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下2《姓氏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語言運用:通過兒歌,認識“氏、什”等10個生字,認識弓字旁和子字旁,會寫“什、么”等6個生字。思維發展:能夠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背誦兒歌。文化傳承:會用一種方法介紹自己的姓氏,了解中國傳統姓氏文化,對中國的姓氏文化產生興趣。教學重難點:1.通過兒歌,認識“氏、什”等10個生字,認識弓字旁和子字旁,會寫“什、么”等6個生字。2.能夠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背誦兒歌。教學過程: 任務一:走進中國姓氏1.播放《百家姓》,學生感知中國姓氏文化傳承。2.板書課題,認識“姓、氏、歌”,重點學習“氏”一字。“姓”后鼻音;加一加方法識記:女+生=姓,組詞:姓氏,姓名。“氏”:減一減方法識記:低-人-丶=氏;比較法:“氏”下不要多加一點,不是“低”的右邊部分,組詞:“氏”:氏族、姓氏,“低”:低頭、高低。“歌”:加一加和組詞法識記:哥+欠=歌,唱歌的“歌”。3.知“姓氏”一詞意思。“姓”:家族具有共同血緣關系,姓是一個家族的共同稱號,起源于母系。“氏”是“姓”的分支,起于父系,常與“姓”組詞“姓氏”。“姓氏”表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系的標志和符號。它不僅代表個人,也代表一個家族或宗族。4.指名讀課題,師范讀、生齊讀課題:注意停頓,姓氏——歌。任務二:讀好姓氏歌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準字音。2.讀準“什、李、張”等9個生字,“張”翹舌,后鼻音;認識弓字旁,拓展弓子旁的字:“引、彎、弦”等。“弓”后鼻音,書寫弓子旁和弓,注意在習字格占位。“孫”平舌;認識子字旁,拓展子字旁的字:孔、孤、孩等;書寫“子”和子字旁,注意在習字格位置,以及子字旁橫變提。3.把9個生字送入兒歌中讀準確、讀流利。4.多形式讀好兒歌。教師拍手有節奏范讀兒歌,學生齊讀兒歌。5.知小節,用圓圈圈畫兒歌中所有姓氏。(1)師:兒歌有多少小節?預設:兩小節。(2)請用圓圈圈出兒歌中兩小節中所有姓氏。李、張、胡、吳、徐、許、趙、錢、孫、、周、鄭、王、諸葛、東方、上官、歐陽。(3)課件出示兒歌中姓氏,大聲讀兩次。6.師生對讀。師:你姓什么? 生:我姓李。師:中國姓氏有很多生:趙、錢、孫、李……任務三:多種方法知姓氏(一)學習第一小節(課件出示內容)1.指名讀第一小節,讀準字音讀出節奏。2.拍手讀第一小節。3.師生問答練習。師:你姓什么? 生:我姓李。師:什么李? 生:木子李。師:他姓什么? 生:他姓張。師:什么張? 生:弓長張。師:古月 生:胡師:口天 生:吳師:雙人 生:徐師:言午 生:許4.男女生問答練習。5.多種方法識記姓氏。(1)加一加:李:木子李 ; 張:弓長張;胡:古月胡;吳:口天吳。拓展:立早章,雙口呂。(2)說偏旁法:徐:雙人徐;許:言午許。拓展:雙木林。(3)組詞法:方:方向的方。(4)聯系名人法:關:關羽的關。6.指導背誦第一小節。(1)學生閉書填空:你姓什么? 我姓( )。什么李? ( )( )( )。他姓什么? 他姓張。( )( )( )? ( )( )張。( )( )胡, ( )( )吳, 雙人( ), ( )( ) 許。(2)指名填空和背誦。7.小結識記姓氏方法:(1)加一加;(2)減一減;(3)比較法;(4)說偏旁法; (5)組詞法; (6)聯系名人法……(二)用不同方法介紹自己的姓。1.老師出示示例,引導學生從不同兩種方法介紹。例:曹你姓什么? 我姓曹。 什么曹? 曹操的曹。你姓什么? 我姓曹。什么曹? 糟糕的糟少一米。1.學生四人小組練習。2.小組內推薦一位代表在全班匯報。任務四 總結本課時內容。1.生再讀生字詞一次。2.總結介紹姓氏方法。作業設計: (1)獨立給家長背誦第一小節兒歌。(2)向家長選擇適合的一種方法介紹自己的姓。板書設計: 姓氏歌張 弓子旁 孫 子字旁加一加 木+子=李 說偏旁 雙人徐組詞法 方向的方 聯系名人法 關羽的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