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加幾》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借助學具操作,學生自主探究9加幾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口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2、在與同伴探索9加幾的過程中,體會到算法的多樣化,并能夠從中優化算法。3、在探索9加幾的算法的過程中,初步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規范書寫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教學難點: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初步理解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準備:課件、投影、小棒。學具準備:每人兩種顏色的小棒各是9根、6根。教材分析:《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本單元內容的起始課,它是在10以內數的加減法、20以內數的認識、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為后繼其他的20以內進位加法的學習做鋪墊,在一年級數學學習階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節課教材安排了一個學生熟悉的運動會報名場景為題材,使學生能夠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數學新課程標準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與基本計算能力二者的結合學習,所以我認為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應教會學生如何用數學的發展眼光對待問題,并在實際操作中形成個性化的數學思想,探索并總結出合理、簡便的計算方法。學情分析:開學以來學生較為系統地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數的認識以及10加幾,并在學習初期學生已經經歷了利用小棒動手操作來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所以孩子對“接著數”的方法不陌生,但“湊十法”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方法是計算9加幾題目的最簡單的方法,要讓學生扎實掌握。對于9加幾的計算,有的學生已經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但是因為沒有經過系統學習和訓練,在方法上還不夠成熟。有的孩子對于9加幾的題目還一無所知,他們更需要經歷實踐操作,形成個性化的數學思想,然后通過交流展示,對多種方法進行優化。教學過程:課前談話激趣:(出示大拇指圖)認識它嗎?想得到它嗎 老師相信,這節課,通過小朋友優秀的表現,一定能夠得到老師贊許的大拇指!你們有信心嗎?一、課前鋪墊性作業:1、口算。10+3= 7+10= 6+10= 10+9=10+5= 10+1= 8+10= 9+10=這些題你們怎么算得這么快?10加幾得多少?(指10+9=19,9+10=19)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2、想一想,算一算。9+()=10 9+1+1= 9+1+6= 9+1+7=做這些題的時候,我們都是先算的什么?看來,10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1、談話導入:10加幾小朋友們掌握得非常好,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9加幾。(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2、出示情境圖,說信息:(隨著運動員進行曲出示情境圖)大家看,星星小學正準備開運動會呢!從圖中你都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指生答,師板書:(1)賽跑9人(2)投沙包6人,除了運動員,還有小朋友在做什么?3、立德樹人教育:對!義務為運動會服務的同學就叫志愿者。畢竟運動員的名額是有限的,那選不上運動員的小朋友,能熱心為運動員、為運動會服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值得表揚的。快數一數,圖中男、女志愿者各有多少人?男生數男生志愿者,女生數女生志愿者。 指生答,師板書:(3)男生志愿者9人(4)女生志愿者7人,4、提問題:老師發現咱班同學都長了一雙慧眼,能快速的找出圖中的信息,那你能根據這兩則信息(1、2)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板書:一共有多少名運動員?指(3、4)根據這兩則信息誰再來提一個數學問題?板書: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究1、列式,體會加法的含義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你們提出的問題非常有研究價值!下面,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請大家將題目完整地讀一遍。要求“一共有多少名運動員?”怎樣列式?學生回答9+6=還可以怎樣列式?生:6+9=為什么要用加法算?真棒!把兩個數合起來就要用——加法計算。要求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怎樣列式?生1:9+7=生2:7+9=誰能說說,為什么要用加法算?2、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小朋友齊讀一下這4個算式!看這4個算式,都是9和一個數相加,那怎樣計算9加幾呢?下面我們以“9+6”為例研究一下,好嗎?9加6等于多少?知道得數的小朋友請靜靜地舉起你的小手。老師發現不少小朋友已經知道得數了,有的小朋友還不知道。這樣吧,請小朋友們拿出小棒,先不要動,聽老師說完。知道答案的小朋友,用小棒擺一擺,看你想的答案和你擺的結果是不是一樣,不知道答案的小朋友也用小棒擺一擺,看看9+6到底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想出的辦法多。學生獨立思考和操作,教師巡視。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有想法了,把你的好方法說給同桌聽一聽,比比看哪個小朋友最會傾聽,哪個同桌最會合作學習,想出的辦法最多。3、集體交流,共同探究。方法一:接著數。哪個小朋友愿意下來把你的好方法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擺一擺,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數的?為什么從10開始數?(獎勵粘貼)大家聽明白了嗎?好,我們全班一起接著數一數。(教師操作小棒)小結:這個小朋友用我們前面學過的“接著數”的方法得出了答案,非常好。(板書“接著數”)剛才用這種方法的小朋友請舉手。方法二:湊十法。還有別的方法嗎?一生展臺操作。其他小朋友聽明白了嗎?有沒有什么疑問?老師不明白,你為什么要從6里拿出1根小棒給9呢?為什么要把9湊成十啊?為了使小朋友看得更清楚,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播放,教師講解)剛才這位小朋友是從6里拿出1和9湊成10,10再加上余下的5就等于15了。為什么從6里拿出1,而不拿出2或者其他的數呢?拿出1根的目的是什么?我們把9和6中較大的數9湊成了10,很快地計算出了得數,這種方法就叫“湊十法”。(板書“湊十法”)誰能看著小棒圖把湊十法的過程再來說一遍?請小朋友們邊擺小棒邊說說湊十的過程。(師生齊說)湊十法可以用一個式子寫明白。(電腦演示,師生一起說怎樣湊十)請小朋友們當指揮官,你們說老師寫,好嗎?(師板書)看著黑板上的算式,誰再來說說怎樣湊10?請2生說,同桌說。(指湊十法的算式)小朋友們,剛才我們是用了什么方法計算9+6的?老師不明白,為什么非要湊成10呢?滲透轉化思想:對啊,10加幾我們已經學過了,且計算起來非常簡單,是吧!你看,咱們小朋友多么了不起,移動一根小棒就把今天我們要解決的9加幾的題目變成了我們已經學會的10加幾的題目!這種方法稱為“轉化”(板書:轉化)齊讀。轉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以后我們會經常用到轉化的思想。其實,這種轉化的思想也是數學家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咱們同學都是小小數學家!小結: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一起回頭看一下,剛才我們在計算9+6時,大家想出了兩種方法:接著數的方法和湊十法。在用湊十法計算的時候,9加幾,就要從幾里面拿出1給9,先湊成10。4、優化算法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多指幾生說。接著數。如果數很大,比如9+9,90+80,你還接著數的話麻不麻煩啊?湊十法。為什么喜歡湊十法?湊十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計算方法,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會經常用到它,老師最喜歡的也是湊十法。5、嘗試練習下面我們就用湊十法,你能算出9+7的結果嗎?指生答,師板書。剛才我們一起算出了9+6=15,9+7=16。現在黑板上還有兩個算式,誰能很快說出6+9的得數?你是怎么知道的?對,在加法里,交換加數的位置,得數是一樣的。那,7+9=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看,這兩道題(指6+9和7+9)都是“幾加9”的題目,計算的時候呢,我們也是運用轉化的思想,將它們轉化成了我們剛剛學習的“9加幾”的題目,是這樣嗎?6、借助兒歌,總結算法小朋友們,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你學會了嗎?為了獎勵大家,老師有一首兒歌送給小朋友們。請大家齊讀:9 加幾,不用怕;看大數,分小數;借 1個,湊成10;計算起來對又快。問:這里的大數指的是幾?借的1是從哪來的?請小朋友們用好聽的聲音再來讀一遍。課中操四、課中鞏固性作業同學們利用自己的智慧把問題都解決了,有信心接受老師的考驗,進行闖關游戲嗎?第一關:我會算(課本94頁1、2、3題)逐題做書上,集體訂正。第3題,訂正時,指生說發現。關注孩子書寫情況,及時評價。第二關:看誰反應快。碰碰車游戲第三關:看誰火車開得快。火車游戲第四關:智力大比拼。提取巧算方法:仔細觀察,和個位上的數與第二個加數有什么關系?和個位上的數字為什么會比這個加數少1?少的這個1哪去了?運用巧算方法:9+7= 9+5= 9+9= 9+()=13 9+()=15 9+()=12五、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得快樂嗎?你有什么收獲?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么?這節課,小朋友們表現得都非常棒!(出示大拇指圖)這個大拇指送給全班小朋友,希望你們不驕傲,爭取更大的進步!老師有一段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六、課后拓展性作業:1、括號里最大能填幾?9+( )<14 9+( )<16 9+( )<18 9+( )<172、用簡便方法計算9+2+1=3、一根繩子對折一次后長9米,這根繩子原來長多少米?板書設計:9加幾 轉化 10加幾賽跑9人,投沙包6人, 男生志愿者9人,女生志愿者7人,一共有多少名運動員? 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 9 + 6 = 15(名) 9 + 7=16(名) ∧ ∧ 1、接著數1 5 1 6 2、湊十法 10 106+9=15(名) 7+9=16(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