模較大且地形坡度較大,水體不易積存,溶蝕作用較弱,后續擴張速度放緩,A錯。②處地形坡度較大,水體不易積存,不利于溶蝕作用的進行,B錯。④是地下河道而不是溶洞,D錯。15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2023·湖北武漢調研)下圖示意浙江蘭溪某喀斯特溶洞斷面。該溶洞具有明顯的分層結構,在不同高度分布著三層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規模差異。據此完成13~14題。14.該地區地下河水量最大的時期為A.①形成時期 B.②形成時期C.③形成時期 D.④形成時期√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①形成時期是地下河發育的早期階段,地下河較短,地下水下滲帶來的損耗較小,水量較大。②③④形成時期地下河進一步發育,地下水的下滲量增多,導致地下河水量變小。15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斯特巖溶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廣西的地蘇地下河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叢等各類巖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態。下圖示意地蘇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及該地區的喀斯特地貌。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描述地蘇地下河流域內天窗的分布特征。答案 分布不均;地下河上游少,中下游多;均沿地下河分布。據圖可知,地蘇地下河流域內的天窗分布不均,地下河上游少,中下游多;由圖可知,天窗均沿地下河分布。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2)“巖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機制之一,描述其形成的具體過程。答案 地下水沿著裂隙溶蝕巖石,形成溶洞(地下河);繼續溶蝕,溶洞不斷擴大;頂部塌陷,形成天窗。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結合題干“‘巖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機制之一”進行闡述。垂直方向上地表水沿著裂隙下滲形成地下水,而地下水沿著裂隙溶蝕巖石,水平方向上巖石裂隙不斷擴大,形成溶洞;巖石進一步被溶蝕,溶洞不斷擴大,頂部塌陷,最后形成天窗。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3)分析當地地貌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答案 地表崎嶇(起伏不平),土壤易受侵蝕,可耕地少;裂隙發育,地表水滲漏嚴重(多季節性地表河),灌溉水源缺乏。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當地地貌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喀斯特地貌地表多裂隙,地表水滲漏嚴重,地表水不易保存(多季節性地表河),導致灌溉水源缺乏;同時喀斯特地貌區地表崎嶇、地勢起伏大,坡度較大,加上位于季風區,降水多,土壤易受侵蝕,石漠化嚴重,不利于耕作;喀斯特地貌區山地多、平地少,可耕地少,耕地面積不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單元 第一節 走近桂林山水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三單元 第一節 走近桂林山水.docx 第三單元 第一節 走近桂林山水.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